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5218A -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5218A
CN111785218A CN202010692992.4A CN202010692992A CN111785218A CN 111785218 A CN111785218 A CN 111785218A CN 202010692992 A CN202010692992 A CN 202010692992A CN 111785218 A CN111785218 A CN 111785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rightness
angle
ambient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29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5218B (zh
Inventor
林沛炀
赖信杰
邱郁雯
吴春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29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5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5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5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和背光模组,电路板上设有可调节背光模组亮度的背光驱动模块,电子设备还包括感光元件,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开合检测元件,检测与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亮度信号产生器,输出亮度档位信号;微处理器,输出亮度控制信号,亮度控制信号根据角度信号、亮度档位信号和环境光获取信号产生;背光驱动模块根据亮度控制信号对背光模组的亮度进行调节。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通过开合检测元件得到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从而得到精确的环境光系数,具有良好的感光调节效果,因而可计算出最佳的背光亮度,提升消费者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日渐广阔亦多元化,采用面内切 换模式(IPS)、边缘场开关模式(FFS)等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均可以实现较宽的 视角。同时近年来大家对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视,公共场合人们通常希望 自己在看手机或者浏览电脑的时候内容是保密的,因此窄视角显示技术也越 发得到重视。
目前窄视角显示主要利用3M膜片、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或者 EQ等技术,此类技术应用光栅原理,在显示面板亮度较低的情况下具有更好 的显示效果和防窥效果,因此一般宽视角模式下设置亮度规格为850nits以上, 而窄视角下设置亮度规格为300nits以下。在环境亮度较高时,光栅透射会导 致窄视角模式的防窥效果不明显,窄视角模式同样需要根据环境光亮度调节 背光亮度。
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由用户进行屏幕亮度的调节,或者,请参图1和图 2,部分个人电脑进一步地设有位于显示模组43外的光感器件41,光感器件 41直接连接到系统芯片42,光感器件41侦测环境光得到的环境光采集信号 由操作系统进行处理,系统芯片42内的主板(mainboard,MB)接受该环境光 采集信号,并由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将根据环境光采集信号处理 后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输入显示模组43。显示模组43只是被动接收 经过光感调节后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再根据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节背光亮 度。然而,当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折叠手机)折叠某一角度时,进 入屏幕的光线也会改变,因此光感器件41感应到的环境光就不会是实际的环 境光,一般比实际的环境光暗,因此会导致感光调节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调节效果较好的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 节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电路板以及背 光模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可调节所述背光模组的亮度的背光驱动模块,所 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感光元件,根据所感测的环境光亮度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
开合检测元件,所述开合检测元件用于检测与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相关 的角度信号;
亮度信号产生器,根据亮度档位输出亮度档位信号;
微处理器,输出亮度控制信号至所述背光驱动模块,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产生;
所述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 性连接,所述背光驱动模块根据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对所述背光模组的亮度进 行调节。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 号产生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光感元件的角 度损耗曲线确定环境光补偿值,再根据所述环境光补偿值、所述亮度档位信 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确定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信号为A(x),所述亮度档位信号为g(x),所述环境 光获取信号为h(x),所述环境光补偿值为t(x),根据所述环境光补偿值、所述 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确定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具体为: F(x)=g(x)*h(x)*t(x)。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可盖合于所述本体上到的盖体,所 述开合检测元件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位置传感器和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磁 体,所述位置传感器根据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的不同开合角度获得所述角 度信号。
进一步地,当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的开合角度大于或等于90°,且小 于或等于180°时,所述开合角度越大,所述角度信号的值越小,对环境光 获取信号的补偿量越少,所述开合角度越小,所述角度信号的值越大,对环 境光获取信号的补偿量越多。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检测元件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 括系统端,所述系统端包括系统芯片,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设于所述系统芯 片上,所述系统芯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系统芯片输出所述亮度 档位信号,所述微处理器直接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 第一感光元件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宽视角显示模式和窄视角显示模式,所述 开合检测元件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第二感光元件,所 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于系统芯片;当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 片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感光元件感测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 处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 信号,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 述亮度控制信号;当电子设备在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直接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 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一感光元件测得的所述环境 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宽视角显示模式和窄视角显示模式,所述 开合检测元件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系统芯片,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第 二感光元件,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于系统芯片;当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 时,所述系统芯片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光元 件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并将所述亮度控制 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当电子设备在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直接 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 微处理器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一感光元件测得的 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
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
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
接收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并根据 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对背光模组的亮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 度信号,并根据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获 取亮度控制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显示模式,当为宽视角模式时,根据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处理所述 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 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当为窄视角模式时,直接根据所 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 信号;或者,
直接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背光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 述亮度控制信号;或者,
根据所述环境光获取所述信号处理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 位信号,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 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通过开合检测元件得到电 子设备的开合角度,从而得到精确的环境光系数,具有良好的感光调节效果, 因而可计算出最佳的背光亮度,提升消费者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开合检测元件的输出结果曲线图。
图6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一种光感元件的角度损耗曲线图。
图7a至图7f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不同开合角度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9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图3和图4,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 构框架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 设备包括显示模组10,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柔性电路板12、电路 板13和背光模组14,其中显示面板11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等非主动发光式 平板显示器,背光模组14位于显示面板11远离观察者的一侧,用于向显示 面板11提供光线。具体地,电路板13可为印刷电路板。
本实施例以显示面板11为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 限。显示面板11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 液晶层以及胶框,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设置的非显 示区112。
请一并参照图8,电子设备还包括感光元件(ALS,Ambient Light sensor), 感光元件根据所感测的环境光亮度产生环境光采集信号(ALS信号),该环境 光采集信号为模拟信号,通过处理该环境光采集信号以获取环境光获取信号 h(x)。感光元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感光元件例如为光敏三极管或者光电二极 管。
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合检测元件113,开合检测元件113用于检测与电子设 备的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A(x)。具体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可盖合于 本体上到的盖体,开合检测元件113包括设于本体上的位置传感器114和设 于盖体上的磁体115,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不同时,磁体115的角度也 不同,位置传感器114感应到磁体115产生的不同磁场而产生不同大小的电 阻值,从而可对应性地产生输出不同的角度信号A(x)。位置传感器114的自 由层的磁化方向随磁体115的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当磁体115的磁场方向与 位置传感器114的固定层的磁化方向相同时,电阻值最小,当磁体115的磁 场方向与位置传感器114的固定层的磁化方向相反时,电阻值最大,具体请 参图5。需要指出的是,磁体115可利用目前笔记本上的用于休眠感应的磁 铁实现。可以理解,角度信号A(x)也可通过其他结构获取,例如通过设置红 外感测器检测盖体上某处和本体之间的距离来获取该角度信号A(x),或者通 过设置角度编码器测量盖体和本体之间的开合角度,进而获取角度信号A(x)。其中,角度信号A(x)可为感光元件的感光角度。
具体地,角度信号A(x)可为代表目前开合角度值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具 体地,开合检测元件113可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结果进行放大、采样,再将 处理后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计算得到 角度信号A(x)。
电子设备还包括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输出亮度档位信号g(x),亮度档 位信号g(x)具体可为具有相应占空比的系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I。亮度 信号产生器210根据输入亮度档位输出亮度档位信号g(x)。电路板13上设有 微处理器132和背光驱动模块133,电路板13和显示面板11通过柔性电路 板12实现信号传输。电路板13不限于平坦式(flat)设置方式或弯折式(bent) 设置方式,在平坦式设置方式中,电路板13和显示面板11基本处于同一平 面;在弯折式设置方式中,电路板13利用柔性电路板12的弯折能力设在显 示面板11的背面。
微处理器132连接于感光元件、开合检测元件113和亮度信号产生器210。 微处理器132根据开合检测元件113测得的角度信号A(x)、亮度信号产生器 210输出的亮度档位信号g(x)和感光元件测得的环境光获取信号h(x),获取亮 度控制信号F(x),并输出至背光驱动模块133。
具体地,在获得亮度控制信号F(x)的过程中,可根据角度信号A(x)和光 感元件的角度损耗曲线对环境光获取信号h(x)确定环境光补偿值t(x)进行补 偿,该角度损耗曲线根据光感元件的型号不同而不同,对于一特定光感元件 而言,其角度损耗曲线是确定的。如图6所示,对于某一种型号的光感元件 而言,当光线照射光感元件的入射角为0°(即光线垂直射向光感元件)时, 即盖体相对本体完全打开时,不需要进行开合角度的补偿,衰减系数为1, t(x)=1/1=1;当光线照射光感元件的入射角为50°时,即盖体相对本体半打开时,衰减系数为0.6,t(x)=1/0.6=1.67;当光线照射光感元件的入射角为90° 时,需要补偿的最多。如图7a所示,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为90°时, 感光元件的感光角度(即入射角)为90°-180°=-90°,需要补充的最多; 如图7b所示,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为110°时,感光元件的感光角度 (即入射角)为110°-180°=-70°,需要对环境光进行补偿,衰减系数为0.3, t(x)=1/0.3=3.33;如图7c所示,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为180°,感光元 件的感光角度(即入射角)为180°-180°=0°,不需要进行开合角度的补偿, 衰减系数为1,t(x)=1/1=1。如图7d至图7f所示,当开合角度小于90°,非 电子设备正常使用情况,对环境光亮度进行补偿没有实际意义,此时可不对 环境光亮度进行补偿。也就是说,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大于或等于 90°,且小于或等于180°时,开合角度越大,角度信号A(x)的值越小,对 环境光的补偿量越少,开合角度越小,角度信号A(x)的值越大,对环境光的补偿量越多;当盖体相对本体的开合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开合角度小于 90°时,可不对环境光亮度进行补偿,即角度信号A(x)的值为1。也就是说, 根据角度信号、亮度档位信号和环境光获取信号产生亮度控制信号具体包括: 先根据角度信号A(x)和所述光感元件的角度损耗曲线确定环境光补偿值t(x), 再根据环境光补偿值t(x)、亮度档位信号g(x)和环境光获取信号h(x)确定亮度 控制信号。更具体地,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具体为:F(x)=g(x)*h(x)*t(x)。
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111和第二感光元件231,电路板13还包括 信号采集器131,信号采集器131与第一感光元件111电性连接,信号采集器 131处理环境光采集信号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具体地,信号采集器 131包括放大器、滤波和模数转换器(ADC)。放大器连接第一感光元件111, 第一感光元件111为单个时,放大器将单个环境光采集信号放大;第一感光 元件111为多个时,放大器将多个环境光采集信号整合为一个并进行放大。 滤波和模数转换器连接在放大器和微处理器132之间,将放大后的环境光采 集信号进行滤波和模数转换,将其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产生环境光 获取信号h(x)。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系统端20,系统端20包括系统芯片21、 第一操作单元22、第二操作单元23和上述第二感光元件231,上述亮度信号 产生器210设于系统芯片21上。系统芯片21和微处理器132电性连接。
第二感光元件231感测环境光亮度,并根据所感测的环境光亮度产生环 境光采集信号,进而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当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时, 系统芯片21根据第二感光元件231感测的环境光获取信号h(x)处理亮度信号 产生器210输出的亮度档位信号g(x),得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系统芯 片21向微处理器132输出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微处理器132根据角度信 号A(x)和背光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当电子设备在窄视角模式时,系 统芯片21直接将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输出的亮度档位信号g(x)输出给微处理 器132,微处理器132根据角度信号A(x)、背光信号和第一感光元件111测 得的环境光获取信号h(x),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
第一操作单元22控制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或者窄视角模式之间切换, 第一操作单元22例如为与显示界面进行交互的鼠标、键盘或视角切换按钮 等。系统芯片21在电子设备处于宽视角模式时输出第一模式的视角切换信号 HVA,在电子设备处于窄视角模式时输出第二模式的视角切换信号HVA。例 如,视角切换信号HVA在宽视角模式下处于第一电平,在窄视角模式下处于 不同于第一电平的第二电平,或者视角切换信号HVA传输一个高(或低)电平 脉冲时反映由宽视角模式切换至窄视角模式,传输相邻的另一个高(或低)电平 脉冲时反映由窄视角模式切换至宽视角模式。
第二操作单元23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在多个亮度档位之间切换,第二操作 单元23例如为与显示界面进行交互的鼠标、键盘或亮度调节按钮等。例如, 电子设备可以在L0、L1、……L9、L10这11个亮度档位之间进行切换。
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端20和微处理器132可共用第一感光 元件111,且不设置第二感光元件231,并将系统芯片21连接第一感光元件 111,系统芯片21在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时将对应当前亮度挡位的亮度档 位信号g(x)作为背光信号输出,由微处理器132根据环境光进行背光亮度调 节;在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时根据第一感光元件231获得的环境光采集信 号对相应于当前亮度挡位的亮度档位信号g(x)进行调节,再输出处理后的亮 度档位信号。系统端20和微处理器132共用第一感光元件111,节约了电子 设备的布局空间,降低了成本。环境光的采集处理及窄视角模式下的背光亮 度调节皆在显示模组10中完成,不需要变更系统芯片21的设计,信号和亮 度的调试可以在显示模组10中完成,便于设计与调试。
可以理解,在又一实施例中,系统端20也可直接连接于开合检测元件 113,直接将角度信号A(x)输出给系统芯片21。这样,在宽视角模式时,系 统芯片21根据所述角度信号、亮度档位信号和第二感光元件231测得的环境 光获取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并将亮度控制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132, 再传输给背光驱动模块133。
请参图9,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30,壳体30包括后壳和中框31,后 壳位于背光模组14远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并具有相较显示面板11超出的四 周边缘,中框31围绕显示面板11的边缘设置,显示面板11的四周边缘、柔 性电路板12和电路板13被中框31覆盖。
第一感光元件111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1和印刷电路版13之外的电子 设备边框处,如位于图9所示的第一感光元件111a的位置处,与摄像头232 一同位于中框31的上侧边框中部;或者设置在印刷电路版13上,如位于图 9所示的第一感光元件111b的位置处。
请参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1,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
S13,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A(x);
S15,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g(x);
S17,接收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并 根据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获取亮度控制 信号F(x)。亮度档位信号g(x)可为系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I;
S19,根据亮度控制信号F(x)对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步骤S11、S13和S15的先后顺序可交换,也可同时进行,在 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7具体包括:
接收显示模式,当为宽视角模式时,根据环境光获取信号h(x)处理亮度 档位信号g(x),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根据角度信号和处理后的亮度 档位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当为窄视角模式时,直接根据角度信号 A(x)、亮度档位信号g(x)和环境光获取信号h(x),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系统芯片21仅需要输出亮度档位信号, 环境光的采集处理及窄视角模式下的背光亮度调节皆在显示模组10中完成, 不需要变更系统芯片21的设计,信号和亮度的调试可以在显示模组10中完 成,便于设计与调试;而且,通过开合检测元件可得到角度信号,从而得到 精确的环境光系数,具有良好的感光调节效果,因而可计算出最佳的背光亮 度,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开合检测元件的磁体可利用系统自带的磁体,只 需增加位置传感器即可,设计简便。
第二实施例
请参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
本实施例中,系统端20不包括第二感光元件231,微处理器132接收角 度信号A(x)、环境光获取信号h(x)以及背光信号,微处理器132根据视角切 换信号HVA判断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是指宽视角模式或窄视角模式。在显 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时,微处理器132接收角度信号A(x)、第一感光元件111 输出的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系统芯片21输出的亮度档位信号g(x),微处理 器132还根据角度信号A(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亮度档位信号g(x)获取 亮度控制信号F(x);在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时,微处理器132接收角度信 号A(x)、第一感光元件111输出的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系统芯片21输出的 亮度档位信号g(x),微处理器132还根据角度信号A(x)、环境光获取信号h(x) 和亮度档位信号g(x)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也就是说,显示模式为宽视角 和窄视角模式时,系统芯片21均直接输出亮度信号产生器210产生的、对应 于当前亮度挡位的亮度档位信号g(x)。
利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调光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
S23,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A(x);
S25,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g(x);
S27,接收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并 根据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获取亮度控制 信号F(x)。亮度档位信号g(x)可为系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I;
S29,根据亮度控制信号F(x)对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7具体包括:
接收显示模式,当为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时,直接根据角度信号 A(x)、亮度档位信号g(x)和环境光获取信号h(x),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
第三实施例
请参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包括第一操作单元22和第二感光元件231, 电子设备仅具备一种显示模式(一般为宽视角模式),微处理132接收角度 信号A(x)、环境光获取信号h(x)以及亮度档位信号g(x),微处理器132根据 角度信号A(x)和环境光获取信号h(x)对亮度档位信号g(x)进行处理,以产生 亮度控制信号F(x)输出至背光驱动模块133。并且,系统芯片21直接输出对 应于当前亮度挡位的亮度档位信号g(x)。
利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调光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
S33,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A(x);
S35,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g(x);
S37,接收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并 根据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获取亮度控制 信号F(x)。亮度档位信号g(x)可为系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I;
S39,根据亮度控制信号F(x)对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7具体包括:
直接根据角度信号A(x)、背光信号和环境光获取信号h(x),获取亮度控 制信号F(x)。
第四实施例
请参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包括信号采集器131、第一操作单元23和第 一感光元件111,电子设备仅具备一种显示模式(一般为宽视角模式),系统 芯片21根据环境光获取信号h(x)对亮度档位信号g(x)进行处理,得到背光信 号,微处理132接收角度信号A(x)和背光信号,并根据角度信号A(x)和背光 信号产生亮度控制信号F(x)输出至背光驱动模块133。
利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调光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h(x);
S43,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A(x);
S45,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g(x)。具体地,亮度档位信号g(x) 可为系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I;
S47,接收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并 根据亮度档位信号g(x)、环境光获取信号h(x)和角度信号A(x)获取亮度控制 信号F(x)。
S49,根据亮度控制信号F(x)对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7具体包括:
根据环境光获取信号h(x)处理亮度档位信号g(x),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 位信号,根据角度信号A(x)和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F(x)。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 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 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1)、电路板(13)以及背光模组(14),所述电路板(13)上设有可调节所述背光模组(14)的亮度的背光驱动模块(13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感光元件,根据所感测的环境光亮度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
开合检测元件(113),所述开合检测元件(113)用于检测与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
亮度信号产生器(210),根据亮度档位输出亮度档位信号;
微处理器(132),输出亮度控制信号至所述背光驱动模块(133),所述亮度控制信号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产生;
所述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111),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11)与所述微处理器(132)电性连接,所述背光驱动模块(133)根据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对所述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产生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光感元件的角度损耗曲线确定环境光补偿值,再根据所述环境光补偿值、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确定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信号为A(x),所述亮度档位信号为g(x),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为h(x),所述环境光补偿值为t(x),根据所述环境光补偿值、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确定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具体为:F(x)=g(x)*h(x)*t(x)。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可盖合于所述本体上到的盖体,所述开合检测元件(113)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位置传感器(114)和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磁体(115),所述位置传感器(114)根据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的不同开合角度获得所述角度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的开合角度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80°时,所述开合角度越大,所述角度信号的值越小,对环境光获取信号的补偿量越少,所述开合角度越小,所述角度信号的值越大,对环境光获取信号的补偿量越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检测元件(113)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13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系统端(20),所述系统端(20)包括系统芯片(21),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设于所述系统芯片(21)上,所述系统芯片(21)和所述微处理器(132)电性连接,所述系统芯片(21)输出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微处理器(132)直接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11)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宽视角显示模式和窄视角显示模式,所述开合检测元件(113)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132),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第二感光元件(231),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连接于系统芯片(21);当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21)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11)或者所述第二感光元件(231)感测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处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所述微处理器(132)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当电子设备在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21)直接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132),所述微处理器(132)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11)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宽视角显示模式和窄视角显示模式,所述开合检测元件(113)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132)和所述系统芯片(21),所述感光元件还包括第二感光元件(231),所述第二感光元件(231)连接于系统芯片(21);当电子设备在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21)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光元件(231)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并将所述亮度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132);当电子设备在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系统芯片(21)直接将所述亮度信号产生器(210)输出的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132),所述微处理器(132)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11)测得的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9.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感测环境光亮度以产生环境光获取信号;
检测与电子设备开合角度相关的角度信号;
根据亮度档位获取亮度档位信号;
接收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并根据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对背光模组(14)的亮度进行调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并根据所述亮度档位信号、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和所述角度信号获取亮度控制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显示模式,当为宽视角模式时,根据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处理所述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当为窄视角模式时,直接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亮度档位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或者,
直接根据所述角度信号、所述背光信号和所述环境光获取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或者,
根据所述环境光获取所述信号处理亮度档位信号,获得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根据所述角度信号和所述处理后的亮度档位信号获取所述亮度控制信号。
CN202010692992.4A 2020-07-17 2020-07-17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Active CN111785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2992.4A CN111785218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2992.4A CN111785218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218A true CN111785218A (zh) 2020-10-16
CN111785218B CN111785218B (zh) 2022-03-25

Family

ID=7276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2992.4A Active CN111785218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52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144A (zh) * 2022-01-28 2022-05-1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显示方法、亮度调节显示系统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54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具自动调整背光亮度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3971648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显示单元背光亮度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5825839A (zh) * 2016-05-16 2016-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06831A (zh) * 2016-10-26 2017-03-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247520A (zh) * 2017-05-18 2017-10-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8793A (zh) * 2020-01-06 2020-04-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54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具自动调整背光亮度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3971648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显示单元背光亮度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5825839A (zh) * 2016-05-16 2016-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06831A (zh) * 2016-10-26 2017-03-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247520A (zh) * 2017-05-18 2017-10-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8793A (zh) * 2020-01-06 2020-04-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144A (zh) * 2022-01-28 2022-05-1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显示方法、亮度调节显示系统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218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2923B2 (en) Touch sensor,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47287B2 (en) Touch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unit
US8633905B2 (en) Touch sensor, display and electronic unit
TWI554863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太陽能電池環境光感測器
WO2007132835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451233B2 (en) Sensor pixel and touch panel thereof
US89761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unit
US8334851B2 (en) Touch sensor, display and electronic unit
CN103513814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US907547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king up the same from sleep mode through touch screen
US9116043B2 (en) Ambient light sensors with photodiode leakage current compensation
US8593442B2 (en) Sensor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sensor element, display device with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590581C (zh) 触控式面板及具有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00103115A1 (en) Display arrang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424494B2 (ja) 検知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2868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248815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60139725A1 (en)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panel, capacitance-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CN111028793B (zh)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CN111785218B (zh) 电子设备及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JP4978453B2 (ja)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117214A (ja) 表示装置
CN107608563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8378963B2 (en) Photosensors for displays and related devices
TW201033864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