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7645A -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7645A
CN111797645A CN202010650555.6A CN202010650555A CN111797645A CN 111797645 A CN111797645 A CN 111797645A CN 202010650555 A CN202010650555 A CN 202010650555A CN 111797645 A CN111797645 A CN 111797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code
image
identified
bar code
recogn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05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龙
席志强
虞海明
陈小楠
胡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05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7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7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7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该实施方式有助于提升条形码的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条形码(Barcode)在零售、物流、医疗卫生、图书管理、银行系统等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条形码使用的码制包括如EAN、UPC、库德巴、Code 39、Code 128等等。不同码制具有不同的编码方式。目前,通常是利用各种扫描器(如CCD扫描器、激光扫描器、光笔扫描器等)或手机应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识别。
扫描器一般是利用其发射的激光在条形码上形成的反射光对条形码进行解码识别。手机应用一般是利用手机摄像头先拍摄条形码的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条形码识别。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失败,输出用于指示对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尺寸的尺寸信息;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失败,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响应于确定图像未被裁剪,根据尺寸信息,对图像中除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表征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还包括用于表征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差信息;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图像已被裁剪,根据位置信息和位置差信息,确定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参数;获取根据拍摄参数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以及对重新拍摄的图像重新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条形码位于待识别条形码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且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与待识别条形码所使用的码制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不同。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校验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输出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失败,输出用于指示对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尺寸的尺寸信息;以及上述识别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失败,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响应于确定图像未被裁剪,根据尺寸信息,对图像中除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表征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还包括用于表征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差信息;以及上述识别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图像已被裁剪,根据位置信息和位置差信息,确定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参数;获取根据拍摄参数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以及对重新拍摄的图像重新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条形码位于待识别条形码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且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与待识别条形码所使用的码制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不同。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为每个待识别条形码设置对应的辅助条形码,并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从而在对待识别条形码进行识别时,可以利用辅助条形码的识别结果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结果进行校验,有助于提升条形码的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或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网络103和服务器104。网络103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和服务器104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3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101、102通过网络103与服务器104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搜索类应用、浏览器类应用、社交平台软件、信息流类应用、音视频类应用、购物类应用、条码服务类应用等等。
终端设备101、102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102为硬件时,可以能够拍摄条形码的图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101、102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104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为终端设备101、102上安装的应用提供后端支持的后端服务器。服务器104可以对终端设备101、102发送的请求进行响应,并将响应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101、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101、102执行,相应地,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中。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可以无需和服务器104进行交互。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可以不存在网络103和服务器104。
还需要指出的是,服务器104也可以从终端设备101、102中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并对图像中的待识别条形码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并将识别结果返回至终端设备101、102。此时,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也可以由服务器104执行,相应地,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服务器104中。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可以不存在终端设备101、102和网络103。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4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104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104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该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1、102)可以利用其包括的摄像头或其上安装的可以用于拍摄图像的图像类应用拍摄待识别的图像。
待识别的图像中可以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对应的辅助条形码。其中,条形码可以指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一般地,条形码是由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用于表达各种信息。例如,条形码可以表示商品信息、物品类别、日期、图书分类号、生产厂家等等。
待识别条形码可以是现有的各种类型的条形码。例如,待识别条形码可以是使用Code 39码制进行编码所形成的条形码。又例如,待识别条形码可以是使用Code 128码制进行编码所形成的条形码。
辅助条形码可以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技术人员预设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一般地,辅助条形码也是由条和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辅助条形码的编码规则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应用灵活设置。
例如,辅助条形码可以由技术人员设置固定的起始符或终止符,以便于根据起始符或终止符识别辅助条形码,从而与其它类型的条形码进行区分。又例如,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用于编码辅助条形码的码表,码表中记录不同排列的条和空所标识的信息。此时,就可以根据该码表识别辅助条形码记录的信息。
可选地,辅助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可以与待识别条形码所使用的码制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不同,以便于后续准确识别辅助条形码。同时,还可以利用起始符和终止符以区分辅助条形码和对应的待识别条形码,避免出现将辅助条形码作为待识别条形码进行识别的情况。
可选地,辅助条形码的终止符所对应的图形区域可以以黑条起始,同时以黑条结束,以便于准确检测辅助条形码的终止位置。
待识别条形码对应的辅助条形码可以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其中,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可以表征待识别条形码的各方面的属性。例如,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待识别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的属性信息。又例如,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信息等等。
作为示例,辅助条形码可以使用三个六位码来编码6个阿拉伯数字,并使用这三个六位码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以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数目为两个为示例,可以使用编码的6个数字中的前三位表示第一个属性信息,并使用编码的6个数字中的后三位表示第二个属性信息。
步骤202,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分别对应的编码规则对图像进行识别,以得到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结果作为第一识别结果,以及得到辅助条形码的识别结果作为第二识别结果。
其中,第一识别结果可以用于指示是否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同时,在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时,第一识别结果还可以包括待识别条形码所记录的信息。第二识别结果可以包括其所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
步骤203,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时,可以进一步根据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所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对第一识别结果进行校验,以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是否属于误识别的情况。
具体地,可以根据比较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所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和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是否一致,对第一识别结果进行校验。若一致,可以表示第一识别结果正确,即本次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若不一致,可以表示第一识别结果错误,即本次并未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
应当可以理解,根据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不同,可以具体灵活采用不同的校验方式对第一识别结果进行校验。
例如,辅助条形码记录的是待识别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的属性信息时,可以比较第一识别结果包括的待识别条形码所记录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与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属性信息是否一致,以完成对第一识别结果的校验。
又例如,辅助条形码记录的是待识别条形码本身的尺寸等属性信息时,第一识别结果可以包括对待识别条形码本身的尺寸等属性信息的识别结果,此时,可以根据第一识别结果包括的对待识别条形码本身的尺寸等属性信息的识别结果与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属性信息是否一致。
步骤204,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识别结果校验成功时,上述执行主可以进一步输出第一识别结果,以便于用户了解待识别条形码所记录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对第一识别结果校验失败,可以输出用于指示对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重新拍摄图像重新按照上述步骤201-204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
此时,在得到第一识别结果且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时,可以获取第一识别结果包括的待识别条形码所记录的信息的字符数,并确定该字符数与第二识别结果指示的字符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可以表示校验成功。若不一致,则可以表示校验失败。
现有技术中,条形码中一般具有校验位,但是由于校验位所能表示的信息有限,因此,利用校验位进行校验得到的校验成功的结果存在一定概率属于误校验的情况。即可能存在识别出的条形码记录的信息是错误的,但是条形码的校验位校验识别出的条形码记录的信息为正确的情况。
以CODE 128码制进行编码的条形码作为示例,由于CODE 128码制包括CODE128A、CODE128B、CODE128C三种版本。其中,CODE128A和CODE128B是使用一个码编码一个字符,CODE128C是使用一个码编码两个字符,而且这种码制下校验位只能编码103种码。由于许多条形码同时采用CODE128A、CODE128B、CODE128C中的两种或三种版本进行编码。因此,很容易出现错误识别条形码的信息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校验位也存在一定概率无法准确校验出这种错误识别的情况。
这些情况下,通过辅助条形码记录待识别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的字符数,从而在校验位完成校验之后,再利用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字符数对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结果进一步校验,就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校验位出现错误校验的情况,从而提升最终的针对识别条形码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尺寸的尺寸信息。即利用辅助条形码预先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其中,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可以包括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和高度等。
此时,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失败,可以进一步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响应于确定图像未被裁剪,可以根据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信息,对图像中除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以及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按照上述步骤201-204进行识别。
这种情况下,在未能成功识别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时,可以利用预先记录的裁剪信息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其中,裁剪信息可以用于表征图像是否被裁剪过。换言之,在对图像的处理过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记录对图像的裁剪信息。
若图像未被裁剪,可以根据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信息,灵活采用各种方式定位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以对图像进行裁剪,使得裁剪后的图像尽量只保留待识别条形码。
例如,第二识别结果还可以包括用于表征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且辅助条形码还可以记录有用于表征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差信息。此时,可以根据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与待识别条形码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差和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的位置,计算出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然后就可以根据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对图像进行有针对性地裁剪。
又例如,第一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表征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此时,可以根据识别出的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和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对图像进行有针对性地裁剪。
其中,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等可以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进行表示。例如,可以使用起始符的位置表示条形码的位置。又例如,可以使用终止符的位置表示条形码的位置。再例如,可以使用条形码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坐标表示条形码的位置。
辅助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差也可以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进行表示。例如,可以使用辅助条形码位置和待识别条形码的位置之间的间隔,以及使用辅助条形码的尺寸和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辅助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差。
现有技术中,在利用手机等终端采集条形码的图像之后,通常先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对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解码,以识别其中的条形码信息。但是,由于采集的图像中除了条形码之外,一般还会包含许多背景区域。而在图像的二值化处理过程中,同时考虑了这些背景区域的像素点,因此,会直接影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根据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识别条形码的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针对这个问题,在未能成功识别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且确定图像未被裁剪过时,可以根据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对图像进行裁剪,并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由此可以避免由于拍摄的图像中包含过多的背景区域(即非待识别条形码的区域),从而导致对图像的二值化处理时的干扰,提升二值化处理结果的准确度,减少由于背景干扰而导致未能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的情况,进一步提升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确定图像已被裁剪,可以根据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辅助条形码与待识别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差,确定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然后,可以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参数,并获取根据拍摄参数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并对重新拍摄的图像按照步骤201-204重新进行识别。
拍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焦距、焦点等各种拍摄参数。在确定出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之后,可以确定能够聚焦待识别条形码的拍摄参数,并基于该拍摄参数重新拍摄图像,以使拍摄的图像中可以清楚显示待识别条形码。
由此,在未能成功识别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且确定图像已被裁剪过时,可以表明当前的图像的质量可能较差(如图像较模糊、图像拍摄时的聚焦位置并不在待识别条形码等等),此时,可以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以聚焦待识别条形码并拍摄图像,然后对新拍摄的图像进行识别,可以进一步提升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辅助条形码的条和空的平均宽度可以大于待识别条形码的条和空的平均宽度。由此可以使得辅助条形码相比于待识别条形码,更容易被识别出,从而就可以根据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辅助识别待识别条形码,进而提升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并减少误识别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预先设置辅助条形码的高度和对应的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辅助条形码的宽度和对应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辅助条形码和对应的待识别条形码的相对位置关系等等,以控制图像中呈现出的辅助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的样式,保证视觉上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例如,可以预先设置辅助条形码的高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比,同时设置辅助条形码的高度,与,辅助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之间的间隔的高度比。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辅助条形码可以位于待识别条形码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且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例如,辅助条形码可以位于待识别条形码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通过设置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在识别过程中,第二识别结果可以包括辅助条形码的宽度,此时,就可以直接使用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的宽度得到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而无需利用辅助条形码的数据位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从而减少辅助条形码记录的信息,进而就可以使得辅助条形码的条和空的宽度更大,进一步便于辅助条形码的识别。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一个示意性的应用场景300。在图3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可以使用手机301拍摄条形码302,得到拍摄图像303。如图中所示,拍摄图像303包括待识别条形码3032和位于待识别条形码3032正上方的辅助条形码3031。其中,辅助条形码3031预先记录有待识别条形码3032表达的信息的字符长度。
之后,可以对拍摄图像303中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得到辅助条形码3031的第一识别结果为“字符长度为15”。即待识别条形码3032表达的信息的字符长度为15。同时,还得到待识别条形码3032的第二识别结果为“信息为abcdef”。即识别出的待识别条形码3032表达的信息为“abcdef”。明显地,“abcdef”的字符长度不等于15,因此,得到的待识别条形码3032的第二识别结果有误。进而,可以向用户提示“无法识别”待识别条形码3032。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为待识别条形码设置对应的辅助条形码,并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待识别条形码所表达的字符的长度、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等各种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进而在条形码的识别过程中,可以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的信息辅助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有助于提升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以及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400。该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的流程4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条形码可以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所表达的信息的字符长度,同时辅助条形码还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与辅助条形码的结束符的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另外,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和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一致,且辅助条形码位于待识别条形码的正上方。
步骤402,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识别结果即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所表达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同时第二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与辅助条形码的结束符的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尺寸信息。另外,第二识别结果还可以包括识别出的辅助条形码的宽度和结束符的宽度。
由于辅助条形码的整个宽度通常还是较大的,因此,通过记录辅助条形码的结束符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减少计算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时的误差,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定位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403,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是否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
若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执行如下步骤404。若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未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执行如下步骤407。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识别结果指示成功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时,第一识别结果可以包括识别出的待识别条形码表达的信息。
步骤404,确定第二识别结果指示的字符长度与第一识别结果包括的信息的字符长度是否一致。
若一致,执行如下步骤405。若不一致,执行如下步骤407。
步骤405,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步骤406,输出用于指示对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步骤407,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
若确定图像未被裁剪,执行如下步骤408-410。若确定图像已被裁剪,执行如下步骤411-412。
步骤408,根据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和第二识别结果包括的辅助条形码的宽度、结束符的宽度、尺寸信息,计算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与辅助条形码的宽度相同。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可以根据尺寸信息指示的待识别条形码的高度与辅助条形码的结束符的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辅助条形码的结束符的宽度计算得到。
进而可以根据识别出的待识别条形码的起始符合结束符所在的位置,以及计算出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和高度,计算出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
或者,辅助条形码和待识别条形码之间的间隔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此时,可以根据计算出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和高度,以及预设的待识别条形码与辅助条形码之间的间隔,计算出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
步骤409,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对图像中除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
步骤410,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
步骤411,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焦距和焦点。
步骤412,获取根据拍摄焦距和焦点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对重新拍摄的图像重新进行识别。
上述步骤401-412中未详细说明部分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考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每个待识别条形码对应的辅助条形码记录该待识别条形码表达的信息的字符长度和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信息,进而在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表达的信息的字符长度对识别出的待识别条形码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校验,以避免出现误识别的情况,提升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尺寸信息定位待识别条形码,从而对图像进行裁剪以突出待识别条形码或调整焦距重新拍摄突出待识别条形码的图像并重新识别,从而提升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500包括获取单元501、识别单元502、校验单元503和输出单元504。其中,获取单元501被配置成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识别单元502被配置成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校验单元503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输出单元504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500中:获取单元501、识别单元502、校验单元503和输出单元504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和步骤20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输出单元504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失败,输出用于指示对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待识别条形码尺寸的尺寸信息;以及上述识别单元502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失败,确定图像是否未被裁剪;响应于确定图像未被裁剪,根据尺寸信息,对图像中除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对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表征辅助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还包括用于表征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差信息;以及上述识别单元502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图像已被裁剪,根据位置信息和位置差信息,确定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根据待识别条形码在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参数;获取根据拍摄参数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以及对重新拍摄的图像重新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辅助条形码位于待识别条形码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且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辅助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与待识别条形码所使用的码制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不同。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单元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校验单元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输出单元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由此,利用辅助条形码记录的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辅助识别待识别条形码,有助于提升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识别成功率以及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6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终端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终端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终端执行时,使得该终端: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识别结果包括属性信息;响应于确定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属性信息校验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响应于确定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第一识别结果。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是被单元、校验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待识别的图像的单元,其中,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所述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
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所述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所述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结果包括所述属性信息;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校验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
响应于确定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失败,输出用于指示对所述待识别条形码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待识别条形码记录的信息的字符长度的校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待识别条形码尺寸的尺寸信息;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失败,确定所述图像是否未被裁剪;
响应于确定所述图像未被裁剪,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对所述图像中除所述待识别条形码之外的其它图像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图像;
对所述裁剪后的图像继续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结果还包括用于表征所述辅助条形码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用于表征所述待识别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差信息;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图像已被裁剪,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位置差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条形码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待识别条形码在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拍摄参数;
获取根据所述拍摄参数重新拍摄的待识别的图像,以及对重新拍摄的图像重新进行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条形码位于所述待识别条形码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且所述辅助条形码的宽度与所述待识别条形码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与所述待识别条形码所使用的码制的起始符和终止符不同。
8.一种用于识别条形码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待识别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包括待识别条形码和用于记录所述待识别条形码的属性信息的辅助条形码;
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针对所述待识别条形码的第一识别结果和针对所述辅助条形码的第二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结果包括所述属性信息;
校验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指示识别成功,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校验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得到校验结果;
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输出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9.一种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50555.6A 2020-07-08 2020-07-08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797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555.6A CN111797645A (zh) 2020-07-08 2020-07-08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0555.6A CN111797645A (zh) 2020-07-08 2020-07-08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7645A true CN111797645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0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0555.6A Pending CN111797645A (zh) 2020-07-08 2020-07-08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76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862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条形码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3390A1 (en) * 2002-12-17 2006-06-01 Takeharu Muramatsu Barcode recognition apparatus
CN101911095A (zh) * 2008-02-22 2010-1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形态运算的条形码检测
CN104392238A (zh) * 2014-09-29 2015-03-04 樊晓莉 含多类型标识的信息载体的识别方法
CN109117686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对象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00879A1 (zh) * 2018-06-27 2020-01-0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292091A (zh) * 2020-03-04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验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1368574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3390A1 (en) * 2002-12-17 2006-06-01 Takeharu Muramatsu Barcode recognition apparatus
CN101911095A (zh) * 2008-02-22 2010-1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形态运算的条形码检测
CN104392238A (zh) * 2014-09-29 2015-03-04 樊晓莉 含多类型标识的信息载体的识别方法
WO2020000879A1 (zh) * 2018-06-27 2020-01-0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117686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对象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2091A (zh) * 2020-03-04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验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1368574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 MA; PRAKASH ISHWAR: "Some Results on 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for Interactive Function Compu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9 August 2011 (2011-08-29) *
任轶凝: "39条形码车号设计及其检错和纠错性能研究",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no. 02, 30 June 1996 (1996-06-30) *
吕文红: "二维条形码的编码与识别", 现代电子技术, no. 07, 25 July 2002 (2002-07-25) *
陈青;吴敏;谢俊喜;潘鹏;: "基于EPS格式条形码的图形识别",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no. 02, 15 March 2008 (2008-03-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862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条形码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6430B2 (ja) 文字データのエンコード及びデコード
CN110378165B (zh) 二维码识别方法、二维码定位识别模型建立方法及其装置
US7886978B2 (en) Techniques for decoding images of barcodes
RU2613734C1 (ru) Захват видео в сценарии ввода данных
CN108665041B (zh)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16420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0133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voice
EP2391109A1 (en) Visual pairing and data exchange between devices using barcodes for data exchange with mobile navigation systems
CN107392583B (zh) 一种二维码图形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TW201832152A (zh) 支付處理方法及裝置、交易方法和移動設備
JPWO2004055713A1 (ja) バーコード認識装置
WO2010017709A1 (zh) 获取二维码的方法和终端
CN110765795B (zh) 二维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50024946A (ko)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JP7385700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1401095A (zh) 一种识别损坏二维码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27395A (zh)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97645A (zh) 用于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JP6372396B2 (ja) 情報伝達システム
CN111797642B (zh) 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10764685B (zh) 用于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和设备
EP349601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codes
CN111797646B (zh) 条形码识别方法及终端
JP4163406B2 (ja) バーコード認識装置
CN106778994B (zh) 一种二维码生成、解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