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4343A -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4343A
CN111774343A CN202010349311.4A CN202010349311A CN111774343A CN 111774343 A CN111774343 A CN 111774343A CN 202010349311 A CN202010349311 A CN 202010349311A CN 111774343 A CN111774343 A CN 111774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cleaning
glue
roller
clea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93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oming Fu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aoming Fu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aoming Fu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aoming Fud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7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4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20Cleaning of moving articles, e.g. of moving webs or of objects on a conveyor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板材清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有第一清胶辊,驱动第一清胶辊以第一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初步的清胶处理;B、设置有第二清胶辊,驱动第二清胶辊以第二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清胶处理,并进行有初步的抛光处理;C、设置有第三清胶辊,驱动第三清胶辊以第三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抛光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背景技术
在板材生产加工过程中,板材成品和半成品表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胶,若不将残留胶出去,对板材的使用和美观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一般用人工的方法将残留胶除去,但是该方法效率低,处理的效果不一致,容易出现一出清理干净另一处清理不干净的情况;另外,用人工的方法还容易对板材造成破坏,留下刮痕等。也有一些是利用化学物质去除残留胶的,但是成本较高,重复使用率低,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以解决清胶效率低,板材损坏率高,清胶成本高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有第一清胶辊,驱动所述第一清胶辊以第一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初步的清胶处理;
B.设置有第二清胶辊,驱动所述第二清胶辊以第二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清胶处理,并进行有初步的抛光处理;
C.设置有第三清胶辊,驱动所述第三清胶辊以第三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抛光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胶工作侧为板材待清除残留胶的表面,板材的清胶工作侧首先被第一清胶辊进行初步的清胶处理,将粘在清胶工作侧上的残留胶刮起或直接刮走;然后再被第二清胶辊进行进一步的清胶处理,将已被刮起的残留胶刮走并进行初步的抛光处理;最后被第三清胶辊进行进一步的抛光处理,清理掉清胶工作侧的细小污物。
具体的,第一清胶辊包括用于对清胶工作侧进行清胶处理的第一清胶件,第一清胶件由麻花绳、尼龙布、百洁布和不织布的其中一种材料制成。麻花绳、尼龙布、百洁布和不织布均属于硬度较大的纺织物,在对木质板材等易损坏的板材进行清胶工作时,这几种材料制成的清胶件可以在布损坏板材的同时达到较大的清胶强度。
具体的,第二清胶辊包括用于对清胶工作侧进行清胶处理及抛光处理的第二清胶件,第二清胶件由抛光麻布制成。抛光麻布属于硬度适中的纺织物,同时具备一定的清胶能力和抛光能力,适合作为制成第二清胶件的材料。
具体的,第三清胶辊包括用于对清胶工作侧进行抛光处理的第三清胶件,第三清胶件由抛光布、珍珠布、漂白布、棉布、羊毛布和马毛布的其中一种材料制成。抛光布、珍珠布、漂白布、棉布、羊毛布和马毛布属于较为柔软的纺织物,经常被用于对易损品表面进行清洁,适合作为制成第三清胶件的材料。
具体的,第一清胶动作为:驱动第一清胶辊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第一清胶辊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第一清胶辊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的压合深度为1-20mm,产生的压力为15-30公斤;第一清胶辊自转动运动的转速为 10-800转/分。第一清胶辊通过对清胶工作侧的压合及转动使第一清胶辊表面与清胶工作侧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得清胶工作侧表面的残留胶脱离或部分脱离清胶工作侧。
具体的,第二清胶动作为:驱动第二清胶辊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第二清胶辊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于第一清胶动作中,第一清胶辊为正向转动;于第二清胶动作中,第二清胶辊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第二清胶辊通过对清胶工作侧的压合及转动使第二清胶辊表面与清胶工作侧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得清胶工作侧表面的残留胶脱离或部分脱离清胶工作侧。当第一清胶辊处于第一清胶动作中时,第一清胶辊会向其中一侧进行自转,而第二清胶辊可以以与第一清胶辊自转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进行自转来实行第二清胶动作。
具体的,第三清胶动作为:驱动第三清胶辊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第三清胶辊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于第三清胶动作中,第一清胶辊为正向转动;于第二清胶动作中,第二清胶辊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于第三清胶动作中,第三清胶辊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第三清胶辊通过对清胶工作侧的压合及转动使第三清胶辊表面与清胶工作侧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得清胶工作侧表面的残留胶脱离或部分脱离清胶工作侧。当第一清胶辊处于第一清胶动作中时,第一清胶辊会向其中一侧进行自转,而第二清胶辊可以以与第一清胶辊自转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进行自转来实行第二清胶动作,第三清胶辊也可以以与第一清胶辊自转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进行自转来实行第三清胶动作。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板材清胶机,该板材清胶机应用了如上文所述的任意一种清胶方法对板材进行清胶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层次地清除板材上的残留胶,清胶效率高、清胶质量好,而且不容易损坏板材;可重复使用,处理板材数量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板材清胶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板材清胶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清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清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清胶件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清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清胶件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清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清胶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2.板材入口;3.输送带;4.板材出口;5.第一清胶辊;6.第二清胶辊;7.第三清胶辊;8.第一辊体;9.第一清胶件;10.第一清胶面;11.麻花绳;12.内环;13.卡爪; 14.第一安装孔;15.第二清胶件;16.第二清胶面;17波浪麻布;18.第二安装孔;19.第三清胶面;20.第三安装孔;21.第三清胶件;22.抛光棉布;23.转动驱动电机;24.限位棒;25. 第二固定件;26.第二辊体;27.第三固定件;28.第四固定件;29.第三辊体;30.第五固定件; 31.补强线;32.夹紧板;33.同步轮;34.同步带;35.升降螺杆;36.轴承座;37.第四辊体; 38.第四清胶件;39.防护布;41.第六固定件;42.第四固定孔;43.凸起;45.第四清胶面; 46.剑麻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14所示,一种板材清胶机,包括输送装置、清胶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3,用于输送板材进出该板材清胶机,与清胶装置配合完成对板材残留胶的清除工作。如图二所示,输送带3左侧有板材入口2,右侧有板材出口4,板材从板材入口2进入该输送带3上,随着输送带3的工作移动到板材出口4处。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即输送带3运送板材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从板材入口2开始,沿输送带3至板材出口 4的方向。板材从板材入口2被运送到板材出口4的过程中,清胶装置对板材进行清除残留胶的工作。
清胶装置包括有第一清胶辊5、第二清胶辊6和第三清胶辊7,第一清胶辊5、第二清胶辊6和第三清胶辊7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胶辊5、第二清胶辊6和第三清胶辊7各设置有两条,各清胶辊相互平行地架设在输送带3上方。
第一清胶辊5包括第一辊体8和第一清胶件9,第一清胶件9的最外侧形成有能与板材表面柔性接触的第一清胶面10;第一清胶件9外轮廓呈圆形,由多条长度一致的麻花绳11组成,中心轴向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清胶件9轴心位置的内环12,内环12中心处设置有与第一辊体8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4,第一清胶件9通过该第一安装孔 14套设安装在第一辊体8上;内环12外周侧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卡爪13,各麻花绳11卡嵌接合于各卡爪13中;第一安装孔14套设在第一辊体8上。
第一清胶件9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5,该第二固定件25应用为第一车缝线,第一车缝线将第一清胶件9的各麻花绳11缝合起来,对第一清胶件9施加有使各麻花绳11相互紧贴的作用力,使第一清胶件9结构更加稳固。第一车缝线首尾相接形成第一车缝线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胶件9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车缝线圈,第一车缝线圈与第一清胶件9同轴设置。
第二清胶辊6包括第二辊体26和第二清胶件15,第二清胶件15的最外侧形成有能与板材表面柔性接触的第二清胶面16;第二清胶件15外轮廓呈圆形,由多块波浪麻布17制成,各波浪麻布17叠合并翻折设置呈环状,其内环侧形成有用于穿接安装至第二辊体26的第二安装孔18。第二清胶件15的每一层从正面到翻折面处再到背面均为连续的波浪麻布17,内环侧布料衔接而外环侧开口敞开,其截面呈U形,翻折面弯折成环状形成第二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18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二辊体26上。
第二清胶件15上设置有第三固定件27和第四固定件28,该第三固定件27围绕第二清胶件15的中心设置,用于固定第二清胶件15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7应用为第二车缝线,第二车缝线将第二清胶件15各层波浪麻布17缝合起来,对第二清胶件15施加有使各层波浪麻布17相互紧贴的作用力,使第二清胶件15结构更加稳固。第二车缝线首尾相接形成第二车缝线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清胶件15上设置有四个大小不同第二车缝线圈,四个第二车缝线圈均与第二清胶件15同轴设置。第四固定件28应用为第三车缝线,该第三车缝线沿第二清胶件15的径向设置,在第二清胶件15的径向方向缝合波浪麻布17,加强第二清胶件15在径向方向的整体性,减小离心力对第二清胶件15的影响。
第三清胶辊7包括第三辊体29和第三清胶件21,第三清胶件21的最外侧形成有能与板材表面柔性接触的第三清胶面19;第三清胶件21外轮廓呈圆形,由多块抛光棉布22制成,各抛光棉布22叠合并翻折设置呈环状,其内环侧形成有用于穿接安装至第三辊体29的第三安装孔20。第三清胶件21的每一层从正面到翻折面处再到背面均为连续的抛光棉布22,内环侧布料衔接而外环侧开口敞开,其截面呈U形,翻折面弯折成环状形成第三安装孔20,第三安装孔20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三辊体29上。
第三清胶件21上设置有第五固定件30,该第五固定件30围绕第三清胶件21的中心设置,用于固定第三清胶件21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固定件30应用为第四车缝线,第四车缝线将第三清胶件21各层抛光棉布22缝合起来,对第三清胶件21施加有使各层抛光棉布22相互紧贴的作用力,使第三清胶件21结构更加稳固。第四车缝线首尾相接形成第三车缝线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清胶件21上设置有四个大小不同第三车缝线圈,四个第三车缝线圈均与第三清胶件21同轴设置。在相邻的第三车缝线圈之间还连接有一条补强线31,补强线31的作用在于加强第三清胶件21在径向方向的整体性,减小离心力对第三清胶件21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辊体8、第二辊体26和第三辊体29应用为同样规格的辊棒,该辊棒外径为80mm。第一清胶件9上的第一安装孔14内径为80mm,第一清胶件9的外径为300mm,厚度为10mm,第一辊体8上供安装了88个第一清胶件9,因此第一清胶辊5的清胶宽度达到了1320mm,这88个第一清胶件9的规格相同,各个第一清胶件9上的第一清胶面10共面设置;第二清胶件15的第二安装孔18的内径为80mm,第二清胶件15的外径为350mm,厚度为12mm;第二辊体26上共安装了110个第二清胶件15,因此该第二清胶辊6的清胶宽度达到了1320mm,这110个第二清胶件15的规格相同,各个第二清胶件15上的第二清胶面16共面设置;第三清胶件21上的第三安装孔20的内径为80mm,第三清胶件21的外径为350mm,厚度为12mm;第三辊体29上共安装了110个第三清胶件21,因此该板料清胶辊的清胶宽度达到了1320mm,这110个第三清胶件21的规格相同,各个第三清胶件21的第三清胶面19 共面设置。
除了安装在板材清胶机上的三种清胶辊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第四清胶辊。第四清胶辊上包括第四辊体37,第四清胶件38设置在第四辊体37上,第四清胶件38外轮廓呈圆形,第四清胶件38由多块剑麻布46叠合制成,各叠合的剑麻布46外轮廓均呈圆形,且其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穿接安装至第四辊体37的第四安装孔42,第四安装孔42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四辊体37上。在第四清胶件38的两侧还设置有防护布39。第四清胶件38最外侧设置有第四清胶面45,第四清胶面45用于与板料表面进行柔性接触从而去除板料表面上的残留胶。
第四清胶件38上设置有第六固定件41,该第六固定件41围绕第四清胶件38的中心设置,用于固定第四清胶件38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固定件41应用为第五车缝线,第五车缝线将第四清胶件38各层剑麻布46和防护布39缝合起来,对第四清胶件38施加有使各层剑麻布46和防护布39相互紧贴的作用力,使第四清胶件38结构更加稳固。第五车缝线首尾相接形成第四车缝线圈,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清胶件38上设置有四个大小不同第四车缝线圈,四个第四车缝线圈均与第四清胶件38同轴设置。第四清胶面45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3,该凸起43可以加强第四清胶面45与板材表面的摩擦力,可以除去一些粘性较强的残留胶,增强了第四清胶辊的清胶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为同一种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各辊体两端的夹紧板32,辊体上的清胶件位于两个夹紧板32 之间,其中处于辊体一端的夹紧板对清胶件施加有沿着辊体轴向方向的作用力,处于辊体另一端的夹紧板32对清胶件施加有沿着辊体轴向方向的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同作用对清胶件产生夹持力,使得各清胶件之间相互紧贴。夹紧板外轮廓呈圆形,中间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固定套设于辊体上,夹紧板32的板体与清胶件连接固定,当辊体转动时,夹紧板 32同步转动,同时带动清胶件同步转动。
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电机23、同步轮33和同步带34。同步轮33设置在辊棒的一端并且与辊棒同步转动,转动驱动电机23架设在与同步轮33对应的上方位置,转动驱动电机23与同步轮33之间通过同步带34传动。在本实施例中,共有六个清胶辊,每个清胶辊的同一端都配备了一个转动驱动装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一共包括了六个同步轮33、六个转动驱动电机23和六条同步带34。在清胶过程中,每条清胶辊的转速要求有可能会不同,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调整各清胶辊的转速。
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了轴承座36和升降螺杆35,每条清胶辊的两端都套设有一个轴承座 36,轴承座36下方转动安装有升降螺杆35,升降螺杆35是用于支撑轴承座36并且调整轴承座36高度的。升降驱动装置是为了调整清胶辊的高度,调整清胶辊与板材清胶工作侧的压合深度,以达到理想的清胶效果。
输送带上方还设置有若干条限位棒24,限位棒24与辊体平行,安装在各清胶辊两侧,主要用于防止板材在运输过程中脱离输送带表面,影响清胶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木材清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调节各清胶辊的高度,使清胶辊与板材清胶侧的压合深度处于1-20mm范围内;
2、在板材清胶侧擦水,使其润湿,降低板材清胶侧与其上的残留胶之间的摩擦力;
3、将板材放置在板材入口2处的输送带3上,让板材在输送带3上沿输送带3输送;
4、板材首先被运送第一清胶辊5的下方,驱动电机23使第一清胶辊5逆时针转动,转速为10-800转/分,第一清胶辊5的第一清胶面10压合在板材清胶侧上并对板材清胶侧进行刮擦,将粘在清胶工作侧上的残留胶刮起或直接刮走;
5、然后板材被运送至第二清胶辊6下方,驱动电机使第二清胶辊6转动,转速为10-800 转/分,转动方向与第一清胶辊5一致,第二清胶辊6的第二清胶面16压合在板材清胶侧上并对板材清胶侧进行刮擦,将已被刮起的残留胶刮走并进行初步的抛光处理;
6、最后板材被运送至第三清胶辊7下方,驱动电机使第三清胶辊7转动,转速为10-800 转/分,转动方向与第一清胶辊5一致,第三清胶辊7的第三清胶面19压合在板材清胶侧上并对板材清胶侧进行刮擦,进行进一步的抛光处理,清理掉清胶工作侧的细小污物;
7、板材被运送至板材出口4,离开该板材清胶机。
本发明实施例有层次地清除板材上的残留胶,清胶效率高、清胶质量好,而且不容易损坏板材;可重复使用,处理板材数量大。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有第一清胶辊(5),驱动所述第一清胶辊(5)以第一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初步的清胶处理;
B.设置有第二清胶辊(6),驱动所述第二清胶辊(6)以第二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清胶处理,并进行有初步的抛光处理;
C.设置有第三清胶辊(7),驱动所述第三清胶辊(7)以第三清胶动作对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有进一步的抛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胶辊(5)包括用于对所述清胶工作侧进行清胶处理的第一清胶件(9),所述第一清胶件(9)由麻花绳、尼龙布、百洁布和不织布的其中一种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胶辊(6)包括用于对所述清胶工作侧进行清胶处理及抛光处理的第二清胶件(15),所述第二清胶件(15)由抛光麻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清胶辊(7)包括用于对所述清胶工作侧进行抛光处理的第三清胶件(21),所述第三清胶件(21)由抛光布、珍珠布、漂白布、棉布、羊毛布和马毛布的其中一种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胶动作为:驱动所述第一清胶辊(5)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所述第一清胶辊(5)对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一清胶辊(5)对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的压合深度为1-20mm,产生的压力为15-30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一清胶辊(5)自转动运动的转速为10-800转/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胶动作为:驱动所述第二清胶辊(6)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所述第二清胶辊(6)对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于所述第一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一清胶辊(5)为正向转动;于所述第二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二清胶辊(6)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清胶动作为:驱动所述第三清胶辊(7)作自转动运动,并使其压合触接于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上,以令所述第三清胶辊(7)对所述板材的清胶工作侧进行转动刮擦;于所述第一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一清胶辊(5)为正向转动;于所述第二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二清胶辊(6)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于所述第三清胶动作中,所述第三清胶辊(7)为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10.一种板材清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清胶机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板材清胶方法对板材进行清胶处理。
CN202010349311.4A 2019-12-31 2020-04-28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Pending CN1117743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51495 2019-12-31
CN201911415149 2019-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4343A true CN111774343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9311.4A Pending CN111774343A (zh) 2019-12-31 2020-04-28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434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2130A (ja) * 2001-10-04 2003-04-15 Site:Kk アルミ製足場板清掃装置
CN105618405A (zh) * 2016-03-03 2016-06-01 陈建荣 一种板材清洗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2130A (ja) * 2001-10-04 2003-04-15 Site:Kk アルミ製足場板清掃装置
CN105618405A (zh) * 2016-03-03 2016-06-01 陈建荣 一种板材清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9236B (zh) 一种不锈钢整卷磨砂自动化产线
CN114775187B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冲洗烘干一体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57968U (zh) 一种铝合金拉丝装置
JP2019130642A (ja) 円筒研磨装置
CN113664066A (zh) 一种冷拔钢管除锈工艺
CN101858022A (zh) 一种织物表面刷毛装置
CN111774343A (zh) 一种板材清胶方法及应用其的板材清胶机
CN202162115U (zh) 一种木地板涂装设备
CN207841028U (zh) 一种木材抛光机
JP2004137573A (ja) 鋼板の洗浄方法および鋼板用洗浄機のブラシロール
CN210946134U (zh) 一种批量鞋带清洗装置
KR20090132355A (ko) 연속형 직물 표면 가공장치
CN214024952U (zh) 一种竹菜板快速磨边及抛光设备
CN211073073U (zh) 一种不锈钢整卷磨砂自动化产线
CN209741430U (zh) 纤维脱水抛光设备
CN214496780U (zh) 一种染布水洗装置
CN210286154U (zh) 一种高效除毛码布机
JP3883047B2 (ja) 長尺線の加工装置
CN110592870A (zh) 一种批量鞋带清洗装置
CN220413784U (zh) 一种面料磨毛装置
US1396585A (en) Abrading device
JP6951720B1 (ja) コードの清掃装置
CN203079984U (zh) 带工作台的皮革刷浆机
CN217293486U (zh) 一种保护膜加工用除皱装置
CN211420666U (zh) 一种印染布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