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9549A -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9549A
CN111769549A CN202010554867.7A CN202010554867A CN111769549A CN 111769549 A CN111769549 A CN 111769549A CN 202010554867 A CN202010554867 A CN 202010554867A CN 111769549 A CN111769549 A CN 111769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flc
receiving end
flexi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4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9549B (zh
Inventor
梅勇
谢惠藩
周剑
黄方能
刘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48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9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9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9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9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1Methods to deal with contingencies, e.g. abnormalities, faults or fail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解决三端混合直流发生阀组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引发三端混合直流所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时,涉及到的三端混合直流紧急功率分配的问题,包括: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及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FLC)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频率限值控制由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所引发的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导致,触发三端混合直流FLC调节。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提升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及电网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端混合直流紧急功率分配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自然能源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为充分开发及利用西部清洁水力资源、保障东部发达地区能源供应以及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西电东送”战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流输电因其大容量、长距离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多端直流特别是三端直流能够充分发挥直流输电能力、线路利用率及提升输电灵活性的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受端采用柔性直流的三端混合直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受端直流多馈入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多直流换相失败导致的系统电压失稳、功角失稳等一系列严重稳定问题,因此,受端采用柔性直流的三端(多端)混合直流将是未来直流应用的重要形态之一。根据电网实际运行的需要,三端混合直流可设计成多种运行方式,其中三端运行方式可包括“一送两受”、“二送一受”两种。相比于常规两端直流,三端特高压混合直流功率分配灵活,功率调节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特性复杂,三端直流功率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将直接影响“西电东送”通道的送电能力及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性;若三端混合直流阀组发生故障,则直流输送功率严重损失,或三端混合直流本身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导致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电网频率异常,触发紧急功率控制功能,若不加调节分配,则直流功率大范围转移将对整个交流电网造成不利影响,公开号为CN110797900A,公布日为2020年2月14日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退出方法,保证了整个直流系统的稳定性,但三端混合直流功率调节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特性复杂,一旦三端混合直流本身发生阀组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本身之外的交流或直流系统故障引发三端混合直流所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就涉及到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问题,该技术方案并未考虑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问题,无法在确保直流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提升直流输送功率及“西电东送”通道的送电能力。
综上所述,提出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三端混合直流本身发生阀组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引发三端混合直流所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时,涉及到的三端混合直流紧急功率分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降低直流输送损失功率,充分发挥直流稳定控制功能,降低直流功率大范围转移对交流电网的不利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三端混合直流故障的功率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所述功率分配方法包括: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及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当三端混合直流发生阀组故障时,故障阀组功率转移;所述频率限值控制由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所引发的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导致,触发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
优选地,所述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的过程至少包括:
S1.实时采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运行状态数据;
S2.判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是否发生阀组故障,若常规直流送端A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3;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4;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1;
S3.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常规直流送端A故障阀组的直流功率转移至本侧剩余运行阀组;
S4.判断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功率PB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S5.判断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Pc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优选地,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当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常规直流送端A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
优选地,当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且超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动作死区时,执行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过程为:
S301.记录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
S302.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零,若是,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3.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0,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1;
S304.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的绝对值|PFLC|是否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1,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0。
在此,当考虑向其它各端进行站间转移时,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动作提升或回降功率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共同承担频率限值控制FLC的动作量,根据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考虑柔性直流调节特性和受端接入电网的特性,得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最优分配方案,满足系统稳定控制的需要,尽可能减少直流功率大范围转移对电网运行的其它不利影响。
优选地,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时,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优先向上动作调节功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时,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优先向下动作调节功率。
在此,当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且超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动作死区时,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时,为避免直流潮流转移至交流通道后,导致相关交流断面的功率越限,同时考虑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与主网联系的紧密性差异,优先增加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输送功率,减少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输送功率,因此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动作调节功率,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动作调节功率。
优选地,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大于零,且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时,步骤S303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PFLC-VPr2)/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VPr2/PFLC
优选地,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小于零,且PFLC的绝对值|PFLC|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时,步骤S304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VPr1/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PFLC|-|VPr1|)/|PFLC|。
优选地,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功率PB小于Pset,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时,或当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Pc小于Pset,闭锁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时,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3+3”三端接线方式转换为“3+2”三端接线方式。
优选地,若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3+3”三端接线方式转换为“3+2”三端接线方式,常规直流送端A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两侧均产生入地电流。
优选地,若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时间△t内未从“3+2”三端接线方式恢复为“3+3”三端接线方式,则工作人员须在预设时间tset内将入地电流的大小控制为Iset以下,其中Iset表示入地电流的限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基于三端混合直流功率分配必须考虑的两种紧急控制场景:在三端混合直流的阀组发生故障时,故障阀组功率转移,采用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加快功率转移速度,尽可能减少直流输电功率损失,在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时,基于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FLC,提出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尽可能减少直流输电功率损失,并有效改善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提升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及电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总体架构图;
图3表示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位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内容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功率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参见图1,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其中常规直流送端A的送端落点在西部,为常规直流,额定输送功率8000MW;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受端落点在西部,采用柔性直流,额定输送功率3000MW;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受端二落点在东部,采用柔性直流,额定输送功率5000MW,参见图2所示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总体架构图,所述功率分配方法包括: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及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当三端混合直流发生阀组故障时,故障阀组功率转移;所述频率限值控制由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所引发的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导致,触发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
其中,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的过程包括:
S1.实时采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运行状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工作人员根据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三端阀组的故障情况;
S2.判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是否发生阀组故障,若常规直流送端A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3;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4;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1;
S3.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常规直流送端A故障阀组的直流功率转移至本侧剩余运行阀组;
S4.判断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功率PB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S5.判断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Pc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当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且超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动作死区时,执行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如图4所示,过程为:
S301.记录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
S302.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零,若是,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3.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0,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1;
S304.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的绝对值|PFLC|是否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1,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0。
在本实施例中,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时,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动作调节功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时,为避免直流潮流转移至交流通道后,导致相关交流断面的功率越限,同时考虑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与主网联系的紧密性差异,优先增加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输送功率,减少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输送功率,因此,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动作调节功率,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动作调节功率。
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大于零,且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时,步骤S303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PFLC-VPr2)/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VPr2/PFLC
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小于零,且PFLC的绝对值|PFLC|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时,步骤S304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VPr1/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PFLC|-|VPr1|)/|PFLC|。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见步骤S4及步骤S5,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或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阀组故障时,可选择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相应阀组,也可选择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或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两种方式的直流损失功率分析如下:
(一)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相应阀组;
在此方式下,三端相应阀组均闭锁,最终功率分配方案与送端侧闭锁基本相同,常规直流送端A在故障前输送功率Pyn为:Pyn≥6000MW,故障后为充分利用剩余阀组能力,将根据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受端C的故障前功率进行功率转移,使得常规直流送端A在故障后输送功率Pyn′为:Pyn′=6000MW,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故障后输送功率Pgd′为:Pgd′=3750MW,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故障后输送功率Pgx′为:Pgx′=2250MW,则常规直流送端A的直流损失功率△Pyn为:△Pyn=Pyn-6000,额定功率运行时最大损失功率2000MW,其中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直流损失功率△Pgx为:△Pgx=Pgx-2250,,其中Pgx表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故障前的输送功率;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损失功率△Pgd为:△Pgd=Pgd-3750,其中Pgd表示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故障前的输送功率;当常规直流送端A故障前输送功率Pyn≤6000MW,切除相应阀组后,通过功率转移可不损失功率。
(二)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或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当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均按额定功率运行时,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或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后,最大损失功率1500MW,小于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相应阀组的2000MW的直流损失功率,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实际运行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损失量将进一步减小,如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按最小功率运行,则仅损失150MW,此时若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相应阀组,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最大损失功率为1250MW、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最大损失功率为75MW,共计达到1325MW;但是,此方式下将会导致直流进入“3+2”接线方式,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两侧均将产生入地电流,若时间△t内无法恢复至“3+3”基础接线方式,工作人员需在预设时间90分钟控制入地电流至Iset值以下,在本实施例中,Iset取1200A,在此,时间△t表示较短的时间,具体时间需根据工程现场试验最终确定。因此,若考虑入地电流控制要求,此方式下最终可能进一步损失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负荷,最大达到2040MW,且会增加后续调度调控量和事故处理难度。
当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阀组故障时,在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直流功率较小时,闭锁阀组所在故障极可大大减少直流损失功率,当直流功率达到2950MW时,即Pset为2950MW,两种方案损失功率相等,当直流功率进一步增加时,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故障阀组所在极的方式损失功率将大于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相应阀组的方式。
附图中描述的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方法包括: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及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当三端混合直流发生阀组故障时,故障阀组功率转移;所述频率限值控制由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或除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本身故障之外的直流或交流系统故障,所引发的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导致,触发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的过程至少包括:
S1.实时采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运行状态数据;
S2.判断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是否发生阀组故障,若常规直流送端A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3;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4;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发生阀组故障,则执行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1;
S3.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常规直流送端A故障阀组的直流功率转移至本侧剩余运行阀组;
S4.判断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功率PB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S5.判断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Pc是否大于等于Pset,若是,同时闭锁常规直流送端A、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相应阀组,否则,闭锁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当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发生阀组故障,若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侧剩余阀组不能全部接受故障阀组转移的功率,则功率转移至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三端混合直流接入的交流系统频率异常,且超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动作死区时,执行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频率限值控制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过程为:
S301.记录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调节的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
S302.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零,若是,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3.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是否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0,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1;
S304.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判断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的绝对值|PFLC|是否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若是,输出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表达式;否则,令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为1,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为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上调节时,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优先向上动作调节功率;常规直流送端A的频率限值控制FLC向下调节时,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配合频率限值控制FLC优先向下动作调节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大于零,且大于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向上动作最大调节量△Pr2时,步骤S303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PFLC-VPr2)/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VPr2/PFL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时控制直流功率量PFLC小于零,且PFLC的绝对值|PFLC|大于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向下动作最大调节量的绝对值|△Pr1|时,步骤S304所述的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1的系数表达式为:
Kr1=|VPr1/PFLC|;
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FLC功率分配系数Kr2的系数表达式为:
Kr2=(|PFLC|-|VPr1|)/|PFLC|。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直流功率PB小于Pset,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时,或当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直流功率Pc小于Pset,闭锁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故障阀组所在极时,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3+3”三端接线方式转换为“3+2”三端接线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闭锁第一柔性直流受端B的故障阀组所在极,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3+3”三端接线方式转换为“3+2”三端接线方式,常规直流送端A及第二柔性直流受端C的两侧均产生入地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时间△t内未从“3+2”三端接线方式恢复为“3+3”三端接线方式,则工作人员须在预设时间tset内将入地电流的大小控制为Iset以下,其中Iset表示入地电流的限值。
CN202010554867.7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Active CN111769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867.7A CN1117695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867.7A CN1117695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9549A true CN111769549A (zh) 2020-10-13
CN111769549B CN111769549B (zh) 2023-12-15

Family

ID=7272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4867.7A Active CN111769549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954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116B1 (en) * 1998-06-25 2001-03-20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system
CN101242099A (zh) * 2007-12-05 2008-08-13 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多单元功率协调控制的实现方法
KR101176100B1 (ko) * 2011-04-13 2012-08-22 주식회사 제이캐스트 마이크로그리드 전력 제어시스템
CN106505512A (zh) * 2016-12-07 2017-03-15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柔直控制系统暂时闭锁后再次解锁次数超值跳闸方法
CN107086590A (zh) * 2017-06-30 2017-08-2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直流站控的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输电系统
CN108599223A (zh) * 2018-05-04 2018-09-28 华北电力大学 特高压直流受端电网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在线决策的方法
CN109672193A (zh) * 2019-03-01 2019-04-23 重庆大学 基于风机主动耗能运行的风电送出系统紧急功率控制方法
CN110797900A (zh) * 2019-11-18 2020-02-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退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116B1 (en) * 1998-06-25 2001-03-20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system
CN101242099A (zh) * 2007-12-05 2008-08-13 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多单元功率协调控制的实现方法
KR101176100B1 (ko) * 2011-04-13 2012-08-22 주식회사 제이캐스트 마이크로그리드 전력 제어시스템
CN106505512A (zh) * 2016-12-07 2017-03-15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柔直控制系统暂时闭锁后再次解锁次数超值跳闸方法
CN107086590A (zh) * 2017-06-30 2017-08-2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直流站控的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输电系统
CN108599223A (zh) * 2018-05-04 2018-09-28 华北电力大学 特高压直流受端电网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在线决策的方法
CN109672193A (zh) * 2019-03-01 2019-04-23 重庆大学 基于风机主动耗能运行的风电送出系统紧急功率控制方法
CN110797900A (zh) * 2019-11-18 2020-02-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一种站间通讯故障时三端混合直流阀组故障退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志民;时伯年;龚雁峰;: "考虑受端电压水平的异步互联紧急控制协调策略研究", 现代电力,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9549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237B (zh)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站间通讯故障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49148B (zh)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Nakajima et al. A control system for HVDC transmission by 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
CN112086995B (zh) 适用于lcc-mmc混合级联换流站并联mmc单元的控制策略
CN104993509B (zh)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逆变站和控制方法
WO2018098673A1 (zh) 一种双极型vsc-hvdc和upfc混合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105048488A (zh) 一种柔性直流网络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
CN107565594B (zh) 考虑受端电压偏差影响的多直流间功率提升量分配方法
CN111934330B (zh) 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交流故障下的主动能量控制方法
CN108321818B (zh) 多直流功率紧急支援协调控制方法
CN106410854A (zh) 集散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协同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01922A1 (zh)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CN109149549A (zh) 一种采用多电压均衡器并联的双极直流系统分层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0460083B (zh)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849147B (zh) 一种减小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机率的控制方法
CN111769526A (zh) 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方法
CN112290677B (zh) 通信接口及控制系统与稳控装置的接口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7204624B (zh) 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69549A (zh)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的紧急功率分配方法
CN111600324B (zh) 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
CN111600323B (zh) 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44997A (zh) 一种四端口柔直系统接入合环网架的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0165683B (zh) 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其集中无功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03762583A (zh) 串联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CN109980674B (zh) 一种同送端同受端多回直流输电功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