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2146B -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2146B
CN111832146B CN201910307025.9A CN201910307025A CN111832146B CN 111832146 B CN111832146 B CN 111832146B CN 201910307025 A CN201910307025 A CN 201910307025A CN 111832146 B CN111832146 B CN 111832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servoir
single well
pressed
compacted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7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2146A (zh
Inventor
程鹏飞
郑见中
咸秀明
孙继明
翟艇
黄双泉
何绍勇
李珊珊
徐建斌
杨一鸣
刘海艳
王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70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2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2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2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本发明方法简单,精度高。

Description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密油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致密油储层大多单井产量低,采用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如何对压裂层段进行选取是致密油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预测压后单井产能能够对压裂层段的选取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目前缺乏预测致密油储层压后单井产能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用以预测致密油储层压后单井产能,方法简单,精度高,该方法包括:
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用以预测致密油储层压后单井产能,方法简单,精度高,该装置包括:
品质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可压性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用于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可以计算得到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即可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方法简单,且预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井产能预测模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步骤102,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步骤103,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可以计算得到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即可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方法简单,且预测精度高。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Figure BDA0002030196720000041
其中,QI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pori为孔隙度;
ri为孔喉半径;
h为储层厚度;
d1和d2为储层深度,d2>d1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FRAC=BRIT/KIC (2)
Figure BDA0002030196720000042
KIC=0.217×PW+KIC0 (4)
KIC0=0.0059×T0 3+0.0923×T0 2+0.517×T0-0.3322 (5)
其中:FRAC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BRIT为岩石脆性指数;
KIC为围压下断裂韧性;
KIC0为裂缝断裂韧性;
T0为抗拉强度;
PW为围压;
VDOLO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白云石的含量;
VAN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方沸石的含量;
VQU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石英的含量;
VCL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粘土的含量。
在一实施例中,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包括: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y=a·ln(QI)+b (6)
其中,y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
QI为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a、b为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中的拟合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之后,还包括: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确定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中的拟合参数的值。
具体实施时,拟合参数a、b是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对公式(6)进行拟合确定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用压后稳定产液量表示,将图2中的关系采用公式(6)进行拟合,可得到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所述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采用如下的表达式:
y=5.4·ln(QI)-11.3 (7)
y=6.291·ln(QI)-11.774 (8)
y=5.72·ln(QI)-7.49 (9)
y=4.4863·ln(QI)-0.4398 (10)
具体实施时,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用压后稳定产液量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与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的关系为一系列离散值。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E=a·ln(QI)+b,当c≤FRAC<d时 (11)
其中,E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
QI为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FRAC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a、b为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中的拟合参数;
c、d为FRAC的数据范围。
具体实施时,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即可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公式(7)-公式(10)为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图3给出了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最后建立的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可用图4表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井产能预测模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根据可压性指数和品质指数,确定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
与图4对应,建立的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可采用如下公式表示:
E=5.4·ln(QI)-11.3,当0≤FRAC<7.5时 (12)
E=6.291·ln(QI)-11.774,当7.5≤FRAC<12.5时 (13)
E=5.72·ln(QI)-7.49,当12.5≤FRAC<17.5时 (14)
E=4.4863·ln(QI)-0.4398,当17.5≤FRAC时 (15)
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即可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
下面给出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以某地区10口井为例,预测10口井中每口井的单井产能,以井号为L88的井为例,执行以下操作。
首先,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
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采用公式(1)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其中,储层深度d1为2564m,d2为2614m,最后计算的品质指数为42。
获得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根据公式(2)-公式(5)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为8.2。
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即输入至公式(12)-公式(15)中,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压后稳定日产液)为8.88。
最后,对L88号井进行了实际开采,得到的实际压后稳定日产液为9.4,与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52,相对误差为5.53%,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同理,可得到其他9口井的产能预测值,表1列出了10口井的产能预测值与误差值,由表1可知,10口井的产能预测值(预测压后稳定产液量)和实际值(实际压后稳定产液量)的误差均小于15%,且大部分小于6%,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表1单井压后稳定日产量及累计产量
Figure BDA0002030196720000071
Figure BDA0002030196720000081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中,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可以计算得到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即可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方法简单,且预测精度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这些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品质指数获得模块501,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可压性指数获得模块502,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503,用于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在一实施例中,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对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拟合,确定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中的拟合参数的值。
在一实施例中,品质指数获得模块501具体用于:
采用公式(1),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在一实施例中,可压性指数获得模块502具体用于:
采用公式(2)-公式(5),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在一实施例中,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503具体用于:
采用公式(6),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的表达式如公式(11)。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中,品质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可压性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用于: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单井产能预测模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可以计算得到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即可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方法简单,且预测精度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其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11
其中,QI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pori为孔隙度;
ri为孔喉半径;
h为储层厚度;
d1和d2为储层深度,d2>d1
其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FRAC=BRIT/KIC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12
KIC=0.217×PW+KIC0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13
其中:FRAC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BRIT为岩石脆性指数;
KIC为围压下断裂韧性;
KIC0为裂缝断裂韧性;
T0为抗拉强度;
PW为围压;
VDOLO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白云石的含量;
VAN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方沸石的含量;
VQU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石英的含量;
VCL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粘土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包括: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之后,还包括:
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对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拟合,确定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中的拟合参数的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获得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
y=a·ln(QI)+b
其中,y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
QI为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a、b为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中的拟合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可压性指数与单井产能的关系,建立单井产能预测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E=a·ln(QI)+b,当c≤FRAC<d时
其中,E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
QI为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FRAC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a、b为品质指数与单井产能预测值的关系模型中的拟合参数;
c、d为FRAC的数据范围。
6.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品质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可压性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产能预测值获得模块,用于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
其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31
其中,QI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
pori为孔隙度;
ri为孔喉半径;
h为储层厚度;
d1和d2为储层深度,d2>d1
其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FRAC=BRIT/KIC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41
KIC=0.217×PW+KIC0
Figure FDA0003788303770000042
其中:FRAC为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
BRIT为岩石脆性指数;
KIC为围压下断裂韧性;
KIC0为裂缝断裂韧性;
T0为抗拉强度;
PW为围压;
VDOLO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白云石的含量;
VAN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方沸石的含量;
VQUA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石英的含量;
VCL为压后致密油储层中的粘土的含量。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307025.9A 2019-04-17 2019-04-17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832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7025.9A CN111832146B (zh) 2019-04-17 2019-04-17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7025.9A CN111832146B (zh) 2019-04-17 2019-04-17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2146A CN111832146A (zh) 2020-10-27
CN111832146B true CN111832146B (zh) 2022-11-04

Family

ID=7291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7025.9A Active CN111832146B (zh) 2019-04-17 2019-04-17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214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5516A (zh) * 2013-11-20 2014-03-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确定油气产能的方法
CN106503834A (zh) * 2016-09-30 2017-03-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相超低孔渗储层致密油甜点区的预测方法
CN108681635A (zh) * 2018-05-15 2018-1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可压性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5516A (zh) * 2013-11-20 2014-03-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确定油气产能的方法
CN106503834A (zh) * 2016-09-30 2017-03-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相超低孔渗储层致密油甜点区的预测方法
CN108681635A (zh) * 2018-05-15 2018-1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可压性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脆性及可压裂性预测;任岩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0319(第03期);全文 *
水平井致密油储层近井和远井可压性研究;刘坤等;《测井技术》;20170820(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2146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2372B (zh) 基于双重介质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7451311B (zh) 一种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101929B (zh) 一种计算油气藏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4599A (zh) 油气水平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CN107939366A (zh) 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761602B (zh) 确定油井生产工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4318A (zh) 油井产量自动劈分装置及方法
CN105178952A (zh) 确定水平井人工裂缝间距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32146B (zh)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4504472A (zh) 储气库气水交互区井产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651972A (zh) 一种二值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4580100A (zh) 压裂水平井全井筒压力计算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CN107366529B (zh) 非均质水驱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表征方法
CN107451671A (zh) 用于预测页岩地层压裂后初始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52676A (zh) 一种页岩气藏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05806B (zh) 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Jiang et al. Permeability-Enhancing Technology through Liquid CO2 Fractu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Zhang et al. Study on secondary brine drainage and s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CN112746839B (zh) 一种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419493A (zh) 页岩储层三维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5B (zh) 单洞与多重介质复合型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7035156B (zh) 聚表二元驱产油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51848B (zh) 应力敏感性油藏直井产液能力预测方法及装置
李泽沛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fter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fracturing based on triple porous media model
CN112487599B (zh) 油田不同含水时期的单井产液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