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6538B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46538B CN111746538B CN202010632978.5A CN202010632978A CN111746538B CN 111746538 B CN111746538 B CN 111746538B CN 202010632978 A CN202010632978 A CN 202010632978A CN 111746538 B CN111746538 B CN 1117465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following
- value
- queue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12 nonlinear dynam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4—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4—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B60W30/16—Control of distance between vehicles, e.g. keeping a distance to preceding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B60W40/105—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60/00—Drive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nomous road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车辆队列中前方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自身车辆的第二行驶信息以及自身车辆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步骤2,根据车辆执行器的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和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步骤3,根据第一行驶信息、第二行驶信息和车间距测量值,利用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自身车辆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自身车辆跟随前方车辆行驶。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结合车辆的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执行器的饱和特性,构建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优化车辆队列的跟驰控制,提高车辆队列的避碰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以及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队列行驶技术是指将同一车道的邻近车辆进行编队,根据编队中其他车辆信息自动调整该车辆的运动状态,最终达到一致的行驶速度和期望的空间构型。队列行驶可以显著减缓交通拥堵、改善交通效率、提高驾驶安全性和改进燃油经济性。
车车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实现车辆编队行驶的核心技术。新兴通信技术的发展,如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5G等,为车辆队列提供了高宽带、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案。借助这些无线通信方案,队列中的车辆能获取更多车队中其他车辆的信息,来优化该车的控制器设计。
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车队的控制方法旨在保证每辆车的局部稳定性以及队列稳定性,即跟车误差不向车队后方扩大的性质。但是,并未考虑车队系统中单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瞬态性能,如超调现象,使得单车的局部稳定性以及队列稳定性并不能完全保证队列避撞,尤其是在实际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存在复杂不确定性以及实际车辆执行器存在饱和特性的情况下,队列系统的瞬态性能会被恶化。
另外,现有的控制方法,依赖于车辆间的复杂通信拓扑关系,不可避免的会引入通信时延、数据丢包、通信拓扑切换等不利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结合车辆的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执行器的饱和特性,构建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优化车辆队列的跟驰控制,提高车辆队列的避碰性能。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方法适用于车辆队列中头车后方多辆车辆的跟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车辆队列中前方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自身车辆的第二行驶信息以及自身车辆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步骤2,根据车辆执行器的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和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其中,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车辆队列中跟随车辆的编号,φi为饱和特性信号参数,为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导数,为可调参数,hi为车头时距,D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的倒数,σ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的倒数,fi(ei)为车间距误差ei的双射函数表达式,sat(·)为车辆执行器的输入值,uii为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
步骤3,根据第一行驶信息、第二行驶信息和车间距测量值,利用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自身车辆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自身车辆跟随前方车辆行驶。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具体包括:步骤21,根据车辆行驶的位移和车身长度,计算车辆队列中两辆相邻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步骤22,利用双射函数和车间距误差范围的取值,将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转换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i第i辆跟随车辆与第i-1辆跟随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eim,eiM],zi为状态函数;
步骤23,根据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和状态函数,计算状态函数的二阶动力学方程,并根据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对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变换,其中,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Di和Δσi为中间参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ΔMi为名义质量对应的时变不确定质量,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Δτi为名义延迟对应的时变不确定延迟,Λi为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中不确定动力学部分,v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v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风阻系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行驶阻力;
步骤24,根据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构建动力学计算模型,动力学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的计算公式为:
uii(t)=pi1+pi3
式中,zi为状态函数的动力学方程,为状态函数的一阶导数,为任一已知函数,εi为预设常数,εi的取值大于零,为估计参数, 为估计参数的一阶导数,k1i、k2i为预设控制参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约束跟随误差修订值,ξ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设定常数。
式中,κi为修订常数,其取值大于零;
根据输出修订值pi2,计算输出修订值pi2与控制力输出值的和值,修订控制力输出值。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位移,为中间参数ΔDi的一阶导数,Δci为名义风阻系数对应的时变不确定风阻系数,为时变不确定风阻系数Δci的一阶导数,ΔFi为名义行驶阻力对应的时变不确定行驶阻力,为时变不确定行驶阻力ΔFi的一阶导数。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一行驶信息和第二行驶信息均包括车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记作行驶信息,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行驶信息发送至后方相邻车辆,并接收前方相邻车辆发送的行驶信息,传感器单元还用于测量与前方相邻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
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于车辆控制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车辆跟随行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并结合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模型,将车辆的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执行器的饱和特性引入该动力学计算模型,提高了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的准确性,使得车辆跟驰时,能够严格避碰。
并且,采用本申请中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模型进行跟驰控制时,不需要建立复杂的通信拓扑关系,只需要车队中前方车辆和自身车辆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两者的车间距测量值,便可完成跟驰控制,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并进行数据传输,减轻了通信负担,同时减小了通信时延、丢包等对跟驰控制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在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间距计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车辆队列中头车后方多辆车辆的跟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车辆队列中前方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自身车辆的第二行驶信息以及自身车辆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其中,第一行驶信息和第二行驶信息均包括车辆的速度、加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车间距测量值用于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用于将前车和自身车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自身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进行关联,得到车辆控制动力学计算模型,以便于基于这个车辆控制动力学计算模型设计控制器。
具体的,车辆队列中的每一辆车上都配置有道路地图、GPS(全球定位系统)、惯导设备、自主式传感器、车车通信设备,以便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车辆的行驶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行驶信息包括速度、加速度。
本实施例中车辆队列的头车,采用常规的自动驾驶方法或者由驾驶员进行驾驶,本实施例中的跟驰控制方法仅针对车辆队列中头车后面的车辆进行控制,队列中的每辆车结合自车状态以及通过车车通信获取的前车状态,来调整自身车辆的控制力输入,以实现单车局部稳定性、队列稳定性以及队列的完全避撞。
为了便于说明,将车辆队列中前一车辆的行驶信息记作第一行驶信息,将自身车辆的行驶信息记作第二行驶信息。
步骤2,根据车辆执行器的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和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以便于根据该计算模型,根据上述过程检测到的行驶信息,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实现车辆队列的跟驰控制,其中,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位移,为中间参数ΔDi的一阶导数,Δci为名义风阻系数对应的时变不确定风阻系数,为所述时变不确定风阻系数Δci的一阶导数,ΔFi为名义行驶阻力对应的时变不确定行驶阻力,为所述时变不确定行驶阻力ΔFi的一阶导数。
本实施例中的时变不确定量包括:时变不确定质量ΔMi、Δτi时变不确定延迟、时变不确定风阻系数Δci、时变不确定行驶阻力。以时变不确定质量ΔMi为例,对时变不确定量进行说明。
对于第i辆车辆来说,很容易直接测得该车辆的名义质量但是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于货物或者乘客增减、燃料消耗等不确定因素,该车辆的实际质量会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的量是未知的。所以,用车辆的名义质量加上不确定量(时变不确定质量ΔMi)的形式,来表示该车辆的实际质量Mi:
以便于对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示出一种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具体方式,步骤2中具体包括:
步骤21,根据车辆行驶的位移和车身长度,计算车辆队列中两辆相邻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
具体的,如图2所示,设定自身车辆的编号为i,则前方车辆的编号为i-1,对于车辆队列中的每一辆车而言,其车身长度为已知数据,因此,相邻车辆的车间距di的计算值为:
di=xi-1-xi-li-1,
式中,xi和xi-1分别为第i辆和第i-1辆车的位移,li-1为第i-1辆车的车身长度。
为了计算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将车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进行关联,设定期望间距di,d,本实施例中的期望间距di,d计算公式为:
di,d=hivi+dc,
式中,hi为车头时距,其取值范围为[0.5,1.5],dc为间距参数,表示车辆停止时与前车的最小间距,通常设置为5米。因此,本实施例中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为:
ei=di-di,d=xi-1-xi-li-1-hivi-dc.
为了避免车队中车辆碰撞,设定车间距di的取值范围:
式中,dM为最大车间距,因此车间距误差ei的取值范围为[ei,m,ei,M],其中,ei,m=-di,d,ei,M=dM-di,d。
所以,如果车间距误差ei始终在[ei,m,ei,M]的范围内,那么车辆队列具备严格避撞的性质。因此,采用一个连续可导的双射函数f(·):[ei,m,ei,M]→R,对有界的车间距误差进行转换。
步骤22,利用双射函数和车间距误差范围的取值,将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转换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i第i辆跟随车辆与第i-1辆跟随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eim,eiM],zi为状态函数。
本实施例中转换后的状态函数满足以下条件:
同时,在区间[ei,m,ei,M]上二阶连续可导。
步骤23,根据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和状态函数,计算状态函数的二阶动力学方程,并根据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对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变换,其中,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车辆队列中跟随车辆的编号,φi为饱和特性信号参数,为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导数,为可调参数,为一个大于0的常数,hi为车头时距,D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的倒数,σ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的倒数,fi(ei)为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的双射函数表达式,sat(uii)为车辆执行器的输入值,uii为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
具体的,由于车辆执行器的执行能力有限,对应着最大驱动力和最小制动力(符号为负),因此,车辆执行器的输入值sat(ui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uiM为最大驱动力,uim为最小制动力。
本实施例中,结合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Di和Δσi为中间参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ΔMi为名义质量对应的时变不确定质量,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Δτi为名义延迟对应的时变不确定延迟,Λi为所述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中不确定动力学部分,v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v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风阻系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行驶阻力;
本实施例中,采用约束跟随控制的思想,以控制状态函数zi满足设定的约束条件,通过约束条件来保证状态函数zi趋于0,进而使得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趋于0。
因此,引入约束跟随误差βi,使得:
式中,ξ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设定常数。
同时考虑到,当车辆中的执行器发生饱和现象时,车辆队列中的跟随误差将会增大,即约束跟随误差βi增大。
因为饱和特性信号参数φi随约束跟随误差βi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通过引入饱和特性信号参数φi,对约束跟随误差βi进行修订:
通过设置饱和特性信号参数φi,将实际车辆执行器存在的饱和特征引入二阶动力学方程,以减小执行器饱和特性对系统瞬态性能的恶化,提高本实施例中跟驰控制的可靠性。
步骤24,根据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构建动力学计算模型,动力学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的计算公式为:
uii(t)=pi1+pi3
式中,zi为状态函数,为状态函数的一阶导数,为任一已知函数,εi为预设常数,εi的取值大于零,为估计参数, 为估计参数的一阶导数,k1i、k2i为预设控制参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约束跟随误差修订值,ξ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设定常数。
具体的,将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用于控制不包含不确定性部分的车辆名义动力学,一部分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部分。
通过对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名义动力学部分对应的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为:
该部分对应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为确定性控制力pi1,由确定性控制力pi1提供系统跟随约束需要的控制力,该部分控制力能保证系统始终跟随约束。对于不确定性部分,考虑实际车辆系统,有如下条件成立:
条件3:对于任意时刻,φi为有界,且其边界可描述为:
式中,Ξi为一个大于0的常数。
因此,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中不确定性部分对应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pi3为:
控制力输出值uii(t)=pi1+pi3。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过程,可实现对引入车辆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执行器的饱和特性后的车辆队列的跟驰控制。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跟驰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在偏离约束时将系统约束跟随误差调节到零,步骤2中还包括:
式中,κi为修订常数,其取值大于零;
根据输出修订值pi2,计算输出修订值pi2与控制力输出值的和值,修订控制力输出值。
步骤3,根据第一行驶信息、第二行驶信息和车间距测量值,利用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自身车辆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自身车辆跟随前方车辆行驶。
具体的,自身车辆(第i辆跟随车)可以根据测量到的车间距测量值,自车的第二行驶信息,结合自身车辆接收到前方车辆(第i-1辆跟随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带入控制力的计算公式,得到自身车辆控制器的输出值,完成车辆队列的跟驰。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记作行驶信息,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行驶信息发送至后方相邻车辆,并接收前方相邻车辆发送的行驶信息,传感器单元还用于测量与前方相邻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
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于车辆控制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计算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车辆跟随行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车辆队列中前方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自身车辆的第二行驶信息以及自身车辆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步骤2,根据车辆执行器的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和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步骤3,根据第一行驶信息、第二行驶信息和车间距测量值,利用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自身车辆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自身车辆跟随前方车辆行驶。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结合车辆的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执行器的饱和特性,构建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优化车辆队列的跟驰控制,提高车辆队列的避碰性能。
本申请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尽管参考附图详地公开了本申请,但应理解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应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附加权利要求限定,并可包括在不脱离本申请保护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针对发明所作的各种变型、改型及等效方案。
Claims (6)
1.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车辆队列中前方车辆的第一行驶信息、自身车辆的第二行驶信息以及所述自身车辆与所述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
步骤2,根据车辆执行器的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和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构建车辆控制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其中,所述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所述车辆队列中跟随车辆的编号,φi为所述饱和特性信号参数,为所述饱和特性信号参数的导数,为可调参数,hi为车头时距,D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的倒数,σ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的倒数,fi(ei)为车间距误差ei的双射函数表达式,sat(·)为所述车辆执行器的输入值,uii为所述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行驶信息、所述第二行驶信息和所述车间距测量值,利用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所述自身车辆的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所述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所述自身车辆跟随所述前方车辆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包括:
步骤21,根据车辆行驶的位移和车身长度,计算所述车辆队列中两辆相邻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
步骤22,利用双射函数和车间距误差范围的取值,将所述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转换为状态函数,所述状态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i第i辆跟随车辆与第i-1辆跟随车辆间的车间距误差的计算值,ei∈[ei,m,ei,M],zi为所述状态函数;
步骤23,根据所述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和所述状态函数,计算所述状态函数的二阶动力学方程,并根据所述饱和特性信号参数,对所述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变换,其中,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Di和Δσi为中间参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质量,ΔMi为所述名义质量对应的时变不确定质量,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车辆执行器的名义延迟,Δτi为所述名义延迟对应的时变不确定延迟,Λi为所述车辆不确定动力学模型中不确定动力学部分,v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v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速度,ai-1为第i-1辆跟随车辆的加速度,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风阻系数,为第i辆跟随车辆的名义行驶阻力;
步骤24,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二阶动力学方程,构建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用于计算所述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所述控制力输出值的计算公式为:
uii(t)=pi1+pi3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驶信息和所述第二行驶信息均包括车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6.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记作行驶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行驶信息发送至后方相邻车辆,并接收前方相邻车辆发送的所述行驶信息,所述传感器单元还用于测量与前方相邻车辆之间的车间距测量值,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车辆控制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计算所述车辆控制器的控制力输出值,其中,所述控制力输出值用于控制车辆跟随行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2978.5A CN111746538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32978.5A CN111746538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6538A CN111746538A (zh) | 2020-10-09 |
CN111746538B true CN111746538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2678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32978.5A Active CN111746538B (zh) | 2020-07-02 | 2020-07-02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465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0124B (zh) * | 2020-11-30 | 2023-01-24 | 吉林大学 | 一种用于换道场景的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 |
CN112904838B (zh) * | 2021-01-06 | 2021-11-26 | 北京科技大学 | 二维平面智能车辆队列控制方法 |
CN113885319B (zh) * | 2021-09-24 | 2024-04-30 | 清华大学 | 车辆合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987472B (zh) * | 2022-02-22 | 2023-08-22 | 青岛德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前馈控制的跟随式自动驾驶汽车跟随控制方法 |
CN114802241A (zh) * | 2022-05-12 | 2022-07-29 | 江苏大学 | 一种异质车辆列队跟驰的多维度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6118822B (zh) * | 2023-04-13 | 2023-07-28 |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列车编组运行时的主动避碰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
CN116954074B (zh) * | 2023-07-19 | 2024-01-3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高速状态转换模型的agv队列的避撞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9354A (zh) * | 2005-05-08 | 2006-01-11 | 上海交通大学 | 车辆跟驰运动的加速度控制方法 |
CN1876461A (zh) * | 2006-07-06 | 2006-12-13 | 上海交通大学 | 车辆跟驰驾驶的速度差-间距控制方法 |
CN105774800A (zh) * | 2016-03-28 | 2016-07-20 | 清华大学 | 一种混合车辆队列中车辆间的碰撞缓解方法及装置 |
CN105818813A (zh) * | 2014-10-29 | 2016-08-03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基于车辆间通信的车距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B2566691B (en) * | 2017-09-19 | 2020-01-29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Method of operating a vehicle in a vehicle storage environment |
WO2020058741A1 (ja) * | 2018-09-17 | 2020-03-26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運転制御方法及び自動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
-
2020
- 2020-07-02 CN CN202010632978.5A patent/CN1117465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9354A (zh) * | 2005-05-08 | 2006-01-11 | 上海交通大学 | 车辆跟驰运动的加速度控制方法 |
CN1876461A (zh) * | 2006-07-06 | 2006-12-13 | 上海交通大学 | 车辆跟驰驾驶的速度差-间距控制方法 |
CN105818813A (zh) * | 2014-10-29 | 2016-08-03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基于车辆间通信的车距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774800A (zh) * | 2016-03-28 | 2016-07-20 | 清华大学 | 一种混合车辆队列中车辆间的碰撞缓解方法及装置 |
GB2566691B (en) * | 2017-09-19 | 2020-01-29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Method of operating a vehicle in a vehicle storage environment |
WO2020058741A1 (ja) * | 2018-09-17 | 2020-03-26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運転制御方法及び自動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6538A (zh) | 2020-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46538B (zh)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11145552B (zh) | 基于5g网络的车辆动态换道轨迹的规划方法 | |
EP286216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of vehicle pertaining to a vehicle train | |
US11345346B2 (en) | Method for vehicle following control based on real-time calculation of dynamic safe following distance | |
CN111565361A (zh) | 基于v2v的车辆紧急制动预警系统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
JP2012164025A (ja) | 渋滞判定装置、及び車両制御装置 | |
CN111443714A (zh) | 一种严格避撞的车辆队列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111938B (zh) | 用于确定拥堵末端位置的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 |
CN105096642B (zh) | 考虑gps数据延迟影响的实时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 |
EP2862158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on of vehicles in vehicle trains | |
CN113968231B (zh) | 一种符合驾驶员习惯的智能驾驶员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
CN112046487A (zh) | 基于车辆行驶状态的路面坡度估算方法及系统 | |
SE540963C2 (en) |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hange in air resistance felt by a motor vehicle | |
CN112572436A (zh) | 一种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5160870A (zh) | 双向自主车队控制方法 | |
EP286215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pertaining to vehicle trains | |
US20180345966A1 (en) |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 |
CN112519777B (zh) | 自动驾驶车队的控制方法、车载装置、车辆及系统 | |
Yang et al. | Driver distraction detection for vehicular monitoring | |
CN114639267A (zh) | 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中车辆避撞预警方法 | |
CN107102642A (zh) | 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泊车系统 | |
CN111652345B (zh) | 基于空时联合优化的车队刹车控制方法 | |
Lakshmanan et al. | Predicting Lead Vehicle Velocity for Eco-Driving in the Absence of V2V Information | |
CN114103969B (zh) | 车速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5862310B (zh) | 交通信息不确定环境下网联自动车队稳定性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