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6925B -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6925B
CN111786925B CN202010511171.6A CN202010511171A CN111786925B CN 111786925 B CN111786925 B CN 111786925B CN 202010511171 A CN202010511171 A CN 202010511171A CN 111786925 B CN111786925 B CN 111786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ymbols
power normalization
preamb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11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6925A (zh
Inventor
金哉亨
高祐奭
洪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5111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6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6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6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6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6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服务数据进行编码;对信令数据进行编码;生成包括编码的服务数据和编码的信令数据的至少一个信号帧;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调制至少一个生成的信号帧中的数据;以及发送包括调制的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调制步骤可以包括在时域中对每个OFDM符号执行功率归一化。

Description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是2018年3月7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1月29日的申请号为201680051881.7(PCT/KR2016/000985)的,发明名称为“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广播信号的装置、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以及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模拟广播信号传输终止,正在开发用于发送/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各种技术。数字广播信号可以包括比模拟广播信号更大量的视频/音频数据,并且进一步包括除了视频/音频数据之外的各种类型的附加数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数字广播系统能够提供HD(高清晰度)图像、多声道音频和各种附加的服务。但是,考虑到移动接收设备,对于数字广播,用于大量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效率、发送/接收的网络的鲁棒性和网络灵活性需要改进。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包括:对服务数据进行编码;对信令数据进行编码;构建包括编码的服务数据和编码的信令数据的至少一个信号帧;通过OFDM(正交频分复用)方案调制构建的至少一个信号帧中的数据;以及发送具有调制的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调制步骤包括在时域中对每个OFDM符号执行功率归一化。
可以基于每个OFDM符号的频域功率执行功率归一化。
至少一个信号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前导符号和至少一个数据符号,至少一个前导符号可以包括信令数据,并且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可以包括服务数据。
至少一个前导符号的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不同于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至少一个信号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帧,子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和至少一个子帧边界符号,并且至少一个子帧边界符号可以被应用有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的相同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在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根据传输子载波减少的系数而变化。
在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根据在调制步骤中使用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而变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发送广播信号的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该第一编码器对服务数据进行编码;第二编码器,该第二编码器对信令数据进行编码;帧构建器,该帧构建器构建包括编码的服务数据和编码的信令数据的至少一个信号帧;调制器,该调制器通过OFDM(正交频分复用)方案调制构建的至少一个信号帧中的数据;以及发射器,该发射器发送具有调制的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调制器还在时域中对每个OFDM符号进行功率归一化。
可以基于每个OFDM符号的频域功率执行功率归一化。
至少一个信号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前导符号和至少一个数据符号,至少一个前导符号可以包括信令数据,并且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可以包括服务数据。
至少一个前导符号的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不同于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至少一个信号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帧,子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和至少一个子帧边界符号,并且至少一个子帧边界符号可以被应用有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的相同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在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根据传输子载波减少的系数而变化。
在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根据调制器使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大小而变化。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根据服务特征处理数据以控制每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的QoS(服务质量),从而提供各种广播服务。
本发明可以通过经由相同的RF信号带宽发送各种广播服务来实现传输灵活性。
本发明可以使用MIMO系统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并且提高广播信号的发送/接收的鲁棒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广播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装置,其甚至能够利用移动接收设备或者在室内环境下没有错误地接收数字广播信号。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合并和构成本申请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该说明书一起可以用作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用于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装置的结构。
图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
图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
图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BICM块。
图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BICM块。
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帧构建块。
图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OFDM产生块。
图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用于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装置的结构。
图1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帧结构。
图1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帧的信令分层结构。
图1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导信令数据。
图1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1数据。
图1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2数据。
图1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PLS2数据。
图1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帧的逻辑结构。
图1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映射。
图1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EAC映射。
图1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IC映射。
图2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P的类型。
图2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P映射。
图2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EC结构。
图2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特交织。
图2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元字(cell-word)解复用。
图2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时间交织。
图2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的基本操作。
图2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的操作。
图2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的对角线方式读取图案。
图2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来自于每个交织阵列的被交织的XFECBLOCK。
图3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传输帧的结构。
图3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广播系统的每个FFT大小的有效载波(NoC)的数目。
图3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广播系统发送的前导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图3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广播信号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图示。详细说明将在下面参考附图给出,其旨在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仅示出可以根据本发明实现的实施例。以下的详细说明包括特定的细节以便对本发明提供深入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实践本发明可以无需这些特定的细节。
虽然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大多数术语已经从在本领域广泛地使用的常规术语中选择,但是某些术语已经由申请人任意地选择,并且其含义在以下的描述中根据需要详细说明。因此,本发明应该基于该术语所期望的含义来理解,而不是基于其简单的名称或者含义来理解。
本发明提供用于发送和接收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未来的广播服务包括陆地广播服务、移动广播服务、UHDTV服务等。本发明可以根据一个实施例经由非MIMO(多输入多输出)或者MIMO处理用于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MIMO方案可以包括MISO(多输入单输出)、SISO(单输入单输出)方案等。
虽然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起见,MISO或者MIMO使用两个天线,但是本发明可适用于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天线的系统。本发明可以定义三个物理层(PL)简档(profile)-基础、手持和高级简档-每个被优化以最小化接收器复杂度,同时获得特定使用情形所需的性能。物理层(PHY)简档是相应的接收器将实施的所有配置的子集。
三个PHY简档共享大部分功能块,但是,在特定的模块和/或参数方面略微地不同。另外的PHY简档可以在未来限定。对于系统演进,未来的属性还可以经由未来的扩展帧(FEF)在单个RF信道中与现有的简档复用。每个PHY简档的细节在下面描述。
1.基础简档
基础简档表示对于通常连接到屋顶天线的固定的接收设备的主要使用情形。基础简档还包括能够运输到一个场所,但是属于相对固定接收类别的便携式设备。基础简档的使用可以通过某些改进的实施被扩展到手持设备或者甚至车辆,但是,对于基础简档接收器操作不预期那些使用情况。
接收的目标SNR范围是从大约10到20dB,其包括现有的广播系统(例如,ATSC A/53)的15dB SNR接收能力。接收器复杂度和功耗不像在电池操作的手持设备一样严重,手持设备将使用手持简档。用于基础简档的关键系统参数在以下的表1中列出。
表1
[表1]
LDPC码字长度 16K,64K比特
星座大小 4~10bpcu(每个信道使用的比特)
时间解交织存储器大小 ≤2<sup>19</sup>数据信元
导频图案 用于固定接收的导频图案
FFT大小 16K,32K点
2.手持简档
手持简档设计成在以电池电源操作的手持和车载设备中使用。该设备可以以行人或者车辆速度移动。功耗和接收器复杂度对于手持简档的设备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手持简档的目标SNR范围大约是0至10dB,但是,当意欲用于较深的室内接收时,可以配置为达到低于0dB。
除了低的SNR能力之外,由接收器移动性所引起的多普勒效应的适应性是手持简档最重要的性能品质。用于手持简档的关键系统参数在以下的表2中列出。
表2
[表2]
LDPC码字长度 16K比特
星座大小 2~8bpcu
时间解交织存储器大小 ≤2<sup>18</sup>数据信元
导频图案 用于移动和室内接收的导频图案
FFT大小 8K,16K点
3.高级简档
高级简档以更大的实施复杂度为代价提供最高的信道容量。该简档需要使用MIMO发送和接收,并且UHDTV服务是对该简档特别设计的目标使用情形。提高的容量还可以用于允许在给定带宽提高服务数目,例如,多个SDTV或者HDTV服务。
高级简档的目标SNR范围大约是20至30dB。MIMO传输可以最初地使用现有的椭圆极化传输设备,并且在未来扩展到全功率横向极化传输。用于高级简档的关键系统参数在以下的表3中列出。
表3
[表3]
LDPC码字长度 16K,64K比特
星座大小 8~12bpcu
时间解交织存储器大小 ≤2<sup>19</sup>数据信元
导频图案 用于固定接收的导频图案
FFT大小 16K,32K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础简档能够被用作用于陆地广播服务和移动广播服务两者的简档。即,基础简档能够被用于定义包括移动简档的简档的概念。而且,高级简档能够被划分成用于具有MIMO的基础简档的高级简档和用于具有MIMO的手持简档的高级简档。此外,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能够改变三种简档。
下面的术语和定义可以应用于本发明。根据设计能够改变下面的术语和定义。
辅助流:承载对于尚未定义的调制和编码的数据的信元的序列,其可以被用于未来扩展或者通过广播公司或者网络运营商要求
基本数据管道:承载服务信令数据的数据管道
基带帧(或者BBFRAME):形成对一个FEC编码过程(BCH和LDPC编码)的输入的Kbch比特的集合
信元:通过OFDM传输的一个载波承载的调制值
编码块:PLS1数据的LDPC编码的块或者PLS2数据的LDPC编码的块中的一个
数据管道:承载服务数据或者相关元数据的物理层中的逻辑信道,其可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
数据管道单元:用于在帧中将数据信元分配给DP的基本单位。
数据符号:在帧中不是前导符号的OFDM符号(帧信令符号和帧边缘符号被包括在数据符号中)
DP_ID:此8比特字段唯一地识别在通过SYSTME_ID识别的系统内的DP
哑信元:承载被用于填充不被用于PLS信令、DP或者辅助流的剩余的容量的伪随机值的信元
紧急警告信道:承载EAS信息数据的帧的部分
帧:以前导开始并且以帧边缘符号结束的物理层时隙
帧重复单元:属于包括FET的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层简档的帧的集合,其在超帧中被重复八次
快速信息信道:在承载服务和相应的基本DP之间的映射信息的帧中的逻辑信道
FECBLOCK:DP数据的LDPC编码的比特的集合
FFT大小:被用于特定模式的标称的FFT大小,等于在基础时段T的周期中表达的活跃符号时段Ts
帧信令符号:在FFT大小、保护间隔以及被离散导频图案的某个组合中,在帧的开始处使用的具有较高的导频密度的OFDM符号,其承载PLS数据的一部分
帧边缘符号:在FFT大小、保护间隔以及被离散导频图案的某个组合中,在帧的末端处使用的具有较高的导频密度的OFDM符号
帧组:在超帧中具有相同的PHY简档类型的所有帧的集合。
未来扩展帧:能够被用于未来扩展的在超帧内的物理层时隙,以前导开始
Futurecast UTB系统:提出的物理层广播系统,其输入是一个或者多个MPEG2-TS或者IP或者一般流,并且其输出是RF信号
输入流:用于通过系统被传递给终端用户的服务的全体的数据的流。
普通数据符号:排除帧信令和帧边缘符号的数据符号
PHY简档:相应的接收器应实现的所有配置的子集
PLS:由PLS1和PLS2组成的物理层信令数据
PLS1:在具有固定的大小、编码和调制的FSS符号中承载的PLS数据的第一集合,其承载关于系统的基本信息以及解码PLS2所需要的参数
注意:PLS1数据在帧组的持续时间内保持恒定。
PLS2:在FSS符号中发送的PLS数据的第二集合,其承载关于系统和DP的更多详细PLS数据
PLS2动态数据:可以动态地逐帧改变的PLS2数据
PLS2静态数据:在帧组的持续时间内保持静态的PLS2数据
前导信令数据:通过前导符号承载并且被用于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式的信令数据
前导符号:承载基本PLS数据并且位于帧的开始的固定长度的导频符号
注意:前导符号主要被用于快速初始带扫描以检测系统信号、其时序、频率偏移、以及FFT大小。
保留以便未来使用:本文档没有定义但是可以在未来定义
超帧:八个帧重复单元的集合
时间交织块(TI块):在其中执行时间交织的信元的集合,与时间交织器存储器的一个使用相对应
TI组:在其上执行用于特定DP的动态容量分配的单元,由整数组成,动态地改变XFECBLOCK的数目。
注意:TI组可以被直接地映射到一个帧或者可以被映射到多个帧。其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TI块。
类型1DP:其中所有的DP以TDM方式被映射到帧的帧的DP
类型2DP:其中所有的DP以FDM方式被映射到帧的帧的DP
XFECBLOCK:承载一个LDPC FECBLOCK的所有比特的Ncell个信元的集合
图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包括输入格式化块1000、BICM(比特交织编码和调制)块1010、帧结构块1020、OFDM(正交频分复用)产生块1030和信令产生块1040。将给出用于发送广播信号装置的每个模块的操作的描述。
IP流/分组和MPEG2-TS是主要输入格式,其它的流类型被作为常规流处理。除了这些数据输入之外,管理信息被输入以控制用于每个输入流的相应的带宽的调度和分配。一个或者多个TS流、IP流和/或常规流被同时允许输入。
输入格式化块1000能够解复用每个输入流为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管道,对其中的每一个应用单独的编码和调制。数据管道(DP)是用于鲁棒控制的基本单位,从而影响服务质量(QoS)。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可以由单个DP承载。稍后将描述输入格式化块1000的操作细节。
数据管道是在承载服务数据或者相关的元数据的物理层中的逻辑信道,其可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
此外,数据管道单元:在帧中用于分配数据信元给DP的基本单位。
在BICM块1010中,奇偶校验数据被增加用于纠错,并且编码的比特流被映射为复数值星座符号。该符号跨越用于相应的DP的特定交织深度被交织。对于高级简档,在BICM块1010中执行MIMO编码,并且另外的数据路径被添加在输出端用于MIMO传输。稍后将描述BICM块1010的操作细节。
帧构建块1020可以将输入DP的数据信元映射为在帧内的OFDM符号。在映射之后,频率交织用于频率域分集,特别地,用于抗击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稍后将描述帧构建块1020的操作细节。
在每个帧的开始处插入前导之后,OFDM产生块1030可以应用具有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的常规的OFDM调制。对于天线空间分集,分布式MISO方案遍及发射器被应用。此外,峰值对平均功率降低(PAPR)方案在时间域中执行。对于灵活的网络规划,这个建议提供一组不同的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和相应的导频图案。稍后将描述OFDM产生块1030的操作细节。
信令产生块1040能够创建用于每个功能块操作的物理层信令信息。该信令信息也被发送使得感兴趣的服务在接收器侧被适当地恢复。稍后将描述信令产生块1040的操作细节。
图2、3和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1000。将给出每个图的描述。
图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图2示出当输入信号是单个输入流时的输入格式化模块。
在图2中图示的输入格式化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输入格式化块1000的实施例。
到物理层的输入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流组成。每个数据流由一个DP承载。模式适配模块将输入数据流切分(slice)为基带帧(BBF)的数据字段。系统支持三种类型的输入数据流:MPEG2-TS、互联网协议(IP)和常规流(GS)。MPEG2-TS特征为固定长度(188字节)分组,第一字节是同步字节(0x47)。IP流由如在IP分组报头内用信号传送的可变长度IP数据报分组组成。系统对于IP流支持IPv4和IPv6两者。GS可以由在封装分组报头内用信号传送的可变长度分组或者固定长度分组组成。
(a)示出用于信号DP的模式适配块2000和流适配2010,并且(b)示出用于产生和处理PLS数据的PLS产生块2020和PLS加扰器2030。将给出每个块的操作的描述。
输入流分割器将输入TS、IP、GS流分割为多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音频、视频等)流。模式适配模块2010由CRC编码器、BB(基带)帧切分器,和BB帧报头插入块组成。
CRC编码器在用户分组(UP)级别提供用于错误检测的三种类型的CRC编码,即,CRC-8、CRC-16和CRC-32。计算的CRC字节附加在UP之后。CRC-8用于TS流并且CRC-32用于IP流。如果GS流不提供CRC编码,则将应用所建议的CRC编码。
BB帧切分器将输入映射到内部逻辑比特格式。首先接收的比特被定义为是MSB。BB帧切分器分配等于可用数据字段容量的输入比特的数目。为了分配等于BBF有效载荷的输入比特的数目,UP分组流被切分为适合BBF的数据字段。
BB帧报头插入模块可以将2个字节的固定长度BBF报头插入在BB帧的前面。BBF报头由STUFFI(1比特)、SYNCD(13比特)和RFU(2比特)组成。除了固定的2字节BBF报头之外,BBF还可以在2字节BBF报头的末端具有扩展字段(1或者3字节)。
流适配2010由填充插入块和BB加扰器组成。
填充插入块能够将填充字段插入到BB帧的有效载荷中。如果到流适配的输入数据足够填充BB帧,则STUFFI被设置为“0”,并且BBF没有填充字段。否则,STUFFI被设置为“1”,并且填充字段被紧挨在BBF报头之后插入。填充字段包括两个字节的填充字段报头和可变大小的填充数据。
BB加扰器加扰完成的BBF用于能量扩散。加扰序列与BBF同步。加扰序列由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
PLS产生块2020可以产生物理层信令(PLS)数据。PLS对接收器提供接入物理层DP的手段。PLS数据由PLS1数据和PLS2数据组成。
PLS1数据是在具有固定大小的帧中在FSS符号中承载、编码和调制的第一组PLS数据,其承载有关解码PLS2数据需要的系统和参数的基本信息。PLS1数据提供包括允许PLS2数据的接收和解码所需要的参数的基本传输参数。此外,PLS1数据在帧组的持续时间保持不变。
PLS2数据是在FSS符号中发送的第二组PLS数据,其承载有关系统和DP的更加详细的PLS数据。PLS2包含对接收器解码期望的DP提供足够的信息的参数。PLS2信令进一步由两种类型的参数,PLS2静态数据(PLS2-STAT数据)和PLS2动态数据(PLS2-DYN数据)组成。PLS2静态数据是在帧组持续时间保持静态的PLS2数据,并且PLS2动态数据是可以逐帧动态变化的PLS2数据。
稍后将描述PLS数据的细节。
PLS加扰器2030可以加扰所产生的PLS数据用于能量扩散。
以上描述的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
在图3中图示的输入格式化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输入格式化块1000的实施例。
图3示出当输入信号对应于多个输入流时,输入格式化块的模式适配块。
用于处理多个输入流的输入格式化块的模式适配块可以独立地处理多个输入流。
参考图3,用于分别处理多个输入流的模式适配块可以包括输入流分割器3000、输入流同步器3010、补偿延迟块3020、空分组删除块3030、报头压缩块3040、CRC编码器3050、BB帧切分器(slicer)3060和BB报头插入块3070。将给出模式适配块的每个块的描述。
CRC编码器3050、BB帧切分器3060和BB报头插入块3070的操作对应于参考图2描述的CRC编码器、BB帧切分器和BB报头插入块的操作,并且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输入流分割器3000可以将输入TS、IP、GS流分割为多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音频、视频等)流。
输入流同步器3010可以称为ISSY。ISSY可以对于任何输入数据格式提供适宜的手段以保证恒定比特率(CBR)和恒定端到端传输延迟。ISSY始终用于承载TS的多个DP的情形,并且选择性地用于承载GS流的多个DP。
补偿延迟块3020可以在ISSY信息的插入之后延迟分割TS分组流,以允许TS分组重新组合机制而无需在接收器中额外的存储器。
空分组删除块3030仅用于TS输入流情形。一些TS输入流或者分割的TS流可以具有大量的空分组存在,以便在CBR TS流中提供VBR(可变比特速率)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传输开销,空分组可以被识别并且不被发送。在接收器中,通过参考在传输中插入的删除的空分组(DNP)计数器,去除的空分组可以重新插入在它们最初的精确的位置中,从而,保证恒定比特速率,并且避免对时间戳(PCR)更新的需要。
报头压缩块3040可以提供分组报头压缩以提高用于TS或者IP输入流的传输效率。因为接收器可以具有有关报头的某个部分的先验信息,所以这个已知的信息可以在发射器中被删除。
对于传输流,接收器具有有关同步字节配置(0x47)和分组长度(188字节)的先验信息。如果输入TS流承载仅具有一个PID的内容,即,仅用于一个服务组件(视频、音频等)或者服务子组件(SVC基本层、SVC增强层、MVC基本视图或者MVC相关的视图),则TS分组报头压缩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传输流。如果输入流是IP流,则选择性地使用IP分组报头压缩。
以上描述的模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输入格式化块。
在图4中图示的输入格式化模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输入格式化块1000的实施例。
图4图示当输入信号对应于多个输入流时,输入格式化模块的流适配模块。
参考图4,用于分别处理多个输入流的模式适配模块可以包括调度器4000、1-帧延迟块4010、填充插入块4020、带内信令4030、BB帧加扰器4040、PLS产生块4050和PLS加扰器4060。将给出流适配模块的每个块的描述。
填充插入块4020、BB帧加扰器4040、PLS产生块4050和PLS加扰器4060的操作对应于参考图2描述的填充插入块、BB加扰器、PLS产生块和PLS加扰器的操作,并且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调度器4000可以从每个DP的FECBLOCK(FEC块)的量确定跨越整个帧的整体信元分配。包括对于PLS、EAC和FIC的分配,调度器产生PLS2-DYN数据的值,其被作为在该帧的FSS中的PLS信元或者带内信令发送。稍后将描述FECBLOCK、EAC和FIC的细节。
1-帧延迟块4010可以通过一个传输帧延迟输入数据,使得有关下一个帧的调度信息可以经由用于带内信令信息的当前帧发送以被插入DP中。
带内信令4030可以将PLS2数据的未延迟部分插入到帧的DP中。
以上描述的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BICM块。
在图5中图示的BICM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BICM块1010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提供陆地广播服务、移动广播服务、UHDTV服务等。
由于QoS(服务质量)取决于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提供的服务特征,因此对应于相应服务的数据需要经由不同的方案处理。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BICM块可以通过将SISO、MISO和MIMO方案独立地应用于分别对应于数据路径的数据管道,独立地处理对其输入的DP。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能够控制经由每个DP发送的每个服务或者服务组件的QoS。
(a)示出由基础简档和手持简档共享的BICM块,并且(b)示出高级简档的BICM模块。
由基础简档和手持简档共享的BICM块和高级简档的BICM块能够包括用于处理每个DP的多个处理块。
将给出用于基础简档和手持简档的BICM块和用于高级简档的BICM块的每个处理模块的描述。
用于基础简档和手持简档的BICM块的处理块5000可以包括数据FEC编码器5010、比特交织器5020、星座映射器5030、SSD(信号空间分集)编码块5040和时间交织器5050。
数据FEC编码器5010能够使用外编码(BCH)和内编码(LDPC)对输入BBF执行FEC编码,以产生FECBLOCK过程。外编码(BCH)是可选择的编码方法。稍后将描述数据FEC编码器5010的操作细节。
比特交织器5020可以以LDPC编码和调制方案的组合交织数据FEC编码器5010的输出以实现优化的性能,同时提供有效地可执行的结构。稍后将描述比特交织器5020的操作细节。
星座映射器5030可以使用QPSK、QAM-16、不均匀QAM(NUQ-64、NUQ-256、NUQ-1024),或者不均匀星座(NUC-16、NUC-64、NUC-256、NUC-1024),在基础和手持简档中调制来自比特交织器5020的每个信元字(cell word),或者在高级简档中来自信元字解复用器5010-1的信元字,以给出功率标准化的星座点el。该星座映射仅适用于DP。注意到,QAM-16和NUQ是正方形的形状,而NUC具有任意形状。当每个星座转动90度的任意倍数时,转动的星座精确地与其原始的一个重叠。这个“旋转感”对称属性使实和虚分量的容量和平均功率彼此相等。对于每个码率,NUQ和NUC两者被具体地限定,并且使用的特定的一个由在PLS2数据中归档的参数DP_MOD用信号传送。
SSD编码块5040可以以二维(2D)、三维(3D)和四维(4D)预编码信元以提高在困难的衰落条件之下的接收鲁棒性。
时间交织器5050可以在DP级别操作。时间交织(TI)的参数可以对于每个DP不同地设置。稍后将描述时间交织器5050的操作细节。
用于高级简档的BICM块的处理块5000-1可以包括数据FEC编码器、比特交织器、星座映射器和时间交织器。但是,不同于处理块5000,处理模块5000-1进一步包括信元字解复用器5010-1和MIMO编码模块5020-1。
此外,在处理块5000-1中的数据FEC编码器、比特交织器、星座映射器和时间交织器的操作对应于描述的数据FEC编码器5010、比特交织器5020、星座映射器5030和时间交织器5050的操作,并且因此,其描述被省略。
信元字解复用器5010-1用于高级简档的DP以将单个信元字流划分为用于MIMO处理的双信元字流。稍后将描述信元字解复用器5010-1操作的细节。
MIMO编码模块5020-1可以使用MIMO编码方案处理信元字解复用器5010-1的输出。MIMO编码方案对于广播信号传输被优化。MIMO技术是获得性能提高的期望方式,但是,其取决于信道特征。尤其对于广播,信道的强的LOS分量或者在由不同的信号传播特征所引起的两个天线之间的接收信号功率的差别使得难以从MIMO得到性能增益。所提出的MIMO编码方案使用MIMO输出信号的一个的基于旋转的预编码和相位随机化克服这个问题。
MIMO编码意欲用于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两者处需要至少两个天线的2x2MIMO系统。在该建议下定义两个MIMO编码模式:全速率空间复用(FR-SM)和全速率全分集空间复用(FRFD-SM)。FR-SM编码以在接收器侧处相对小的复杂度增加提供性能提高,而FRFD-SM编码以在接收器侧处巨大的复杂度增加提供性能提高和附加分集增益。所提出的MIMO编码方案没有对天线极性配置进行限制。
MIMO处理对于高级简档帧是需要的,其指的是由MIMO编码器处理在高级简档帧中的所有DP。MIMO处理在DP级别适用。星座映射器对输出NUQ(e1,i和e2,i)被馈送给MIMO编码器的输入。配对的MIMO编码器输出(g1,i和g2,i)由其相应的TX天线的相同的载波k和OFDM符号l发送。
以上描述的模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模块替换。
图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BICM块。
在图6中图示的BICM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BICM块1010的实施例。
图6图示用于保护物理层信令(PLS)、紧急警告信道(EAC)和快速信息信道(FIC)的BICM块。EAC是承载EAS信息数据的帧的部分,并且FIC是在承载在服务和相应的基础DP之间的映射信息的帧中的逻辑信道。稍后将描述EAC和FIC的细节。
参考图6,用于保护PLS、EAC和FIC的BICM块可以包括PLS FEC编码器6000、比特交织器6010和星座映射器6020。
此外,PLS FEC编码器6000可以包括加扰器、BCH编码/零插入块、LDPC编码块和LDPC奇偶穿孔块。将给出BICM块的每个块的描述。
PLS FEC编码器6000可以编码加扰的PLS 1/2数据、EAC和FIC区段。
加扰器可以在BCH编码以及缩短和穿孔LDPC编码之前加扰PLS1数据和PLS2数据。
BCH编码/零插入块可以使用用于PLS保护的缩短的BCH码,对加扰的PLS 1/2数据执行外编码,并且在BCH编码之后插入零比特。仅对于PLS1数据,零插入的输出比特可以在LDPC编码之前转置。
LDPC编码块可以使用LDPC码来编码BCH编码/零插入块的输出。为了产生完整的编码块,Cldpc、奇偶校验比特、Pldpc从每个零插入的PLS信息块Ildpc被系统编码,并且附在其之后。
数学公式1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221
用于PLS1和PLS2的LDPC编码参数如以下的表4。
表4
[表4]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222
LDPC奇偶穿孔块可以对PLS1数据和PLS 2数据执行穿孔。
当缩短被应用于PLS1数据保护时,一些LDPC奇偶校验比特在LDPC编码之后被穿孔。此外,对于PLS2数据保护,PLS2的LDPC奇偶校验比特在LDPC编码之后被穿孔。不发送这些被穿孔的比特。
比特交织器6010可以交织每个被缩短和被穿孔的PLS1数据和PLS2数据。
星座映射器6020可以将比特交织的PLS 1数据和PLS2数据映射到星座上。
以上描述的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帧构建块。
在图7中图示的帧构建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帧构建块1020的实施例。
参考图7,帧构建块可以包括延迟补偿块7000、信元映射器7010和频率交织器7020。将给出帧构建块的每个块的描述。
延迟补偿块7000可以调整在数据管道和相应的PLS数据之间的时序以确保它们在发射器端共时(co-timed)。通过解决由输入格式化块和BICM块所引起的数据管道的延迟,PLS数据被延迟与数据管道相同的量。BICM块的延迟主要是由于时间交织器5050。带内信令数据承载下一个TI组的信息,使得它们承载要用信号传送的DP前面的一个帧。据此,延迟补偿块延迟带内信令数据。
信元映射器7010可以将PLS、EAC、FIC、DP、辅助流和哑信元映射到在该帧中的OFDM符号的活动载波。信元映射器7010的基本功能是,如果有的话,将对于DP、PLS信元、以及EAC/FIC信元中的每一个由TI产生的数据信元映射到与帧内的OFDM符号内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活动OFDM信元。服务信令数据(诸如PSI(程序特定信息)/SI)能够被单独地收集并且通过数据管道发送。信元映射器根据由调度器产生的动态信息和帧结构的配置操作。稍后将描述该帧的细节。
频率交织器7020可以随机地交织从信元映射器7010接收的数据信元以提供频率分集。此外,频率交织器7020可以使用不同的交织种子顺序,对由两个按次序的OFDM符号组成的特有的OFDM符号对进行操作,以得到在单个帧中最大的交织增益。
以上描述的块可以被省略或者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OFDM产生块。
在图8中图示的OFDM产生块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OFDM产生块1030的实施例。
OFDM产生块通过由帧构建块产生的信元调制OFDM载波,插入导频,并且产生用于传输的时间域信号。此外,这个块随后插入保护间隔,并且应用PAPR(峰均功率比)减少处理以产生最终的RF信号。
参考图8,OFDM产生块能够包括导频和保留音插入块8000、2D-eSFN编码块8010、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块8020、PAPR减少块8030、保护间隔插入块8040、前导插入模块8050、其它的系统插入块8060和DAC块8070。将给出帧构建块的每个块的描述。
导频和保留音插入块8000可以插入导频和保留音。
在OFDM符号内的各种信元被以称为导频的参考信息调制,其具有在接收器中先前已知的发送值。导频信元的信息由散布导频、连续导频、边缘导频、FSS(帧信令符号)导频和FES(帧边缘符号)导频组成。每个导频根据导频类型和导频图案以特定的提升功率水平被发送。导频信息的值是从参考序列中导出出的,其是一系列的值,其一个用于在任何给定符号上的每个被发送的载波。导频可以用于帧同步、频率同步、时间同步、信道估计和传输模式识别,并且还可用于跟随相位噪声。
从参考序列中提取的参考信息在除了帧的前导、FSS和FES之外的每个符号中在散布的导频信元中被发送。连续的导频插入在帧的每个符号中。连续的导频的编号和位置取决于FFT大小和散布的导频图案两者。边缘载波是在除前导符号之外的每个符号中的边缘导频。它们被插入以便允许频率内插直至频谱的边缘。FSS导频被插入在FSS中,并且FES导频被插入在FES中。它们被插入以便允许时间内插直至帧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支持SFN网络,这里分布式MISO方案被选择性地用于支持非常鲁棒传输模式。2D-eSFN是使用多个TX天线的分布式MISO方案,其每个在SFN网络中位于不同的发射器位置。
2D-eSFN编码块8010可以处理2D-eSFN处理以使从多个发射器发送的信号的相位失真,以便在SFN配置中创建时间和频率分集两者。因此,可以减轻由于低的平坦衰落或者对于长时间的深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
IFFT块8020可以使用OFDM调制方案调制来自2D-eSFN编码块8010的输出。在没有指定为导频(或者保留音)的数据符号中的任何信元承载来自频率交织器的数据信元的一个。该信元被映射到OFDM载波。
PAPR减少块8030可以使用在时间域中的各种PAPR减少算法对输入信号执行PAPR减少。
保护间隔插入块8040可以插入保护间隔,并且前导插入块8050可以在该信号的前面插入前导。稍后将描述前导的结构的细节。另一个系统插入块8060可以在时间域中复用多个广播发送/接收系统的信号,使得提供广播服务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广播发送/接收系统的数据可以在相同的RF信号带宽中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广播发送/接收系统指的是提供不同广播服务的系统。不同广播服务可以指的是陆地广播服务、移动广播服务等。与相应的广播服务相关的数据可以经由不同的帧发送。
DAC块8070可以将输入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输出该模拟信号。从DAC块7800输出的信号可以根据物理层简档经由多个输出天线发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Tx天线可以具有垂直或者水平极性。
以上描述的块可以被省略或者根据设计由具有类似或者相同功能的块替换。
图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接收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接收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对应于参考图1描述的用于发送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接收供未来的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包括同步和解调模块9000、帧解析模块9010、解映射和解码模块9020、输出处理器9030和信令解码模块9040。将给出用于接收广播信号装置的每个模块的操作的描述。
同步和解调模块9000可以经由m个Rx天线接收输入信号,相对于与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相对应的系统执行信号检测和同步,并且执行与由用于发送广播信号装置执行的过程相反过程相对应的解调。
帧解析模块9010可以解析输入信号帧,并且提取经由其发送由用户选择的服务的数据。如果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执行交织,则帧解析模块9010可以执行与交织的相反过程相对应的解交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取的信号和数据的位置可以通过解码从信令解码模块9040输出的数据获得,以恢复由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产生的调度信息。
解映射和解码模块9020可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比特域数据,并且然后根据需要对其解交织。解映射和解码模块9020可以对于为了传输效率应用的映射执行解映射,并且经由解码校正在传输信道上产生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解映射和解码模块9020可以获得为解映射所必需的传输参数,并且通过解码从信令解码模块9040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
输出处理器9030可以执行由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应用以改善传输效率的各种压缩/信号处理过程的相反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处理器9030可以从信令解码模块9040输出的数据中获得必要的控制信息。输出处理器8300的输出对应于输入到用于发送广播信号装置的信号,并且可以是MPEG-TS、IP流(v4或者v6)和常规流。
信令解码模块9040可以从由同步和解调模块9000解调的信号中获得PLS信息。如上所述,帧解析模块9010、解映射和解码模块9020和输出处理器9030可以使用从信令解码模块9040输出的数据执行其功能。
图1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帧结构。
图10示出帧类型的示例配置和在超帧中的FRU,(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超帧,(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RU(帧重复单元),(c)示出在FRU中的可变PHY简档的帧,以及(d)示出帧的结构。
超帧可以由八个FRU组成。FRU是用于帧的TDM的基本复用单元,并且在超帧中被重复八次。
在FRU中的每个帧属于PHY简档(基础、手持、高级)中的一个或者FEF。在FRU中帧的最大允许数目是四个,并且给定的PHY简档可以在FRU(例如,基础、手持、高级)中出现从零次到四次的任何次数。如果需要的话,PHY简档定义可以使用在前导中PHY_PROFILE的保留的值扩展。
FEF部分被插入在FRU的末端,如果包括的话。当FEF包括在FRU中时,在超帧中FEF的最小数是8。不推荐FEF部分相互邻近。
一个帧被进一步划分为许多的OFDM符号和前导。如(d)所示,帧包括前导、一个或多个帧信令符号(FSS)、普通数据符号和帧边缘符号(FES)。
前导是允许快速Futurecast UTB系统信号检测并且提供一组用于信号的有效发送和接收的基本传输参数的特殊符号。稍后将描述前导的详细说明。
FSS的主要目的是承载PLS数据。为了快速同步和信道估计以及因此的PLS数据的快速解码,FSS具有比普通数据符号更加密集的导频图案。FES具有与FSS严格相同的导频,其允许在FES内的仅频率内插,以及对于紧邻FES之前的符号的时间内插而无需外推。
图1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帧的信令分层结构。
图11图示信令分层结构,其被分割为三个主要部分:前导信令数据11000、PLS1数据11010和PLS2数据11020。由在每个帧中的前导符号承载的前导的目的是表示该帧的传输类型和基本传输参数。PLS1允许接收器访问和解码PLS2数据,其包含访问感兴趣的DP的参数。PLS2在每个帧中承载,并且被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PLS2-STAT数据和PLS2-DYN数据。必要时,在PLS2数据的静态和动态部分之后是填充。
图1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导信令数据。
前导信令数据承载需要允许接收器访问PLS数据和跟踪在帧结构内DP的21比特信息。前导信令数据的细节如下:
PHY_PROFILE:该3比特字段指示当前帧的PHY简档类型。不同的PHY简档类型的映射在以下的表5中给出。
表5
[表5]
PHY简档
000 基础简档
001 手持简档
010 高级简档
011~110 保留
111 FEF
FFT_SIZE:该2比特字段指示在帧组内当前帧的FFT大小,如在以下的表6中描述的。
表6
[表6]
FFT大小
00 8K FFT
01 16K FFT
10 32K FFT
11 保留
GI_FRACTION:该3比特字段指示在当前超帧中的保护间隔分数值,如在以下的表7中描述的。
表7
[表7]
GI_FRACTION
000 1/5
001 1/10
010 1/20
011 1/40
100 1/80
101 1/160
110~111 保留
EAC_FLAG:该1比特字段指示在当前帧中是否提供EAC。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1”,则在当前帧中提供紧急警告服务(EAS)。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0”,在当前帧中没有承载EAS。该字段可以在超帧内动态地切换。
PILOT_MODE:该1比特字段指示对于当前帧组中的当前帧导频图案是移动模式还是固定模式。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0”,则使用移动导频图案。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1”,则使用固定导频图案。
PAPR_FLAG:该1比特字段指示对于当前帧组中的当前帧是否使用PAPR减少。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值“1”,则音保留被用于PAPR减少。如果该字段被设置为“0”,则不使用PAPR减少。
FRU_CONFIGURE:该3比特字段指示存在于当前超帧之中的帧重复单元(FRU)的PHY简档类型配置。在当前超帧中的所有前导中,在该字段中识别在当前超帧中传送的所有简档类型。3比特字段对于每个简档具有不同的定义,如以下的表8所示。
表8
[表8]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311
RESERVED:这个7比特字段保留供将来使用。
图1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1数据。
PLS1数据提供包括允许PLS2的接收和解码所需的参数的基本传输参数。如以上提及的,PLS1数据对于一个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保持不变。PLS1数据的信令字段的详细定义如下:
PREAMBLE_DATA:该20比特字段是除去EAC_FLAG的前导信令数据的副本。
NUM_FRAME_FRU:该2比特字段指示每FRU的帧的数目。
PAYLOAD_TYPE:该3比特字段指示在帧组中承载的有效载荷数据的格式。PAYLOAD_TYPE如表9所示用信号传送。
表9
[表9]
有效载荷类型
1XX 发送TS流
X1X 发送IP流
XX1 发送GS流
NUM_FSS:该2比特字段指示在当前帧中FSS符号的数目。
SYSTEM_VERSION:该8比特字段指示所发送的信号格式的版本。SYSTEM_VERSION被划分为两个4比特字段,其是主要版本和次要版本。
主要版本:SYSTEM_VERSION字段的MSB四比特字节表示主要版本信息。在主要版本字段中的变化表示非后向兼容的变化。缺省值是“0000”。对于在这个标准下描述的版本,该值被设置为“0000”。
次要版本:SYSTEM_VERSION字段的LSB四比特字节表示次要版本信息。在次要版本字段中的变化是后向兼容的。
CELL_ID:这是在ATSC网络中唯一地识别地理小区的16比特字段。取决于每Futurecast UTB系统使用的频率的数目,ATSC小区覆盖区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频率组成。如果CELL_ID的值不是已知的或者未指定的,则该字段被设置为“0”。
NETWORK_ID:这是唯一地识别当前的ATSC网络的16比特字段。
SYSTEM_ID:这个16比特字段唯一地识别在ATSC网络内的Futurecast UTB系统。Futurecast UTB系统是陆地广播系统,其输入是一个或多个输入流(TS、IP、GS),并且其输出是RF信号。如果有的话,Futurecast UTB系统承载一个或多个PHY简档和FEF。相同的Futurecast UTB系统可以承载不同的输入流,并且在不同的地理区中使用不同的RF频率,允许本地服务插入。帧结构和调度在一个位置中被控制,并且对于在Futurecast UTB系统内的所有传输是相同的。一个或多个Futurecast UTB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SYSTEM_ID含义,即,它们所有具有相同的物理层结构和配置。
随后的环路由FRU_PHY_PROFILE、FRU_FRAME_LENGTH、FRU_Gl_FRACTION和RESERVED组成,其用于表示FRU配置和每个帧类型的长度。环路大小是固定的,使得四个PHY简档(包括FEF)在FRU内被用信号传送。如果NUM_FRAME_FRU小于4,则未使用的字段用零填充。
FRU_PHY_PROFILE: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相关的FRU的第(i+1)(i是环索引)个帧的PHY简档类型。这个字段使用如表8所示相同的信令格式。
FRU_FRAME_LENGTH: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相关联的FRU的第(i+1)个帧的长度。与FRU_GI_FRACTION一起使用FRU_FRAME_LENGTH,可以获得帧持续时间的精确值。
FRU_GI_FRACTION: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相关联的FRU的第(i+1)个帧的保护间隔分数值。FRU_GI_FRACTION根据表7被用信号传送。
RESERVED:这个4比特字段保留供将来使用。
以下的字段提供用于解码PLS2数据的参数。
PLS2_FEC_TYP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由PLS2保护使用的FEC类型。FEC类型根据表10被用信号传送。稍后将描述LDPC码的细节。
表10
[表10]
内容 PLS2FEC类型
00 4K-1/4和7K-3/10LDPC码
01~11 保留
PLS2_MOD: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由PLS2使用的调制类型。调制类型根据表11被用信号传送。
表11
[表11]
PLS2_MODE
000 BPSK
001 QPSK
010 QAM-16
011 NUQ-64
100~111 保留
PLS2_SIZE_CELL:这个15比特字段表示Ctotal_partial_block,用于在当前帧组中承载的PLS2的全编码块的聚集的大小(指定为QAM信元的数目)。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STAT_SIZE_BIT:这个14比特字段以比特表示用于当前帧组的PLS2-STAT的大小。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DYN_SIZE_BIT:这个14比特字段以比特表示用于当前帧组的PLS2-DYN的大小。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REP_FLAG:这个1比特标记表示是否在当前帧组中使用PLS2重复模式。当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1”时,PLS2重复模式被激活。当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0”时,PLS2重复模式被禁用。
PLS2_REP_SIZE_CELL:当使用PLS2重复时,这个15比特字段表示Ctotal_partial_block,用于在当前帧组的每个帧中承载的PLS2的部分编码块的聚集的大小(指定为QAM信元的数目)。如果不使用重复,则这个字段的值等于0。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NEXT_FEC_TYP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用于在下一个帧组的每个帧中承载的PLS2的FEC类型。FEC类型根据表10被用信号传送。
PLS2_NEXT_MOD: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用于在下一个帧组的每个帧中承载的PLS2的调制类型。调制类型根据表11被用信号传送。
PLS2_NEXT_REP_FLAG:这个1比特标记表示是否在下一个帧组中使用PLS2重复模式。当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1”时,PLS2重复模式被激活。当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0”时,PLS2重复模式被禁用。
PLS2_NEXT_REP_SIZE_CELL:当使用PLS2重复时,这个15比特字段表示Ctotal_full_block,用于在下一个帧组的每个帧中承载的PLS2的全编码块的聚集的大小(指定为QAM信元的数目)。如果在下一个帧组中不使用重复,则这个字段的值等于0。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NEXT_REP_STAT_SIZE_BIT:这个14比特字段以比特表示用于下一个帧组的PLS2-STAT的大小。这个值在当前帧组中是恒定的。
PLS2_NEXT_REP_DYN_SIZE_BIT:这个14比特字段以比特表示用于下一个帧组的PLS2-DYN的大小。这个值在当前帧组中是恒定的。
PLS2_AP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在当前帧组中为PLS2提供附加的奇偶校验。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以下的表12给出这个字段的值。当这个字段被设置为“00”时,对于在当前帧组中的PLS2不使用另外的奇偶校验。
表12
[表12]
PLS2-AP模式
00 不提供AP
01 AP1模式
10~11 保留
PLS2_AP_SIZE_CELL:这个15比特字段表示PLS2的附加的奇偶校验比特的大小(指定为QAM信元的数目)。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PLS2_NEXT_AP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在下一个帧组的每个帧中为PLS2信令提供附加的奇偶校验。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表12定义这个字段的值。
PLS2_NEXT_AP_SIZE_CELL:这个15比特字段表示在下一个帧组的每个帧中PLS2的附加的奇偶校验比特的大小(指定为QAM信元的数目)。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RESERVED:这个32比特字段被保留供将来使用。
CRC_32:32比特错误检测码,其应用于整个PLS1信令。
图1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2数据。
图14图示PLS2数据的PLS2-STAT数据。PLS2-STAT数据在帧组内是相同的,而PLS2-DYN数据提供对于当前帧特定的信息。
PLS2-STAT数据的字段的细节如下:
FIC_FLAG:这个1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在当前帧组中使用FIC。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1”,则在当前帧中提供FIC。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0”,则在当前帧中不承载FIC。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AUX_FLAG:这个1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在当前帧组中使用辅助流。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1”,则在当前帧中提供辅助流。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0”,在当前帧中不承载辅助流。这个值在当前帧组的整个持续时间期间是恒定的。
NUM_DP:这个6比特字段表示在当前帧内承载的DP的数目。这个字段的值从1到64的范围,并且DP的数目是NUM_DP+1。
DP_ID:这个6比特字段唯一地识别在PHY简档内的DP。
DP_TYPE: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DP的类型。这些根据以下的表13用信号传送。
表13
[表13]
DP类型
000 DP类型1
001 DP类型2
010~111 保留
DP_GROUP_ID:这个8比特字段识别当前DP与其相关联的DP组。这可以由接收器使用以访问与特定服务有关的服务组件的DP,其将具有相同的DP_GROUP_ID。
BASE_DP_ID:这个6比特字段表示承载在管理层中使用的服务信令数据(诸如,PSI/SI)的DP。由BASE_DP_ID表示的DP可以或者是随同服务数据一起承载服务信令数据的普通DP,或者仅承载服务信令数据的专用DP。
DP_FEC_TYP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FEC类型。FEC类型根据以下的表14被用信号传送。
表14
[表14]
FEC_TYPE
00 16K LDPC
01 64K LDPC
10~11 保留
DP_COD:这个4比特字段表示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码率。码率根据以下的表15被用信号传送。
表15
[表15]
码率
0000 5/15
0001 6/15
0010 7/15
0011 8/15
0100 9/15
0101~1111 10/15
0110 11/15
0111 12/15
1000 13/15
1001~1111 保留
DP_MOD:这个4比特字段表示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调制。调制根据以下的表16被用信号传送。
表16
[表16]
调制
0000 QPSK
0001 QAM-16
0010 NUQ-64
0011 NUQ-256
0100 NUQ-1024
0101 NUC-16
0110 NUC-64
0111 NUC-256
1000 NUC-1024
1001~1111 保留
DP_SSD_FLAG:这个1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在相关联的DP中使用SSD模式。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1”,则使用SSD。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0”,则不使用SSD。
只有在PHY_PROFILE等于“010”时,其表示高级简档,出现以下的字段:
DP_MIMO:这个3比特字段表示哪个类型的MIMO编码过程被应用于相关联的DP。MIMO编码过程的类型根据表17用信号传送。
表17
[表17]
MIMO编码
000 FR-SM
001 FRFD-SM
010~111 保留
DP_TI_TYPE:这个1比特字段表示时间交织的类型。值“0”表示一个TI组对应于一个帧,并且包含一个或多个TI块。值“1”表示一个TI组承载在一个以上的帧中,并且仅包含一个TI块。
DP_TI_LENGTH:这个2比特字段(允许值仅是1、2、4、8)的使用通过在DP_TI_TYPE字段内的值集合确定如下:
如果DP_TI_TYPE被设置为值“1”,则这个字段表示PI,每个TI组映射到的帧的数目,并且每个TI组存在一个TI块(NTI=1)。被允许的具有2比特字段的PI值被在以下的表18中定义。
如果DP_TI_TYPE被设置为值“0”,则这个字段表示每个TI组的TI块NTI的数目,并且每个帧(PI=1)存在一个TI组。具有2比特字段的允许的PI值被在以下的表18中定义。
表18
[表18]
2比特字段 P<sub>I</sub> N<sub>TI</sub>
00 1 1
01 2 2
10 4 3
11 8 4
DP_FRAME_INTERVAL: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在用于相关联的DP的帧组内的帧间隔(IJUMP),并且允许的值是1、2、4、8(相应的2比特字段分别地是“00”、“01”、“10”或者“11”)。对于该帧组的每个帧不会出现的DP,这个字段的值等于在连续的帧之间的间隔。例如,如果DP出现在帧1、5、9、13等上,则这个字段被设置为“4”。对于在每个帧中出现的DP,这个字段被设置为“1”。
DP_TI_BYPASS:这个1比特字段确定时间交织器5050的可用性。如果对于DP没有使用时间交织,则其被设置为“1”。而如果使用时间交织,则其被设置为“0”。
DP_FIRST_FRAME_IDX:这个5比特字段表示当前DP存在其中的超帧的第一帧的索引。DP_FIRST_FRAME_IDX的值从0到31的范围。
DP_NUM_BLOCK_MAX:这个10比特字段表示用于这个DP的DP_NUM_BLOCKS的最大值。这个字段的值具有与DP_NUM_BLOCKS相同的范围。
DP_PAYLOAD_TYP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由给定的DP承载的有效载荷数据的类型。DP_PAYLOAD_TYPE根据以下的表19被用信号传送。
表19
[表19]
有效载荷类型
00 TS
01 IP
10 GS
11 保留
DP_INBAND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是否当前DP承载带内信令信息。带内信令类型根据以下的表20被用信号传送。
表20
[表20]
带内模式
00 没有承载带内信令
01 仅承载带内PLS
10 仅承载带内ISSY
11 承载带内PLS和带内ISSY
DP_PROTOCOL_TYP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由给定的DP承载的有效载荷的协议类型。当选择输入有效载荷类型时,其根据以下的表21被用信号传送。
表21
[表21]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431
DP_CRC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在输入格式化块中是否使用CRC编码。CRC模式根据以下的表22被用信号传送。
表22
[表22]
CRC模式
00 未使用
01 CRC-8
10 CRC-16
11 CRC-32
DNP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当DP_PAYLOAD_TYPE被设置为TS(“00”)时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空分组删除模式。DNP_MODE根据以下的表23被用信号传送。如果DP_PAYLOAD_TYPE不是TS(“00”),则DNP_MODE被设置为值“00”。
表23
[表23]
空分组删除模式
00 未使用
01 DNP标准
10 DNP偏移
11 保留
ISSY_MODE: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当DP_PAYLOAD_TYPE被设置为TS(“00”)时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ISSY模式。ISSY_MODE根据以下的表24被用信号传送。如果DP_PAYLOAD_TYPE不是TS(“00”),则ISSY_MODE被设置为值“00”。
表24
[表24]
ISSY模式
00 未使用
01 ISSY-UP
10 ISSY-BBF
11 保留
HC_MODE_TS: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当DP_PAYLOAD_TYPE被设置为TS(“00”)时由相关联的DP使用的TS报头压缩模式。HC_MODE_TS根据以下的表25被用信号传送。
表25
[表25]
报头压缩模式
00 HC_MODE_TS 1
01 HC_MODE_TS 2
10 HC_MODE_TS 3
11 HC_MODE_TS 4
HC_MODE_IP:这个2比特字段表示当DP_PAYLOAD_TYPE被设置为IP(“01”)时的IP报头压缩模式。HC_MODE_IP根据以下的表26被用信号传送。
表26
[表26]
报头压缩模式
00 无压缩
01 HC_MODE_IP 1
10~11 保留
PID:这个13比特字段表示当DP_PAYLOAD_TYPE被设置为TS(“00”),并且HC_MODE_TS被设置为“01”或者“10”时,用于TS报头压缩的PID编号。
RESERVED:这个8比特字段保留供将来使用。
只有在FIC_FLAG等于“1”时出现以下的字段:
FIC_VERSION:这个8比特字段表示FIC的版本号。
FIC_LENGTH_BYTE:这个13比特字段以字节表示FIC的长度。
RESERVED:这个8比特字段保留供将来使用。
只有在AUX_FLAG等于“1”时出现以下的字段:
NUM_AUX:这个4比特字段表示辅助流的数目。零表示不使用辅助流。
AUX_CONFIG_RFU:这个8比特字段被保留供将来使用。
AUX_STREAM_TYPE:这个4比特被保留供将来使用,用于表示当前辅助流的类型。
AUX_PRIVATE_CONFIG:这个28比特字段被保留供将来用于用信号传送辅助流。
图1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PLS2数据。
图15图示PLS2数据的PLS2-DYN数据。PLS2-DYN数据的值可以在一个帧组的持续时间期间变化,而字段的大小保持恒定。
PLS2-DYN数据的字段细节如下:
FRAME_INDEX:这个5比特字段表示在超帧内当前帧的帧索引。该超帧的第一帧的索引被设置为“0”。
PLS_CHANGE_COUTER:这个4比特字段表示配置将变化的前方超帧的数目。配置中具有变化的下一个超帧由在这个字段内用信号传送的值表示。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0000”,则这意味着预知没有调度的变化:例如,值“1”表示在下一个超帧中存在变化。
FIC_CHANGE_COUNTER:这个4比特字段表示其中配置(即,FIC的内容)将变化的前方超帧的数目。配置中具有变化的下一个超帧由在这个字段内用信号传送的值表示。如果这个字段被设置为值“0000”,则这意味着预知没有调度的变化:例如,值“0001”表示在下一个超帧中存在变化。
RESERVED:这个16比特字段被保留供将来使用。
在NUM_DP上的环路中出现以下的字段,其描述与在当前帧中承载的DP相关联的参数。
DP_ID:这个6比特字段唯一地表示在PHY简档内的DP。
DP_START:这个15比特(或者13比特)字段使用DPU寻址方案表示第一个DP的开始位置。DP_START字段根据如以下的表27所示的PHY简档和FFT大小具有不同长度。
表27
[表27]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471
DP_NUM_BLOCK:这个10比特字段表示在用于当前DP的当前的TI组中FEC块的数目。DP_NUM_BLOCK的值从0到1023的范围。
RESERVED:这个8比特字段保留供将来使用。
以下的字段表示与EAC相关联的FIC参数。
EAC_FLAG:这个1比特字段表示在当前帧中EAC的存在。这个比特在前导中是与EAC_FLAG相同的值。
EAS_WAKE_UP_VERSION_NUM:这个8比特字段表示唤醒指示的版本号。
如果EAC_FLAG字段等于“1”,随后的12比特被分配用于EAC_LENGTH_BYTE字段。如果EAC_FLAG字段等于“0”,则随后的12比特被分配用于EAC_COUNTER。
EAC_LENGTH_BYTE:这个12比特字段以字节表示EAC的长度。
EAC_COUNTER:这个12比特字段表示在EAC抵达的帧之前帧的数目。
只有在AUX_FLAG字段等于“1”时出现以下的字段:
AUX_PRIVATE_DYN:这个48比特字段被保留供将来用于用信号传送辅助流。这个字段的含义取决于在可配置的PLS2-STAT中AUX_STREAM_TYPE的值。
CRC_32:32比特错误检测码,其被应用于整个PLS2。
图1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帧的逻辑结构。
如以上提及的,PLS、EAC、FIC、DP、辅助流和哑信元被映射到在帧中OFDM符号的活动载波。PLS1和PLS2被首先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FSS。然后,在PLS字段之后,EAC信元,如果有的话,被直接地映射,接下来是FIC信元,如果有的话。在PLS或者EAC、FIC之后,接下来DP被映射,如果有的话。首先跟随类型1DP,并且接下来类型2DP。稍后将描述DP的类型细节。在一些情况下,DP可以承载用于EAS的一些特定的数据或者服务信令数据。如果有的话,辅助流跟随DP,其后跟随哑信元。根据以上提及的顺序,即,PLS、EAC、FIC、DP、辅助流和哑数据信元将它们映射在一起,精确地填充在该帧中的信元容量。
图1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LS映射。
PLS信元被映射到FSS的活动载波。取决于由PLS占据的信元的数目,一个或多个符号被指定为FSS,并且FSS的数目NFSS由在PLS1中的NUM_FSS用信号传送。FSS是用于承载PLS信元的特殊符号。由于鲁棒性和延迟在PLS中是重要的问题,所以FSS具有允许快速同步的高密度导频和在FSS内的仅频率内插。
PLS信元如在图17中的示例所示以自顶向下方式被映射到NFSSFSS的活动载波。PLS1PLS1单元被以单元索引的递增顺序首先从第一FSS的第一单元映射。PLS2单元直接地跟随在PLS1的最后的信元之后,并且继续向下映射,直到第一FSS的最后的信元索引为止。如果需要的PLS信元的总数超过一个FSS的活动载波的数目,则映射进行到下一个FSS,并且以与第一FSS严格相同的方式继续。
在PLS映射完成之后,接下来承载DP。如果EAC、FIC或者两者存在于当前帧中,则它们被放置在PLS和“普通”DP之间。
图1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EAC映射。
EAC是用于承载EAS消息的专用信道,并且链接到用于EAS的DP。提供了EAS支持,但是,EAC本身可能或者可以不必存在于每个帧中。如果有的话,EAC紧挨着PLS2单元之后映射。除了PLS信元以外,EAC不在FIC、DP、辅助流或者哑信元的任何一个之前。映射EAC信元的过程与PLS完全相同。
EAC信元被以如在图18的示例所示的信元索引的递增顺序从PLS2的下一个信元映射。取决于EAS消息大小,EAC信元可以占据几个符号,如图18所示。
EAC信元紧跟在PLS2的最后的信元之后,并且继续向下映射,直到最后的FSS的最后的信元索引为止。如果需要的EAC信元的总数超过最后的FSS的剩余的活动载波的数目,则映射进行到下一个符号,并且以与FSS完全相同的方式继续。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映射的下一个符号是普通数据符号,其具有比FSS更加有效的载波。
在EAC映射完成之后,如果任何一个存在,则FIC被接下来承载。如果FIC不被发送(如在PLS2字段中用信号传送),则DP紧跟在EAC的最后信元之后。
图1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IC映射
(a)示出不具有EAC的FIC信元的示例映射,以及(b)示出具有EAC的FIC信元的示例映射。
FIC是用于承载交叉层信息以允许快速服务获得和信道扫描的专用信道。这个信息主要包括在DP和每个广播器的服务之间的信道捆绑信息。为了快速扫描,接收器可以解码FIC并获得信息,诸如,广播器ID、服务编号和BASE_DP_ID。为了快速服务获得,除了FIC之外,基础DP可以使用BASE_DP_ID解码。除其承载的内容以外,基础DP被以与普通DP完全相同的方式编码和映射到帧。因此,对于基础DP不需要另外的描述。FIC数据在管理层中产生和消耗。FIC数据的内容在管理层规范中描述。
FIC数据是可选的,并且FIC的使用由在PLS2的静态部分中的FIC_FLAG参数用信号传送。如果使用FIC,则FIC_FLAG被设置为“1”,并且用于FIC的信令字段在PLS2的静态部分中被定义。在这个字段中用信号传送的是FIC_VERSION和FIC_LENGTH_BYTE。FIC使用与PLS2相同的调制、编码和时间交织参数。FIC共享相同的信令参数,诸如PLS2_MOD和PLS2_FEC。如果有的话,FIC数据紧挨着PLS2或者EAC之后被映射。FIC没有被任何普通DP、辅助流或者哑信元引导。映射FIC信元的方法与EAC的完全相同,也与PLS的相同。
在PLS之后不具有EAC,FIC信元被以如在(a)中的示例所示的信元索引的递增顺序从PLS2的下一个单元映射。取决于FIC数据大小,FIC信元可以被映射在几个符号上,如(b)所示。
FIC信元紧跟在PLS2的最后的信元之后,并且继续向下映射,直到最后的FSS的最后的信元索引为止。如果需要的FIC信元的总数超过最后的FSS的剩余的活动载波的数目,则映射进行到下一个符号,并且以与FSS完全相同的方式继续。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映射的下一个符号是普通数据符号,其具有比FSS更加活跃的载波。
如果EAS消息在当前帧中被发送,则EAC在FIC之前,并且FIC信元被以如(b)所示的信元索引的递增顺序从EAC的下一个单元映射。
在FIC映射完成之后,一个或多个DP被映射,之后是辅助流,如果有的话,以及哑信元。
图2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P的类型。
(a)示出类型1DP和(b)示出类型2DP。
在先前的信道,即,PLS、EAC和FIC被映射之后,DP的信元被映射。根据映射方法DP被分类为两种类型中的一个:
类型1DP:DP通过TDM映射
类型2DP:DP通过FDM映射
DP的类型由在PLS2的静态部分中的DP_TYPE字段表示。图20图示类型1DP和类型2DP的映射顺序。类型1DP被以信元索引的递增顺序首先映射,然后,在达到最后的信元索引之后,符号索引被增加1。在下一个符号内,DP继续以从p=0开始的信元索引的递增顺序映射。利用在一个帧中共同地映射的DP的数目,类型1DP的每个在时间上被分组,类似于DP的TDM复用。
类型2DP被以符号索引的递增顺序首先映射,然后,在达到该帧的最后的OFDM符号之后,信元索引增加1,并且符号索引回朔到第一可用的符号,然后从该符号索引增加。在一个帧中一起映射DP的数目之后,类型2DP的每个被以频率分组在一起,类似于DP的FDM复用。
如果需要的话,类型1DP和类型2DP在帧中可以同时存在,有一个限制:类型1DP始终在类型2DP之前。承载类型1和类型2DP的OFDM信元的总数不能超过可用于DP传输的OFDM信元的总数。
数学式2
[表达式2]
DDP1+DDP2≤DDP
这里DDP1是由类型1DP占据的OFDM信元的数目,DDP2是由类型2DP占据的信元的数目。由于PLS、EAC、FIC都以与类型1DP相同的方式映射,所以它们全部遵循“类型1映射规则”。因此,总的说来,类型1映射始终在类型2映射之前。
图2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P映射。
(a)示出寻址用于映射类型1DP的OFDM信元,并且(b)示出寻址用于供类型2DP映射的OFDM信元。
用于映射类型1DP(0,…,DDP1-1)的OFDM信元的寻址限定用于类型1DP的活跃数据信元。寻址方案限定来自用于类型1DP的每个的T1的信元被分配给活跃数据信元的顺序。其也用于在PLS2的动态部分中用信号传送DP的位置。
在不具有EAC和FIC的情况下,地址0指的是在最后的FSS中紧跟承载PLS的最后信元的信元。如果EAC被发送,并且FIC没有在相应的帧中,则地址0指的是紧跟承载EAC的最后信元的信元。如果FIC在相应的帧中被发送,则地址0指的是紧跟承载FIC的最后的信元的信元。用于类型1DP的地址0可以考虑如(a)所示的两个不同情形计算。在(a)的示例中,PLS、EAC和FIC假设为全部发送。对EAC和FIC的二者之一或者两者被省略情形的扩展是明确的。如在(a)的左侧所示在映射所有信元直到FIC之后,如果在FSS中存在剩余的信元。
用于映射类型2DP(0,…,DDP2-1)的OFDM信元的寻址被限定用于类型2DP的活跃数据信元。寻址方案限定来自用于类型2DP的每个的TI的信元被分配给活跃数据信元的顺序。其也用于在PLS2的动态部分中用信号传送DP的位置。
如(b)所示的三个略微地不同的情形是可允许的。对于在(b)的左侧上示出的第一情形,在最后的FSS中的信元可用于类型2DP映射。对于在中间示出的第二情形,FIC占据普通符号的信元,但是,在该符号上FIC信元的数目不大于CFSS。除了在该符号上映射的FIC信元的数目超过CFSS之外,在(b)右侧上示出的第三情形与第二情形相同。
对类型1DP在类型2DP之前情形的扩展是简单的,因为PLS、EAC和FIC遵循与类型1DP相同的“类型1映射规则”。
数据管道单元(DPU)是用于在帧将数据信元分配给DP的基本单元。
DPU被定义为用于将DP定位于帧中的信令单元。信元映射器7010可以映射对于各个DP通过TI产生的信元。时间交织器5050输出一系列的TI块并且各个TI块包括继而由一组信元组成的可变数目的XFECBLOCK。XFECBLOCK中的信元的数目Ncells取决于FECBLOCK大小Nldpc和每个星座符号的被发送的比特的数目。DPU被定义为在给定的PHY简档中支持的在XFECBLOCK中的信元的数目Ncells的所有可能的值中的最大的余数。以信元计的DPU的长度被定义为LDPU。因为各个PHY简档支持FECBLOCK大小和每个星座符号的最大不同数目的比特的组合,所以基于PHY简档定义LDPU。
图2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EC结构。
图22图示在比特交织之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EC结构。如以上提及的,数据FEC编码器可以使用外编码(BCH)和内编码(LDPC)对输入的BBF执行FEC编码,以产生FECBLOCK过程。图示的FEC结构对应于FECBLOCK。此外,FECBLOCK和FEC结构具有对应于LDPC码字长度的相同的值。
BCH编码应用于每个BBF(Kbch比特),然后LDPC编码应用于BCH编码的BBF(Kldpc比特=Nbch比特),如在图22中图示的。
Nldpc的值或者是64800比特(长FECBLOCK)或者16200比特(短FECBLOCK)。
以下的表28和表29分别示出用于长FECBLOCK和短FECBLOCK的FEC编码参数。
表28
[表28]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51
表29
[表29]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52
BCH编码和LDPC编码的操作细节如下:
12-纠错BCH码用于BBF的外编码。用于短FECBLOCK和长FECBLOCK的BCH生成多项式通过所有多项式相乘在一起获得。
LDPC码用于编码外BCH编码的输出。为了产生完整的Bldpc(FECBLOCK),Pldpc(奇偶校验比特)从每个Ildpc(BCH编码的BBF)被系统编码,并且附加到Ildpc。完整的Bldpc(FECBLOCK)表示为如下的表达式。
表达式3
[表达式3]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61
用于长FECBLOCK和短FECBLOCK的参数分别在以上的表28和29中给出。
计算用于长FECBLOCK的Nldpc-Kldpc奇偶校验比特的详细过程如下:
1)初始化奇偶校验比特,
表达式4
[表达式4]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62
2)在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的第一行中指定的奇偶校验比特地址处累加第一信息比特i0。稍后将描述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的细节。例如,对于速率13/15:
表达式5
[表达式5]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1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2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3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4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5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6
3)对于接下来的359个信息比特,is,s=1、2、...359,使用以下的表达式在奇偶校验位地址处累加is。
表达式6
[表达式6]
{x+(s mod 360)×Qldpc}mod(Nldpc-Kldpc)
这里x表示对应于第一比特i0的奇偶校验比特累加器的地址,并且QIdpc是在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中指定的码率相关的常数。继续该示例,对于速率13/15,QIdpc=24,因此,对于信息比特i1,执行以下的操作:
表达式7
[表达式7]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7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8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9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10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11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712
4)对于第361个信息比特i360,在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的第二行中给出奇偶校验比特累加器的地址。以类似的方式,使用表达式6获得用于以下的359信息比特is的奇偶校验比特累加器的地址,s=361、362、...719,这里x表示对应于信息比特i360的奇偶校验比特累加器的地址,即,在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的第二行中的条目。
5)以类似的方式,对于360个新的信息比特的每个组,从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的新行用于找到奇偶校验比特累加器的地址。
在所有信息比特用尽之后,最后的奇偶校验比特如下获得:
6)以i=1开始顺序地执行以下的操作。
数学式8
[数学式8]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581
这里pi的最后的内容,i=0,1,...,NIdpc-KIdpc-1,等于奇偶校验比特pi。
表30
[表30]
码率 Q<sub>ldpc</sub>
5/15 120
6/15 108
7/15 96
8/15 84
9/15 72
10/15 60
11/15 48
12/15 36
13/15 24
除了以表31替换表30,并且以用于短FECBLOCK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替换用于长FECBLOCK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地址之外,用于短FECBLOCK的这个LDPC编码过程是根据用于长FECBLOCK的LDPC编码过程。
表31
[表31]
码率 Q<sub>ldpc</sub>
5/15 30
6/15 27
7/15 24
8/15 21
9/15 18
10/15 15
11/15 12
12/15 9
13/15 6
图2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特交织。
LDPC编码器的输出被比特交织,其由奇偶交织、之后的准循环块(QCB)交织和组内交织组成。
(a)示出准循环块(QCB)交织,并且(b)示出组内交织。
FECBLOCK可以被奇偶交织。在奇偶交织的输出处,LDPC码字由在长FECBLOCK中180个相邻的QC块和在短FECBLOCK中45个相邻的QC块组成。在长或者短FECBLOCK中的每个QC块由360比特组成。奇偶交织的LDPC码字通过QCB交织来交织。QCB交织的单位是QC块。在奇偶交织的输出处的QC块通过如在图23中图示的QCB交织重排列,这里根据FECBLOCK长度,Ncells=64800/ηmod或者16200/ηmod。QCB交织模式是对调制类型和LDPC码率的每个组合唯一的。
在QCB交织之后,组内交织根据调制类型和阶(ηmod)执行,其在以下的表32中限定。也限定用于一个组内的QC块的数目NQCB_IG。
表32
[表32]
调制类型 η<sub>mod</sub> N<sub>QCB IG</sub>
QAM-16 4 2
NUC-16 4 4
NUQ-64 6 3
NUC-64 6 6
NUQ-256 8 4
NUC-256 8 8
NUQ-1024 10 5
NUC-1024 10 10
组内交织过程以QCB交织输出的NQCB_IG QC块执行。组内交织具有使用360列和NQCB_IG行写入和读取组内的比特的过程。在写入操作中,来自QCB交织输出的比特是行式写入。读取操作是列式执行的,以从每个行读出m比特,这里对于NUC,m等于1,并且对于NUQ,m等于2。
图2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元字解复用。
图24示出对于8和12bpcu MIMO的信元字解复用,和(b)示出对于10bpcu MIMO的信元字解复用。
比特交织输出的每个信元字(c0,l,c1,l,...,cηmod-1,l)被解复用为如(a)所示的(d1,0,m,d1,1,m...d1,ηmod-1,m)和(d2,0,m,d2,1,m...,d2,ηmod-1,m),其描述用于一个XFECBLOCK的信元字解复用过程。
对于使用不同类型的NUQ用于MIMO编码的10个bpcu MIMO情形,用于NUQ-1024的比特交织器被重新使用。比特交织器输出的每个信元字(c0,l,c1,l...,c9,l)被解复用为(d1,0,m,d1,1,m...d1,3,m)和(d2,0,m,d 2,1,m...d2,3,m),如(b)所示。
图2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时间交织。
(a)至(c)示出TI模式的示例。
时间交织器在DP级别操作。时间交织(TI)的参数可以对于每个DP不同地设置。
在PLS2-STAT数据的部分中出现的以下参数配置TI:
DP_TI_TYPE(允许的值:0或者1):表示TI模式;“0”表示每个TI组具有多个TI块(一个以上的TI块)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TI组被直接映射到一个帧(无帧间交织)。“1”表示每个TI组仅具有一个TI模块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TI块可以在一个以上的帧上扩展(帧间交织)。
DP_TI_LENGTH:如果DP_TI_TYPE=“0”,则这个参数是每个TI组的TI块的数目NTI。对于DP_TI_TYPE=“1”,这个参数是从一个TI组扩展的帧PI的数目。
DP_NUM_BLOCK_MAX(允许的值:0至1023):表示每个TI组XFECBLOCK的最大数目。
DP_FRAME_INTERVAL(允许的值:1、2、4、8):表示在承载给定的PHY简档的相同的DP的两个连续的帧之间的帧IJUMP的数目。
DP_TI_BYPASS(允许的值:0或者1):如果对于DP没有使用时间交织,则这个参数被设置为“1”。如果使用时间交织,则其被设置为“0”。
另外,来自PLS2-DYN数据的参数DP_NUM_BLOCK用于表示由DP的一个TI组承载的XFECBLOCK的数目。
当对于DP没有使用时间交织时,不考虑随后的TI组、时间交织操作,和TI模式。但是,将仍然需要来自调度器用于动态配置信息的延迟补偿块。在每个DP中,从SSD/MIMO编码接收的XFECBLOCK被分组为TI组。即,每个TI组是整数个XFECBLOCK的集合,并且将包含动态可变数目的XFECBLOCK。在索引n的TI组中的XFECBLOCK的数目由NxBLocK_Group(n)表示,并且在PLS2-DYN数据中作为DP_NUM_BLOCK用信号传送。注意到NxBLocK_Group(n)可以从最小值0到其最大的值是1023的最大值NxBLocK_Group_MAX(对应于DP_NUM_BLOCK_MAX)变化。
每个TI组或者直接映射到一个帧上或者在PI个帧上扩展。每个TI组也被划分为一个以上的TI模块(NTI),这里每个TI块对应于时间交织器存储器的一个使用。在TI组内的TI块可以包含略微不同数目的XFECBLOCK。如果TI组被划分为多个TI块,则其被直接映射到仅一个帧。如以下的表33所示,存在对于时间交织的三个选项(除了跳过时间交织的额外的选项之外)。
表33
[表33]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31
在每个DP中,TI存储器存储输入的XFECBLOCK(来自SSD/MIMO编码块的输出的XFECBLOCK)。假设输入XFECBLOCK被限定为: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32
这里dn,s,r,q是在第n个TI组的第s个TI块中的第r个XFECBLOCK的第q个信元,并且表示SSD和MIMO编码的输出如下: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33
此外,假设来自时间交织器的输出的XFECBLOCK被限定为: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41
这里hn,s,i是在第n个TI组的第s个TI块中的第i个输出单元(对于i=0,...,NxBLOCK_TI(n,s)×Ncells-1)。
典型地,时间交织器也将起在帧建立过程之前用于DP数据的缓存器的作用。这是通过用于每个DP的两个存储库实现的。第一TI块被写入第一存储库。第二TI块被写入第二存储库,同时第一存储库正在被读取等。
TI是扭曲的两列块交织器。对于第n个TI组的第s个TI块,TI存储器的行数Nr等于信元的数目Ncells,即,Nr=Nce11s,同时列数Nc等于数目NxBLOCK_TI(n,s)。
图2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被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的基本操作。
图26(a)示出在时间交织器中的写入操作,并且图26(b)示出时间交织器中的读取操作。第一XFECBLOCK以列方式写入到TI存储器的第一列,并且第二XFECBLOCK被写入到下一列等等,如在(a)中所示。然而,在交织阵列中,信元以对角线方式被读出。在从第一行(沿着以最左边的列开始的行向右)到最后一行的对角线方式的读取期间,Nr个信元被读出,如在(b)中所示。详细地,假定zn,s,t(i=0,...,NrNc)作为要被顺序地读取的TI存储器单元位置,通过计算如下的表达的行索引Rn,s,i、列索引Cn,s,i以及被关联的扭曲参数Tn,S,i执行以这样的校正阵列的读取过程。
表达式9
[表达式9]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51
其中Sshift是用于对角线方式读取过程的公共移位值,不论NxBLOCK_TI(n,s)如何,并且如以下表达,通过在PLS2-STAT中给出的NxBLOCK_TI(n,s)来确定。
表达式10
[表达式10]
对于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52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53
结果,通过作为zn,s,i=NlCn,s,i,+Rn,s,j的坐标计算要被读出的信元位置。
图2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被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的操作。
更加具体地,图27图示用于各个TI组的TI存储器的交织阵列,包括当NxBLOCK_TI(0,0)=3、NxBLOCK_TI(1,0)=6、NxBLOCK TI(2,0)=5时的虚拟XFECBLOCK。
可变数目NxBLOCK_TI(n,s)=Nr将会小于或者等于NxBLOCK_TI_MAX。因此,为了实现在接收器侧处的单个存储器解交织,不论NxBLOCK_TI(n,s)如何,通过将虚拟XFECBLOCK插入到TI存储器用于在被扭曲的行-列块交织器中使用的交织阵列被设置为Nr×Nc=Ncells×NxBLOCK_TI_MAX的大小,并且如下面的表达完成读取过程。
表达式11
[表达式11]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61
TI组的数目被设置为3。通过DP_TI_TYPE=‘0’、DP_FRAME_INTERVAL=‘1’,以及DP_TI_LENGTH=‘1’,即,NTI=1、IJUMP=1、以及PI=1,在PLS2-STAT数据中用信号传送时间交织器的选项。每个TI组的其每一个具有Ncells=30的XFECBLOCK的数目分别通过NxBLOCK_TI(0,0)=3、NxBLOCK_TI(1,0)=6、NxBLOCK_TI(2,0)=5在PLS2-DYN数据中用信号传送。通过NxBLOCK_Groyp_MAx,在PLS-STAT数据中用信号传送XFECBLOCK的最大数目,这导致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62
图2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被扭曲的行-列块的对角线方式的读取图案。
更加具体地,图28示出来自于具有NxBLOCK_TI_MAX=7并且Sshift=(7-1)/2=3的参数的各个交织阵列的对角线方式的读取图案。注意,在如上面的伪代码示出的读取过程中,如果Vi≥NcellsNxBLOCK_TI(n,s),则Vi的值被跳过并且使用下一个计算的Vi的值。
图2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各个交织阵列的被交织的XFECBLOCK。
图29图示来自于具有N′xBLOCK_TI_MAX=7并且Sshift=3的参数的各个交织阵列的被交织的XFECBLOCK。
在其中使用多个子载波发送数据的OFDM传输系统中,当调制各个子载波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71
的小区(c_(m,l,k))的平均功率恒定为1,并且包括在OFDM符号中的有效子载波的数目(有用载波的数目(NoC))是恒定的,每个OFDM符号的传输功率可以具有恒定值。换言之,可以如下地表达与功率归一化一起应用于每个OFDM符号的IFFT的等式。
[表达式12]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72
在上面的等式中,包括其平均功率为1的子载波的OFDM符号可以通过对应于子载波的数目的NoC的值来进行功率归一化。然而,由于下述因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传输系统的OFDM符号的功率可能具有不同的值。首先,包括在传输帧的开始部分中的前导符号中的第一前导符号可以使用最小的NoC。另一方面,第二前导符号可以使用与数据符号的数目相同的NoC。因此,包括在传输帧中的第一前导符号可以具有与包括第二前导符号和数据符号的至少一个前导符号的数目不同的NoC。另外,前导符号中包括的离散导频的数目和功率可能不同于包括在数据符号中的离散导频的数目和功率。此外,传输帧中包括的各个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离散导频模式和上升功率。由于上述因素,包含在传输帧中的OFDM符号可能具有不同的功率值。因此,需要考虑每个符号使用的NoC、离散导频的模式和功率等的功率归一化。当不应用合适的功率归一化时,每个OFDM符号的传输功率的变化范围可能增加。这里,OFDM符号被包括在由根据本实施例的OFDM传输系统发送的传输帧中。因此,传输功率效率可能降低。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使用NoC的功率归一化方法假定恒定的NoC,并且因此具有存在难以获得功率归一化的效果的问题。
图30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传输帧的结构。传输帧可以包括引导符号(BS)、至少一个前导符号(P0、P1、P2和P3)以及子帧。这里,子帧可以包括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这里,子帧边界符号是被定位在每个子帧的边缘处的符号,并且每个子帧可以连续地包括子帧边界符号、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在附图中,因为第一前导符号(P0)包括最小NoC并且其他前导符号(P1、P2和P3)包括如上所述的NoC,所以第一前导符号(P0)可以具有与紧跟第一前导符号(P0)的其他前导符号(P1、P2和P3)中的每一个不同的功率。这里,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NoC可以具有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每个NoC相同的值。具有不同NoC的前导符号之间的功率差可以对应于最大约6%。在附图中,在第二和后续前导符号(P1、P2和P3)和数据符号之间功率可能不同。如前述中所描述的,前导符号和数据符号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导频,并且导频可以具有不同的功率。因此,具有相同NoC的数据符号与前导符号之间的功率可能不同。以这种方式,由于导频的不同数目和功率而导致的功率差可以对应于最大约16%。在附图中,在子帧之间功率可能不同。不同的子帧可能具有不同的离散导频模式。因此,由于不同的离散导频模式,可能在包括在不同子帧中的OFDM符号之间存在最大15%的功率差。
在下文中,将提出反映此功率差的功率归一化方法。OFDM符号的时域采样的平均功率可以通过将从IFFT输出的采样乘以FFT大小(N_FFT)并且将获得的值除以P的平方根(P^(1/2))来进行功率归一化。换句话说,OFDM符号的时域采样的平均功率可以通过将从IFFT输出的采样乘以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691
而被归一化为1。这里,P可以指的是OFDM符号的频域(在下文中被称为FD)中的总功率。在下文中,将针对每个符号类型给出FD中的总功率的描述。每个符号可以通过符号的功率值被归一化。
首先,数据符号P_data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通过下述等式来获得。
[表达式13]
PData=NoAData+(NSP+NSP-CP)*ASP2+NNSP_CP*ACP 2
另外,子帧边界符号P_SBS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通过下述等式来获得。
[表达式14]
PSBS=NoASBS+NSP,SBS*ASP 2+NNSP-CP*ACP 2
另外,前导符号P_preamble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通过下述等式来获得。
[表达式15]
PPreamble=NoAPreamble+NSP,Preamble*APreamble 2+NNSP_CP*ACP 2
这里,NoC可以指的是OFDM符号内的有效载波的数目,并且有效载波可以包括导频载波和音调保留(TR)载波。NoA_data可以指的是包括在数据符号中的有效数据信元(载波)的数目。NoA_SBS可以指的是包括在子帧边界符号(SBS)中的有效数据信元的数目。NoA_preamble可以指的是包括在前导符号中的有效数据信元的数目。N_SP可以指的是包括在数据符号中的离散导频的数目。N_(SP,SBS)可以指的是包括在子帧边界符号中的SBS的数目。N_(SP,前导)可以指的是包括在前导符号中的前导导频的数目。N_(SP-CP)可以指的是包括在数据符号中的SP承载连续导频(CP)的数目。这里,SP承载CP意指离散导频和连续导频被分配给一个数据信元,并且可以指的是连续导频。换句话说,SP承载CP可以指的是包括离散导频的连续导频。N_(NSP-CP)可以指的是包括在数据符号中的非SP承载CP的数目。这里,非SP承载CP指的是仅连续导频被分配给一个数据信元,并且可以指的是连续导频。换句话说,非SP承载CP可以指的是不包括离散导频的连续导频。A_SP可以指的是离散导频的幅度。A_CP可以指的是连续导频的幅度。以这种方式,前导符号和数据符号具有不同的功率,并且因此可以将不同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前导符号和数据符号。
在上述功率归一化方法中,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可以具有相似的功率。换句话说,P_data和P_SBS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值。因此,根据给定的实施例,可以将相同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另外,根据给定实施例,可以使用与P_data有关的等式或与P_SBS有关的等式以获取应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下面的等式是使用P_data应用功率归一化的IFFT等式。
[表达式16]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701
这里,P_(data,m)可以指的是包括在第m个子帧中的数据符号的FD总功率。如前述中所描述的,可以将P_(data,m)应用于包括在第m个子帧中的子帧边界符号和数据符号。这里,如前述中所描述的,P_(data,m)可以对应于FFT大小、SP模式、SP升高值或NoC中的至少一个的函数。下面将描述根据每个NoC的P_(data,m)的值。
图3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广播系统的每个FFT大小的有效载波(NoC)的数目。根据C_(red_coeff),针对每个FFT大小的有效载波的数目对于相同的FFT大小可以具有不同的值。这里,C_(red_coeff)是载波减少系数,并且可以是用于获取包括在总FFT大小中的载波中的减少的载波的数目的系数。另外,由广播信号实际占用的带宽可以根据NoC而变化。如附图中所图示的,C_(red_coeff)可以具有在0到4范围内的值,并且可以通过前导用信号发送。C_(red_coeff)可以指示减少的载波。可以基于前导符号、子帧边界符号或数据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来获取本发明的功率归一化因子。每个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每个符号中包括的子载波中的有效子载波的数目而变化。换句话说,应用于每个符号的归一化因子可以变化并且基于C_(red_coeff)来获取。因此,根据用于相同的FFT_size的C_(red_coeff)、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功率归一化因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因此,在下文中,将根据C_(red_coeff)划分功率归一化因子表并进行描述。下面将要描述的功率归一化因子的表可以被存储在传输系统中并被使用。
图3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该图示出当C_(red_coeff)为0时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值。换句话说,可以基于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这里,可以通过包括在L1信令中的L1_scattered_pilot_Boost用信号发送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
图3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该图示出当C_(red_coeff)是1时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值。换句话说,可以基于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导频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这里,可以通过包括在L1信令中的L1_scattered_pilot_Boost来用信号发送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
图3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该图示出当C_(red_coeff)是2时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FFT_size、分撒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值。换句话说,可以基于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这里,可以通过包括在L1信令中的L1_scattered_pilot_Boost来用信号发送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
图3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该图示出当C_(red_coeff)是3时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值。换句话说,可以基于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这里,可以通过包括在L1信令中的L1_scattered_pilot_Boost来用信号发送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
图3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该示出当C_(red_coeff)是4时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根据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值。换句话说,可以基于FFT_size、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以及离散导频的图案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这里,可以通过包括在L1信令中的L1_scattered_pilot_Boost来用信号发送离散导频的升高水平。
下面的等式是使用P_preamble应用功率归一化的IFFT等式。
[表达式17]
Figure BDA0002528416820000731
这里,当l具有在0到L-1的范围内的值时,P_(前导,l)可以指示第(1+1)前导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如前述中所描述的,P_(前导,1)可以对应于FFT大小、导频模式,导频升高值或NoC中的至少一个的函数。下面将描述根据每种情况的P_(前导,l)的值。
图3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广播系统发送的前导的功率归一化因子。换句话说,该图示出前导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根据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之间的距离、离散导频的大小以及C_(red_coeff),前导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因此,可以基于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之间的距离、离散导频的大小以及C_(red_coeff)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所提出的用于前导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与以上描述不同,能够直接创建和使用用于数据符号和前导符号的功率归一化因子表,以便减少计算负荷,即,广播传输系统的开销。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广播传输系统可以存储使用前导符号或数据符号的FD中的总功率表预先计算的功率归一化因子以减少开销。
图3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广播信号的步骤。在S1010中,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编码广播服务数据。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上述LDPC编码。如前述中所描述的,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另外对编码的广播服务数据执行比特交织和符号映射。在S1020中,广播信号传输装置可以构建包括编码的广播服务数据的信号帧。广播信号传输装置可以在帧构建之前对编码的广播服务数据附加地执行时间交织,并且可以在帧构建之后另外执行频率交织。上面已经描述时间交织和频率交织。在S1030中,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发送包括信号帧的广播信号。在此过程中,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使用上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发送信号的功率进行归一化。如前述中所描述的,可以基于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之间的距离、离散导频的大小以及C_(red_coeff)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功率归一化因子。与S1030相对应的广播信号的发送可以包括对包括在信号帧中的数据执行IFFT,并且当执行IFFT时或者在执行IFFT之后可以执行上述的功率归一化。
如上所述,可以基于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之间的距离、离散导频的大小以及C_(red_coeff)来获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另外,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通过使用功率归一化因子执行功率归一化来发送具有归一化功率的广播信号。这样,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将发送的符号的发射功率控制为相同或恒定,并且防止当将不同的频域功率分配给各个符号时发生的问题。当分配给各个符号的频域功率在符号之间不同或变化时,通过收发器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广播信号可能在边界部分失真。结果,广播信号发送/接收性能可能劣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率归一化具有防止由于符号之间的功率变化而导致的性能劣化的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中提及设备和方法发明两者,并且设备和方法发明两者的描述互补地适用于彼此。
发明模式
已经以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描述各种实施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被应用于提供字段的广播信号提供领域。
如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等同修改。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编码服务数据;
编码信令数据;
构建一个或多个信号帧,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携带编码的服务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携带编码的信令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
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调制为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以及
发送具有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OFDM符号的所述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调制包括:通过使用功率归一化因子在时域中对所述OFDM符号执行功率归一化,
从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得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当中的至少一个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基于不同的频域总功率使用不同的功率归一化因子;
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包括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和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
基于用于前导OFDM符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的距离和载波减少Cred系数,来设置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下表:
Figure FDA0002528416810000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被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前导符号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子帧,
从每个子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将相同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Cred系数的值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OFDM符号的FFT大小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对于前导OFDM符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是8K个点、保护间隔长度是所述前导OFDM符号的2048个采样、离散导频承载载波的间隔是3并且载波减少(Cred)系数是0时,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因子被设置为7737.10。
7.一种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被配置成编码服务数据;
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被配置成编码信令数据;
帧构建器,所述帧构建器被配置成生成一个或多个信号帧,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携带编码的服务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携带编码的信令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
调制器,所述调制器被配置成: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调制为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以及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被配置成:发送具有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OFDM符号的所述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调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使用从用于所述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的功率归一化因子,在时域中对所述OFDM符号执行功率归一化,
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与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不同,并且
基于用于前导OFDM符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的距离和载波减少Cred系数,来设置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下表:
Figure FDA000252841681000004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被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前导符号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子帧,
从每个子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将相同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Cred系数的值而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OFDM符号的FFT大小而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
其中,当对于前导OFDM符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是8K个点、保护间隔长度是所述前导OFDM符号的2048个采样、离散导频承载载波的间隔是3并且载波减少(Cred)系数是0时,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因子被设置为7737.10。
13.一种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OFDM符号的所述广播信号,通过使用功率归一化因子在时域中对其执行功率归一化,
其中,从用于所述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当中的至少一个功率归一化因子,
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包括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和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不同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通过OFDM方案,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解调为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解析至少一个信号帧,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帧包括用于信令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和用于服务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解码所述信令数据;以及
解码所述服务数据,
基于用于前导OFDM符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的距离和载波减少Cred系数来设置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下表:
Figure FDA000252841681000006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被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前导符号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子帧,
从每个子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将相同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Cred系数的值而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OFDM符号的FFT大小而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对于前导OFDM符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是8K个点、保护间隔长度是所述前导OFDM符号的2048个采样、离散导频承载载波的间隔是3并且载波减少(Cred)系数是0时,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7737.10。
19.一种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调谐器,所述调谐器被配置成:接收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OFDM符号的所述广播信号,通过使用功率归一化因子在时域中对其执行功率归一化,
其中,从用于所述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当中的至少一个功率归一化因子,
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包括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和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不同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
解调器,所述解调器被配置成:通过OFDM方案,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OFDM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OFDM符号解调为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帧解析器,所述帧解析器被配置成:解析至少一个信号帧,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帧包括用于信令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前导符号和用于服务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第一解码器,所述第一解码器被配置成解码所述信令数据;以及
第二解码器,所述第二解码器被配置成解码所述服务数据,
基于用于前导OFDM符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保护间隔长度、离散导频的距离和载波减少Cred系数来设置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中,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下表:
Figure FDA000252841681000008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帧包括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被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前导符号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对应于每个子帧,
从每个子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的频域总功率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并且将相同的第二功率归一化因子应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边界符号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Cred系数的值而变化。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中,在所述功率归一化中使用的所述功率归一化因子根据所述OFDM符号的FFT大小而变化。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中,当对于前导OFDM符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是8K个点、保护间隔长度是所述前导OFDM符号的2048个采样、离散导频承载载波的间隔是3并且载波减少(Cred)系数是0时,前导OFDM符号的频域总功率被设置为7737.10。
CN202010511171.6A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1786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1171.6A CN111786925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6980P 2015-09-10 2015-09-10
US62/216,980 2015-09-10
CN202010511171.6A CN111786925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PCT/KR2016/000985 WO2017043714A1 (ko) 2015-09-10 2016-01-29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CN201680051881.7A CN107950029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881.7A Division CN107950029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6925A CN111786925A (zh) 2020-10-16
CN111786925B true CN111786925B (zh) 2023-04-11

Family

ID=5823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1171.6A Active CN111786925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CN201680051881.7A Active CN107950029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CN202010510885.5A Active CN111786924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881.7A Active CN107950029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CN202010510885.5A Active CN111786924B (zh) 2015-09-10 2016-01-29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800446B2 (zh)
EP (1) EP3349468A4 (zh)
JP (1) JP6510730B2 (zh)
KR (1) KR102017709B1 (zh)
CN (3) CN111786925B (zh)
WO (1) WO20170437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520610A (ja) * 2015-07-16 2018-07-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778A (zh) * 2001-04-09 2002-11-20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Ofdm信号传输系统、ofdm信号发送装置及ofdm信号接收装置
CN101166171A (zh) * 2007-07-18 2008-04-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CN101753502A (zh) * 2008-11-2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EP2538604A2 (en) * 2011-06-07 2012-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EP2555510A2 (en) * 2010-04-01 2013-02-06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method in a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apparatus
CN104125041A (zh) * 2009-02-05 2014-10-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4883333A (zh) * 2009-01-19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至少一个广播信号帧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2001-12-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JP2802255B2 (ja) * 1995-09-06 1998-09-24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伝送方式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送信装置と受信装置
JP3722969B2 (ja) * 1998-01-08 2005-11-30 株式会社東芝 再送制御方法及び再送制御装置
US7039000B2 (en) * 2001-11-16 2006-05-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7072693B2 (en) * 2002-08-05 2006-07-04 Calamp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tructures and methods utilizing frequency domain spatial processing
SE526544C2 (sv) 2003-02-18 2005-10-04 Kianoush Namvar Administrativt system för signalutsändning
US7379417B2 (en) * 2003-02-19 2008-05-27 Wipro Limit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tter system and VLSI implementation thereof
US7453945B2 (en) * 2003-09-05 2008-11-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RF, multi-carrier amplifier signal power
WO2007023555A1 (ja) * 2005-08-25 2007-03-01 Fujitsu Limited 移動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US20080165892A1 (en) * 2007-01-10 2008-07-10 Yunsong Yang Using the Preamble in an OFDM-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 Indicate the Number of Guard Tones
KR20100050184A (ko) * 2008-11-05 201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vb-h 시스템에서 이동통신 단말기가 전자 서비스 가이드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55981A1 (en) * 2008-11-16 2010-05-2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CN103647920B (zh) * 2008-12-15 2017-10-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US8286048B1 (en) * 2008-12-30 2012-10-09 Qualcomm Atheros, Inc. Dynamically scaled LLR for an LDPC decoder
US8787497B2 (en) * 2009-02-12 2014-07-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US8363699B2 (en) * 2009-03-20 2013-01-29 On-Ramp Wireless, Inc. Random timing offset determination
ATE540484T1 (de) * 2009-06-24 2012-01-15 Alcatel Lucent Gemeinsame signalverarbeitung über mehrere leitungsendkarten
WO2011105853A2 (ko) * 2010-02-26 2011-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기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US8744340B2 (en) * 2010-09-13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obtaining timing in a repeater
CA2824464C (en) * 2010-09-14 2016-07-1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ignal,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through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US10123053B2 (en) * 2011-05-23 2018-11-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celeration of bypass binary symbol processing in video coding
CN103023846A (zh) * 2011-09-28 2013-04-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fdm频域加扰符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GB2508887A (en) * 2012-12-14 2014-06-18 Sony Corp A cable modem reduces sampling rate when not detecting payload data
EP3078176B1 (en) * 2013-12-06 2019-06-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04202288B (zh) * 2014-08-27 2015-06-03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载波调制mimo系统的数据收发方法与装置
CN104363192B (zh) * 2014-10-21 2017-10-31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种帧格式的mimo通信系统的接收方法和装置
US9590782B2 (en) * 2015-06-22 2017-03-07 Sony Corporation Signa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778A (zh) * 2001-04-09 2002-11-20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Ofdm信号传输系统、ofdm信号发送装置及ofdm信号接收装置
CN101166171A (zh) * 2007-07-18 2008-04-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CN101753502A (zh) * 2008-11-2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4883333A (zh) * 2009-01-19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至少一个广播信号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25041A (zh) * 2009-02-05 2014-10-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EP2555510A2 (en) * 2010-04-01 2013-02-06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method in a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apparatus
EP2538604A2 (en) * 2011-06-07 2012-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LT Receiver for Power Normalization of Burst OFDM Signals Enabling OFDM/TDMA-PON";Sang-Yuep Kim;《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40914;全文 *
"基于多载波调制的水声通信系统研究";郝浩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504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6924A (zh) 2020-10-16
US10728075B2 (en) 2020-07-28
CN111786925A (zh) 2020-10-16
US9800446B2 (en) 2017-10-24
US20170078128A1 (en) 2017-03-16
EP3349468A4 (en) 2019-05-08
US20200344101A1 (en) 2020-10-29
JP2018530939A (ja) 2018-10-18
EP3349468A1 (en) 2018-07-18
US11165618B2 (en) 2021-11-02
US20180026822A1 (en) 2018-01-25
CN107950029A (zh) 2018-04-20
KR102017709B1 (ko) 2019-10-21
WO2017043714A1 (ko) 2017-03-16
CN111786924B (zh) 2023-03-28
KR20180042835A (ko) 2018-04-26
JP6510730B2 (ja) 2019-05-08
CN107950029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4635B (zh)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6575969B (zh) 用于收发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7113451B (zh)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6063175B (zh)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7078847B (zh) 收发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23716B (zh) 发送广播信号的装置、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以及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CN111510250B (zh) 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12217546B (zh) 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45932B (zh) 发送广播信号的装置和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
CN111262809B (zh) 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广播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436B (zh)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7005522B (zh) 广播信号发送和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7431513B (zh)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7113093B (zh)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11541627A (zh)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EP331654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13114425A (zh) 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77531B (zh) 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11786925B (zh)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