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432A -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432A
CN111756432A CN201910241141.5A CN201910241141A CN111756432A CN 111756432 A CN111756432 A CN 111756432A CN 201910241141 A CN201910241141 A CN 201910241141A CN 111756432 A CN111756432 A CN 111756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preset
determining
cap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1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432B (zh
Inventor
潘未庄
牟传坤
刘真豹
王宁
胡晓东
王甲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ge Jingwei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to CN2019102411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04L27/1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然后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进一步地,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采用上述方法,计算机设备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系统的工作频率,提升了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Description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卫星通信是实现通信网络无缝覆盖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卫星通信不仅能在抢险、减灾、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关键作用,也能弥补其他通信手段的不能或不足。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卫星、地面运维控制网、地球站三大基本部分组成,动中通系统是指安装在移动载体上地球站。为保证可靠通信,实现动中通天线的工作频率与卫星的工作频率匹配是很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频率选择方法中,动中通系统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经过处理,得到数字基带信号,然后将上述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在频域中搜索峰值,然后结合判定条件来完成频率选择。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容易导致误判虚假信号或漏判真实信号,频率搜索跟踪性能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频率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所述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确定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若是,则将满足所述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从所述捕获信号中获取备选捕获信号;其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与所述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
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收信号与预设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获得混频信号;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率随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FFT运算,并根据得到的第二FFT运算结果,计算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和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判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的时延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
判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频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
若所述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且所述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包括:
根据包含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021
的关系式,确定第i次时延时所述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其中,N为FFT运算的频率采样点数,i=1,....,P,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031
Δt为采样周期,T为所述接收信号的周期;Fk,i(f,t)表示接收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Lk,i(f,t)表示预设的本地判决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判断所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
若是,则将所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的信号确定为捕获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存在所述目标捕获信号时,更新当前捕获状态为有效捕获状态;
所述计算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小于预设的频移阈值,和/或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小于预设的时延阈值时,更新当前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一时刻的捕获状态以及当前捕获状态均为有效捕获状态,且上一时刻的跟踪状态以及当前跟踪状态均为有效跟踪状态时,确定捕获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捕获,并将所述捕获跟踪状态发送给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所述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两个频率值,组成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中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中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
若是,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一个频率值;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本地信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到达时刻门限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捕获信号不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则调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
一种频率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运算模块,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所述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捕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对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确定模块,在所述捕获信号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时,将满足所述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频率选择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频率选择方法的步骤。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然后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进一步地,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由于计算机设备建立了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并基于f-t关系图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再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来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通过对频率和到达时刻双重判断,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系统的工作频率,提升了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关系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频率选择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地球站102接收卫星101发送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设备103对上述信号进行处理;上述计算机设备103可以是地球站的信号处理设备,也可以是信号处理设备中的频率搜索模块,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频率选择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103为例进行说明,上述方法包括:
S101、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其中,上述接收信号是指地球站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并对上述信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数字基带信号。例如,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地球站通过相控阵天线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然后对上述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再通过ADC单元完成数字量化,再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得到上述数字基带信号。上述接收信号可以是卫星发送的信号中的同步信道,也可以是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简称BCCH),还可以是频率校正信道(FrequencyCorrection Channel,简称FCCH),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快速傅立叶运算(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运算)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它是根据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奇、偶、虚、实等特性,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算法进行改进获得的,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计算式中指数因子所具有的对称性质和周期性质减少乘法运算次数,降低了计算量。其中,上述FFT运算可以是按时间抽取的FFT算法,在运算中将时域信号序列按偶奇分排;也可以是按频率抽取的FFT算法,在运算中将频域信号序列按偶奇分排,对于上述FFT运算的方法类型在此不做限定。计算机设备对上述接收信号进行FFT运算后,可以得到上述接收信号的频域特征,即为第一FFT运算结果,包括组成该接收信号的各个频率点以及各个频率点对应的幅度大小;接收信号为数字量化后的数字基带信号,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上述接收信号进行M次采样即可得到M个FFT运算的结果;上述第一FFT运算可以包括接收信号中的直流分量,也可以对上述接收信号进行隔直运算后,再进行FFT运算,得到不包含直流分量的第一FFT运算结果;对于上述第一FFT运算结果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频率-时间关系图(frequence-time,简称f-t关系图)是指接收信号的频率与时间的关系,计算机设备获得第一FFT运算结果后,可以确定上述接收信号的频率信息,然后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获得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
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LFM信号)为例,其频域表达式可以是: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071
其中,T是LFM信号频率变化周期;K为频率改变速率。卫星发射信号的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u(t)=K(t-T/2) fd(t)=-K(t-T/2)
根据上述卫星发射信号的频率与时间关系可以获得卫星发射信号的f-t关系图,如图3中的实线部分所示。
卫星发射上述LMF信号,传输至地球站时会存在延迟和多普勒频移,假设计算机设备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为r(t),可以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072
其中,t0为时延和fdp为多普勒偏移,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关系可以表示为:
f'u(t)=fdp+K(t-t0-T/2) f'd(t)=fdp-K(t-t0-T/2)
根据上述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关系可以获得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如图3中的虚线部分所示。
S102、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计算机设备在获得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之后,可以通过图形匹配的方式,来确定是否捕获到了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机设备可以设置一个本地信号,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率功率差值,来确定是否捕获到了卫星发射的信号。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确定捕获信号时,可以先按照f-t关系图的频率轴方向搜索卫星发射信号,首先确定某一个采样时间点获得的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差值门限时,如果上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那么计算机设备认为上述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重合度较高,该接收信号可能是卫星发射的信号,并将其确定为捕获信号;如果该采样时间点没有捕获到卫星发射的信号,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在f-t关系图的时间轴方向来搜索卫星发射的信号,继续对下一个采样时间点的接收信号进行判断。另外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先按照f-t关系图的时间轴方向进行搜索,先确定一个采样周期多个采样时间点对应的接收信号中,满足预设时间搜索条件的多个接收信号,然后按照f-t关系图的频率轴方向,将上述多个接收信号中,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接收信号确定为捕获信号;对于上述捕获信号的确定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捕获信号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确定得到的一个采样时间点对应的接收信号;也可以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多个采样时间点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上述一个时间段可以是一个信号周期,也可以是两个信号周期,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先设定f-t关系图中的频率搜索范围以及时间搜索范围,然后在上述频率搜索范围以及时间搜索范围内通过图形匹配的方式,搜索卫星发射信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图形匹配的效率。
S103、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计算机设备在确定上述捕获信号之后,可以根据捕获信号的f-t关系图来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然后根据预设的对齐条件来判定上述捕获信号的真伪。
其中,上述对齐条件可以是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预设的信号到达时刻对齐,也可以是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出的捕获信号的频率与预设的频率对齐;另外,还可以同时包含以上两种对齐条件,对于对齐条件的具体形式此不作限定。
S104、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若捕获信号满足上述对齐条件,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该捕获信号为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将其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的工作频率。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锁定当前地球站中的接收通到的下变频本振信号频率,使得地球站可以正常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
进一步地,若捕获信号不满足上述对齐条件,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该捕获信号可能不是卫星发射信号,例如可能是干扰信号,然后调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重新执行上述步骤来确定目标捕获信号,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发送频率控制指令,根据频率调整步进调整下变频的本振信号频率,使系统工作在新的工作频率上;也可以根据预设的频率查询表格,选择下一个频率点,对于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的调整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然后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进一步地,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由于计算机设备建立了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并基于f-t关系图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再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来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通过对频率和到达时刻双重判断,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系统的工作频率,提升了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如图4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设备对捕获信号进行判定的具体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述S103包括:
S201、从捕获信号中获取备选捕获信号;其中,备选捕获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
具体地,上述捕获信号是多个接收信号时,例如,是一个采样周期内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多个接收信号,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各个捕获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各个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将其中的差值最小的捕获信号确定为备选捕获信号。
S202、根据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来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上述对齐条件的具体限定与上述S103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判定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接收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两个频率值,如图3中的虚线部分所示,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一组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上述S202包括:
检测备选捕获信号中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与备选捕获信号中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若是,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具体地,接收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时,由于正斜率信号与负斜率信号的频率有所不同,通过卫星传输至地球站时,所产生的时延也会存在差异。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备选信号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以及备选信号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然后通过获取上述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与上述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的差值,将上述差值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进行对比,若上述差值小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上述备选新号的正斜率信号与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对齐,满足上述对齐条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一个频率值;上述S202包括:
检测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本地信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到达时刻门限值;若是,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具体地,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一个频率值时,计算机设备可以检测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本地信号时间之间的差值,若上述差值小于预设的到达时刻门限值时,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该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的备选捕获信号,然后根据对齐条件来判定该备选捕获信号的真伪,使获得的满足对齐条件的目标捕获信号更准确,进一步选择更准确的系统工作时间。
如图5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设备对目标捕获信号的跟踪处理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301、将接收信号与预设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获得混频信号;本振信号的频率随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接收到信号并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时,可以同时将上述接收信号与预设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获得混频信号;系统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可以设定本振信号的频率初始值,在通过上述方法获取了目标捕获信号后,可以根据目标捕获信号调整上述本振信号的频率,对上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进行跟踪处理。
S302、对混频信号进行FFT运算,并根据得到的第二FFT运算结果,计算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
计算机设备在获得混频信号后,可以继续对该混频信号进行FFT运算,获得第二FFT运算结果。上述FFT运算的具体限定与上述S101中的限定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获得的第二FFT运算结果,计算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来修正备选捕获信号的对齐条件。
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预设的本振信号为包含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的LFM信号,可以表示为:
f”u(t)=K(t-T/2) f”d(t)=K(t-T/2)
其中,f”u(t)为本振信号的正斜率信号,f”d(t)为本振信号的负斜率信号。
由S101中的计算可知,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f'u(t)=fdp+K(t-t0-T/2) f'd(t)=fdp-K(t-t0-T/2)
对上述本振信号和接收信号进行混频后,所得到的混频信号的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的频谱峰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12
为混频信号的正斜率信号频谱峰值,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13
为混频信号的正斜率信号频谱峰值,通过上述频谱峰值的表达式,可以将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与时延估计值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21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获得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与时延估计值。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在获取目标捕获信号的同时,对接收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再进行FFT运算,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过滤干扰信号,从而更准确地从第二FFT运算结果中提取有用的接收信号;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获取了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与时延估计值,进而可以根据多普勒频移估计值与时延估计值对上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判定过程中的对齐条件进行修正,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提升了目标捕获信号的准确性,从而提升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如图6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设备根据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对备选捕获信号进行判定的具体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上述S103包括:
S401、根据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和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确定出备选捕获信号,并获得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后,可以根据上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来确定出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和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由于备选捕获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备选捕获信号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可以标示为t[min(ηu)],其中ηu为备选捕获信号的正斜率信号与本地信号的正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备选捕获信号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可以标示为t[min(ηd)],其中ηd为备选捕获信号的正斜率信号与本地信号的正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在获得t[min(ηu)]与t[min(ηd)]之后,可以确定出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可以是t[min(ηu)]与t[min(ηd)]中的其中一个值,也可以是t[min(ηu)]+t[min(ηd)]/2,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获得备选捕获信号的f-t关系图中,与上述t[min(ηu)]与t[min(ηd)]对应的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的频谱峰值,分别标示为fD(t[min(ηu)])与fD(t[min(ηd)])。
S402、判断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的时延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得上述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的时延差值,然后将该时延差值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来进行对比,若上述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接近对齐;上述时延差值越小,表示备选捕获信号与卫星发射的信号更接近。
S403、判断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频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得上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频偏差值,然后将该频偏差值与预设的频率误差来进行对比,若上述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计算机设备可以认为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对齐;上述频偏差值越小,表示备选捕获信号与卫星发射的信号更接近。
S404、若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且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确定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同时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的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判断:
t[min(ηu)]+t[min(ηd)]/2-t0t
fD(t[min(ηu)])+fD(t[min(ηd)])-2fdp<Δf
其中,t0为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τt为系统误差修正量;fdp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Δf为频率误差。
当备选捕获信号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计算机设备确定其满足对齐条件。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将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同时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的备选捕获信号,确定为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大大提升了目标捕获信号的准确性,提高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如图7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设备确定捕获信号的一种具体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上述S102包括:
S501、根据包含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1
的关系式,确定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其中,N为FFT运算的频率采样点数,i=1,....,P,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2
Δt为采样周期,T为接收信号的周期;Fk,i(f,t)表示接收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Lk,i(f,t)表示预设的本地判决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包含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3
的关系式来确定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本地信号为包含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的LMF信号;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4
其中,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5
分别表示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的正斜率信号以及负斜率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6
分别表示第i次时延时本地信号的正斜率信号以及负斜率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7
为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的正斜率信号与本地信号的正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48
为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的负斜率信号与本地信号的负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机设备可以按照f-t关系图的频率轴方向,来搜索卫星发射信号。另外,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设定的频率搜索范围,来调整FFT运算的频率采样点数N,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捕获信号。
S502、判断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
S503、若是,则将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的信号确定为捕获信号。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i次时延时,上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门限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若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门限,则判断下一个采样时间点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若第i次时延时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门限,则将其确定为捕获信号。
继续以卫星发射的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为例,计算机设备可以同时判断正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与负斜率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同时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判断公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51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52
其中ζ为差值门限。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包含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53
的关系式,准确地获得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提升了计算机设备确定捕获信号的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计算机设备对目标捕获信号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的一种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方法还包括:
当存在目标捕获信号时,更新当前捕获状态为有效捕获状态。
计算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小于预设的频移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小于预设的时延阈值时,更新当前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状态。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将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时,可以更新当前捕获状态的标志位为1,表示当前捕获状态为有效捕获状态;若捕获信号不满足对齐条件,那么当前捕获状态的标志位可以是0。计算机设备对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进行跟踪处理时,若获得的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小于预设的频移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小于预设的时延阈值时,可以更新当前跟踪状态的标志位为1,表示当前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一时刻的捕获状态以及当前捕获状态均为有效捕获状态,且上一时刻的跟踪状态以及当前跟踪状态均为有效跟踪状态时,确定捕获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捕获,并将捕获跟踪状态发送给系统。
上述频率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根据是否确定出目标捕获信号,以及对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进行跟踪处理的结果,进行最终判决,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频率搜索跟踪性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频率选择装置,包括:运算模块10、捕获模块20、对齐模块30和确定模块40,其中:
运算模块10,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捕获模块20,用于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对齐模块30,用于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确定模块40,在捕获信号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时,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齐模块30包括:
备选单元301,用于从捕获信号中获取备选捕获信号;其中,备选捕获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
对齐单元302,用于根据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装置还包括混频模块50与计算模块60,其中:
混频模块50,用于将接收信号与预设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获得混频信号;本振信号的频率随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计算模块60,用于对混频信号进行FFT运算,并根据得到的第二FFT运算结果,计算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齐模块30包括:
获取单元303,用于根据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和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第一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的时延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
第一判断单元304,还用于判断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频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
确定单元305,用于若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且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捕获模块20包括:
差值单元201,用于根据包含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71
的关系式,确定第i次时延时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其中,N为FFT运算的频率采样点数,i=1,....,P,
Figure BDA0002009689570000172
Δt为采样周期,T为接收信号的周期;Fk,i(f,t)表示接收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Lk,i(f,t)表示预设的本地判决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第二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
捕获单元203,用于若是,则将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的信号确定为捕获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装置还包括状态更新模块70,用于在存在目标捕获信号时,更新当前捕获状态为有效捕获状态;在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小于预设的频移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小于预设的时延阈值时,更新当前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状态更新模块70还用于:在上一时刻的捕获状态以及当前捕获状态均为有效捕获状态,且上一时刻的跟踪状态以及当前跟踪状态均为有效跟踪状态时,确定捕获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捕获,并将捕获跟踪状态发送给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对齐模块30具体用于:检测备选捕获信号中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与备选捕获信号中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若是,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对齐模块30具体用于:检测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本地信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到达时刻门限值;若是,则确定备选捕获信号满足对齐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确定模块40还用于:若捕获信号不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则调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率选择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频率选择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频率选择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频率选择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频率选择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频率选择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基于f-t关系图,从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确定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若是,则将满足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频率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所述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确定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若是,则将满足所述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从所述捕获信号中获取备选捕获信号;其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与所述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最小;
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收信号与预设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获得混频信号;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率随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FFT运算,并根据得到的第二FFT运算结果,计算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和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判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时延与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的时延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
判断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与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频偏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
若所述时延差值小于预设的系统误差修正量、且所述频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频率误差,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包括:
根据包含
Figure FDA0002009689560000021
的关系式,确定第i次时延时所述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其中,N为FFT运算的频率采样点数,i=1,....,P,
Figure FDA0002009689560000022
Δt为采样周期,T为所述接收信号的周期;Fk,i(f,t)表示接收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Lk,i(f,t)表示预设的本地判决信号在第i次时延时第k个频率采样点的频谱功率值;
判断所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
若是,则将所述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的信号确定为捕获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存在所述目标捕获信号时,更新当前捕获状态为有效捕获状态;
所述计算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和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估计值小于预设的频移阈值,和/或所述接收信号的时延估计值小于预设的时延阈值时,更新当前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一时刻的捕获状态以及当前捕获状态均为有效捕获状态,且上一时刻的跟踪状态以及当前跟踪状态均为有效跟踪状态时,确定捕获跟踪状态为有效跟踪捕获,并将所述捕获跟踪状态发送给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为双向线性调频信号,所述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两个频率值,组成正斜率信号和负斜率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中的正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所述备选捕获信号中的负斜率信号的到达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时刻对齐误差;
若是,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的f-t关系图中同一时刻对应一个频率值;所述根据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备选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与本地信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到达时刻门限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备选捕获信号满足所述对齐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捕获信号不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则调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
11.一种频率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运算模块,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FFT运算,并根据第一FFT运算结果建立所述接收信号的频率-时间f-t关系图;
捕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f-t关系图,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与本地信号的平均频谱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门限的捕获信号;
对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并根据所述捕获信号的到达时刻确定所述捕获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
确定模块,在所述捕获信号满足预设的对齐条件时,将满足所述对齐条件的捕获信号确定为目标捕获信号,并将所述目标捕获信号的频率确定为系统工作频率。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1141.5A 2019-03-28 2019-03-28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56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41.5A CN11175643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41.5A CN11175643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432A true CN111756432A (zh) 2020-10-09
CN111756432B CN111756432B (zh) 2022-03-11

Family

ID=7267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141.5A Active CN11175643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64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941A (zh) * 2020-11-12 2021-03-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通信控制方法及应用其的系统
CN114745301A (zh) * 2022-03-29 2022-07-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高动态低信噪比的单频信号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416A (zh) * 2011-10-31 2012-06-13 北京中微星通电子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快速捕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1973A (zh) * 2012-09-25 2013-01-30 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信号实时并行快速捕获方法
US8384592B1 (en) * 2009-09-30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FT based acquisition techniques for satellite based navigation systems
CN103197328A (zh) * 2013-03-14 2013-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2ms数据存储的高动态卫星接收机快速捕获方法
CN103605141A (zh) * 2013-11-27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嘉兴微电子与系统工程中心 一种用于gnss码的快速捕获方法
CN104101883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全球卫星导航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及装置
CN105846855A (zh) * 2016-02-28 2016-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6部队 一种基于频率引导的大动态扩频信号快速捕获方法
CN106646546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南京六九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信号多维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
CN106855628A (zh) * 2016-12-30 2017-06-16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卫星导航信号的快速捕获和跟踪系统和方法
CN107153206A (zh) * 2016-10-13 2017-09-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fft的北斗卫星信号快速捕获方法
WO2018107441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捕获方法及接收机
CN109100747A (zh) * 2018-07-20 2018-12-2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多路随机接入信号的快速捕获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4592B1 (en) * 2009-09-30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FT based acquisition techniques for satellite based navigation systems
CN102495416A (zh) * 2011-10-31 2012-06-13 北京中微星通电子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快速捕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1973A (zh) * 2012-09-25 2013-01-30 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信号实时并行快速捕获方法
CN103197328A (zh) * 2013-03-14 2013-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2ms数据存储的高动态卫星接收机快速捕获方法
CN104101883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全球卫星导航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及装置
CN103605141A (zh) * 2013-11-27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嘉兴微电子与系统工程中心 一种用于gnss码的快速捕获方法
CN105846855A (zh) * 2016-02-28 2016-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6部队 一种基于频率引导的大动态扩频信号快速捕获方法
CN107153206A (zh) * 2016-10-13 2017-09-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fft的北斗卫星信号快速捕获方法
WO2018107441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捕获方法及接收机
CN106646546A (zh) * 2016-12-20 2017-05-10 南京六九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信号多维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
CN106855628A (zh) * 2016-12-30 2017-06-16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卫星导航信号的快速捕获和跟踪系统和方法
CN109100747A (zh) * 2018-07-20 2018-12-2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多路随机接入信号的快速捕获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941A (zh) * 2020-11-12 2021-03-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通信控制方法及应用其的系统
CN114745301A (zh) * 2022-03-29 2022-07-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高动态低信噪比的单频信号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4745301B (zh) * 2022-03-29 2023-06-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高动态低信噪比的单频信号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432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1493B2 (en) Disadvantaged node discovery
CN111343579B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US9426619B2 (en) Handling complex signal parameters by a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pparatus
US71389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 detection of a terminal in a network
US20080244707A1 (en) Wireless transmitter identity valid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15938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location estimate therefor
CN111756432B (zh) 频率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3188113A1 (en) Round trip time (rtt) based ran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445237B1 (en) First arrival path based multipath mitigation for angle of arrival estimation
JP2008216111A (ja) 測距装置及び測位装置並びに測距方法及び測位方法
EP3367122A1 (en) Apparatus for a radio device
CN108931789B (zh) 攻击检测方法、攻击检测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alvo-Palomino et al. Crowdsourcing spectrum data decoding
US6646602B2 (en) Technique for robust characterization of weak RF emitters and accurat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estimation for passive ranging of RF emitters
US11019457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wireless positioning error in multi-node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9869751B2 (en) Two way time of flight positioning and security using eavesdropping
US102411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time of arrival TOA when mobile terminal is located
CN107820212B (zh) 一种基于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实现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终端
GB2410653A (en)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GPS and/or GPS data from local mobile devices
CN115189744A (zh) 极化分集合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30089771A1 (en) Time-of-Arrival Determination of a PRACH Preamble
CN111142132B (zh) 接收机牵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47718B (zh) 基于短波通信的选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845487B2 (en) Acquisition i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based on previously acquired satellites
US9608852B2 (en) Base-station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No. 23 Nanxiang Second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7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ige Jingwei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88 Haiyun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orporate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