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674A -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674A
CN111835674A CN201910253392.5A CN201910253392A CN111835674A CN 111835674 A CN111835674 A CN 111835674A CN 201910253392 A CN201910253392 A CN 201910253392A CN 111835674 A CN111835674 A CN 111835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lation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langu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33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在该方法中,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该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第一网元在接收到该翻译指示信息后,根据该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并且发送该翻译数据。通过上述方法,避免因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导致用户之间无法顺畅交流的问题,可以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提高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核心网子系统,用于提供端到端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例如,话音、视频、消息、数据和基于Web技术的业务等。这里所说的语音业务例如可以为端到端的语音业务(例如终端1呼叫终端2)、语音会议业务等。IMS所提供的语音业务便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目前,在IMS提供语音业务的场景中,可能存在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的情况。以IMS为终端1与终端2提供语音业务为例,若持有终端1的用户1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持有终端2的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为英文,则持有终端1的用户1在与持有终端2的用户2进行通话时,因用户1与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会导致用户1与用户2无法顺畅交流,通话效果较差。
因此,在IMS提供语音业务的场景中,如何保证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之间的顺畅交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能够使得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之间的顺畅交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该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第一网元在接收到该翻译指示信息后,根据该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并且发送该翻译数据。
通过上述方法,避免因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导致用户之间无法顺畅交流的问题,可以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提高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源终端至目标终端方向。
当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时,可以按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源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并且,在得到该翻译数据后,第一网元可以向目标终端发送该翻译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方向表示源终端到目标终端的方向,第一网元按照该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进行翻译,可以使得持有源终端的用户所说的语言被翻译为持有目标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从而保证持有目标终端的用户可以与持有源终端的用户沟通顺畅,保证二者之间的通话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目标终端至源终端方向。
当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时,可以按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目标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并且,在得到该翻译数据后,第一网元可以向所述源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第二方向表示目标终端到源终端的方向,第一网元按照该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进行翻译,可以使得持有目标终端的用户所说的语言被翻译为持有源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从而保证持有源终端的用户可以与持有目标终端的用户沟通顺畅,保证二者之间的通话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当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时,第一网元在向目标终端发送翻译数据时,可以通过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其中,所述媒体通道为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传输资源建立的。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网元根据翻译指示信息为语音翻译发数据分配传输资源,从而根据该传输资源建立第一网元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从而保证语音翻译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
当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时,可以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文本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还可以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修改指示信息,所述修改指示消息用于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网元在接收到该修改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修改指示信息,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在会话过程中,源终端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修改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第一网元根据更改后的信息,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中,灵活的修改翻译指示信息,从而可以实时的调整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翻译方式,扩展了实时翻译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可以在目标终端与所述源终端进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还可以在所述源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上述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或者,
所述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所述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源终端至目标终端方向。
当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源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目标终端至源终端方向。
当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目标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源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当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所述媒体通道为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传输资源建立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
当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文本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修改指示信息,所述修改指示消息用于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信息,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目标终端与源终端进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源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上述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或者,所述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
在上述各方面中,第二网元可以用于接收第三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并将所述翻译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所述第三网元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
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网元,该第一网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第一网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所述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由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器进行消息收发。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第一网元,以及第二网元和第三网元。
其中,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之间通信连接。
所述第三网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网元接入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会话流程中;
所述第二网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网元的翻译指示,指示所述第一网元进行翻译处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体用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IMS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终端建立多媒体会话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MS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界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以同时执行S617和S618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核心网子系统,用于提供端到端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例如,话音、视频、消息、数据和基于Web技术的业务等。这里所说的语音业务例如可以为端到端的语音业务(例如终端1呼叫终端2)、语音会议业务等。IMS所提供的语音业务便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IMS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IMS涉及的主要功能实体有: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CSCF)网元、多媒体资源功能(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MRF)网元、电信应用服务器(TelecommunicationApplication Server,TAS)、计费网关(billing gateway,BGW)等。其中,
CSCF网元:是IMS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对多媒体会话进行控制和管理。由于IMS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协议进行多媒体会话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说CSCF网元用于对SIP会话进行控制和管理。CSCF网元包括如下三个功能: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 CSCF,PCSCF)、问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on CSCF,ICSCF)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 CSCF,SCSCF)。应理解,上述所列举的三个功能可以由同一CSCF网元实现,也可以由至少两个CSCF网元实现。图1示出的是由不同CSCF网元实现的示意图。则在该场景下,用于执行PCSCF的CSCF网元也可以称为PCSCF网元,用于执行ICSCF的CSCF网元也可以称为ICSCF网元,用于执行SCSCF的CSCF网元也可以称为SCSCF网元。下述申请文件均以IMS包括:PCSCF网元、ICSCF网元和SCSC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
MRF网元:主要完成多方呼叫与多媒体会议功能。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RF网元可以包括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MRFC)和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MRFP)。其中,MRFC用于完成媒体流的控制功能,MRFP用于完成媒体流的承载功能。
TAS:主要用于为终端提供语音基本业务和语音补充业务。
BGW:用于提供计费功能等。
下面对现有的IMS提供语音业务的流程进行示例说明。图2为现有的终端建立多媒体会话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该请求(INVITE)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请求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具体实现时,主叫终端可以通过PCSCF网元和BGW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SCSCF网元,对此不再加以赘述。
S102、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该请求消息。
S103、被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例如200OK)消息用于指示被叫终端同意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S104、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发送该响应消息。
S105、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确认消息。
其中,该确认(acknowledge,ACK)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已接收到所述200OK消息。
S106、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该确认消息。
至此,完成了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建立。然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可以通过上述所建立的多媒体会话,进行语音数据的传输,实现语音通话。
目前,在IMS提供语音业务的场景中,可能存在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的情况,导致用户之间无法顺畅交流,通话效果较差。以IMS为终端1与终端2提供语音业务为例,若持有终端1的用户1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持有终端2的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为英文,则持有终端1的用户1在与持有终端2的用户2进行通话时,因用户1与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会导致用户1与用户2无法顺畅交流,通话效果较差。
应理解,这里所说的语言不同可以理解为语言的语种不同,或者,语言为同一语种、但属于不同地域的方言。仍然以IMS为终端1与终端2提供语音业务为例,即以终端1与终端2进行通话为例,持有终端1的用户1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持有终端2的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为英文时,认为用户1与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或者,持有终端1的用户1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四川话、持有终端2的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陕西话时,认为用户1与用户2所使用的语言不同。
考虑到上述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IMS架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MS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比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IMS架构,该新的IMS架构通过新增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在对现有的语音业务处理流程没有影响的前提下,为IMS引入实时翻译功能。其中,
第一网元,用于对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可以输出该语音数据的翻译数据。
第二网元,用于处理实时翻译相关信令,并指示第一网元对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处理。
应理解,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可以是逻辑实体,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在物理上可以合一部署,即使用一个网元来实现上述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功能;也可以与已存的逻辑网元(如TAS、MRPF等)共部署,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上述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可以通过协议规定的消息进行交互,也可以通过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约定的消息进行交互,例如,以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多媒体会话的控制和管理为例,则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之间可以采用SIP消息进行交互,也可以采用实时通讯(real-time communications,RTC)消息进行交互。
这样,IMS可以基于通话用户的需求,对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应用场景:端到端语音业务、语音会议业务等。
下面结合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第一网元向源终端或目标提供翻译数据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源终端是指发起翻译指示的终端,目标终端是指与源终端建立多媒体会话的终端。应理解,这里所说源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可以为被叫终端,或者,源终端可以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
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的架构,首先可以由源终端向第三网元(SCSCF)发出翻译指示信息,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该翻译指示信息,再由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该翻译指示信息。具体交互过程将在下述图5所示的流程中详细说明。
该翻译指示用于指示第一网元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该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其中,该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网元接收的语音数据,可以是指第一网元从源终端接收到的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也可以指第一网元从目标终端接收到的待发送给源终端的语音数据。为便于描述,以下部分实施例中也将第一网元接收的语音数据称为待发送的语音数据。
可选的,上述的翻译类型可以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序号 翻译类型
1 文本翻译
2 语音翻译
3 语音翻译和文本翻译
可选的,上述的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是指从源语种翻译到语种。上述翻译语种可以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序号 源语种 目标语种
1 语种1 语种2
2 语种2 语种3
3 语种3 语种1
…… ……
N 语种x、方言y 语种m
可选的,源终端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既可以指示从源终端到目标终端方向(本申请实施例称为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或者,也可以指示从目标终端到源终端方向(本申请实施例称为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或者,也可以同时指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示例性的,假设源终端基于IMS的SIP协议进行通信,源终端的一种示例性的翻译指示信息可以为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如下:
INVITE #指示
“snd:<cn,en中文语音到英文语音>”,“rcv:<en,cn英文语音到中文语音>;<en,t_cn英语语音到中文文本>;<en,t_en英语语音到英文文本>”
RESP #响应
NLP:“snd:<cn,en>”,“rcv:<en,cn>;<en,t_cn>”;enabled
上述INVITE消息用于指示:在第一方向上,翻译类型为语音翻译,源语种为中文,目标语种为英文。在第二方向上,翻译类型为语音翻译和文本翻译,语音翻译的源语种为英文,目标语种为中文,文本翻译包括两类,第一类从英文语音翻译为中文文本(源语种为英文,目标语种为英文),第二类从英文语音翻译为英文文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均为英文)。
在表1和表2所示的示例下,当翻译类型为文本翻译、源语种为语种1,目标语种为语种2时,则上述第一网元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所得到翻译数据可以为文本翻译数据、且第一网元将语音数据从语种1翻译为语种2。
S202、第一网元根据翻译指示信息,使用上述翻译资源对该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
S203、第一网元发送该翻译数据。
应理解,若源终端为被叫终端,则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可以为被叫终端向主叫终端发送的、且还未被主叫终端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也可以为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送的、且还未被被叫终端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若源终端为主叫终端,则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可以为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送的、且还未被被叫终端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也可以为被叫终端向主叫终端发送的、且还未被主叫终端接收到的语音数据。
可选的,如果上述翻译指示信息指示了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则第一网元在获取到源终端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后,可以按照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上述翻译资源,将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从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上述翻译数据。相应的,第一网元在发送翻译数据时,向目标终端发送上述翻译数据。
如果上述翻译指示信息指示了上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则第一网元在获取到目标终端待发送给源终端的语音数据后,可以按照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上述翻译资源,将待发送给源终端的语音数据从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上述翻译数据。相应的,第一网元在发送翻译数据时,向源终端发送上述翻译数据。
如果上述翻译指示信息同时指示了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则第一网元在获取到源终端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以及获取到目标终端待发送给源终端的语音数据后,分别按照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翻译以及发送翻译数据,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以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翻译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获取到主叫终端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后,可以根据翻译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对主叫终端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以使翻译所得到的翻译数据所属的语言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相同。这样,第一网元在将该翻译数据发送给被叫终端后,可以使被叫终端获取到与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相同的翻译数据。
以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翻译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在获取到被叫终端待发送给主叫终端的语音数据后,可以根据翻译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对被叫终端待发送给主叫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以使翻译所得到的翻译数据所属的语言与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相同。这样,第一网元在将该翻译数据发送给主叫终端后,可以使主叫终端获取到与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相同的翻译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因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导致用户之间无法顺畅交流的问题,可以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提高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本实施例不限定上述第一网元获取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方式。例如,第一网元可以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获取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或者,第一网元可以通过其他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的网元,获取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这里所说的其他网元例如可以为PCSCF网元或BGW网元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继续参照图3所示的架构,该IMS的架构中还涉及第三网元。该第三网元用于将第一网元接入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的会话流程中,以使第一网元可以提供实时翻译服务。这里所说的第三网元可以为IMS中任一具有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网元,例如SCSCF网元。
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第一网元在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之前,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接收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具体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源终端向第三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语音通话时,若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则源终端可以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其中,该启动翻译消息包括翻译指示信息,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发送翻译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三网元接收该启动翻译消息。应理解,这里所说的源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应理解,此处的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可以指源终端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也可以指目标终端待发送给源终端的语音数据,当语音数据被传输到第一网元后,在第一网元看来,均是第一网元所接收到的语音数据。
源终端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会话时,向第三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即,源终端可以在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时,向第三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或者,源终端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会话时,向第三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即,源终端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通话时,向第三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源终端可以在用户点击该源终端上的预设按键时,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
以源终端为主叫终端为例,主叫终端的呼叫界面上可以设置有该预设按键,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使用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时,通过点击设置在主叫终端的呼叫界面上的该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图,如图6所示,该预设按键可以为呼叫界面新增的按键。因此,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使用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时,通过点击设置在主叫终端的呼叫界面上的该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该预设按键可以为至少一个按键,每个按键对应一种预设的翻译指示信息,或者,每个按键用于表征翻译指示信息中的一项。图6是以预设按键为一个按键为例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预设按键的组成不进行限定。应理解,图6仅是一种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预设按键在呼叫界面上的位置,以及,该预设按键的图标显示方式不进行限定。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界面图,如图7所示,该预设按键还可以为呼叫界面上的数字按键。因此,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使用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时,通过点击预设的数字按键,可以在被叫终端的号码之前添加该预设数字,从而在呼叫被叫终端时,通过该预设数字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该预设的数字按键可以为一个数字按键,还可以为多个数字按键的组合。以预设的数字按键为一个数字按键为例,该数字按键可以为一固定的数字按键(例如数字按键9),该固定的数字按键对应一种预设的翻译指示信息,或者,预设的数字按键为多个,每个数字按键对应一项翻译指示信息。以预设的数字按键为多个数字按键的组合为例,该数字按键组合可以对应一种翻译指示信息。图7是以预设数字为多个数字按键组合为例的示意图,示例性的,该预设数字例如可以为“*80*12#”。应理解,图7仅是一种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预设按键的组成不进行限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终端的结构的情况下,实现源终端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的动作。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主叫终端还可以在与被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通过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此时,该预设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新增的按键,还可以为通话界面上的数字键盘上的预设数字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呼叫界面上的预设按键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以源终端为被叫终端为例,被叫终端的接听来电的界面上可以设置有该预设按键,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主叫终端呼叫该被叫终端时,通过点击设置在被叫终端的接听来电的界面上的该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此时,该预设按键可以为接听来电的界面上新增的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呼叫界面上的预设按键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或者,被叫终端可以在与主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通过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此时,该预设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新增的按键,还可以为通话界面上的数字键盘上的预设数字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呼叫界面上的预设按键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上述示例是以预设按键为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上的虚拟按键(也可以称为触控按键)为例,对源终端如何在用户点击该源终端上的预设按键时,向第三网元发送该启动翻译消息。应理解,上述预设按键还可以为源终端上的物理按键(也可以称为实体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呼叫界面上的预设按键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S302、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初始请求消息。
其中,该初始请求消息包括翻译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
相应地,第二网元接收该初始请求消息。
上述第三网元可以将所接收到的启动翻译消息作为该初始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元,或者,第三网元可以根据该启动翻译消息,生成初始请求消息等。
S303、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翻译指示信息。
其中,该翻译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元分配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该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相应地,第一网元接收该翻译指示信息,并分配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翻译资源。这里所说的翻译资源可以理解为第一网元翻译语音数据所需使用的内存、CPU以及网络资源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第一网元在分配好翻译资源后,可以向第二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通知第一网元已完成翻译资源的分配。
若上述翻译指示信息表征需要第一网元将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翻译为语音翻译数据,则上述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这里所说的传输资源包括接入IP和/或端口资源等。相应地,上述第一网元在分配好传输资源后,向第二网元所发送的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该传输资源。或者,上述第一网元通过其他消息向第二网元通知该传输资源。
则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第二网元可以基于第一网元所反馈的传输资源,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即,第二网元可以根据该传输资源,建立所述第一网元与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这样,第一网元后续可以通过该媒体通道,向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
若上述翻译指示信息表征第一网元需要将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翻译为文本翻译数据,则后续第一网元在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后,可以将所得到的文本翻译数据通过第二网元发送给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例如,第一网元将文本翻译数据发送给第二网元,由第二网元将文本翻译数据通过例如信令传输路径传递给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
若上述翻译指示信息表征第一网元需要将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翻译为语音翻译数据和文本翻译数据,则上述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分配向所述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这里所说的传输资源包括接入IP和/或端口资源等。相应地,上述第一网元在分配好传输资源后,向第二网元所发送的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该传输资源。或者,上述第一网元通过其他消息向第二网元通知该传输资源。
则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第二网元可以基于第一网元所反馈的传输资源,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即,第二网元可以根据该传输资源,建立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这样,第一网元后续可以通过该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通过第二网元向目标终端和/或源终端发送文本翻译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第一网元获取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以及翻译资源等,从而使第一网元可以实现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功能,避免因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与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导致用户之间无法顺畅交流的问题,可以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提高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修改翻译类型、翻译语种等,具体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源终端向第三网元发送修改指示信息。
其中,该修改指示信息用于更改前述的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翻译状态可以为实时翻译、或,停止翻译。
S402、第三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修改指示信息。
S403、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修改指示信息。
S404、第一网元根据该修改指示信息,更改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选方式中,当第一网元接收到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后,源终端的翻译状态为实时翻译。当源终端的翻译状态为实时翻译时,第一网元按照前述的方法对获取到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当第一网元接收到将翻译状态更改为停止翻译的修改指示信息后,第一网元停止对获取到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
一种可选方式中,当源终端的翻译状态为停止翻译时,源终端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将翻译状态更改为实时翻译的修改指示信息,第一网元根据该修改指示信息,继续对获取到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
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网元还可以对翻译类型进行更改,例如,可以从语音翻译更改为语音翻译和文本翻译。
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网元还可以对翻译语种进行更改,例如,将目标语种从英文更改为德文。
应理解,上述可选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在会话过程中,源终端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修改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第一网元根据更改后的信息,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中,灵活的修改翻译指示信息,从而可以实时的调整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翻译方式,扩展了实时翻译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例如,以翻译类型为例,假定当前第一网元采用文本翻译对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若源终端需要采用语音翻译对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则源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图8所示的流程,请求第一网元修改翻译类型,以将翻译类型从文本翻译修改为语音翻译。
再例如,以翻译语种为例,假定当前第一网元将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翻译成中文,若源终端需要将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翻译成英文,则源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图8所示的流程,请求第一网元修改翻译语种中的目标语种,以将翻译语种中的目标语种从中文修改为英文。
再例如,以上述翻译状态为例,假定当前第一网元正在对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即,翻译状态为实时翻译,若源终端需要停止对待发送给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的翻译操作,则源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图8所示的流程,请求第一网元修改翻译状态,以将翻译状态从实时翻译修改为停止翻译。
应理解,虽然上述举例均以翻译类型、翻译语种和翻译状态中的一种为例,对如何更改翻译指示信息进行了说明和举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源终端也可以通过上述流程,更改翻译指示信息中的多项,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上述源终端如何触发上述修改指示信息的方式。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源终端可以在用户点击该源终端上的预设按键时,向第三网元发送该修改指示信息。
以源终端为主叫终端为例,主叫终端的通话界面上可以设置有该预设按键,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使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通过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修改指示消息。此时,该预设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新增的按键,还可以为通话界面上的数字键盘上的预设数字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描述发送启动翻译消息的实现方式类似,对此不再赘述。该预设按键可以与更改后的翻译类型、翻译语种或翻译状态相同。
以源终端为被叫终端为例,被叫终端的通话界面上可以设置有该预设按键,被叫终端可以在与主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通过预设按键触发向第三网元发送该修改指示信息。此时,该预设按键可以为通话界面新增的按键,还可以为通话界面上的数字键盘上的预设数字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描述发送启动翻译消息的实现方式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上述示例是以预设按键为主叫终端或被叫终端上的虚拟按键(也可以称为触控按键)为例,对源终端如何在用户点击该源终端上的预设按键时,向第三网元发送该修改指示消息。应理解,上述预设按键还可以为源终端上的物理按键(也可以称为实体按键),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呼叫界面上的预设按键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以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多媒体会话的控制和管理为例,通过具体的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示例说明。在本示例中,第三网元为SCSCF网元。
示例一、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多媒体会话时,如何请求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示例以源终端的呼叫界面设置有预设按键,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为例,即,主叫终端开通了实时翻译。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在呼叫被叫终端时,可以通过预设按键触发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其中,该INVITE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请求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在本实施例中,该INVITE消息可以为前述所说的启动翻译消息,即该INVITE消息还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INVITE消息中携带有一个新的SIP头域,该SIP头域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作为一种示例,该SIP头域可以如下所示:
INVITE #第一网元服务请求
第一网元:“snd:<cn,en中文语音到英文语音>”,“rcv:<en,cn英文语音到中文语音>;<en,t_cn英语语音到中文文本>;<en,t_en英语语音到英文文本>”
RESP #响应
NLP:“snd:<cn,en>”,“rcv:<en,cn>;<en,t_cn>”;enabled
其中,上述INVITE消息用于指示:在第一方向上,翻译类型为语音翻译,源语种为中文,目标语种为英文。在第二方向上,翻译类型为语音翻译和文本翻译,语音翻译的源语种为英文,目标语种为中文,文本翻译包括两类,第一类从英文语音翻译为中文文本(源语种为英文,目标语种为英文),第二类从英文语音翻译为英文文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均为英文)。
S502、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SCSCF网元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之后,根据该INVITE消息中所携带的新的SIP头域,识别该INVITE消息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然后,触发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INVITE消息。应理解,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与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可以相同,也可以是包括不同头域的INVITE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可以为前述所说的初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应理解,在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中,携带有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S503、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翻译指示信息。
其中,该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分配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翻译资源,以及,指示分配向传输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应理解,该翻译指示信息可以携带有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S504、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通知第一网元已完成翻译资源的分配。该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该传输资源,例如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
S505、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第二网元根据第一网元所反馈的传输资源,可以修改SCSCF网元所发送给第二网元的INVITE消息中的SDP,以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即,第二网元可以根据该传输资源,建立所述第一网元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修修改后的INVITE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
S506、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INVITE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SCSCF网元将接收到的第二网元所发送的INVITE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即,该INVITE消息为修改了SDP的INVITE消息。
被叫终端接收到INVITE消息后,根据INVITE消息中携带的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将该地址端口作为远端地址端口,从而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
S507、被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指示被叫终端同意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被叫终端在该200OK消息中携带被叫终端侧媒体的地址端口。
S508、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指示被叫终端同意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可选的,SCSCF将被叫终端发送的200OK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元,第二网元将200OK消息中携带的终端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第一网元根据第二网元发送的消息终端指示,建立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
S509、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指示被叫终端同意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该200OK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主叫侧的地址端口。
S510、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转发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指示被叫终端同意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
SCSCF在该200OK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主叫终端可以将该地址端口作为远端地址端口,从而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
S511、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已接收到200OK消息。
S512、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已接收到该200OK消息。
S513、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已接收到该200OK消息。
S514、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主叫终端已接收到该200OK消息。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501-S514以INVITE/200OK协商为例,来说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多媒体会话时,如何请求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但本申请实施并不以此为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SDP协商流程实现多媒体会话建立时的实时翻译过程。例如,还可以通过183/PRACK协商过程、200OK/ACK协商过程等实现多媒体会话建立时的实时翻译过程。
至此,完成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的建立,并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
应理解,在上述建立多媒体会话的过程中,SCSCF网元与被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被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和BGW网元进行交互,SCSCF网元与主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主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和BGW网元进行交互。
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建立成功后,第一网元可以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获取主叫终端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被叫终端待发送给主叫终端的语音数据。从而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翻译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若翻译得到的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则第一网元可以通过第二网元所建立的第一网元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被叫终端发送语音翻译数据。若翻译得到的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则第一网元可以将文本翻译数据发送给第二网元,由第二网元将文本翻译数据通过例如信令传输路径传递给被叫终端。例如,第二网元可以通过INFO消息向被叫终端发送该文本翻译数据。示例性的,该INFO消息可以携带新的SIP包,用于传递该文本翻译数据。以从英文翻译为中文为例,该SIP包的格式可以如下所示:
INFO #NLP文字翻译消息体
Info-Package:nlp
Content-type:application/nlp
Content-Disposition:Info-Package
Content-length:25
en:<How are you.>
cn:<你好。>
通过上述方式,主叫终端可以在呼叫被叫终端时,即,主叫终端可以在建立与被叫终端之间的会话时,请求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这样,第一网元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为被叫终端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应理解,上述图9所示的示例,还可以适用于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场景。在该场景下,第一网元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为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翻译场景示意图。如图10A所示,以持有主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为中文、持有被叫终端的用户所使用的语言为德语为例,通过上述图9所示的方式,第一网元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将主叫终端所发送的中文的语音数据转换为德语的语音数据发送给被叫终端,并将被叫终端所发送的德语的语音数据转换为中文的语音数据发送给主叫终端。或者,如图10B所示,第一网元可以将主叫终端所发送的中文的语音数据,转换为德语的文本数据发送给被叫终端,但对被叫终端所发送的德语的语音数据不做翻译处理。或者,如图10C所示,第一网元可以将被叫终端所发送的德语的语音数据转换为中文的语音数据发送给主叫终端,但对主叫终端所发送的中文的语音数据不做翻译处理。如图10D所示,第一网元可以将主叫终端所发送的中文的语音数据转换为德语的文本数据,并通过第二网元发送给被叫终端,并将被叫终端所发送的德语的语音数据转换为中文的文本数据,并通过第二网元发送给主叫终端。
由于篇幅有限,图10A至图10D仅是列举了一部分第一网元所适用的翻译场景。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场景,任一翻译类型和翻译数据所属的语言所能组合出的翻译场景,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示例二、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完成多媒体会话建立之后,如何请求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即,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中,如何请求第一网元对待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示例以源终端通过预设的数字按键触发向SCSCF网元发送启动翻译消息,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为例,即,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正常建立了语音通话,且主叫终端开通了实时翻译。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设按键触发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该预设按键例如可以为:预设的数字按键组合(例如*80*12#)。该INFO消息可以为前述所说的启动翻译消息,即该INFO消息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INFO消息中携带有一个新的SIP头域,该SIP头域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作为一种示例,该SIP头域可以如下所示:
INFO #第一网元服务请求
第一网元:“snd:<cn,en>”,“rcv:<en,cn>;<en,t_cn英语语音到中文文本>;<en,t_en英语语音到英文文本>”
RESP #响应
可选的,在另一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601还可以被如下步骤替换:
S601a、主叫终端向第四网元发送2833消息。
S601b、第四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
在本示例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设按键触发主叫终端向第四网元发送2833消息。该2833消息通过第四网元发送给SCSCF网元时,可以将该2833消息转换为如前述所说的INFO消息。其中,该第四网元例如可以为主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或BGW网元。
S602、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SCSCF网元通过主叫终端所发送的INFO消息中所携带的按键信息,识别该INFO消息用于请求启动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以及指示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然后,触发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可以为前述所说的初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翻译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应理解,在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的INVITE消息中,携带有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
S603、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发送INFO OK消息。
其中,该INFO OK消息用于指示INFO请求已经被处理。
本实施例不限定上述S602和S603的执行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S602、再执行S603,也可以先执行S603、再执行S602,还可以同时执行S602和S603。图11是以同时执行S602和S603的示意图。
S604、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INVITE消息。
S605、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INVITE消息。
S606、被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200OK消息。
在本示例之前,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已经完成会话建立,在本示例中,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INVITE消息之后,被叫终回应200OK给SCSCF,并在200OK消息中,携带自身的地址端口信息。
S607、SCSCF将被叫终端的200OK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元。
S608、第二网元将200OK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端口信息通过翻译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并向第一网元申请翻译资源。
S609、第一网元记录被叫终端的地址端口信息,并在翻译资源申请成功后向第二网元发送响应消息。
S610、第二网元收到第一网元响应消息后,向SCSCF发送200OK消息。
该200OK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主叫侧的地址端口信息。
S611、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发送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
S612、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200OK消息。
主叫终端接收到SCSCF发送的INVITE消息之后,相应地进行会话修改,将远端地址端口修改为第一网元分配的地址端口,从而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修改成功之后,主叫终端向SCSF网元发送200OK消息,用于指示会话修改成功,该200OK消息中携带主叫终端侧媒体的地址端口。
S613、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ACK消息。
SCSCF接收到主叫终端的200OK消息后,提取200OK消息中主叫终端的地址端口信息后,通过ACK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元。
S614、第二网元收到ACK消息,将主叫终端的地址端口信息通过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网元,第一网元建立与主叫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
S615、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被叫侧的地址端口信息。
S616、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元已接收到该200OK消息,并携带第二网元被叫侧地址端口信息
S617、SCSCF网元向被叫终端发送ACK消息,携带第一网元被叫侧的地址端口信息。
被叫终端收到SCSCF的ACK消息后,把媒体的远端的地址端口修改为ACK中携带地址端口信息,建立与第一网元的媒体连接。
S618、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发送ACK消息。
其中,该ACK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元已接收到该200OK消息。
本实施例不限定上述S617和S618的执行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S617、再执行S618,也可以先执行S618、再执行S617,还可以同时执行S617和S618。图12是以同时执行S617和S618的示意图。
至此,将第一网元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应理解,在上述流程中,SCSCF网元与被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被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和BGW网元进行交互,SCSCF网元与主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主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和BGW网元进行交互。
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建立成功后,第一网元可以串接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的媒体流上,获取主叫终端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以及被叫终端待发送给主叫终端的语音数据。从而第一网元可以根据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对主叫终端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以及被叫终端待发送给主叫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若翻译得到的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则第一网元可以通过第二网元所建立的第一网元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被叫终端发送语音翻译数据。若翻译得到的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则第一网元可以将文本翻译数据发送给第二网元,由第二网元将文本翻译数据通过例如信令传输路径传递给被叫终端。
通过上述方式,主叫终端可以在与被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即,主叫终端可以在建立与被叫终端之间的会话之后,请求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翻译。这样,第一网元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为被叫终端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应理解,上述图11所示的示例,还可以适用于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的场景。在该场景下,第一网元可以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为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关于图11所适用的翻译场景,可以参见关于示例一中所描述的翻译场景,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示例三、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上述示例一或示例二之后,在第一网元对待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实时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对更改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示例以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为例。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设按键触发主叫终端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该INFO消息用于更改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INFO消息中携带有一个新的SIP头域,该SIP头域用于更改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若该该预设按键例如可以为:预设的数字按键组合(例如*80*12#)。则在另一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701还可以被如下步骤替换:
S701a、主叫终端向第四网元发送2833消息。
S701b、第四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INFO消息。
在本示例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设按键触发主叫终端向第四网元发送2833消息。该2833消息通过第四网元发送给SCSCF网元时,可以将该2833消息转换为如前述所说的INFO消息。其中,该第四网元例如可以为主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或BGW网元。
S702、SCSCF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INFO消息。
其中,该INFO消息可以与SCSCF网元从主叫终端接收到的INFO消息相同,或者与SCSCF网元从主叫终端接收到的INFO消息的头域不同。该INFO消息可以用于更改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S703、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修改指示信息。
S704、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修改响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根据该修改指示信息,更改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以向第二网元发送修改响应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已完成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的修改。
S705、第二网元向SCSCF网元发送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网元已完成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的更改。
S706、SCSCF网元向主叫终端发送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网元已完成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的更改。
至此,完成了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的更改。在翻译类型、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更改完成之后,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更改后的信息,对待发送给被叫终端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翻译指示信息的修改更加灵活和便利。
应理解,在上述流程中,SCSCF网元与主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主叫终端所属的PCSCF网元和BGW网元进行交互。
应理解,上述图12所示的示例,还可以适用于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的场景,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3所示,虽然上述示例一至示例三均以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通话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和介绍。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通话业务的场景,例如图13所示的基于SIP的会议系统。
在该场景下,每个需要实时翻译的会场,例如可以通过会议终端功能菜单(例如示例一所示的方式)或通过按键(示例二所示的方式)指示会议系统接入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以提供实时翻译服务,对此不再一一赘述。应理解,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可以是逻辑实体,即,每个会场可以是通过每个会场对应的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进行翻译。但是,各会场对应的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在物理上可以是不同设备,也可以是同一设备。
以图13所示的A会场和D会场为例,则在本示例中,A会场与D会场进行语音会议时,可以通过D会场对应的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为语音会议提供实时翻译服务,保障用户之间的通话效果。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模块结构图,该装置可以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网元,也可以为能够支持第一网元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第一网元的功能的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元中的装置或芯片系统。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所述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
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1403,用于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源终端至目标终端方向。
当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待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1403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二方向为目标终端至所述源终端方向。
当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时,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待发送给所述源终端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1403具体用于:
向所述源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当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时,发送模块1403具体用于:
通过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所述媒体通道为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传输资源建立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1403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文本翻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
接收所述源终端发送的修改指示信息,所述修改指示消息用于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
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信息,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
在目标终端与源终端进行会话时接收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
在所述源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会话时接收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或者,
所述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第一网元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151(例如CPU)、存储器152、收发器153;收发器153耦合至处理器151,处理器151控制收发器153的收发动作。存储器15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网元还可以包括:电源154、系统总线155以及通信端口156。收发器153可以集成在第一网元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第一网元上独立的收发天线。系统总线15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上述通信端口156用于实现第一网元与其他外设之间进行连接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15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第一网元1执行指令时,指令使第一网元的处理器15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处理动作,使收发器153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收发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该图15中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第三网元,该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可以参照图3,在图3中,第三网元可以为SCSCF。在该通信系统中,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之间通信连接。第三网元用于将第一网元接入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会话流程中,第二网元用于根据第三网元的翻译指示,指示第一网元进行翻译处理。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所述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一方向为源终端至目标终端方向;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按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所述源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二方向为目标终端至源终端方向;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按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所述目标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源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通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所述媒体通道为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传输资源建立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文本翻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修改指示信息,所述修改指示消息用于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信息,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在目标终端与源终端进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在源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或者,
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用于接收第三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并将所述翻译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所述第三网元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所述翻译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接收的语音数据分配翻译资源,以及用于指示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翻译语种包括源语种和目标语种;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翻译,得到翻译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一方向为源终端至目标终端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所述源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数据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包括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和翻译语种,所述第二方向为目标终端至源终端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翻译类型,使用所述翻译资源,将从目标终端接收的语音数据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源语种翻译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目标语种,得到所述翻译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源终端发送所述翻译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数据包括:语音翻译数据,所述翻译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分配向目标终端传输所述语音翻译数据的传输资源;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第一网元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媒体通道,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语音翻译数据,所述媒体通道为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传输资源建立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数据包括:文本翻译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网元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文本翻译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修改指示信息,所述修改指示消息用于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修改指示信息,更改所述翻译类型、所述翻译语种以及翻译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目标终端与源终端进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在源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翻译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源终端为主叫终端,目标终端为被叫终端;或者,
源终端为被叫终端,目标终端为主叫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用于接收第三网元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并将所述翻译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所述第三网元用于接收源终端发送的翻译指示信息。
21.一种第一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第一网元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由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器进行消息收发。
2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网元、第二网元、第三网元;
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之间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之间通信连接;
所述第三网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网元接入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会话流程中;
所述第二网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网元的翻译指示,指示所述第一网元进行翻译处理。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53392.5A 2019-03-29 2019-03-29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1835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392.5A CN111835674A (zh) 2019-03-29 2019-03-29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392.5A CN111835674A (zh) 2019-03-29 2019-03-29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674A true CN111835674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392.5A Pending CN111835674A (zh) 2019-03-29 2019-03-29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56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142A (zh) * 2021-03-24 2021-07-06 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的双向实时翻译系统及方法
CN113726750A (zh) * 2021-08-18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实时翻译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069A (zh) * 2006-05-18 2007-11-21 陈统 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
CN101297541A (zh) * 2005-10-27 2008-10-2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具有不同通信模式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US20100235160A1 (en) * 2004-03-15 2010-09-16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context-sensitive translation dictionary for mobile phones
CN102088456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进行实时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041534A (ja) * 2012-08-23 2014-03-06 Ntt Docomo Inc 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及び方法、移動通信端末並びに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CN106464768A (zh) * 2014-05-27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中的翻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5160A1 (en) * 2004-03-15 2010-09-16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context-sensitive translation dictionary for mobile phones
CN101297541A (zh) * 2005-10-27 2008-10-2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具有不同通信模式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CN101076069A (zh) * 2006-05-18 2007-11-21 陈统 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
CN102088456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进行实时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041534A (ja) * 2012-08-23 2014-03-06 Ntt Docomo Inc 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及び方法、移動通信端末並びに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CN106464768A (zh) * 2014-05-27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中的翻译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TE AKOS TUNDIK ETC: "Access-independent Cloud-based Real-Time Translation Service for Voice Calls in Mobile Networks", 《ACCESS-INDEPENDENT CLOUD-BASED REAL-TIME TRANSLATION SERVICE FOR VOICE CALLS IN MOBILE NETWORKS》 *
YOKO IIMURA: "Phone call translator system in realtim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OBILE COMPUTING & MULTIMEDIA》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142A (zh) * 2021-03-24 2021-07-06 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的双向实时翻译系统及方法
CN113726750A (zh) * 2021-08-18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实时翻译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138B2 (en) Instant cal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10671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ross-platform conference convergence
JP5478581B2 (ja) 事前設定セッション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を実現するためのPoCシステム及びPoC端末装置
US11108838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adding media stream of multimedia session
US20090279455A1 (en) Method, a device and a system for converging ip message
EP2469963A2 (en) Mode shift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85664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ession for interworking in converged IP messaging service
EP2154820A1 (en) A method for initiating conferences, an application service proxy, a conference server and system
JP2007503141A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のセットアップ
JP2012085317A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話サービスを遂行するためのマルチメディアセッション開設及び管理のためのサーバ
WO2009097792A1 (zh) 一种建立音频会议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9106A (zh) 录音方法、语音交换设备、录音服务器及录音系统
KR101038736B1 (ko) 세션 기반 통신
CN111835674A (zh) 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通信系统
CN106128468B (zh) 语音通话方法及装置
JP4078381B2 (ja) プッシュトゥートーク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1637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ontrol of a conference bridge
CN109479071B (zh) 一种网络电话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KR20180077720A (ko) Id 기반의 통화와 전화번호 기반의 통화를 연동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20058764A (ko) VoIP의 통화 품질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971577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297186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dia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CN114979384B (zh) 一种音视频会议通话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80074341A (ko) 통화 중 단말 변경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23506875A (ja) 会議作成方法、ビデオ会議端末、データ会議サーバ、レガシー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