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7456B -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7456B
CN111787456B CN202010682955.5A CN202010682955A CN111787456B CN 111787456 B CN111787456 B CN 111787456B CN 202010682955 A CN202010682955 A CN 202010682955A CN 111787456 B CN111787456 B CN 111787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outlet
sound
switching
channel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29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7456A (zh
Inventor
李亮
陈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29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7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3/00Details of 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该声道切换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切换滑块,所述切换滑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切换滑块上设有出声通道,且所述切换滑块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进行往复切换;其中,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相连通;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二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相连通。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声道切换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适应电子设备的多种使用状态,并可以在多种使用状态下正常发声。

Description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游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有时候也需要转换传统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设备一般竖屏使用,但是有时候根据游戏需要也需要横屏进行操作,传统的电子设备一般将扬声器放于电子设备背面,如此会影响竖屏手游的体验或者常规使用状态下的体验,因为用户的手心区域可能会盖住扬声器而影响扬声器发声,而对于一些电子设备的改进,例如将扬声器放于电子设备侧边,如此设置,又会影响到横屏手游的体验,因为横屏操作时,用户手掌区域也可能会盖设在侧边的扬声器发声的位置,进而影响到扬声器的正常发声。
声量的减少或者不稳定很影响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直接体验,而对于目前使用的横屏状态或者竖屏状态,扬声器目前位置的设置很难满足用户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扬声器放置位置对电子设备正常出声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声道切换组件,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驱动组件;
切换滑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切换滑块上设有出声通道,且所述切换滑块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进行往复切换;其中,
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相连通;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二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相连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扬声器、显示屏以及上述的声道切换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并形成容置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声道切换组件和所述壳体相连接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声道切换组件中,切换滑块上设有出声通道,且切换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相连通;切换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二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相连通。也即当壳体上的第一出声孔被盖住时,可以通过切换滑块调至第二位置使得扬声器的第二出声口与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相连通进而使得电子设备正常发声。当壳体上的第二出声孔被盖住时,可以通过切换滑块调至第一位置使得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与扬声器设置的第一出声口相连通进而使得电子设备正常发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声道切换组件一实施例中切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第一密封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中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电子设备7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电子设备70一实施例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该电子设备70包括壳体40、扬声器30、显示屏730以及声道切换组件710。壳体40与显示屏730相连接并形成容置腔720,扬声器30与声道切换组件710和壳体40相连接并设于容置腔720内。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70”(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电子设备70”。电子设备70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70。以下图示以手机为例但不限于手机。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70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7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声道切换组件710位于壳体40任一相邻两条边的交接位置,第一出声孔410与第二出声孔420分别设于壳体40的相邻边且相对设置。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声道切换组件710控制扬声器30与第一出声孔410或者第二出声孔420相连通,且第一出声孔410和第二出声孔420设于壳体40的任一相邻边的交接位置,也即对应壳体40的任一四角区域。当电子设备70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握住电子设备70的手大多会盖住电子设备70的一条边,而不会同时盖住电子设备70相邻的两条边。所以当用户盖住第一出声孔410时,声道切换组件710可以通过调节扬声器30的发声位置使得电子设备70在第二出声孔420处正常发声。同理,当用户盖住第二出声孔420时,声道切换组件710可以通过调节扬声器30的发声位置使得电子设备70在第一出声孔410处正常发声,如此设置,用户可以根据电子设备70的使用状态选择电子设备70采用第一出声孔410或者第二出声孔420进行发声,由此设置,可以避免电子设备70横屏使用或者竖屏使用时,影响到电子设备70的正常发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用户使用电子设备70时,手掌位置与电子设备70后壳的区域相匹配,操作电子设备70的手指在竖屏或者横屏状态时可能会盖住位于电子设备70侧边的扬声器30的出声口。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70时,为了保证电子设备70在用户手中不掉落,用户一般握住电子设备70相对的两条边,而不会选择握住电子设备70的相邻边的边角区域。所以电子设备70不论是竖屏或者横屏使用,电子设备70可以始终保持第一出声孔410或者第二出声孔420能够正常发声,而不会因为电子设备70的使用状态而影响到电子设备70的正常发声。
壳体40上设有导向槽430,切换滑块20位于导向槽430内,并在驱动组件10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往复切换。当切换滑块20位于第一位置时,扬声器30与第一出声孔410相连通,进而电子设备70从第一出声孔410处正常发声。当切换滑块20位于第二位置时,扬声器30与第二出声孔420相连通,进而电子设备70从第二出声孔420处正常发声。导向槽430的设置可以使得切换滑块20在导向槽430内可以沿预定的轨道进行移动,且导向槽430的设置可以限制切换滑块20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也即切换滑块20在驱动组件10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进行往复切换,进而便于驱动组件10对切换滑块20进行控制,且导向槽430的形状进一步可以与切换滑块20的形状相适配,以减少切换滑块20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以确保切换滑块20的正常滑动。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声道切换组件710,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70,该声道切换组件710包括驱动组件10和切换滑块20。切换滑块20与驱动组件10相连接,切换滑块20上设有出声通道210,且切换滑块20可在驱动组件10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进行往复切换。进而切换滑块20位于第一位置时,出声通道210与扬声器30的第一出声口310以及壳体40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410相连通;切换滑块20位于第二位置时,出声通道210与扬声器30的第二出声口320以及壳体40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420相连通。通过切换滑块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可以使得扬声器30的第一出声口310与壳体40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410相连通,或者扬声器30的第二出声口320与壳体40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420相连通。如此设置,当第一出声孔410被用户盖住而影响正常发声时,可以调节扬声器30的第二出声口320与壳体40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口320相连通进行发声。例如,当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设备70,电子设备70处于竖屏状态,用户手掌的区域与电子设备70后盖的区域相对应,那么用户操作的手指会部分或者全部盖设在壳体40侧边设置的第一出声孔410,进而影响到电子设备70的正常发声,因此需要驱动组件10驱动切换滑块20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进而扬声器30的第二出声口320与壳体40上的第二出声孔420相连通,以使得电子设备70可以正常发声。而当用户需要横屏使用,例如特定的手游等,用户的手掌区域会抵接壳体40侧边进而可能会至少部分盖住第二出声孔420以影响到电子设备70的正常发声,所以需要驱动组件10驱动切换滑块20从第二位置移至第一位置,使得扬声器30的第一出声口310与壳体40的第一出声孔410相连通,进而使得电子设备70可以正常发声。
请参照图4和图5,图5为声道切换组件710一实施例中切换滑块20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电机110以及与驱动电机110相转动连接的连杆120,驱动电机110与扬声器30相连接,连杆12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0可以为直流电机,且驱动电机110与扬声器30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0也可以与壳体40相连接,进而驱动连杆12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本申请将驱动电机110与扬声器30堆叠设置,可以节省电子设备70内部放置驱动电机110的容置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70的小型化设计。
请参照图4、图5和图7,图7为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710中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连杆120靠近切换滑块20的一端设有伸出杆1210,切换滑块20上设有与伸出杆1210相配合的配合孔220;伸出杆1210与配合孔220相配合并在驱动电机110的带动下带动切换滑块20进行转动。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伸出杆1210与连杆120一体注塑成型,驱动电机110可以与扬声器30粘接固定,也即驱动电机110的底部设置粘胶层与扬声器30的顶面进行粘接。而在放置驱动电机110时,可以先使得伸出杆1210与配合孔220进行配合进而使得驱动电机110与扬声器30粘接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伸出杆1210也可以与连杆12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备,驱动电机110可以先与扬声器30进行粘接固定,进而使得连杆120与配合孔220配合。连杆120与伸出杆1210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在连杆120的底部开设有孔位,进而伸出杆1210插设于该孔位。进一步地,该孔位可以为内螺纹孔,伸出杆1210的配合端可以设置为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或者在连杆120的底部设置凸起,凸起外设置外螺纹,伸出杆1210套设于凸起,且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实现连杆120与伸出杆1210的可拆卸连接只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全部,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照图5和图6,图6为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710中扬声器30的结构示意图。切换滑块20靠近扬声器30的一侧为弧形设置并环绕扬声器30;其中,第一出声口310与第二出声口320沿扬声器30朝向切换滑块20的一侧外周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10驱动切换滑块20环绕扬声器30外周向进行转动,进而使出声通道210与第一出声口310或者第二出声口320的位置相对应。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扬声器30靠近壳体40的一侧为弧形设置,且第一出声口310与第二出声口320沿弧形凸起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切换滑块20靠近扬声器30的一侧为内凹且与扬声器30弧形凸起相适配的弧形设置,且沿切换滑块20的周向轮廓上开设有出声通道2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出声口310与第二出声口320的延伸方向与扬声器30的弧形延伸方向一致,出声通道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出声口310与第二出声口320的延伸方向一致。切换滑块20靠近扬声器30的一侧弧形设置,进而切换滑块20绕扬声器30进行转动时,弧形可以减少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且弧形也有导向的作用,也即壳体40上设置的导向槽430与扬声器30设置的弧形凸起之间形成滑动通道,进而切换滑块20的形状与滑动通道的形状相适配,滑动通道的设置可以限制切换滑块20的转动方向。
请参照图8和图9,图8为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710中第一密封板5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710中的第一密封板50与第二密封板6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声道切换滑块20还包括第一密封板50与第二密封板60,第一密封板50设于扬声器30与切换滑块20之间,第二密封板60设于切换滑块20与壳体40之间。第一密封板50的设置与第二密封板60的设置用于避免声音传至扬声器30与切换滑块20之间的间隙内,进而影响到第一出声孔410或者第二出声孔420正常发声。
请继续参照图8,第一密封板50与扬声器30相连接,第一密封板50上设有与第一出声口310相对应的第三出声口510以及与第二出声口320相对应的第四出声口520;请参照图10,图10为图5所示的声道切换组件710中的第一密封板50与第二密封板60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密封板5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第一密封板50上设有与出声通道210相对应的第五出声口53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板50的一面可以设置粘胶层(图未示)进而粘设于扬声器30靠近切换滑块20的一端面。或者扬声器30靠近切换滑块20的一端面设置有粘胶层(图未示),第一密封板50与粘胶层相配合。第一密封板50通过粘胶与扬声器30相连接仅仅为本申请所要保护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全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板50也可以通过卡扣与扬声器30相连接,也即在扬声器30的相对相侧设置卡槽,第一密封板50的相对两侧且与卡槽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限位凸起,进而使得第一密封板50与扬声器30相连接。或者在扬声器30的相对两侧设置限位凸起,第一密封板50上设置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卡槽,进而使得第一密封板50与扬声器30相连接。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0,第二密封板6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第二密封板60上设有与出声通道210相对应的第六出声口610。第二密封板60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声音传至切换滑块20与壳体40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板60可以通过粘胶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例如可以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粘胶层进而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板60与切换滑块20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板60与切换滑块20也可以采用卡扣进行连接,例如在切换滑块20上设置卡槽,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与卡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或者在切换滑块20上设置限位凸起,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卡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和图11,第二密封板60与壳体40相连接,第二密封板60上设有与出声单元相对应的第七出声口620和第八出声口630。其中,第二密封板60可以通过粘胶与壳体40相连接,例如可以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粘胶层进而与壳体40相连接;或者在壳体40上设置粘胶层进行与第二密封板6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板60与壳体40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板60也可以采用卡扣与壳体40相连接。例如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卡槽,在壳体40上设置与卡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或者在第二密封板60上设置限位凸起,在壳体40上设置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卡槽。
也即,请参照图9,对应第一密封板50与扬声器30相连接而第二密封板60与壳体40相连接对应的组合状态;请参照图10,对应第一密封板50和第二密封板60均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对应的组合状态;请参照图11,对应第一密封板5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而第二密封板60与壳体40相连接对应的组合状态;请参照图12,对应第一密封板50与扬声器30相连接而第二密封板60与切换滑块20相连接对应的组合状态。
综上,本申请可以根据电子设备70的使用状态进而调整电子设备70是第一出声孔410发声或者第二出声孔420发声。例如,当电子设备70横屏时,壳体40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410被遮盖,进而可以调整切换滑块20至第二出声孔420发声。当电子设备70竖屏时,壳体40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420被遮盖,进而可以调整切换滑块20至第一出声孔410进行发声。进一步地,可以在第一出声孔410和第二出声孔420外周设置光敏传感器,用于感知光亮变化。光敏传感器可以与电子设备70的电路板相连接,当第一出声孔410或者第二出声孔420被遮盖时,通过光敏传感器控制切换滑块20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进行自动切换。由此可以使得电子设备70始终保持有一个出声孔正常发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壳体40外周设置按键控制切换滑块20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切换,按键可以与驱动电机110以及电子设备70内设置的电路板(图未示)相耦接,电子设备70在第一出声孔410发声或者第二出声孔420发声的控制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电子设备70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70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电子设备7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屏730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30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电子设备70的数据信息,还包括声道切换组件710。关于声道切换组件710的相关技术特征,请参阅上述声道切换组件710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声道切换组件,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切换滑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切换滑块上设有出声通道,且所述切换滑块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进行往复切换;其中,
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声孔相连通;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出声通道与扬声器的第二出声口以及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声孔相连通;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槽,与所述扬声器设置的弧形凸起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切换滑块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
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设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切换滑块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板用于防止声音传至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切换滑块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板设于所述切换滑块与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板用于防止声音传至所述切换滑块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转动连接的连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扬声器相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切换滑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切换滑块的一端设有伸出杆,所述切换滑块上设有与所述伸出杆相配合的配合孔;
所述伸出杆与所述配合孔相配合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所述切换滑块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滑块靠近所述扬声器的一侧为弧形设置并环绕所述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出声口与所述第二出声口沿所述扬声器朝向所述切换滑块的一侧外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切换滑块环绕所述扬声器外周向进行转动,进而使所述出声通道与第一出声口或者第二出声口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扬声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声口相对应的第三出声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出声口相对应的第四出声口;或者,
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切换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出声通道相对应的第五出声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与所述切换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出声通道相对应的第六出声口;或者,
所述第二密封板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有与出声单元相对应的第七出声口和第八出声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通道开设于所述切换滑块的弧形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出声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声口的尺寸相对应。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扬声器、显示屏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声道切换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并形成容置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声道切换组件和所述壳体相连接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切换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任一相邻两条边的交接位置,第一出声孔与第二出声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相邻边且相对设置。
CN202010682955.5A 2020-07-15 2020-07-15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87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955.5A CN111787456B (zh) 2020-07-15 2020-07-15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955.5A CN111787456B (zh) 2020-07-15 2020-07-15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456A CN111787456A (zh) 2020-10-16
CN111787456B true CN111787456B (zh) 2022-06-07

Family

ID=72768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2955.5A Active CN111787456B (zh) 2020-07-15 2020-07-15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7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9041B (zh) * 2020-12-22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16101B (zh) * 2020-12-30 2023-11-2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929769B (zh) * 2021-01-27 2022-06-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和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6904953U (zh) * 2021-12-29 2022-07-0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809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电子设备及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CN109246294A (zh) * 2018-08-24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1275B1 (ko) * 2010-02-02 2016-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탠드-벽걸이 전환이 가능한 사운드 플레이트를 채용한 전자 기기
CN206932272U (zh) * 2017-05-24 2018-01-26 常州润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手机音腔外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809A (zh) * 2018-08-24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电子设备及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CN109246294A (zh) * 2018-08-24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456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7456B (zh) 声道切换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112130B2 (en) Receiver acoustic system
CN110138949B (zh) 移动终端
KR20070011213A (ko) 휴대단말 및 usb장치
CN111835898A (zh) 电子设备
CN1088336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0041884U (zh) 终端设备
KR20030081725A (ko)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CN111641740B (zh) 电子设备
CN111343317A (zh) 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
CN112533106B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WO2007046380A1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8712693B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07864258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989906B (zh) 电子设备
CN107908224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1454238B1 (ko) 확장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CN107666803B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108259647B (zh) 光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WO2019072121A1 (zh)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结构
EP3896944B1 (en) Mobile phone and main unit thereof
CN108696605B (zh) 电子设备
CN107911963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031728B (zh) 电子设备、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