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714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7142A
CN111787142A CN202010615015.4A CN202010615015A CN111787142A CN 111787142 A CN111787142 A CN 111787142A CN 202010615015 A CN202010615015 A CN 202010615015A CN 111787142 A CN111787142 A CN 111787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driving mechanism
optic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50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50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7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7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壳体相连,两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显示屏设有透光区域;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转动部设有光学器件和第二显示屏;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部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该方案可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会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用户越来越青睐屏占比较大的电子设备。
为了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设置透光区域,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等器件可以借助该透光区域工作。然而,此种方案虽然能够缓解摄像头等器件对显示区域的占用,但是透光区域处的显示效果会变差,甚至无法进行显示。因此,此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电子设备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壳体相连,两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显示屏设有透光区域;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转动部设有光学器件和第二显示屏;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部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透光区域相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部上设有光学器件和第二显示屏,当光学器件与透光区域相对时,该光学器件可以借助透光区域工作;当第二显示屏与透光区域相对时,该第二显示屏可以进行显示。基于此,电子设备可以灵活调整转动部相对于壳体的位置,从而使得光学器件在不占用显示区域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同时使得透光区域处可以进行良好的显示,以此提升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不同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200-第一显示屏、210-透光区域、220-第一偏光片、230-光学胶、240-第一基板、250-第二基板、260-泡棉、300-转动部、400-光学器件、500-第二显示屏、510-第二偏光片、520-覆盖部、530-基板组件、600-第二驱动机构、700-透光盖板、800-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第一显示屏200、转动部300和第一驱动机构。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透光盖板700,该透光盖板700可以覆盖第一显示屏200,以达到保护第一显示屏200的效果。
壳体10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其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他组成构件提供安装基础。第一显示屏200与壳体100相连,两者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空间。
第一显示屏200设有透光区域210,该透光区域210可供光线通过,从而使得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进入壳体100内,或者使壳体100内部的光线可以射出。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200可以设置通光孔,该通光孔可以形成透光区域210。这里的通光孔的形状和数量可以灵活设置,例如通光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转动部300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内,该转动部300设有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光学器件400可以发光或者接收光线,可选地,光学器件400可以包括摄像头、补光灯、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光学器件400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第二显示屏500可以用来显示,当不需要光学器件400工作时,第二显示屏500可以与第一显示屏200互补共同作用进行显示,或者独立进行显示。转动部300可以相对于壳体100转动,由于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均设置于转动部300,当转动部300转动时,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的位置随之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光学器件4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100内,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部300相连,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从而改变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相对于透光区域210的位置。在转动部3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光学器件4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此时第二显示屏500可以与透光区域210不相对,即光学器件400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显示屏500处于非工作状态。在转动部3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显示屏5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此时光学器件400可以与透光区域210不相对,即光学器件400可以处于非工作状态,而第二显示屏500则处于工作状态。
具体而言,以光学器件400包括摄像头为例,当电子设备接收到拍摄指令时,如果摄像头与透光区域210相对,则不需要驱动转动部300转动,直接实施拍照操作即可;如果摄像头与透光区域210不相对,则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部300转动,直至摄像头与透光区域210相对,之后便可以实施拍摄操作。当摄像头不工作时,如果第二显示屏5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则不需要驱动转动部300转动,直接驱动第二显示屏500进行显示即可;如果第二显示屏500与透光区域210不相对,则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部300转动,直至第二显示屏5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之后便可驱动第二显示屏500进行显示。
如上所述,转动部300上设有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当光学器件4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时,该光学器件400可以借助透光区域210工作;当第二显示屏500与透光区域210相对时,该第二显示屏500可以进行显示。基于此,电子设备可以灵活调整转动部300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从而使得光学器件400在不占用显示区域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同时使得透光区域210处可以进行良好的显示,以此提升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00,第二驱动机构600设置于壳体100内。第二驱动机构600与第二显示屏500相连,第二驱动机构600可以驱动第二显示屏50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显示屏5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显示屏500可以至少部分位于通光孔内。当第二显示屏500需要进行显示时,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00使第二显示屏500上升,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屏500与第一显示屏200的高度差减小,此时,即使用户并非正对第一显示屏200,也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第二显示屏500所显示的内容,因此该方案可以提升第二显示屏5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屏5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通光孔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屏200的方向的正投影轮廓与第二显示屏500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屏200的方向的正投影轮廓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显示屏500正好可以嵌入到第一显示屏200的通光孔中,从而进一步减小第一显示屏200与第二显示屏500之间的间隙,甚至消除该间隙,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屏5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显示屏500背离转动部300的一面与通光孔背离转动部300的一端平齐,此种情况下,第二显示屏500的各膜层与第一显示屏200的各膜层基本处于同等高度,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屏200和第二显示屏500的一体性更好,如此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200包括第一偏光片220和光学胶230,第一偏光片220通过光学胶230与透光盖板700粘接。可选地,第一显示屏2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板240、第二基板250和泡棉260,第一基板240、第二基板250和泡棉260依次叠置在第一偏光片220背离光学胶230的一侧。第二显示屏500可以包括第二偏光片510、覆盖部520和基板组件530,覆盖部520设置于第二偏光片510背离转动部300的一侧,该覆盖部520可供光线穿过,基板组件530设置于第二偏光片510朝向转动部300的一侧,该基板组件53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显示的其他膜层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时,在第二显示屏5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覆盖部520与透光盖板700抵靠,也就是说,覆盖部520可以与光学胶230大致处于同等高度,从而更好地保证第一显示屏200和第二显示屏500中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膜层结构大致处于同等高度,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另外,覆盖部520可以填充第二偏光片510与透光盖板700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从而提升第二显示屏500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覆盖部520的厚度等于光学胶230的厚度,如此设置使得第二显示屏500与第一显示屏200各层一一对应,第二显示屏500与第一显示屏200可以形成更完整的显示屏,进而可以优化显示效果。
可选地,上述覆盖部520可以采用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此种材料具有透明度高、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因此此种覆盖部520可供更多的光线穿过,从而改善光学器件400的工作性能以及第二显示屏500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第二显示屏500的机械强度。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二驱动机构600通电的情况下,第二驱动机构600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并驱动第二显示屏50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二显示屏500的移动方向。也就是说,第二驱动机构600的动力来源可以是通电后所发生的形状变化,该形状变化可以是长度发生变化。当转动部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显示屏500可以不工作,则第二驱动机构600不需要发生长度变化;当第二显示屏500需要工作时,可以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转动部300转动至第二位置,之后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00通电,从而使其发生长度变化并驱动第二显示屏500从第二位置到达第三位置。当然,当第二显示屏500位于第三位置时,如果接收到光学器件400需要工作的操作指令后,也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00断电,使其发生长度变化并驱动第二显示屏500从第三位置到达第二位置,之后便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转动部300转动至第一位置,以便于光学器件400工作。
相比于电机等驱动部件,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00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占用的空间更少,因此更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成本控制。
可选地,第二驱动机构60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压电件中的至少一者,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压电件通电后可以更快地发生形状变化,因此此类结构的灵敏度更高,所发生的形状变化相对较大,从而更好地满足驱动第二显示屏500移动的目的。另外,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和压电件还具有安装简单、绿色环保的特点。当然,第二驱动机构6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一种实施例中,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的中心连线为第一连线,转动部30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连线,此时,转动部300可以为圆盘结构。采用此种结构后,转动部3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所转动的角度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基本相等,因此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部300沿同一个方向运动,就可以实现转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此种驱动方式下,第一驱动机构不容易损坏,因此其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驱动精度。
另一实施例中,转动部300为扇形结构,从而使得转动部300所占内部空间更小,可以为其它部件腾出一部分安装空间,从而便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置。此实施例中,转动部300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均延伸至转动部300的转动中心处,光学器件400设置于第一边沿处,第二显示屏500设置于第二边沿处,如此设置后,整个第一驱动机构的体积减小,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质量也可以减小。
第一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灵活选择,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和传动轴800,传动轴80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且传动轴800与转动部300固定连接,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轴800,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驱动转动部300转动,此第一驱动机构具备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透光区域210设有通光孔,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与光学器件400相连,第三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光学器件400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光学器件400位于第四位置的情况下,光学器件400至少部分位于通光孔内。当光学器件400需要进行工作时,可通过第三驱动机构使光学器件400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得光学器件400满足工作需求,可选地,光学器件400可以是摄像头,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以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功能。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三驱动机构通电的情况下,第三驱动机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并驱动光学器件400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方向平行于光学器件400的移动方向。也就是说,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来源可以是通电后所发生的形状变化,该形状变化可以是长度发生变化。当转动部300位于第二位置时,光学器件400可以不工作,则第三驱动机构不需要发生长度变化;当光学器件400需要工作时,可以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转动部300转动至第一位置,之后可以控制第三驱动机构通电,从而使其发生长度变化并驱动光学器件400在第一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当然,当光学器件400位于第一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时,如果接收到第二显示屏500需要工作的操作指令后,也可以控制第三驱动机构断电,使其发生长度变化并驱动光学器件400回到第一位置,之后便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使转动部300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便于第二显示屏500工作。
相比于电机等驱动部件,上述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占用的空间更少,因此更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成本控制。
可选地,第三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压电件中的至少一者,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压电件通电后可以更快地发生形状变化,因此此类结构的灵敏度更高,所发生的形状变化相对较大,从而更好地满足驱动光学器件400移动的目的。另外,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和压电件还具有安装简单、绿色环保的特点。当然,第三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第一显示屏(200),所述第一显示屏(200)与所述壳体(100)相连,两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显示屏(200)设有透光区域(210);
转动部(300),所述转动部(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转动部(300)设有光学器件(400)和第二显示屏(500);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部(300)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部(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在所述转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光学器件(400)与所述透光区域(210)相对;在所述转动部(3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500)与所述透光区域(210)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210)设有通光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与所述第二显示屏(500)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在所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5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光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光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00)的方向的正投影轮廓与所述第二显示屏(50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显示屏(200)的方向的正投影轮廓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屏(500)背离所述转动部(300)的一面与所述通光孔背离所述转动部(300)的一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透光盖板(700),所述第一显示屏(200)包括第一偏光片(220)和光学胶(230),所述第一偏光片(220)通过所述光学胶(230)与所述透光盖板(700)粘接;
所述第二显示屏(500)包括第二偏光片(510)和覆盖部(520),所述覆盖部(520)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片(510)背离所述转动部(300)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覆盖部(520)与所述透光盖板(700)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520)的厚度等于所述光学胶(23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并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500)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显示屏(500)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包括形状记忆金属件、电流变体、压电件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40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500)的中心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转动部(30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线;或者,
所述转动部(300)为扇形结构,所述转动部(300)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均延伸至所述转动部(300)的转动中心处,所述光学器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沿处,所述第二显示屏(500)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沿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和传动轴(800),所述传动轴(800)与所述转动部(30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轴(800),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轮驱动所述转动部(300)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210)设有通光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光学器件(400)相连,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学器件(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光学器件(400)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光学器件(4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光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发生变化并驱动所述光学器件(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光学器件(400)的移动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400)包括摄像头、补光灯、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者。
CN202010615015.4A 2020-06-30 2020-06-30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787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5015.4A CN111787142A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5015.4A CN111787142A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142A true CN111787142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5015.4A Pending CN111787142A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71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457A (zh) * 2021-02-24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25153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1402A (ja) * 2014-07-28 2016-03-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7465800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74533A (zh) * 2017-12-22 2018-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153025A (zh) * 2018-01-25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3583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
CN208924293U (zh) * 2018-11-07 2019-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48003A (zh) * 2019-06-19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98748A (zh) * 2019-07-19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测量装置及设备、方法
CN210007736U (zh) * 2019-05-28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63193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1402A (ja) * 2014-07-28 2016-03-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7465800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74533A (zh) * 2017-12-22 2018-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153025A (zh) * 2018-01-25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3583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
CN208924293U (zh) * 2018-11-07 2019-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63193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0007736U (zh) * 2019-05-28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48003A (zh) * 2019-06-19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98748A (zh) * 2019-07-19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测量装置及设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457A (zh) * 2021-02-24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6457B (zh) * 2021-02-24 2023-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25153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1059B1 (en)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KR102520552B1 (ko)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787142A (zh) 电子设备
CN109302555B (zh)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JP2023548784A (ja) 電子機器
WO2019029412A1 (zh) 移动终端
CN210518443U (zh) 电子设备
CN106550181A (zh) 摄像头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05225610A (zh) 显示模块及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WO2023025153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72942B (zh) 显示设备及包括该显示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13194179A (zh) 电子设备
CN111785159A (zh) 电子设备
CN113194180A (zh) 电子设备
CN112037658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0519494B (zh) 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689790B (zh) 显示装置
CN210271555U (zh) 显示装置
CN110572500A (zh) 电子设备
CN113194178B (zh) 电子设备
CN113163040A (zh) 电子设备
CN112738377A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675751B (zh)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67337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041905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