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155B - 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155B
CN111800155B CN201910275062.6A CN201910275062A CN111800155B CN 111800155 B CN111800155 B CN 111800155B CN 201910275062 A CN201910275062 A CN 201910275062A CN 111800155 B CN111800155 B CN 111800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eed
phase difference
directional antenna
wir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50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155A (zh
Inventor
张睿志
陈威凯
张喻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750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microphone with electric circuitry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装置,其包括第一收发器电路、功率分配器、第一指向天线及第二指向天线。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第一馈入部具有一第一线长。第二指向天线连接于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第一指向天线与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其中,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第一指向天线及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预定相位差形成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

Description

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提供全向性场型的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音箱通过家庭中的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LAN,WLAN)中的WiFi存取点(Access Point,AP)上网,而鲜少能兼具存取点功能来提供家中其他设备上网,并利用蓝牙配对周边设备播放高音质音乐。其困难点在于,智能音箱本身的WiFi 2.4G无线区域网络需长期发射信号,对于在相同频段下运作的蓝牙设备产生干扰(蓝牙的操作频带为2.4G~2.485GHz),在以蓝牙配对播放音乐时,将会使得有效的配对播放音乐距离变短。
此外,对于需要播放高音质音乐的部分使用者而言,需要使用蓝牙立体声音讯传输规范(A2DP)。然而,此规范并不支持重传机制,换言之,当使用2.4G WiFi/蓝牙以分时双工(TDD)传输数据时,一旦蓝牙停止传输,会产生中断音讯的问题。
再者,现有的智能音箱通常在进行蓝牙与2.4G WiFi传输时使用倒F型天线(Inverted F-Antenna,IFA),然而,采用此架构时,其场型在沿着电路板的方向,常常会出现零点,也无法达到在水平面无死角的特性。并且,由于电路板属于天线的一部分,其蓝牙与WiFi的隔离度性能不佳。
在体积微小化的前提下,几乎没有无金属阻隔空间可供设计全向式天线。且受限于现有的蓝牙芯片多为单一收发机设计,也无法采用多个收发机搭配多根天线来克服有金属阻隔空间时的天线全向性问题。
故,在一个无线装置中,如何通过结构及电路设计的改良,来提供全向性的天线场型,同时维持蓝牙天线与WiFi天线的隔离度,以克服上述的缺陷,使无线装置可兼具智能音箱及WiFi存取点的功能,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全向性场型的无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其包括第一收发器电路、功率分配器、第一指向天线及第二指向天线。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第一馈入部具有一第一线长。第二指向天线与第一指向天线相对,连接于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第一指向天线与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其中,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第一指向天线及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预定相位差形成全向性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
本发明采用两指向性天线设计,通过单天线本身具高指向性的特性可降低同系统中与同频子系统的干扰,来增加无线传输距离并可利用其不受后方主电路板及金属阻隔物影响天线效能的特性,因此,可将两指向性天线分别摆放于主电路板或任何金属物的两侧,再通过接上不同长度的同轴线及分波器,使其馈入产生预定相位差,进而使两指向性天线的合并场型近似于全向性场型的特性。
此外,通过在无线装置中设置隔离板来达到预定隔离度,使得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在大幅缩小产品外观尺寸时,可同时增加同频系统共存效能,并进而及使本发明的无线装置更具竞争力。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A至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片天线馈入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个别馈入场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以预定相位差18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150度及21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30度及-3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装置的辐射单元及主电路板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设置有主电路板并以预定相位差18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7A及7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垂直极化的偶极天线设置示意图及两水平极化的偶极天线设置示意图;
图8A及图8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偶极天线的个别场型图以及以预定相位差馈入的场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无线装置:1、2
第一收发器电路:100
功率分配器:102
第一指向天线:104
第二指向天线:106
传送接收共用端口:TRP
第一端:P1
第二端:P2
第三端:P3
第一馈入部:F1
第一辐射单元:A1
第一线长:L1。
第二馈入部:F2
第二辐射单元:A2
第二线长:L2
第二收发器电路:108
第三天线:110
第一隔离板:112
第二隔离板:114
主电路板:MPCB
第一偶极天线:DA1
第二偶极天线:DA2
第一贴片天线:PA1
第二贴片天线:PA2
第一馈入点:FP1
第二馈入点:FP2
法线方向:N1、N1’
法线方向:N2、N2’
第一反射板:RP1
第二反射板:RP2
壳体:CAS
同向极化方向:SD
反向极化方向:O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无线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或者信号,但这些元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方块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1,其包括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功率分配器102、第一指向天线104及第二指向天线106。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TRP,功率分配器102包含第一端P1、第二端P2与第三端P3,第一端P1连接于传送接收共用端口TRP。
此处,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可为蓝牙收发器,其通常仅配置了用于传送与接收数据的单一连接端口,由电路可知,目前蓝牙收发器使用的射频系统是只有单路的传送端/接收端(TX/RX)。
进一步而言,第一指向天线104连接于功率分配器102的第二端P2,具有第一馈入部F1及第一辐射单元A1,其中,第一馈入部F1具有第一线长L1。
另一方面,第二指向天线106与第一指向天线104相对,连接于功率分配器102的第三端P3,第二指向天线106具有第二馈入部F2及第二辐射单元A2。其中,第二馈入部F2具有第二线长L2,且第一指向天线104与第二指向天线之间106具有预定相位差。其中,第一收发器电路100通过第一指向天线104及第二指向天线106,以通过预定相位差形成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此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详细而言,第一指向天线104及第二指向天线106的辐射方向不同,例如,第一指向天线104及第二指向天线106的辐射方向可定义为辐射场型中的峰值增益(Peak Gain)方向,且例如可为相反的。此外,所形成的预定场型可为一近似全向性场型,换言之,其辐射场型无明显死角(null),且可例如为圆形、楕圆形等。
参照如图1所示,当信号从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出发,此时电路端需要将单路的RF系统加上一个分波器来收发两支天线的信号。因此,通过设置功率分配器102,将来自第一收发器电路100的信号分成两个信号。其中,功率分配器102可为Wilkinson分波器或T接合式分波器,或可设置预留的多个功率分配器102,后续可依据产品需求进行设计变更。
续言之,在本实施例的电路设计中,配置有两路天线,其中一路通过线长的改变来形成预定相位差,例如,使其中一路的相位落后特定角度,再接上具指向性的天线,使其场型趋近于全向性。特定相位差会依天线摆放方向以及极化有关,一般为0度或180度。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特定相位差也可以是-30度至30度,或150度至210度。
请参考图2A至图2D,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片天线馈入方向示意图。具体来说,不同的馈入方向及极化需要不同的相位差,目的都是使其在Y方向的形成建设性干涉。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一辐射单元A1及第二辐射单元A2分别为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且第一贴片天线PA1的法线方向N1与第二贴片天线PA2的法线方向N2相反。
详细而言,对于贴片天线而言,极化方向取决于馈入端的位置。图2A及2B的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为水平极化。第一馈入部F1相对于第一辐射单元A1具有第一馈入方向,第二馈入部F2相对于第二辐射单元A2具有第二馈入方向。如图2A所示,请参照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的位置,第一馈入方向朝向-Y方向,第二馈入方向也朝向-Y方向,因此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相同。其中当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较佳为180度。
而如图2B所示,请参照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的位置,第一馈入方向朝向-Y方向,第二馈入方向朝向+Y方向,因此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不同。此时,当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时,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相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为0度。特别注意的是,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可以设计不同长度,并同样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较佳为0度。
另一方面,垂直极化的情形可参照图2C及图2D。如图2C所示,请参照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的位置,第一馈入方向朝向-Z方向,第二馈入方向也朝向-Z方向,因此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相同。其中当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相同或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为0度。
而如图2D所示,请参照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的位置,第一馈入方向朝向-Z方向,第二馈入方向朝向+Z方向,因此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不同。此时,当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时,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为180度。
请参阅图3、图4A,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个别馈入场型及以预定相位差馈入的场型示意图。举例而言,以蓝牙频段进行同方向馈入水平极化的2.45GHz贴片天线为例,其个别馈入场形如图3所示,单一贴片天线仅能提供其中一面的场型,因此,可由两背对背的贴片天线来涵盖全部的方位。当使其以预定相位差,例如为180度,且馈入方向相同时,其场型如图4A所示,其侧边死角明显消失,拥有近乎全向性的场型。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4B,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150度及21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形成预定相位差180度及210度,以及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以同向馈入,且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时,均可分别得到具有全向性的预定场型。
请参阅图4C,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形成预定相位差0度,以及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以同向馈入,且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时,可得到具有全向性的预定场型。
此外,还可参阅图4D,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的贴片天线的以预定相位差+30度及-30度同向馈入的场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形成预定相位差+30度及-30度,以及第一贴片天线PA1及第二贴片天线PA2以同向馈入,且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时,均可分别得到具有全向性的预定场型。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的无线装置的辐射单元及主电路板的配置示意图。在设计产品时,常需要让出整层的金属禁制区以达到天线场型无死角的要求,但此举会大幅增加产品尺寸。
如图5所示,无线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辐射单元A1及第二辐射单元A2之间的主电路板MPCB,其中,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MPCB上。类似的,可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的贴片天线设置有主电路板并以预定相位差馈入的场型示意图。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架构,两辐射单元中间可放置电路板,同时也能使场型保有全向性的特性,且无需让出任何的金属禁制区。
另一方面,除了使用贴片天线外,也可使用偶极天线来达成类似效果。请参考图7A及图7B,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垂直极化的偶极天线设置示意图及两水平极化的偶极天线设置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偶极天线而言,其极化方向依据偶极天线摆设方向。假设X-Y平面为地面,若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摆设方向垂直于X-Y平面,则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若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摆设方向平行于X-Y平面,因此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一指向天线104还包括第一反射板RP1,设置于第一辐射单元A1及主电路板MPCB之间,且该第二指向天线106还包括第二反射板RP2,设置于第二辐射单元A2及主电路板MPC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单元A1及第二辐射单元A2分别为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且第一反射板RP1的法线方向N1’与第二反射板RP2的法线方向N2’相反。
类似的,第一馈入部F1相对于第一辐射单元A1具有第一馈入方向,且第二馈入部F2相对于第二辐射单元A2具有第二馈入方向。其中,如图7A及图7B所示,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相同时,表示为同向极化方向SD,若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相反时,表示为反向极化方向OD。图中的正(+)及负(-)分别用于表示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馈入点。
在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亦即,同向极化方向SD时,且如图7A所示当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时,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较佳为180度。而当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时,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相同或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较佳为0度。
另一方面,在第一馈入方向与第二馈入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当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相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较佳为0度。而当第一偶极天线DA1及第二偶极天线DA2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时,第一线长L1与第二线长L2不同以形成预定相位差,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较佳为180度。
请参阅图8A及图8B,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偶极天线的个别场型图以及以预定相位差馈入的场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发明的架构应用于双偶极天线时,以图7A及图7B的偶极天线为例,通过额外设置反射板后,其个别叠加场型如图8A所示,可知将个别场型重叠后,其侧边场型最弱。然而,当使两偶极天线为垂直极化且馈入方向相同时,以预定相位差,例如为0度来形成预定场型时,其场型如图8B所示,侧边死角明显消失,拥有近乎全向性的场型。因此,本发明采用两指向性天线设计,通过单天线本身具高指向性的特性可降低同系统中与同频子系统的干扰,来增加无线传输距离并可利用其不受后方主电路板及金属阻隔物影响天线效能的特性,因此,可将两指向性天线摆放于主电路板或任何金属物的两侧,再通过接上不同长度的同轴线或分波器,使其馈入产生相位差,进而使双天线合并场形近似于全向性的特性。
因此,本发明可适用于仅单一无线发射接收器并存在有印刷电路板或金属阻隔问题时,达成无线产品传输无死角的功能。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方块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无线装置2,其包括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功率分配器102、第一指向天线104、第二指向天线106、第二收发器电路108、第三天线110、第一隔离板112及第二隔离板114。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TRP,功率分配器102包含第一端P1、第二端P2与第三端P3,第一端P1连接于传送接收共用端口TRP。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发器电路100为蓝牙收发器电路,且第二收发器电路108为WiFi存取点收发器电路。
另一方面,第二收发器电路108用以控制第三天线110收发信号,而第一指向天线104与第二指向天线106操作于第一操作频段,第三天线110操作于第二操作频段,且第一操作频段与该第二操作频段部分重叠,例如,蓝牙与2.4G WiFi AP处在相同的ISM频段。
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分时双工(TDD)无法支持高音质音乐播放,所以本发明采用2.4G频段的分频双工(FDD)来降低WLAN/蓝牙间干扰,此时蓝牙就可以持续运作不需要分时工作,播放高音质音乐时也就不需考虑TDD造成断音的影响。因为自身的蓝牙/2.4G WLANAP处在相同的ISM频带,所以需要将两者的天线隔离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来避免蓝牙断音。
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发器电路108连接于第三天线110,第一隔离板112设置在第三天线110及第一指向天线104的第一辐射单元A1之间,第二隔离板114设置在第三天线110及第二指向天线106的第二辐射单元A2之间。其中,第一隔离板112用于提供第三天线110及第一指向天线104之间的预定隔离度,且第二隔离板114用于提供第三天线110及第二指向天线106之间的预定隔离度。
此外,本实施例的主电路板MPCB、第一收发器电路100、功率分配器102、第一指向天线104、第二指向天线106、第二收发器电路108、第三天线110、第一隔离板112及第二隔离板114均可设置于壳体CAS内。通过设置隔离板达到预定隔离度,使得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在大幅缩小产品外观尺寸时,可同时增加同频系统共存效能,并进而及使本发明的无线装置更具竞争力。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两指向性天线设计,通过单天线本身具高指向性的特性可降低同系统中与同频子系统的干扰,来增加无线传输距离并可利用其不受两指向性天线之间的主电路板及金属阻隔物影响天线效能的特性,因此,可将两指向性天线摆放于主电路板或任何金属物的两侧,再通过接上不同长度的同轴线或分波器,使其馈入产生相位差,进而使两指向性天线合并场型近似于全向性的特性。由此,可实现一个无线装置兼具智能音箱与无线存取点AP的功能。
此外,通过在无线装置中设置隔离板来达到预定隔离度,使得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在大幅缩小产品外观尺寸时,可同时增加同频系统共存效能,并进而及使本发明的无线装置更具竞争力。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9)

1.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具有第一线长;以及
第二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该第一指向天线与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
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该第一指向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该预定相位差形成一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该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
其中无线装置还包括主电路板,设置在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设置在该主电路板上,且该第一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该第二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朝向该主电路板的不同侧,
其中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分别为第一贴片天线及第二贴片天线,且该第一贴片天线的法线方向与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法线方向相反,
其中该第一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具有第一馈入方向,该第二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具有第二馈入方向,该第一馈入方向与该第二馈入方向相同,其中当该第一贴片天线及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其中当该第一贴片天线及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相同或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一指向天线具有第一场型,该第二指向天线具有第二场型,且该预定场型与该第一场型及该第二场型不同。
3.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具有第一线长;以及
第二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该第一指向天线与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
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该第一指向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该预定相位差形成一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该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
其中无线装置还包括主电路板,设置在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设置在该主电路板上,且该第一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该第二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朝向该主电路板的不同侧,
其中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分别为第一贴片天线及第二贴片天线,且该第一贴片天线的法线方向与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法线方向相反,
其中该第一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具有第一馈入方向,该第二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具有第二馈入方向,该第一馈入方向与该第二馈入方向相反,其中当该第一贴片天线及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相同或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其中当该第一贴片天线及该第二贴片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
4.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具有第一线长;以及
第二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该第一指向天线与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
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该第一指向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该预定相位差形成一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该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
其中无线装置还包括主电路板,设置在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设置在该主电路板上,且该第一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该第二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朝向该主电路板的不同侧,
其中该第一指向天线还包括第一反射板,设置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主电路板之间,且该第二指向天线还包括第二反射板,设置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主电路板之间,其中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分别为第一偶极天线及第二偶极天线,且该第一反射板的法线方向与该第二反射板的法线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一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具有第一馈入方向,且该第二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具有第二馈入方向,该第一馈入方向与该第二馈入方向相同,其中当该第一偶极天线及该第二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其中当该第一偶极天线及该第二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相同或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一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具有第一馈入方向,该第二馈入部相对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具有第二馈入方向,该第一馈入方向与该第二馈入方向相反,其中当该第一偶极天线及该第二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相同或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负30度至正30度,其中当该第一偶极天线及该第二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该第一线长与该第二线长不同以形成该预定相位差,该预定相位差的范围为150度至210度。
7.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电路,具有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功率分配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传送接收共用端口;
第一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馈入部及第一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具有第一线长;以及
第二指向天线,连接于该功率分配器的第三端,具有第二馈入部及第二辐射单元,其中该第二馈入部具有第二线长,且该第一指向天线与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具有预定相位差;
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通过该第一指向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以通过该预定相位差形成一预定场型进行传送或接收信号,且该预定场型具有全向性,
其中无线装置还包括主电路板,设置在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之间,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设置在该主电路板上,且该第一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与该第二指向天线的辐射方向朝向该主电路板的不同侧,
还包括:
第二收发器电路;
第三天线,连接于该第二收发器电路;
第一隔离板,设置在该第三天线及该第一指向天线之间;以及
第二隔离板,设置在该第三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其中该第一隔离板用于提供该第三天线及该第一指向天线之间的预定隔离度,且该第二隔离板用于提供该第三天线及该第二指向天线之间的预定隔离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二收发器电路经配置以控制该第三天线收发信号,该第一指向天线与该第二指向天线操作于第一操作频段,该第三天线操作于第二操作频段,且该第一操作频段与该第二操作频段部分重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一收发器电路为蓝牙收发器电路,且该第二收发器电路为WiFi收发器电路。
CN201910275062.6A 2019-04-08 2019-04-08 无线装置 Active CN111800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5062.6A CN111800155B (zh) 2019-04-08 2019-04-08 无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5062.6A CN111800155B (zh) 2019-04-08 2019-04-08 无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155A CN111800155A (zh) 2020-10-20
CN111800155B true CN111800155B (zh) 2022-07-05

Family

ID=7280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5062.6A Active CN111800155B (zh) 2019-04-08 2019-04-08 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4761B (zh) * 2022-05-16 2024-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411A1 (zh) * 2010-12-17 2012-06-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用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及采用所述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6207422A (zh) * 2015-04-07 2016-12-0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WO2017212287A1 (en) * 2016-06-09 2017-12-14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An antenna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73236A1 (fr) * 2004-07-13 2006-01-20 Thomson Licensing Sa Dispositif rayonnant omnidirectionnel large bande
US7619532B2 (en) * 2007-07-27 2009-11-17 Remote Play, Inc. Dual antenna base station for improved RFID localization
WO2009152859A1 (en) * 2008-06-19 2009-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configuration provides coverage
WO2014143320A2 (en) * 2012-12-21 2014-09-18 Drexel University Wide band reconfigurable planar antenna with omnidirectional and directional patterns
US9722326B2 (en) * 2015-03-25 2017-08-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ircular base station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of reconfiguring a radiation patter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411A1 (zh) * 2010-12-17 2012-06-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用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及采用所述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06207422A (zh) * 2015-04-07 2016-12-0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WO2017212287A1 (en) * 2016-06-09 2017-12-14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Ltd An antenna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全向圆柱体共形微带天线;王振楠等;《测试技术学报》;20180427(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155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2990B2 (en)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US20090289859A1 (en) Hyperband antenna and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223077B2 (en) Multisector parallel plate antenna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21104191A1 (zh) 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US9692119B2 (en)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antenna isolation
JP2015531577A (ja) 自己接地型アンテナ装置
US8242961B2 (en) UWB antenna and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117758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WO2020216241A1 (zh) 紧凑型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9616766A (zh) 天线系统及通讯终端
CN110364824B (zh) 双频天线模块
US20200021028A1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 structure
WO2021244158A1 (zh) 双极化天线及客户前置设备
WO2012097623A2 (zh) 一种天线和终端
WO2021077718A1 (zh) 天线组件和无线设备
WO2023273785A1 (zh)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190006739A1 (en) Antenna and antenna system applied in metal cover
TWI695592B (zh) 無線裝置
CN110828987A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CN111800155B (zh) 无线装置
US10297903B2 (en) Wide band antenna backed by reflecting cavity and an antenna system
US111280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band antennas
US20150002349A1 (en)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Antenna Isolation
WO2021083218A1 (zh) 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WO2021083213A1 (zh) 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