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1438A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1438A
CN111831438A CN202010628797.5A CN202010628797A CN111831438A CN 111831438 A CN111831438 A CN 111831438A CN 202010628797 A CN202010628797 A CN 202010628797A CN 111831438 A CN111831438 A CN 111831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threads
type
allocated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87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材
郭健
张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87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1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1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1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22Mechanisms to release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38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execution order of a plurality of tasks, e.g. taking priority or time dependency constraints into consid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0
    • G06F2209/5021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向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待分配线程的类别;根据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以使该需要关闭的线程能够较快获取到资源以响应关闭指令,进而尽快释放其占用的内存,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内存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提高系统的用户体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当内存紧张时,系统会出现卡顿、运行出错、崩溃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技术中,可通过内存回收缓解内存紧张,但是常规的内存管理方式存在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线程选择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线程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线程识别模块,用于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向该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该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先确定该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在分配系统资源时,基于该线程的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在系统因内存不足而需要关闭线程时,将需要关闭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内核在分配资源时会优先为第一类线程分配资源,以使该需要关闭的线程能够较快获取到资源以响应关闭指令,进而尽快释放其占用的内存,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处理单元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资源分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装置,或者集成了该资源分配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资源分配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在101中,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是基于linux内核的系统,例如,安卓操作系统等。电子设备上运行着系统进程和应用程序的进程,线程是进程的一条执行路径,是程序执行时的最小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对于内核来说,在进行资源调度时,比如CPU调度,都是具体到某个线程的。进程内有一个主线程,它也会创建出很多子线程来协助工作。比如一个微信应用进程,它会起一个主线程来执行代码,执行途中也会起其它子线程来协助运行各部分的任务代码。
线程的运行需要内核为其分配内存空间。并且随着系统的运行情况,内核不断地进行着内存的回收与分配等。当内核检测到剩余内存不足时,例如,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会采用一些机制进行内存回收,其中一种内存回收机制为,当检测到剩余内存不足时,触发低内存杀手(lowmemory killer,LMK)对运行的线程进行清理并释放所清理的线程对应的内存资源,例如,通过LMK关闭在电子设备的后台运行的一些线程,并释放后台运行的线程所对应的内存资源等,关闭线程的方法是向被杀线程发送kill信号,被关闭线程收到信号后进行响应。如果系统负载过高,被关闭线程可能较长时间才得到需要的资源(如CPU)运行,这样从发送kill信号,到线程真正响应信号退出释放内存可能过程较长。如果该过程较慢,可能会影响系统内存释放的速度,导致内存回收效率低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其中,根据回收内存需求的大小,目标线程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包括: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获取每一后台线程的回收优先级;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回收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或者多个线程,作为目标线程。
其中,回收优先级可以根据线程的Adj值来确定,其中,线程的Adj值越大,则其回收优先级越高,一般重要程度高的线程的Adj值小于0,比如系统起的native线程、系统线程、核心线程等;而一些后台线程的Adj值一般大于0,而前台线程的Adj值等于0。其中,Adj值是系统根据线程的优先级设置的一个数值,Adj值越高表示线程的优先级或重要性越低。
当后台线程有多个时,获取每一后台线程的Adj值,从中确定出Adj值最高的一个或者多个线程作为目标线程,作为low memory killer关闭的对象。由于目标线程运行在后台,可能处于等待队列中,如果内核向该线程发送用于执行该线程进行关闭处理的预设指令,该线程如果没有被及时分配到处理器资源,就无法及时响应该指令。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目标线程后,为该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以使内核在识别到线程为第一类线程时,优先为第一类线程分配资源。
在102中,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在103中,向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Linux使用task_struct结构体描述和记录线程,每个线程都有对应的task_struct结构体。task_struct中记录了线程的名称、标识符、状态、优先级、内存指针、上下文数据等属性信息。因此,应用框架层可以在task_struct结构体中增加对应的ux flag成员,以将前台进程的UI线程、Render线程、GL线程等执行用户交互事件中相关任务的线程,通过标记ux flag位,即添加ux标签,使内核层能够识别该线程的类别。标记之后,内核向该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在104中,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在105中,根据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由于线程的关闭主要使用到处理器资源,也可能部分线程涉及到内存资源或者IO资源。下文中以处理器资源的分配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但是他们的原理都是类似的,那就是将资源向第一类线程倾斜,提高第一类线程获取资源的速度。
对于多核CPU来说,会按照一定的调度规则进行调度,所有运行在处理器核心上的线程都会接收系统的整体调度。例如,在一般的ARM(Advanced RISC Machine,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架构的电子设备中,CPU的核心都是以组的形式进行调度,所有运行在CPU组内的CPU核心上的线程都会接受系统的整体调度。在ARM标准的架构中,CPU核心的算力是存在差异的,一般会将算力较强的核心称为大核,算力较弱的核心称为小核。比如,对于八核心处理器来说,一般具有四个大核,四个小核。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核心数量仅为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并不做具体限制,当至少有两个核心时,都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多核CPU进行调度时,需要为线程分配CPU核心,以将该线程添加至分配的CPU核心的运行队列中,以使该线程在分配的CPU核心上运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一个处理器核心可以当作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比如,如果电子设备为八核处理器,则每一个核心为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
内核在需要为线程分配处理器资源时,将该线程作为待分配线程,确定该线程是否为第一类线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low memory killer关闭的对象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其他与用户体验相关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例如,执行用户交互事件中相关任务的线程。
对于不具有ux标签的线程,内核将其作为第二类线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仅仅是为了区分线程是否具有ux标签,而不是说仅仅将系统中的线程划分为这两种类别。本申请的资源分配优化方案是从线程是否具有ux标签这一角度出发的,除此之外,系统对于不同的线程还会采用其原本的分配机制分配资源。基于这样的机制,在为线程分配资源时,优先考虑线程的类别(第一类线程或第二类线程),再考虑预设分配机制,根据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包括:确定线程对应的目标调度类,并将线程添加至目标调度类对应的子运行队列中;当调度子运行队列中线程时,检测子运行队列中是否有第一类线程;当子运行队列中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第一类线程;当子运行队列中没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第二类线程。
一般情况下,内核中的线程是有区分调度类的,调度类保存在上文提到的task_struct结构体中,内核中的线程最常见的是CFS(complete fair schedule,完全公平调度)调度类线程(比如UI线程、Render线程以及很多比较常见的线程都是CFS的)、RT(RealTimescheduler,实时调度)调度类线程(比如Surface flinger线程以及一些其他核心线程)。不同调度类的优先级不一样(这里的优先级是指某一调度类线程整体上相对于另一调度类线程具有的优先级)。比如,调度类的优先级体现在:多核CPU进行调度时,会先通过RT调度类的任务调度方法中选择RT线程运行,如果没有RT线程,才会从CFS调度类的调度方法中选择CFS线程,也就是说,RT调度类的优先级高于CFS调度类的优先级。当然,这两种调度类各自的调度方法中,会区分各自处理的线程的优先级(这里的优先级是指某一调度类内部各线程的优先级),如RT优先级,CFS优先级。
在没有区分ux线程和非ux线程的情况下,内核按照上文中各调度类的优先级,以及各调度类内部各线程的优先级分配资源。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记了ux线程之后,优先考虑同调度类线程的ux属性,之后再考虑该调度类内的线程优先级。也就是说,ux flag位为新增的标记位,一个线程增加了该标记位之后,并不影响其原有的其他标记位,比如,一个CFS线程在具有了ux标识后,它仍然属于CFS线程,仍然按照CFS调度类对应的预设分配机制分配资源,只是在按照CFS调度类对应的预设分配机制分配资源之前,要考虑到该线程具有ux标签,在CFS线程队列里,具有ux标签的CFS线程比其他不具有ux标签的CFS线程可以更快更多的得到处理器资源。但是,不具有ux标签的RT线程的优先级仍然高于具有ux标签的CFS线程,因为RT调度类的优先级高于CFS调度类的优先级。
在为线程分配处理器单元时,处于系统负载均衡的考虑,将该线程分配给负载最小的处理器单元,在分配了处理器单元之后,需要将该线程添加至处理器单元的运行队列中,该运行队列中,一般RT线程在队首,CFS线程在队尾,按照这样的方式,可以根据线程调度类的不同,将处理器单元的运行队列划分为多个子运行队列,每个调度类对应一个子运行队列。在将该线程添加至处理器单元的运行队列时,先确定该线程属于哪一个调度类,再将其加入到该调度类对应的子运行队列中。当调度该子运行队列中的线程时,优先调度ux线程,当全部ux线程运行完之后,再调度非ux线程。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所谓的“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是在线程的其他属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资源优化分配机制。从按照调度类划分线程的角度来说,此处可以理解为,当第一类线程和第二类线程的调度类相同时,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比如,如果有三个RT线程A、B和C,无论它们的优先级是否一样,假如A是ux线程(第一类线程),B和C是非ux线程(第二类线程),那么优先对A进行调度执行,对于B和C,则仍然按照B和C的RT优先级进行调度,如先调度B和C中RT优先级最高的那个线程。
又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ux线程专门预留一个大核CPU核心,将ux线程都分配到该预留的核心上运行,以保证ux线程及时分配到资源,而对于非ux线程来说,仍然按照默认的分配机制去竞争除该预留CPU核心之外的其他CPU资源。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包括:若线程为第一类线程,则将待分配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以基于第一处理单元关闭待分配线程,其中,将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划分为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若线程为第二类线程,则将线程添加至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中。
该实施例中,从多个处理器核心中独立出来一个处理器核心,该处理器核心只运行ux线程,而那些非ux线程则运行在除了该独立的处理器核心之外的其他处理器核心上,不会抢占ux线程的资源,以使ux线程能够快速、及时的运行。
并且,低负载的场景下,将一个处理器核心关闭,不仅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运行,还可以节省功耗。而在高负载的场景下,ux线程一般占比较高,把预留的处理器核心专门用于ux线程的运行,可以提升ux线程的运行效率。
比如,当检测到系统启动时,获取处理器信息;根据处理器信息从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中确定出第一处理单元,并将第一处理单元关闭;将除第一处理单元之外的其他处理单元作为第二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的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二处理单元的频率。
当电子设备启动后,系统先读取处理器信息,例如CPU的拓扑结构信息,以确定CPU包含的核心数量,以及各个处理器核心的算力,以从多核处理器核心中确定一个处理器核心并将其独立出来,例如,将一个大核独立出其所属CPU组的调度策略,不参与日常CPU运算,并将其关闭。其中,由于一个处理核心为一个处理单元,因此,将独立出来的处理器核心记为第一处理单元,将除了第一处理单元之外的其他处理单元作为第二处理单元。其中,第二处理单元仍然按照其原本所属CPU组的调度策略进行调度。
内核在为线程分配处理器资源时,先判断该线程是否为ux线程,若内核判定该线程属于ux线程,则将该ux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以基于第一处理单元执行线程对应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该线程无需参与CPU整体调度,不用去和其他线程进行竞争,保证Ux线程能顺利运行在第一处理单元上。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独立出所属CPU组的调度策略,不参与日常CPU运算,但是也可以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只要有ux线程,都可以将ux线程运行在第一处理单元上。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线程为第一类线程时,将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包括:
当线程为第一类线程时,判断第一处理单元是否开启,其中,当系统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负载时,开启第一处理单元;
当第一处理单元开启时,将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
该实施例中,只有在系统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负载时,才会开启第一处理单元。其中,第一预设负载可以是一个经验值,当系统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负载时,系统处于高负载状态。而在低负载时,即使将ux线程运行在第二处理单元上,按照第二处理单元所属CPU组的调度策略进行调度,ux线程仍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获取处理器资源。在102中,当系统检测到线程为第一类线程时,先判断第一处理单元是否开启,如果第一处理单元已开启,则将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如果第一处理单元未开启,则说明当前处于低负载状态,可以将线程添加至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当线程不为预设类型的线程时,可以直接将线程添加至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的处理单元分配方式示意图。假设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有四个核心,其中,CPU0、CPU1为小核,CPU2、CPU3为大核,即CPU2和CPU3的算力大于CPU0和CPU1的算力,或者,即CPU2和CPU3的频率大于CPU0和CPU1的频率,将其中一个大核CPU3作为预留给ux线程使用的独立核心。其中,ux1、ux2、ux3均为ux线程,分配到CPU3上运行,而task1至task9不是ux线程,则按照CPU调度策略将其分配到CPU0、CPU1或CPU2上运行。基于此,将ux线程放到指定CPU的大核上运行,无需参与CPU整体调度,不用去和其他线程进行竞争,保证ux线程能顺利运行在大核上,使其能顺利流畅地运行,避免出现系统卡顿,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处理单元开启后,继续对系统负载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系统负载小于第二预设负载时,关闭第一处理单元,其中,第二预设负载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负载;第二预设负载可以是一个经验值,当系统负载小于第二预设负载时,系统处于低负载状态。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执行完毕时,关闭第一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时,本申请不受所描述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制,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些步骤还可以采用其它顺序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向该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该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先确定该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在分配系统资源时,基于该线程的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在系统因内存不足而需要关闭线程时,将需要关闭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内核在分配资源时会优先为第一类线程分配资源,以使该需要关闭的线程能够较快获取到资源以响应关闭指令,进而尽快释放其占用的内存,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资源分配装置300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资源分配装置300包括线程选择模块301、线程标记模块302、指令发送模块303以及线程识别模块304,如下:
线程选择模块301,用于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线程标记模块302,用于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指令发送模块303,用于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线程识别模块304,用于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资源分配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程选择模块301还用于: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获取每一后台线程的回收优先级;
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回收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或者多个线程,作为目标线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资源为处理器资源;资源分配模块305还用于:若所述线程为第一类线程,则将所述待分配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以基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关闭所述待分配线程,其中,将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划分为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若所述线程为第二类线程,则将所述线程添加至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是否开启,其中,当系统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负载时,开启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开启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
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未开启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资源分配模块305还用于:当检测到系统启动时,获取处理器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器信息从所述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中确定出第一处理单元,并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关闭;
将除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之外的其他处理单元作为第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资源为处理器资源;资源分配模块305还用于:确定所述线程对应的目标调度类,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目标调度类对应的子运行队列中;
当调度所述子运行队列中线程时,检测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是否有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没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二类线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属于同一构思,通过该资源分配装置可以实现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资源分配装置,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向该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该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先确定该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在分配系统资源时,基于该线程的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在系统因内存不足而需要关闭线程时,将需要关闭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内核在分配资源时会优先为第一类线程分配资源,以使该需要关闭的线程能够较快获取到资源以响应关闭指令,进而尽快释放其占用的内存,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其中,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电性连接。
处理器401是电子设备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中包含有可在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400还包括:射频电路403、显示屏404、控制电路405、输入单元406、音频电路407、传感器408以及电源409。其中,处理器401分别与射频电路403、显示屏404、控制电路405、输入单元406、音频电路407、传感器408以及电源409电性连接。
射频电路403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显示屏4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像、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控制电路405与显示屏40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屏404显示信息。
输入单元406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例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其中,输入单元406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组。
音频电路407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其中,音频电路407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处理器401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
传感器408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传感器408可以包括环境亮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电源409用于给电子设备4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409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虽然图中未示出,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将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向该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该预设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先确定该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在分配系统资源时,基于该线程的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在系统因内存不足而需要关闭线程时,将需要关闭的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内核在分配资源时会优先为第一类线程分配资源,以使该需要关闭的线程能够较快获取到资源以响应关闭指令,进而尽快释放其占用的内存,提高内存回收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某些实施例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某些实施例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包括:
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获取每一后台线程的回收优先级;
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回收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或者多个线程,作为目标线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资源为处理器资源;所述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包括:
若所述线程为第一类线程,则将所述待分配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以基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关闭所述待分配线程,其中,将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划分为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若所述线程为第二类线程,则将所述线程添加至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分配线程添加至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是否开启,其中,当系统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负载时,开启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开启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
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未开启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运行队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系统启动时,获取处理器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器信息从所述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单元中确定出第一处理单元,并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关闭;
将除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之外的其他处理单元作为第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资源为处理器资源;所述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包括:
确定所述线程对应的目标调度类,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目标调度类对应的子运行队列中;
当调度所述子运行队列中线程时,检测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是否有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没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二类线程。
7.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程选择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系统的空闲内存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从后台线程中确定出目标线程;
线程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线程标记为第一类线程;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线程发送预设指令,所述预设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线程进行关闭处理;
线程识别模块,用于当需要对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时,确定所述待分配线程的类别,其中,将除所述第一类线程之外的其他线程作为第二类线程;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和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待分配线程分配系统资源,其中,按照预设分配机制为所述第一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大于为所述第二类线程分配系统资源的速度或数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线程对应的目标调度类,并将所述线程添加至所述目标调度类对应的子运行队列中;
当调度所述子运行队列中线程时,检测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是否有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一类线程;
当所述子运行队列中没有第一类线程时,运行所述第二类线程。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CN202010628797.5A 2020-07-01 2020-07-0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831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797.5A CN111831438A (zh) 2020-07-01 2020-07-0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797.5A CN111831438A (zh) 2020-07-01 2020-07-0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1438A true CN111831438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8797.5A Pending CN111831438A (zh) 2020-07-01 2020-07-01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14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458A (zh) * 2021-05-10 2021-07-23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释放java程序内存方法和装置
CN115391054A (zh) * 2022-10-27 2022-11-25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机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车机系统
CN117130771A (zh) * 2023-03-30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0771B (zh) * 2023-03-30 2024-06-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240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20318A1 (en) * 2016-09-27 2019-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mory Recla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88746A (zh) * 2019-12-10 2020-03-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78406A (zh) * 2019-12-10 2020-04-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04218A (zh) * 2019-11-29 2020-05-05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910A (zh) * 2019-12-27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20318A1 (en) * 2016-09-27 2019-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mory Recla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9240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4218A (zh) * 2019-11-29 2020-05-05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8746A (zh) * 2019-12-10 2020-03-1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78406A (zh) * 2019-12-10 2020-04-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58910A (zh) * 2019-12-27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458A (zh) * 2021-05-10 2021-07-23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释放java程序内存方法和装置
CN115391054A (zh) * 2022-10-27 2022-11-25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机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车机系统
CN117130771A (zh) * 2023-03-30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0771B (zh) * 2023-03-30 2024-06-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09384B1 (ko) Tee 측에 대해 병렬인 멀티-코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0489213B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计算机系统
CN111831434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41A (zh) 内存回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40A (zh) 内存回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3506179A (ja) 命令スレッドを組み合わせた実行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CN111813521A (zh) 线程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14A (zh) 线程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8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3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13520A (zh) 线程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2B (zh) Io请求的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11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75299B (zh) 内存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6A (zh) Io请求的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95780A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5A (zh) 内存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9A (zh) Io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37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42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13A (zh) 线程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62A (zh) Io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409B (zh) 线程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67373A (zh) 基于异构cpu架构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31443A (zh) 处理器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