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7696B -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7696B
CN111747696B CN202010657111.5A CN202010657111A CN111747696B CN 111747696 B CN111747696 B CN 111747696B CN 202010657111 A CN202010657111 A CN 202010657111A CN 111747696 B CN111747696 B CN 111747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mud
slag
pretreatment
geopolymer
household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71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7696A (zh
Inventor
李江山
薛强
孙跃辉
孙琦
陈新
潘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6571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7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7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0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neral polymers, e.g. geopolymers of the Davidovits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2Agglomerated materials, e.g. artificial aggregates
    • C04B18/027Lightweigh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04B20/026Comminuting, e.g. by grinding or breaking; Defibrillating fibres other than asbesto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04B20/04Heat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2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后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将所述生坯干燥,后进行第一加热,后冷却,获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进行第二加热,后冷却,获得改性赤泥;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本发明可提高赤泥、垃圾焚烧炉渣、市政污泥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red mud)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MSWI bottom ash)均为固体废弃物,其中赤泥是工业生产氧化铝的副产物,每生产一吨氧化铝,就有1-2吨的赤泥产生。赤泥的颗粒细小,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占总体的90%以上,细小的颗粒极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由于氧化铝的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碱,导致赤泥的碱性较强,除此之外,赤泥中还含有部分稀土元素和镭、钾、镀等微量放射性元素。由于赤泥特殊性质,导致它的利用率极低,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率不到10%,我国的利用率仅在4%左右。目前赤泥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堆存法,这种方式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人体健康。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焚烧生活垃圾的产物,由不燃物和少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物质组成,如碎玻璃、碎瓷片和一些金属物质等,产量较大,其体积是进场时的20%左右。
地聚合物混凝土,又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是以地质聚合物为胶凝材料制备的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类材料。现有技术中地聚合物混凝土通常是将烧黏土(偏高岭土)和Si、Al、O为主要元素的硅铝质材料进行工艺处理得到的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的新型无机聚合物材料。地聚合物混凝土具有比高分子材料、陶瓷、水泥和金属更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及航空工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
公开号为“CN109665815A”,名称为“一种水体除磷多孔陶瓷滤球的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体除磷多孔陶瓷滤球的制备方法,以典型固体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协同处置;包括:原料预处理,控制原料粒径和级配;原料均匀混合成泥膏;造粒及陈化;梯度控温焙烧;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原料的组分为:21%~65%拜耳法赤泥、9%~38%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4%~23%激发剂、3%~15%成孔剂、5%~10%黏结剂。该对比文件利用赤泥良好的吸附性,将碱渣作为成孔剂,通过添加研磨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高温加热制成了除磷性能良好的陶瓷虑球,滤球的各种理化性质优良,可应用于水体除磷,又能实现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化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堆积。
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未由对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进行资源化利用进而用于制备建筑材料到的相关报道。如果能开发一种使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制备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赤泥、垃圾焚烧炉渣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负担。
因此,如何使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制备地聚合物混凝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赤泥、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市政污泥制备得到,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广泛适用的建筑材料,变废为宝,减轻环境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赤泥和市政脱水污泥;
将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所述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分别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
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将所述生坯干燥,后进行第一加热,后冷却,获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
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进行第二加热,后冷却,获得改性赤泥;其中,所述第二加热条件为: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具体包括:
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的大块金属去除,后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
将赤泥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
其中,所述破碎过筛时,过筛后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0.3mm。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所述赤泥分别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具体包括:
将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的大块金属去除,后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
将所述赤泥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将所述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赤泥;
其中,所述球磨过筛时,过筛后的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粒径和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75μm。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30%~70%、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10%~65%和市政脱水污泥5%~20%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时转盘角度为45°~75°,速度为25rpm~50rpm;所述造粒包括多次造粒,其中单次造粒中所述转盘角度保持不变,所述速度在25rpm~50rpm范围内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时进行喷水,喷水的重量为原材料总重量的20%~30%。
进一步地,所述生坯为粒径为0.2cm~2cm的球状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30%~60%、所述改性赤泥35%~65%和碱活化剂1%~5%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包括:
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加水的重量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0.3~0.6):1;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3~6):1,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两种材料的矿物成分特点,通过添加市政污泥,高温焙烧制备轻骨料,其中,第一预处理的赤泥、第一预处理炉渣和市政污泥各组分协同配合:第一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一预处理炉渣形成的粒径差使骨料富含孔隙,如果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材料制作骨料就无法达到多孔的目的,同时添加的市政脱水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通过高温焙烧使有机质分解,形成大量孔隙,保证了多孔轻骨料陶粒的轻质性,从而使得制成的多孔轻骨料陶粒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同时控制第一加热的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从而得到强度较高的轻骨料;同时赤泥中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作为助熔剂减少焙烧温度,提高骨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使多孔轻骨料陶粒的制备成本更低,性能更高;其次,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潜在活性,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其中第二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二预处理的炉渣协同配合:第二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二预处理的炉渣破坏了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颗粒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增大,提高接触面积,保证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的均匀性,同时更重要的是预处理后可以使材料内部具有活性的一面露出,再利用第二加热(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和添加碱活化剂的方法破坏原材料内部的化学键,使其稳定性降低,提高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活性,保证其水化产物的强度;最后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得到的地聚合物混凝土28天轴心抗压强度在17.6N/mm2~19.2N/mm2,轴心抗拉强度1.82N/mm2~1.93N/mm2,劈裂抗拉强度1.97N/mm2~2.08N/mm2,表观密度1872kg/m3~1927kg/m3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总体思路如下:
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得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赤泥和市政脱水污泥,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分别来自武汉市和贵阳市,市政脱水污泥来自武汉市。
S2、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分别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
S3、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将所述生坯干燥,后进行第一加热,后冷却,获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
S4、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进行第二加热,后冷却,获得改性赤泥;其中,所述第二加热条件为: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S5、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1)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两种材料的矿物成分特点,通过添加市政污泥,高温焙烧制备轻骨料,其中,第一预处理的赤泥、第一预处理炉渣和市政污泥各组分协同配合:第一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一预处理炉渣形成的粒径差使骨料富含孔隙,如果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材料制作骨料就无法达到多孔的目的,同时添加的市政脱水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通过高温焙烧使有机质分解,形成大量孔隙,保证了多孔轻骨料陶粒的轻质性,从而使得制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同时控制第一加热的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从而得到强度较高的轻骨料;同时赤泥中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作为助熔剂减少焙烧温度,提高骨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使多孔轻骨料陶粒的制备成本更低,性能更高;(2)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潜在活性,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其中第二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二预处理的炉渣协同配合:第二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二预处理的炉渣破坏了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颗粒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增大,提高接触面积,保证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的均匀性,同时更重要的是预处理后可以使材料内部具有活性的一面露出,再利用第二加热(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和添加碱活化剂的方法破坏原材料内部的化学键,使其稳定性降低,提高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活性,保证其水化产物的强度;(3)最后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得到的地聚合物混凝土28天轴心抗压强度在17.6N/mm2~19.2N/mm2,轴心抗拉强度1.82N/mm2~1.93N/mm2,劈裂抗拉强度1.97N/mm2~2.08N/mm2,表观密度1872kg/m3~1927kg/m3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的原因为:
采用低升温速率能够使生坯均匀、缓慢受热,升至400~600℃进行保温,使陶粒内外温差减小,不易开裂;升温至1000℃~1200℃可以利用高温,使赤泥和炉渣中的矿物(赤铁矿、石英等)形成陶粒的骨架,增加强度,且其中钙和铁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反应生成液相,是制备陶粒的重要元素。
本发明人经试验发现,若升温速率小于5℃/min,升温速率过低,导致效率低、成本高;若升温速率大于20℃/min,容易导致陶粒开裂,气孔形成率较低;若预烧温度小于400℃,或者大于600℃,预烧保温时间在20~40min以外,可能导致陶粒内外温差过大,使陶粒在高温状态下开裂;若加热温度大于1200℃,保温时间大于60min,可能导致孔隙率较低,且生产成本较高,过高的焙烧温度会超过焙烧温度范围,使陶粒粘连甚至熔化。若加热温度小于1000℃,保温时间小于30min,可能导致吸水率过高,超过相关规范要求,过低的温度可能无法形成陶粒。
所述第二加热条件为: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的原因为:在该温度区间,赤泥内部的化学键处于断裂状态,此时赤泥活性较高。
本发明人经试验发现,若升温速率小于20℃/min,可能导致烧制时间过高,增加成本,且赤泥的活性降低;若升温速率大于30℃/min,使赤泥活性降低;若加热温度小于600℃,保温时间小于1h,无法激发赤泥活性;若加热温度大于800℃,保温时间大于3h,导致成本过高,超过该温度也不会对赤泥活性进一步优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具体包括:
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的大块金属去除,后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
将赤泥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其中,所述破碎过筛时,过筛后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0.3mm。
由于第一预处理的原因在于使得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产生更明显的粒径差,形成的粒径差使骨料富含孔隙,所以第一预处理可以只采用破碎过筛即可,但如果采用破碎过筛同时球磨过筛也是可以的,所述的破碎过筛后的颗粒粒径只需小于使用的球磨机要求的最大粒径,但在任何情况下,其粒径都不能超过0.3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分别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
将所述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赤泥;
其中,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粒径和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75μm。
由于第一预处理的目的在于:破坏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颗粒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增大,提高接触面积,保证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的均匀性,同时更重要的是预处理后可以使材料内部具有活性的一面露出。因此第二预处理必须是破碎过筛和球磨过筛,且球磨过筛时,过筛后的粒径≤75μm的原因在于:必须选用粒度为大于等于200目的筛子,才能使得材料内部具有活性的一面露出。在实际使用时,若第一预处理为破碎后过筛,则可直接适用破碎后过筛后的材料接着进行球磨过筛即可。
所述干燥方式优选为放入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以105℃进行干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30%~70%、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10%~65%和市政脱水污泥5%~20%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
第一预处理炉渣30%~70%、第一预处理赤泥10%~65%的原因为: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粒径差可以使生成的骨料具有多孔性,如果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材料制作骨料就无法达到多孔的目的。且赤泥和垃圾焚烧炉渣中含有的氧化硅、氧化铝和碱金属氧化物等含量是一定的,只有通过调整赤泥和垃圾焚烧炉渣的比例控制硅铝比和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第一预处理炉渣30%~70%、第一预处理赤泥10%~65%可以使得氧化铝与氧化硅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从而达到多孔的目的。过多或过少不利于达到多孔的目的。最为优选地,第一预处理炉渣的质量分数为55%;第一预处理赤泥的质量分数为30%;
市政脱水污泥5%~20%的原因为:添加的市政脱水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通过高温焙烧使有机质分解,形成大量孔隙,保证了多孔轻骨料陶粒的轻质性,从而使得制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同时赤泥中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作为助熔剂减少焙烧温度,提高骨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使多孔轻骨料陶粒的制备成本更低,性能更高;若市政脱水污泥小于5%难以保证轻质性;若市政脱水污泥大于20%可能导致孔隙过多,且形成陶粒骨架的铝元素减少,使强度降低。最为优选地,市政脱水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造粒时转盘角度为45°~75°,速度为25rpm~50rpm;所述造粒包括多次造粒,其中单次造粒中所述转盘角度保持不变,所述速度在25rpm~50rpm范围内递增。本发明使用变速造粒,得到强度较高的轻质粗骨料和细骨料,采用了更科学的粒径破碎范围与热工制度,制成了耐火性高、保温隔热、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并且能够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转盘角度为45°~75°时有利于控制制成的生坯粒径大小和级配;速度范围控制在25rpm~50rpm有利于在控制生坯粒径大小的同时,使生坯通过滚动更加密实,提高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造粒时进行喷水,喷水的重量为原材料总重量的20%~30%,所述生坯为粒径为0.2cm~2cm的球状混合物。喷水的重量为原材料总重量的20%~30%的原因为:控制喷水量在混合物(第一预处理赤泥、第一预处理炉渣和市政脱水污泥)的塑限范围内,喷水量过少可能导致混合物过于干燥,导致制成的生坯产生裂缝,甚至无法通过造粒机制成生坯;喷水量过多可能导致混合物过稀,无法通过造粒机造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30%~60%、所述改性赤泥35%~65%和碱活化剂1%~5%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第二预处理炉渣30%~60%、所述改性赤泥35%~65%和碱活化剂1%~5%的原因为:
制备地聚合物同样需要调控铝硅比,硅铝比影响硬化后的地聚合物的物理性质,一般制作建筑材料的地聚合物铝硅比小于3,且钠铝比会影响硅离子和铝离子的溶解和聚合过程,因此将第二预处理炉渣控制在30%~60%、改性赤泥控制在35%~65%可以使得硬化后的地聚合物的物理性质更佳;同时利用高温加热和添加碱活化剂1%~5%的方法破坏原材料内部的化学键,使其稳定性降低,提高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活性,保证其水化产物的强度,碱活化剂若小于1%,不利于破坏原材料内部的化学键,碱活化剂若大于5%,增加成本且效果不会比该范围好太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碱活化剂为无水硅酸钠粉末、氢氧化钠粉末、碳酸钠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包括:
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加水的重量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0.3~0.6):1;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3~6):1,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
加水的重量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小于0.3:1可能导致地聚合物粉末过于干燥,流动性不佳且无法拌和;大于0.6:1可能导致地聚合物粉末过稀,生成物强度低;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小于3:1可能导致制成的混凝土不轻质,无法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并且导致混凝土强度低;大于3:1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不佳,不易拌和。
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采用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制成了耐火性高、保温隔热、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并且能够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制备得到的地聚合物混凝土28天轴心抗压强度在17.6N/mm2~19.2N/mm2,轴心抗拉强度1.82N/mm2~1.93N/mm2,劈裂抗拉强度1.97N/mm2~2.08N/mm2,表观密度1872kg/m3~1927kg/m3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比例及实验数据对本申请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进行详细说明。
S1、获得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赤泥和市政脱水污泥;
S2、将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所述赤泥分别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分别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和第二预处理赤泥;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0.3mm;第二预处理包括破碎后过筛,放入球磨机球磨,过≥200目筛;
S3、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所述市政脱水污泥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将所述生坯干燥(将生坯在自然环境下放置24h进行陈化,然后再放入烘干箱中,以105℃恒温烘干,分别在6h和8h称重,发现其重量恒定),后移入马弗炉中进行第一加热,后冷却,获得多孔轻骨料陶粒;所述第一预处理包括:将山东某赤泥场堆存的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放入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以105℃进行干燥,分别在3h和5h称重,发现其重量保持不变。此时取出原材料分别放入破碎机破碎,过0.1mm-0.25mm筛。
第一预处理炉渣、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和市政脱水污泥的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第一加热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577160410000101
S4、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进行第二加热,后冷却,获得改性赤泥;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表2
Figure BDA0002577160410000111
S5、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均匀拌合并在常温下养护14-28天,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水灰比(水与地聚合物的比例),骨胶比(陶粒与地聚合物的比例)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577160410000112
Figure BDA0002577160410000121
将各实施例和各对比例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混凝土进行性能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577160410000122
由表4的数据可知:
对比例1中,第一预处理炉渣20%,第一预处理赤泥78%,不在本发明的30%~70%:10%~65%的范围内,孔隙率低,导致混凝土布轻质,保温隔热效果不好,且焙烧温度变窄,难以控制烧成温度;
对比例2中,第一预处理炉渣95%,第一预处理赤泥3%,不在本发明的30%~70%:10%~65%的范围内,较大的炉渣颗粒占比较大,造粒机难以造粒,且孔隙率低,无法制成轻骨料;
对比例3中,第一加热时加热温度为500℃,小于本发明的1000℃~1200℃的范围,由于温度过低而无法烧制成陶粒;
对比例4中,第一加热时加热温度为1500℃,小于本发明的1000℃~1200℃的范围,温度过高,超过陶粒焙烧温度,使陶粒相互粘连,部分陶粒熔化,高温生成的液相回填孔隙,使陶粒孔隙率降低;
对比例5中,第二预处理炉渣10%,第二预处理赤泥80%,不在本发明的30%~60%:35%~65%的范围内,该地聚合物发生水硬反应的时间过长,强度很低;
对比例6中,第二预处理炉渣80%,第二预处理赤泥15%,不在本发明的30%~60%:35%~65%的范围内,无法制成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可以制成轻骨料陶,地聚合物无法出现水硬反应;
对比例7中,第二加热时加热温度为500℃,小于本发明的600℃~800℃的范围,赤泥未被完全活化,制成的聚合物混凝土强度非常低;
对比例8中,第二加热时加热温度为1500℃,小于本发明的600℃~800℃的范围,聚合物混凝土强度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地聚合物混凝土28天轴心抗压强度在17.6N/mm2~19.2N/mm2,轴心抗拉强度1.82N/mm2~1.93N/mm2,劈裂抗拉强度1.97N/mm2~2.08N/mm2,表观密度1872kg/m3~1927kg/m3
综上可知,本发明首先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两种材料的矿物成分特点,通过添加市政污泥,高温焙烧制备轻骨料,其中,第一预处理的赤泥、第一预处理炉渣和市政污泥各组分协同配合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添加的市政脱水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通过高温焙烧使有机质分解,形成大量孔隙,同时控制第一加热的条件保证了多孔轻骨料陶粒的轻质性,从而使得制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然后利用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潜在活性,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其中第二预处理的赤泥和第二预处理的炉渣协同配合,再利用第二加热和添加碱活化剂的方法破坏原材料内部的化学键,使其稳定性降低,提高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活性,保证其水化产物的强度。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和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佳,缺少任何一个组分、或者含量不在所述范围内,均不能获得良好性能的地聚合物混凝土。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赤泥和市政脱水污泥;
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的大块金属去除后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炉渣;将赤泥干燥,破碎过筛获得第一预处理赤泥,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和第一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0.3mm;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炉渣;将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进行球磨过筛,获得第二预处理赤泥,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粒径和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的粒径均≤75μm;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一预处理炉渣30%~70%、所述第一预处理赤泥10%~65%和市政脱水污泥5%~20%混匀后进行造粒,获得生坯,所述造粒时进行喷水,喷水的重量为原材料总重量的20%~30%,所述生坯为粒径为0.2cm~2cm的球状混合物;将所述生坯干燥,后进行第一加热,后冷却,获得多孔轻骨料陶粒;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条件为:先由室温以5℃/min~20℃/min的速率升至400℃~600℃,保温20min~40min,后由400℃~600℃以5℃/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0min~60min;
将所述第二预处理赤泥进行第二加热,后冷却,获得改性赤泥;其中,所述第二加热条件为:由室温以20℃/min~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h~3h;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将所述地聚合物粉末加水后混匀,加水的重量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0.3~0.6):1;后加入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混匀,所述多孔轻骨料陶粒与所述地聚合物粉末的重量比为(3~6):1,获得地聚合物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时转盘角度为45°~75°,速度为25rpm~50rpm;所述造粒包括多次造粒,其中单次造粒中所述转盘角度保持不变,速度在25rpm~50rpm范围内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所述改性赤泥和碱活化剂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炉渣30%~60%、所述改性赤泥35%~65%和碱活化剂1%~5%混匀,获得地聚合物粉末。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
CN202010657111.5A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747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111.5A CN11174769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7111.5A CN11174769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696A CN111747696A (zh) 2020-10-09
CN111747696B true CN111747696B (zh) 2021-09-03

Family

ID=7271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7111.5A Active CN11174769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76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7973B (zh) * 2020-12-31 2022-04-05 山东大学 一种多级孔结构赤泥基免烧陶粒净水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511B (zh) * 2022-05-13 2023-03-28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功能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59472A (zh) * 2022-08-18 2022-11-01 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的磷净化处理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1346A (zh) * 2013-12-10 2014-03-1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重金属石膏制备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方法
CN105585261A (zh) * 2015-12-23 2016-05-18 山东大学 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21455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天津天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由固体废弃物制备的陶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117321A (zh) * 2017-12-27 2018-06-05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CN110790541A (zh) * 2019-03-28 2020-02-14 湖南大学 一种利用再生微粉制备人造骨料的方法
CN111333393A (zh) * 2020-03-27 2020-06-26 福州大学 水玻璃激发的镍渣-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粉煤灰高强环保砖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1346A (zh) * 2013-12-10 2014-03-1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重金属石膏制备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方法
CN105585261A (zh) * 2015-12-23 2016-05-18 山东大学 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21455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天津天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由固体废弃物制备的陶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117321A (zh) * 2017-12-27 2018-06-05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CN110790541A (zh) * 2019-03-28 2020-02-14 湖南大学 一种利用再生微粉制备人造骨料的方法
CN111333393A (zh) * 2020-03-27 2020-06-26 福州大学 水玻璃激发的镍渣-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粉煤灰高强环保砖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赤泥地聚合物制备技术及耐久性试验研究;展光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70228;第C038-17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696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8708B2 (ja) 軽量高強度セラミック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47696B (zh)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赤泥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8272B (zh) 源于废物的环保人造集料(骨料)
CN111847924B (zh) 一种尾矿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92467A1 (zh)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的陶粒的制备方法
CN104355575B (zh) 粉煤灰印染污泥地质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199A (zh) 一种铅锌尾矿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6908A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用人造复合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及人造复合轻骨料
CN107500580B (zh) 一种通过制备地质聚合物实现污泥焚烧残渣中重金属高效固定的方法
CN108863221A (zh) 一种采用人造复合轻骨料的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313B (zh) 一种协同利用煤化工废渣、废水制备生态混凝土的方法
KR101056448B1 (ko) 도시 쓰레기 소각재인 소각비산재와 바닥재를 혼합한 무기바인더의 제조 방법
CN114656237B (zh) 一种基于钛石膏的路基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ontayev et al.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sintered fine porous granulated ceramic filler using ash of thermal power st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clay rocks
CN103864404A (zh) 一种利用石英砂尾矿和污泥制作的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EP1497240A1 (en) Non-heating clay composites for building materials
CN104861406B (zh) 一种粉煤灰的接枝改性方法
CN108911726A (zh) 一种煤矸石-脱硫石膏-碳酸钙体系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Nasruddin et al.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n rice husk ashes-based geopolymer paste
Manjari et al. Influence of curing methods on properties of mine overburden-based geopolymer aggregate
CN104876464B (zh) 一种纤维增韧粉煤灰的接枝改性方法
CN116675454A (zh) 一种基于工业固废的高强度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197B (zh) 一种用煤窑灰制备轻质陶瓷砂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
JP2006298730A (ja) 焼却灰の焼成方法と該方法で得られる焼結物
CN107879726A (zh) 一种粉煤灰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