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9945A -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9945A
CN111829945A CN202010510323.0A CN202010510323A CN111829945A CN 111829945 A CN111829945 A CN 111829945A CN 202010510323 A CN202010510323 A CN 202010510323A CN 111829945 A CN111829945 A CN 111829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ble
saddle
cable
tes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03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安明
沈锐利
施津安
冯云成
翟晓亮
陈龙
谢俊
郭瑞
苏洋
张平
张旭
刘昌华
黄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CCCC SHEC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CCCC SHEC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CCCC SHEC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03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9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9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9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2Measur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between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主缆钢丝装入试验台上的鞍座的承缆槽内,并通过试验台两端的张拉装置对主缆两端进行张拉,直至主缆两端承受索力达到预设值时,完成主缆装配;S2:经张拉部对鞍座顶端施加持续增加的水平拉力F,使得鞍座具备转动趋势,并直至位移计测得主缆钢丝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后结束试验,同时记录主缆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时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相对位移,以及张拉部的拉力值。即通过测得的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两拉力夹角值完成主缆与承缆槽间摩擦系数的计算。

Description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系数是悬索桥结构设计最为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主缆与鞍座之间的滑移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及试验研究,由于主缆与鞍座的结构及受力复杂性,当前通常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理论研究因存在各种条件假设尚无法代替试验研究。
实桥实测数据成本高,难度大,实验周期长。国内悬索桥都采用模型试验代替实桥实测,因此用于试验的模型结构应尽量还原实桥受力形态,才能取得最接近实际的试验结果。早前的抗滑试验中,试验总成如图1所示,试验鞍座直接固定在自平衡式钢结构试验台上,通过在主缆一端张拉的方式进行抗滑试验。多束索股很难做到同时同增量张拉,操作难度极高,并且千斤顶选型吨位大,费用高,体积大、重量大亦导致安装困难。边跨侧主缆钢丝滑移前的伸缩量无法补偿,理论上会导致滑移提前,测得的摩擦系数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使得为使主缆与承缆槽间发生相对滑动需要的外部推力或拉力大大减小,从而在试验过程中对应的顶推装置的选型吨位小,经济性更好。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主缆钢丝装入试验台上的鞍座的承缆槽内,并通过试验台两端的张拉装置对主缆两端进行张拉,直至主缆两端承受索力达到预设值时,完成主缆装配;S2:经张拉部对鞍座顶端施加持续增加的水平拉力F,使得鞍座具备转动趋势,并直至位移计测得主缆钢丝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后结束试验,同时记录主缆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时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相对位移,以及张拉部的拉力值。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鞍座的底部设有摆动机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入鞍的主缆钢丝截面为矩形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主缆两端承受索力的预设值基于被模拟实际桥梁对缆索的施力情况而设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张拉部设置于试验台的试验台面之上,所述张拉部设有用于提供拉力的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经拉杆与所述鞍座的顶端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杆的设置方向为水平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张拉部还包括反力架、第一连接组件和连接头,所述反力架固定于所述试验台的试验台面之上,所述顶推机构经反力撑与所述反力架的顶端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推机构由千斤顶顶升装置构成。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方法,使得为使主缆与承缆槽间发生相对发动需要的外部推力或拉力大大减小,从而在试验过程中对应的顶推装置的选型吨位小,经济性更好。避免了采用传统技术时,需要吨位极大的拉动装置才能够实现缆索与鞍座的相对滑移的发生。大吨位拉动装置的成本随着吨位的增加,其价格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的固定式主索鞍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试验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试验总成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试验总成的受力示意图;
其中,100-试验台,101-缆索,102-测力传感器,103-索夹,200-鞍座,201-摆动支座,202-主鞍支座,300-张拉部,301-反力架,302-顶推机构,303-反力撑,304-第一连接组件,305-传感器组件,306-拉杆,30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主缆钢丝装入试验台上的鞍座的承缆槽内,并通过试验台两端的张拉装置对主缆两端进行张拉,直至主缆两端承受索力达到预设值时,完成主缆装配。
优选地,对主缆两端进行张拉施力的过程采用逐级加力的方式进行。
优选地,所述鞍座的底部设有摆动机构。使得鞍座在主缆因拉伸出现变形时,能够通过摆动进行位置调节,从而避免了因为主缆发生变形而导致主缆与承缆槽间的相对滑移提前出现的问题,也即是避免了出现测得摩擦系数偏小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入鞍的主缆钢丝截面为矩形结构。具体的,由于主缆钢丝的截面是六边形,入鞍前需要将入鞍段的钢丝整形成矩形。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主缆两端承受索力的预设值基于被模拟实际桥梁对缆索的施力情况而设定。
步骤S2:经张拉部对鞍座顶端施加持续增加的水平拉力F,使得鞍座具备转动趋势,并直至位移计测得主缆钢丝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后结束试验,同时记录主缆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时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两拉力夹角值。
优选地,所述位移计设置于承缆槽口,用于检测主缆的位移情况。
优选地,逐级加载顶部拉力,根据主缆钢丝两端传感器测出的缆力,承缆槽口位移计记录的主缆钢丝位移量,以及主缆钢丝在拉伸过程中主缆钢丝与鞍座的应变数据完成各项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即通过测得的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两拉力夹角值完成主缆与承缆槽间摩擦系数的计算。
实施例2
参考图2只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
所述试验总成包括鞍座200和张拉部300。所述鞍座200和所述张拉部300分别设置于试验台100的试验台面之上。
通过模拟实际桥梁对缆索的施力情况,由试验台100在主缆101两端施加预设拉力。并由所述张拉部300带动所述鞍座200实现所述鞍座200与其搭载的主缆101的相对位移,并由所述试验台100两侧的测力传感器102在主缆101与鞍座200发生相对移动时,完成主缆101两端拉力的分别测量。从而,经由测得的两拉力大小以及两拉力的夹角,完成主缆101在特定模拟场景下的与鞍座200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
优选地,所述鞍座200的底端设有摆动支座201,所述摆动支座201连接于所述试验台100的试验台100面之上。所述摆动支座201的顶端为凸起状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对应弧线所对应的半径为R。且所述摆动支座201的顶部中间位置还设有凸起的限位梯形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鞍座200的主鞍支座202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支座201之上,并能实现在预设角度内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鞍支座202的底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主鞍支座202的底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摆动支座201限位梯形结构的容置槽。从而在所述主鞍支座202装配于所述摆动支座201之上时,所述主鞍支座202能够实现相对于摆动支座201的滚动或摆动。
优选地,所述张拉部300至少包括反力架301、顶推机构302、第一连接组件304、传感器组件305、拉杆306和连接头307。
优选地,所述反力架301固定于所述试验台100的试验台面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架301为直角梯形状架体结构,其与试验台100的接触面为梯形结构中的较长底边。
优选地,所述反力架301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试验台100相连。
优选地,所述顶推机构302经拉杆306与所述鞍座200的顶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鞍座200的顶端设有凸起的锚梁结构,并经所述锚梁完成对拉杆306端部的连接头307的卡接或销接。且所述拉杆306的设置方向为水平设置。通过拉杆306的方向设置,有利于顶推机构302提供相对较小的力即可完成对鞍座200的拉动。
优选地,所述顶推机构302经其反力撑303与所述反力架301的顶端连接。其中,所述反力撑303为所述顶推机构302的顶升臂。
即是,顶伸机构302通过反力撑303的传力,将顶伸的反力作用于反力架301,拉杆306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04被顶伸机构302同步施加拉力,完成对拉杆306的拉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机构302可以由千斤顶装置构成。
优选地,所述顶推机构302经第一连接组件304与所述拉杆306连接,所述拉杆306末端设有连接头307并经所述连接头307与所述鞍座200的顶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4与所述拉杆306间还设有传感器组件305,所述传感器组件305用于测量拉力大小。通过本传感器组件305的结构设置有利于试验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张拉部300提供的拉力变化情况。
优选地,试验用的主缆101贯穿并搭载于所述鞍座200之上,所述主缆101两端分别与所述试验台100两端部相连接,且在所述主缆101与所述试验台100的两连接处设有测力传感器102。
在进行摩擦系数测量试验时,由所述试验台100基于待模拟对象桥梁实际给缆索施加的拉力情况完成对主缆101施加预设的拉力。并由所述张拉部300完成对所述鞍座200的拉动,从而实现所述鞍座200与其搭载的主缆101间的相对滑动。并在滑动时刻经由所述测力传感器102完成缆索两端拉力大小的测量。从而基于测得主缆101张紧端的拉力Fct、主缆101相对松弛端的拉力Fcl、以及两拉力的夹角,完成摩擦系数的计算。
即是,本发明公开的试验总成中顶推机构302提供的拉力F通过拉杆306作用于主索鞍顶部,与主缆101的缆力Fc、主缆101与鞍座200的鞍槽的摩擦力f等效作用点一致。拉力F作用方向水平,使得顶推机构的选型吨位小,安装操作方便。避免了采用传统技术时,需要吨位极大的拉动装置才能够实现缆索与鞍座的相对滑移的发生。大吨位拉动装置的成本随着吨位的增加,其价格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即是,通过本顶推机构的位置设置,从而大大节省了试验成本。
同时,鞍座200底部弧面摆动支座201与主鞍支座202配合形成柔性摆动机构,使得主缆钢丝滑移前,可通过鞍座200的摆动完成用于缆索弹性伸缩量的补偿。避免了仅仅是由于主缆101的弹性变形,则导致滑移提前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抗滑试验过程摩擦系数测量的可靠度。
前述本发明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发明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有众多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主缆钢丝装入试验台上的鞍座的承缆槽内,并通过试验台两端的张拉装置对主缆两端进行张拉,直至主缆两端承受索力达到预设值时,完成主缆装配;
S2:经张拉部对鞍座顶端施加持续增加的水平拉力F,使得鞍座具备转动趋势,并直至位移计测得主缆钢丝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后结束试验,同时记录主缆与承缆槽发生相对滑移时主缆两端的拉力值及相对位移,以及张拉部的拉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底部设有摆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入鞍的主缆钢丝截面为矩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主缆两端承受索力的预设值基于被模拟实际桥梁对缆索的施力情况而设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部设置于试验台的试验台面之上,所述张拉部设有用于提供拉力的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经拉杆与所述鞍座的顶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设置方向为水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部还包括反力架、第一连接组件和连接头,
所述反力架固定于所述试验台的试验台面之上,所述顶推机构经反力撑与所述反力架的顶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由千斤顶顶升装置构成。
CN202010510323.0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Pending CN111829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323.0A CN111829945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323.0A CN111829945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9945A true CN111829945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0323.0A Pending CN111829945A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9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3343A (zh) * 2021-12-03 2022-05-31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索夹抗滑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064A (zh) * 2012-09-29 2013-01-02 山东大学 土体数控拉伸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5220614A (zh) * 2014-12-23 2016-01-06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轴式散索鞍
CN105352722A (zh) * 2015-12-15 2016-02-24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索夹抗滑移测试装置
CN106323615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轴式散索鞍摆动试验方法
CN106906744A (zh) * 2017-03-02 2017-06-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主缆抗滑的临界可移动式主索鞍
CN107101764A (zh) * 2017-06-03 2017-08-2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主缆侧向力的试验装置
CN206573401U (zh) * 2017-03-07 2017-10-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抗震性能试验柔性简便加载装置
CN109914248A (zh) * 2019-03-10 2019-06-21 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悬索桥主索鞍预应力式顶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064A (zh) * 2012-09-29 2013-01-02 山东大学 土体数控拉伸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05220614A (zh) * 2014-12-23 2016-01-06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轴式散索鞍
CN105352722A (zh) * 2015-12-15 2016-02-24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索夹抗滑移测试装置
CN106323615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轴式散索鞍摆动试验方法
CN106906744A (zh) * 2017-03-02 2017-06-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主缆抗滑的临界可移动式主索鞍
CN206573401U (zh) * 2017-03-07 2017-10-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抗震性能试验柔性简便加载装置
CN107101764A (zh) * 2017-06-03 2017-08-2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主缆侧向力的试验装置
CN109914248A (zh) * 2019-03-10 2019-06-21 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悬索桥主索鞍预应力式顶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吉林等: "三塔悬索桥中塔主缆与鞍座间抗滑移试验研究", 《公路》 *
王路等: "悬索桥主缆与索鞍间滑移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 《中国公路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3343A (zh) * 2021-12-03 2022-05-31 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主缆索夹抗滑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9129U (zh) 一种脐带缆弯曲刚度测试装置
CN111272583B (zh) 一种压剪试验机
CN205642868U (zh) 一种人字柱节点双向荷载共同作用性能测试装置
CN111855560A (zh) 一种顶部拉压式索鞍抗滑移试验总成
CN111829945A (zh) 一种主缆与鞍座间抗滑行为及力学特征试验总成及试验方法
CN114414181A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动静态测试的模块化实验装置
CN212410041U (zh) 一种索鞍抗滑移试验总成
CN107179242A (zh) 一种简易手动真三轴仪
CN114659897A (zh) 一种固体推进剂围压原位拉伸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1595679B (zh) 一种对嵌入式压块进行拉剪组合加载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CN210834463U (zh) 一种能联合压缩疲劳试验机进行拉伸疲劳试验的工装设备
CN112557166A (zh) 一种加载缓冲装置及用于断层模拟的试验系统和方法
CN116086988A (zh) 一种脐带缆弯曲刚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112639A (zh) 一种拉压双功能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2181748U (zh) 一种双轴同步拉伸实验教学装置
CN114354411A (zh) 一种测试汽车后横拉杆的焊缝疲劳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9374187B (zh) 一种压杆式扣件弹条扣压力在线测量系统
CN212834982U (zh) 一种摆动式鞍座总成
CN109668743B (zh) V型推力杆试验台
CN217605501U (zh) 拱架测试装置
CN202119676U (zh) 一种风电叶片的疲劳和强度试验台
CN111879697A (zh) 一种摆动式试验鞍座总成
CN205317583U (zh) 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台
CN210181153U (zh) 一种适用于多分裂导线翻转故障研究的试验系统
CN214749410U (zh) 拉伸压缩双用蠕变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