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3310A -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93310A CN111793310A CN202010735293.3A CN202010735293A CN111793310A CN 111793310 A CN111793310 A CN 111793310A CN 202010735293 A CN202010735293 A CN 202010735293A CN 111793310 A CN111793310 A CN 1117933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zinc
- silicon
- graphene oxide
- selenium
- zinc selen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98—Graphene 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4—Solid materials, e.g. powdery or granula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先将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制成预混液,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得到一种塑料添加剂;其中,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所得塑料添加剂与塑料基材的相容性好,添加该塑料添加剂后所得塑料产品的力学性能优异,同时提高了导热、抑菌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又称为树脂,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在多个领域如涂料、染料、粘合剂、纺织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塑料具有质轻、不锈蚀和绝缘性好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应用量巨大,成为目前影响我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塑料的要求也更加高,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现有的塑料制品无法满足特定领域的高品质要求。
例如在电气设备领域,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仪器和设备的热环境向高温方向迅速变化,此时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在使用环境温度下要使电子器件仍能可靠性地工作,及时散热能力成为影响其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传统导热材料多为金属,由于耐腐蚀性很差,不易于成型加工,越发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对导热材料的要求,故而需要开发新型的导热功能材料,塑料理所应当成为一个较优选择。
提高塑料导热性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第一,合成材料本身就是具有较高导热性的树脂基体,如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等,但此类材料价格昂贵并且性能上缺乏稳定性。
第二,采用具有高导热填料填充塑料来实现,通常采用的填料有金属氧化物粉末、金属氮化物粉末、石墨粉末等导热材料填充赋予其导热性能。这种方法得到的导热塑料具有成本低、易加工、应用广的特点,但由于这两种物质的物理特性的差异,两相之间很难形成良好的接触,同时塑料基体和填料之间容易形成海岛型结构,无法形成很好的热量通道,导致热导率较低。由于这些填料自身导热性不高,制备高热导率材料时需要十分高的填充量,这不仅增加材料加工成型难度,同时还会损害其基本力学性能,从而导致材料的应用范围有限。
另外,在塑料产品的表面非常容易滋生有害细菌,人们长时间接触后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同时细菌的大量滋生也会导致电气设备的腐蚀失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材料的卫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塑料的抗菌性也有了相应要求。通常使用的抗菌剂可分成无机类抗菌剂和有机类抗菌剂两大类,前者耐热性较高,但是成本高,后者杀菌效率较高,添加量较少,但是存在耐热性差和安全性低等缺点。
显然,直接添加具有导热、抑菌性能的塑料添加剂可以较低成本、方便地实现塑料产品导热、抑菌性能的提高,但是,导热、抑菌性能的提高也往往依赖于较高的填充量,潜在的相容性问题很可能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以解决导热、抑菌性能的提高与力学性能无法兼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烷基糖苷溶于水中,加入丁香油,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预混液;
(2)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
(3)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即得所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其中,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
优选的,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硒化锌的预处理:先将硒化锌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同时通入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400~500℃反应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25℃),即得预处理硒化锌;
(B)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20~30分钟,接着加入硅的分散液和步骤(A)所得预处理硒化锌,继续超声波分散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
(C)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步骤(B)所得混合液水浴加热至90~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所述的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优选的,硒化锌粉末、氧化石墨烯、无水乙醇、硅的分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2~0.3g:1g:50~60mL:30~40mL;其中,所述硅的分散液是将硅粉加入250~300倍重量的水中,超声波分散3~4小时而得。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A)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各自流量分别为50mL/分钟、200mL/分钟。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A)中的升温速率为8~10℃/分钟。升温速率快可以控制氧化锌的硒化锌表面的沉积不会过多,以免影响产品的抑菌、导热性能。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是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C)中,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420~450℃反应8~10小时;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氩气或氦气。
优选的,步骤(1)中,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的质量比为1:6~8:3~4。
优选的,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30~40分钟。
优选的,步骤(2)中,预混液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0.1~0.2:0.5~0.6,水合肼的质量浓度为40~50%。
优选的,步骤(2)中,预制体的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投料完成后,先水浴加热至90~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预制体。
进一步优选的,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200~300℃反应6~8小时;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氩气或氦气。
优选的,步骤(3)中,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5~0.8。
优选的,步骤(3)中,先利用混料机实现混料,具体工艺条件为:转速1600~1800rpm,混料时间为10~12分钟;再转移至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具体工艺条件为:机身第一段290~310℃,第二段320~330℃,第三段340~360℃,第四段370~380℃,机头温度380℃,模套400~410℃,螺杆转速20~30r/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产工艺得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塑料添加剂在制备导热、抑菌塑料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塑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碳酸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塑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塑料添加剂加入到塑料切片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所述混合物料加工成相应的塑料产品即可;其中,塑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塑料切片重量的0.5~0.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将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制成预混液,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得到一种塑料添加剂;其中,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所得塑料添加剂与塑料基材的相容性好,添加该塑料添加剂后所得塑料产品的力学性能优异,同时提高了导热、抑菌性能。
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是四氟乙烯与六氟乙烯共聚而成,一方面大分子主链可以与塑料基材良好相容,保证添加该塑料添加剂后所得塑料产品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大分子主链上还有含氟的分支,引入的氟可与预制体中的硅形成硅氟键,形成导热通路,有助于制成导热性能好的塑料产品。
烷基糖苷含有长链烷基和若干个羟基;丁香油的主要成分包括丁香酚、石竹烯、乙酸丁香酚酯、甲基戊基酮等,具有一定的抑菌性;烷基糖苷中的羟基与丁香油中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引入丁香油的抑菌性,而烷基糖苷中的长链烷基有利于与塑料基材的相容性,保证所得塑料产品的力学性能。
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下,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硅、硒、锌共掺杂石墨烯,石墨烯具有一定的导热性,但石墨烯本身含有点缺陷、双空位缺陷、三角形空位缺陷等晶格缺陷,这些晶格缺陷破坏了石墨烯晶体的完美对称结构,对石墨烯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本发明引入硅、硒、锌掺杂,可以填充这些晶格缺陷,形成完整的导热通路,提高导热性能。
石墨烯表面有流动的电子云,掺杂后有助于形成更多空穴-电子对,空穴、光电子等活性物质会攻击细菌细胞,使得细菌蛋白质变性,强化抑菌作用。硒能导热,掺杂石墨烯后形成更多的导热通路,强化导热性能;同时,硒对锌具有吸电子作用,促使锌离子化形成较多空轨道,空轨道非常容易与蛋白质形成配离子,形成配离子后蛋白质功能就丧失,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及变性,使得细菌在复制过程中失去活性,进一步增强抑菌作用。
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也就是在硒化锌表面形成异质结构,大大提高了比表面积,促进了热量的迅速耗散,显著提高产品的导热性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塑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烷基糖苷溶于水中,加入丁香油,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预混液;
(2)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
(3)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即得所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其中,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
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硒化锌的预处理:先将硒化锌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同时通入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400℃反应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25℃),即得预处理硒化锌;
(B)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20分钟,接着加入硅的分散液和步骤(A)所得预处理硒化锌,继续超声波分散30分钟,得到混合液;
(C)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步骤(B)所得混合液水浴加热至9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所述的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硒化锌粉末、氧化石墨烯、无水乙醇、硅的分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3g:1g:50mL:40mL;其中,所述硅的分散液是将硅粉加入250倍重量的水中,超声波分散4小时而得。
步骤(A)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各自流量分别为50mL/分钟、200mL/分钟。
步骤(A)中的升温速率为8℃/分钟。升温速率快可以控制氧化锌的硒化锌表面的沉积不会过多,以免影响产品的抑菌、导热性能。
步骤(B)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是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C)中,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450℃反应8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步骤(1)中,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的质量比为1:8:3。
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40分钟。
步骤(2)中,预混液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0.1:0.6,水合肼的质量浓度为40%。
步骤(2)中,预制体的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投料完成后,先水浴加热至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预制体。
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200℃反应8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步骤(3)中,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5。
步骤(3)中,先利用混料机实现混料,具体工艺条件为:转速1800rpm,混料时间为10分钟;再转移至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具体工艺条件为:机身第一段310℃,第二段320℃,第三段360℃,第四段370℃,机头温度380℃,模套410℃,螺杆转速20r/分钟。
实施例2:
一种塑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烷基糖苷溶于水中,加入丁香油,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预混液;
(2)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
(3)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即得所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其中,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
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硒化锌的预处理:先将硒化锌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同时通入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500℃反应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25℃),即得预处理硒化锌;
(B)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加入硅的分散液和步骤(A)所得预处理硒化锌,继续超声波分散20分钟,得到混合液;
(C)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步骤(B)所得混合液水浴加热至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所述的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硒化锌粉末、氧化石墨烯、无水乙醇、硅的分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2g:1g:60mL:30mL;其中,所述硅的分散液是将硅粉加入300倍重量的水中,超声波分散3小时而得。
步骤(A)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各自流量分别为50mL/分钟、200mL/分钟。
步骤(A)中的升温速率为10℃/分钟。升温速率快可以控制氧化锌的硒化锌表面的沉积不会过多,以免影响产品的抑菌、导热性能。
步骤(B)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是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C)中,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420℃反应10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
步骤(1)中,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的质量比为1:6:4。
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30分钟。
步骤(2)中,预混液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0.2:0.5,水合肼的质量浓度为50%。
步骤(2)中,预制体的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投料完成后,先水浴加热至9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预制体。
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300℃反应6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
步骤(3)中,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8。
步骤(3)中,先利用混料机实现混料,具体工艺条件为:转速1600rpm,混料时间为12分钟;再转移至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具体工艺条件为:机身第一段290℃,第二段330℃,第三段340℃,第四段380℃,机头温度380℃,模套400℃,螺杆转速30r/分钟。
实施例3:
一种塑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烷基糖苷溶于水中,加入丁香油,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预混液;
(2)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
(3)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即得所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其中,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
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硒化锌的预处理:先将硒化锌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同时通入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450℃反应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25℃),即得预处理硒化锌;
(B)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25分钟,接着加入硅的分散液和步骤(A)所得预处理硒化锌,继续超声波分散25分钟,得到混合液;
(C)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步骤(B)所得混合液水浴加热至95℃,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所述的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硒化锌粉末、氧化石墨烯、无水乙醇、硅的分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25g:1g:55mL:35mL;其中,所述硅的分散液是将硅粉加入280倍重量的水中,超声波分散3.5小时而得。
步骤(A)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各自流量分别为50mL/分钟、200mL/分钟。
步骤(A)中的升温速率为9℃/分钟。升温速率快可以控制氧化锌的硒化锌表面的沉积不会过多,以免影响产品的抑菌、导热性能。
步骤(B)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是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
步骤(C)中,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435℃反应9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步骤(1)中,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的质量比为1:7:3.5。
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35分钟。
步骤(2)中,预混液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0.15:0.55,水合肼的质量浓度为45%。
步骤(2)中,预制体的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投料完成后,先水浴加热至95℃,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预制体。
固相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250℃反应7小时;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步骤(3)中,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7。
步骤(3)中,先利用混料机实现混料,具体工艺条件为:转速1700rpm,混料时间为11分钟;再转移至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具体工艺条件为:机身第一段300℃,第二段325℃,第三段350℃,第四段375℃,机头温度380℃,模套405℃,螺杆转速25r/分钟。
对比例1
在制备预混液时略去丁香油;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用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替换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略去步骤(3);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硒化锌在投料前未经氧化预处理;
其余同实施例1。
试验例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所得塑料添加剂加入到聚丙烯切片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所述混合物料加工成50mm×50mm×1mm的聚丙烯塑料产品即可;其中,塑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聚丙烯切片重量的0.6%。将相同尺寸的纯聚丙烯塑料(直接用聚丙烯切片制成)作为对照组,测试所得聚丙烯塑料产品的各项性能,结果见表1。
其中,抑菌性能参考QB/T2591-2003,热导率利用热导率检测仪检测,力学性能参考GB/T1040.1-2018。
表1.塑料产品性能比较
由表1可知,实施例1~5的塑料添加剂可以赋予聚丙烯塑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热性和抑菌性。对比例1在制备预混液时略去丁香油,塑料产品的抑菌性明显变差,说明丁香油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抑菌性;对比例2中用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替换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产品力学性能导热性能明显变差,说明硅掺杂有利于硅氟键的形成,进而提高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对比例3略去步骤(3),缺少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会导致与塑料基材的相容性明显变差,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当然也会影响导热性能、抑菌性;对比例4的硒化锌在投料前未经氧化预处理,产品导热性能明显变差,说明硒化锌表面形成氧化锌有利于热量耗散,进而提高产品的导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塑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烷基糖苷溶于水中,加入丁香油,超声波分散均匀,得到预混液;
(2)然后向预混液中加入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和水合肼,反应得到预制体;
(3)最后将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混料,挤出造粒,即得所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其中,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是以氧化石墨烯与硅、硒化锌为原料制备得到,硒化锌在投料前先利用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预处理,从而在硒化锌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A)硒化锌的预处理:先将硒化锌粉末置于管式炉内,同时通入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400~500℃反应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预处理硒化锌;
(B)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20~30分钟,接着加入硅的分散液和步骤(A)所得预处理硒化锌,继续超声波分散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
(C)最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步骤(B)所得混合液水浴加热至90~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所述的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烷基糖苷、水和丁香油的质量比为1:6~8: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30~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混液与硅、硒、锌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0.1~0.2:0.5~0.6,水合肼的质量浓度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制体的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投料完成后,先水浴加热至90~100℃,持续搅拌加热直至干燥,得到混合粉,转移至管式炉内,经固相反应得到预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预制体与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5~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利用混料机实现混料,具体工艺条件为:转速1600~1800rpm,混料时间为10~12分钟;再转移至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具体工艺条件为:机身第一段290~310℃,第二段320~330℃,第三段340~360℃,第四段370~380℃,机头温度380℃,模套400~410℃,螺杆转速20~30r/分钟。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生产工艺得到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塑料添加剂在制备导热、抑菌塑料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5293.3A CN111793310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5293.3A CN111793310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3310A true CN111793310A (zh) | 2020-10-20 |
Family
ID=7282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35293.3A Withdrawn CN111793310A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933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2109A (zh) * | 2021-07-02 | 2021-10-01 | 科迈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塑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07-28 CN CN202010735293.3A patent/CN11179331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2109A (zh) * | 2021-07-02 | 2021-10-01 | 科迈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塑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51677B2 (en) | Graphene-containing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 |
CN108250747B (zh) | 一种热塑性聚醚酰亚胺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172208B (zh) | 一种石墨烯复合抗静电聚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43563B (zh) | 一种聚乳酸/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8192218B (zh) | 一种三维互穿网络结构导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793310A (zh) | 一种塑料添加剂及生产工艺 | |
CN112552624A (zh) | 一种改善聚三氟氯乙烯树脂加工性及其制品力学韧性的方法 | |
WO2023029272A1 (zh) | 一种抗菌材料 | |
CN103319809A (zh) | 耐老化abs/pvc复合材料 | |
CN113881076B (zh) | 一种耐高温老化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94032B (zh) | 一种多元复合填充粒子改性导热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239576A (zh) | 一种石墨烯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2300475A (zh) | 一种含石墨烯的高导热辐照交联聚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45150A (zh) | 一种pet/ptt/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978661A (zh) | 一种高阻水耐腐蚀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及其改性方法 | |
TWI753706B (zh) | 一種導電塑膠及其應用 | |
CN105762123A (zh) |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合物散热片 | |
CN105273292A (zh) | 一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助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61704B (zh) | 一种提高茂金属聚乙烯交联效率和优化交联物网络结构的方法 | |
CN113372640A (zh) | 一种高导热发泡复合材料 | |
CN111704758A (zh) | 5g光缆护套用pe塑料颗粒加工方法 | |
CN111205616A (zh) | 一种耐冷热交变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80291B (zh) | 一种自组装高导热抗静电聚酯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7936396A (zh) | 一种耐磨pe‑ps合金 | |
CN104448640A (zh) | 一种石墨烯-聚碳酸亚丙酯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