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414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414A
CN111784414A CN202010709049.XA CN202010709049A CN111784414A CN 111784414 A CN111784414 A CN 111784414A CN 202010709049 A CN202010709049 A CN 202010709049A CN 111784414 A CN111784414 A CN 111784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assenger flow
target
candidate
transfer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90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4414B (zh
Inventor
袁杰
杨帆
卢海波
文琼
黄圣淇
孙福宁
李一非
柴源
周小然
吴鸽鹏
唐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90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4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4Market segmentation
    • G06Q30/0205Location or geographical consider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上述客流人数为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上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根据上述客流转移率,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获取上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上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上述目标区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改善场所的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场所是指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物品以及服务的地方,为用户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实践中发现,存在某些场所由于经济效益比较好,而能够持续发展;也存在某些场所由于经济效益比较差,而面临倒闭的问题,给场所的拥有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改善场所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有效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改善场所的发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上述客流人数为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上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根据上述客流转移率,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获取上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上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上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上述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包括: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将上述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上述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将上述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上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上述信息展示界面包括上述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上述在上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上述目标区域,包括: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上述区域形状是对上述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上述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根据上述展示颜色以及上述区域形状,在上述地图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上述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对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上述信息列表中。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上述地图中上述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响应于针对上述信息列表中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可选的,上述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若上述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上述客流人数与上述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根据上述比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上述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获取上述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上述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根据上述差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针对上述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根据上述调整操作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对上述目标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显示上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数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所述客流人数为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所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转移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客流转移率,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数据展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所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所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上述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区域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将上述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上述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将上述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上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上述信息展示界面包括上述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该数据展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上述区域形状是对上述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上述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根据上述展示颜色以及上述区域形状,在上述地图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上述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数据展示模块,具体用于:对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上述信息列表中。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数据选择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上述地图中上述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响应于针对上述信息列表中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可选的,该转移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客流人数与所述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该转移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获取上述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上述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根据上述差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区域调整模块,用于响应针对上述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根据上述调整操作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对上述目标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显示上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
上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接口相连,其中,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总用户数量为在候选区域长期居住的用户数量,客流人数为从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的数量。根据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确定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情况;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客流洼地例如可以为总用户数量较大,且客流人数较小的候选区域,即如果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增加,则可改善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为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通过分析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可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可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通过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属于客流洼地的目标区域,有利于快速的洞察影响目标场所的发展的数据,并有利于挖掘用于改善场所的发展的区域,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目标区域中的用户转移到目标场所的可能性,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面渲染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对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区域,例如目标场所附近地区中的客流转移率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场景中。例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对与商业场所、游乐场所、旅游场所等场所关联的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该区域中的客流人数进行获取,从而确定出该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并在地图中展示该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客流转移率越大表示该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大,则表示从该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较多;客流转移率越小,表示该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小,则表示从该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较少,则可以通过对影响该商业场所、游乐场所、旅游场所等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产品信息或者娱乐项目等的推广力度不够,则更改营销模式,增加相关产品推广力度,以实现增加去该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通过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有利于快速的洞察影响目标场所的发展的数据,并有利于挖掘用于改善场所的发展的区域,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目标区域中的用户转移到目标场所的可能性,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设备,该节点设备可以是指计算机设备,其中,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智能音响、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internet device)、POS(Point Of Sales,销售点)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还可以是指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或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中心。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
这里,目标场所例如可以为商业场所、游乐场所、旅游场所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为从候选区域中转移至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例如为从候选区域去商业场所、游乐场所、旅游场所等场所的人口数量。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为定居在候选区域的总人口数量,例如可以包括在候选区域居住半年、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用户的数量。候选区域例如可以根据各个小区的地理位置划分得到、各个小区的房型划分得到、各个区域居住的用户的职业、年龄段等信息划分得到。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可以包括在目标场所预设范围内的候选区域。例如,预设范围为2公里,则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可以包括以目标场所为中心位置,且在目标场所2公里以内的所有的用户居住的区域。或者,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可以包括目标场所对应的省、市、区、县、镇、街道等辖区内的区域,例如,目标场所为深圳市南山区的某商场,则深圳市南山区内所有的用户居住的区域都可以为候选区域。
计算机设备可以从候选区域的人口信息登记处或者其他记录有候选区域的人口信息处获取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在目标场所内的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移动网络连接区域的变化情况或者其他方式确定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可选的,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分析得到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数据处理工具具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
S102,根据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这里,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用于指示从该候选区域转移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情况。对于任意一个候选区域而言,在该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大,表示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大;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小,表示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小。也就是说,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大,表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该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小,表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该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少。
S103,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这里,客流洼地例如可以为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较大,而该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较小的区域。客流洼地为存在大量用户未转移至目标场所的区域,也就是说,客流洼地为具有较大商业价值潜力的区域。例如,如果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增加,表明该候选区域中存在大量用户转移至目标场所,则可以增加该候选区域的用户购买目标场所内的产品的概率,从而增加目标场所的收益,改善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而不属于洼地区域的候选区域为客流人数较大的候选区域,该候选区域存在少量用户未转移至目标区域,即候选区域中的大量用户已转移至目标场所。也就是说,该不属于洼地区域的候选区域为具有较小商业价值潜力的区域,即使该候选区域未转移至目标场所的用户全部转移至目标场所,能够为目标场所增加的商业价值较小,对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改善效果也较差。因此,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为影响目标场所经济效益的区域,根据客流转移率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可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的,可以将客流转移率较小的候选区域确定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即目标区域。例如,可以将客流转移率小于转移率阈值的候选区域确定为属于客流洼地的目标区域。转移率阈值可以根据各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例如可以根据各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确定,或者也可以根据经验值确定,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客流转移率进行限定。
S104,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
这里,客流转移率用于对目标场所内的信息进行推广,目标场所内的信息包括场所内的产品。例如,针对客流转移率较小的候选区域,可以采用一些措施使得候选区域的更多用户来到该目标场所,例如可以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信息进行推广等,从而可以提高候选区域的经济价值,促进目标场所的经济发展。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该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从而使得目标场所的管理用户,例如在目标场所内工作的用户可以根据该信息展示界面中展示的目标区域的数量以及目标区域与目标场所之间的位置信息对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整,比如通过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进行展示的方式或者其他活动方式来增加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目标区域中的用户去向目标场所的积极性,增加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总用户数量为在候选区域长期居住的用户数量,客流人数为从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的数量。根据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确定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情况;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客流洼地例如可以为总用户数量较大,且客流人数较小的候选区域,即如果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增加,则可改善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为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通过分析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可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可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通过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属于客流洼地的目标区域,有利于快速的洞察影响目标场所的发展的数据,并有利于挖掘用于改善场所的发展的区域,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目标区域中的用户转移到目标场所的可能性,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步骤S103中可包括如下步骤s11~s12。
s11,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
s12,将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
s13,将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在步骤s11~s13中,客流洼地为客流转移率小于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的候选区域,即从该客流洼地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较少,但该客流洼地的总用户数量较大的区域。可知,客流洼地具有较大潜在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进行推广等方式,提高客流洼地中用户去向目标场所的积极性,从而挖掘出客流洼地的潜在经济价值。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将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将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其中,一个候选区域对应一个客流转移率,且客流转移率越大表示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大,则表示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较多;客流转移率越小,表示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越小,则表示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较少,则可以根据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从目标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举例来对上述步骤s11~s13的过程进行说明,例如,候选区域的数量为5个分别为区域1~区域5,对应的客流转移率分别为0.1,0.3,0.5,0.7,0.9,则5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为0.5,将5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平均值的候选区域,即区域1、区域2,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将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也就是说,目标区域包括区域1和区域2。通过对目标场所内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整,例如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进行推广,从而增加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展示界面包括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上述步骤S104中可包括如下步骤s21~s22。
s21,根据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
s22,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区域形状是对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区域形状是根据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
s23,根据展示颜色以及区域形状,在地图中展示目标区域。
s24,在信息列表中展示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步骤s21~s24中,信息展示界面包括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信息列表中可以包括目标区域的排名、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量、目标区域的客流人数、以及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等等。信息列表中还可以包括用于唯一地指示该目标区域的区域标识,例如区域标识可以包括区域编号、区域名称、区域名称缩写等等。其中,目标区域的排名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量、目标区域的区域标识、目标区域的客流人数、以及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中的任意一个得到。例如,可以对多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区域的排名;或者,根据对多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区域的排名,等等。
具体实现中,当管理用户点击计算机设备上的查看指令,例如用户点击了计算机设备上的“查看”按钮/按键,则计算机设备响应于该查看指令,输出目标场所对应的信息展示界面,例如,可以将信息展示界面划分为左右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或者其他划分方式,从而实现分别展示地图和信息列表。可知,地图中的目标区域和信息列表中的目标区域信息一一对应,即地图中的目标区域的数量等于信息列表中的目标区域数量,且地图中的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等于信息列表中的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对目标场所进行标记,在信息展示界面中输出包含标记后的目标场所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通过对目标场所进行标记,用户可以快速查看到目标场所的位置。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区域1为地图,区域2为信息列表,区域1中包括多个候选区域,区域2中包括多个候选区域的信息列表,区域1中的灰色标记区域为目标场所。可知,该信息展示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层,分别为底层和表面层,其中,底层包括目标场所以及各个目标区域的街景图(图2中未示出),表面层可以如图2中所示,包括图2中区域1的地图和区域2的信息列表。
若目标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则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目标区域选择颜色,并根据目标区域中的区域形状在地图中展示该目标区域,并且,在信息列表中展示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其中,地图中的目标区域与信息列表中的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地图中的目标区域的数量与信息列表中的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数量相等。
若目标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则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对各个目标区域进行排序,将该排序确定为目标区域的转移等级;或者,根据多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将各个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等级范围,将各个等级范围确定为目标区域的转移等级,一个等级范围对应一个转移等级。例如,客流转移率属于(0,0.1%]对应转移等级1、客流转移率属于(0.1%,0.15%]对应转移等级2、客流转移率属于(0.15%,0.2%]对应转移等级3,客流转移率属于(0.2%,1)对应转移等级3等等,可选的,还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将各个目标区域划分为更大或者更小的等级范围,以及更多的转移等级。
根据每个转移等级为目标区域选择颜色,则一个转移等级对应一种颜色。可选的,可以根据每个转移等级为目标区域选择单色相明度不同的颜色,例如转移等级越大,该颜色的单色相明度越亮;转移等级越小,对应的单色相明度越暗。例如,转移等级1对应的单色相明度为一级、转移等级2对应的单色相明度为二级、转移等级3对应的单色相明度为三级,等等,单色相明度对应的级数越大,亮度越大。也就是说,对于客流转移率越大的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的颜色的单色相明度越亮;对于客流转移率越小的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的颜色的单色相明度越暗。或者,也可以将客流转移率越大的区域设置成单色相明度较暗,将客流转移率越小的区域设置成单色相明度较亮,等等。
其中,目标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对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例如,可以将地图进行等面积的区域划分,如划分为1千米*1千米、1千米*2千米或者其他大小的矩形等等。例如可以如图3中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目标区域为1千米*1千米的网格。也可以将地图进行非等面积的区域划分,如根据目标区域与目标场所的距离将地图划分为非等面积的多个区域,例如距离目标场所较近范围内的目标区域的面积大于距离目标场所较远范围内的目标区域的面积,等等。
可选的,图3中的信息展示界面还可以包括目标场所的省份、城市及目标场所的名称,如图3中a1所示;目标场所对应的日期,如图3中a2所示,可知,目标场所对应的日期不同,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能不同;目标场所关联的目标区域的总面积以及从该目标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总客流人数,如图3中a3所示;目标区域的展示形状,用于表示目标区域在地图中的位置,如图3中a4内所示的所有网格形状;目标场所放大镜,用于分析目标场所的地理位置以及目标场所的面积轮廓,地图主要以目标场所为主角展开分析,因此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信息展示界面内强调目标场所元素,由于在分析目标场所对应的多个候选区域时,目标场所在地图中显示的面积较小,需要更小的比例尺,则将目标场所元素在展示界面中的位置进行弱化。在整个候选区域内用一个标记点表示如图3中a5所示。地图比例尺,可以用于对该地图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即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放大或者缩小,通过放大地图可以查看目标区域的更多细节,例如目标区域的相邻区域具体包括哪些、通过缩小地图可以查看到目标场所关联的目标区域的具体数量等信息,等等,如图3中a6所示;数据筛选器,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筛选,如图3中a7所示;色彩渲染器,用于查看不同客流转移率下渲染的颜色分布,如图3中a8所示;信息列表,如图3中b9所示。可知,该信息展示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层,分别为底层和表面层,其中,底层包括目标场所以及各个目标区域的街景图(图3中未示出),表面层可以如图3中所示,包括地图和信息列表。
可选的,目标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例如,可以获取目标区域中的任一建筑物的俯瞰图的形状,将该建筑物的俯瞰图的形状确定为目标区域的形状。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图4中的信息展示界面还可以包括目标场所的省份、城市及目标场所的名称,如图4中b1所示;目标场所对应的日期,如图4中b2所示,可知,目标场所对应的日期不同,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能不同;目标区域的展示形状,用于表示目标区域在地图中的位置,如图4中b3所示的建筑物轮廓形状;目标场所放大镜,用于分析目标场所的地理位置以及目标场所的面积轮廓,地图主要以目标场所为主角展开分析,因此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信息展示界面内强调目标场所元素,由于在分析目标场所对应的多个候选区域时,目标场所在地图中显示的面积较小,需要更小的比例尺,则将目标场所元素在展示界面中的位置进行弱化。在整个候选区域内用一个标记点表示如图4中b4所示。地图比例尺,可以用于对该地图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即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如图4中b5所示,通过放大地图可以查看目标区域的更多细节,例如目标区域的相邻区域具体包括哪些、通过缩小地图可以查看到目标场所关联的目标区域的具体数量等信息,等等;数据筛选器,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筛选,如图4中b6所示;色彩渲染器,用于查看不同客流转移率下渲染的颜色分布,如图4中b7所示;信息列表,如图4中b8所示。可知,该信息展示界面包括至少两个层,分别为底层和表面层,其中,底层包括目标场所以及各个目标区域的街景图(图4中未示出),表面层可以如图4中所示,包括地图和信息列表。
可选的,目标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下文称为自定义兴趣面(Areaof Interest,AOI),这里,自定义形状为用户针对地图进行的绘制操作得到的形状,例如,用户对地图进行了画圆的操作,即绘制了半径为0.5千米的圆,则目标区域的形状可以为半径为0.5千米的圆,或者,也可以为椭圆、矩形、不规则图形等等。
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目标场所的详细信息,目标场所的详细信息的可以如表1所示,表1是目标场所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表1中包括目标场所的ID标识、目标场所的名称、目标场所的边界经纬度坐标点、目标场所的中心点经纬度坐标点、目标场所的所属城市、目标场所的所属省份分别对应的字段以及字段释义。
字段 释义
mall_id 目标场所的ID标识
name 目标场所的名称
boundary_gcj 目标场所的边界经纬度坐标点
center_gcj 目标场所的中心点经纬度坐标点
city 目标场所的所属城市
province 目标场所的所属省份
表1目标场所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
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场所的ID标识获取目标场所覆盖的面积内的网格数据,其中,网格即候选区域,一个网格表示一个候选区域。如表2所示,表2是目标场所对应的各个网格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
字段 释义
grid_id 网格ID
ul_lat 网格左上经纬度坐标点
ul_lng 网格坐下经纬度坐标点
lr_lat 网格右上经纬度坐标点
lr_lng 网格右下经纬度坐标点
num 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
pop 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
cover 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客流转移率
mall_id 网格对应的目标场所ID
表2网格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
表2中包括网格ID、网格左上经纬度坐标点、网格坐下经纬度坐标点、网格右上经纬度坐标点、网格右下经纬度坐标点、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网格对应的候选区域中的客流转移率、网格对应的目标场所ID。
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场所的ID标识获取候选区域的自定义AOI区域数据,如表3所示。
字段 释义
aoi_id 自定义AOI区域ID
aoi_name 自定义AOI区域名称
boundary_gcj 自定义AOI区域边界坐标点
center_gcj 自定义AOI区域中心坐标点
num 自定义AOI区域的客流人数
pop 自定义AOI区域的总用户数量
cover 自定义AOI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mall_id 自定义AOI区域对应的目标场所ID
表3自定义AOI区域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
表3是目标场所对应的自定义AOI区域的字段与字段释义对照表,表3中,AOI区域为区域形状,例如为小区、学校、公园、医院或者其他建筑物的轮廓形状,一个自定义AOI区域表示一个候选区域。表3中包括自定义AOI区域ID、自定义AOI区域名称、自定义AOI区域边界坐标点、自定义AOI区域中心坐标点、自定义AOI区域的客流人数、自定义AOI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自定义AOI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自定义AOI区域对应的目标场所ID。
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表1、表2以及表3中的信息,根据表1与表2或者表1与表3中的信息,在地图API中通过地图API自定义的接口函数,创建canvas画布,根据地图平移的角度和缩放的比例将经纬度转换为canvas接收的像素坐标,通过平移canvas的X、Y的像素坐标,使得地理位置的经纬度跟实际canvas的坐标始终叠加在一个位置,通过拿到的X、Y坐标和地图缩放层级计算网格的宽高或者自定义AOI的长宽,通过得到网格的宽高和地理位置去绘制网格;或者,通过得到自定义AOI的长宽和地理位置去绘制自定义AOI区域,网格或AOI色彩渲染器通过设计给到的颜色色块的个数N,将客流转移率分为N个区间,这里的N个区间对应上述的转移等级,即转移等级的数量等于N,对每个区间渲染不同的颜色,根据渲染的颜色去展示颜色渲染器。从而得到地图中展示的各个目标区域以及目标区域对应的形状和颜色,各个目标区域的形状可以为网格形状,或者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的形状。
可选的,上述页面渲染的流程可以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面渲染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1与步骤s7:
s1,获取目标场所。
s2,初始化目标场所对应的地图。
s3,获取网格数据/自定义兴趣面区域数据。
s4,创建地图比例尺。
s5,创建画布。
s6,渲染数据列表以及数据筛选器。
s7,绘制网格/自定义兴趣面区域以及区域颜色渲染。
通过确定目标区域的颜色以及目标区域的形状,在信息展示界面中显示目标区域关联的地图和信息列表,由于不同的颜色以及形状能较直观的反映出各个目标区域的不同,信息列表可以清楚的查询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因此可以提高管理用户确定各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效率。
在此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步骤s24中可包括如下步骤s31~s32。
s31,对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
s32,将排序后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信息列表中。
在步骤s31~s32中,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例如,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可以包括从小到大排序、从大到小排序,等等,并将排序后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信息列表中。可选的,若多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相等时,可以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客流人数进行排序,或者,对客流转移率相等的目标区域进行随机排序,等等。如图2中区域2所示,该区域2为信息列表,其中,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从小到大排序,即按照各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升序排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1。
s41,响应于针对地图中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地图中将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信息列表中将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响应于针对信息列表中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地图中将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信息列表中将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这里,用户可以针对信息展示界面中的地图或者信息列表进行操作,例如,用户可以点击地图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则响应于针对用户对地图中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地图中将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对应的,在信息列表中将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当管理用户点击了图3中目标区域59,则在信息列表中突出展示包括区域59的客流转移率的信息框,信息框中包括“59、58、51349、0.11%”;或者,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将信息列表中区域59的客流转移率移动到信息列表中的指定位置,例如可以为信息列表中的第一行,在指定位置中展示区域59的客流转移率。或者,用户可以点击信息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则响应于针对用户对信息列表中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信息列表中将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对应的,在地图中将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
通过在地图中将用户选择的目标区域标记为选择状态,或者,在信息列表中将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即在信息列表中将用户选择的目标区域添加至信息框的方式或者在指定位置中展示目标区域的方式突出展示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使得用户更直观的查看到所选择的目标区域的对应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可包括如下步骤s51~s52。
s51,若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客流人数与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
s52,根据比值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步骤s51~s52中,可以设置用户数量阈值,具体可以根据候选区域的用户总数量确定用户数量阈值,例如有10个候选区域中8个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50人,2个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小于50人,则用户数量阈值可以为50,或者,可以设置更小的用户数量阈值例如为40、30、20,等等。对于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较少的区域,可认为该候选区域的经济价值较低,因此不对该候选区域进行分析,从而减少计算量,提高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效率。
若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可认为该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较多,表示该候选区域存在较高的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与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根据该比值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选的,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与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与100%之积作为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与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越大,表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越多,该候选区域中未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少,即该候选区域的实际经济价值较高,但该候选区域的潜在经济价值较低;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与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越小,表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越少,该候选区域中未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少,即该候选区域的实际经济价值较低,但该候选区域的潜在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对于具有较高潜在的经济价值的候选区域,可以对目标场所内的产品进行推广,增加候选区域中的用户来到目标场所的积极性,提高该候选区域的客流人数,从而挖掘出该候选区域的潜在经济价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可包括如下步骤s61~s63。
s61,根据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
s62,计算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s63,根据差值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步骤s61~s63中,候选区域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计算机设备可以对多个候选区域中每个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进行排序,将该排序确定为该候选区域的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对多个候选区域中每个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进行排序,将该排序确定为该候选区域的第二用户数量等级。计算每个候选区域对应的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这里,可以将该差值确定为客流输送能力,客流输送能力越大,对应的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大,表示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多;客流输送能力越小,对应的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越小,表示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越少,则可以根据客流输送能力较小的候选区域对目标场所内的信息进行推广,从而提高该区域的经济价值。
可选的,可以确定候选区域对应的区域分析表,如表4所示,表4包括各个区域的客流输送能力、区域的区域编号、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对应的第一用户数量等级、区域的客流人数、区域的客流人数对应的第二用户数量等级,其中,区域的客流输送能力为每个区域的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该区域的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可以理解的是,表4中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区域,例如区域4~区域m,等等,因此,每个区域对应的第一用户数量等级和第二用户数量等级可以根据具体的区域中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得到。
Figure BDA0002594128280000181
表4区域分析表
可选的,还可以在信息展示界面中展示该区域分析列表,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图7中的区域c为区域分析列表,若获取到管理用户对区域54的查看操作,则在区域c中展示区域54对应的区域分析列表。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图6以及图7中显示的信息展示界面,信息展示界面均包括至少两个层,分别为底层和表面层,其中,底层包括目标场所以及各个目标区域的街景图,例如可以为地图应用中显示的包含各地区信息的地图(图6以及图7中均未示出),表面层可以如图6以及图7中所示,包括地图和信息列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对目标场所以及各个候选区域的街景图进行划分,该划分只是逻辑上的划分,并不会改变候选区域的街景图中的各个候选区域的位置信息、总用户人数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得到目标区域以及候选区域的形状,可知,本申请中的各种操作均不会改变目标场所以及候选区域的街景图中各个候选区域的位置信息、总用户人数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s71~s73。
s71,响应针对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根据调整操作获取目标区域的尺寸。
s72,根据目标区域的尺寸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s73,显示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在步骤s71~s73中,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如图3中a6所示的放大器或者图4中b5所示的地图比例尺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调整。计算机设备响应用户针对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调整并显示调整后的目标区域。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调整操作获取目标区域的尺寸,这里,目标区域的尺寸可以为便于管理用户查看到所有目标区域的信息的尺寸。当目标区域的尺寸过大而不能完全显示各个目标区域的信息时,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区域的尺寸缩小为便于管理用户查看到所有目标区域的信息的尺寸;当目标区域的尺寸过小而不便于管理用户查看各个目标区域的信息时,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区域的尺寸放大为便于管理用户查看到所有目标区域的信息的尺寸。
上面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上述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该装置80包括:
数量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所述客流人数为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所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转移率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区域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客流转移率,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数据展示模块8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所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所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上述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述区域确定模块803,具体用于:
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
将上述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上述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
将上述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上述目标区域。
可选的,该信息展示界面包括上述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该数据展示模块804,具体用于:
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
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上述区域形状是对上述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上述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
根据上述展示颜色以及上述区域形状,在上述地图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该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数据展示模块804,具体用于:
对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
将排序后的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上述信息列表中。
可选的,该装置80还包括:数据选择模块805,用于:
响应于针对上述地图中上述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
响应于针对上述信息列表中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可选的,该转移率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客流人数与所述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该转移率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
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
获取上述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上述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根据上述差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可选的,该装置80还包括:区域调整模块806,用于:
响应针对上述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根据上述调整操作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
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对上述目标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显示上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可参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涉及的步骤可由图8所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来执行。例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1可由图8中的数量获取模块801来执行,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2可由图8中的转移率确定模块802来执行;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3可由图8中的区域确定模块803来执行;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4可由图8中的信息展示模块804来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8所示的数据处理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子单元,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模块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模块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8中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总用户数量为在候选区域长期居住的用户数量,客流人数为从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的数量。根据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确定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情况;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客流洼地例如可以为总用户数量较大,且客流人数较小的候选区域,即如果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增加,则可改善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为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通过分析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可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可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通过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属于客流洼地的目标区域,有利于快速的洞察影响目标场所的发展的数据,并有利于挖掘用于改善场所的发展的区域,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目标区域中的用户转移到目标场所的可能性,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计算机设备9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网络接口904和存储器905,此外,上述计算机设备9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9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902。其中,通信总线9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9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9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9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9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901的存储装置。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9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90中,网络接口9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9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9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9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上述客流人数为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上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根据上述客流转移率,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获取上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上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上述目标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处理器901执行从上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
将上述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上述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
将上述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上述目标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展示界面包括上述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该处理器901执行该上述在上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上述目标区域,包括:
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
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上述区域形状是对上述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上述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上述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
根据上述展示颜色以及上述区域形状,在上述地图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
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处理器901执行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展示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对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
将排序后的上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上述信息列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01可以调用该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针对上述地图中上述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
响应于针对上述信息列表中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上述地图中将上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上述信息列表中将上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01执行该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若上述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上述客流人数与上述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01执行该根据上述总用户数量以及上述客流人数,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上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
获取上述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上述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根据上述差值确定上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01可以调用该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针对上述目标区域的调整操作,根据上述调整操作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
根据上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对上述目标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显示上述调整后的目标区域。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90可执行前文图1以及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上述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对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总用户数量为在候选区域长期居住的用户数量,客流人数为从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的数量。根据总用户数量以及客流人数,确定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可以确定出从该候选区域去向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情况;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客流洼地例如可以为总用户数量较大,且客流人数较小的候选区域,即如果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增加,则可改善目标场所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为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通过分析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根据客流转移率,从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可实现对影响场所的经济效益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可获取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目标区域;通过在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属于客流洼地的目标区域,有利于快速的洞察影响目标场所的发展的数据,并有利于挖掘用于改善场所的发展的区域,从而调整目标场所的运营模式,增加目标区域中的用户转移到目标场所的可能性,改善目标场所的发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实施例该的方法,该计算机可以为上述提到的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例如为上述的处理器901。作为示例,程序指令可被部署在一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或者被部署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网络。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中,“A和/或B”是指下述情况之一:A,B,A和B。“……中至少一个”是指所列出的各项或者任意数量的所列出的各项的任意组合方式,例如,“A、B和C中至少一个”是指下述情况之一:A,B,C,A和B,B和C,A和C,A、B和C这七种情况中的任一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该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来描述的,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所述客流人数为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所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根据所述客流转移率,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所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所述目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平均值;
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区域中客流转移率小于所述平均值的候选区域,作为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
将所述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展示界面包括所述目标区域所在的地图以及信息列表,所述在所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所述目标区域客流转移率,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展示颜色;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区域形状,所述区域形状是对所述地图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的,或者,所述区域形状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建筑物确定的,或者,所述区域形状是根据自定义形状确定的;
根据所述展示颜色以及所述区域形状,在所述地图中展示所述目标区域;
在所述信息列表中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在所述信息列表中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进行排序;
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展示在所述信息列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地图中所述目标区域的选择操作,在所述地图中将所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所述信息列表中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或者,
响应于针对所述信息列表中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的选择操作,在所述地图中将所述目标区域标记为选中状态,在所述信息列表中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客流转移率标记为选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若所述候选区域的总用户数量大于用户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客流人数与所述总用户数量之间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确定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以及根据所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确定第二用户数量等级;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数量等级与所述第二用户数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场所关联的候选区域中的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候选区域中的客流人数,所述客流人数为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转移至所述目标场所的用户数量;
转移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客流人数,确定所述候选区域的客流转移率;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客流转移率,从所述候选区域中识别属于客流洼地的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数据展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信息展示界面,在所述信息展示界面中突出展示所述目标区域。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网络接口相连,其中,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09049.XA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1784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049.XA CN11178441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049.XA CN11178441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414A true CN111784414A (zh) 2020-10-16
CN111784414B CN111784414B (zh) 2022-04-29

Family

ID=7276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9049.XA Active CN111784414B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44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2271A1 (en) * 2012-07-20 2014-01-30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ESRI)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emographic data
CN106961666A (zh) * 2017-02-08 2017-07-18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商圈客流来源分析方法
CN108288106A (zh) * 2017-10-30 2018-07-17 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客流预测方法
CN108694622A (zh) * 2018-06-26 2018-10-2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客方法和装置
CN109447374A (zh) * 2018-11-17 2019-03-08 朱学庆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店快速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09740444A (zh) * 2018-12-13 2019-05-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人流量信息展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82463A (zh) * 2018-11-13 2020-05-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实时客流来源分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2271A1 (en) * 2012-07-20 2014-01-30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ESRI)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emographic data
CN106961666A (zh) * 2017-02-08 2017-07-18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商圈客流来源分析方法
CN108288106A (zh) * 2017-10-30 2018-07-17 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客流预测方法
CN108694622A (zh) * 2018-06-26 2018-10-2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客方法和装置
CN111182463A (zh) * 2018-11-13 2020-05-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实时客流来源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447374A (zh) * 2018-11-17 2019-03-08 朱学庆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店快速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09740444A (zh) * 2018-12-13 2019-05-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人流量信息展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414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2455B2 (en) System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assessments
Rozas-Vásquez et al. 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cross spatial planning scales
Cheng et al. A GIS approach to shopping mall location selection
Dykes et al. Seeking structure in records of spatio-temporal behaviour: visualization issues, efforts and applications
US86125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search results based on density
Karimimoshaver et al.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all buildings' impact on the city skyline: Aesthetic, visibility, and meaning dimensions
US8326530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9384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earch results based on arbitrary queries
CN109478184A (zh) 识别、处理和显示数据点聚类
CN110009379A (zh) 一种选址模型构建和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881218A (zh) 店招实景立面导购地图及其建立方法
CN114792111A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001101B1 (ko) 공간 정보 조회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78441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20030038178A (ko) 데이터베이스를 활용한 인터넷 상권분석 방법
Chaudhuri et al.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CN110321516B (zh) 一种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其管理系统
US201203212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matic map creation
Hasanzadeh et al.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PPGIS data collected in 3D
CN109635047B (zh) 地理网格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bdullahi et al. Urban compactness assessment
CN115018536A (zh) 区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1368B (zh) 一种海量poi数据存储方法
JP2004118280A (ja) 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Berry et al.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GIS mod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