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829A -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829A
CN111835829A CN202010544126.0A CN202010544126A CN111835829A CN 111835829 A CN111835829 A CN 111835829A CN 202010544126 A CN202010544126 A CN 202010544126A CN 111835829 A CN111835829 A CN 111835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anagement unit
unit
control instruction
work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41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5829B (zh
Inventor
杨善宁
牛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41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5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5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6Arrangements using end-cell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系统包括:通信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供电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如此,使得无人设备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与外部的服务器通信连接,减少无人设备的电量消耗,延长无人设备的电量有效使用时长。

Description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无人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无人设备的应用中,为了提高无人设备的工作效率,通常需要提前启动无人设备。例如,在无人设备配送领域,为了提高无人设备的配送效率,通常在生成订单的同时,就要启动无人设备,这样,在订单生成之后,无人设备直接开始配送该订单,有效地提高了无人设备的配送效率。
常见的远程启动功能的技术方案大同小异,基本原理是在无人设备中设有一个小模块一直在工作,负责接收由用户端或服务端发送的启动指令,然后控制相关处理器进入或退出低功耗。相关技术中多是通过无线电(常见有红外和蓝牙等)来接收由用户端或服务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再经过解调与验证,最后执行该启动指令。此外,在相关技术中还需要无人设备建立与服务器的网络长连接,当需要进行远程启动无人设备时,直接由服务器将启动指令通过移动网络发送到无人设备。如此,由于需要在无人设备建立与服务器的网络长连接,增加无人设备端的电量消耗,会缩短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延长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供电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短信形式或电话形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有效期信息,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否有效,并在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有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加密处理后的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并利用所述密钥对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动力电池,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启动所述动力电池,以使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多路复用器,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多路复用器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以及,在所述处理单元处于下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经由所述多路复用器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的解析后的第二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备用电池和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供电,以及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或下电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单元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向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进入正常工作模型的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在接收到通信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其中,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管理单元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接收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进而在该正常工作模式下,控制处理单元上电,以启动无人设备。如此,使得无人设备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与外部的服务器通信连接,减少无人设备的电量消耗,延长无人设备的电量有效使用时长。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红外或蓝牙等无线技术的方案中,红外或蓝牙传输距离较短,通常20米左右范围内通信质量比较可靠,即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也难以超过100米,因此通常只适用于无人设备与服务器距离较近的场景。而在与服务器建立网络长连接的方案中,由于移动通信网络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区域,数据传输是比较可靠的,因此,传输距离可以很长,但在这种方案中,网络长连接需要额外消耗更多的电能,因而会大大缩短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如此,需要更为频繁地为无人设备更换电池,增加了无人设备维护成本。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01、电源管理单元102、供电单元103和处理单元104。其中,通信单元101与电源管理单元102连接,电源管理单元102与供电单元103连接,供电单元103和处理单元104连接。其中,处理单元104为无人设备的核心单元,用于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确保无人设备智能、安全行驶。无人设备可以例如为无人机、无人车等等。
示例地,图1中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可以为通信连接,可以是经由公有网络的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经由专有网络的连接。公有网络可以例如为蓝牙、串口、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USB、以太网(2G、3G、4G、5G等)通信网络等等,专有网络可以包括软件无线电、点对点的通信网络等等。
具体地,通信单元101与外部的服务器2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服务器20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单元102。电源管理单元10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无人设备中的处理单元104上电成功之后,即可认为成功启动了无人设备。
在本公开中,电源管理单元102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正常工作模式和低功耗模式,该低功耗模式可以为待机模式。电源管理单元102在低功耗模式下仅部分功能可以使用,消耗电量较少,在该模式下可以通过该部分可使用的功能接收通信单元101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但是,电源管理单元102在工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下控制无人设备启动的功能无法使用,因此,电源管理单元102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需要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再控制无人设备启动。示例地,电源管理单元102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103启动,以使该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如此处理单元104上电,进而启动无人设备。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供电单元103可以包括动力电池1031,并且,该动力电池1031为智慧电池,其可以在电源管理单元102的控制下进入唤醒状态或启动状态。示例地,电源管理单元102控制供电单元103启动,也即是,控制动力电池1031进入启动状态,以使该动力电池1031为处理单元104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管理单元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接收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进而在该正常工作模式下,控制处理单元上电,以启动无人设备。如此,使得无人设备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减少无人设备的电量消耗,延长无人设备的电量有效使用时长。
在实际应用中,无人设备被启动之后,无人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单元104与服务器20通信,此时,为了进一步节省无人设备的电量,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02还用于在确定处理单元104上电成功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低功耗模式。
如此,有效地减少了电源管理单元102的耗电量,进一步延长了无人设备电量有效使用时长,即,延长了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降低了人工更换电池的频率和无人设备的维护成本。
值的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器2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直接向通信单元101发送上述第一控制指令,以使电源管理单元102控制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例如,在无人设备配送领域,服务器20在接收到用户提交的订单时,直接向通信单元101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电源管理单元102控制无人设备提前启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不足以控制无人设备启动,或者,无人设备的电量不足以使该无人设备完成任务。
因此,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器20还可以先通过电源管理单元102获取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信息或者无人设备的电量信息。例如,经由通信单元101向电源管理单元102发送电量获取请求,以请求获取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电源管理单元102在接收到该电量获取请求之后,将其电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0,这样,服务器20就可以获取到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信息。接着,服务器20在判断电量信息表征的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时,确定该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足以控制无人设备启动。之后,服务器20再经由通信单元101向电源管理单元102发送上述第一控制指令。如此,避免在电源管理单元102的电量不足以控制无人设备启动的情况下,服务器20仍向电源管理单元102发送控制指令的弊端,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值得说明的是,在无人设备处于低功耗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通信单元101处于低功耗模式,在通信单元101的工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的情况下,其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功能均无法使用,此时,通信单元101通过2G(2nd-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或2.5G(一种介于2G和3G之间的无线技术)与服务器20进行通信,即,通信单元101可以通过短信形式或电话形式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如此,可以进一步延长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服务器20可以直接将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经由通信单元101发送至电源管理单元102,以使电源管理单元102接收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并直接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控制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考虑到控制指令的安全性,为了防止控制指令遭受恶意攻击而引起无人设备误启动,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服务器20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之前,对该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处理。示例地,服务器20随机生成一个密钥,将该密钥存储在数据库中,并生成该密钥的密钥标识(例如可以是密钥在数据库中的存放地址或者密钥编号等等),该密钥标识与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之后,服务器20根据该密钥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处理。例如,使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算法进行对称加密,之后进行base64编码得到一串ASCII字符,即为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经由通信单元101发送给电源管理单元102,以使电源管理单元102接收到该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器20在经由通信单元101向电源管理单元102发送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的同时,也会将与该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标识发送给电源管理单元102,这样,电源管理单元102既可以接收到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也可以接收到密钥标识。进而,电源管理单元102根据该密钥标识从服务器20中获取与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并利用所获取的密钥对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管理单元102在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电源管理单元102的3G、4G、5G、WIFI功能均可以使用,此时,电源管理单元102可以通过3G、4G、5G、WIFI经由通信单元101与服务器20进行通信。如此,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速率,电源管理单元102与服务器20可以经由非短信、非电话通道进行通信。例如,电源管理单元102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控制指令,该电源管理单元102可以通过3G、4G、5G、WIFI等通信技术从服务器20中获取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关联的密钥。
示例地,电源管理单元102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为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控制指令,且电源管理单元102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首先,电源管理单元102生成密钥获取请求,该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该密钥标识,接着,将该密钥获取请求以HTTP报文形式或者HTTPS报文形式发送给服务器20,以使服务器20根据密钥获取请求中的密钥标识识别出与该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并将该密钥经由通信单元101发送给电源管理单元102。这样,电源管理单元102在获取到该密钥之后,对加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以得到解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进而基于该解密后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以启动无人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20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为加密后的控制指令,电源管理单元102在从服务器20中获取到与该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之后,对该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如此,可以确第一控制指令的安全性,防止第一控制指令遭受恶意攻击而引起无人设备的误启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指令可以包括有效期信息,相应地,电源管理单元102还用于根据有效期信息确定第一控制指令是否有效,并在确定第一控制指令有效的情况下,控制供电单元103为处理单元104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控制指令具有有效期,只有在第一控制指令有效期内,电源管理单元102才能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无人设备启动,而在超出该第一控制指令有效期的情况下,电源管理单元102无需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无人设备启动。因此,在本公开中,需要根据有效期信息确定该第一控制指令是否有效。在确定无效的情况下,忽略该第一控制指令,并将工作模式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低功耗模式。以及,在确定有效的情况下,控制无人设备启动。
按照上述方案,可以远程控制无人设备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即,可以实现远程启动无人设备的目的。下面对远程控制无人设备的工作模式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低功耗模式的过程进行说明。
值得说明的是,无人设备例如无人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该无人机中的处理单元104可以与服务器20通信,以安全控制无人机飞行,因此,在本公开中,在无人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信单元101可以将其从服务器20中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处理单元104。示例地,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多路复用器105,其中,该电源管理单元102和处理单元104通过多路复用器105分别与通信单元101连接。并且,多路复用器105用于在处理单元104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通信单元101与处理单元104通信连接,以及,在处理单元104处于下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通信单元101与电源管理单元102通信连接。
相应地,通信单元102还用于接收服务器20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多路复用器105,以使多路复用器105将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处理单元104。处理单元104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之后,对该第二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单元102。其中,解析过程可以包括解密处理过程和有效期验证过程。示例地,处理单元104可以按照上述方式,从服务器20中获取与该第二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并对该第二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又示例地,处理单元104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根据第二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有效期信息,确定该第二控制指令是否有效,并在有效的情况下,将该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电源管理单元102。
之后,电源管理单元102在接收到处理单元104发送的解析后的第二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103禁止为处理单元104供电。示例地,电源管理单元102在接收到解析后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后,控制供电单元103处于休眠状态,以使供电单元103禁止为处理单元104供电。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板载电源单元106和电源开关107。动力电池1031经由板载电源单元106、电源开关107与处理单元104通过电源线连接,并且,该电源开关107处于闭合状态,在动力电池1031启动时,该动力电池1031可以为处理单元104供电,以及,在该动力电池1032休眠时禁止为处理单元104供电。
此外,供电单元103除了包括动力电池1031之外,还可以包括备用电池1032,该备用电池1032可以分别与电源管理单元102和板载电源单元106相连。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池充电管理芯片108。并且,该动力电池1031经由电池充电管理芯片108与备用电池1032通过电源线连接,动力电池1031还用于为备用电池1032供电,进而使备用电池1032具有足够的电量为电源管理单元102供电。如图2所示,该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电量计109,备用电池1032通过电量计109为电源管理单元102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控制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备用电池1032和动力电池1031均可以为处理单元104供电,但是,由于动力电池1031的容量较大,所以,通常动力电池1031的供电优先级高于备用电池1032,因此,电源管理单元102控制动力电池1031启动之后,仅控制动力电池1031为处理单元104供电。而在控制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之后,电源管理单元102除了控制动力电池1031进入休眠状态以禁止为处理单元104供电之外,还需控制备用电池1032禁止为处理单元104供电。示例地,电源管理单元102可以控制电源开关107断开,这样,即可同时实现禁止备用电池1032和动力电池1031为处理单元104供电的目的。如此,处理单元104即可进入下电状态,以使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在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之后,在无人设备中仅通过备用电池1032为电源管理单元102供电,可以有效地节省电量。
此外,为了进一步延长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在一种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1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功耗模式,只有在接收到服务器20发送的控制指令(例如,第一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等等)的情况下,才会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且,在电源管理单元102在确定处理单元上电成功或下电成功的情况下,将通信单元101的工作模式由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低功耗模式。如此,可以进一步节省电量消耗,延长无人设备的待机时长。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02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01的触发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示例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向电源管理单元102发送用于指示进入正常工作模型的第三控制指令。例如,通信单元101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之后,通过振铃输出引脚输出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即为第三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单元102在接收到该第三控制指令之后,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301和S302。
在S301中,电源管理单元在接收到通信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其中,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
在S302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通过短信形式或电话形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有效期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根据所述有效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否有效;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有效的情况下,再执行所述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加密处理后的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
利用所述密钥对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动力电池,所述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启动所述动力电池,以使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接收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的解析后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通信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对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述供电单元包括备用电池和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供电,以及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所述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或下电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单元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可选地,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通信单元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进入正常工作模型的第三控制指令,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步骤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该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403,输入/输出(I/O)接口404,以及通信组件4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4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4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4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4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4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02或通过通信组件4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404为处理器4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405用于该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4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4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通信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供电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短信形式或电话形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有效期信息,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否有效,并在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有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加密处理后的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相关联的密钥,并利用所述密钥对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动力电池,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启动所述动力电池,以使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多路复用器,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多路复用器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以及,在所述处理单元处于下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经由所述多路复用器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的解析后的第二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备用电池和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供电,以及所述动力电池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和所述动力电池禁止为所述处理单元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处理单元上电成功或下电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单元的工作模式由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功耗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向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进入正常工作模型的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所述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11.一种无人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在接收到通信单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工作模式由低功耗模式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其中,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外部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无人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在将自身的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之后,控制供电单元为处理单元供电。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44126.0A 2020-06-15 2020-06-15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35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4126.0A CN111835829B (zh) 2020-06-15 2020-06-15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4126.0A CN111835829B (zh) 2020-06-15 2020-06-15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829A true CN111835829A (zh) 2020-10-27
CN111835829B CN111835829B (zh) 2023-04-07

Family

ID=7289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4126.0A Active CN111835829B (zh) 2020-06-15 2020-06-15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58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7849A (zh) * 2020-11-05 2021-02-05 新石器慧义知行智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车低功耗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9667A2 (en) * 1999-07-16 2001-0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Low power consumption type automobile-mounted controller
CN104029645A (zh) * 2014-03-12 2014-09-10 武汉英泰斯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低功耗的车辆远程控制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472719A (zh) * 2016-01-12 2016-04-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稳健的水下通信节点唤醒信号检测方法
CN108011814A (zh) * 2018-01-12 2018-05-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协议智能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9104760A (zh) * 2018-09-14 2018-12-28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网关控制器及其应用的工作模式转换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9667A2 (en) * 1999-07-16 2001-0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Low power consumption type automobile-mounted controller
CN104029645A (zh) * 2014-03-12 2014-09-10 武汉英泰斯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低功耗的车辆远程控制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472719A (zh) * 2016-01-12 2016-04-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稳健的水下通信节点唤醒信号检测方法
CN108011814A (zh) * 2018-01-12 2018-05-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协议智能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9104760A (zh) * 2018-09-14 2018-12-28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网关控制器及其应用的工作模式转换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7849A (zh) * 2020-11-05 2021-02-05 新石器慧义知行智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车低功耗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829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1735B (zh) 通过无线广域网利用短消息服务进行远程管理
CN108270770B (zh) 一种低功耗设备、保活服务器、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1629427B (zh)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88206B (zh) 密钥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992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ploying wireless IoT sensor nodes
KR20080007237A (ko) 이동 단말로의 콘텐츠 전송 스케줄 전송
CN104167031A (zh) 电子锁、锁定系统以及操作电子锁的方法
US11895364B2 (en)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and television
CN114448727B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1722696B1 (ko) 홈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에서 비콘을 이용한 홈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206301A1 (zh) 信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851169A (zh) 一种无线智能锁及其解锁控制方法
CN115174043A (zh) 一种分享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8635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nfc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35829B (zh) 无人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7165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sensor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43006A1 (zh) 终端失联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KR100853090B1 (ko) 전자감독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850938B (zh)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7206249A1 (zh)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8650664B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以及蓝牙sim卡
CN107548131B (zh) 一种移动宽带设备及其省电方法
CN110708695A (zh) 无线用户设备的远程管理
CN216388066U (zh) 一种可实时唤醒的电力高塔巡检设备
CN111866617A (zh) 终端远程控制方法、母终端、子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