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7106A -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7106A
CN111777106A CN202010653177.7A CN202010653177A CN111777106A CN 111777106 A CN111777106 A CN 111777106A CN 202010653177 A CN202010653177 A CN 202010653177A CN 111777106 A CN111777106 A CN 11177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abinet
cabinet body
side wal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31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兵
张振华
乔春光
杨赵军
苏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efect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efect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efect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efect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31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7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7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5Processes us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 C02F2209/008Processes us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comprising telecommunication features, e.g. modems or antenn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控制盘、可视窗和两压力表,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液槽和检测探头,所述柜体内的侧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柜体内设有投加泵和脉冲阻尼器,所述脉冲阻尼器设于所述投加泵的上方,所述脉冲阻尼器的顶部通过软管与一所述压力表相连接,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若干管路。本发明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装配,单投加设备与控制系统集成一体,并通过厂级调试,提供标准接口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自动化、智能化、成品化程度高,单个加药机故障不影响整个加药处理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药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的加药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1)鉴于目前大部分水厂的加药泵及其配件为零散供货,需要现场进行组装,工人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质量,电气控制和线路连接需要现场集成,安全性、美观要求、施工工期难以控制和保证,其安装质量、工业化标准和自动化程度相当低,给现场设备统一管理和纳入控制平台带来一定的困难;
(2)现有的加药设备在安装完成后没法实现统一性扩展,且需要工艺、电气、自控等专业配合完成所有工作才能实现正常投加,没有专业的或熟练的安装工人,受施工条件、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耗时长、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质量;
(3)现有的控制方式是将所有设备通过一个程序控制,而加药是水处理行业最关键的、必需不间断运行的工艺,不容许任何差错,若用一个控制柜的风险极高,一旦系统故障或崩溃,极易造成停产或水质质量事故,后果无法估计,但是再增加一个控制柜的成本太高;
(4)对主设备、辅助设备、管路系统、控制系统的安全检测和控制能力差,故障原因无法得到精确提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加药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装配,单投加设备与控制系统集成一体,并通过厂级调试,提供标准接口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自动化、智能化、成品化程度高,单个加药机故障不影响整个加药处理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控制盘、可视窗和两压力表,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液槽和检测探头,所述柜体内的侧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柜体内设有投加泵和脉冲阻尼器,所述脉冲阻尼器设于所述投加泵的上方,所述脉冲阻尼器的顶部通过软管与一所述压力表相连接,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若干管路,若干所述管路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投机泵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脉冲阻尼器的底部、所述投加泵的顶部连接;
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经过所述可视窗,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通过所述软管与另一所压力表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背压阀、排空阀和流量计,所述排空阀设于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软管之间;
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安全阀和泄漏检测元件;
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所述排空阀;
第六管路,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六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盘、所述投加泵、两所述压力表、所述泄漏检测元件、所述流量计、所述检测探头信号连接。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和第十管道,所述第四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和第十三管道,所述第五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四管道和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六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六管道、第十七管道和第十八管道。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转接头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投加泵连接,所述第五管道通过该一所述排空阀与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背压阀设于所述第七管道上,所述第七管道经过所述可视窗,所述流量计设于所述第十管道上,所述安全阀设于所述第十二管道上,另一所述排空阀设于所述第十四管道上,所述第十一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的侧壁连接,所述泄漏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第十三管道上,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和所述第十八管道均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连接处与所述第十四管道连接,所述第十五管道与所述第十二管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十六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连接。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柜体呈长方体设置;
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十七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六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九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所述第十八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柜体内安装有支架组件,所述投加泵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支板,两所述支板均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投加泵安装于两所述支板上。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九管道和所述第十七管道上均设有电动球阀和手动球阀,两所述电动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九管道、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和第十五管道均靠近所述柜体内的前侧。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七管道和第十八管道均靠近所述柜体内的底部。
上述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其中,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活动门以及设于所述活动门上的锁,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活动门的内侧。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集单机投加工艺和控制于一体的智能柜式设计,工业化的产品集成;
(2)本发明一个柜式加药机即为一个投加系统,并可根据规模需要实现非常灵活的扩展,凸显用与备的随机组合;
(3)本发明优化内部管路工艺设计,使其与整个系统的衔接变得及其简单,投加的实时状态可视化,为值班或检查人员提供更直观的运行状况;
(4)本发明全面的安全信息采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控制,实现单机与整个投加系统任意调配;
(5)本发明内置电控装置,仅需电源和网络线即可实现生产,并受控于全厂生产管理平台,亦可脱离全网单独智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俯视图;
附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四管道;5、第五管道;6、第六管道;7、第七管道;8、第八管道;9、第九管道;10、第十管道;11、第十一管道;12、第十二管道;13、第十三管道;14、第十四管道;15、第十五管道;16、第十六管道;17、第十七管道;18、第十八管道;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第三管路;24、第四管路;25、第五管路;26、第六管路;31、柜体;32、控制盘;33、可视窗;34、压力表;35、集液槽;37、控制器;38、投加泵;39、脉冲阻尼器;40、软管;41、背压阀;42、排空阀;43、流量计;44、安全阀;45、泄漏检测元件;46、转接头;47、支架组件;48、电动球阀;49、手动球阀;50、活动门;51、锁;52、透明短管;53、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后视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侧视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的柜体内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智能柜式加药机,包括:柜体31,柜体31的前侧设有控制盘32、可视窗33和两压力表34,柜体31内的底部设有集液槽35和检测探头,柜体31内的侧壁设有控制器37,柜体31内设有投加泵38和脉冲阻尼器39,脉冲阻尼器39设于投加泵38的上方,脉冲阻尼器39的顶部通过软管40与一压力表34相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柜体31内还设有若干管路,若干管路包括: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第四管路24、第五管路25和第六管路26,第一管路1的一端伸出柜体31的后侧,第一管路21的另一端与投机泵38的底部连接,第一管路21上设有过滤器53,第二管路22的两端分别与脉冲阻尼器39的底部、投加泵38的顶部连接,第三管路23的一端与第二管路22的侧壁连接,第三管路23经过可视窗33,第三管路23的侧壁通过软管40与另一所压力表34相连接,第三管路23的另一端伸出柜体31的后侧,第三管路23上设有背压阀41、排空阀42和流量计43,排空阀42设于第三管路23与软管40之间,第四管路24的一端与第三管路23的侧壁连接,第四管路24的另一端伸出柜体31的后侧,第四管路24上设有安全阀44和泄漏检测元件45,第五管路45的一端与第三管路23的侧壁连接,第五管路25的另一端与第四管路24的侧壁连接,第五管路25上设有排空阀42,第六管路26的一端与第一管路21的侧壁连接,第六管路26的另一端伸出柜体31的后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控制器37与控制盘32、投加泵38、两压力表34、泄漏检测元件45、流量计43、检测探头信号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管路21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46连接的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第三管路23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46连接的第五管道5、第六管道6、第七管道7、第八管道8、第九管道9和第十管道10,第四管路24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46连接的第十一管道11、第十二管道12和第十三管道13,第五管路25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46连接的第十四管道14和第十五管道15,第六管路26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46连接的第十六管道16、第十七管道17和第十八管道18。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管道1通过转接头46伸出柜体31的后侧,过滤器53设于第二管道2上,第四管道4与投加泵38连接,第五管道5通过该一排空阀42与软管40连接,背压阀41设于第七管道7上,第七管道7经过可视窗33,流量计43设于第十管道10上,安全阀44设于第十二管道12上,另一排空阀42设于第十四管道14上,第十一管道11与第七管道7的侧壁连接,泄漏检测元件45设于第十三管道13上,第十管道10、第十三管道14和第十八管道18均伸出柜体31的后侧,第六管道6与第七管道7连接处与第十四管道14连接,第十五管道15与第十二管道12的侧壁连接,第十六管道16与第三管道3的侧壁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7所示,柜体31呈长方体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管道2、第六管道6、第八管道7、第十一管道11、第十五管道15、第十七管道17均沿柜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三管道3、第五管道5、第十管道10、第十三管道13、第十六管道16均沿柜体31的宽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第四管道4、第二管路22、第七管道7、第九管道9、第十二管道12、第十四管道14、第十八管道18均沿柜体31的高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柜体31内安装有支架组件47,投加泵38安装在支架组件47上,支架组件47包括:两支板,两支板均沿柜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投加泵38安装于两支板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管道2、第九管道9和第十七管道17上均设有电动球阀48和手动球阀49,两电动球阀48分别与控制器37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六管道6、第七管道7、第八管道8、第九管道9、第十一管道11、第十二管道12、第十四管道14和第十五管道15均靠近柜体31内的前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十管道10、第十三管道13、第十七管道17和第十八管道18均靠近柜体31内的底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柜体31的前侧设有活动门50以及设于活动门上的锁51,安全阀44位于活动门50的内侧。
优选地,第十三管道13上设有透明短管52。
本发明是将全套单独的投加系统集成于一个耐腐蚀的柜体31内,通过柜体31的前侧的控制盘32和实时投加量的可视窗33来控制和检测需要的投加量,以及参照检测的两压力表34,可使巡检值班人员直观的判断投加状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将设备至于柜体31的内部,投加泵38的进液口设计有自动进液的电动球阀48和自来水反洗的电动球阀48,实现当该系统停止运行时自动冲洗柜内管路,以防药剂沉积影响下次运行;投加泵38的出口根据生产的必要设计了用于脉冲压力检测和投加管路压力检测的两压力表34,实现现场显示和信号传输双显示双控制的双保险模式,通过程序来判断脉冲压力和管路压力的实际值,给出精准的提醒和故障点,为维护和检修提供信息;设计排空阀为维修管路泄压提供安全保障,通过设计的背压阀41为管路提供稳定的流量,精准控制投加量,通过安全阀44和泄漏检测元件45实现管路堵塞时的安全泄压和报警,及时准确的给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点信息,减少排查和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为防止误报警,现场设计了透明短管52人为判断实际情况;通过出口管路的电动球阀48实现备用系统自动切换,出口管路上的流量计43检测投加泵实际投加量以及累计投加量,为生产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在柜体31底部设计集液槽35和检测探头以防止柜内检修或意外泄漏的液体污染环境;在柜体31内部集成设计现场控制器37,单独控制和检测本柜内的所有设备,整个柜体31只需接入电源和网络,在最大限度减少外部干扰的情况下接入全厂监控系统。
本发明由安装在柜体31的内部的现场控制器37连接本系统内的控制盘32、投加泵38、两压力表34、泄漏检测元件45、流量计43、检测探头和若干电动球阀48,现场控制器通过有线网络或串口再与远端监控计算机实现连接,最后,远程监控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终端实现互连。
本发明采用单组设备和控制集成一体,分散控制,自由扩展,柜机之间互不干扰又相互自由调配,无风险的确保安全生产。
本发明在保证电源和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单机可实现智能投加,达到无人值守,亦可通过本机的转换开关选择控制模式,具有现场、计算机、手机端的控制和检测。
本发明是将投加的必要设备全部优化到一个柜体内,将投加泵、压力表、泄漏检测元件45、电动球阀48、流量计43的信号连接到现场控制器37,可实现在线查看、检测和控制,现场控制器37的信号传输到远程终端计算机和手机终端,进行联动控制和报警处理;现场控制器37通过内置程序自动运行和实时检测各设备及仪表的状态,所有故障智能报警并主动切换到备用柜机,确保正常生产。
本发明投加设备的单套配置与控制合为一体,提供简易的管路和线路连接方式,工业化的集成产品。
本发明适用性广泛,可任意搭配到现有的投加系统,实现无干扰的扩展。
本发明内置程序实时检测柜机内的信息,准确控制相关设备,并判断出精确的报警点和故障信息,最大程度缩短维修时间。
本发明突破行业内现有的投加控制模式,可操作性强,可视化程度高,无风险的单机智能运行模式。
本发明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清晰显示单机状态和健康信息,为维护人员提供准确的、必检的内容。
本发明全面的安全信息采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控制,实现单机与整个投加系统任意调配。
本发明安全程度提高,通过采集流程上的各种信息,并提供智能判断,确保信号判断和执行的精准,避免误操作。
本发明该装备成套供应,提供标准法兰接口和信号接口,适用性广泛,可扩展性强,施工、操作维护简单。
本发明突破行业内现有的投加控制模式,可实现任意无扰的扩展,亦可单机智能运行。
本发明适应能力强,单机柜内的现场控制器37通过网络与全厂生产控制平台互连,可实现外部控制和数据共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控制盘、可视窗和两压力表,所述柜体内的底部设有集液槽和检测探头,所述柜体内的侧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柜体内设有投加泵和脉冲阻尼器,所述脉冲阻尼器设于所述投加泵的上方,所述脉冲阻尼器的顶部通过软管与一所述压力表相连接,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若干管路,若干所述管路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投机泵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脉冲阻尼器的底部、所述投加泵的顶部连接;
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经过所述可视窗,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通过所述软管与另一所压力表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背压阀、排空阀和流量计,所述排空阀设于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软管之间;
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安全阀和泄漏检测元件;
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所述排空阀;
第六管路,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六管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盘、所述投加泵、两所述压力表、所述泄漏检测元件、所述流量计、所述检测探头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通过转接头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和第十管道,所述第四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和第十三管道,所述第五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四管道和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六管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的第十六管道、第十七管道和第十八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转接头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投加泵连接,所述第五管道通过该一所述排空阀与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背压阀设于所述第七管道上,所述第七管道经过所述可视窗,所述流量计设于所述第十管道上,所述安全阀设于所述第十二管道上,另一所述排空阀设于所述第十四管道上,所述第十一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的侧壁连接,所述泄漏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第十三管道上,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和所述第十八管道均伸出所述柜体的后侧,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连接处与所述第十四管道连接,所述第十五管道与所述第十二管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十六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呈长方体设置;
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十七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六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九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所述第十八管道均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安装有支架组件,所述投加泵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支板,两所述支板均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投加泵安装于两所述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九管道和所述第十七管道上均设有电动球阀和手动球阀,两所述电动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七管道、所述第八管道、所述第九管道、所述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和第十五管道均靠近所述柜体内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所述第十七管道和第十八管道均靠近所述柜体内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柜式加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活动门以及设于所述活动门上的锁,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活动门的内侧。
CN202010653177.7A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Pending CN111777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3177.7A CN111777106A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3177.7A CN111777106A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7106A true CN111777106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3177.7A Pending CN111777106A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710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52760A1 (de) * 2001-10-29 2003-05-08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Bremskraftverstärker mit Sicherheitsventil
US20160076801A1 (en) * 2013-04-30 2016-03-17 BSH Hausgeräte GmbH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omprising a water supply connection
CN205999094U (zh) * 2016-08-18 2017-03-08 青岛引黄济青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
CN106669983A (zh) * 2017-02-27 2017-05-17 中国矿业大学 用于煤炭浮选选煤工艺的浮选药剂移动智能添加系统
CN209276181U (zh) * 2018-12-05 2019-08-20 马鞍山市桓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加药装置
CN209815906U (zh) * 2019-02-28 2019-12-20 山西豪佳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碳源加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52760A1 (de) * 2001-10-29 2003-05-08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Bremskraftverstärker mit Sicherheitsventil
US20160076801A1 (en) * 2013-04-30 2016-03-17 BSH Hausgeräte GmbH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omprising a water supply connection
CN205999094U (zh) * 2016-08-18 2017-03-08 青岛引黄济青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
CN106669983A (zh) * 2017-02-27 2017-05-17 中国矿业大学 用于煤炭浮选选煤工艺的浮选药剂移动智能添加系统
CN209276181U (zh) * 2018-12-05 2019-08-20 马鞍山市桓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加药装置
CN209815906U (zh) * 2019-02-28 2019-12-20 山西豪佳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碳源加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6518B (zh) 一种海底管线泄漏监测系统
CN206965290U (zh) 一种油站滤网差压的监控系统
CN103698265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水箱内部腐蚀试验台
CN109443481A (zh) 一种密闭压力容器测量装置及液位测量方法
CN103615289B (zh) 矿井气体束管管路监测系统
CN206248130U (zh) 一种化学药剂运行状态监控装置
CN202673797U (zh) 一种高温泵密封冲洗监测装置
CN111777106A (zh) 一种智能柜式加药机
KR20110026253A (ko) 실시간 소화약제 무게감지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590856B (zh) 矿井气体束管管路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
CN208746789U (zh) 一种双层油罐泄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8490870B (zh) 一种智能型消防运转实验台及其实施监控的方法
CN208654615U (zh) 一种智能型消防运转实验台
CN209069381U (zh) 一种密闭压力容器测量装置
CN107544409A (zh) 管道渗漏监测装置及系统
CN208846091U (zh) 一种提升安全防护的泵阀箱装置
CN2900506Y (zh) 原料流量控制装置
CN216498550U (zh) 一种洗涤塔喷淋液pH值监测控制系统
CN210141881U (zh) 一种供水设备的检测平台
CN215213880U (zh) 一种连铸电磁搅拌水箱换水系统
CN219347918U (zh) 一种双法兰差压液位计在线校验装置
CN215879093U (zh) 通用型人机接口
CN219953619U (zh) 一种空压机断油保护装置
CN211698686U (zh) 一种衰变池远程监控系统
CN111732229A (zh) 一种封闭组合式智能投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