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1502A -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1502A
CN111741502A CN202010564657.6A CN202010564657A CN111741502A CN 111741502 A CN111741502 A CN 111741502A CN 202010564657 A CN202010564657 A CN 202010564657A CN 111741502 A CN111741502 A CN 111741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mobile terminal
scree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46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1502B (zh
Inventor
赵廷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46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1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1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1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04W52/02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by controlling a display operation or backlight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例如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例如4G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可以接入第五代(generation,G)移动通信网络,该5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远高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因此移动终端驻留在5G移动通信网络时的功耗,高于驻留在4G移动通信网络时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驻留在5G网络的功耗较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接收到所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亮屏指令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所述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在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的第三目标时长后,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所述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接收到所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亮屏指令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所述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点亮所述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且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移动终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例如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例如4G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用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也可以驻留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即该移动终端可以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其中,该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例如该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5G移动通信网络,该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4G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例如,该移动终端为手机。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参见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移动终端在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可以在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步骤102、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一般处于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此时移动终端无需较高的传输速率的支持。因此,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即使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并可以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以降低移动终端的能耗。其中,该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步骤103、接收亮屏指令。
移动终端在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即驻留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且处于灭屏状态时,可以接收亮屏指令。
步骤104、响应于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亮屏指令之后,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使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并可以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驻留在5G移动通信网络。参见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移动终端在驻留在5G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可以在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步骤202、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4G移动通信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一般处于灭屏状态时,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此时移动终端无需较高的传输速率的支持。因此,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即使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并可以从5G移动通信网络换至4G移动通信网络,以降低移动终端的能耗。
步骤203、接收亮屏指令。
移动终端在从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4G移动通信网络后,即驻留在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且处于灭屏状态时,可以接收亮屏指令。
步骤204、响应于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4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5G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亮屏指令之后,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使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并可以从4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5G移动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5G移动通信网络至传输速率较低的4G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4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5G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移动终端在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且处于亮屏状态时,可以接收锁屏指令。
可选的,用户可以触控移动终端的锁屏按键或锁屏控件,相应的,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该移动终端的锁屏按键或锁屏控件的触控操作,接收锁屏指令。
步骤302、响应于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可以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使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并且,移动终端还可以检测该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该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执行步骤303。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该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未开启状态,则可以结束操作,无需执行后续流程。
可选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显示有网络切换开关控件,用户在需要移动终端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时,即可触控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相应的,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该触控操作,使得网络切换开关控件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启用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用户在不需要降低移动终端的能耗时,可以再次触控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相应的,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针对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的再次触控操作,使得网络切换开关控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禁用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锁屏指令后,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检测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移动终端确定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处于打开状态,则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若移动终端确定该网络切换开关控件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未开启状态。
示例的,参见图4,移动终端可以显示5G/4G网络切换开关控件01,以及关于打开该5G/4G网络切换开关控件的功能描述02“打开5G/4G网络切换开关,手机即可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切换”。如图4所示,用户在触控该5G/4G网络切换开关控件01后,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该触控操作,使得5G/4G网络切换开关控件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启用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
步骤303、检测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亮屏指令。
若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移动终端可以检测在接收到该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亮屏指令。若未接收到亮屏指令,则移动终端可以执行步骤304。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移动终端可以点亮显示屏,并可以继续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且无需执行后续流程。其中,该第一目标时长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的,例如该第一目标时长可以为1分钟(min)。
可选的,用户可以触控移动终端的亮屏按键,或者可以触控移动终端的屏幕。相应的,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该亮屏按键的触控操作,或者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该屏幕的触控操作,接收亮屏指令。
步骤304、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确定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后未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即发送的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即接收的数据量)。
其中,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可以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量,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下载数据量可以为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数据量。该第二目标时长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的,例如该第二目标时长可以为1秒(s)或5s。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目标时长为1s,则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即为移动终端的上传速率,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下载数据量即为移动终端的下载速率。
由于移动终端可以在接收到该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亮屏指令时,才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由此,可以避免因用户误触而导致移动终端执行确定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的操作,继而避免了因用户误触而导致的后续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确保了移动通信网络切换的可靠性。
步骤305、检测该上传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以及该下载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
移动终端在确定该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之后,可以比较该上传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阈值的大小,并可以比较下载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阈值的大小。若移动终端确定该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该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继而可以执行步骤306。若移动终端确定该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该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多,可以继续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并执行步骤304。
其中,该第一数据量阈值与第二数据量阈值均可以是开发人员基于第二目标时长确定,并在移动终端出厂前写入至移动终端的。该第一数据量阈值与第二数据量阈值均可以与第二目标时长正相关,即第二目标时长越长,该第一数据量阈值和第二数据量阈值越大。例如,在第二目标时长为1s时,第一数据量阈值可以为2兆(M),第二数据量阈值可以为10M。
示例的,假设第二目标时长为1s,第一数据量阈值为2M,第二数据量阈值为10M,移动终端确定的在1s内的上传数据量为1M,在1s内的下载数据量为8M,由于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1s内的上传数据量1M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2M,且在第二目标时长1s内的下载数据量8M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10M,因此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继而可以执行步骤306。
假设移动终端确定的在1s内的上传数据量为3M,在1s内的下载数据量为8M,由于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1s内的上传数据量3M,大于第一数据量阈值2M,因此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多,可以继续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也可以周期性的确定移动终端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并可以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后未接收到亮屏指令时,检测当前确定的上传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以及下载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其中,确定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的周期的时长可以为该第二目标时长。
步骤306、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终端在确定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时,即可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小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例如,该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5G移动通信网络,该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4G移动通信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调整其信号发射频率低于频率阈值,调整其调制解调器的加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调整其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处于非工作状态,并调整其信号传输通道以及数据传输协议,从而可以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该频率阈值可以为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终端的最低信号发射频率。
可选的,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可以运行有用于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控制进程,以及用于控制CPU运行核数的核数控制进程。在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时,切换控制进程可以向核数控制进程发送减少运行核数的指令,该指令可以携带有核数阈值。核数控制进程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即可控制CPU的运行核数小于该核数阈值。其中,该核数阈值可以为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时,CPU运行的最低核数。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驻留时长大于第三目标时长后,即移动终端在前一次切换移动通信网络(即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后的第三目标时长后,若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该第三目标时长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的,例如该第三目标时长可以为2min。
由于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驻留时长大于第三目标时长,且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时,才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因此有效避免了因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长较短,导致的移动终端的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从而确保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移动终端依然可以显示用于指示移动终端处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图标。
步骤307、接收亮屏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且处于灭屏状态时,可以接收亮屏指令。
步骤308、响应于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驻留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且,移动终端还可以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该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执行步骤309。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该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未开启状态,则可以继续驻留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且无需执行后续流程。
可选的,移动终端检测网络自动切换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9、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移动终端在确定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步骤309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4的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10、若该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该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终端在确定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量之后,可以比较该上传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阈值的大小,并比较下载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阈值的大小。若移动终端确定第二目标时长的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确定当前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继而可以继续驻留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并继续执行步骤309。
若移动终端确定第二目标时长的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确定当前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多,继而可以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示例的,假设第二目标时长为1s,第一数据量阈值为2兆(M),第二数据量阈值为10M,移动终端确定的在1s内的上传数据量为1M,在1s内的下载数据量为15M,由于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1s内的下载数据量15M大于第二数据量阈值10M,因此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多,可以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调整其信号发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调整其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的加速器处于工作状态,调整其移动终端的DDR SDRAM处于工作状态,并调整其信号传输通道以及数据传输协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可以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并且,在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时,CPU运行的切换控制进程可以向核数控制进程发送增加运行核数的指令,该指令可以携带有核数阈值。核数控制进程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即可控制CPU的运行核数大于或等于该核数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该移动终端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驻留时长大于第三目标时长后,即移动终端在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的第三目标时长后,若确定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长较短,导致的移动终端的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从而确保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后,若移动终端确定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当前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较少,继而可以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在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后的第三目标时长后,若确定该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该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可以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由此可以避免因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长较短,导致的移动终端的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从而确保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302也可以根据情况删除,即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已经处于打开状态。步骤303至步骤305也可以根据情况删除,即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即可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移动终端110包括处理器1101和显示屏131;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锁屏指令,熄灭显示屏,并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亮屏指令,点亮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可选的,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响应于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接收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亮屏指令时,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响应于锁屏指令,熄灭显示屏,并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若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响应于锁屏指令,点亮显示屏,并确定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若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一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如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驻留在5G移动通信网络。该移动终端包括的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在移动终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4G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亮屏指令,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4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5G移动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的数据量通常较少,因此移动终端若接收到锁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锁屏指令熄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传输速率较高的5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传输速率较低的4G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移动终端若接收到亮屏指令,则可以响应于该亮屏指令点亮该显示屏,并从4G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5G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与移动通信网络交互数据的速率。由此可以在确保用户的上网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1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0、存储器140、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蓝牙模块180、电源190、摄像头121和处理器1101等部件。
其中,摄像头121可用于捕获静态图片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片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101转换成数字图片信号。
处理器1101是移动终端1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101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1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101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另外,处理器1101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130耦接。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移动终端1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可选的,显示单元130还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1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10正面的显示屏131。其中,显示屏13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单元130包括:显示屏131和设置在移动终端110正面的触摸屏132。该显示屏131可以用于显示预览图片。触摸屏132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其中,触摸屏132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1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2与显示屏13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40存储有使得移动终端1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4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的代码。
RF电路15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101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1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移动终端11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5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11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蓝牙模块180,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移动终端11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0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移动终端1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移动终端1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移动终端11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10,比如运动传感器11101、距离传感器11102、指纹传感器11103和温度传感器11104。移动终端1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移动终端和各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片,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移动终端1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片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片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例如图1至图3任一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例如图1至图3任一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接收到所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亮屏指令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且所述下载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二目标时长内的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
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在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后的第三目标时长后,若所述上传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阈值,或者所述下载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阈值,则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所述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7.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屏,且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移动通信网络;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显示屏,并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在接收到所述锁屏指令后的第一目标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亮屏指令时,从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移动通信网络。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且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移动终处于亮屏状态时,接收锁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锁屏指令,熄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接收亮屏指令;
响应于所述亮屏指令,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从所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CN202010564657.6A 2020-06-19 2020-06-19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Active CN111741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657.6A CN111741502B (zh) 2020-06-19 2020-06-19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4657.6A CN111741502B (zh) 2020-06-19 2020-06-19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1502A true CN111741502A (zh) 2020-10-02
CN111741502B CN111741502B (zh) 2022-09-30

Family

ID=72650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4657.6A Active CN111741502B (zh) 2020-06-19 2020-06-19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150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826A (zh) * 2020-11-03 2021-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用的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37476A (zh) * 2020-12-08 2021-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管控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2389A (zh) * 2020-12-24 2021-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
CN113347676A (zh) * 2021-06-09 2021-09-0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86411A (zh) * 2021-12-10 2022-04-05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9453A (zh) * 2022-02-25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207267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57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省电模式优化、优化配置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28279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873149A (zh) * 2015-01-23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网络切换处理方法
CN107197507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链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09020A (zh) * 2018-03-30 2018-09-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34190A (zh) * 2018-09-26 2018-1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弱网功耗优化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9164905A (zh) * 2018-08-10 2019-01-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模式控制方法
CN110381556A (zh) * 2019-08-13 2019-10-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913442A (zh) * 2019-12-06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79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873149A (zh) * 2015-01-23 2016-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网络切换处理方法
CN104932657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省电模式优化、优化配置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197507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网络链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09020A (zh) * 2018-03-30 2018-09-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4905A (zh) * 2018-08-10 2019-01-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模式控制方法
CN108834190A (zh) * 2018-09-26 2018-1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弱网功耗优化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0381556A (zh) * 2019-08-13 2019-10-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913442A (zh) * 2019-12-06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826A (zh) * 2020-11-03 2021-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用的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37476A (zh) * 2020-12-08 2021-03-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管控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2389A (zh) * 2020-12-24 2021-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
CN113347676A (zh) * 2021-06-09 2021-09-0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86411A (zh) * 2021-12-10 2022-04-05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9453A (zh) * 2022-02-25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207267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1502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150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CN114339332B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设备及跨网投屏方法
CN112114733B (zh) 一种截屏、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97000A (zh) 一种小窗口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4286165A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及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CN11292559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对象的显示方法
CN113727289A (zh) 电子设备及通话方法
CN113079332B (zh) 移动终端及其录屏方法
CN11276481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995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界面显示方法
CN112954622A (zh)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发送方法
CN112351144A (zh) 移动终端及其状态提示方法
CN111787157A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响应方法
CN112667134A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界面的更新方法
CN113838437A (zh) 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4286320A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及蓝牙连接方法
CN112804616B (zh) 移动终端及其音频播放方法
CN112004006A (zh) 移动医疗终端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CN113760164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操作的响应方法
CN113543366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话方法、通话服务器、通话系统
CN113179362B (zh) 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13285500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1385416B (zh) 电子设备和闹钟处理方法
CN111988530B (zh) 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
CN114615649A (zh) 对讲终端及其话权请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