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9860A -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9860A
CN111819860A CN201980000675.7A CN201980000675A CN111819860A CN 111819860 A CN111819860 A CN 111819860A CN 201980000675 A CN201980000675 A CN 201980000675A CN 111819860 A CN111819860 A CN 111819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ain body
carbon monoxide
communication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6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奎
金载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oni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oni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onik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oni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19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9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4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for CO, CO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21V23/044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 F21V23/046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the sensor sensing the level of ambient illumination, e.g. dawn or dusk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52Audio or video equipment, e.g. televisions, telephones, cameras or computers;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F21V33/0056Audio equipment, e.g. music instruments, radios or speak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8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oudspeakers with built-in power amplifiers, e.g. in the same acoustic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包括:蓝牙接收部,利用蓝牙通信从外部终端接收语音信息数据;GPS接收部,通过利用多个GPS卫星接收纬度、经度以及高度信息而获得当前位置信息数据;一氧化碳检测部,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显示部,在将通过GPS接收部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的同时将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功率放大部,将通过蓝牙接收部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数据放大到预先设定的功率;语音输出部,对通过功率放大部放大的语音信息数据进行输出;控制部,在接收到通过蓝牙接收部接收的语音信息数据之后传递到功率放大部,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语音输出部以听觉方式进行确认,同时将通过GPS接收部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以及,电源供应部,向各个部供应所需要的电源;借此,能够提升户外活动或露营活动时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与使用者终端无线连接而输出声音,同时还内置有多种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蓝牙(Bluetooth)是指用于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头戴式耳机等便携设备之间进行互联并交换信息的近距离无线技术标准。主要用于在10米左右的超短距离下进行低电力无线连接。
例如,在使用蓝牙耳机时能够摆脱线缆的束缚自由自在地聆听口袋里MP3播放器中的音乐。此外,伴随着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平板电脑的大众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欣赏电影或音乐。
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为受到内置微型音箱的限制而难以播放出高品质的声音效果。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能够使用通过蓝牙方式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的蓝牙音箱。
上述蓝牙音箱是指,通过在可播放声音的音箱上搭载蓝牙功能而与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等个人携带使用的便携式使用者终端进行连接并借此通过音箱播放在使用者终端中播放的音乐文件的设备。
如上所述的蓝牙音箱主要用于户外活动或露营活动。现有的蓝牙音箱不仅具有携带以及搁置不方便的问题,还具有保管以及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因为没有配备除固有功能之外的其他附加功能,因此在露营或户外活动时还需要单独配备如气体检测器、照明设备等物品,从而导致行李增多的问题。即,因为现有的蓝牙音箱没有配备丰富的功能,因此需要对其使用方面的功能进行改良。
专利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通过与使用者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而输出声音,还搭载有如利用GPS接收信息的当前位置获取功能、一氧化碳检测功能、LED照明输出功能、微细粉尘检测功能、超微细粉尘检测功能等多种复合功能,从而提升户外活动或露营活动时的使用便利性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包括:蓝牙接收部,配备于构成整个主体的主体部的内部,利用蓝牙(Bluetooth)通信从外部终端接收语音信息数据;GPS接收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通过利用多个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接收纬度、经度以及高度信息而获得当前位置信息数据;一氧化碳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检测;显示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在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的同时将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功率放大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将通过上述蓝牙接收部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数据放大到预先设定的功率;语音输出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通过上述功率放大部放大的语音信息数据进行输出;控制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在接收到通过上述蓝牙接收部接收的语音信息数据之后传递到上述功率放大部,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以听觉方式进行确认,同时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以及,电源供应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向上述各个部供应所需要的电源。
其中,上述控制部,在接收到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之后将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浓度值进行比较,在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大于上述标准浓度值时,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预先设定的功率语音播放预先设定的气体警报音,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听觉方式进行认知为宜。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持续性地输出气体警报音达到预先设定的动作时间时将所输出的语音放大到最大功率,以便于能够得到周边人群的帮助。
较佳地,还能够包括: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输出气体警报音的过程中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接收到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时,使相应的气体警报音的输出被解除。
较佳地,还能够包括: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以及,LED照明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输出至少一种颜色的LED照明。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LED照明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使上述LED照明部的亮度或闪烁状态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发生变化。
较佳地,还能够包括:LED照明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输出至少一种颜色的LED照明;以及,照度传感器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外部的亮度信息进行检测。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LED照明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接收到通过上述照度传感器部检测到的外部的亮度信息之后对其进行演算并获得外部亮度值,从而使上述LED照明部的亮度或闪烁状态根据所获得的外部亮度值发生变化。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输出预先设定的遇险信号。
较佳地,上述电源供应部,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而且还能够包括:充电电路部,通过搭载于上述主体部一侧的充电端子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在上述控制部的控制下对上述电源供应部的电池进行充电。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对上述电源供应部的电池剩余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所监控到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在单独配备的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中。
较佳地,还能够包括: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以及,无线通信部,以无线通信方式将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无线传送到外部终端。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上述无线通信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无线传送到外部终端。
较佳地,作为上述无线通信方式,能够采用如蓝牙(Bluetooth)通信、紫蜂(ZigBee)通信、UWB(超宽带,Ultra Wideband)通信、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通信或红外线(IR)通信中的某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方试或如3G通信、4G通信、5G通信、无线热点(Wi-Fi)通信、无线千兆比特(WiGig)通信、无线宽带互联网(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通信或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中的某一种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较佳地,上述外部终端,能够由智能手机(Smart Phone)、智能平板(Smart Pad)或智能日记本(Smart Note)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构成。
较佳地,还能够包括:微细粉尘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对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以及,超微细粉尘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对空气中的超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
较佳地,上述控制部,能够将通过上述微细粉尘检测部以及上述超微细粉尘检测部分别检测到的当前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值以及超微细粉尘浓度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上,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
较佳地,上述微细粉尘检测部用于对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细粉尘进行测定,能够由用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或臭氧中的至少一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
较佳地,上述超微细粉尘检测部用于对粒径为2.5μm以下的超微细粉尘进行测定,能够由用于对超微细粉尘中所包含的总碳、有机碳以及元素碳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超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
发明效果
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不仅能够通过与使用者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而输出声音,还搭载有如利用GPS接收信息的当前位置获取功能、一氧化碳检测功能、LED照明输出功能、微细粉尘检测功能、超微细粉尘检测功能等多种复合功能,从而提升户外活动或露营活动时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进行说明的整体块状构成图。
图2是用于对在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外部终端进行说明的具体块状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在后续内容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将能够更加轻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定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本发明的要旨变得不清晰时,将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
在对各种不同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如第1、第2等包含序数的术语,但是上述构成要素并不因为上述术语而受到限定。上述术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别。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之权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第1构成要素也能够被命名为第2构成要素,同理,第2构成要素也能够被命名为第1构成要素。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定。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的相反含义,否则单数型语句还包含复数型含义。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是在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般性术语,但是也可能会因为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的意图或判例、新技术的出现等而发生变化。此外,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申请人任意选定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将在相应的发明的说明部分对其含义进行详细的说明。因此,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不应单纯地以术语的名称做出定义,而是应该以相应术语所包含的含义以及本发明的全部内容作为基础做出定义。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记载为某个部分“包含”某个构成要素时,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记载,否则并不是指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表示还能够包含其他构成要素。此外,在说明书中记载的如“…部”、“模块”等术语是指用于处理至少一种功能或动作的单位,能够通过硬件或软件实现或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结合实现。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在下述内容中进行示例性说明的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态进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在下述内容中进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为了向具有本行业之一般知识的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
所附块图中的各个区块以及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的组合,能够通过计算机应用程序指令(执行引擎)执行,这些计算机应用程序指令能够被搭载到一般计算机、特殊用途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中,因此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上述指令,将生成用于执行在块图的各个区块或流程图的各个步骤中说明的功能的手段。为了能够以特定方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上述计算机应用程序指令也能够被保存到支持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取的内存中,因此被保存到上述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取的内存中的指令,也能够以内置有用于执行块图的各个区块或流程图的各个步骤中进行说明的功能的指令手段的产品形式生产。
此外,计算机应用程序指令也能够被搭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中,因此也能够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生成通过执行一系列动作步骤而在计算机上执行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中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执行块图的各个区块或流程图的各个步骤中进行说明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各个区块或各个步骤能够代表为了执行特定的逻辑功能而包括一个以上的可执行指令的模块、片段或代码中的一部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几种替代实施例中也能够以与说明不同的顺序执行在区块或步骤中提及的功能。例如,相邻图示的两个区块或步骤实际上也能够被同时执行,或者也能够根据需要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与上述区块或步骤相应的功能。
图1是用于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进行说明的整体块状构成图,图2是用于对在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外部终端进行说明的具体块状构成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大体上包括主体部100、蓝牙接收部110、GPS接收部120、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显示部140、功率放大部150、语音输出部160、控制部170以及电源供应部180等。此外,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还能够包括使用者输入部190、LED照明部200、照度传感器部210、无线通信部220、微细粉尘检测部230、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和/或存储部250等。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所示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必备的构成要素,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也能够包括更多的构成要素或更少的构成要素。
接下来,将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说明。
主体部100构成整个主体,采用能够对后续说明的各个部,即,蓝牙接收部110、GPS接收部120、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显示部140、功率放大部150、语音输出部160、控制部170、电源供应部180、使用者输入部190、LED照明部200、照度传感器部210、无线通信部220、微细粉尘检测部230、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和/或存储部250等进行内置或安装到内/外侧的方式构成为宜。如上所述的主体部100,能够根据喜好采用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的各种不同的形态。
蓝牙接收部11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利用蓝牙(Bluetooth)通信从外部终端20接收语音信息数据并传递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GPS接收部12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通过利用多个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接收维度、经度以及高度信息而获得当前位置信息数据并传递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此外,在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GPS接收部120接收从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发射出来的信号并基于标准时间与信号传递时间之间的差异计算出与卫星的距离之后再以此为基础获得当前位置的海拔高度信息为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利用如对通过将当前气压与标准大气压进行比较而计算出的海拔高度进行显示的气压式高度计、在向地面发射声音并对接收到反射音的时间进行测定之后基于上述声音的速度计算出高度的声音高度计、利用电子脉冲的大地高度计等对当前的海拔高度进行测定。
一氧化碳检测部13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一侧,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检测并传递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显示部14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一侧,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将通过GPS接收部120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显示到在显示屏画面中的功能。
此外,显示部140还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将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中的功能。
此外,显示部140还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将通过微细粉尘检测部230以及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分别检测到的当前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值以及超微细粉尘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中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显示部140,能够包括如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显示(Light Emitting Diode,LE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Flexible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Display Panel,PDP)、表面交替发光(ALiS)、数字光源处理(DLP)、硅基液晶(LCoS)、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SED)、场发射显示(FED)、激光TV(量子点激光,液晶激光)、光介电性液体显示(FLD)、干涉仪调节器显示(iMoD)、厚膜电致发光(TDEL)、量子点显示(QD-LED)、伸缩像素显示(TPD)、有机发光晶体管(OLET)、激光荧光体显示(LPD)、全息显示、3维显示(3Ddisplay)中的至少一种,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包括可显示(Display)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影像等的任意形态。
功率放大部15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将通过蓝牙接收部110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数据放大到使用者可听到的预先设定的功率并传递到语音输出部160中的功能。
语音输出部16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一侧,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通过功率放大部150放大的语音信息数据以可听到的方式进行输出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语音输出部160采用一般的音箱(Speaker)为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包括语音放大电路的连接插口等,以便于使用者通过耳机或头戴式耳机收听。
控制部170配备于主体部110的内部,用于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执行整体控制,尤其是用于执行在接收到通过蓝牙接收部110接收的语音信息数据之后传递到功率放大部150,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语音输出部160以听觉方式进行确认的功能。
此外,控制部170还用于执行将通过GPS接收部120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显示屏画面,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的功能。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在接收到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之后将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浓度值进行比较,在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大于上述标准浓度值时,通过对功率放大部150以及语音输出部16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预先设定的功率语音播放预先设定的气体警报音,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听觉方式进行认知。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功率放大部150以及语音输出部16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语音输出部160持续性地输出气体警报音达到预先设定的动作时间时将所输出的语音放大到最大功率,以便于能够得到周边人群的帮助。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功率放大部150以及语音输出部16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语音输出部160输出气体警报音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者输入部190接收到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例如,气体警报解除信号等)时,使相应的气体警报音的输出被解除。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LED照明部200的动作进行控制,使LED照明部200的亮度和/或闪烁状态根据通过使用者输入部190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例如,照明亮度信号和/或照明闪烁信号等)发生变化。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LED照明部20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接收到通过照度传感器部210检测到的外部的亮度信息之后对其进行演算并获得外部亮度值,从而使LED照明部200的亮度和/或闪烁状态根据所获得的外部亮度值发生变化。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功率放大部150以及语音输出部16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使用者输入部190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例如,遇难输入信号等)输出预先设定的遇险信号。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对电源供应部180的电池剩余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所监控到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显示屏画面中。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将通过微细粉尘检测部230和/或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分别检测到的当前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值和/或超微细粉尘浓度值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显示屏画面上,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
此外,控制部170能够通过对无线通信部22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使用者输入部190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220将通过GPS接收部120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经由无线网络10无线传送到外部的使用者终端20。
此时,通信网络10能够由如以太网(Ethernet)或移动通信网络等构成,也能够是可提供大容量、远距离语音及数据服务的大型通信网络的高速基干通信网络,也能够是互联网(Internet)或用于提供高速多媒体服务的包括无线热点(Wi-Fi)、无线宽带互联网(Wibro)、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imax)等的新一代无线网络。
上述互联网是指提供基于TCP/IP及其上层协议的各种服务,即,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Telnet)、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DNS(域名服务系统,Domain Name System)、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NFS(网络文件服务,Network File Service)、NIS(网络信息服务,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等的全球开放型计算机网络结构,能够提供允许使用者终端20连接到无线通信部220的环境。此外,上述互联网能够是有线或无线互联网,除此之外也能够是与有线公共网络、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或移动互联网等整合的核心网络。
当通信网络10为移动通信网络时,能够是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也能够是非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上述非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实施例,包括W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的通信网络。在上述情况下虽未图示,上述移动通信网络能够包括如RNC(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等。此外,虽然在上述内容中是以WCDMA网络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是如3G LTE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或其他基于IP的IP网络。如上所述的通信网络10,用于起到对使用者终端20与无线通信部220之间的信号以及数据进行相互传递的作用。
电源供应部18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用于执行向上述的各个部,即,蓝牙接收部110、GPS接收部120、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显示部140、功率放大部150、语音输出部160、控制部170、使用者输入部190、LED照明部200、照度传感器部210、无线通信部220、微细粉尘检测部230、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和/或存储部250等供应所需要的电源的作用,采用包括一般便携式电池(Battery)181的方式为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为了持续性地供应电源而采用将商用交流(AC)电源(例如AC 220V)转换成直流(DC)和/或交流(AC)电源的方式。
如上所述的电源供应部18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181,还能够包括:充电电路部182,通过搭载于主体部100一侧的充电端子(未图示)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对电源供应部180的电池181进行充电。
此外,电源供应部180,还能够包括:电源管理部(未图示),用于执行保护部件免受外部的电源冲击的影响并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的功能。上述电源管理部,能够包括ESD(静电损害,Electro Static Damage)保护器、功率检波器、整流器以及电源断路器等。
其中,上述ESD保护器用于保护电气部件免受静电或急剧电力冲击的影响。上述功率检波器在所流入的电压在容许电压范围之外时向上述电源断路器发送断路信号,而在容许电压范围之内时随着电压的变化将升压或降压信号传递到上述整流器。上述整流器根据上述功率检波器的信号执行升压或降压的整流动作,从而将输入电压的变动最小化并借此维持供应电压的稳定性。上述电源断路器根据从上述功率检波器传递过来的断路信号断开从电池供应过来的电源。
此外,使用者输入部19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一侧,用于执行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使用者输入部190用于生成使用者对音箱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输入数据,例如能够由按键开关、按键圆顶开关、触摸式输入模块(静压/静电)、转轮、转动开关等构成。
虽未图示,如上所述的使用者输入部190包括配备至少一个按钮的按键输入部(或与显示部140联动的触摸式输入部)以及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输入模块,且通过通信总线与控制部170连接,从而输入控制部170的各种演算指令或输入控制部170执行演算所需要的数据。
进而,LED照明部20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输出至少一种颜色的LED照明,从而向外部放射光线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LED照明部200能够通过使用一般的RGB LED颜色照明而确保其可视性,从而使主体部100更加显而易见,而且还能够通过颜色照明实现更加绚丽的效果。
照度传感器部21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一侧,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外部的亮度信息进行检测并传递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无线通信部22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以无线通信方式将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无线传送到外部的使用者终端20中的功能。
此时,作为上述无线通信方式,采用如蓝牙(Bluetooth)通信、紫蜂(ZigBee)通信、UWB(超宽带,Ultra Wideband)通信、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通信或红外线(IR)通信中的某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方试或如3G通信、4G通信、5G通信、无线热点(Wi-Fi)通信、无线千兆比特(WiGig)通信、无线宽带互联网(Wireless BroadbandInternet,Wibro)通信或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中的某一种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为宜。
微细粉尘检测部23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传递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此外,微细粉尘检测部230用于对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细粉尘进行测定,例如由用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和/或臭氧中的至少一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为宜。
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空气中的超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传送到控制部170中的功能。
此外,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用于对粒径为2.5μm以下的超微细粉尘进行测定,由用于对超微细粉尘中所包含的总碳、有机碳以及元素碳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超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为宜。
此外,存储部250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在控制部170的控制下执行对在控制部170中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代码以及上述应用程序代码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数据集进行储存和保持的功能。
此外,存储部250还用于在控制部250的控制下执行接收通过一氧化碳检测部130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并以此为基础将一氧化碳浓度值按小时和/或按天和/或按星期和/或按周和/或按月和/或按季度和/或按年执行数据库(DB)化之后进行储存和管理的功能。
此外,存储部250还用于在控制部250的控制下执行接收通过微细粉尘检测部230和/或超微细粉尘检测部240分别检测到的当前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值和/或超微细粉尘浓度值并以此为基础将微细粉尘浓度值和/或超微细粉尘浓度值按小时和/或按天和/或按星期和/或按周和/或按月和/或按季度和/或按年执行数据库(DB)化之后进行储存和管理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存储部250,能够包括如闪速存储器型(Flash Memory type)、硬盘型(Hard Disk type)、微多媒体卡型(Multimedia Card Micro type)、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存储器、磁盘、光盘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此外,虽未图示,还能够包括配备于主体部100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对主体部100周边的温度和/或湿度进行测定的温度测定部(未图示)和/或湿度测定部(未图示)等。
此时,上述温度测定部包括用于对空气中的温度进行测定的至少一个温度测定传感器(未图示)为宜,上述温度测定传感器能够使用内部电阻值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热敏电阻。上述热敏元件,能够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thermistor)、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thermistor)或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R)。
如上所述的温度测定传感器由利用热敏元件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构成为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由如热电偶传感器、双金属、IC温度传感器以及非接触式传感器即红外线传感器等构成。
此外,上述湿度测定部包括用于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测定的至少一个湿度测定传感器(未图示)为宜,上述湿度测定传感器通常利用在水分影响下的感湿物质的电气性质变化对湿度进行测定。
如上所述的湿度测定传感器大体上分为电阻式湿度传感器以及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不仅能够适用于家电产品以及移动设备,还广泛地用于将汽车以及医疗器械、空气净化系统以及自动空调系统调节至最佳的状态。
上述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利用随着湿度发生变化的电阻的变化对湿度进行测定。上述电阻式湿度传感器与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因此被广泛使用。
但是,最近随着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在半导体基板上以单芯片(one chip)形态进行制造,与上述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相比同样具有了一定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其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与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相比具有可靠性优秀、传感器特性为线性以及所受到的温度影响少等优点。
如上所述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所采用的是静电容量随着吸附在感湿膜中的水分子的量发生变化的原理,以将吸收水分时的电容率发生变化的聚酰亚胺(polyimide)或陶瓷(ceramic)等感湿物质作为电介质的电容器(Capacitor)形态工作。即,包括用于对湿度进行检测的感湿层,而且因为当水分流入到上述感湿层时会导致电容率的变化,因此采用对此时的静电容量变化进行检测的原理。
本说明书中的各种实施例能够利用如软件方式、硬件方式或上述之组合在可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装置进行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实现。
当利用硬件方式实现时,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能够利用如ASICs(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DSPs(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s)、DSPDs(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PLDs(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FPGAs(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处理器(processors)、控制器(controllers)、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s)、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s)、用于执行功能的电气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实现。在一部分情况下,所述实施例能够通过控制部170实现。
当利用软件方式实现时,如步骤或功能等实施例能够能够与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一起实现。软件代码能够通过利用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实现。此外,软件代码能够被存储到存储部250中并通过控制部170执行。
此外,在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使用的使用者终端20由通过无线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通信的智能手机(Smart Phone)、智能平板(Smart Pad)或智能日记本(SmartNote)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构成为宜,除此之外还能够包括个人用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掌上计算机(Parm PC)、移动游戏机(Mobile play-station)、配备通信功能的DMB(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dia Broadcasting)收集、平板电脑、iPad等配备用于连接到无线通信部220的用户界面的所有有线或无线的家电/通信装置。
如上所述的使用者终端20如图2所示,能够包括无线通信模块21、A/V(音频/视频)输入模块22、使用者输入模块23、传感模块24、输出模块25、存储模块26、用户接口模块27、终端控制模块28以及电源模块29等。此外,在图2中所示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必备的构成要素,使用者终端20也能够包括更多的构成要素或更少的构成要素。
接下来,将对使用者终端20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说明。
无线通信模块21能够包括用于在使用者终端20与无线通信部220之间实现无线通信的一个以上的模块。例如,无线通信模块21能够包括广播接收模块21a、移动通信模块21b、无线互联网模块21c、近距离通信模块21d以及位置信息模块21e等。
广播接收模块21a通过多种不同的广播频道(例如卫星频道、地面波频道等)从外部的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例如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和/或广播相关信息。
移动通信模块21b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与基站、外部终端、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无线信号的收发。上述无线信号能够包括与语音呼叫(call)信号、视频通话呼叫信号或文字/多媒体消息的收发信相关的多种不同形态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21c是用于连接到无线互联网的模块,能够被内置或外置在使用者终端20中。作为上述无线互联网技术,能够使用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热点,Wi-Fi)、无线宽带互联网(Wibro)、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imax)、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TE)等。
近距离通信模块21d是用于执行近距离通信的模块,能够使用如蓝牙(Bluetooth)通信、紫蜂(ZigBee)通信、UWB(超宽带,Ultra Wideband)通信、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通信或红外线(IR)通信等。
位置信息模块21e是用于确认或获取使用者终端20的位置的模块,能够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等获得使用者终端20的当前位置信息。
此外,能够在终端控制模块28的控制下通过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21和/或有线通信模块(未图示)利用存储于存储模块26中的特定应用程序与无线通信部220执行数据的收发。
A/V输入模块22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的模块,基本上能够包括摄像头部22a以及麦克风部22b等。摄像头部22a在视频通话模式或拍摄模式下对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到的静止影像或视频等的影像帧进行处理。麦克风部22b在通话模式或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中通过麦克风接收外部的声音信号并处理成电子语音数据。
使用者输入模块23是用于生成对使用者终端2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输入数据的模块,尤其用于执行对通过输出模块25的显示屏部25a显示的数据管理信息中的某一个的选择信号进行输入的功能,例如,能够利用通过使用者的触摸操作进行输入的触摸面板(静压/静电)形式或单独的输入装置(例如按键圆顶开关、转轮、转动开关等)进行输入。
传感模块24通过对使用者终端20的开闭状态、使用者终端20的位置、使用者的解除与否、使用者对特定部位的触摸动作、使用者终端20的方位、使用者终端20的加速/减速等使用者终端20的当前状态进行检测,生成用于对使用者终端2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传感信号。如上所述的传感信号被传递到终端控制模块28,从而成为终端控制模块28执行特定功能的基础信息。
输出模块25是用于生成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的输出的模块,基本上能够包括显示屏部25a、声音输出部25b、警报部25c以及触觉反馈部25d等。
显示屏部25a用于对在使用者终端20中处理的信息进行显示输出,例如当使用者终端20处于通话模式时显示与通话相关的UI(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或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而当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拍摄模式时显示所拍摄和/或接收到的影像或UI、GUI。
声音输出部25b能够对在如呼叫信号接收、通话模式或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中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1接收到的声音数据或存储在存储模块26中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
警报部25c能够对用于通知在使用者终端20中发生的事件的信号进行输出。在使用者终端20中发生的事件的实例,包括呼叫信号接收、短消息接收、案件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
触觉反馈部25d能够生成使用者可感觉到的多种不同的触觉效果。触觉反馈部25d生成的触摸效果的代表性实例为震动。能够对触觉反馈部25d生成的震动的强弱和模式等进行控制。
存储模块26能够对终端控制模块28的动作所需的应用程序进行存储,也能够对输入/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短消息、静止影像、视频等)进行临时存储。
此外,存储模块26能够对与在触摸屏上进行触摸输入时输出的多种模式的震动以及声音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也能够对音箱装置控制相关应用程序进行存储。
此外,存储模块26还能够对用于生成音箱装置控制相关信息的源数据进行存储,音箱装置控制相关数据能够采用由影像以及声音构成的形态,而且还能够对音箱装置控制相关数据的生成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存储。
如上所述的控制模块26能够包括如闪速存储器型、硬盘型、微多媒体卡型、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用户接口模块27用于起到与连接到使用者终端20的所有外部设备之间的通道作用。用户接口模块27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或接收电源供应并传递到使用者终端20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或将使用者终端20内部的数据传送到外部设备。
终端控制模块28通常用于对使用者终端2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例如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各种应用程序的执行等相关的控制以及处理。
即,终端控制模块28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模块26中的音箱装置控制相关应用程序,通过执行上述音箱装置控制相关应用程序,能够请求生成音箱装置控制相关数据,并借此接收音箱装置控制相关数据。
此外,终端控制模块28能够通过执行上述音箱装置控制相关应用程序,在生成使用者所需的音箱装置控制相关数据的过程中,将包括影像、语音或声音中的至少一种的付诸要素通过显示屏部25a以及其他输出装置(例如声音输出部25b、警报部25c、触觉反馈部25d)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输出。
此外,终端控制模块28能够对电池部29a的充电电流以及充电电压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值临时存储到存储模块26中。此时,存储模块26在对所监控到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等电池充电状态信息进行存储之外,还对电池规格信息(产品代码、额定等)进行存储为宜。
电源模块29在终端控制模块28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源、内部电源并供应各个构成要素的动作所需的电源。电源模块29将内置的电池不29a的电源供应到各个构成要素,且能够利用充电端子(未图示)对电池进行充电。
本说明书中的各种实施例能够利用如软件方式、硬件方式或上述之组合在可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装置进行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实现。
当利用硬件方式实现时,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能够利用如ASICs(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DSPs(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s)、DSPDs(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PLDs(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FPGAs(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处理器(processors)、控制器(controllers)、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s)、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s)、用于执行功能的电气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实现。在一部分情况下,所述实施例能够通过终端控制模块28实现。
当利用软件方式实现时,如步骤或功能等实施例能够能够与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一起实现。软件代码能够通过利用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实现。此外,软件代码能够被存储到存储模块26中并通过终端控制模块28执行。
当使用者终端20由智能手机构成时,上述智能手机为与一般手机(又名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不同的基于允许使用者自由下载安装或删除所需要的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进行使用的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手机(Phone),理解为包含通常所使用的配备语音/视频通话、互联网数据通信等功能以及移动办公功能的所有手机或虽然没有配备语音通话功能但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所有互联网手机或平板电脑(Tablet PC)的通信设备为宜。
如上所述的智能手机能够是搭载各种不同的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述开放式操作系统能够包括诺基亚(NOKIA)公司的塞班、移动研究(RIMS)公司的黑莓、苹果(Apple)公司的iPhone、微软(MS)公司的Window Mobile、谷歌(Google)公司的安卓、三星电子的BADA等。
因为智能手机使用如上所述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因此与使用封闭式操作系统的手机不同,允许使用者自由下载安装和管理各种应用程序。
即,如上所述的智能手机基本上包括控制部、内存部、画面输出部、按键输入部、声音输出部、声音输入部、摄像头部、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魔块以及用于供应电源的电池等。
上述控制部是用于对智能手机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构成的总称,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运行内存,通过通信总线(BUS)与配备于智能手机中的各个功能构成部连接。
如上所述的控制部通过上述处理器将配备于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代码加载到上述运行内存中进行演算,并通过上述通信总线将其结果传递到至少一个功能构成部,从而对智能手机的动作进行控制。
上述内存部是配备于智能手机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总称,用于对通过上述控制部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代码以及上述应用程序代码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数据集进行存储和保持。上述内存部基本上用于对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对应的系统程序代码和系统数据集、对智能手机的无线通信连接进行处理的通信程序代码和通信数据集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代码和应用程序数据集进行存储,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集同样存储于上述内存部。
上述画面输出部由画面输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aplay)装置)以及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输出模块构成,且通过通信总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从而将上述控制部的各种演算结果中与画面输出对应的演算结果输出到上述画面输出装置。
上述按键输入不由配备至少一个按键的按键输入装置(或与上述画面输出部联动的触摸屏装置)以及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输入模块构成,且通过通信总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从而输入上述控制部的各种演算指令或输入上述控制部执行演算所需要的数据。
上述声音输出部由用于输出声音信号的音箱以及用于对上述音箱进行驱动的声音模块构成,且通过通信总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从而将上述控制部的各种演算结果中与声音输出对应的演算结果通过上述音箱进行输出。上述声音模块对拟通过上述音箱进行输出的声音数据进行解码(Decoding),从而将其转换成声音信号。
上述声音输入部由用于接收声音信号输入的麦克风以及用于对上述麦克风进行驱动的声音模块构成,将通过上述麦克风输入的声音数据传递到上述控制部。上述声音模块对通过上述麦克风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Encoding)。
上述摄像头部由光学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以及用于对其进行驱动的摄像头模块构成,通过上述光学部获得输入到上述CCD中的位映像数据。上述位映像数据能够包括静止影像的图像数据以及视频数据。
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是用于连接无线通信的通信构成的总称,包括用于对特定频段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收发的天线、RF模块、基带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且通过通信总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从而将上述控制部的各种演算结果中与无线通信对应的演算结果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传送,或在通过无线通信接收数据并传递到上述控制部的同时维持上述无线通信的连接、登录、通信、切换(handoff)步骤。
此外,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包括按照CDMA/WCDMA标准执行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位置注册、呼叫处理、通话连接、数据通信、切换中的至少一种的移动通信构成。此外,根据相关从业人员的意图,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能够包括按照IEEE 802.16标准执行移动互联网的连接、位置注册、数据通信、切换中的至少一种的移动通信构成,因此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因为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构成而受到限定。
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由在一定的距离之内以无线频率信号作为通信媒介连接通信会话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构成,较佳地能够包括ISO 180000系列标准的RFID通信、蓝牙通信、无线热点通信、公共无线通信中的至少一种。此外,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整合。
如上所述构成的智能手机是指可执行无线通信的终端,除智能手机之外也能够使用可通过包含互联网在内的网络执行数据收发的任意终端装置。即,上述智能手机能够包括配备短消息传送功能和网络连接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可携带及移动的便携式终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在上述内容中对适用本发明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和发明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而上述变形实施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产业可用性
本发明能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牙接收部,配备于构成整个主体的主体部的内部,利用蓝牙(Bluetooth)通信从外部终端接收语音信息数据;
GPS接收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通过利用多个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卫星接收纬度、经度以及高度信息而获得当前位置信息数据;
一氧化碳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检测;
显示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在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的同时将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画面上;
功率放大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将通过上述蓝牙接收部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数据放大到预先设定的功率;
语音输出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通过上述功率放大部放大的语音信息数据进行输出;
控制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在接收到通过上述蓝牙接收部接收的语音信息数据之后传递到上述功率放大部,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以听觉方式进行确认,同时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以及,
电源供应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向上述各个部供应所需要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接收到通过上述一氧化碳检测部检测到的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之后将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浓度值进行比较,在当前一氧化碳浓度值大于上述标准浓度值时,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预先设定的功率语音播放预先设定的气体警报音,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听觉方式进行认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持续性地输出气体警报音达到预先设定的动作时间时将所输出的语音放大到最大功率,以便于能够得到周边人群的帮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通过上述语音输出部输出气体警报音的过程中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接收到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时,使相应的气体警报音的输出被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以及,
LED照明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输出至少一种颜色的LED照明;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LED照明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使上述LED照明部的亮度或闪烁状态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ED照明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输出至少一种颜色的LED照明;以及,
照度传感器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对外部的亮度信息进行检测;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LED照明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接收到通过上述照度传感器部检测到的外部的亮度信息之后对其进行演算并获得外部亮度值,从而使上述LED照明部的亮度或闪烁状态根据所获得的外部亮度值发生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功率放大部以及上述语音输出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输出预先设定的遇险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供应部,包括至少一个电池,
而且还包括:充电电路部,通过搭载于上述主体部一侧的充电端子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并在上述控制部的控制下对上述电源供应部的电池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电源供应部的电池剩余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所监控到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在单独配备的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者输入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出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以及,
无线通信部,以无线通信方式将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无线传送到外部终端;
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无线通信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在遇到危险时根据通过上述使用者输入部输出的特定的使用者输入信号,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将通过上述GPS接收部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遇难信号无线传送到外部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无线通信方式,采用如蓝牙(Bluetooth)通信、紫蜂(ZigBee)通信、UWB(超宽带,Ultra Wideband)通信、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通信或红外线(IR)通信中的某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方试或如3G通信、4G通信、5G通信、无线热点(Wi-Fi)通信、无线千兆比特(WiGig)通信、无线宽带互联网(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Wibro)通信或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中的某一种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终端,由智能手机(Smart Phone)、智能平板(Smart Pad)或智能日记本(Smart Note)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细粉尘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对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以及,
超微细粉尘检测部,配备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或外部,对空气中的超微细粉尘浓度进行检测;
上述控制部,将通过上述微细粉尘检测部以及上述超微细粉尘检测部分别检测到的当前空气中的微细粉尘浓度值以及超微细粉尘浓度值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屏画面上,以便于使用者能够以视觉方式进行确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细粉尘检测部用于对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细粉尘进行测定,由用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或臭氧中的至少一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
上述超微细粉尘检测部用于对粒径为2.5μm以下的超微细粉尘进行测定,由用于对超微细粉尘中所包含的总碳、有机碳以及元素碳进行测定的至少一种超微细粉尘传感器构成。
CN201980000675.7A 2019-02-11 2019-03-22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Pending CN1118198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15310A KR102069559B1 (ko) 2019-02-11 2019-02-11 복합 기능을 내장한 휴대용 블루투스 스피커 장치
KR10-2019-0015310 2019-02-11
PCT/KR2019/003350 WO2020166758A1 (ko) 2019-02-11 2019-03-22 복합 기능을 내장한 휴대용 블루투스 스피커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9860A true CN111819860A (zh) 2020-10-23

Family

ID=6980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675.7A Pending CN111819860A (zh) 2019-02-11 2019-03-22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2276B2 (zh)
KR (1) KR102069559B1 (zh)
CN (1) CN111819860A (zh)
WO (1) WO20201667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1467A (zh) * 2019-03-07 2019-05-24 东莞海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燃气和火灾检测报警功能的智能音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3034B1 (ko) * 2020-03-10 2021-12-01 주식회사 유니크산업 다기능이 부가된 휴대용 스마트 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0556B1 (ko) * 2007-11-15 2008-05-22 (주)화이트클라우드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N105474282A (zh) * 2013-09-17 2016-04-06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具有增强的音频及通信能力的烟雾检测器
CN206452527U (zh) * 2017-02-23 2017-08-29 广州荣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检测pm2、5的移动蓝牙耳机音箱
CN206948586U (zh) * 2017-03-07 2018-01-30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设备
CN207369226U (zh) * 2017-11-08 2018-05-15 盛世乐居(亚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响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1805B2 (en) * 2007-07-26 2016-04-12 Faiz Zishaan Responsive units
US9194715B2 (en) * 2012-10-14 2015-11-24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offering navigation guidance
WO2015031625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Grain Audio, LLC Portable speaker with elastomeric bezels and integral isolation feet
KR101731171B1 (ko) * 2015-08-05 2017-04-27 강현 휴대 단말기와 연동하는 화재 경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0563B1 (ko) * 2015-08-17 2017-04-26 오션기술 주식회사 레져용 선박의 스피커 일체형 led 시스템
ITUA20163746A1 (it) 2016-05-24 2017-11-24 Wise S R L Sistema di interconnessione elettrica tra un conduttore intrinsecamente estensibile ed uno non intrinsecamente estensibile
KR101771974B1 (ko) 2016-05-30 2017-08-29 주식회사 엘템 초지향성 스피커와 일반 스피커가 결합된 휴대용 블루투스 스피커
KR101851588B1 (ko) * 2016-07-15 2018-04-24 유형근 Cctv·블랙박스·공기정화·led 색상조명 기능을 갖는 스마트 멀티 스피커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0556B1 (ko) * 2007-11-15 2008-05-22 (주)화이트클라우드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N105474282A (zh) * 2013-09-17 2016-04-06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具有增强的音频及通信能力的烟雾检测器
CN206452527U (zh) * 2017-02-23 2017-08-29 广州荣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检测pm2、5的移动蓝牙耳机音箱
CN206948586U (zh) * 2017-03-07 2018-01-30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设备
CN207369226U (zh) * 2017-11-08 2018-05-15 盛世乐居(亚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1467A (zh) * 2019-03-07 2019-05-24 东莞海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燃气和火灾检测报警功能的智能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6758A1 (ko) 2020-08-20
KR102069559B1 (ko) 2020-03-02
US20210337290A1 (en) 2021-10-28
US11272276B2 (en)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2168B2 (en) IoT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oT device with vibration pairing
EP2813907B1 (en) Watch type mobile terminal
KR101437975B1 (ko) 충전상태 표시기능을 갖는 무접점 충전장치 및 그 충전방법
KR20150099671A (ko) 요청 정보에 따른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20150112527A (ko) 전자 장치의 화면 표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1565410B (zh) 一种无线信号质量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U2018256528B2 (en) Media fi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233671A (zh) 拓扑管理方法和执行拓扑管理方法的网络系统
CN109168108B (zh) 电声器件振幅调整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KR20150124785A (ko) 화상 긴급 통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15584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 mobile phone and a mobile phone cover
CN103379198A (zh) 使用便携式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9860A (zh) 内置复合功能的便携式蓝牙音箱装置
CN111835907A (zh) 一种跨电子设备转接服务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6462411A (zh) 用于应用和设备的用户界面
US11871478B2 (en) Bluetooth low energy-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6303071B (zh) 一种控制终端上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4285938B (zh) 一种设备推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4745B (zh) 一种双卡拨号显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947389A (zh) 音频切换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3419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 mobile phone and a mobile phone cover
KR102286616B1 (ko) 홀 센서를 이용한 전관방송용 오디오 앰프부 및 스피커 선로의 모니터링 장치
KR20150050065A (ko)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599027B (zh) 电子地图的展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8075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