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2713A -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2713A
CN111792713A CN202010680322.0A CN202010680322A CN111792713A CN 111792713 A CN111792713 A CN 111792713A CN 202010680322 A CN202010680322 A CN 202010680322A CN 111792713 A CN111792713 A CN 111792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tank
coagulation
sludge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0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玉杰
李东一
何伟华
吕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803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27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2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2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将混凝技术用作污水一级处理,在前端去除SS、有机物和磷,从而优化处理系统和成本。本发明涉及基于异相成核的加载混凝处理技术,开发了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四种材料用于加载混凝,解决了加载材料单一的问题,使加载材料的可选择性更多以及材料成本更低,所述材料与混凝剂处理生活污水产生的絮体密实、比重大,混凝沉淀时间短,有效减小各池体的容积。本发明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装置设计了部分絮体污泥回流至絮凝室强化絮凝反应,使药剂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基于材料成本与能耗成本的考量优化加载材料的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C、N、P等排放量处于高位,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胁迫和影响,引发了黑臭水体、水体富营养化等系列生态问题。为降低污染物排放对地表水体的冲击和影响,大量物化、生化处理工艺被应用于污水污水处理,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
混凝是一种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工艺,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及胶体颗粒脱稳,脱稳后的絮体颗粒互相碰撞粘附并再次聚集成大而密实的絮状颗粒并与水分离。水处理中的混凝现象比较复杂,胶体颗粒的脱稳与凝聚是絮凝剂、胶体颗粒以及原水水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混凝剂以及不同的水质条件,混凝机理都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沉淀物网捕或卷扫作用,上述四种机理既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有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机理起主要作用,取决于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水中胶体粒子性质、含量以及水的pH值、温度等。
常规的混凝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且规模应用,但存在着水力负荷较小、水力停留时间较长等问题而导致絮凝沉淀池容积大和处理周期相对较长,同时松散的絮体固液分离效果较差,往往需要加入PAM等有机高分子助凝剂来提高沉降性能,这些都造成基建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基于异相成核的磁加载混凝和微砂加载混凝是新一代的混凝技术,磁加载混凝将混凝与磁技术相结合,通过向水中投加磁粉,形成磁性絮体,在磁场作用下加速沉淀,而絮体污泥中的磁粉通过磁分离设备回收利用;微砂加载混凝以微砂为载体,通过混凝剂的网捕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使得脱稳的胶体颗粒和悬浮物吸附聚集于微砂表面,并快速絮凝沉降。在所述新型加载混凝技术中,磁粉和微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减小反应沉淀池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磁加载中磁分离系统的设备较为复杂,增加了设备成本,同时磁粉价格(1100-2800元/吨)较高,而磁分离回收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是加载材料较为单一,当前的加载材料的开发较少,主要是磁粉和微砂,没有针对不同地区当地现有的廉价材料进行开发研究。此外,无论是传统的混凝技术还是新型的磁加载和微砂加载混凝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常用作深度处理除磷,仅对末端系统只起到除磷达标处理的作用,而很少被考虑用作一级处理,在前端去除SS,有机物和磷,从而对整个处理系统起到减负荷效果。
除磁粉和微砂之外,一些储量丰富的天然材料和工业副产品都有成为加载混凝异相成核核心的潜在可能。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我国作为燃煤大国当前粉煤灰年产生量已超过七万亿吨,成为主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潜在的丰富资源,其组分主要是SiO2、Al2O3、FeO、Fe2O3、CaO、TiO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性能;凹凸棒土是一种遍及世界各地的晶质水合镁铝硅酸盐矿物,晶体中含有不定量Na+、Ca2+、Fe3+、Al3+,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阳离子可交换性、吸附脱色性;沸石粉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矿物,含Na、Ca、K、Mg等金属离子,是天然的分子筛,具有离子交换性、吸附分离性、催化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对氨氮具有一定的吸附性;黏土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岩石和土壤中,由多种水合硅酸盐和一定量的氧化铝、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组成,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上述几种材料具有较大的比重,成为絮凝核心有很强的沉降性能,同时所述几种材料储量大、分布广、价廉易得,是加载混凝材料很好的开拓和补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技术和装置,针对传统混凝在污水处理中仅用作深度处理末端除磷,本发明采用加载混凝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原水,旨在前端处理中将污水大部分的磷、SS和部分COD分离去除,同时为系统后续工艺减负,分离出来的碳磷进入污泥中,增加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和营养成分,更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利用。加载混凝技术有效提高絮体污泥的比重,本发明在无需投加助凝剂的情况下,便可达到更优的沉降性能,加载成核材料的加入大大增加絮凝颗粒的碰撞,改善水力条件,部分絮体污泥回流使药剂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实现更低的搅拌能耗、更小的混凝沉淀池的容积和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此外,本发明开发出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等材料进行加载混凝,解决了加载材料单一的问题,使加载材料的可选择性更多以及材料成本更低,尤其是对作为工业固废的粉煤灰的利用,可以说是一种固废资源化的环境友好途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基于的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其处理单元包括进水系统、进药系统、混合池、絮凝池、熟化池、导流槽、斜管沉淀池、污泥回流和排放系统、水力旋流器。生活污水在一体化设备中经过加载混凝技术处理而实现SS、COD、TP的快速分离和去除,混凝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其处理过程如下:原水经进水系统流经格栅,截留住较大悬浮物后流入混合池,混凝剂在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管式投加进混合池,同时加载材料注入混合池,原水、絮凝剂、加载材料在混合池中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混凝反应产生细小絮体,然后流入絮凝池以及熟化池,在持续搅拌下小絮体通过絮凝作用长大,长大的絮体经过导流槽流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出水直接排放或者流向下一级处理单元,絮体污泥大部分经水力旋流器将加载材料与污泥分离,加载材料重新注入混合池循环使用,污泥排放出系统;另一小部分污泥回流至絮凝池,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帮助絮体长大和污染物去除,充分发挥絮凝剂的作用。
1.进水系统
本发明处理的污水包括市政污水、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以及其他分散式生活污水,原水水质COD 100-700mg/L,NH4 +-N 20-70mg/L、TN 20-80mg/L,TP2.0-8.0mg/L。污水由1进水泵输送经1-2进水管流入混合池,1-2进水管设在混合池一侧下部。
2.进药系统
进药系统包括:混凝剂、补充加载材料、以及循环加载材料三部分,絮凝剂在2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由2-1加药泵通过管式投加方式注入混合池,加载材料通过8-6水力旋流器从絮体污泥中分离出来注入3混合池循环使用,由于8-6水力旋流器的分离会有部分加载材料随絮体污泥外排而损失,因此需要进行补充,通过2-3加载材料干投加/补充装置进行补给,而使混凝系统中加载材料保持在一定浓度。
本发明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亚硫酸铁、三氯化铁以及壳聚糖等其他有机混凝剂中的任一种,药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2%-10%,每升污水药剂投加量为20-200mg,根据所处理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对应选用。
本发明所述加载材料粒径在40-200μm,包括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均能够用于本系统之中,混凝体系中浓度保持在20-300mg/L,混凝剂:加载材料=1:(1-2),投加方式可为重力计量干投加或与混凝剂复配成溶液管式投加,根据所处理污水水质及处理水量对应选用。
3.混凝系统
混凝系统包括2-4搅拌器、2-5承托板、3混合池、4絮凝池、5熟化池,混凝处理单元之间采用隔板分成三个隔室,污水以折流方式流动,具体为由3混合池从隔板上端流向4絮凝池,然后由4絮凝池从隔板下端流向5熟化池,最后由5熟化池从隔板上端流向6导流槽。污水、混凝剂、加载材料进入3混合池后,在搅拌器的快速搅拌下进行混凝脱稳反应,加载材料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体系中悬浮颗粒浓度以及碰撞强度,同时加载材料中所含的一些基团和金属离子也参与和促进混凝反应;絮凝剂以加载材料为絮凝核心,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等作用与污水中SS、TP、不溶性有机物、疏水性有机物等进行反应,使其异相成核脱稳生成比重大的密实小絮体。生成的小絮体随污水从3混合池流入4絮凝池,在搅拌器中速搅拌下,通过吸附架桥、网捕和卷扫等作用进行絮凝长大,同时部分絮体污泥通过8-2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絮凝池,也参与和促进絮体絮体长大这一过程。最后,絮体随污水从4絮凝池流入5熟化池,在5熟化池中搅拌器的慢速搅拌中完成絮体的长大。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加载材料所注入位置是在混合池前段,污水在3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在4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在5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
4.沉淀出水与污泥系统
经混凝系统处理的水经6导流槽流入7斜管沉淀池,在7-1斜管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经上方清水区的7-2集水槽汇入7-3出水渠,然后经7-4出水管流向下一级处理单元或排入受纳水体。絮体污泥沉入7-5污泥斗,小部分经8-1污泥回流管由8-2污泥回流泵回流至4絮凝池参与絮凝反应,剩余污泥经8-4排泥泵输送至8-6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将絮体污泥与加载材料分离,絮体污泥从水力旋流器上部排出系统,加载材料从水力旋流器下部重新投入3混合池循环使用。
本发明中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沉淀区采用斜管60°倾角铺设,集水槽采用三角堰溢流汇水。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技术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加载混凝用作一级处理,在前端处理中将污水大部分的磷、SS和部分COD分离去除,同时分离出来的碳磷进入污泥中,增加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和营养成分,更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利用。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排放要求不高的地区(如部分农村地区),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污水经加载混凝装置处理后排入收纳水体或农林利用;对于排放要求较高的地区,本装置进行碳磷分离处理后为极大程度地为系统后续工艺减负,减小后续工艺的体积和处理周期以及污泥产生量,从而减小投资和运行成本。
(2)助凝剂PAM等配制耗时长,保存时间短,本发明加入加载材料充当混凝异相絮凝核心,大大增加絮凝颗粒的碰撞,同时生成的絮体比重大、沉降效果好,无需添加助凝剂情况下,可达更优的沉降性能,因此免去了配制投加助凝剂的工序和成本;
(3)本发明将部分絮体污泥回流至絮凝室,参与到絮体的长大过程过程中,强化絮凝反应的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使药剂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混凝剂的使用。
(4)本发明的混凝反应沉淀时间短,水力负荷大,有效减小各池体的容积,从而降低建设投资成本;
(5)本发明开发出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等材料进行加载混凝,解决了加载混凝材料单一的问题,使加载材料的可选择性更多以及材料成本更低,尤其是对作为工业固废的粉煤灰的利用,为这一主要工业固废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附图说明:
图1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装置(加载材料循环利用);
图2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装置(加载材料不重复利用);
图3不同PAFC投加剂量浊度的去除效果;
图4不同PAFC投加剂量COD的去除效果;
图5不同PAFC投加剂量总磷的去除效果;
图6不同PAFC剂量下投加载材料与不投组效果对比。
图中:1进水泵,1-1流量计Ⅰ,1-2进水管,2配药系统,2-1加药泵,2-2流量计Ⅱ,2-3加载材料干投加/补充装置,2-4搅拌器,2-5承托板,3混合池,4絮凝池,5熟化池,6导流槽,7斜管沉淀池,7-1斜管区,7-2集水槽,7-3出水渠,7-4出水管,7-5污泥斗,8-1污泥回流管,8-2污泥回流泵,8-3流量计Ⅲ,8-4排泥泵,8-5流量计Ⅳ,8-6水力旋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
(1)具体实施方式一:以污染物浓度以及地区排放要求较低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污染物浓度为COD 100-200mg/L,TP 1.5-4.0mg/L,通过本发明装置处理COD去除率45%-60%、除磷效率80%-90%,从而使处理出水无需后续处理而排放或者利用。具体实施细节结合图1进行说明,污水经1进水泵输送进混合池,絮凝剂在2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由2-1加药泵通过管式投加方式送入混合池;加载材料通过8-6水力旋流器从絮体污泥中分离出来注入3混合池循环使用,损失部分由2-3加载材料干投加/补充装置进行补给,使混凝系统中加载材料保持在一定浓度。污水、混凝剂、加载材料进入3混合池后,在搅拌器的快速搅拌下进行异相成核混凝脱稳反应,生成比重大的密实小絮体;小絮体随污水从3混合池流入4絮凝池,在搅拌器中速搅拌下进行絮凝长大,同时部分絮体污泥通过8-2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絮凝池参与和促进絮凝反应;然后絮体随污水从4池流入5熟化池,在5熟化池中搅拌器的慢速搅拌中完成絮体的长大。经混凝系统处理的泥水混合液经6导流槽流入7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排入受纳水体,絮体污泥小部分回流至4絮凝池参与絮凝反应,剩余污泥输送至8-6水力旋流器将絮体污泥与加载材料分离,絮体污泥排出系统,加载材料重新投入3混合池循环使用。
上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亚硫酸铁、三氯化铁以及壳聚糖等其他有机混凝剂,药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2%-10%,每升污水药剂投加量为20-120mg;所述加载材料粒径在40-200μm,包括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混凝体系中浓度保持在20-200mg/L,混凝剂:加载材料=1:(1-2)。
污水在3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在4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在5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2)具体实施方式二:其基本结构同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以污染物浓度和地区排放要求较高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原水经本发明装置处理后流向下一级单元进行深度处理。原水污染物浓度为COD 200-700mg/L,TP 2.0-8.0mg/L,污水经本发明装置混凝处理后,COD去除率40%-60%、除磷效率控制在60%-75%,保留一定的磷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营养物。具体实施细节除了混凝剂投加剂量40-200mg/L,加载材料浓度40-300mg/L,混凝剂:加载材料=1:(1-2)之外,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具体实施方式三:对于日处理量小于50m3的处理系统,出于能耗与运行成本的考量,取消干投加装置以及水力旋流器,絮体污泥中的载体材料不进行循环利用,载体材料投加方式采用与混凝剂复配成溶液管式投加,具体实施细节结合图2进行说明。
污水经1进水泵输送进混合池,絮凝剂和加载材料在2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由2-1加药泵通过管式投加方式注入混合池,混合池内污水、混凝剂、加载材料在搅拌器的快速搅拌下进行异相成核混凝脱稳反应,生成比重大的密实小絮体;小絮体随污水从3混合池流入4絮凝池,在搅拌器中速搅拌下进行絮凝长大,同时部分絮体污泥通过8-2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絮凝池参与和促进絮凝反应;然后絮体随污水从4池流入5熟化池,在5熟化池中搅拌器的慢速搅拌中完成絮体的长大。经混凝系统处理的泥水混合液经6导流槽流入7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排入受纳水体或下一级处理单元,絮体污泥小部分回流至4絮凝池参与絮凝反应,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混凝剂和加载材料复配药剂的质量浓度为2%-10%,其中混凝剂:加载材料=1:(1-2),每升污水混凝剂投加量为20-200mg,加载材料投加量为20-300mg。
污水在3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在4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在5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4)具体实施方式四:对于日处理量大于50m3的处理系统,其主要处理单元同实施方式三,不同之处在于载体材料投加方式采用干投加/补充装置进行计量投加,絮体污泥中的载体材料进行循环利用。结合图1进行说明,加载材料通过8-6水力旋流器从絮体污泥中分离出来注入3混合池循环使用,损失部分由2-3加载材料干投加/补充装置进行补给,使混凝系统中加载材料保持在一定浓度,其他实施细节同具体实施方式三。
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加载混凝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见图2,总体尺寸为800×160×320mm,设计处理水量为60L/h,其主要处理单元包括:3混合池(110×130×170mm,2.43L)、4絮凝池(200×130×170mm,4.42L)、5熟化池(240×130×170mm,5.30L)、7斜管沉淀池(240×160×320mm)。污水进水水质平均浓度为pH 7.23,浊度59.3NTU,COD 315mg/L,TP5.31mg/L。
污水经1进水泵输送进混合池,絮凝剂和加载材料在2配药系统中复配成溶液,由2-1加药泵通过管式投加方式方式注入混合池,污水、混凝剂、加载材料在混合池中脱稳生成密实小絮体,小絮体在4絮凝池和5熟化池中长大,然后经6导流槽流入7斜管沉淀池完成固液分离。
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为: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加载材料采用沸石粉(ZP),PAFC-ZP复配溶液中PAFC质量浓度为2%,ZP质量浓度为3.1%;污水在3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在4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6min,搅拌速度为80r/min;在5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4min,搅拌速度为80r/min,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min,处理周期为15min。
在上述运行条件下,对复合药剂PAFC投加剂量在20-240mg/L范围运行装置,结果显示,最合适的PAFC投加剂量为120-160mg/L,在该剂量范围内处理出水浊度降到2NTU以下,去除率在96%以上,见图3;COD降到180mg/L以下,去除效率达44%-46%,见图4;总磷去除效率62%-73.5%,出水浓度控制在1.4-2.0mg/L,剩余后续生化工艺所需的磷量,见图5。同时与不投加载材料的运行效果对比,见图6,投加加载材料可一定程度提高COD、TP的去除效率,证明本发明的加载技术处理污水具有快速高效性。

Claims (8)

1.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采用一体化设计的装置,其处理单元包括进水系统、进药系统、混合池、絮凝池、熟化池、导流槽、斜管沉淀池、污泥回流和排放系统、水力旋流器;生活污水在一体化设备中经过加载混凝技术处理而实现SS、COD、TP的快速分离和去除,混凝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具体步骤包括:
1)原水经进水系统流经格栅,截留住较大悬浮物后流入混合池,混凝剂在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管式投加进混合池,同时加载材料注入混合池,原水、絮凝剂、加载材料在混合池中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混凝反应产生细小絮体;
2)然后流入絮凝池以及熟化池,在持续搅拌下小絮体通过絮凝作用长大,长大的絮体经过导流槽流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出水直接排放或者流向下一级处理单元;
3)絮体污泥大部分经水力旋流器将加载材料与污泥分离,加载材料重新注入混合池循环使用,污泥排放出系统;另一小部分污泥回流至絮凝池,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作用帮助絮体长大和污染物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的污水包括市政污水、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以及其他分散式生活污水,原水水质COD 100-700mg/L,NH4 +-N 20-70mg/L、TN 20-80mg/L,TP2.0-8.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药系统包括:混凝剂、补充加载材料、以及循环加载材料三部分,絮凝剂在配药系统中配成溶液,由加药泵通过管式投加方式注入混合池,加载材料通过水力旋流器从絮体污泥中分离出来注入混合池循环使用,通过加载材料干投加/补充装置进行补给,而使混凝系统中加载材料保持在稳定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亚硫酸铁、三氯化铁以及壳聚糖中的任一种,药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2%-10%,每升污水药剂投加量为20-200mg,根据所处理污水水质及出水要求对应选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材料粒径在40-200μm,包括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均能够用于本系统之中,混凝体系中浓度保持在20-300mg/L,混凝剂:加载材料=1:(1-2),投加方式可为重力计量干投加或与混凝剂复配成溶液管式投加,根据所处理污水水质及处理水量对应选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系统包括搅拌器、承托板、混合池、絮凝池、熟化池,混凝处理单元之间采用隔板分成三个隔室,污水以折流方式流动,具体为由混合池从隔板上端流向絮凝池,然后由絮凝池从隔板下端流向熟化池,最后由熟化池从隔板上端流向导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材料所注入位置是在混合池前段,污水在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在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在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出水与污泥系统:经混凝系统处理的水经导流槽流入斜管沉淀池,在斜管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经上方清水区的集水槽汇入出水渠,然后经出水管流向下一级处理单元或排入受纳水体;絮体污泥沉入污泥斗,小部分经污泥回流管由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絮凝池参与絮凝反应,剩余污泥经排泥泵输送至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将絮体污泥与加载材料分离,絮体污泥从水力旋流器上部排出系统,加载材料从水力旋流器下部重新投入混合池循环使用。
CN202010680322.0A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1792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0322.0A CN11179271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0322.0A CN11179271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2713A true CN111792713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0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0322.0A Pending CN11179271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271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7862A (zh) * 2020-12-23 2021-03-2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铜洗水和硫酸镍淬余液混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2960810A (zh) * 2021-02-26 2021-06-15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 一种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含藻排泥水的处理方法
CN114455683A (zh) * 2022-02-15 2022-05-10 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
CN115043545A (zh) * 2022-07-15 2022-09-13 南开大学 一种磁絮凝耦合光催化净水的方法和磁絮凝耦合光催化净水装置
WO2023111399A1 (en) * 2021-12-15 2023-06-22 Aalto University Foundation S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and us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534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adoya Kogyo Kk セメント等懸濁水バッチ処理用砂状の無機系凝集剤
CN102351368A (zh) * 2011-07-01 2012-02-15 石家庄开发区德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的加载絮凝预处理方法
CN102491557A (zh) * 2011-12-08 2012-06-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水的井下处理方法
CN205099437U (zh) * 2015-11-11 2016-03-23 何红辉 高速悬浮层澄清池
CN106348528A (zh) * 2016-09-19 2017-01-25 深圳市楠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加载沉淀与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8101316A (zh) * 2018-01-20 2018-06-01 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CN109279688A (zh) * 2018-11-02 2019-01-29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澄清池及其污泥回流和颗粒载体回收方法
CN110451616A (zh) * 2019-07-31 2019-11-15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去除cod和总磷的物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534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adoya Kogyo Kk セメント等懸濁水バッチ処理用砂状の無機系凝集剤
CN102351368A (zh) * 2011-07-01 2012-02-15 石家庄开发区德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的加载絮凝预处理方法
CN102491557A (zh) * 2011-12-08 2012-06-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水的井下处理方法
CN205099437U (zh) * 2015-11-11 2016-03-23 何红辉 高速悬浮层澄清池
CN106348528A (zh) * 2016-09-19 2017-01-25 深圳市楠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加载沉淀与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8101316A (zh) * 2018-01-20 2018-06-01 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CN109279688A (zh) * 2018-11-02 2019-01-29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澄清池及其污泥回流和颗粒载体回收方法
CN110451616A (zh) * 2019-07-31 2019-11-15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去除cod和总磷的物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军等: "聚铁及其加载粘土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水处理技术》 *
付军等: "聚铝及其加载粘土矿物高效絮凝沉降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
刘庆: "壳聚糖与矿物复合絮凝对铜绿微囊藻去除效果的研究", 《污染防治技术》 *
张帅等: "加载絮凝沉淀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给水排水》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7862A (zh) * 2020-12-23 2021-03-2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铜洗水和硫酸镍淬余液混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2960810A (zh) * 2021-02-26 2021-06-15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 一种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含藻排泥水的处理方法
WO2023111399A1 (en) * 2021-12-15 2023-06-22 Aalto University Foundation S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and use
CN114455683A (zh) * 2022-02-15 2022-05-10 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
CN115043545A (zh) * 2022-07-15 2022-09-13 南开大学 一种磁絮凝耦合光催化净水的方法和磁絮凝耦合光催化净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2713A (zh) 一种基于碳磷分离的生活污水加载混凝处理方法
CN105906142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3866080U (zh) 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
CN102976526B (zh) 一种投加石灰的强制外循环式高效沉淀方法及其设备
WO2010115319A1 (zh)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2910788A (zh)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工艺
CN102515321A (zh) 一种低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沉淀池混合污泥回流工艺
CN102964032B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侧路回收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01666A (zh) 一种填料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5417895A (zh) 一种膜法与超磁混凝组合的水处理工艺
CN101423314A (zh) 一种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及磷资源回收组合工艺
CN112093981B (zh) 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和工艺
CN1283562C (zh) 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组合深度除磷系统与方法
CN204265559U (zh) 一种低磷水深度除磷设备
CN102390909A (zh) 核酸废水处理方法
CN104310641A (zh) 一种低磷水深度除磷方法
CN102701352B (zh) 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的处理方法
CN201033264Y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106145510A (zh) 一种采用给水厂脱水污泥强化膜生物反应器除磷效果的方法
CN207998522U (zh) 一种填料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3232103A (zh) 一种利用铁盐混凝剂原位水解生成羟基氧化铁用于去除再生水中磷的方法
CN203295250U (zh) 新型加砂高速高效沉淀池
CN101343126B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
CN210915662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专用除氟系统
CN205933347U (zh) 一种高效的水体治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