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6996A -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6996A
CN111766996A CN202010554635.1A CN202010554635A CN111766996A CN 111766996 A CN111766996 A CN 111766996A CN 202010554635 A CN202010554635 A CN 202010554635A CN 111766996 A CN111766996 A CN 111766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icon
sidebar
target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46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46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6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69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613 priority patent/WO202125397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方法,用户可以在屏幕的任意位置通过手势滑动来实现应用切换,切换方式更便捷。

Description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的智能终端功能多样且全面,用户经常需要在不同应用之间来回跳转切换。
对于应用切换,当前已有的方法是:在当前应用界面通过手势滑动调出包含多个应用图标的侧边栏,用户在侧边栏中点击选择目标应用继而实现切换;或者,在如图1所示的聊天界面上,通过点击左上方的“返回浏览器”按钮即可从当前应用跳转至浏览器应用,也就是说,通过点击当前应用界面上的快捷键便可实现应用切换。
上述两种方法都要通过手动点击才能实现应用切换,切换方式不便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无需用户手动点击,通过手势滑动便可实现应用切换。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侧边栏显示模块,用于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目标应用确定模块,用于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应用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方法,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本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先是根据第一操作呼出空的侧边栏,再基于第二操作在侧边栏中显示相应数量的应用图标,根据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在侧边栏中确定要切换的目标应用,继而实现应用切换。现有的应用切换方法,用户需要点击屏幕上的按钮来实现切换,但按钮的设置给用户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性;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用户可以在屏幕的任意位置通过手势滑动来实现应用切换,切换方式更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操作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侧边栏显示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单个应用图标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多个应用图标的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目标应用图标的选择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附图2-附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预先设置好用于呼出侧边栏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具体可以是用户在触控屏上输入一个滑动轨迹等。通过所述第一操作呼出的侧边栏不包含任何内容。
侧边栏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
显示于屏幕边缘的侧边栏,其显示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例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过程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当前应用界面上,用户从屏幕右侧边缘的中部由外向内输入一个水平滑动轨迹(即第一操作),侧边栏显示在屏幕右侧边缘的中部;而当所述第一操作由屏幕右侧边缘的上部输入时,侧边栏依然显示在屏幕右侧边缘的中部,位置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同一边缘的不同位置输入第一操作时,侧边栏始终显示在该边缘的固定位置处。
又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侧边栏显示过程示意图。
在图4中,用户在屏幕左侧边缘的上部输入第一操作时,侧边栏显示在屏幕左侧边缘的上部;而当用户在屏幕左侧边缘的下部输入第一操作时,侧边栏显示在屏幕左侧边缘的下部。也就是说,在同一边缘的不同位置输入第一操作时,侧边栏的显示位置也会随之变动。
要特别说明的是,视频播放应用通常都设置有这样的对应关系:上下方向的滑动轨迹对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以及视频音量,左右方向的滑动轨迹对应调整视频播放进度,因此,在视频播放界面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方法时,预设的第一操作应与视频播放界面的常规手势操作明显区分开,以免指令冲突,造成系统卡顿。
S202,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第二操作是在第一操作的基础上连续输入的,侧边栏中的显示内容根据第二操作确定。显示内容包括应用图标与数量。
所述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在第一操作末端的停留,也可以是用户在第一操作的末端继续输入一个滑动轨迹。所述继续输入的滑动轨迹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用户输入的滑动轨迹。
预先设置第二操作与侧边栏显示内容的对应关系,例如,在第二操作为末端停留时,侧边栏中只显示一个应用图标,该图标对应的应用可以是用户最常用的应用;在第二操作为不同于第一操作的滑动轨迹时,侧边栏中显示多个应用图标,所述多个应用图标对应的多个应用可以是从终端应用集合或者是后台应用中随机选择的。
侧边栏显示多个应用图标时,所述多个应用图标可以以默认顺序排列在侧边栏中,或者,可以基于某种规则依次排列在侧边栏中(例如按应用图标的首字母进行排序,或者按应用所属类别排序);排列时,可以多行多列,也可以仅排一列。
呼出侧边栏并显示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后,根据第二操作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选出目标应用图标。具体的,当侧边栏中仅有一个应用图标时,该图标即为目标应用图标;当显示多个应用图标时,基于第二操作末端信息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S203,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选中目标应用进行切换后,所述侧边栏不再继续显示于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上,即侧边栏仅在切换前显示于当前应用界面上。
所述应用界面可以是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主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方法,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本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先是根据第一操作呼出空的侧边栏,再基于第二操作在侧边栏中显示相应数量的应用图标,根据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在侧边栏中确定要切换的目标应用,继而实现应用切换。现有的应用切换方法,用户需要点击屏幕上的按钮来实现切换,但按钮的设置给用户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性;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用户可以在屏幕的任意位置通过手势滑动来实现应用切换,切换方式更便捷。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通过第一操作呼出侧边栏后,根据第二操作的具体操作情况分别执行步骤S502、S505。
本步骤未作详尽说明之处可参见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
S5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一停留时长。
用户在触控屏上输入第二操作时,终端对所述第二操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显示第二操作未生成滑动轨迹时,确定第二操作为停留状态,获取停留时长,并定义该停留时长为第一停留时长。
第二操作为停留状态可以理解为:用户仅在触控屏上输入了第一操作并在第一操作结束时进行了停留。
S503,当所述第一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获取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后台应用。
对所述第一停留时长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表明要进行应用切换,在后台获取使用时间最接近当前时间的应用。
后台应用一般都是按照使用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的,使用时间越早(也就是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越远)排序越靠后,因此,可以直接获取排列最前的应用。
当所述第一停留时间小于预设时长时,对应返回指令,将当前应用界面返回至当前应用的上一个界面,也就是同一应用不同界面之间的切换。
所述预设时长例如可以设置为1s、2s等。
S504,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所述后台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将所述后台应用图标确定为目标应用图标。
所述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后台应用可以理解成是当前应用的上一个应用。
在第二操作为第一操作的末端停留时,将当前应用的上一个应用的应用图标显示在侧边栏中,单独显示的该图标即为目标应用图标。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单个应用图标的过程示意图。
横屏状态下,用户在屏幕左侧进行水平滑动(即第一操作),呼出侧边栏(图6上侧所示界面),在水平滑动结束时,终端获取手指在滑动末端处的第一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时,侧边栏中显示出当前应用的上一个应用“APP1”(图6下侧所示界面)。
S505,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停留时长以及移动距离。
用户在触控屏上输入第二操作时,终端对所述第二操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显示第二操作生成滑动轨迹时,获取第一操作结束后、第二操作滑动轨迹生成前用户在触控屏上的停留时长(定义该停留时长为第二停留时长)以及第二操作滑动轨迹的移动距离。第二停留时长用于判断第二操作是否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继而进一步确定侧边栏中应用图标的显示数量。
滑动轨迹的移动距离用于在包含多个应用图标的侧边栏中选出目标应用图标。所述滑动轨迹可以是任意的有别于第一操作的轨迹(例如Z字型轨迹、波浪形轨迹等),所述移动距离包括垂直移动距离以及水平移动距离。
S506,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在预置应用集合中确定至少两个应用。
对第二停留时长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认为第二操作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在预置应用集合中随机获取至少两个应用并将其显示在侧边栏中。
预置应用集合可以由用户提前设置,且应当包含至少两个应用。
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时,认为第二操作不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此时,认为第二操作为停留状态,将第二停留时长与所述预设时长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在侧边栏中显示单个应用图标,或者,将当前应用界面返回至当前应用的上一个界面。
S507,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可以随意排列在侧边栏中,例如多行单列排布、多行多列排布。
基于第二操作滑动轨迹的垂直移动距离、水平移动距离以及侧边栏中至少两个应用图标的排列信息,综合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目标图标应用。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显示多个应用图标的过程示意图。
竖屏状态下,用户在屏幕下侧边缘竖直向上滑动(即第一操作,图中直线箭头所示部分),呼出侧边栏,并在第一操作的末端继续输入一个不规则的曲线(即第二操作,图中不规则曲线所示部分),终端判断手指在第一操作末端处的第二停留时间小于预设时长,则在侧边栏中显示随机获取的4个应用的应用图标(图中所示“应用1-应用4”),所示4个应用图标分两行两列显示,拆解分析不规则曲线的垂直移动距离、水平移动距离以及4个应用图标的排布方式(图中虚线所示部分),可知,第二操作的末端落在四区,四区对应侧边栏中的应用4,应用4即为被选中的目标应用。
S508,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设置为高亮状态,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高亮状态示意该应用图标被选为目标应用图标。
选中目标应用进行切换后,所述侧边栏不再继续显示于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上,即侧边栏仅在切换前显示于当前应用界面上。所述应用界面可以是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主界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方法,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呼出侧边栏,当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是停留状态时,侧边栏中仅显示单个应用图标,将该应用图标作为目标应用图标进行应用切换;当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是滑动轨迹时,根据第二操作信息在侧边栏中显示多个图标应用,并基于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对目标应用图标进行高亮显示,切换应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返回至当前应用的上一个应用时,仅需在显示屏上输入第一操作并在末端停留几秒便能快速切换至上一个应用;当用户想从当前应用切换至其他应用时,通过手势滑动便可快速在侧边栏的多个应用中选出目标应用并进行切换,切换过程无需点击选择也无需返回桌面,效率更高。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本步骤具体可参见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
S802,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停留时长以及移动距离。
当所述第二操作为滑动轨迹时,确定第二停留时长以及滑动轨迹的移动距离。第二停留时长用于判断第二操作是否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继而确定侧边栏中应用图标的显示数量。
滑动轨迹的移动距离用于在包含多个应用图标的侧边栏中选出目标应用图标。所述滑动轨迹可以是任意的有别于第一操作的轨迹(例如第一操作为水平滑动轨迹时,第二操作可以为竖直滑动轨迹)。
当第二操作为竖直滑动轨迹时,所述移动距离即指垂直移动距离(水平方向无位移)。
S803,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在预置应用集合中确定至少两个应用。
对第二停留时长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认为第二操作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在预置应用集合中随机获取至少两个应用并将其显示在侧边栏中。
可以这样理解,当第一操作为水平滑动轨迹,第二操作为竖直滑动轨迹时,上述两个步骤的完整过程就是:用户先在显示屏上水平滑动呼出侧边栏,紧接着在水平滑动轨迹的末端进行竖直滑动,侧边栏中显示出多个应用图标。
预置应用集合可以由用户提前设置,且应当包含至少两个应用。
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时,认为第二操作不是在保持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此时,认为第二操作是在第一操作末端的停留,侧边栏中显示单个应用图标。
S804,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的最近使用时间,按照使用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将应用进入后台时的时间作为最近使用时间。从预置应用集合中确定出的至少两个应用,可以按照应用的最近使用时间对其进行排序,排序时,采用升序或者降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
例如,将使用时间最接近于当前时间的应用排在前面,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较远的应用排在后面,等等。
S805,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的使用频率,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除了上述按照最近使用时间进行排序的方法外,还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进行排序。
使用频率是根据应用在固定时长内被使用的次数计算的。所述固定时长例如可以设置为7天。
或者,也可以根据应用从下载安装之日起的累计使用次数与累计使用时长来计算获得使用频率。
本实施例将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排在最前边。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最容易被选为目标应用,将其放在最前边可以缩短第二操作过程,提升应用切换效率。
S806,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基于步骤S804或S805的排序结果,将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按排序结果罗列在侧边栏中。
S807,确定所述移动距离所属的目标距离范围。
侧边栏中的至少两个应用图标均有其对应的距离范围,且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距离范围不重合。
所述距离范围可以是以应用图标A为圆心的圆形区域,或者是以应用图标A为中心的矩形区域等。
在第二操作结束时,获取第二操作末端所在位置,根据所述位置确定其对应的距离范围,该距离范围即为目标距离范围。
S808,基于距离范围与应用图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范围对应的目标应用图标。
所述距离范围与应用图标的对应关系为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应用图标对应一个距离范围,基于上述步骤确定出的目标距离范围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可以获得目标距离范围对应的目标应用图标。
此外,第二操作滑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图标背景色的方式来示意滑动轨迹经过的应用图标,以及,在选出目标应用图标时,进行高亮显示。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边栏目标应用图标的选择过程示意图。
图9所示的当前应用界面为竖屏显示。
在屏幕右侧输入一个向左的水平滑动轨迹(第一操作),紧接着在水平滑动轨迹的末端继续输入向下的竖直滑动轨迹(第二操作)。
水平滑动结束时侧边栏显示在屏幕的右侧,水平滑动时侧边栏中显示出3个应用图标,并且,随着竖直滑动距离的增大,侧边栏中应用图标的背景色依次发生变化。如图中所示,当竖直滑动的距离从应用图标a对应的距离范围进入到应用图标b对应的距离范围时,应用图标a的背景色恢复原色,应用图标b的背景色发生变化(由原色背景变为灰色背景);当竖直滑动距离继续增大离开应用图标b对应的距离范围时,应用b的图标背景色将恢复原色。
当竖直滑动的末端落入应用图标c对应的距离范围时,应用图标c被选为目标应用图标,并以高亮状态显示。
S809,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
选中目标应用进行切换后,所述侧边栏不再继续显示于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上,即侧边栏仅在切换前显示于当前应用界面上。
本实施例是将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目标应用上一次离开时的界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方法,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呼出侧边栏,当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是滑动轨迹时,根据第二操作信息在侧边栏中显示多个图标应用,所述多个应用可以根据最近使用时间或者是使用频率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显示在侧边栏中,对多个应用进行排序方便用户快速选出目标应用;侧边栏中各个应用图标均有其对应的距离范围,根据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可以确定出所属的目标距离范围,根据应用图标与距离范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距离范围对应的目标应用图标,进行应用切换,并将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目标应用上次离开时的界面。所述方法将第二操作的移动距离与侧边栏中的应用图标进行对应,用户无需进入侧边栏中点击选择,通过手势滑动便可确定出目标应用图标。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10,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切换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集成于服务器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该装置1包括侧边栏显示模块11、目标应用确定模块12和应用切换模块13,其中:
侧边栏显示模块11,用于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目标应用确定模块12,用于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应用切换模块13,用于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应用切换装置1中的目标应用确定模块12包括:
第一参数获取单元12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一停留时长;
应用获取单元122,用于当所述第一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获取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后台应用;
目标应用确定单元123,用于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所述后台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将所述后台应用图标确定为目标应用图标。
所述装置1中的应用切换模块13包括:
高亮状态设置单元131,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设置为高亮状态;
界面获取单元13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
界面显示模块133,用于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
请参见图12,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应用切换装置1中的第一参数获取单元12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停留时长以及移动距离;
所述应用获取单元12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在预置应用集合中确定至少两个应用;
所述目标应用确定单元123包括:
第二参数获取子单元1231,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程序的最近使用时间;
应用图标排序子单元1232,用于按照使用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应用图标显示子单元1233,用于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距离确定子单元1234,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距离所属的目标距离范围;
目标应用确定子单元1235,用于基于距离范围与应用图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范围对应的目标应用图标。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数获取子单元1231还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
所述应用图标排序子单元1232还用于:
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在执行应用切换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与应用切换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切换装置,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本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先是根据第一操作呼出空的侧边栏,再基于第二操作在侧边栏中显示相应数量的应用图标,根据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在侧边栏中确定要切换的目标应用,继而实现应用切换。现有的应用切换方法,用户需要点击屏幕上的按钮来实现切换,但按钮的设置给用户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性;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用户可以在屏幕的任意位置通过手势滑动来实现应用切换,切换方式更便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请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框图。
如图13所示,终端100包括有: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2。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是实体机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虚拟机的处理器。处理器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3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存储器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3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还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3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外围设备接口13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3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屏1304、摄像头1305和音频电路1306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13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外围设备接口13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外围设备接口13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显示屏1304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1304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1304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1304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3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1304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304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100的前面板;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304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本申请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304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1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1304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1304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1305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1305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305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1306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301进行处理。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
电源1307用于为终端1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1307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1307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终端结构框图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应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基于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一停留时长;
当所述第一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获取使用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后台应用;
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所述后台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将所述后台应用图标确定为目标应用图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第二停留时长以及移动距离;
当所述第二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在预置应用集合中确定至少两个应用;
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的最近使用时间;
按照使用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包含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应用的使用频率;
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顺序,对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移动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距离所属的目标距离范围;
基于距离范围与应用图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范围对应的目标应用图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高亮状态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
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在进入后台运行时的显示界面。
9.一种应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侧边栏显示模块,用于响应基于针对当前应用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显示侧边栏;
目标应用确定模块,用于响应在保持所述第一操作时持续输入的第二操作,在所述侧边栏中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并在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确定目标应用图标;
应用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应用界面切换至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54635.1A 2020-06-17 2020-06-17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ending CN111766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35.1A CN111766996A (zh) 2020-06-17 2020-06-17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CT/CN2021/088613 WO2021253970A1 (zh) 2020-06-17 2021-04-21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35.1A CN111766996A (zh) 2020-06-17 2020-06-17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6996A true CN111766996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4635.1A Pending CN111766996A (zh) 2020-06-17 2020-06-17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6996A (zh)
WO (1) WO202125397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8610A (zh) * 2021-07-14 2021-11-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1253970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415883A (zh) * 2021-12-10 2022-04-29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界面交互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6474A (zh) * 2022-02-23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968047A (zh) * 2021-02-19 2022-08-3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22792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78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应用程序窗口模式显示和操作方法
CN105912215A (zh) * 2016-04-25 2016-08-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538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手势的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47542A (zh) * 2017-04-21 2017-10-13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不同管理界面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845750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58628A (zh) * 2018-07-04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84091A (zh) * 2018-06-27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截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01157A (zh) * 2018-08-22 2018-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边栏图标设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66043A (zh) * 2018-12-29 2019-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933256A (zh) * 2019-03-22 2019-06-25 网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应用程序切换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US20190235716A1 (en) * 2018-01-31 2019-08-0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nterface
CN110602321A (zh) * 2019-09-11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71949A (zh) * 2020-02-28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触控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73787B1 (ko) * 2011-02-10 2018-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단말기에서 멀티 터치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304132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Chaitanya Dev Sareen Switching back to a previously-interacted-with application
CN108205417A (zh) * 2017-10-27 2018-06-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前台应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61409A (zh) * 2019-12-03 2020-04-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触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66996A (zh) * 2020-06-17 2020-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78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应用程序窗口模式显示和操作方法
CN105912215A (zh) * 2016-04-25 2016-08-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538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手势的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47542A (zh) * 2017-04-21 2017-10-13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不同管理界面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190235716A1 (en) * 2018-01-31 2019-08-0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nterface
CN108845750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84091A (zh) * 2018-06-27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截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58628A (zh) * 2018-07-04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01157A (zh) * 2018-08-22 2018-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边栏图标设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66043A (zh) * 2018-12-29 2019-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933256A (zh) * 2019-03-22 2019-06-25 网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应用程序切换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0602321A (zh) * 2019-09-11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71949A (zh) * 2020-02-28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触控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3970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968047A (zh) * 2021-02-19 2022-08-3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22792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08610A (zh) * 2021-07-14 2021-11-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4415883A (zh) * 2021-12-10 2022-04-29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界面交互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6474A (zh) * 2022-02-23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3970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6996A (zh)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1112956B2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camera interfaces
US1040196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ptic feedback
RU2667047C2 (ru)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тактильного эффекта в портативном терминале, машинно-считыв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и портативный терминал
CN110471596B (zh) 一种分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116215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395917B2 (en)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a virtual bezel
CN105765513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KR101629645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0568965B (zh) 用于处理触敏表面多个区域上触摸输入的设备和方法
EP2068235A2 (e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input method,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US11941764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adding effec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US10775869B2 (en)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20160080036A (ko)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201301670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locked state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00021863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3516699A (ja) 別の装置の表示解像度を持つモードを含む複数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表示モードを有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151083B1 (en) Mobile terminal
US10388121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KR20140056860A (ko) 광 센서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이 전자 기기를 위한 제스처 인식 장치와 방법
CN112148408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无障碍模式实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53219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Adding Effec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US967188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2825040A (zh) 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95710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