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847A -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847A
CN111752847A CN202010616539.5A CN202010616539A CN111752847A CN 111752847 A CN111752847 A CN 111752847A CN 202010616539 A CN202010616539 A CN 202010616539A CN 111752847 A CN111752847 A CN 111752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ison
data
reference data
rul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6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65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96Methods or tools to render software testable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本实施例通过将接口比对方法在微服务器中应用,使比对方法可应用更多应用场景,对于任意需要比对的数据都可进行比对,并且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接受用户的配置参数,可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对比报告,极大地提升了校验的灵活性和对比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校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接口diff即接口对比,就是对接口的返回结果进行比对,找出结果的差异之处。广泛意义上说,接口diff不局限于接口的个数(1、2、3、4…个接口等),也不局限于接口的返回形式(例如,json、string、xml等),当然也不局限于接口的请求方式。接口diff类似于git中的代码diff,根本目的在于找出返回结果之间的差异。
项目测试中的接口对比较常用的应用场景包括:代码做了修改,需要回归之前的众多接口是否被“改坏”,此时,采用一种回归形式就是接口diff。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应用于微服务器,包括:
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差异;
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得到所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包括:
基于相同任务多次执行对应的多个所述基准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主动噪声;
基于所述主动噪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主动降噪;和/或,
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定过滤节点,对所述原始差异中所述设定过滤节点以及所述设定过滤节点对应的键值执行被动降噪。
可选地,在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本次校验的校验标识;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标识对应一条数据条目;
将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所述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可选地,还包括:
将所述差异结果存入所述差异结果对应的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前端显示请求,根据所述前端显示请求获取相应的差异结果,并对所述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和显示。
可选地,在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之前,还包括:
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基于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执行结果获得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
可选地,所述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基于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执行结果获得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包括:
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
将所述原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所述基准数据,将所述新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所述比对数据。
可选地,在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
基于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类型和/或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名称,将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配得到相应的任务队列中;其中,所述任务队列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测试比对任务;
所述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任务队列中获得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并执行。
可选地,在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之后,还包括:
为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匹配对应的任务标识,并将所述任务标识存入远程字典服务;
在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十分执行成功的结果存入所述远程字典服务,并与所述任务标识相对应。
可选地,在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原代码真实运行的历史日志作为初始案例,对所述初始案例按照配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初始案例作为所述测试案例;和/或,
接收上传的测试案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器,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校验比对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校验比对模块,包括:
处理器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差异;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得到所述差异结果。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在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时,用于基于相同任务多次执行对应的多个所述基准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主动噪声;基于所述主动噪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主动降噪;和/或,
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定过滤节点,对所述原始差异中所述设定过滤节点以及所述设定过滤节点对应的键值执行被动降噪。
可选地,所述微服务器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本次校验的校验标识;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标识对应一条数据条目;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所述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可选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差异结果存入所述差异结果对应的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可选地,所述微服务器还包括:
前端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前端显示请求,根据所述前端显示请求获取相应的差异结果,并对所述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和显示。
可选地,所述微服务器还包括:
任务执行模块,用于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基于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执行结果获得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将所述原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所述基准数据,将所述新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所述比对数据。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基于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类型和/或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名称,将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配得到相应的任务队列中;其中,所述任务队列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测试比对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任务队列中获得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并执行。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为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匹配对应的任务标识,并将所述任务标识存入远程字典服务;将所述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十分执行成功的结果存入所述远程字典服务,并与所述任务标识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原代码真实运行的历史日志作为初始案例,对所述初始案例按照配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初始案例作为所述测试案例;和/或,接收上传的测试案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接口比对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接口比对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本实施例通过将接口比对方法在微服务器中应用,使比对方法可应用更多应用场景,对于任意需要比对的数据都可进行比对,并且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接受用户的配置参数,可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对比报告,极大地提升了校验的灵活性和对比的准确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6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62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503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申请概述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diff平台依赖于接收的数据所在的服务器,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对于不同的数据对比需要对于不同的diff平台,无法适应对比规则多样化,并且diff的准确度不够。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应用在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上,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在对接diff平台的过程中,不同的业务对对比/校验的个性化需求比较多。例如:只需要关注接口返回值的某个/些价值(value)是否相等,或某个value的类型、长度是否符合某种个性化要求;配置参数的接收,可以是为用户提供多种可选参数,用户根据个性化需求选择至少一种配置参数;或者,用户根据个性化需求直接输入配置参数;可选地,每种配置参数可对应至少一种校验规则,每种校验规则对应一种规则处理器,通过规则处理器可是相对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104,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可以来自任意业务方,以其中一组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另一组数据作为比对数据,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
步骤106,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输入的配置参数对应的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提升了校验的灵活性,实现了仅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校验比对,提升了比对效率。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比对方法,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本实施例通过将接口比对方法在微服务器中应用,使比对方法可应用更多应用场景,对于任意需要比对的数据都可进行比对,并且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接受用户的配置参数,可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对比报告,极大地提升了校验的灵活性和对比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接口比对方法应用的微服务器与DIFF平台解耦,微服务器独立具备支持所有diff类工具对比校验的能力;支持多种类的校验和提高了对比功能的准确率,降低排查问题难度,提高产品质量。
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6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61,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
步骤1062,基于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本实施例中,每种校验规则对应一种规则处理器,并且,校验规则确定了规则处理器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可选地,校验规则用于表示对全部或部分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逻辑(例如,对比、判断等),校验规则可包括如表1所示的11种:
Figure BDA0002563926010000101
表1一个可选示例中包括的11种校验规则
表1中的“XXX”可以为任意设置的值;对应上述表1可知,对应存在11种规则处理器,例如:compare处理器,filter处理器,isType处理器,equal处理器,notEqual处理器,less处理器,lessEqual处理器,more处理器,moreEqual处理器,contain处理器和notContain处理器;利用获得的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按照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得到用户需要的个性化的差异结果。
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62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基于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差。
步骤302,对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之后,利用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本次对比使用三种规则处理器:compare处理器:对比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中的所有的值;filter处理器:表示过滤掉ab节点下的aa节点(即diff_data入参中ab下的aa节点);isType处理器:表示要判断ab节点下的test节点是否为int类型。在实际处理中:先用compre处理器对基准数据(origin_data)和比对数据(diff_data)的值以及类型进行对比;然后再使用isType处理器,判断ab节点下的test是否是int类型;最后再使用filter处理器进行降噪,过滤掉ab节点下的aa节点;最终将以上三步的结果聚合起来,就是本次对比产生的最终差异。
可选地,步骤302可以包括:
基于相同任务多次执行对应的多个基准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主动噪声;
基于主动噪声对原始差异进行主动降噪;和/或,
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定过滤节点,对原始差异中设定过滤节点以及设定过滤节点对应的键值执行被动降噪。
在实际对比测试中,会存在有业务方实际上不需要关注的差异,例如:时间戳、请求IP或其他非业务相关的数据,本实施例将此类节点数据归类为“噪音”,不显示给用户,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针对“噪音”问题,本实施例采用主动和/或被动降噪的方式进行过滤,以降低对业务人员的干扰。主动降噪:在每日执行的定时(cron)任务中,DIFF平台会对同一接口相同请求参数进行多次分发,将多次返回结果中不同的<k,v>(<节点位置,节点值>)标记为噪音并加以记录;在执行diff过程中,被标记为噪音的数据将不再参与对比。被动降噪:业务人员可根据需要在编辑页面针对某接口的特定key进行过滤,在实际进行对比时,此处key对应的value将不再参与对比,可选地,可通过filter处理器实现被动降噪。以上两种降噪方式都是通过jsonpath的形式记录准确的节点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2,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步骤404,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步骤405,对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本次校验的校验标识。
其中,每个校验标识对应一条数据条目。
步骤406,将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步骤407,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步骤408,将差异结果存入差异结果对应的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本实施例中,将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例如,md5编码等),以编码结果构成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用于表示本次比对;选择对应的规则处理器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聚合后得到二者的差异结果并进行存储,按照唯一的标识可确定得到的差异结果存储的位置;即,确定本次比对的唯一标识后,为本次比对建立对应的存储位置(如,一个数据条目),将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该存储位置,在得到差异结果后,按照唯一标识,将差异结果也存入该存储位置,以便后续查找和显示。
在得到差异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前端显示请求,根据前端显示请求获取相应的差异结果,并对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和显示。
可选地,前端显示请求可以在任意时刻接收,接收前端显示请求的方式可以包括:用户点击带有md5的url,触发前端显示请求;此时微服务器前端模块将对应的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并在前端显示,用户可在前端查看到经过渲染的个性化的差异结果。
图5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2,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步骤503,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基于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执行结果获得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将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发送到微服务进行比对之前,可按照接口分别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聚合;每个接口可对应多个案例,将不同接口对应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通过对应的接口发送到微服务器中进行接口比对。
步骤504,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步骤506,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本实施例中,对更新的代码更新后,基于新老代码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获得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通过微服务器获得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弥补了手工/自动化测试代码更新的不足,无需手工添加case,人工成本低,效率更高。
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503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31,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
步骤5032,将原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新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比对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新代码产生,通常需要对新代码进行测试,以确定新代码是否存在“改坏”的地方;此时,原代码在线上服务器中,新代码(通常只对老代码修改了部分)在测试服务器中,通过在不同的服务器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并对得到的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即可确定新代码的修改带来的效果;可选地,本实施例仅对新代码修改的部分进行测试比对,提高了测试比对效率。
可选地,在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
基于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类型和/或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名称,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配得到相应的任务队列中。
其中,任务队列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测试比对任务。
此时,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具体过程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从任务队列中获得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并执行。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请求触发对当前测试比对任务;或者,根据新代码的产生,自动触发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在接收触发请求之后,首先检查即将执行测试比对任务的各个服务器是否可用户(例如,通过发送一个验证请求进行验证服务和/或域名是否可用),如果可用,继续执行,如果不可用,返回重新检查;可选地,在根据用户触发当前测试比对任务之后,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推送到任务调度中心,在任务调度中心实现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排序到对应队列和对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监控;具体地,根据配置文件(Config)识别任务名称,Broker协商将不同的任务(类型不同或名称不同)路由到对应的队列(例如,每个队列对应一个任务类型,或每个队列对应一个任务名称),通过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加入到对应的队列中,通过排列到对应的队列中以控制多个测试比对任务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执行,减少了由于任务执行无序导致的结果错乱的情况;执行队列中的任务,Worker监听队列,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任务详细结果(得到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发送到微服务器进行检测比对,或存入数据库,在之后接收到接口数据请求将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发送到微服务器。
可选地,在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之后,还包括:
为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匹配对应的任务标识,并将任务标识存入远程字典服务;
在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之后,还包括:
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十分执行成功的结果存入远程字典服务,并与任务标识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采用远程字典服务(Redis)作为“中间人”,为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配一个唯一的用于标识该任务的任务id,以该任务id为标识,将得到的比对是否成功的结果进行存储,并基于该任务id对测试比对任务进行监控,并可将比对是否成功的结果写入Redis;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标识分配、存储以及结果存储也可以是在任务调度中心完成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之前,还包括:
获取原代码真实运行的历史日志作为初始案例,对初始案例按照配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初始案例作为测试案例;和/或,
接收上传的测试案例。
本实施例中的测试案例的来源可以是以真实日志获取的、或用户自行上传的、或者,是结合真实日志获取的和用户自行上传的共同构成;基于真实日志获取测试案例的过程可包括:获取原代码每天执行的定时任务中的业务日志(真实日志),以该业务日志生成基础案例(Case);通过业务方设置的配置对基础案例进行处理(例如,对基础案例进行筛选等处理,具体处理方式根据用户配置自定义规则实现)生成新的案例,新的案例可支持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如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相应指令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任一种接口比对方法。下文不再赘述。
示例性装置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器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数据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校验比对模块73,用于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服务器,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本实施例通过将接口比对方法在微服务器中应用,使比对方法可应用更多应用场景,对于任意需要比对的数据都可进行比对,并且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接受用户的配置参数,可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对比报告,极大地提升了校验的灵活性和对比的准确性。
可选地,校验比对模块73,包括:
处理器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一种校验规则,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数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差异;对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可选地,数据处理单元在对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时,用于基于相同任务多次执行对应的多个所述基准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主动噪声;基于主动噪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主动降噪;和/或,
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定过滤节点,对原始差异中设定过滤节点以及设定过滤节点对应的键值执行被动降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器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本次校验的校验标识;其中,每个校验标识对应一条数据条目;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基准数据、比对数据和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可选地,数据存储模块,还用于将差异结果存入差异结果对应的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器还包括:
前端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前端显示请求,根据前端显示请求获取相应的差异结果,并对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和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器还包括:
任务执行模块,用于执行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基于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执行结果获得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可选地,任务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运行原代码和新代码执行相同的测试案例;将原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新代码输出的结果数据作为比对数据。
可选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触发请求;基于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类型和/或当前测试比对任务的名称,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配得到相应的任务队列中;其中,任务队列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测试比对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从任务队列中获得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并执行。
可选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为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分匹配对应的任务标识,并将任务标识存入远程字典服务;将当前测试比对任务十分执行成功的结果存入远程字典服务,并与任务标识相对应。
可选地,任务执行模块,还用于获取原代码真实运行的历史日志作为初始案例,对初始案例按照配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初始案例作为测试案例;和/或,接收上传的测试案例。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1和存储器82。
处理器8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8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8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8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接口比对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83和输出装置8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例如,在该电子设备是第一设备100或第二设备200时,该输入装置83可以是上述的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用于捕捉声源的输入信号。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8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设备8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8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设备8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8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80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接口比对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接口比对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接口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服务器,包括:
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确定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差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规则处理器依次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差异;
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得到所述差异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至少一次降噪处理,包括:
基于相同任务多次执行对应的多个所述基准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主动噪声;
基于所述主动噪声对所述原始差异进行主动降噪;和/或,
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定过滤节点,对所述原始差异中所述设定过滤节点以及所述设定过滤节点对应的键值执行被动降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本次校验的校验标识;其中,每个所述校验标识对应一条数据条目;
将所述基准数据、所述比对数据和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存入所述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差异结果存入所述差异结果对应的校验标识对应的数据条目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前端显示请求,根据所述前端显示请求获取相应的差异结果,并对所述差异结果进行渲染和显示。
8.一种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确定至少一种校验规则;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口返回的待检验的基准数据和比对数据;
校验比对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校验规则,对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比对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得到差异结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接口比对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接口比对方法。
CN202010616539.5A 2020-06-30 2020-06-30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752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6539.5A CN111752847A (zh) 2020-06-30 2020-06-30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6539.5A CN111752847A (zh) 2020-06-30 2020-06-30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847A true CN111752847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6539.5A Pending CN111752847A (zh) 2020-06-30 2020-06-30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28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2496A (zh) * 2021-07-09 2021-11-19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104A (zh) * 2017-04-12 2018-10-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功能对比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N109101812A (zh) * 2018-08-28 2018-12-28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校验方法、装置、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15013A (zh) * 2019-01-02 2019-05-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57634A (zh) * 2018-12-15 2019-06-0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测试参数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89343A (zh) * 2019-07-31 2019-11-22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服务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45756A (zh) * 2019-12-10 2020-04-2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接口服务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104A (zh) * 2017-04-12 2018-10-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功能对比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N109101812A (zh) * 2018-08-28 2018-12-28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校验方法、装置、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57634A (zh) * 2018-12-15 2019-06-0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测试参数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5013A (zh) * 2019-01-02 2019-05-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89343A (zh) * 2019-07-31 2019-11-22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服务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45756A (zh) * 2019-12-10 2020-04-2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接口服务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2496A (zh) * 2021-07-09 2021-11-19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672496B (zh) * 2021-07-09 2023-12-22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3271B2 (en) Querying distributed log data using virtual fields defined in query strings
US201801135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rocess flows from log files and visualizing the flow
JP2019500680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43891B (zh) 容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2633A (zh) 接口的异常调用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8801A (zh) 软件程序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4504346B2 (ja) トラブル要因検出プログラム、トラブル要因検出方法およびトラブル要因検出装置
US10970200B2 (en) Test result triage for a failed code validation
CN109409948B (zh) 交易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8396A (zh) 数据查询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807955A (zh) 信息审核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52847A (zh) 接口比对方法和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704273B (zh) 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33936A (zh) 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74533B (zh)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Web服务故障的定位装置和方法
CN11107876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713666B (zh) 验证信息的识别显示方法、装置
CN110362294A (zh) 开发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09026B (zh) 对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67602A1 (en) Sanctions Screening
CN114371866A (zh) 业务系统的版本重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070299849A1 (en) Logging of application messages
CN111158654A (zh) 算法调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53316B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25143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