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1849A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51849A CN111751849A CN201910700452.3A CN201910700452A CN111751849A CN 111751849 A CN111751849 A CN 111751849A CN 201910700452 A CN201910700452 A CN 201910700452A CN 111751849 A CN111751849 A CN 1117518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pressure
- wearable device
- floor
- wearable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17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01C21/2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navig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01C5/06—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by using barometric mea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该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若判断出该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根据该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若判断出气压稳定,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该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结合楼层信息,利用无线信号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室内定位是一个存在极大发展空间的技术领域。当前,室内定位一般采用基于Wi-Fi的位置指纹法,因为当室内环境基本被Wi-Fi信号所覆盖时,利用Wi-Fi进行定位无需重新部署定位设备,是一个经济方便的方法。然而,由于Wi-Fi并非专门为定位所设计,传统上基于时间和角度的定位方法在室内定位的场景下并不直接适用,例如,由于Wi-Fi信号的立体传播范围较广,导致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较差,很难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
若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
若判断出气压稳定,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包括:
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若位于,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位于,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所述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不稳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
下载所述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
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所述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的步骤;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所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位于所述室内的目标地点;
根据所述目标地点和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偏离所述行动路线时,输出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根据所述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出气压稳定时,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
第二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不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时,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所述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不稳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之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以及,下载所述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是否正确;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校验单元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正确时,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之后,利用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所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之后,接收用户输入的位于所述室内的目标地点;
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地点和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偏离所述行动路线时,输出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实时检测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并根据该变化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当判断出该可穿戴设备进入室内环境时,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并可以根据该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若判断出气压稳定,依据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可以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该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或高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处楼层的信息,可以利用无线信号(如Wi-Fi、蓝牙信号等)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室内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可穿戴设备根据其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其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若是,执行步骤102~步骤103;若否,结束本流程。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具备定位功能及可穿戴性质的各类设备或系统(如智能手表、手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自身的GPS模块来检测GPS信号强度的变化,若GPS信号强度减弱至某一预先配置的阈值以下,可以判断该可穿戴设备进入到室内环境,执行步骤102~步骤103;否则,结束本流程。
102、可穿戴设备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示例性的,由低处向高处移动时,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反之亦然。若在水平面移动,气压在某一范围内保持稳定。
例如,可穿戴设备随用户搭乘扶梯而由低处向高处移动时,可以检测到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呈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又例如,可穿戴设备随用户在同一楼层移动时,可以检测到气压维持在某一范围内小幅波动,总体上保持稳定。
103、可穿戴设备根据上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若是,执行步骤104~步骤105;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根据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具体是判断某一时间范围内若干次检测到的气压值是否满足预先配置的气压稳定条件。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计算某一时间范围内若干次检测到的气压值的方差是否满足预先配置的方差范围,若是,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104~步骤105;若否,判断出气压不稳定,结束本流程。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判断某一时间范围内若干次检测到的气压值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若是,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104~步骤105;若否,可穿戴设备可以判断上述某一时间范围内若干次检测到的气压值中超出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是,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104~步骤105;若否,判断出气压不稳定,结束本流程。
104、可穿戴设备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其所处的楼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可以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高度,结合楼层高度信息,可以换算成该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举例来说,当气压稳定时,可以选取某一时间范围内若干次检测到的气压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计算可穿戴设备所处楼层所需的气压值。
105、可穿戴设备结合其所处的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其具体位置。
示例性的,无线信号可以包括Wi-Fi信号、蓝牙信号、可见光等可用于实施室内定位算法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楼层可以被划分成若干区域(如若干办公区域、若干学习区域等),每一个区域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并且每一个区域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子标签,该第一电子标签中存储有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而每一个区域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子标签,该第二电子标签中存储有位置信息清除指令;当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通过某一区域的入口进入该区域时,该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从该区域的入口处设置的第一电子标签中读取出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并将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作为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当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通过该区域的出口离开该区域时,该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从该区域的出口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标签中读取出位置信息清除指令,并根据该位置信息清除指令将之前读取到的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清除。
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动态地更新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提升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该可穿戴设备通过短距离通信方式从该入口处设置的第一电子标签中读取出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并将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作为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之后,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向服务设备(如该楼层属于学校建筑物的楼层时,该服务设备可以是设置在学校内的服务设备)上报该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相应地,该服务设备可以根据该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信息,先确定出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如学生的姓名和班级),然后再根据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如学生的姓名和班级),确定出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的位置信息;进一步的,服务设备可以校验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的位置信息与该可穿戴设备上报的该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是否匹配,若不匹配,服务设备可以向该可穿戴设备推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的位置信息,以便于敦促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尽快从外面归位至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
更进一步的,服务设备校验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的位置信息与该可穿戴设备上报的该可穿戴设备在该楼层中的具体位置匹配时,服务设备还可以将第一指令发送至该可穿戴设备,第一指令用于指令该可穿戴设备上报该可穿戴设备相对于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中的、某一固定位置的参考设备(如其他用户使用的设备)的位置;以及,获取该可穿戴设备上报的、该可穿戴设备相对于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中的、某一固定位置的参考设备(如其他用户使用的设备)的位置;以及,校验该可穿戴设备相对于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中的、某一固定位置的参考设备(如其他用户使用的设备)的位置与预先指定的该可穿戴设备相对于被指定的区域(如被指定的办公区域或学习区域)中的、某一固定位置的参考设备(如其他用户使用的设备)的指定位置是否匹配,若不匹配,下发通知消息至该可穿戴设备,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可穿戴设备及时内部归位。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室内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可穿戴设备根据其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其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若是,执行步骤202~步骤203;若否,结束本流程。
202、可穿戴设备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203、可穿戴设备判断该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205~步骤208;若否,执行步骤204。
204、可穿戴设备判断该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是,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205~步骤208;若否,判断出气压不稳定,结束本流程。
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在随用户出入封闭空间、颠簸、掉落时,都有可能出现检测到的气压变化趋势超出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情况,若类似情况出现的次数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可以认为总体上气压变化趋势仍然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时,可以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205~步骤208;否则,判断出气压不稳定,结束本流程。
205、可穿戴设备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其所处的楼层。
206、可穿戴设备向其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上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
207、可穿戴设备下载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其中,该可穿戴设备与上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208、可穿戴设备根据上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其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步骤209;若不正确,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提供了可穿戴设备所处建筑中的两组一一对应的气压与高度数据,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建立该建筑中气压与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数学模型校验其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
举例来说,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对该建筑中气压与高度关系进行函数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并校验其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步骤209;若不正确,结束本流程。
更进一步的,上述函数拟合可以是对该建筑中气压与高度关系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并校验其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
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外部数据校验楼层定位结果,提高室内定位的可靠性。
209、可穿戴设备结合其所处的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其具体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进入一栋建筑(如百货商场)的某一楼层,并通过该楼层的某一区域(如百货商场中的一间商铺);该可穿戴设备通过该区域的电子标签获取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同时向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在该区域检测到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信息;接下来,该可穿戴设备执行上述步骤207~步骤209,检测并校验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与该区域在该楼层中的位置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向对应的服务设备发出删除上述气压值的指令,并重新上传新检测到的气压值,直到校验正确;进一步的,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上传用户手动编辑的标签(如商铺名称、商铺评价)。在此基础上,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依次进入该建筑每一楼层的每一区域,完成室内地图测绘工作。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利用外部数据校验楼层定位结果,提高室内定位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室内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可穿戴设备根据其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其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若是,执行步骤302~步骤303;若否,结束本流程。
302、可穿戴设备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303、可穿戴设备判断该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305~步骤308;若否,执行步骤304。
304、可穿戴设备判断该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是,判断出气压稳定,执行步骤305~步骤308;若否,判断出气压不稳定,结束本流程。
305、可穿戴设备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其所处的楼层。
306、可穿戴设备向其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上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
307、可穿戴设备下载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其中,该可穿戴设备与上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308、可穿戴设备根据上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其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步骤309~步骤315;若不正确,结束本流程。
309、可穿戴设备结合其所处的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其具体位置。
310、可穿戴设备利用上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其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311、可穿戴设备根据该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计算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具体是根据与其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统计出该建筑每一楼层中的设备分布密度、用户平均滞留时间和移动趋势,再以此为基础计算人流密度。
312、可穿戴设备输出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313、可穿戴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位于室内的目标地点。
314、可穿戴设备根据该目标地点和上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
315、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其具体位置偏离上述行动路线时,输出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步骤310~步骤315,能够利用室内定位有效解决室内导航和联络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两台同类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上传和下载室内定位数据,以其对应的服务设备为媒介实现位置共享。例如,两台可穿戴设备可以共享定位,再由其中一台可穿戴设备导航前往另一台可穿戴设备的定位。这一过程可以是动态的,两台可穿戴设备可以随时根据对方更新的定位数据,重新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直到两者的定位重合或接收到用户的中断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台可穿戴设备A和B分别位于一栋建筑(如百货商场)的不同楼层中,分别执行上述步骤301~步骤309,检测各自的具体位置并从服务设备下载得到对方的定位数据;接下来,其中一台可穿戴设备A执行上述步骤310~步骤313,其中,目标地点被指定为另一台可穿戴设备B的定位;可穿戴设备A根据可穿戴设备B的定位,以及由上述步骤311得到的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前往B的定位的行动路线,并在检测到A偏航时发出提醒信息。同时,在此基础上,可穿戴设备B也可以执行上述步骤310~步骤313,其中,目标地点被指定为A的定位;接下来,B同样制定前往A的行动路线,并在检测到自身偏航时发出提醒信息。又在此基础上,A和B每隔一段预设的时间后自动进行刷新,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结束位置共享。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可以在上传和下载室内定位数据的同时,利用上传和下载端口实现与其他电子设备的简单通信。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定时向对应的监控设备发送其具体位置,当监控设备的用户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定位存在异常时,可以通过该监控设备向可穿戴设备发出问询或警告信息,可穿戴设备可以在用户的操作下回复该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随用户(如儿童)进入一栋建筑时,执行上述步骤301~步骤309,检测其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可穿戴设备以服务设备为媒介,向对应的监控设备(如家长的智能手机)发送定位数据;当监控设备接收到该定位数据,并且其用户(如家长)认为该定位数据存在异常时,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向可穿戴设备发出单向的短信问询或铃声警告;在收到问询或警告信息后,可穿戴设备输出该信息,并在用户(如儿童)的操作下进行文字或语音回复。更进一步的,监控设备的用户(如家长)也可以向可穿戴设备直接发起双向的通话请求,该可穿戴设备在其用户(如儿童)确认接听后接通通话。
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室内定位有效解决室内导航和联络问题。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利用外部数据校验楼层定位结果,提高室内定位的可靠性。
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室内定位方法,能够利用室内定位有效解决室内导航和联络问题。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根据上述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该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
第二检测单元402,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401判断出该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检测其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判断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
第一计算单元404,用于在判断单元403根据该气压变化趋势判断出气压稳定时,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该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第三检测单元405,用于结合上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由图4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4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相比较,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传输单元406,用于在第一计算单元404根据上述气压值计算该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之后,向该可穿戴设备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上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以及,下载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
校验单元407,用于根据上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该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是否正确;
上述第三检测单元405,用于在校验单元407根据上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出该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正确时,结合上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其中,该可穿戴设备与上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中,上述判断单元403,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判断上述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
第二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子单元判断出上述气压变化趋势不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时,判断该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所述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不稳定。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此外,实施图5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外部数据校验楼层定位结果,提高室内定位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由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5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相比较,图6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408,用于在第三检测单元405结合上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该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之后,利用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该可穿戴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第三计算单元409,用于根据该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输出单元410,用于输出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输入单元411,用于在输出单元410输出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之后,接收用户输入的位于室内的目标地点;
决策单元412,用于根据该目标地点和上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
上述输出单元410,还用于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其具体位置偏离上述行动路线时,输出提醒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法,两台同类可穿戴设备的传输单元406还可用于上传和下载室内定位数据,以其对应的服务设备为媒介实现位置共享。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法,传输单元406在上传和下载定位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上传和下载端口实现与其他电子设备的简单通信。
可见,实施图6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室内定位时的楼层定位精度,从而满足当前应用越来越高的定位精度要求。
此外,实施图6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外部数据校验楼层定位结果,提高室内定位的可靠性。
此外,实施图6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室内定位有效解决室内导航和联络问题。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701;
与存储器701耦合的处理器702;
其中,处理器702调用存储器7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1~图3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3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图1~图3任意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
若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
若判断出气压稳定,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包括:
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若位于,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位于,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所述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不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
下载所述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
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是否正确,若正确,执行所述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的步骤;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所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位于所述室内的目标地点;
根据所述目标地点和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制定合适的行动路线;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偏离所述行动路线时,输出提醒信息。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GPS信号强度的变化;以及,根据所述GPS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室外进入室内;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判断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移动时的气压变化趋势;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气压是否稳定;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气压变化趋势判断出气压稳定时,根据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是否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
第二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不位于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内时,判断所述气压变化趋势中超出所述预先配置的气压波动范围的次数是否在允许次数范围内,若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稳定;若不在允许次数范围内,判断出气压不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气压稳定时的气压值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楼层之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服务设备上传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以及,下载所述服务设备上保存的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是否正确;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校验单元根据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校验出所述可穿戴设备上传的所述气压值和对应的所述楼层正确时,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结合所述楼层,利用无线信号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具体位置之后,利用所述其他设备上传的气压值和对应的楼层数据,统计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同时位于同一建筑中的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及所处楼层,计算所述室内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每一楼层的人流密度,以供用户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种所述室内定位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0452.3A CN11175184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0452.3A CN11175184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51849A true CN111751849A (zh) | 2020-10-09 |
CN111751849B CN111751849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7267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0452.3A Active CN11175184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5184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6587A (zh) * | 2021-04-07 | 2021-07-27 | 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室内外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3645568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定位器的楼层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
CN114838707A (zh) * | 2022-03-02 | 2022-08-02 | 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穿戴设备推算楼层高度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6736A (zh) * | 2010-05-12 | 2010-09-29 | 苏州位置科技有限公司 | 室内精确定位系统和方法 |
CN102075936A (zh) * | 2010-12-28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及终端 |
KR20140047978A (ko) * | 2012-10-15 | 2014-04-23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기압 정보를 이용한 측위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측위 장치 |
US20150006100A1 (en) * | 2013-06-27 | 2015-01-01 | Google Inc. | Enhancing geolocation using barometric data to determine floors at a location |
CN105203095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博康云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三维空间实时路径导航方法及导航系统 |
CN105682022A (zh) * | 2015-12-30 | 2016-06-1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Android设备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
CN105704677A (zh) * | 2016-03-25 | 2016-06-22 | 北京智慧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气压计的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6557949A (zh) * | 2016-10-26 | 2017-04-05 |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慧商圈的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
CN106714102A (zh) * | 2016-11-15 | 2017-05-2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利用智能手机辅助室内定位的方法 |
CN107416623A (zh) * | 2017-06-29 | 2017-12-01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一种楼层检测提示系统及方法 |
CN109525935A (zh) * | 2018-11-23 | 2019-03-26 | 武汉大学 | 一种针对普适室内环境的智能楼层感知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09974694A (zh) * | 2019-03-11 | 2019-07-05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uwb/imu/气压计的室内行人3d定位方法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10700452.3A patent/CN1117518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6736A (zh) * | 2010-05-12 | 2010-09-29 | 苏州位置科技有限公司 | 室内精确定位系统和方法 |
CN102075936A (zh) * | 2010-12-28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及终端 |
KR20140047978A (ko) * | 2012-10-15 | 2014-04-23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기압 정보를 이용한 측위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측위 장치 |
US20150006100A1 (en) * | 2013-06-27 | 2015-01-01 | Google Inc. | Enhancing geolocation using barometric data to determine floors at a location |
CN105203095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博康云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三维空间实时路径导航方法及导航系统 |
CN105682022A (zh) * | 2015-12-30 | 2016-06-1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Android设备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
CN105704677A (zh) * | 2016-03-25 | 2016-06-22 | 北京智慧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气压计的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6557949A (zh) * | 2016-10-26 | 2017-04-05 |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慧商圈的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
CN106714102A (zh) * | 2016-11-15 | 2017-05-2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利用智能手机辅助室内定位的方法 |
CN107416623A (zh) * | 2017-06-29 | 2017-12-01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一种楼层检测提示系统及方法 |
CN109525935A (zh) * | 2018-11-23 | 2019-03-26 | 武汉大学 | 一种针对普适室内环境的智能楼层感知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09974694A (zh) * | 2019-03-11 | 2019-07-05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uwb/imu/气压计的室内行人3d定位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6587A (zh) * | 2021-04-07 | 2021-07-27 | 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室内外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3645568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定位器的楼层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
CN113645568B (zh) * | 2021-08-12 | 2024-02-27 | 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定位器的楼层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
CN114838707A (zh) * | 2022-03-02 | 2022-08-02 | 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穿戴设备推算楼层高度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838707B (zh) * | 2022-03-02 | 2024-03-15 | 甄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穿戴设备推算楼层高度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51849B (zh)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42150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граммируем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траекторией движе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к лифту/эскалатору | |
US10832560B1 (en) | Emergency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
US1103743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ed individual violation instruction | |
AU201520228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voice based personalized interactive evacuation guidance | |
CN103581821A (zh) | 测距方法及装置 | |
CN111751849A (zh)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5371850B (zh) | 一种路线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101560200B1 (ko) | 크라우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위치 관제 시스템 | |
EP3433839A1 (en) |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 |
WO2016067786A1 (ja) | プログラム、無線端末及び情報収集装置 | |
KR101637378B1 (ko) | 웨어러블 블루투스 기기를 이용한 미아 방지 시스템 | |
KR20160089811A (ko) | 공연 관련 콘텐츠 제공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 |
CN111107322B (zh) | 基于电子围栏的监控方法、终端、终端群组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076169A1 (en) |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mobile radio | |
KR20180014919A (ko) | 안드로이드 기반 하에서 사설 와이파이 무선공유기(ap)의 기능과 gps 기능을 이용한 특정 위치 출입 판단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ap 의 다자간 등록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CN105929432B (zh) | 一种混合定位方法、定位终端及混合定位系统 | |
KR102082711B1 (ko) | 위치 추적 방법 및 위치 추적 시스템 | |
JP6223302B2 (ja) | 携帯端末を所持したユーザの滞在判定が可能な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 |
WO2017164389A1 (ja) | 情報提供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4019807A (zh) | 用于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050091465A (ko) | 휴대단말기를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 |
CN113055838A (zh) | 室内定位系统、室内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20170029270A (ko) | 네트워크 비콘 장치를 이용한 이동형 비콘 장치의 위치를 추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814824A (zh) | 一种关联关系的获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 |
CN111750848A (zh) | 一种楼栋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