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7570B -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7570B
CN111807570B CN202010891559.3A CN202010891559A CN111807570B CN 111807570 B CN111807570 B CN 111807570B CN 202010891559 A CN202010891559 A CN 202010891559A CN 111807570 B CN111807570 B CN 111807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floccula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15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7570A (zh
Inventor
庄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ang Yiji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915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7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7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7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7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7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敞口絮凝罐;第一滑槽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底部为筛板结构;第二滑槽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第一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第二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本发明通过第二滑槽、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推块和转轴的设计,在絮凝沉淀稳定后,可利用转轴驱动第三弧形板进行转动,从而使絮凝沉淀物在过滤机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依次进行过滤,絮凝效果好,絮凝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悬浮微粒的去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但是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污水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污水处理已经越来越重要,污水处理是指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聚集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而稳定。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一般离子价数越高,絮凝作用越强。
现有的絮凝装置结构复杂,大多是在反应罐中加入絮凝剂,通过搅拌絮凝沉淀,絮凝物沉降到底部,从絮凝物上部将上清液排出,此种排水方式需要水泵进行,易导致反应罐底部沉降的絮凝物被抽出,从而降低污水处理效果,且沉降在反应罐底部的絮凝沉淀物不易清理,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一些絮凝装置通过滤板进行絮凝沉淀物的过滤,滤板安装拆卸麻烦,不便于清洗。因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通过第三弧形板、转轴、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电动伸缩杆和第二滑槽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絮凝反应装置结构复杂,上清液泵排时易导致絮凝沉淀物的排出,降低污水处理效果,沉降在絮凝装置底部的絮凝沉淀物不易清理,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滤板安装拆卸麻烦,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敞口絮凝罐;所述敞口絮凝罐内圆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底部为筛板结构;所述过滤机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表面和第三弧形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表面与第一弧形板内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弧形板下表面与第一弧形板内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弧形板外圆周面与第一弧形板内圆周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板上表面与第二弧形板内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板下表面与第二弧形板内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板外圆周面与第二弧形板内圆周面滑动配合;所述过滤机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与第三弧形板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底部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一筛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端贯穿固定板上表面;所述述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环形管;所述中空环形管周侧面开设有空气主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所述空气压缩罐输出端与空气主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罐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环形管底部开设有若干空气支管;所述空气支管一端开设有曝气盘。
进一步地,所述敞口絮凝罐外圆周面靠近顶部位置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周侧面和排水管周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二滑槽、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推块和转轴的设计,在絮凝沉淀稳定后,可利用转轴驱动第三弧形板进行转动,从而使絮凝沉淀物在过滤机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依次进行过滤,滤液从敞口絮凝罐底部排出,絮凝效果好,絮凝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悬浮微粒的去除效果。
2、本发明通过第一滑槽和电动伸缩杆的设计,可实现过滤机构所处高度的灵活调节,便于过滤机构、第一筛板以及第二筛板的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本发明通过中空环形管、空气主管、空气支管和曝气盘的设计,可利用微孔气泡实现絮凝装置中污水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有利于实现絮凝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加快絮凝沉淀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过滤部分结构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101-敞口絮凝罐,102-第一滑槽,103-过滤机构,104-第二滑槽,105-第一弧形板,106-第二弧形板,107-第三弧形板,108-推块,109-转轴,110-第一连接柱,111-第一筛板,112-第二连接柱,113-第二筛板,114-支柱,115-支撑座,116-电动伸缩杆,117-支撑梁,118-固定板,119-驱动电机,120-中空环形管,121-空气主管,122-空气压缩罐,123-进气管,124-空气支管,125-曝气盘,126-进水管,127-排水管,128-第一控制阀,129-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1;
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敞口絮凝罐101;敞口絮凝罐101内圆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102;第一滑槽102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103;过滤机构103底部为筛板结构;
过滤机构103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04;第二滑槽104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05、第二弧形板106和第三弧形板107;第一弧形板105和第二弧形板106均为中空结构;第二弧形板106上表面和第三弧形板107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推块108;
第二弧形板106上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顶部滑动配合;第二弧形板106下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底部滑动配合;第二弧形板106外圆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圆周面滑动配合;
第三弧形板107上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顶部滑动配合;第三弧形板107下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底部滑动配合;第三弧形板107外圆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圆周面滑动配合;
过滤机构103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9;转轴109周侧面与第三弧形板107周侧面固定连接;
过滤机构103底部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柱110;第一连接柱11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111;第一筛板1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12;第二连接柱11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113。
其中如图1-2所示,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114;支柱114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5;支撑座1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电动伸缩杆116;电动伸缩杆116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17;支撑梁117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8;固定板11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9;利用电动伸缩杆116可实现过滤机构103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便于将过滤机构103往上移动,使过滤机构103脱离出敞口絮凝罐101,从而方便过滤机构103、第一筛板111和第二筛板113上絮凝沉淀物的清理。
其中如图1和图6所示,转轴109一端贯穿固定板118上表面;转轴109一端与驱动电机119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19控制转轴109的转动,利用转轴109带动第三弧形板107进行转动,再利用推块108分别实现第一弧形板105和第二弧形板106相对位置的变化。
其中如图5和图8所示,支撑梁11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环形管120;中空环形管120周侧面开设有空气主管121;支撑梁11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122;空气压缩罐122输出端与空气主管121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压缩罐122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3;中空环形管120底部开设有若干空气支管124;空气支管124一端开设有曝气盘125;空气压缩罐122内部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主管121流进中空环形管120中,中空环形管120内部的空气再通过空气支管124分别流通到各个曝气盘125中,通过曝气盘125表面开设的大量微孔溢出,实现敞口絮凝罐101内部污水和絮凝剂的充分搅拌,搅拌效率更高,可以实现一个很好的搅拌效果。
其中如图2-3所示,敞口絮凝罐101外圆周面靠近顶部位置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管126和排水管127;进水管126周侧面和排水管127周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控制阀128和第二控制阀129,根据实际污水絮凝沉淀情况,利用第一控制阀128和第二控制阀129控制敞口絮凝罐101内部的进水和排水,以实现一个更佳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打开第一控制阀128,让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26到敞口絮凝罐101中,待达到处理水量后,关闭第一控制阀128,根据水量情况,按最佳絮凝比例往敞口絮凝罐101中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然后,运行空气压缩罐122,将其内部压缩后的空气通过空气主管121流进中空环形管120中,中空环形管120内部的空气再通过空气支管124分别流通到各个曝气盘125中,通过曝气盘125表面开设的大量微孔溢出,实现敞口絮凝罐101内部污水和絮凝剂的充分搅拌,搅拌效率更高,可以实现一个很好的搅拌效果,搅拌一端时间后,停止运行空气压缩罐122,让敞口絮凝罐101内部的絮凝混合溶液进行自然沉降,待絮凝混合溶液自然沉降完全后,启动驱动电机119,使转轴109低速顺时针运转,利用转轴109带动第三弧形板107进行转动,当第三弧形板107完全转至第二弧形板106内部时,利用第三弧形板107上的推块108推动第二弧形板106进行转动,当第二弧形板106完全转至第一弧形板105内部时,利用第二弧形板106上的推块108推动第一弧形板105进行转动,使絮凝沉淀物依次在过滤机构103、第一筛板111和第二筛板113上进行过滤,滤液从敞口絮凝罐101底部排出,絮凝效果好,絮凝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悬浮微粒的去除效果;最后,利用电动伸缩杆116可将过滤机构103、第一筛板111和第二筛板113一起往上移出敞口絮凝罐101,便于絮凝沉淀物的清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敞口絮凝罐(101);所述敞口絮凝罐(101)内圆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102);所述第一滑槽(102)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103);所述过滤机构(103)底部为筛板结构;
所述过滤机构(103)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二滑槽(104)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05)、第二弧形板(106)和第三弧形板(107);所述第一弧形板(105)和第二弧形板(106)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板(106)上表面和第三弧形板(107)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推块(108);
所述第二弧形板(106)上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弧形板(106)下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弧形板(106)外圆周面与第一弧形板(105)内圆周面滑动配合;
所述第三弧形板(107)上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板(107)下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底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弧形板(107)外圆周面与第二弧形板(106)内圆周面滑动配合;
所述过滤机构(103)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9);所述转轴(109)周侧面与第三弧形板(107)周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机构(103)底部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柱(110);所述第一连接柱(11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筛板(111);所述第一筛板(1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12);所述第二连接柱(11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113);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114);所述支柱(114)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15);所述支撑座(1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电动伸缩杆(116);
所述电动伸缩杆(116)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17);所述支撑梁(117)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8);所述固定板(11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9);
所述转轴(109)一端贯穿固定板(118)上表面;所述述转轴(109)一端与驱动电机(119)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梁(11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环形管(120);所述中空环形管(120)周侧面开设有空气主管(121);
所述支撑梁(11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122);所述空气压缩罐(122)输出端与空气主管(1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罐(122)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3);
所述中空环形管(120)底部开设有若干空气支管(124);所述空气支管(124)一端开设有曝气盘(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絮凝罐(101)外圆周面靠近顶部位置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管(126)和排水管(127);所述进水管(126)周侧面和排水管(127)周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控制阀(128)和第二控制阀(129)。
CN202010891559.3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Active CN111807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1559.3A CN111807570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1559.3A CN111807570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7570A CN111807570A (zh) 2020-10-23
CN111807570B true CN111807570B (zh) 2021-02-19

Family

ID=7285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1559.3A Active CN111807570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75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2530A1 (en) * 2010-09-27 2012-04-05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Apparatu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CN205472847U (zh) * 2016-02-28 2016-08-17 山东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水环保处理系统
CN206457297U (zh) * 2016-12-23 2017-09-01 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混凝装置
CN206635143U (zh) * 2017-02-23 2017-11-14 成都言行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排渣的无机化工废水处理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7570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7087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药剂搅拌罐
CN210193538U (zh) 一种用于分离污水中悬浮物的污水净化器
CN110759518A (zh) 一种城市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CN21461205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快速除悬浮污染物mbr装置
CN111807570B (zh) 一种用于悬浮微粒高效分离的絮凝装置
CN210186572U (zh) 废水悬浮物过滤系统
CN211273712U (zh)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93345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10354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104876364A (zh) 一种高效污水深度处理成套化装置
CN213680133U (zh) 一种污泥污水分离循环再利用装置
CN115072817A (zh) 一种磁混凝污水处理的沉淀设备
CN210150860U (zh)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8586149U (zh) 一种污水固体颗粒物多级筛分过滤装置
CN204824436U (zh) 一种高效污水深度处理成套化装置
CN207862039U (zh) 一种含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205965145U (zh) 一种污水污泥处理渣液分离装置
CN214141886U (zh)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207882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搅拌设备
CN217127129U (zh) 一种智慧水务用城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161683U (zh) 一种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103456U (zh) 一种磁混凝沉淀池污水处理系统
CN215516912U (zh) 一种水污染过滤净化装置
CN2132024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CN214571211U (zh)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ang Yijie

Inventor before: Zhou L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6

Address after: 510145 Room 204, 6 Baihe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uang Yijie

Address before: 264001 dividend market of Zhifu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tai Zhifu District Liufu tea factor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