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7369A -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7369A
CN111827369A CN202010836474.5A CN202010836474A CN111827369A CN 111827369 A CN111827369 A CN 111827369A CN 202010836474 A CN202010836474 A CN 202010836474A CN 111827369 A CN111827369 A CN 11182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bonded steel
plate
steel strands
unbonded
bea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64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航华
金国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qiao Geotechn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qiao Geotech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qiao Geotechn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qiao Geotech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64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7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7369A/zh
Priority to CN202022768490.3U priority patent/CN214460686U/zh
Priority to CN202022757412.3U priority patent/CN213926393U/zh
Priority to CN202011341472.5A priority patent/CN112281930A/zh
Priority to CN202011341457.0A priority patent/CN112281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1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 E02D31/1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against upward hydraulic press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包括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依次设置多段承载体组件,承载体组件包括承载板和导向支架,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通过挤压套/簧的挤压分别固定连接于各段承载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在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连接设置多段承载板和支架形成压力型抗浮锚杆,可保证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产生拉应力。通过导向支架解决了钻孔时沉渣处理不净的问题,通过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和多段锚固承载体结构方式,解决了地下水上浮与建筑物重力形成的作用剪切力造成底板、柱梁开裂现象;解决了抗浮锚杆金属表体常年在地下环境中的产生锈蚀所导致的锚固抗拔力失效而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加速,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地下室开发、利用得到开发商的重视,并且对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要求逐渐提高,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深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地下室结构受到浮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引起工程师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较多的地下室采用锚杆作为结构抗浮计算依据。
即由钻孔穿过软弱岩层,把一端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时行张拉,锚固在建筑结构底板上,从而对结构底板施加压力,对砼底板产生锚固,使砼底板有抗浮的作用,即为抗浮锚杆预应力。抗浮锚杆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应用领域涉及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治理、军用工程等等。但现有抗浮锚杆普遍存在抗拔力较小,锚固效果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抗浮锚杆普遍存在抗拔力较小,锚固效果欠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包括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设有第一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一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和第一导向支架,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在所述第一承载板背离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包括若干个导向架,若干个导向架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周向均匀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向支架的若干个导向架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端汇总连接于固定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两端之间,沿无粘结钢绞线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二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板和第二导向支架,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穿过所述无粘结钢绞线和/或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固定无粘结钢绞线的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朝向无粘结钢绞线前端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承载板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连续或断开;所述第二承载板两侧无粘结钢绞线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背离无粘结钢绞线前端的一侧连接有设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外围的螺旋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从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至末端,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上依次交错设有约束圈和隔离支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第一承载板背离无粘结钢绞线的一侧挤压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末端从砼底板的内侧穿出所述砼底板并锚固连接于所述砼底板的外表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设于注浆孔中,且所述注浆孔和所述砼底板的内表面之间设有止水板。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在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连接设置第一承载板和第一导向支架,首先在无粘结钢绞线穿入钻孔时可起到导向作用,便于锚索顺利穿入钻孔中;其次,当钻孔底部未清理彻底时,因为第一导向支架位于锚索的最前端,从而锚索穿入底部后可保证第一承载板与淤泥等钻孔底部地质层产生一定距离,保证后期注浆的有效性,提高抗拉拔力和锚固效果;另外,第一导向支架还可起到一定的锚固效果,可增加锚索抗拔摩阻,进一步地提高锚索整体抗拉拔力和锚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体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中第一承载体组件连接的A向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其中,1、固定套;2、第一导向支架;3、注浆管;4和13、定位压板;5和14、挤压件;6、第一承载板;7、螺母;8、16和19、螺旋筋;9、无粘结钢绞线;10、约束圈;11和17、隔离支架;12、第二导向支架;15、第二承载板;18、止水板;20、预埋钢筋;21、锚垫板;22、锚具;23、砼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该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包括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设有第一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一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6和第一导向支架2,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6,所述第一导向支架2在所述第一承载板6背离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6。
无粘结钢绞线9为锚索的主体部件。锚索的前端伸入钻孔中抵达钻孔的底部,锚索的末端与建筑的砼底板23层相连,从而将建筑固定在岩层等地质层中,对建筑施加拉拔力,提高建筑的抗浮性能。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6相连,第一承载板6朝前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支架2。即无粘结钢绞线9和第一导向支架2位于第一承载板6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在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连接设置第一承载板6和第一导向支架2,首先在无粘结钢绞线9穿入钻孔时可起到导向作用,便于锚索顺利穿入钻孔中;其次,当钻孔底部未清理彻底时,因为第一导向支架2位于锚索的最前端,从而锚索穿入底部后可保证第一承载板6与淤泥等钻孔底部地质层产生一定距离,保证后期注浆的有效性,提高抗拉拔力和锚固效果;另外,第一导向支架2还可起到一定的锚固效果,可增加锚索抗拔摩阻,进一步地提高锚索整体抗拉拔力和锚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第一导向支架2包括若干个导向架,若干个导向架沿所述第一承载板6的周向均匀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支架2的若干个导向架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6的一端汇总连接于固定套1。
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承载体组件中第一导向支架2由三根圆钢压制成型,前端按角度等分并焊、套入固定套1再行焊接。其中后端制作螺纹端穿入第一承载板6后用螺母77紧固连接。该第一导向支架2的连接设置结构可较好的起到穿入钻孔时的导向作用,以及在第一承载板6和钻孔底部之间形成相对空间保证后期注浆的有效性,且可增加抗拔摩阻。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支架2的导向架也可为方钢等其他形状,导向架与第一承载板6之间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导向架的具体数量也可为其他,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导向架的形状、数量以及连接方式,具体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两端之间,沿无粘结钢绞线9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二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板15和第二导向支架12,所述第二承载板15用于穿过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和/或所述第二承载板15用于固定无粘结钢绞线9的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支架12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15朝向无粘结钢绞线9前端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板15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连续或断开;所述第二承载板15两侧无粘结钢绞线9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即沿无粘结钢绞线9的长度方向上也可选择性的设置第二承载体组件。与第一承载体组件类似,第二承载体组件的主要部件同样为承载板和导向支架,为便于区分称为第二承载板15和第二导向支架12。第二导向支架12连接在第二承载板15朝前的一侧,用于在锚索设置第二承载体组件的部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及锚固作用,增加抗拔摩阻。优选的,第二导向支架12同样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导向架,若干个导向架沿第二承载板15的周向均匀连接于第二承载板15。第二导向支架12的若干个导向架的前端可相互独立,也可汇总连接于固定套。
因为第二承载体组件设置在无粘结钢绞线9的中间段,第二承载板15的前后两侧均具有无粘结钢绞线9。第二承载板15前后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可呈连续状,此时可将无粘结钢绞线9穿过第二承载板15;第二承载板15前后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也可呈断开状,此时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端部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承载板15;第二承载板15前后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也可既有连续的无粘结钢绞线9,也有断开的无粘结钢绞线9,此时,连续的无粘结钢绞线9可穿过第二承载板15,断开的无粘结钢绞线9端部可固定连接于第二承载板15。
第二承载板15处无粘结钢绞线9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具体不做限定。第二承载体组件的具体设置数量以及具体设置部位可根据不同底层土质构造来设置,以提高抗拔力。即在需要加固增加抗拔力的部位,可增设第二承载体组件。第二承载体组件的设置还可灵活调整无粘结钢绞线9的数量,还可在第二承载板15处增加无粘结钢绞线9的数量以提高抗拔力。
具体的,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在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后两端之间的第二承载体组件处,第二承载板15的朝前一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支架12,第二导向支架12可通过螺纹和螺母7固定在第二承载板15上。第二承载板15朝前一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连续穿过第二承载板15,在此基础上,第二承载板15朝后一侧又增设了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该增设的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的端部与第二承载板15固定连接。即第二承载板15前后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数量不同,第二承载板15处既有连续穿过的无粘结钢绞线9,又有端部固定于第二承载板15的无粘结钢绞线9。
在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连接设置多段承载板和导向支架形成压力型抗浮锚杆,可保证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产生拉应力。通过导向支架解决了钻孔时沉渣处理不净的问题,通过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和多段锚固承载体结构方式,解决了地下水上浮与建筑物重力形成的作用剪切力造成底板、柱梁开裂现象;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可大大提高钢绞线的防腐性能,有利于提高锚索使用寿命,解决了抗浮锚杆金属表体常年在地下环境中的产生锈蚀所导致的锚固抗拔力失效而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6和所述第二承载板15背离无粘结钢绞线9前端的一侧连接有设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外围的螺旋筋。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承载体组件的第一承载板6的朝后一侧连接有螺旋筋8,螺旋筋8位于第一承载板6连接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外围。在第二承载体组件的第二承载板15的朝后一侧连接有螺旋筋16,螺旋筋16位于第二承载板15的朝后一侧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外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从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至末端,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上依次交错设有约束圈10和隔离支架。即从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开始,先设置一个约束圈10,然后再设置一个隔离支架11,依次交错设置。使得无粘结钢绞线9的分布更加有序,有利于无粘结钢绞线9在钻孔中更好的分布,从而提高抗拔力。
进一步地,第二承载板15的前侧紧邻设置的是隔离支架11;可便于无粘结钢绞线9与第二承载板15的连接。第二承载板15后侧设置的有隔离支架1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承载板6在所述第一承载板6背离无粘结钢绞线9的一侧挤压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板6。具体的,参考图2,无粘结钢绞线9的前端穿过第一承载板6的部位外部套设有挤压件5,可为挤压套或挤压簧,然后通过定位压板4挤压固定在第一承载板6上。定位压板4和第一承载板6之间可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参考图1,在第二承载板15处固定有断开的无粘结钢绞线9时,断开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端部挤压安装于第二承载板15。断开的无粘结钢绞线9的端部可穿过第二承载板15,在穿过部分的外部套设有挤压件14,可为挤压套或挤压簧,然后通过定位压板13挤压固定在第二承载板15上。定位压板13和第二承载板15之间可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的末端从砼底板23的内侧穿出所述砼底板23并锚固连接于所述砼底板23的外表面。
具体的,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的末端通过隔离支架后穿过砼底板23;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的末端穿出砼底板23的外表面,穿过锚垫板21并通过锚具22锚固在砼底板23的外表面。锚垫板21朝向砼底板23的一侧连接有预埋钢筋20,预埋钢筋20位于砼底板23的内部。
进一步地,在砼底板23的外表面内侧,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9的外围同样可设有螺旋筋19。螺旋筋19可连接于锚垫板2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9设于注浆孔中,且所述注浆孔和所述砼底板23的内表面之间设有止水板18。注浆孔即为钻孔,用于放置锚索后进行注浆。设置止水板18可提高防水性能。止水板18可预埋设于砼底板23的内部并延伸至注浆孔处。止水板18可通过预埋钢筋20锚固连接于砼底板23。
参看图2,可设置注浆管3,在锚索穿入注浆孔中后,可通过注浆管3向钻孔中进行注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建筑地下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包括:承载体组件;承载体组件包括一端三等分圆钢焊合的导向支架、承载板、挤压套、定位压板以及设于结构件固定的其它附件;前置锚固端即前端是由端承载板与导向支架即第一承载体组件相连形成相对空间,挤压后无粘结钢绞线9穿入承载板,由定位压板4、螺栓对挤压端无粘结钢绞线9进行轴向固定,防止无粘结钢绞线9穿动,在承载板后安置螺旋筋8。后续无粘结钢绞线9在相对距离安装约束圈10和隔离支架,后端锚固端同样是由端承载板与导向支架即第二承载体组件相连形成相对空间,挤压后无粘结钢绞线9穿入承载板,由定位压板13、螺栓对挤压端无粘结钢绞线9进行轴向固定,防止无粘结钢绞线9穿动,在承载板后安置螺旋筋16。同样在后续无粘结钢绞线9在相对距离安装约束圈10和隔离支架。尾端前置止水板18,尾部张拉端由螺旋筋19、锚垫板21、锚具22、夹片组合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地下工程的抗浮型锚索,通过前置和阶段的多端承载锚固,经张拉后实现工作索的强劲的锚固抗拔力,解决了普通抗浮锚杆的抗拔力小的问题。
承载体组件的导向支架和承载板之间螺母7连接便于装配安装;导向支架的主要功能是:锚索穿入钻孔时的导向;当钻孔底部未清理彻底时,锚索穿入底部后保证承载板与淤泥产生一定距离,保证后期注浆的有效性;增加抗拔摩阻。后置锚固端导向支架同样是由三根圆钢压制成型,按角度等分穿入承载板后用螺母7紧固连接或焊接。后置锚固端是根据不同底层土质构造来增设变化,提高抗拔力。定位压板是将挤压后的无粘结钢绞线9固定在承载板上。防止承载板与无粘结钢绞线9之间穿动。
锚索整体安装步骤:按图纸要求取前置锚固端和后置锚固端所需无粘结钢绞线9长度、数量,在无粘结钢绞线9同一端剥离100mm长度PE护套;在相对位置依次穿入第一承载板6、螺旋筋8、约束圈10、隔离架等相应部件;在无粘结钢绞线9护套剥离端用挤压器挤压安装;对各部件在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安装。
第一导向支架2与承压钢板即第一承载板6通过螺栓连接,较好的避开端部沉渣,提高抗拔力。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能用于不同数量和不同规格的无粘结钢绞线9(例如φ12.7,φ15.2,φ17.8,φ21.6,φ21.8等)以及实现分端承载。该抗浮型锚索在施工中需要承载板来固定,锚杆、承载板、导向支架能加强锚杆的承载力,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无粘结钢绞线,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设有第一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一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和第一导向支架,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在所述第一承载板背离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包括若干个导向架,若干个导向架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周向均匀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支架的若干个导向架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端汇总连接于固定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两端之间,沿无粘结钢绞线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承载体组件,所述第二承载体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板和第二导向支架,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穿过所述无粘结钢绞线和/或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固定无粘结钢绞线的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朝向无粘结钢绞线前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两侧的无粘结钢绞线连续或断开;所述第二承载板两侧无粘结钢绞线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背离无粘结钢绞线前端的一侧连接有设在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外围的螺旋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至末端,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上依次交错设有约束圈和隔离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第一承载板背离无粘结钢绞线的一侧挤压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的末端从砼底板的内侧穿出所述砼底板并锚固连接于所述砼底板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用抗浮型锚索,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设于注浆孔中,且所述注浆孔和所述砼底板的内表面之间设有止水板。
CN202010836474.5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Pending CN111827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474.5A CN11182736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CN202022768490.3U CN214460686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CN202022757412.3U CN213926393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CN202011341472.5A CN112281930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CN202011341457.0A CN112281929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474.5A CN11182736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7369A true CN111827369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6474.5A Pending CN11182736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CN202011341472.5A Pending CN112281930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CN202022757412.3U Active CN213926393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CN202011341457.0A Pending CN112281929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CN202022768490.3U Active CN214460686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1472.5A Pending CN112281930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CN202022757412.3U Active CN213926393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CN202011341457.0A Pending CN112281929A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杆承载体
CN202022768490.3U Active CN214460686U (zh) 2020-08-19 2020-11-25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防渗锚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18273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369A (zh) * 2020-08-19 2020-10-27 杭州中桥岩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CN114592512A (zh) * 2022-03-11 2022-06-07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减少锚垫板尺寸和厚度的锚固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0442Y (zh) * 2003-08-09 2005-01-12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挤压锚
JP6217267B2 (ja) * 2013-09-12 2017-10-25 株式会社大林組 地下構造、及び地下躯体を有する建造物の建替え方法
CN209353334U (zh) * 2018-11-21 2019-09-0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锚杆防水装置
CN209907383U (zh) * 2018-12-10 2020-01-07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分散型锚索
CN210712833U (zh) * 2019-07-19 2020-06-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防水预应力锚杆结构
CN110397035B (zh) * 2019-08-20 2024-04-12 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型锚索
CN111155519B (zh) * 2020-01-21 2021-12-0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挤压套屈服锚索及其安装工艺
CN111827369A (zh) * 2020-08-19 2020-10-27 杭州中桥岩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6393U (zh) 2021-08-10
CN112281929A (zh) 2021-01-29
CN214460686U (zh) 2021-10-22
CN112281930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00907A1 (zh) 大变形恒阻支护注浆锚杆、锚索及巷道定量支护方法
CN111827369A (zh) 一种建筑用抗浮型锚索
KR101067870B1 (ko) 흙막이 구조물의 띠장 설치구조 및 그 방법
CN102678148A (zh) 一种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03984A (zh) 一种危岩体锚网支护方法
CN202520346U (zh) 一种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
CN112081613A (zh) 可分级施加预紧力的巷道围岩支护方法
CN212900138U (zh) 一种水利工程沟渠管道用支撑装置
CN209892222U (zh) 支护装置
CN206707746U (zh) 一种用于加固软弱围岩的钢丝束锚杆
CN103276733B (zh) 一种拉压分散型预应力锚索
CN214401763U (zh) 一种回收式粗钢筋锚杆
CN210104733U (zh) 一种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的端头结构
CN109853853B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
CN203655326U (zh) 一种液胀式让压抗震抗高地温锚杆
CN203257439U (zh) 一种用于煤矿软岩巷道的锚索全长锚固装置
CN110593929A (zh) 一种二次多段锚固锚索及其使用方法
CN212612547U (zh) 一种单孔复合锚索
CN220301348U (zh) 一种锚索灌注桩组合式支护结构
CN218951966U (zh) 一种桥梁主缆锚固处索股防腐结构
CN209767439U (zh) 光伏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8813775U (zh) 一种解决露天采场边坡渗水的集水导水装置
CN218148424U (zh) 一种顺层潜在不稳定边坡防护结构
CN215054010U (zh) 一种装配式螺杆组件
CN216950436U (zh) 一种用于层理发育岩体的抗剪注浆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