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958B -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958B
CN111756958B CN201910236087.5A CN201910236087A CN111756958B CN 111756958 B CN111756958 B CN 111756958B CN 201910236087 A CN201910236087 A CN 201910236087A CN 111756958 B CN111756958 B CN 111756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ide
light
angle
catadiop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60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958A (zh
Inventor
郭美杉
杜佳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60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6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包括一镜筒和一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光学系统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光学系统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光学系统包括一折反光学元件和至少一转像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部分周向方向的反射光线,而形成一聚光光路,其中所述转像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以供所述转像镜头对所述反射光线成像。

Description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电子成像设备功能的日益增加,人们对于摄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角镜头便是消费者的需求之一。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大,视野宽阔,能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因此,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能在突出中央主题和前景的同时,获得广泛的背景,在较小的环境里获得较多的景物信息。
但现有技术的广角镜头和广角摄像模组,特别是应用于电子成像设备的摄像模组多具备下述问题:首先,现有技术的普通镜头和广角镜头,其中成像物体的光线经由所述镜头中镜片的折射形成视场角。因此,现有技术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取决于镜头中镜片的焦距,其中普通镜头的视场角大约为50度,而现有技术的广角镜头的焦距约在17至35毫米,而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也仅有60-84度,这些镜头的视场角都相对较小,很难满足现在电子设备对于摄像的要求。换言之,现有的多数电子成像设备的成像因其成像镜头视场角的限制,而导致其仅能使有效的视场角范围内的物体成像。如果需要大角度成像时,则需要将该电子成像设备远离成像物,而置于空间中较远的位置,从而导致不同方位的物体与该电子成像设备的距离不同,导致不同位物体成像不清。
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广角镜头、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视场角是在一个较小的角度范围,这会导致应用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电子成像设备的成像视角的不同方位上的成像物体的成像质量尤其是成像清晰度会有所不同。因此,现有技术的广角摄像模组在实现成像时,处在不同位置的成像物体的成像质量不具均一 (相同)性,特别是位于所述成像视场角远端的物体的清晰度较差,给拍摄者或观看者带来糟糕的视觉体验。
其次,现有技术的电子成像设备为了获得较大的拍摄视场角搭配多个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对多个角度进行拍摄成像后,由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对图像进行拼接,以得到大视场角的图像。但是通过拼接成像的方式获得的图像,其成像效果较差,因为整个图像是由不同成像单元拼接形成的,在拼接处不可避免地与自然图像有着明显区别。另外这种电子成像设备的成像难度较大,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方便使用和成本较高等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的广角摄像模组,由于广角镜头透镜的曲面透镜的成像性能,在拍摄图像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成像畸变,特别是视场角远处的成像物体成像畸变越大,从而影响所述电子成像设备整体的成像性能。现有技术广角摄像模组的视场角越大,由广角镜头引起的成像畸变也就越大,从而导致使用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终端拍摄设备获得的图像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能够汇聚大角度,甚至是180°角度范围内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以使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大角度视场内的成像物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一折反光学元件汇聚位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视场范围的光线,以获得大角度成像范围内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将成像物体的光线汇聚至同一感光芯片,以使得大角度视场范围内成像物体同步成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将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经折射和反射,以汇聚所述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至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感光芯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部分入射面所占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比例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度的水平视场的大小。因此,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可基于水平视场角度的大小设计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入射面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占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通过截取一全景镜头部分的折反光学元件,从而形成所述广角镜头大的水平视场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形成一第一折射光路、一第二折射光路、一第一反射光路、以及一第二反射光路,其中不同角度位置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折射光路、所述第二折射光路、所述第一反射光路、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光路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以使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获取大视场角度的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反射层和一第二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反射光线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第一反射光路的光线形成所述第二反射光路。因此,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提供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光反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通过镀反射膜或者以不透光材料的图层的方式实现,以提高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光反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的光线被一转像镜头转接至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其中所述转像镜头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彗差、畸变以及色差等,以提高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转像镜头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其中所述自由曲面透镜具有一自由曲面,藉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矫正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成像畸变,从而提供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自由曲面透镜折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成像面为矩形或接近矩形,以矫正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自由曲面透镜折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成像面为矩形或接近矩形,提高了所述感光芯片的利用率,降低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具有至少一自由曲面,其中所述自由曲面矫正所述大视场角度产生的畸变和像差,以提升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基于所述全景镜头,切除所述全景镜头中不参与成像部分,而保留所述广角镜头视场角的有效光学区域,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的体积减小,有利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基于所述全景镜头,切除所述全景镜头中不参与成像部分,而保留所述广角镜头视场角的有效光学区域,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的整体制造成和加工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入射面对应的圆心角对应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角度。因此,可基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的圆心角设计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一镜筒具有一入光口,其中所述入光口对应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入射面。因此,基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入光口的开口大小,而设计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视场角的大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镜筒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的各所述透镜被依次地置入所述镜筒,简化了所述广角镜头的加工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镜筒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被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安装,并且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安装位置,以便于降低组装公差,提高产品的良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镜筒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被以分装的方式安装,并且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以胶粘的方式固定,从而降低了产品组装难度,弥补了制造公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成像侧的下方,以接收所述广角镜头转接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固定地安装所述镜头于所述感光芯片,并且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在空间六个自由度校准所述广角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成像清晰。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基于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设计所述感光芯片的大小。因此,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可节省所述感光芯片的面积,从而降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可与其他摄像模组组合成为阵列模组,比如与普通镜头模组、长焦镜头模组等组合,以组合各摄像模组的优势,从而使得所述阵列模组获取更优的拍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可与其他摄像模组组合成为阵列模组,比如与普通镜头模组、长焦镜头模组等组合,以组合成为双摄、三摄、四摄等阵列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可被搭载于一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获取大视场角范围的成像物的影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所在方向与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的短边平行,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所述电子设备手持拍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所在方向与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的长边平行,以使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获取的图像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匹配,提高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成像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广角镜头,包括:
一镜筒;和
一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光学系统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光学系统包括:
一折反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部分周向方向的反射光线,而形成一聚光光路;和
至少一转像镜头,其中所述转像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以供所述转像镜头对所述反射光线成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和一第二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面对面地设置,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光线,而形成第二反射光路,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内侧,以使得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向内地汇聚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具有一入射面和一出射面,其中部分的所述入射面汇聚和折射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发射光路的光线经由所述出射面被向外地折射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一透光部和一遮光部,其中位于所述透光部的所述入射面汇聚所述反射光线,其中位于所述遮光部的所述入射面被遮挡,其中所述透光部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中的占比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内,其中所述光学系统被所述镜筒主体保持在所述容置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主体设有一入光口,所述入光口连通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入光口对应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透光部,以使所述透光部基于所述入光口形成所述聚光光路,其中所述入光口限制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相连部分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顶壁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部被所述镜筒主体遮挡,而防止杂散光通过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设有一上边缘和一下边缘,其中所述上边缘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上方,所述下边缘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下方,其中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限定所述入光口的开口和入光量的大小,从而限制所述广角镜头垂直视场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遮光装置,其中所述遮光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遮光部,藉由所述遮光装置遮挡光线进入至所述遮光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装置是以镀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遮光部表面的遮光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光装置是通过涂覆遮光材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遮光部表面的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出射面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反射面环绕于所述出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顶部的内侧,其中反射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进入所述第一反射光路后,所述反射光线被所述第二反射光面再次反射进入至所述第二反射光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面为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底部内侧的凹面反射面,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面向内地汇聚所述反射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反射层和至少一第二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外侧,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阻止所述反射光线向外折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是以镀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是涂覆于所述这方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光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小于或等于 1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折射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和形成一第二折射光路,其中所述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折射光路形成扇环状的一成像面于所述转像镜头,其中所述成像面的圆心角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像镜头包括至少一透镜,其中所述透镜沿所述光轴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透镜,藉由所述透镜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形成的虚像转换为实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镜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的光线经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折射,而形成矩形或接近矩形的一成像区域,藉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矫正成像畸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为自由曲面,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折射所述反射光线时,以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像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为自由曲面,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光线时,以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像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像镜头的所述透镜为扇形形状的透镜,其中所述透镜的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形成的所述成像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筒进一步包括一折反镜筒和至少一转像镜筒,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折反镜筒,所述转像镜头的至少一透镜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节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与所述折反镜筒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一折反光学元件至一折反镜筒,和安装一转像镜头至所述镜筒的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
(b)调整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能够获取清晰影像;以及
(c)固定地连接所述转像镜筒于所述折反镜筒,以制得所述广角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b)中,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所述镜筒的所述折反镜筒和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置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于一感光芯片的感光光路,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一图像;和
(b.2)调整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以使得所述感光芯片获取一清晰的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中,基于所述感光芯片获得的图像获取所述图像的质量数据,和在空间xyzuvw六个自由度方向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与所述折反镜筒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
(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镜筒;和
(b.2.2)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
(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转像镜筒;和
(b.2.2)调整所述折反镜筒,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c)中,以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广角摄像模组,包括:
如上任一所述的广角镜头;和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感光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的下方,所述感光组件接收所述广角镜头汇聚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和生成相应的光感应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感光芯片、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贴附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线路板可通电地相连接,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成像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镜座,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基于所述镜座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上方,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所述广角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安装所述广角镜头于所述感光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至少一广角摄像模组;和
一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搭载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控制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和获取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模组以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横向边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模组以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纵向边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广角镜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整体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一光学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的一折反光学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应用所述广角镜头的一广角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光学系统中各光路后被汇聚。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后被汇聚后,由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一感光芯片感应,而识别出成像物体的图像。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成像面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的一转像镜头的成像矫正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广角镜头透镜非成像区域的切除。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图显示了所述广角镜头的分体式组装设计,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折反光学元件和所述转像镜头经分装后组装。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组装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与所述转像镜头。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组装所述广角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应用于一阵列模组。
图16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的,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方向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短边。
图1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的,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水平视场方向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长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7B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广角镜头和应用所述广角镜头的一广角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镜头包括一镜筒10和至少一光学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系统20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0,藉由所述镜筒10固定以保持所述光学系统20。所述光学系统 20基于所述镜筒10能够汇聚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甚至是180°范围内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以使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能够拍摄大角度视场角内所述成像物体的图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镜筒10包括一镜筒主体11和进一步设有一容置腔 12,其中所述容置腔12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以供所述光学系统20被所述镜筒主体11保持在所述容置腔12。所述镜筒主体11设有一入光口111,其中所述入光口111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侧边,其中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经由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被所述光学系统20汇聚。
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被设置连通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容置腔 12,其中所述镜筒10的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外界光线,因此,所述镜筒主体 11的所述入光口111的开口大小限制所述光学系统20的入射光量,从而限制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
所述镜筒主体11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112和一镜筒顶壁113,其中所述镜筒侧壁112和所述镜筒顶壁113形成所述镜筒10的所述容置腔12。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镜筒主体11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镜筒顶壁113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112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入光口111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镜筒侧壁112和所述镜筒顶壁113的连接部分。换言之,所述入光口111是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 的所述镜筒侧壁112和所述镜筒顶壁113的环形连接的部分缺口,其中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镜筒侧壁112和所述镜筒顶壁113限定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可选地,所述入光口111还可被实施为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镜筒侧壁112,其中所述镜筒侧壁112限定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可选地,所述入光口111被实施为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镜筒顶壁113,其中所述镜筒顶壁113被用于限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视场角的大小。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镜筒主体11进一步设有一上边缘114和一下边缘 115,其中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上边缘114被形成于所述入光口111的上方,其中所述下边缘115被形成于所述入光口111的下方。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上边缘114和所述下边缘115限定所述入光口111的开口大小,从而限定所述入光口111在垂直方向的入光量,以限制所述广角镜头在垂直方向的垂直视场角的大小。相应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边缘114被形成于所述镜筒顶壁112,所述下边缘115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113的上方。
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上边缘114(或下边缘115)的大小与所述镜筒主体 11周向的比例限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换言之,所述镜筒主体 11的所述入光口111限定外界成像物进入到所述光学系统20的入射光量,从而限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的大小。
所述光学系统20基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入光口111汇聚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其中所述光学系统20能够汇聚所述入光口111前方各角度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和将汇聚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转像,以供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对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成像。
如图2和图3所述,所述光学系统20包括一折反光学元件21,和至少一转像镜头22,其中所述转像镜头22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基于所述入光口111汇聚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22。所述转像镜头22整形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以供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清晰成像。
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被所述镜筒主体11保持在所述容置腔12,藉由所述入光口111汇聚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换言之,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容置腔12,和通过所述入光口111汇聚各方向成像物的反射光。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具有一个大角度视角,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具有一光轴O,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被设置围绕所述光轴O,以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 21具有一个大角度视场角。相应地,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和所述转像镜头22基于所述光轴O上下设置。
如图7A和图7B所示,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基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入光口111形成一聚光光路201,其中所述聚光光路201汇聚所述镜筒10的所述入光口111前方成像物的反射光线。换言之,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20能够汇聚成像物的反射光至所述聚光光路20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20的聚光光路201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元件21的外侧,其中所述聚光光路201汇聚所述入光口111外侧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从而形成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聚光光路201的最上方的入射光线a和最下端的入射光线c共同决定所述广角镜头最大的垂直视场角。
如图7A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 21具有一入射面211、一出射面212、一第一反射面21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214,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相面对面地设置。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聚光光路201汇集至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其中所述入射面211经折射所述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和形成一第一折射光路 202。换言之,在所述入射面211和所述第一反射面21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折射光路202。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反射所述光线至所述第二反射面214,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之间形成一第一反射光路203。所述第二反射面214反射所述光线至所述出射面212,并在所述第二反射面214和所述出射面212之间形成一第二反射光路204。所述出射面212折射所述第二反射光路 204的光线出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被形成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203的内侧,以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向内地汇聚所述聚光光路201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所述入射面211将所述聚光光路201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折射光路202折射进入所述第一反射面213。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面213经由所述第一反射光路203反射进入所述第二反射面214,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面214经由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至所述出射面212。简言之,所述聚光光路201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被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经折射和反射后聚集至所述转像镜头22。所述出射面214向外折射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藉由所述出射面214向下折射形成一第二折射光路205,其中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折射光路205折射至所述转像镜头22,以供所述转像镜头22对所述成像物的光线整形。
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基于所述镜筒10的入光口111形成所述聚光光路201,和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大小。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为凹凸透镜,其中所述入射面211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环形侧边。换言之,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聚光光路201,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外侧面入射至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内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形状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如附图之图3和图7A所示,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 11,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被所述镜筒主体11部分地遮挡。
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进一步包括一透光部2111和一遮光部2112,其中所述透光部2111对应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其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入光口111被汇集至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透光部2111。所述遮光部2112被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避免杂散光从所述遮光部2112进入到所述这方光学元件21。所述透光部2111一体地延伸自所述遮光部211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被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的部分为所述遮光部2112,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对应于所述入光口111并且汇聚反射光线的部分为所述透光部2111。换言之,所述透光部2111所对应的所述入射面211汇聚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和形成所述聚光光路201。
相应地,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镜筒主体11限制或遮挡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部分的所述入射面211。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 对应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其中所述入光口111横向的开口大小决定所述透光部2111所占所述入射面211的比例,从而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被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部分小,而对应于所述入光口111的所述透光部2111的范围大时,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方向的视场角越大。因此,可基于所述镜头主体 11的所述入光口111的大小,设计出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示例性质地,当对应于所述入光口11的透光部2111占所述入射面211的一半时,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形成的所述聚光光路201的水平视场角度的大小为180°。
如附图之图3和图7A所示,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出射面212位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底部外侧,其中所述出射面212对应于所述转像镜头22。所述出射面212折射出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其中所述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折射光路205至所述转像镜头22。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射面212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出射面212环绕于所述光轴O。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被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折射和反射后,汇集至所述出射面212,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大范围视场角度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能够被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22。
如附图之图3和图7A所示,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3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底部内侧,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环绕于所述出射面212外侧。因此,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折射和反射,藉由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汇集至所述出射面212。换句话说,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大视场角度,甚至是180°范围内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以使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大视场范围内所有成像物均能够被成像。
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二反射面214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的顶部内侧,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面对面地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213的内侧,以使得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向内汇聚大范围视场角度的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
如附图之图3和图7A所示,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3为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底部内侧的凹面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 向内汇聚地反射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反射光路203能够向内汇聚大角度视场范围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二反射面214为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 21顶部内侧的凸面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面214反射形成的所述第二反射光路204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203的内侧,从而使得所述广角镜头能够向内汇聚大视角范围内的成像物的反射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的形状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的反射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上方被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以遮挡外部光线从上方进入到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内部。相应地,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所述聚光光路201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22时,形成一扇形的成像区域。
如附图至图4和图5所示,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反射层215和至少一第二反射层216,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215 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213的外侧,所述第二反射层216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面214的外侧。所述第一反射层215和所述第二反射层216为不透光材料,提高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04的反射率,减少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在被反射时光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反射层215和所述第二反射层 216阻止外界杂光进而到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内部,以利于提高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215是以镀反射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 21的底部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层216是以镀反射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顶部外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215和所述第二反射层216 以涂覆反光材料,或者贴合反光材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外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215和所述第二反射层216的实施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中的大角度值得是较大范围视角或角度,其中本文中的所述广角镜头的大角度视场范围值得是不小于60°的视角范围。优选地,本文中的大的角度值得是不小于80°的视角范围。更优选地,本文中的大角度视场指的是小于或等于180°的水平视角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为180°时,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对应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的部分占比所述入射面211总部分比例的一半。示例性质地,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 为环形面,其中所述透光部2111相对于各个角度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的汇聚是均匀的,因此,所述广角镜头对位于各个角度的成像物体的反射和汇聚是均匀(或相同)的。这样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由于成像物体在不同角度上导致的成像不均匀(或相同),从而提高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度和改善使用者的观看体验。
如发明附图至图2至图4所示,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沿所述光轴O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下方。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大视场角度范围内各成像物体的反射光线,和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内部或后方形成对应于所述成像物体的虚像,其中所述转像镜头22将所述成像物体的虚像转换为实像。所述转像镜头22产生的彗差、畸变以及色差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像差,以实现所述成像物的清晰成像。换言之,所述转像镜头22具有校正所述广角镜头像差的作用。
如发明附图至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转像镜头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透镜221,其中所述透镜沿所述光轴O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下方。所述转像镜头22的所述透镜221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形成的虚像转换为实像,和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像差。
如发明附图之图8A和图8B所示,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基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射口111汇聚大视场角度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折射和反射后将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投射至所述转像镜头2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22,和基于所述转像镜头22形成一成像面2201。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上边缘114对应的入射光线a被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22,而对应于所述成像面2201的内侧边缘线。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下边缘115对应的入射光线c被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22,而对应于所述成像面2201的外侧边缘线。
简言之,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大视场角范围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和基于所述转像镜头22形成扇环状的所述成像面220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成像面2201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
如发明附图至图2至图4所示,所述透镜221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2211,其中所述自由曲面透镜2211折射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将扇环状的所述成像面2201整形为矩形或接近于矩形的形状。所述自由曲面透镜2211通过整形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校正成像的畸变,从而提高所述广角镜头的成像性能。
如发明附图之图8B所示,作为示例性质地,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 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形成的扇环形的所述成像面2201 整形至矩形的一成像区域2202,从而校正所述广角镜头成像的畸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整形得到的所述成像区域2202适于成像。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大角度扇形视场范围内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其中所述转像镜头22将所述扇环形的视场范围内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矫正为矩形的成像区域,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得到适于观看的图像,提高观看人员的观看体验,和提高了成像性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像镜头22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扇环形的成像面2201整形为矩形的成像区域2202,从而提高了感光芯片的利用率。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3、所述第二反射面214、所述入射面211、以及所述出射面212为自由曲面,以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产生的像差。
如发明附图之图1至图3所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镜筒10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镜筒10的所述镜筒主体11进一步设有一镜筒开口116,其中所述镜筒开口116连通于所述镜筒10的容置腔12。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和所述转像镜头22通过所述镜筒开口116顺次地置入所述镜筒10的所述容置腔12。所述镜筒开口20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下端。
如发明附图之图1至图3所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隔装置13,其中所述间隔装置13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光学系统20的各透镜之间,以保持各透镜之间的间距,和避免所述光学系统20的各透镜之间相互碰撞。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间隔装置13可被实施为隔圈、垫片等环形的间隔元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9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广角镜头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镜头包括一镜筒10 和一光学系统20,其中所述镜筒10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镜头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光学系统20。所述广角的所述光学系统20包括一折反光学元件21和一转像镜头22。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像镜头22对应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成像区域。所述转像镜头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透镜221,其中所述透镜22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 2211。所述透镜221的光学有效区被实施为半圆形、弓形或者扇形的透镜镜片,以便于所述广角镜头的小型化,和利于所述广角镜头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参与成像的部分不超过一半。换言之,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不参与成像的非成像区域被以切除,从而利于所述广角镜头的小型化,和避免杂散光的影响。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0和图11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广角镜头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镜头包括一镜筒10和一光学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系统20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0,藉由所述镜筒10保持所述光学系统20。所述镜筒10包括一镜筒主体11和进一步设有一容置腔12,其中所述容置腔12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其中所述镜筒主体 11将所述光学系统20保持在所述容置腔12。所述镜筒主体11具有一入光口111,其中所述光学系统20基于所述入光口111汇聚大视场角范围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筒10的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上方。因此,所述光学系统20通过所述入光口111接收全视场角度的成像物的光线。
如发明附图之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光学系统20包括一折反光学元件21和至少一转像镜头22,其中所述转像镜头22沿光轴O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下方。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大视场角度范围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22。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转像镜头 22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详细地说,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具有一入射面211、一出射面212、一第一反射面21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214,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3和所述第二反射面214相面对面地设置。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汇聚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而形成一聚光光路201。换言之,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经由所述聚光光路201被汇集至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 211汇聚所述聚光光路201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藉由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折射和反射后从所述出射面212出射至所述转像镜头2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中的折射光路和反射光路相同。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镜筒10的所述镜筒主体11部分地遮挡所述光学系统的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基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形成所述聚光光路201,和汇聚所述聚光光路201视场范围内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因此,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限制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汇聚的所述聚光光路201的视场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的所述入射面211被所述镜筒主体11遮挡的部分为所述遮光部2112,其中所述入射面211对应于所述镜筒主体11的所述入光口111的部分为所述透光部2111。
如发明附图之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遮光装置217,其中所述遮光装置217遮挡进入至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部分光线,从而避免杂散光通过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 的所述入射面211进入。所述遮光装置217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所述入射面211,以遮挡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部分的所述入射面211。
优选地,所述遮光装置217以涂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入射面211,其中所述遮光装置217为遮光材料,以遮挡进入到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光线。可选地,所述遮光装置217是通过镀膜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部分入射面 211外表面的遮光膜。可选地,所述遮光装置217是通过涂覆遮光材料的方式,比如涂黑,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的部分入射面211外表面的遮光涂层。所述遮光装置217限制进入到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内的光线,从而限定了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的大小。
相应地,所述入射面211没有被所述遮光装置217遮挡的部分形成所述透光部2111,被所述遮光装置217遮挡的部分形成所述遮光部2112。所述入射面211 的所述透光部2111汇聚所述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而形成所述聚光光路201。所述透光部2111占所述入射面211的比例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2,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广角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镜筒10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镜筒10包括一折反镜筒101和至少一转像镜筒102,其中所述折反镜筒101沿光轴O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像镜筒102。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反镜筒101和所述转像镜筒 102被以胶粘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述转像镜筒102的数量不做限制,其中所述转像镜筒102沿光轴O方向顺次地连接。
如发明附图之图12所示,所述折反镜筒101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镜筒主体11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所述转像镜筒102为桶状结构,其中所述转像镜筒102具有一镜筒入光口1021、一镜筒出光口1022、以及一镜片容纳腔1023,其中所述镜筒入光口1021和所述镜筒出光口1022连通于所述镜片容纳腔1023。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的所述透镜221被设置于所述转像镜筒102的所述镜片容纳腔1023。
由于本发明中的所述广角镜头的组装难度较高,镜头在加工时,各个镜片部分在Z方向和X,Y方向的尺寸上会有设计上的冗余,这些冗余的项目在加工时都可能导致实际加工与设计有所偏移,也就是加工后的镜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工艺中存在的制造公差和组装公差,使得镜头成像质量往往会较差,尤其是自由曲面透镜,其非旋转对称的特性,使得镜头在组装过程中,小角度的公差即会导致所述广角镜头光学性能降低。
如发明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一种制造方法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镜头采用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系统20的各透镜镜片被固定安装至所述镜筒10的所述折反镜筒 101或所述转像镜筒102。然后通过主动校正的方式调整所述镜筒10的所述折反镜筒101和所述转像镜筒102。固定校正后的所述镜筒10的所述折反镜筒101 和所述转像镜筒102,以制得所述广角镜头。通过这种分体式的组装方法降低了所述广角镜头的制造组装难度,利于提高所述广角镜头的组装良率。
相应地,所述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至所述镜筒10的所述折反镜筒101,和安装所述转像镜头22至所述镜筒10的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102;
(b)调整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能够获取清晰影像;以及
(c)固定地连接所述转像镜筒102于所述折反镜筒101,以制得所述广角镜头。
在上述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光学系统20的所述转像镜头22和所述折反光学元件21分为多个透镜单元组,其中每一所述透镜单元组被单独地组装至所述镜筒10。所述折反光学镜头21被固定地安装至所述折反镜筒101,所述转像镜头22的被固定地安装至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102,以便通过操作所述镜筒10而调整所述光学系统20的成像性能。
在上述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b)中,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所述镜筒10的所述折反镜筒101和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102的相对位置。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置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于一感光芯片的感光光路,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一图像;和
(b.2)调整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以使得所述感光芯片获取一清晰的影像。
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1)中,将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 置于一测试图案和一感光芯片之间的所述感光光路,其中所述测试图案的反射光线可通过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汇集至所述感光芯片。作为示例性地,所述测试图案还可被实施为任何可被拍摄的图形、实物等。
所述感光芯片获取由所述广角镜头汇聚的所述测试图案的影像信息,再根据所述感光芯片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计算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各所述转像镜筒102 和所述折反镜筒101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中,基于所述感光芯片获得的图像,并获取所述图像的质量数据,以及在空间xyzuvw六个自由度方向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102 与所述折反镜筒101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xyz是指立体空间坐标,其中 u代表绕z轴旋转的方向,v代表绕x轴旋转的方向,w代表绕y轴旋转的方向。简言之,所述转向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头101以相对移动或相对转动的方式进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感光芯片在通电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图像的质量数据,例如获取所述图像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值,或 SFR(spatialfrequency response,空间频率响应)值,并基于获取的测量数据值调整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镜筒101;和(b.2.2)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102,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或者,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b.2.2)调整所述折反镜筒101,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c)中,以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102和所述折反镜筒101。所述镜筒10的粘接剂可以是UV胶或者 UV热固胶。
参考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14所示,应用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镜头的一广角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包括一广角镜头100和一感光组件200,其中所述感光组件200沿所述广角镜头100 的光轴O方向被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100的下方,以接收所述广角镜头100汇聚的各视场角度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值得一提的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广角镜头100即为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广角镜头。所述广角镜头100汇聚大视场角度范围内成像物的反射光线至所述感光组件200,藉由所述感光组件200对所述广角镜头100汇聚的反射光线同时成像。
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感光组件200包括一感光芯片210、一线路板220、至少一滤光元件230、以及一镜座240,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10被贴附于所述线路板220的上方。所述滤光元件230和所述感光芯片 210沿所述光轴O方向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的下方。所述滤光元件230被固定于所述镜座240,藉由所述镜座240固定以支撑所述滤光元件230和所述感光芯片 210。
所述广角镜头10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镜座240,其中所述镜座240连接并支撑所述广角镜头10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感光组件200的所述感光芯片210 可被实施为CCD传感器或者是CMOS传感器。由于所述广角镜头100汇聚的所述聚光光路的水平视场角度小于或等于180°,因此所述感光芯片210只需要对应在所述广角镜头100一侧的成像区域。相应地,所述感光芯片21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全景镜头成像区域面积的一半。换言之,可根据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广角镜头100的视场角度的大小,选择或设计对应大小的感光芯片,从而节省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制造成本。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4所示,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组装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广角镜头100和所述感光组件200。首先,固定所述广角镜头100 和所述感光组件200。以夹持的方式固定所述广角镜头100和所述感光组件200,其中所述感光组件200沿所述光轴O方向被固定于所述广角镜头100的下方。所述感光组件200的所述感光芯片210在通电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广角镜头100 拍摄的图像的反射光线。所述感光芯片210感应所述反射光线,和将所述反射光线转换成成像信号,从而得到所述图像对应的影像信息。根据所述感光芯片210 得到的影像,获取所述影像的测量数据,以便得到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量。示例性质地,所述感光芯片210在通电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影像的质量评价数据,例如获取所述图像的MTF值或SFR值,并根据测量得到的测量值调整所述广角镜头100与所述感光组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图像的测量方式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基于所述图像的测量数据,固定所述广角镜头100,并调整所述感光组件200 相对于所述广角镜头100的位置,使得所述感光组件200与所述广角镜头100的位置相互匹配,以制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或者,基于所述图像的测量数据,固定所述感光组件200,并调整广角镜头10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200的位置,使得所述感光组件200与所述广角镜头100的位置相互匹配,以制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间xyzuvw六个自由度方向调整所述广角镜头100与所述感光组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5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一种应用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与其他摄像模组组合成为一种阵列模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阵列模组可被实施为双摄模组、三摄模组、四摄模组以及其它多摄模组。
相应地,所述阵列模组包括一广角摄像模组300和至少一摄像模组单元400,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和所述摄像模组单元400被以阵列的方式组装,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和所述摄像模组单元400拍摄的图像可被整合,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相同。所述摄像模组单元400可被实施为长焦镜头模组、广角摄像模组、红外摄像模组等。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和所述摄像模组单元400可同时成像,以使得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和所述摄像模组单元400同时对同一视场范围内或不同视场范围内的成像物拍摄。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6A和图16B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的另一种应用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拍照设备等。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电子设备主体500、至少一摄像模组600、以及至少一显示屏700,其中所述摄像模组600被搭载至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 控制所述摄像模组600拍摄。所述摄像模组600拍摄的光电信息被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以供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基于所述光电信息将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700。
所述摄像模组600包括至少一广角摄像模组300,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 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广角摄像模组相同。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700具有两横向边框和两纵向边框,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横向边框和所述纵向边框内。
如发明附图之图16A所示,在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 300所述广角镜头100的水平视场所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横向边框。换言之,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横向边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垂直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纵向边框。示例性质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700的横向边框长度小于纵向边框的长度。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700为长方形屏幕。因此,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拍照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适于被以纵向地握持,而操作所述摄像模组600进行拍照。
如发明附图之图16B所示,在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 300所述广角镜头100的水平视场所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纵向边框。换言之,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纵向边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垂直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700的横向边框。因此,当所述电子设备在拍照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电子设备主体500操作所述摄像模组600拍照。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电子设备在被横向握持拍照时,所述摄像模组600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获取的大水平视场角的图像匹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700。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拍摄的图像在经过处理后展示在所述显示屏时更加匹配,便于屏幕展示图像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上述两种应用方式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垂直视场可被调整,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的拍照体验。详细地说,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水平视场方向平行或垂直于所述显示屏700的短边的时,所述广角摄像模组300的垂直视场可被调整,以获取不同方向的视角的图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6)

1.一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筒;和
一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光学系统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光学系统包括:
一折反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部分周向方向的反射光线,而形成一聚光光路;和
至少一转像镜头,其中所述转像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以供所述转像镜头对所述反射光线成像,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所述聚光光路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时,形成一扇形的成像区域,其中所述转像镜头包括至少一透镜,其中所述透镜沿光轴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透镜,藉由所述透镜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形成的虚像转换为实像,其中所述透镜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的光线经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折射,而形成矩形或接近矩形的一成像区域,藉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矫正成像畸变,
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和一第二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面对面地设置,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光线,而形成第二反射光路,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内侧,以使得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向内地汇集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具有一入射面和一出射面,其中部分的所述入射面汇聚和折射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的光线经由所述出射面被向外地折射出,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一透光部和一遮光部,其中位于所述透光部的所述入射面汇聚所述反射光线,其中位于所述遮光部的所述入射面被遮挡,其中所述透光部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中的占比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被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内,其中所述光学系统被所述镜筒主体保持在所述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设有一入光口,所述入光口连通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入光口对应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透光部,以使所述透光部基于所述入光口形成所述聚光光路,其中所述入光口限制所述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相连部分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侧壁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侧壁和一镜筒顶壁,所述镜筒侧壁和所述镜筒顶壁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入光口是形成于所述镜筒顶壁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遮光部被所述镜筒主体遮挡,而防止杂散光通过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进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设有一上边缘和一下边缘,其中所述上边缘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上方,所述下边缘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下方,其中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限定所述入光口的开口和入光量的大小,从而限制所述广角镜头垂直视场角。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遮光装置,其中所述遮光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遮光部,藉由所述遮光装置遮挡光线进入至所述遮光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遮光装置是以镀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遮光部表面的遮光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遮光装置是通过涂覆遮光材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遮光部表面的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出射面被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反射面环绕于所述出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顶部的内侧,其中反射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进入所述第一反射光路后,所述反射光线被所述第二反射光面再次反射进入至所述第二反射光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为形成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底部内侧的凹面反射面,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面向内地汇集所述反射光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反射层和至少一第二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外侧,藉由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阻止所述反射光线向外折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是以镀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是涂覆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光涂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小于或等于18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折射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和形成一第二折射光路,其中所述反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折射光路形成扇环状的一成像面于所述转像镜头,其中所述成像面的圆心角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为自由曲面,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折射所述反射光线,以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像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为自由曲面,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光线,以补偿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产生的像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转像镜头的所述透镜为扇形形状的透镜,其中所述透镜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形成的所述成像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中所述镜筒进一步包括一折反镜筒和至少一转像镜筒,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折反镜筒,所述转像镜头的至少一透镜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节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与所述折反镜筒相对位置。
23.一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一折反光学元件至一镜筒的一折反镜筒,和安装一转像镜头至所述镜筒的至少一转像镜筒;
(b)调整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广角镜头能够获取清晰影像;以及
(c)固定地连接所述转像镜筒于所述折反镜筒,以制得所述广角镜头,其中所述转像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以供所述转像镜头对所述反射光线成像,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聚聚光光路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时,形成一扇形的成像区域,其中所述转像镜头包括至少一透镜,其中所述透镜沿光轴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折反光学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透镜,藉由所述透镜将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形成的虚像转换为实像,其中所述透镜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透镜,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至所述转像镜头的光线经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折射,而形成矩形或接近矩形的一成像区域,藉由所述自由曲面透镜矫正成像畸变;
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和一第二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面对面地设置,所述折反光学元件汇集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反射光路,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光线,而形成第二反射光路,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路内侧,以使得所述折反光学元件向内地汇集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转像镜头,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具有一入射面和一出射面,其中部分的所述入射面汇聚和折射所述反射光线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光路的光线经由所述出射面被向外地折射出,其中所述折反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一透光部和一遮光部,其中位于所述透光部的所述入射面汇聚所述反射光线,其中位于所述遮光部的所述入射面被遮挡,其中所述透光部在所述折反光学元件中的占比决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的大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广角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b)中,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所述镜筒的所述折反镜筒和所述至少一转像镜筒的相对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置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于一感光芯片的感光光路,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一图像;和
(b.2)调整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以使得所述感光芯片获取一清晰的影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b.2)中,基于所述感光芯片获得的图像获取所述图像的质量数据,和在空间xyzuvw六个自由度方向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与所述折反镜筒的相对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
(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折反镜筒;和
(b.2.2)调整各所述转像镜筒,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上述步骤(b.2)进一步包括:
(b.2.1)固定所述广角镜头的所述转像镜筒;和
(b.2.2)调整所述折反镜筒,以使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所述广角镜头获取清晰影像。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c)中,以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广角镜头的各所述转像镜筒和所述折反镜筒。
30.一广角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所述的广角镜头;和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感光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的下方,所述感光组件接收所述广角镜头汇集的成像物的反射光线,和生成相应的光感应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广角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感光芯片、一线路板以及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贴附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线路板可通电地相连接,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广角镜头的成像区域。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广角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镜座,其中所述广角镜头基于所述镜座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上方,以主动校准的方式调整所述广角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安装所述广角镜头于所述感光组件。
33.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30至32所述的至少一广角摄像模组;和
一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被搭载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控制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和获取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将所述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以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横向边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广角摄像模组以所述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纵向边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CN201910236087.5A 2019-03-27 2019-03-27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56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6087.5A CN111756958B (zh) 2019-03-27 2019-03-27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6087.5A CN111756958B (zh) 2019-03-27 2019-03-27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958A CN111756958A (zh) 2020-10-09
CN111756958B true CN111756958B (zh) 2022-05-24

Family

ID=7267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6087.5A Active CN111756958B (zh) 2019-03-27 2019-03-27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6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99B (zh) * 2021-05-27 2023-0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806011A (zh) * 2022-09-30 2024-04-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251A (zh) * 2011-01-25 2011-06-22 苏州大学 一种全景镜头及其变焦方法
JP2013235093A (ja) * 2012-05-08 2013-11-21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7333032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环视摄像及其应用
CN208572216U (zh) * 2018-05-30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阵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251A (zh) * 2011-01-25 2011-06-22 苏州大学 一种全景镜头及其变焦方法
JP2013235093A (ja) * 2012-05-08 2013-11-21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7333032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环视摄像及其应用
CN208572216U (zh) * 2018-05-30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958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8216B (zh)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终端
US9395617B2 (en) Panoramic multi-scale imag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210572980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KR20130025137A (ko) 파노라마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노라마 촬상 시스템
US20100328471A1 (en) Wearable Multi-Channel Camera
EP3767937B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13323A (zh) 摄像光学系统、透镜部件以及摄像装置
WO2008051016A1 (en) Wide-angle lenses
CN113740999B (zh)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83595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1246302A (zh) 广角摄像装置
CN111756958B (zh) 广角镜头、广角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US6876390B1 (en) Image-forming optical system
WO2021028028A1 (en) Compact catadioptric optical system for mobile phones
WO2024046056A1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163099A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6965134B2 (en) Image pick-up unit including a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filter layers
US6351338B2 (en)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WO2022179632A1 (zh)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37128A (zh) 一种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85951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646831A (zh) 一种非球面折反射全景成像镜头
CN106873134A (zh) 一种折反射超广角成像系统
US20190253590A1 (en) Camera Module
CN110445973B (zh) 微透镜阵列的排布方法、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