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4423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4423A
CN111834423A CN202010573443.5A CN202010573443A CN111834423A CN 111834423 A CN111834423 A CN 111834423A CN 202010573443 A CN202010573443 A CN 202010573443A CN 111834423 A CN111834423 A CN 111834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xel
emitting sub
pixel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3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34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4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4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以及非发光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子像素为透光区域;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且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不影响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面屏已成为手机等显示装置的大趋势,显示装置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屏占比,前置摄像模组、前置指纹识别模组、红外传感器等光学模组都会尽可能的被置于显示区域内侧。
而当上述光学模组都被设置于显示区域内侧时,光学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的透过率一般需要大于其他显示区域,以使得光线能进入光学模组。但是,该方式不利于全面屏的设计,会降低屏占比。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在将光学模组设置于显示区域内侧时,既能保证光学模组能够正常实现其功能,还能保证较高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在副显示区内的发光层中设置透光区域的非发光子像素,以提高副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在不影响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以及非发光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子像素为透光区域;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且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其中,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包括通孔和位于所述通孔外侧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通孔形成所述透光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三发光子像素和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呈田字型排布。
其中,所述副显示区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由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构成。
其中,所述副显示区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由相邻的呈田字型排布的四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构成,且四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尺寸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白色发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白色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白色发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发光子像素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白色发光子像素的尺寸相同。
其中,当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发白光时,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至少部分发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以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灰阶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光学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且与所述副显示区位置对应。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副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由透光区域形成的非发光子像素,外界光线可以从非发光子像素的一侧照射至显示面板一侧的光学模组上;且由于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内均设置有一个非发光子像素,该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第二像素单元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通过副显示区的外界光线的量比较多且比较均匀,可以使得光学模组所采集的外界环境的光学信息较为准确。此外,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多个颜色不同的发光子像素,该发光子像素的设计可以使得副显示区能够正常显示图像,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较高。即本申请可以在满足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副显示区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副显示区内像素排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副显示区内像素排布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包括主显示区100和副显示区102,副显示区102的透光率大于主显示区100。在本实施例中,副显示区102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其可位于主显示区100的上部或其他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位于副显示区102内的发光层(图1中未示意)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单元104,每个第一像素单元104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1040以及非发光子像素1042,非发光子像素1042为透光区域。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104可以包括颜色不同的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和蓝色发光子像素。而位于主显示区100内的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单元107,第二像素单元107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1070,且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排布方式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的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1070的排布方式相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单元107可以包括颜色不同的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蓝色发光子像素和白色发光子像素,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排布方式可以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的红色发光子像素或绿色发光子像素或蓝色发光子像素或白色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排布方式可以理解为相邻非发光子像素1042之间间隔的其他子像素的情况,例如,行方向或列方向上,相邻非发光子像素1042之间间隔1个或2个或其他个数的其他子像素。
在上述实施例中,副显示区102内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由透光区域形成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外界光线可以从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一侧照射至显示面板10一侧的光学模组上;且由于每个第一像素单元104内均设置有一个非发光子像素1042,该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排布方式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1070的排布方式相同,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通过副显示区102的外界光线的量比较多且比较均匀,可以使得光学模组所采集的外界环境的光学信息较为准确。此外,每个第一像素单元104内还设置有多个颜色不同的发光子像素1040,该发光子像素1040的设计可以使得副显示区102能够正常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的屏占比较高。即本申请可以在满足副显示区102显示的同时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副显示区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薄膜晶体管层106、位于薄膜晶体管层106上方的发光层(图2中未标示)、位于发光层上方的封装层108等。此外,发光层与薄膜晶体管层106之间还可设置有阳极101,发光层与封装层108之间还可设置有阴极103。发光层内每个单独的发光子像素1040可以设置有一个单独的阳极101,多个发光子像素1040可以设置有共同的阴极103。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层可以包括图案化的像素定义层1044;其中,发光材料1046和位于发光材料1046外侧的像素定义层1044形成发光子像素1040,例如,发光材料1046可以为红色发光材料或绿色发光材料或蓝色发光材料。通孔A和位于通孔A外侧的像素定义层1044形成非发光子像素1042,此时通孔A形成透光区域。具体发光子像素1040和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界线可以由发光子像素1040一侧的阳极101决定,例如,可以将阳极101的外边界作为相邻的发光子像素1040和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界线。
上述通孔A的设计方式可以降低非发光子像素1042所对应的区域对入射环境光线折射、衍射等影响,使得光学模组从非发光子像素1042位置处接收采集的外界环境信息较为准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通孔A可以进一步延伸并贯穿整个显示面板10,例如,如图2中所示,通孔A可以自封装层108一侧延伸至薄膜晶体管层106,该设计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非发光子像素1042区域位置处的显示面板10对入射环境光线的影响,使得光学模组从非发光子像素1042位置处所接收采集的外界环境信息较为准确。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形成上述通孔A的过程可以为:当薄膜晶体管层106、发光层、封装层108形成后,采用激光等方式从封装层108一侧形成通孔A;此时为了降低形成通孔A过程中对相邻的发光子像素1040等影响,通孔A的侧壁与相邻发光子像素1040下方的阳极101之间具有一个安全距离d,具体安全距离d的大小可根据实际工艺进行调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非发光子像素1040的透光区域也可由透明膜层形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当第一像素单元104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1040a、第二发光子像素1040b、第三发光子像素1040c和非发光子像素1042时,第一发光子像素1040a、第二发光子像素1040b、第三发光子像素1040c和非发光子像素1042呈田字型排布。上述田字型排布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副显示区102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也便于在显示面板10上设置各个发光子像素1040和非发光子像素1042。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副显示区102包括多个重复单元105,重复单元105由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04构成。上述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入射环境光线较为均匀地从副显示区102入射至光学模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重复单元105内的红色发光子像素可以位于田字型的左上角,绿色发光子像素可以位于田字型的右上角,蓝色发光子像素可以位于田字型的左下角,非发光子像素可以位于田字型的右下角。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重复单元105发光时出现色差偏移现象。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副显示区内像素排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副显示区102a包括多个重复单元105a,重复单元105a由相邻的呈田字型排布的四个第一像素单元104a构成,且四个第一像素单元104a中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a相邻设置。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从相邻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a入射的环境光线之间的干扰。较佳地,上述重复单元105a内的四个相邻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a内的通孔之间可以互相连通,以进一步提高通孔的面积,增大进入光学模组的光线强度。
在又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副显示区内像素排布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副显示区102b包括多个重复单元105b,重复单元105b由相邻的呈田字型排布的四个第一像素单元104b构成,且四个第一像素单元104b中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b相邻设置,重复单元105b内的处于同行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104b呈轴对称设置,处于同列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104b呈轴对称设置。上述设计方式除了可以降低从相邻的非发光子像素1042b入射的环境光线之间的干扰,还可以使得重复单元105b内相邻的颜色相同的发光子像素1040d共用一个掩膜版开口,有利于提高发光子像素1040d的面积,提高发光效率。
对于主显示区100,请再次参阅图1,主显示区100内的第二像素单元107的像素密度与副显示区102内的第一像素单元104的像素密度相同,且第一像素单元104的尺寸与第二像素单元107的尺寸相同。其中,第二像素单元107的像素密度指每英寸主显示区100所拥有的第二像素单元107的个数,第一像素单元104的像素密度指每英寸副显示区102所拥有的第一像素单元104的个数。该设计方式可以尽可能降低主显示区100和副显示区102显示效果的差异,以提高全面屏显示效果。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第二像素单元107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1070a、第二发光子像素1070b、第三发光子像素1070c和白色发光子像素1072,上述第一发光子像素1070a、第二发光子像素1070b、第三发光子像素1070c和白色发光子像素1072共同参与图像显示;其中,第二像素单元107内的第一发光子像素1070a的发光颜色与第一像素单元104内第一发光子像素1040a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107内的第二发光子像素1070b的发光颜色与第二像素单元104内第二发光子像素1040b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107内的第三发光子像素1070c的发光颜色与第一像素单元104内第三发光子像素1040c的发光颜色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像素单元107采用RGBW的像素结构,该像素结构显示饱和度较好。
进一步,第一像素单元101中的发光子像素1040的排布方式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1070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一像素单元101内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排布方式与第二像素单元107内的白色发光子像素1072的排布方式相同。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第一像素单元104和第二像素单元107的制备工艺复杂程度;且当第一像素单元101内的多个发光子像素1040为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和蓝色发光子像素时,第一像素单元101仍能合成白光,以保证显示效果。
另外,上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中的发光子像素1040的尺寸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1070的尺寸相同,第一像素单元104内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尺寸与第二像素单元107内的白色发光子像素1072的尺寸相同。该设计方式同样可以降低第一像素单元104和第二像素单元107的制备工艺复杂程度。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可以先在整个显示面板10上形成统一的RGBW像素结构的发光层,且对于主显示区100和副显示区102其像素排布方式和像素尺寸大小均相同;然后将位于副显示区102的白色发光子像素1072的部分区域去除,以形成通孔形式的透光区域。或者,也可在显示面板10的设计阶段,预先将非发光子像素1042对应的膜层区域设计为空,后续在制备各个膜层时,对应该非发光子像素1042的通孔位置处不形成膜层;当显示面板10制备完成,通孔也就形成。
此外,当第一像素单元104和第二像素单元107发白光时,第一像素单元104中的至少部分发光子像素1040的亮度与第二像素单元107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1070的亮度不同,以使得第一像素单元104和第二像素单元107的灰阶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例如,为达到同一个灰阶值,第二像素单元107中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光子像素、蓝色发光子像素、白色发光子像素的发光强度比例为1:2:3:4,第一像素单元104中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蓝色发光子像素的发光强度比例为0.9:5:4。上述通过算法等调节方式可以使得副显示区102内的第一像素单元104与主显示区100内的第二像素单元107的显示效果相近,甚至相同,以提高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00以及光学模组202,该光学模组202位于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面2000一侧,且与副显示区(未标示)的位置对应。其中,上述非显示面2000可以为薄膜晶体管层远离发光层一侧,上述光学模组202可以为前置摄像模组、前置指纹识别模组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光学模组202为摄像模组时,上述显示装置20的工作过程可以为:当摄像头功能开启时,外界环境光线从副显示区内的多个非发光子像素进入摄像头,摄像头采集入射环境光线以获得外界图像;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驱动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内的发光子像素发光,以在显示面板200上显示该外界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
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以及非发光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子像素为透光区域;
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层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子像素;且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包括通孔和位于所述通孔外侧的像素定义层,所述通孔形成所述透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三发光子像素和所述非发光子像素呈田字型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显示区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由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显示区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由相邻的呈田字型排布的四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构成,且四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白色发光子像素;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白色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第二发光子像素、第三发光子像素和白色发光子像素;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发光子像素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所述非发光子像素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所述白色发光子像素的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发白光时,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至少部分发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以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灰阶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光学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且与所述副显示区位置对应。
CN202010573443.5A 2020-06-22 2020-06-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834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3443.5A CN111834423A (zh) 2020-06-22 2020-06-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3443.5A CN111834423A (zh) 2020-06-22 2020-06-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4423A true CN111834423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3443.5A Pending CN111834423A (zh) 2020-06-22 2020-06-2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4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3964A (zh) * 2021-03-09 2021-06-29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723A (zh) * 2018-12-07 2019-04-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60651A (zh) * 2019-06-06 2019-07-2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061041A (zh) * 2019-04-28 2019-07-26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71161A (zh) * 2019-05-06 2019-07-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0626A (zh) * 2019-11-28 2020-02-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129515U (zh) * 2019-08-30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723A (zh) * 2018-12-07 2019-04-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61041A (zh) * 2019-04-28 2019-07-26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71161A (zh) * 2019-05-06 2019-07-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60651A (zh) * 2019-06-06 2019-07-2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10129515U (zh) * 2019-08-30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0626A (zh) * 2019-11-28 2020-02-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3964A (zh) * 2021-03-09 2021-06-29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1763721B2 (en) 2021-03-09 2023-09-19 Yunnan Invensight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053964B (zh) * 2021-03-09 2023-10-13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96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131434B2 (ja) 色転換層、色転換層を有する有機el発光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WO2018223475A1 (zh) 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CN111341815B (zh)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02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oled阵列基板
WO202015486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49183B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US20210151517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60293679A1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062278A1 (zh) 像素排列结构、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23010228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90331B2 (en) Display panel
CN11183442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65841B (zh) 显示基板、高精度金属掩模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0456488C (zh) 全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49187B (zh) 掩膜板、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WO2021031318A1 (zh) 透明显示面板
CN111816114B (zh) 显示面板调光装置及调光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1289463B2 (en) Display panel
CN213401207U (zh) 一种oled面板像素排列
CN113888991A (zh)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261689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1449711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179105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220383487U (zh) 一种Micro OLED器件黑矩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