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6677A -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6677A
CN111766677A CN202010739362.8A CN202010739362A CN111766677A CN 111766677 A CN111766677 A CN 111766677A CN 202010739362 A CN202010739362 A CN 202010739362A CN 111766677 A CN111766677 A CN 111766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leeve
lens
lens assembly
lens module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3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善勇
周晓孟
王庆依
赵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TONE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ING TONE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TONE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KING TONE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0107393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6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6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第一镜头总成、第二镜头总成、安装套筒和压电单元,安装套筒由具有可延伸性的材料制成,压电单元布置在安装套筒上,通过压电单元的压电效应产生形变带动安装套筒形变使第一镜头总成沿与轴向垂直的滑轨运动完成防抖,和/或,使第二镜头总成沿轴向的螺纹旋动完成变焦。本发明所述的镜头模组采用一套压电模组对镜头模组的变焦或防抖实现独立控制,达到了精准、高效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镜头是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光学成像器件,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变焦与防抖起着重要的作用,每次变焦和防抖技术的升级都能大幅提升输入图像的质量,并适应更多复杂场景不同的需求。
现有的镜头光学变焦和防抖配合稳定性有限,变焦和/或防抖的精度受限,且大范围变焦功能需要在镜头轴向上预设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日益减薄的整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压电驱动的变焦和防抖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采用一套压电模块对镜头模组的变焦和防抖实现独立控制,提高了镜头变焦和/或防抖的稳定性与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
第一镜头总成;
第二镜头总成;
安装套筒,由具有可延伸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安装套筒具有贯通的筒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镜头总成和所述第二镜头总成;以及
压电单元,与所述安装套筒固定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电信号产生形变以驱动所述安装套筒产生期望的形变;
其中,所述安装套筒的形变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总成在轴向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运动,和/或,带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在与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的筒孔壁上,所述第一滑轨沿与所述安装套筒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稳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套筒的筒孔壁上,所述稳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与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稳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套筒的筒孔壁上,所述稳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与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一滑轨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的底部;
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稳定支架顶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支架上具有至少一个扣合爪,所述安装套筒上具有与所述扣合爪对应的扣合槽;
所述稳定支架通过将所述扣合爪扣合入对应的所述扣合槽进而与所述安装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头总成包括:
第一镜片支架;以及
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头总成外表面具有外螺纹;
所述安装套筒筒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压电单元被配置为受控扭转所述安装套筒,使得所述第二镜头总成沿所述内螺纹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镜头总成在轴向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头总成包括:
第二镜片支架;
第二镜片;以及
第三镜片;
其中,所述第二镜片和所述第三镜片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单元设置为四个压电片,所述四个压电片沿所述安装套筒的周向等间距的与所述安装套筒固定连接;
所述压电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对侧的所述压电片产生形变带动所述安装套筒的形变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相对于所述安装套筒运动,和/或,通过四个所述压电片的形变扭转所述安装套筒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总成相对于所述安装套筒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下方,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
通过在安装套筒上设置压电单元,压电单元基于自身的压电效应控制安装套筒的倾斜或扭转,进而带动第一镜头总成和/或第二镜头总成产生位移变化,完成镜头模组的变焦或防抖。采用一套压电模块对镜头模组的变焦和防抖实现独立控制,达到了精准、高效的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Y-Y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X-X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套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镜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稳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防抖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示意图。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第一镜头总成11、第二镜头总成12、安装套筒2和压电单元3。如图1所示,安装套筒2具有贯通的筒孔,第一镜头总成11和第二镜头总成12固定在安装套筒2的筒孔中,压电单元3与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
当镜头模组需要变焦时,压电单元3受控带动第二镜头总成12在轴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以完成变焦。当镜头模组需要防抖时,压电单元3受控带动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所述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以完成防抖。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还包括感光器件6,感光器件6设置于安装套筒2的底部与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感光器件6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用于将经由第一镜头总成11和第二镜头总成12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作后续处理。
当入射光的光源与感光器件6的距离较近或较远时,入射光不能以正确的焦距照射到感光器件6上,将导致感光器件6对入射的光信号处理质量下降进而降低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此时需要镜头模组的变焦,通过使第二镜头总成12在轴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进而与安装套筒2底部固定连接的感光器件6发生相对位移,使入射光的光源与第二镜头总成12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调整入射光的光路使其以适宜的焦距照射到感光器件6,完成变焦。
当入射光的光源与感光器件6的相对位置持续变化(例如,光源固定而感光器件6持续抖动)时,入射光不能以相对恒定的光路照射到感光器件6上,将导致感光器件6对入射的光信号处理质量下降进而降低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此时需要镜头模组的防抖,通过使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安装套筒2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进而在该方向上相对感光器件6发生位移,可以补偿由于入射光源与感光器件6的相对位置变化带来的光路损失,使入射光的光源与感光器件6的相对位置固定,完成防抖。
感光器件6与安装套筒2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焊接或胶接等刚性连接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压电单元3布置在安装套筒2的外表面,被配置为接受电信号产生形变以驱动与其紧密连接的安装套筒2产生倾斜或扭转形变,所述安装套筒2的倾斜形变带动第二镜头总成12位移实现变焦,所述安装套筒2的扭转形变带动第一镜头总成11位移实现防抖。
安装套筒2由具有可延伸能力的材料(例如合金材料)制成,以使其能在压电单元3的控制下产生形变。安装套筒2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不局限任何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筒2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正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防抖,也即,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安装套筒2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运动,由滑轨与导轨的配合实现。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套筒2的筒孔臂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凹槽41c,在第一镜头总成11上与凹槽41c对应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导轨41b,在凹槽41c中固定设置第一滑轨41a。
第一导轨41b与第一滑轨41a可滑动地连接,使得第一导轨41b可以沿第一滑轨41a滑动,进而使得第一镜头总成11可以沿第一滑轨41a滑动。
第一滑轨41a沿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两个第一滑轨41a的方向相互平行,以使得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一滑轨41a的运动方向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41b设置在第一镜头总成11的两侧,第一导轨41b的形状为T字形。第一滑轨41a上具有对应的T字形轨道。T字形第一导轨41b与第一滑轨41a上的T字形轨道连接并形成间隙配合,以使二者可以相对滑动。
凹槽41c的形状与第一滑轨41a的形状应相适配,以使得第一滑轨41a可以布置在凹槽41c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1c设置为矩形槽,第一滑轨41a设置为相对应的矩形件。
第一导轨41b与第一镜头总成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刚性机械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机床切削或冲压加工一体形成,具备更好的结构强度。
应理解,第一滑轨41a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相对应地,第一导轨41b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一滑轨41a移动进而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任何数量的第一滑轨41a和第一导轨41b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地,第一滑轨41a与第一导轨41b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以使得配合稳定性更高。
应理解,多个第一滑轨41a与多个第一导轨41b布置的位置不局限于特定的位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于两侧),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一滑轨41a移动进而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第一滑轨41a与第一导轨41b布置在任何的位置均可。例如,一个第一滑轨41a设置于安装套筒2的左侧近端,另一个第一滑轨41a设置于安装套筒2的右侧近端,且两个第一滑轨41a相互平行。
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位移,可以抵消由于镜头模组的抖动而带来的入射光光路偏移或受阻,使入射光以正确的角度和光路达到感光器件6,以达到镜头模组防抖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还包括稳定支架5,稳定支架5与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
稳定支架5上沿与第一滑轨41a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布置有两个第二滑轨42a,如图1和图8所示。相对应地,第一镜头总成11上与第二滑轨42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42b。其中,第二滑轨42a设置在稳定支架5的顶部,第二导轨42b设置在第一镜头总成11的底部。
第二导轨42b与第二滑轨42a可滑动地连接,使得第二导轨42b可以沿第二滑轨42a滑动,进而使得第一镜头总成11可以沿第二滑轨42a滑动。
第二滑轨42a沿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两个第二滑轨42a的方向相互平行,以使得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二滑轨42a的运动方向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42b的形状为矩形。第二滑轨42a上具有对应的矩形轨道。矩形第二导轨42b与第二滑轨42a上的矩形轨道连接并形成间隙配合,以使二者可以相对滑动。
第二滑轨42a与稳定支架5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刚性机械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机床切削或冲压加工一体形成,具备更好的结构强度。
第二导轨42b与第一镜头总成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刚性机械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机床切削或冲压加工一体形成,具备更好的结构强度。
应理解,第二滑轨42a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相对应地,第二导轨42b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二滑轨42a移动进而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任何数量的第二滑轨42a和第二导轨42b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地,第二滑轨42a与第二导轨42b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以使得配合稳定性更高。
应理解,多个第二滑轨42a与多个第二导轨42b布置的位置不局限于特定的位置,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二滑轨42a移动进而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安装套筒2运动,第二滑轨42a与第二导轨42b布置在任何的位置均可。例如,一个第二滑轨42a设置于稳定支架5的左侧近端,另一个第二滑轨42a设置于稳定支架5的右侧近端,且两个第二滑轨42a相互平行。
不难理解,第一滑轨41a轨道延伸的方向、第二滑轨42a轨道延伸的方向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形成三维正交。其中,多个第一滑轨41a相互平行,多个第二滑轨42a相互平行,使得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可以实现任何方向的运动,以实现镜头模组的防抖。例如,第一滑轨41a沿与X-X截面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二滑轨42a沿与Y-Y截面垂直的方向布置,所述的X-X截面和Y-Y截面如图3-图5所示。则第一镜头总成11可以通过任意长度的矢量X与矢量Y合成实现在X-Y平面也即与安装套筒2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任意方向运动。
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稳定支架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T字形的扣合爪51,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T字形的扣合槽510。稳定支架5通过将扣合爪51扣合入对应的扣合槽510形成过盈配合使稳定支架5与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由此,便于后续的拆装与维护。
扣合爪51与稳定支架5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刚性机械连接。优选地,可以通过机床切削或冲压加工一体形成,具备更好的结构强度。
当安装套筒2受到压电单元3的控制而产生倾斜形变时,例如,沿第一滑轨41a方向的形变,安装套筒2的形变推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扣合爪51以及稳定支架5沿第一滑轨41a方向运动,稳定支架5通过第二滑轨42a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一滑轨41a方向运动。又例如,沿第二滑轨42a方向的形变,安装套筒2的形变推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轨41a以及与第一滑轨41a连接的第一镜头总成11沿第二滑轨42a的方向运动。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稳定支架5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胶接等刚性连接方式与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由此,具备更高的连接稳定性。
应理解,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还可以单独具备第一滑轨41a与第一导轨41b组成的滑轨系统,或,第二滑轨42a与第二导轨42b组成的滑轨系统,并完成上述相对应的功能。例如,第一镜头总成11上沿与X-X截面垂直的方向布置有第一导轨41b,在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与第一导轨41b相对应的位置沿与X-X截面垂直的方向布置对应的第一滑轨41a,第一镜头总成11可以沿与X-X截面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实现防抖。又例如,第一镜头总成11上沿与Y-Y截面垂直的方向布置有第二导轨42b,在稳定支架5上与第二导轨42b相对应的位置沿与Y-Y截面垂直方向布置对应的第二滑轨42a,第一镜头总成11可以沿与Y-Y截面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实现防抖。由此,成本较低且可以简化部件的制备工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镜头总成11包括第一镜片111和第一镜片支架110,第一镜片支架110具有与安装套筒2的筒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镜片11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便于后续的拆装与维护。其中,第一滑轨41a和第二滑轨42a设置在第一镜片支架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变焦,也即,第二镜头总成12相对安装套筒2的轴向的运动,由螺纹的配合实现。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镜头总成12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101,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101相配合的内螺纹102,第二镜头总成12与安装套筒2通过外螺纹101与内螺纹102螺纹连接。
当安装套筒2受到压电单元3的控制而产生扭转形变时,使得安装套筒2与第二镜头总成12通过沿所述螺纹相对旋进进而使得第二镜头总成12相对安装套筒2的轴向发生位移。
例如,将安装套筒2相对于电子设备壳体或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套筒2扭转时,第二镜头总成12不会跟随扭转,而是通过内螺纹102相对于安装套筒2旋转,进而,第二镜头总成12会在轴向上与安装套筒2产生相对位移。
又例如,也可以将第二镜头总成12相对于电子设备壳体或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套筒2扭转时,第二镜头总成12不会跟随扭转,而是通过内螺纹102相对于安装套筒2旋转,进而,第二镜头总成12会在轴向上与安装套筒2产生相对位移。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镜头总成12包括第二镜片112、第三镜片113和第二镜片支架120,第二镜片支架120具有与安装套筒2的筒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镜片112和第三镜片113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便于后续的拆装与维护。其中,外螺纹101设置在第二镜片支架120上。
第一镜头总成11和第二镜头总成12的位移由安装套筒2的形变带动,而安装套筒2的形变由压电单元3驱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压电单元3包括四个压电片,压电片由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材料制成。压电片的一侧表面上还形成有导电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导电电路与感光元件6电连接,其作用是接收感光元件6输入的电信号使压电片产生对应的形变,压电片的形变将直接带动安装套筒2产生期望的形变。
所述压电效应为压电材料在受到外电场作用时,会沿外电场方向发生形变的一种现象。压电材料内部的非极性电介质分子具有不重合的平均正负电荷中心,所述不重合的平均正负电荷中心连线与其二者电荷差的矢量和称为电偶极矩。无外电场作用时,由于压电材料的各向异性及电介性,虽然微观上压电材料内的电介质分子电偶极矩方向排列杂乱无章,但是电偶极矩矢量和为零,在宏观上不显电性。外加电场作用时,压电材料沿外电场方向的对侧表面上产生电性相反的自由电荷。微观上,压电材料内部的电介质分子电偶极矩沿外电场方向偏转,电偶极矩的正负电荷中心与压电材料表面的自由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使电偶极矩的正负电荷中心沿外电场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宏观上,压电材料沿外电场方向发生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压电片沿安装套筒2的外表面周向依次以相等的间距固定连接在安装套筒2上。使相对的压电片通相反的电信号产生形变带动安装套筒2产生倾斜或相邻的压电片通电信号带动安装套筒2产生扭转。
具体地,任一压电片通sinωt信号,与之相对的压电片通cosωt信号,相邻的压电片不通电。所述的电信号引起压电片在安装套筒2的轴向方向上发生拉伸或压缩形变,其中,通sinωt信号的压电片产生拉伸(压缩)形变时,通cosωt信号的压电片产生压缩(拉伸)形变。两个压电片的电信号相位差使得安装套筒2沿压电片拉伸(压缩)的方向产生倾斜。
例如,如图3所示,左侧的压电片通sinωt信号,产生拉伸形变,右侧的压电片通cosωt信号,产生压缩形变。由于安装套筒2使用可延伸的材料制成,安装套筒2在压电片的带动下发生倾斜,如图9所示。
四个压电片通相同的电信号,所述的电信号引起压电片在排布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安装套筒2的周向)上发生拉伸或压缩形变,带动安装套筒2产生相应的扭转。
优选地,压电片可以采用压电陶瓷材料制备。更优选地,所述压电陶瓷材料可以为锆钛酸铅系的压电陶瓷,具备更灵敏的压电效应响应精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通过压电单元驱动柔性材料的安装套筒产生倾斜或扭转形变,进而带动安装套筒内的第一镜头总成沿与安装套筒轴向相垂直的滑轨运动,和/或,带动安装套筒内的第二镜头总成沿螺纹旋进相对于安装套筒的轴向运动,完成镜头模组的变焦和/或防抖,不但达到了精准、高效的变焦防抖控制,而且节省了镜头变焦和/或防抖所需要的空间。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组外接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模组7和导线(图中未示出)。其中,镜头模组7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导线将感光元件6与压电单元3电连接。
本图以具有变焦和防抖功能的拍照手机为例,仅作示意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应用在一切具备变焦和防抖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镜头模组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利用自身的压电效应原理实现变焦或防抖,不需要在镜头模组外预留用于变焦或防抖的空间,使得应用其的电子设备可以以更小的体积或更薄的厚度制备,以适应人们对于电子设备便携化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镜头总成(11);
第二镜头总成(12);
安装套筒(2),由具有可延伸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安装套筒(2)具有贯通的筒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和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以及
压电单元(3),与所述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电信号产生形变以驱动所述安装套筒(2)产生期望的形变;
其中,所述安装套筒(2)的形变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在轴向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和/或,带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在与所述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滑轨(41a),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上,所述第一滑轨(41a)沿与所述安装套筒(2)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轨(41a)对应的第一导轨(41b),所述第一导轨(41b)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41a)可滑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稳定支架(5),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上,所述稳定支架(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轨(42a),所述第二滑轨(42a)沿与所述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轨(42a)对应的第二导轨(42b),所述第二导轨(42b)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42a)可滑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稳定支架(5),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套筒(2)的筒孔壁上,所述稳定支架(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轨(42a),所述第二滑轨(42a)沿与所述安装套筒(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轨(42a)对应的第二导轨(42b),所述第二导轨(42b)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42a)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滑轨(42a)和所述第一滑轨(41a)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42b)设置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的底部;
所述第二滑轨(42a)设置在所述稳定支架(5)顶部与所述第二导轨(42b)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5)上具有至少一个扣合爪(51),所述安装套筒(2)上具有与所述扣合爪(51)对应的扣合槽(510);
所述稳定支架(5)通过将所述扣合爪(51)扣合入对应的所述扣合槽(510)进而与所述安装套筒(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包括:
第一镜片支架(110);以及
第一镜片(111),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支架(1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外表面具有外螺纹(101);
所述安装套筒(2)筒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101)配合的内螺纹(102);
所述压电单元(3)被配置为受控扭转所述安装套筒(2),使得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沿所述内螺纹(10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在轴向上相对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包括:
第二镜片支架(120);
第二镜片(112);以及
第三镜片(113);
其中,所述第二镜片(112)和所述第三镜片(113)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支架(1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单元(3)设置为四个压电片,所述四个压电片沿所述安装套筒(2)的周向等间距的与所述安装套筒(2)固定连接;
所述压电单元(3)被配置为通过对侧的所述压电片产生形变带动所述安装套筒(2)的形变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镜头总成(11)相对于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和/或,通过四个所述压电片的形变扭转所述安装套筒(2)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镜头总成(12)相对于所述安装套筒(2)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
感光器件(6),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2)下方,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
CN202010739362.8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766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362.8A CN111766677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362.8A CN111766677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6677A true CN111766677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362.8A Pending CN111766677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66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632A (zh) * 2021-05-13 2021-08-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光学镜头调焦的悬臂梁式超声波电机及其驱动方法
WO2022170961A1 (zh) * 2021-02-11 2022-08-1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伸缩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194208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3184544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0961A1 (zh) * 2021-02-11 2022-08-1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伸缩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194208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300632A (zh) * 2021-05-13 2021-08-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光学镜头调焦的悬臂梁式超声波电机及其驱动方法
WO2023184544A1 (zh) * 2022-04-02 2023-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6677A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11736244B (zh) 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具有音圈马达的镜头组件
US7804645B2 (en) Image stabilizer
CN1862358B (zh) 一种自动调焦装置
US7702227B2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blur correction function
US7944629B2 (en) Camera lens assembly
US8040623B2 (en) Compact auto focus lens module with piezoelectric actuator
US20100206620A1 (en) Printed Boar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amera
CN208766372U (zh) 镜头驱动装置和摄像模组
CN111694126A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9061827A (zh) 镜头驱动装置和摄像模组
CN117270141A (zh) 光学系统
US20090021849A1 (en) Driv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drive unit
CN111432104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321956U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11908927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580240A (zh) 一种变焦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US20230161227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same
CN212321952U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13534398A (zh)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光轴对准方法
CN114554038A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8143336U (zh) 一种调焦装置以及红外热像仪
CN114731361A (zh) 相机模块
CN212321955U (zh) 一种变焦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16772121U (zh) 一种压电驱动的光学镜头稳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