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4079A -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4079A
CN111754079A CN202010467539.3A CN202010467539A CN111754079A CN 111754079 A CN111754079 A CN 111754079A CN 202010467539 A CN202010467539 A CN 202010467539A CN 111754079 A CN111754079 A CN 111754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arch
development
sub
project
proj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75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雪
李照川
蔺林
周晓英
孙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75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4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40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将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在确定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研发人员。通过本申请提出的研发任务的分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敏捷开发中研发分配任务量大、分配任务容易遗漏的问题。采用“夺标”和“主动分配”相结合的任务分配模式,驱动研发人员自主的接项目,使得大部分的项目适时被承接,少部分的项目通过平台的预警机制通知到敏捷教练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保证所有的项目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分配出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敏捷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敏捷项目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及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瀑布式项目管理方式,该方式聚焦于商业价值的尽早交付、项目产品和流程的持续改进、范围的灵活性、团队的投入以及交付能反映客户需求且经过充分测试的产品。
在敏捷管理对应的项目研发中,例如软件项目,其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分别经过开发测试,形成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功能,最后集成于大项目中,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由于将大项目分割成各小项目进行开发,而且多个项目同时开发,这使得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任务分配变得更复杂,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包括: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在一个示例中,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若干个子项目通过评审,其中,所述若干个子项目的评审过程基于技术评审、工期评审中的至少一种进行。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当前已接标的子项目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研发人员对应的预设阈值。
在一个示例中,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若干个子项目中的,相应子项目对应的接标请求;在确定所述相应子项目的分配结果后,将所述相应子项目分配给相应的研发人员。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研发项目的管理员发送的更换请求;基于所述更换请求,重新对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进行分配。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包括:基于所述研发人员对应的研发角色,以及所述指定子项目所需的研发角色,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其中,所述研发角色包括前端、后台、PC端、手机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包括:接收到多个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包括: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多个研发人员中的至少一个研发人员。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项目信息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详情、原型图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通过本申请提出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申请提出的研发任务的分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敏捷开发中研发分配任务量大、分配任务容易遗漏的问题。
采用“夺标”和“主动分配”相结合的任务分配模式,驱动研发人员自主的接项目,使得大部分的项目适时被承接,少部分的项目通过平台的预警机制通知到敏捷教练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保证所有的项目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分配出去。
整体采用微招标制度,结合主动分配的模式,节省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提升任务分派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包括:
S101、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通常情况下,在敏捷管理对应的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在构建初期,通常会将研发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软件项目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将研发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时,子项目可以是包括界面设计、编程、功能设计等。当设计了基础的子项目后,即可将软件上市,并可以持续对后续的子项目进行研发,以更新的方式将后续的子项目加入已上市的软件中,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而每个研发项目具体如何划分子项目,划分了多少个子项目,在此不做限定。
S102、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在确定了研发项目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后,可以将这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以供研发人员进行查询以及接标。其中,可以将发布项目信息的这一过程称作发布标,而将研发人员接受子项目的过程称作接标过程。平台则指预先建立的平台,研发人员和发布标的一方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以及接收信息等。而项目信息可以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详情、原型图等,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将项目信息发布到平台上之前,可以先对这若干个子项目进行评审,只有在子项目通过了评审之后,才能够将其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评审可以通过相应的脚本和程序进行评审,当然也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评审。在进行人工评审时,可以通过项目研发对应的管理员(也可以称作敏捷教练)组织相应的专家评委老师对研发项目进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主要基于技术评审和工期评审两方面进行评审,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评审,在此不做限定。其中,技术评审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项目可行性、项目技术方案、需要参与研发的人员等,而工期评审是指对项目研发的整体工期和各角色人员研发分别需要的工作进行评审,工期单位实行人天制。当评审未通过时,例如,项目不具备可行性,工期不合适等,则可以将未通过的原因发送给研发项目的立项人员。当评审通过后,即可将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到平台上。
在发布了项目信息后,各研发人员可以查看项目信息所包含的该子项目的详情、评审老师的意见以及项目的实现方案、需要参与的各角色人员、工期等。在这个环节,研发人员只能查看,不具有修改的权限。
S103、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S104、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在将项目信息发布到平台上后,即发布标后,若有研发人员想要对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子项目进行研发,则可以发送接标请求。其中,可以将研发人员表示的想要研发的子项目称作指定子项目。服务器在接收到接标请求后,若已确定该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则可以将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该研究人员。其中,研究人员可以只包含一个人,也可以指代多个人,在此不做限定。而每个研究人员在接标请求中所对应的指定子项目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在确定研究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时,可以通过人工确定,也可以通过脚本或程序确定。例如,可以先确定研发人员对应的研发角色,以及指定子项目所需的研发角色。研发角色代表研究人员在进行研发任务时所对应的角色,可以包括前端、后台、PC端、手机端等。每个研发人员可以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的研发角色,而每个研发人员可以预先将其对应的研发角色存储在服务器中,以便于服务器在确定了子项目所需的研发角色后,能后判断该研发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即,只有研发人员所对应的研发角色符合该子项目的要求时,才算作具有相应的资质。
当然,若是一个研发人员同时进行多个子项目的研发,可能会导致其中的部分子项目研发速度过慢,进而影响整个项目整体的研发速度。因此,在接收到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之后,可以先确定研发人员当前已接标的子项目的数量。若是已超过了预设阈值,则说明该研发人员已经正在处理了较多的项目研发任务,则不会再将该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该研发人员。若是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可以将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该研发人员。
另外,若是在预设时长内,都未接收到在若干子项目中,相应子项目的接标请求,则可以主动将该相应子项目进行分配。分配的过程可以通过脚本或程序,基于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例如,根据各研发人员目前正在处理的子项目的数量、研发人员擅长处理的领域、当前子项目所针对的领域等进行分配。也可以由敏捷教练或者其他人员进行人工分配。在确定了分配结果后,即可将相应子项目分配给相应的研发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子项目所需的研发人员的数量可能会存在不同,因此,在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时,如果一个子项目需要多个研发人员进行研发,可能会接收到多个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此时,可以在这多个研发人员中,选择至少一个研发人员进行研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是出现了突发情况,例如,研发人员由于某些情况无法继续进行研发任务等,此时可以由研发项目对应的管理员,即敏捷教练,来向服务器发送更换请求,更换请求中可以包括对应的项目信息,以及想要将该子项目交由哪个研发人员去研发。而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更换请求后,即可根据更换请求来重新对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进行分配。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和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和介质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和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和介质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若干个子项目通过评审,其中,所述若干个子项目的评审过程基于技术评审、工期评审中的至少一种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当前已接标的子项目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研发人员对应的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若干个子项目中的,相应子项目对应的接标请求;
在确定所述相应子项目的分配结果后,将所述相应子项目分配给相应的研发人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研发项目的管理员发送的更换请求;
基于所述更换请求,重新对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进行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包括:
基于所述研发人员对应的研发角色,以及所述指定子项目所需的研发角色,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其中,所述研发角色包括前端、后台、PC端、手机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包括:
接收到多个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
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包括:
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多个研发人员中的至少一个研发人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信息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详情、原型图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10.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确定研发项目所对应的若干个子项目;
将所述若干个子项目对应的项目信息发布在相应的平台上;
接收研发人员发送的接标请求,其中,所述接标请求表示所述研发人员请求对所述若干个至项目中的指定子项目进行研发;
在确定所述研发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后,将所述指定子项目的研发任务分配给所述研发人员。
CN202010467539.3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Withdrawn CN111754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539.3A CN111754079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539.3A CN111754079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4079A true CN111754079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7539.3A Withdrawn CN111754079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40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005A (zh) * 2021-05-27 2021-09-17 招银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18951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模式的人员池管控方法
CN117635044A (zh) * 2023-11-29 2024-03-01 武汉荆楚点石数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游戏研发项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005A (zh) * 2021-05-27 2021-09-17 招银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18951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模式的人员池管控方法
CN117635044A (zh) * 2023-11-29 2024-03-01 武汉荆楚点石数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游戏研发项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4079A (zh)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研发方法、设备及介质
Sürie et al. Supply chain analysis
US20190392369A1 (en) Cognitive scheduling for cooperative tasks
US10679178B2 (en) Big data sourcing simulator
CN108491254A (zh) 一种数据仓库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9003014B2 (en) Modular cloud dynamic application assignment
US7865382B2 (en) Compliance control framework
CN109934708A (zh) 一种本地多策略模拟交易方法及系统装置
US11782808B2 (en) Chaos experiment execution for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US20210365856A1 (en)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for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CN111047377A (zh) 产品供应链上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Singhto et al. Adopting a combination of Scrum and Waterfall methodologies in developing Tailor-made SaaS products for Thai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SMEs
CN115170085A (zh) 审批流程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US20080300837A1 (e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Improved Selection of Agreements Between Entities
CN109829639A (zh) 服务项目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1754080A (zh) 一种基于敏捷管理的项目评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5511959A (zh) 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201602838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use multi-factor capacity constraints for product-based release and team planning
Othman et al. A review 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issues surrounding dyna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ICT project: Formation of research area
US20180218306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ognitive project manager engine
Chilt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IT projects: using schedule optimization
Steinberg High velocity itsm: Agile it service management for rapid change in a world of devops, lean it and cloud computing
Godse et al. Improv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knowledge areas using Scrum technique
Meier et al. Robust Manufacturing Through Integrated Industrial Services: The Delivery Management
De Snoo et al.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 planning and shop floor: case description and relocation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