CN111845068B - 喷墨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5068B
CN111845068B CN201911187819.2A CN201911187819A CN111845068B CN 111845068 B CN111845068 B CN 111845068B CN 201911187819 A CN201911187819 A CN 201911187819A CN 111845068 B CN111845068 B CN 111845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egion
nozzle
groove
nozzles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8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5068A (zh
Inventor
韩政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45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5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5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5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2Printhead constructions to prevent nozzle clogging or facilitate nozzle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1Groove in the nozzle plate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喷墨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单元,其中,打印头单元包括多个喷嘴以及布置于各个所述喷嘴之间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喷嘴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邻而布置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多个凹槽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第一凹槽。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工序是向借由隔板划分的预定区域喷射墨而实现被各种墨着色的图像的技术,最近正广泛地应用于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及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在通过喷墨打印工序印刷显示装置的图案的情形下,相比于沉积工序,可以仅利用少量的材料生产元件,并且由于制造工序的简单化可以大幅降低费用。
然而,在喷射墨的喷嘴产生污渍或部分堵塞现象的情形下,无法确保墨的直进性,从而可能降低墨的喷射位置的再现性。在此情形下,可能无法印刷具有正确的形状的图案,或可能发生由于墨之间的混色而导致的缺陷。并且,由于用于去除喷嘴的污渍或堵塞的维护(maintenance)作业可能导致生产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改善墨喷射位置的再现性的喷墨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记载而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单元,其中,打印头单元包括多个喷嘴以及布置于各个所述喷嘴之间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喷嘴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邻而布置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多个凹槽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可以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
喷墨打印装置还可包括使所述打印头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部。
所述打印头单元还可包括基座区域,所述喷嘴可以贯通所述基座区域。
所述基座区域可包括:第一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喷嘴。
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基座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所述喷嘴和所述凹槽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所述多个喷嘴还可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喷嘴相邻而布置的第三喷嘴,所述多个凹槽还可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之间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所述打印头单元还可包括基座区域,多个所述凹槽可以从所述基座区域的上表面凹陷。
所述基座区域可包括:第一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喷嘴;第二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喷嘴;以及第三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三喷嘴。
所述喷嘴和所述凹槽可以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根据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另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包括:工作台;打印头单元,位于所述工作台上部的打印头单元,该打印头单元包括多个基座区域以及从所述基座区域的上表面凹陷的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基座区域和所述凹槽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并且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
所述打印头单元还可包括打印头以及与所述打印头连接并且喷射墨的喷嘴。
所述喷嘴可布置于多个所述凹槽之间。
所述喷嘴可以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基座区域。
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基座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于详细说明和附图之中。
基于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改善了墨喷射位置的再现性,从而可以减少由于混色导致的不良。
并且,即使在打印头单元的喷嘴产生污渍或局部堵塞的现象从而使墨从喷嘴以预定角度喷射,也可通过从凹槽形成的气流校正喷射位置,据此可以持续使用打印头单元。即,打印头单元的清洗周期变长,从而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实施例的效果不被以上示例的内容限制,本说明书内包括更加多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4的I-I’线切割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在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中由于凹槽而形成的气流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仰视图。
图9是沿图8的II-II’线切割的剖面图。
图10是沿图8的III-III’线切割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0:喷墨打印装置
700:打印头单元
710:打印头
720:喷嘴
730:基座区域
740:凹槽
310:支撑部
311:水平支撑部
312:垂直支撑部
320:第一水平移动部
330:第二水平移动部
340:垂直移动部
130:基座框架
150:工作台
160:工作台移动部
30: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一并被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实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并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仅用于使本发明公开完整,并且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发明范围而提供,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定义。
提及元件(element)或者层在其他元件或者层“上(on)”时将位于其他元件紧邻的上方的情形或者在中间夹设有另一层或者另一元件的情形全部包括。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构成要素。
虽然第一、第二等术语被用于叙述多种构成要素,但这些构成要素并不限于这些术语,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因此,以下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下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这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具体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立体图。在图中定义有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是位于一平面上并且彼此垂直的方向,第三方向D3是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3,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1000可以包括基座框架130、工作台150、工作台移动部160、打印头单元700以及打印头移动部。
工作台150可布置于基座框架130上。工作台150提供布置对象基板SUB的空间。为了进行打印工序,在工作台150上部可安置对象基板SUB。为了对象基板SUB的对准,在工作台150上部可设置有基板对准器(未图示)。所述基板对准器可以由石英或陶瓷物质构成,可以以静电卡盘等的形态提供,然而并非局限于此。
工作台150可以利用能够使光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或能够反射光的不透明材料制作。工作台150的整体的平面形状可以追随对象基板SUB的平面形状。例如,在对象基板SUB是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工作台150的整体形状可以是矩形,在对象基板SUB是圆形的情况下,工作台150的整体形状可以是圆形。在附图中,举例示出了长边沿第二方向D2布置,并且短边沿第一方向D1布置的矩形形状的工作台150。
工作台150可被工作台移动部160固定。工作台移动部160可设置于基座框架130上,并且工作台150可借由工作台移动部160移动。工作台移动部160可以使工作台150在预定范围内沿横向或纵向移动。例如,工作台移动部160可以使工作台150沿第一方向D1移动。在存在工作台移动部160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沿第一方向D1移动打印头单元700的第二水平移动部320。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打印头单元700可以在工作台150上部(第三方向D3)相隔布置。打印头单元700起到将墨30印刷在对象基板SUB的作用。喷墨印刷装置1000还可包括墨盒之类的墨30提供部,从墨30提供部供应的墨30可以通过打印头单元700朝对象基板SUB侧喷射(排出)。
墨30可以以溶液状态提供。例如,墨30可以包括溶剂以及包含于溶剂内的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分散在溶剂内。有机物可以是在溶剂被去除之后最终残留在对象基板SUB上的固态物质。溶剂可以是在常温下或借由热而气化或挥发的物质。溶剂可以是丙酮、水、乙醇、甲苯等。并且,墨30可以包括溶剂以及溶剂内的多个偶极子。多个偶极子可以分散在溶剂内。偶极子可以是在溶剂被去除之后最终残留在对象基板SUB上的固态物质。
打印头单元700被安置于支撑部310上,从而可以从工作台150相隔预定距离。支撑部310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311以及与水平支撑部311连接并沿作为垂直方向的第三方向D3延伸的垂直支撑部312。水平支撑部31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相同。垂直支撑部312的端部可以放置于基座框架130上。打印头单元700可以安置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上。
打印头单元700和工作台150的相隔距离可以通过支撑部310的高度而调整。打印头单元700和工作台150的相隔距离可以在如下范围内调整:当在工作台150上布置有对象基板SUB时,使打印头单元700从对象基板SUB相隔一定程度的间距,从而能够确保工序空间。
打印头单元700可以包括打印头710、多个喷嘴720、基座区域730以及多个凹槽740。
打印头710可具有沿一方向延伸的形状。打印头71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延伸方向相同。即,打印头71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
打印头710可以包括沿打印头710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内部管711。打印头710的内部管711可供应有墨30,并且被供应的墨30可以沿内部管711流动而被供应至多个喷嘴720。
基座区域730可构成打印头单元700的底面。即,基座区域730可以与布置在打印头单元700的下部的工作台150对向。基座区域730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例如,基座区域73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延伸方向相同。即,基座区域73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在基座区域730可设置有多个喷嘴720以及多个凹槽740。
多个喷嘴720可以提供喷射墨30的路径。多个喷嘴720可以贯通基座区域730而连接于打印头710的内部管711。从打印头710的内部管711供应的墨30可以通过多个喷嘴720喷射。通过多个喷嘴720喷射的墨30可以供应至对象基板SUB的上表面。多个喷嘴720可排列为一列或多列。一实施例中,包括于一个打印头单元700的喷嘴720的数量可以是128个至1800个,然而并不局限于此。通过喷嘴720的墨30的喷射量可根据施加于每个喷嘴720的电压而进行调整。一实施例中,各喷嘴720的一次排出量可以是1pl至50pl(picoliter:皮升),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多个凹槽740可以是从基座区域730的上表面朝厚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3)凹陷的形状。虽然图中示意了多个凹槽740具有四边形的剖面形状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多个凹槽740剖面形状可以是宽度趋向深度方向(即,第三方向D3)逐渐减小的(倒)梯形、三角形形状或者宽度较窄的半球形形状。
多个凹槽740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与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彼此隔开而排列。例如,多个凹槽74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延伸方向相同。即,多个凹槽740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彼此隔开而排列。
隔开的多个凹槽740之间可布置有基座区域730的上表面。基座区域730和多个凹槽740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与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交替排列。例如,基座区域730和多个凹槽74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基座区域730和多个凹槽740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
在相隔的多个凹槽740之间的基座区域730可布置有多个喷嘴720。多个喷嘴720在基座区域730内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与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彼此隔开而排列。例如,多个喷嘴72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多个喷嘴720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彼此隔开而排列。多个凹槽740和多个喷嘴720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交替排列。例如,多个凹槽740和多个喷嘴720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短边方向的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另外,虽然图中例示一个打印头单元700,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对于向对象基板SUB提供多个墨30的工序而言,可布置有与墨30的种类相同数量的打印头单元700。
打印头单元700可以借由打印头移动部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打印头移动部可包括第一水平移动部330、第二水平移动部320以及垂直移动部340。
第一水平移动部330可设置于水平支撑部311上,第二水平移动部320可设置于基座框架130上。
第一水平移动部330可以使打印头单元770在水平支撑部311上沿第二方向D2移动,并且第二水平移动部320使垂直支撑部312沿第一方向D1移动从而可以使安置于支撑部310的打印头单元700沿第一方向D1移动。
通过借由第一水平移动部330和第二水平移动部320的水平移动,利用面积比对象基板SUB的小的打印头单元700也可以将墨30喷射至对象基板SUB,从而进行打印工序。
垂直移动部340可以使打印头单元700的位置在水平支撑部311上沿垂直方向升降,从而调整打印头单元700和工作台150之间的间距。即,可以在如下的能够确保工序空间的范围内调整:当对象基板SUB布置在工作台150上时,使打印头单元700借由垂直移动部340而与对象基板SUB形成预定的间距。
以下,针对打印头单元70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4的I-I’线切割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在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中由于凹槽而形成的气流的局部剖面图。
参照图4至图6,多个喷嘴720可以包括第一喷嘴721以及第二喷嘴722。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一方向D1相邻而布置。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可布置于基座区域730。第一喷嘴721可布置于第一基座区域731,第二喷嘴722可布置于第二基座区域732。图中示出了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沿第一方向D1对齐而沿第一方向D1重叠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一方向D1部分重叠,或可以不重叠。第一喷嘴721的直径D721和第二喷嘴722的直径D722可以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基座区域730可包括第一基座区域731以及除第一基座区域731以外的第二基座区域732。第一基座区域731可包括第一喷嘴721,第二基座区域732可包括第二喷嘴722。第一喷嘴721可以沿第三方向D3贯通第一基座区域731,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三方向D3贯通第二基座区域732。
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可以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与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交替排列。例如,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基座区域730和多个凹槽740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
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1可以小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并且,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2可以小于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
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1可以与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2实质上相同。并且,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可以与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实质上相同。
并且,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或者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可以与打印头单元700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在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之间可以布置有作为多个凹槽740的第一凹槽741。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可借由第一凹槽741而被区分。并且,第一凹槽741可借由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而被区分。
并且,第一凹槽741可布置于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之间。在第一凹槽741和第一喷嘴721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在第一凹槽741和第二喷嘴722之间可布置有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第一喷嘴721和第一凹槽741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与第二喷嘴722和第一凹槽741之间的平均距离实质上相同。即,布置于第一喷嘴721和第一凹槽741之间的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的宽度可以与布置于第二喷嘴722和第一凹槽741之间的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的宽度实质上相同。
第一凹槽741可以包括第一面741a、与第一面741a对向的第二面741b、布置于第一面741a和第二面741b之间的第三面741c。
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可以是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一凹槽741的第二面741b可以是从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以及第一凹槽741的第二面741b可以构成第一凹槽741的侧壁,第一凹槽741的第三面741c可以构成第一凹槽741的底面。
附图中示出了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垂直于第三面741c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可以与第三面741c具有预定的倾斜角。例如,第一凹槽741可以具有宽度趋向第三方向D3逐渐减少的(倒)梯形,在此情况下,第一面741a及第二面741b与第三面741c构成的角度可以是钝角。
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小于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小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1或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32。并且,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可以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或第二基座区域73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第一凹槽741沿平面上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与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与第一基座区域731或第二基座区域732交替排列而形成为条纹形状。第一凹槽7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撑部310的水平支撑部31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一凹槽741可以沿作为工作台150的长边方向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与第一基座区域731或第二基座区域732交替排列。
在第一凹槽741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情况下,随着打印头单元700在水平支撑部311上沿第二方向D2移动,可以在打印头单元700和对象基板SUB之间形成预定气流100。
如图6所示,从打印头710的内部管711供应的墨30可以通过多个喷嘴720喷射。在此情况下,墨30可以沿形成于多个喷嘴720的中心的中心线D0喷射。另外,虽然附图中示出了墨30沿中心线D0喷射的情形,然而在喷嘴720产生污渍或局部堵塞的现象的情形下,墨30可能与中心线D0形成预定角度而喷射。即使墨30与中心线D0形成预定角度而喷射,从喷嘴720喷射的墨30直到喷射到对象基板SUB为止,将受到借由多个凹槽740而形成的气流100的影响,从而可以校正喷射到的位置,因此墨30可以被喷射到对象基板SUB的中心线D0上。
具体地,通过多个凹槽740可形成从多个凹槽740的中心朝向各喷嘴720的中心线D0的气流100。即,气流100可被区分为第一气流100a和第二气流100b。第一气流100a可以从凹槽740的中心沿第一方向D1的一侧朝向中心线D0而形成。第二气流100b可以从凹槽740的中心沿第一方向D1的另一侧朝向中心线D0而形成。沿各中心线D0喷射的墨30可以借由第一气流100a持续地受到朝向第一方向D1的一侧的推力,可以借由第二气流100b持续地受到朝向第一方向D1的另一侧的推力。据此,墨30可以借由第一气流100a和第二气流100b朝向中心线D0持续地受到推力,从而可以校正墨30的射中位置。
即,由于墨30可以喷射到对象基板SUB的中心线D0上,从而可以增加墨30喷射位置的再现性。并且,可以印刷具有正确的形状的图案,从而可以减少由混色导致的不良。并且,即使在打印头单元700的喷嘴720产生污渍或局部堵塞现象而使墨30从喷嘴720以预定角度喷射,由于可以借由从凹槽740形成的气流100校正射中位置,从而可以持续地使用打印头单元700。据此,打印头单元700的清洗周期可以变长,据此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以下,针对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针对与已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用相同附图标记指代,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化。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的仰视图。图9是沿图8的II-II’线切割的剖面图。图10是沿图8的III-III’线切割的剖面图。
参照图7至图10,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头单元700’而言,与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多个喷嘴720’和多个凹槽740’不仅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而且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
打印头单元700’可包括构成打印头单元700’的底面的基座区域730’、贯通基座区域730’的多个喷嘴720’以及从基座区域730’的上表面凹陷的多个凹槽740’。
多个喷嘴720’可包括第一喷嘴721’、第二喷嘴722’以及第三喷嘴723。第一喷嘴721’、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一方向D1相邻而布置。第三喷嘴723可以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一喷嘴721’相邻而布置。第一喷嘴721’、第二喷嘴722’以及第三喷嘴723可布置于基座区域730’。第一喷嘴721’可布置于第一基座区域731’,第二喷嘴722’可布置于第二基座区域732’,第三喷嘴723可布置于第三基座区域733。附图中示出了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沿第一方向D1对齐而沿第一方向D1重叠,并且第一喷嘴721’和第三喷嘴723沿第二方向D2对齐而沿第二方向D2重叠的情形,然而并非局限于此。即,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一方向D1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并且,第一喷嘴721’和第三喷嘴723可以沿第二方向D2部分重叠或不重叠。第一喷嘴721’的直径D721’、第二喷嘴722’的直径D722’或第三喷嘴723的直径D723可以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基座区域730’可以包括第一基座区域731’、第二基座区域732’以及第三基座区域733。第一基座区域731’可以包括第一喷嘴721’,第二基座区域732’可以包括第二喷嘴722’,第三基座区域733可以包括第三喷嘴723。第一喷嘴721’可以沿第三方向D3贯通第一基座区域731’,第二喷嘴722’可以沿第三方向D3贯通第二基座区域732’,第三喷嘴723可以沿第三方向D3贯通第三基座区域733。
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三基座区域733可以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
多个凹槽740’可以包括第一凹槽741’和第二凹槽742。第一凹槽741’可以布置于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之间。第二凹槽742可布置于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三基座区域733之间。
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可借由第一凹槽741’而被区分。并且,第一凹槽741’可借由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二基座区域732’而被区分。第一凹槽741’可布置于第一喷嘴721’和第二喷嘴722’之间。在第一凹槽741’和第一喷嘴721’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在第一凹槽741’和第二喷嘴722’之间可布置有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
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三基座区域733可借由第二凹槽742而被区分。并且,第二凹槽742可借由第一基座区域731’和第三基座区域733而被区分。第二凹槽742可布置于第一喷嘴721’和第三喷嘴723之间。第二凹槽742和第一喷嘴721’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第二凹槽742和第三喷嘴723之间可布置有第三基座区域733的上表面。
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小于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第二凹槽74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2可以小于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
并且,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与第二凹槽74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2实质上相同。并且,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可以与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或者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可以大于第一喷嘴至第三喷嘴721’、722’、723的直径D721’、D722’、D723。
第一凹槽741’可包括第一面741’a、与第一面741’a对向的第二面741’b、布置于第一面741’a和第二面741’b之间的第三面741’c。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可以是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一凹槽741’的第二面741’b可以是从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可以构成第一凹槽741’的侧壁,第一凹槽741’的第三面741’c可以构成第一凹槽741’的底面。第一凹槽741’的深度可以被定义为从第一凹槽741’的第三面741’c到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或第二基座区域732’的上表面为止的平均距离。
第二凹槽742可包括第一侧面742a、与第一侧面742a对向的第二侧面742b、布置于第一侧面742a和第二侧面742b之间的第三底面742c。第二凹槽742的第一侧面742a可以是从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二凹槽742的第二侧面742b可以是从第三基座区域733的上表面延伸的面。第二凹槽742的第一侧面742a以及第二凹槽742的第二侧面742b可以构成第二凹槽742的侧壁,第二凹槽742的第一底面742c可以构成第二凹槽742的底面。第二凹槽742的深度可以被定义为从第二凹槽742的第一底面742c到第一基座区域731’的上表面或第三基座区域733的上表面为止的平均距离。
第一凹槽741’的深度可以与第二凹槽742的深度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附图中示出了第一凹槽741’的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垂直于第三面741’c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可以与第三面741’c形成预定的倾斜角。例如,第一凹槽741’可以具有宽度趋向第三方向D3逐渐减少的(倒)梯形,在此情况下,第一面741’a以及第二面741’b与第三面741’c所构成的角度可以是钝角。并且,附图中示出了第二凹槽742的第一侧面742a以及第二侧面742b垂直于第一底面742c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第一侧面742a以及第二侧面742b可以与第一底面742c形成预定的倾斜角。例如,第二凹槽742可以具有宽度趋向第三方向D3逐渐减少的(倒)梯形,在此情况下,第一侧面742a以及第二侧面742b与第一底面742c所构成的角度可以是钝角。
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小于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第二凹槽74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2可以小于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
并且,第一凹槽741’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1’可以与第二凹槽742的第一方向D1的宽度A742实质上相同。并且,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可以与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实质上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第一凹槽741’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1’或者第二凹槽742的第二方向D2的宽度B742可以大于第一喷嘴至第三喷嘴721’、722’、723的直径D721’、D722’,D723。
如上所述,在多个凹槽740’沿第二方向D2布置的情况下,随着打印头单元700’在水平支撑部311上沿第二方向D2移动,借由多个凹槽740’形成的气流可以增加墨30的喷射位置的再现性,这一点与上文的说明相同。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而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Claims (8)

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单元,其中,
打印头单元包括多个喷嘴以及布置于各个所述喷嘴之间的多个凹槽,
所述多个喷嘴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邻而布置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
所述多个凹槽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
所述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
第一水平移动部,使所述打印头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随着所述打印头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所述打印头单元与目标对象之间借由所述第一凹槽而形成预定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打印头单元还包括基座区域,所述喷嘴贯通所述基座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区域包括:
第一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喷嘴;以及
第二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喷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基座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喷嘴和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喷嘴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喷嘴相邻而布置的第三喷嘴,
所述多个凹槽还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之间的第二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打印头单元还包括基座区域,多个所述凹槽从所述基座区域的上表面凹陷,
所述基座区域包括:
第一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喷嘴;
第二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喷嘴;以及
第三基座区域,包括所述第三喷嘴。
CN201911187819.2A 2019-04-25 2019-11-28 喷墨打印装置 Active CN111845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48170A KR20200125787A (ko) 2019-04-25 2019-04-25 잉크젯 프린트 장치
KR10-2019-0048170 2019-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5068A CN111845068A (zh) 2020-10-30
CN111845068B true CN111845068B (zh) 2023-11-03

Family

ID=7297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819.2A Active CN111845068B (zh) 2019-04-25 2019-11-28 喷墨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125787A (zh)
CN (1) CN11184506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2448A (en) * 1981-05-07 1982-11-10 Canon Inc Head for ink jet recording
CN1426897A (zh) * 2001-12-17 2003-07-02 伊斯曼柯达公司 不均匀气流中的喷墨滴选择
CN102333654A (zh) * 2009-02-27 2012-01-2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喷墨头、以及印刷方法
CN107257738A (zh) * 2015-02-26 2017-10-17 彼得·约伊特 按需滴墨印刷头和按需滴墨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1364B2 (en) * 2001-04-27 2002-12-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ing with air movement system to improve dot shape
JP2005047207A (ja) * 2003-07-31 2005-02-24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の印刷機
JP2016159556A (ja) * 2015-03-03 2016-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2448A (en) * 1981-05-07 1982-11-10 Canon Inc Head for ink jet recording
CN1426897A (zh) * 2001-12-17 2003-07-02 伊斯曼柯达公司 不均匀气流中的喷墨滴选择
CN102333654A (zh) * 2009-02-27 2012-01-2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喷墨头、以及印刷方法
CN107257738A (zh) * 2015-02-26 2017-10-17 彼得·约伊特 按需滴墨印刷头和按需滴墨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5068A (zh) 2020-10-30
KR20200125787A (ko)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7530B2 (en) Inkjet printing of color filters
JP4437805B2 (ja) インク吐出装置及びインク吐出制御方法
KR101279008B1 (ko) 프린트헤드 및 프린트헤드를 이용하는 시스템
US20090040269A1 (en) Droplet Applicator
US11839886B2 (en) Liquid guiding component and us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1545381B (zh) 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WO2015182096A1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TWI541077B (zh) 液滴噴出方法及液滴噴出裝置
CN111845068B (zh) 喷墨打印装置
US7121646B2 (en) Drop ejection assembly
JP201310178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塗布方法
JP4692552B2 (ja) 液状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状体吐出方法
JP2009175213A (ja) 液状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状体吐出方法
KR20130120775A (ko) 인쇄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381833B1 (ko) 액적 토출 장치 및 액적 토출 방법
KR102533210B1 (ko) 액적 토출 장치
JP4525758B2 (ja) 液状体吐出装置
KR101214352B1 (ko) 컬러 필터 제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509680B1 (ko) 잉크방울 측정패드와 이를 구비한 잉크젯 프린터 장치 및 잉크방울 측정방법
JP2010266636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JP4302749B2 (ja) インク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230102160A (ko) 잉크방울 측정패드, 이를 구비한 잉크젯 프린터 장치 및 잉크방울 측정방법
JP2015149210A (ja) 表示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32830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KR102059136B1 (ko) 프린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