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8382B -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8382B
CN111738382B CN202010588718.2A CN202010588718A CN111738382B CN 111738382 B CN111738382 B CN 111738382B CN 202010588718 A CN202010588718 A CN 202010588718A CN 111738382 B CN111738382 B CN 111738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s
asset management
managed
rfid
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8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8382A (zh
Inventor
饶道团
张翔
陈永华
徐长晟
高温剑
刘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87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8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8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8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8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8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划定资产管理空间后设置监控设备,对所有待管理资产进行盘点后置入RFID芯片、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在资产管理空间内构建阅读器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启动监控设备、与阅读器联动,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报警。本发明达到对固定资产实物在企业的全流程环节进行跟踪管理,提高资产盘点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分析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实现对普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机要文件的保密管理,实时化程度高,对于非法移动的资产可控可追踪,可扩展以达到各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降低工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数据表示;记录载体;记录载体的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资产是指由过往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有专门的权属人、预期会给权属人或利益关系人带来利益的资源,其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对于流动资产、长期投资资产来说,现时的大环境会专门配置人员、账户进行可视化监管,而对于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来说,保藏也较为便利,然而,对于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可动固定资产来说,其管理就存在无序性或无序倾向性,其作为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作到帐、卡、物的一一对应,对实物的使用、监管、变更、置换、维护、损耗、盘点清理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进一步来说,资产还包括了保密资产,保密资产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犹如命脉,必须给予最大程度的保护。
现有技术中,一则对可移动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监管、变更、置换、维护、损耗、盘点清理等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二则对于保密资产倾向于设置机密室进行保藏,但事实上也只有一道门可以对无关人员进行阻隔,两者都存在一旦出现疏漏,则事实上就无法追踪资产去向的问题,资产管理存在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定资产管理空间,在所述资产管理空间的所有出入口设置监控设备;
步骤2:对任一待管理资产Pi进行盘点、置入RFID芯片,0<i≤n;
步骤3:将所有的待管理资产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在资产管理空间内设置阅读器,构建阅读器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4:启动监控设备;
步骤5:以监控设备、阅读器进行联动,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报警。
优选地,所述监控设备包括:
用于监测人员靠近资产管理空间的红外传感器、
及用于录制人员进出资产管理空间的视频段落的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置入RFID芯片的所有待管理资产设置在资产管理空间内;
步骤3.2: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位置,在资产管理空间内设置阅读器,阅读器与所有的RFID芯片信号对接,获得与任一待管理资产Pi对应的信号强度集合E,E={e1…ei, …en};
步骤3.3:RFID芯片工作,测定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建立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
优选地,所述步骤3.1中,若待管理资产为文件类,则将文件分别设置RFID芯片后,统一归放于柜体中,并在柜门处设置RFID芯片。
优选地,所述步骤3.2中,对所有待管理资产基于重要性进行排序,对应重要程度越高的待管理资产Pi,信号强度ei越大,待管理资产Pi与阅读器的距离越近;所有待管理资产依照预设距离分布在阅读器的工作半径内。
优选地,所述步骤3.3中,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以所有待管理资产为顶点,基于标定的干扰值建立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间的线关系。
优选地,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以监控设备进行资产管理空间的出入口监控,若监控设备检测到人员靠近,则进行面部识别,若识别为非法访客,开始录制视频,设置预报警状态,若人员未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并离开,则停止录制,解除预报警状态,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5.2:阅读器持续读取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后,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则进行下一步;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后,已知数据未发生变化,且人员退出资产管理空间,对其面部识别结果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超过阈值,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5.2;
步骤5.3:预报警状态转为报警状态并发出。
优选地,所述步骤5.2中,判断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包括信号强度集合E中的元素出现数值变化或2个待管理资产间的干扰值变化。
优选地,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阅读器持续读取被非法移动的资产对应的RFID芯片的信号强度直至消失,根据若干其他RFID芯片与被非法移动的资产对应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更新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基于模型信息判定资产走向,联动资产管理空间外其他摄像头进行摄录取证。
一种采用所述的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的资产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1个资产管理空间,用于将需要被管理的资产汇集在一定的可读范围内;
至少1组监控设备,用于在资产管理空间的出入口进行监控;
若干RFID芯片,用于置入所有的待管理资产中、对资产进行标记;
至少1个阅读器,用于获得资产管理空间内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
一控制端,用于获取阅读器的收发信息及监控设备的监控信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划定资产管理空间后,在所有出入口设置监控设备,对所有待管理资产进行盘点后置入RFID芯片,将设置完毕的所有待管理资产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在资产管理空间内设置阅读器,构建阅读器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关系,启动监控设备,以监控设备、阅读器进行联动,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报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RFID技术,赋予每个实物一个唯一的标签,从而达到对固定资产实物在企业的全流程环节进行跟踪管理,解决了常见的帐、卡、物不符的现象,提高了资产盘点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可以通过对所有数据进行整合,进而分析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
(3)实现对普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甚至可以用于机要文件的保密管理;
(4)实时化程度高,对于非法移动的资产可控可追踪;
(5)可以扩展实现各项固定资产数据的智能化查询、动态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图等功能,从而达到各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降低工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实心点表示待管理资产,实心点直径越大则重要程度越高;
图3为本发明的点线模型,其中,实心点表示待管理资产,线表示待管理资产间的干扰关系,以实线表示强干扰,以点划线表示中等干扰,以点虚线表示弱干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定资产管理空间1,在所述资产管理空间1的所有出入口2设置监控设备。
所述监控设备包括:
用于监测人员靠近资产管理空间1的红外传感器3、
及用于录制人员进出资产管理空间1的视频段落的摄像头4。
本发明中,为了更好的管理、节省管理空间,资产管理空间1一般为面积在200m²以内的较为规则的空间。
本发明中,一个资产管理空间1可能包括门、窗等结构,为了更好的保藏资产,在所有的出入口2、包括窗户等设置监控设备;监控设备中,红外传感器3用于感应人员靠近的行为,一般为热成像系统的应用,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当出现目标时,启动摄像头4的录制功能并特别存档,在普通情况下,摄像头4为普通监控,在预设时间内进行覆盖。
步骤2:对任一待管理资产Pi 5进行盘点、置入RFID芯片,0<i≤n。
步骤3:将所有的待管理资产5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1,在资产管理空间1内设置阅读器6,构建阅读器6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置入RFID芯片的所有待管理资产5设置在资产管理空间1内;
所述步骤3.1中,若待管理资产5为文件类,则将文件分别设置RFID芯片后,统一归放于柜体中,并在柜门处设置RFID芯片。
步骤3.2: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5的位置,在资产管理空间1内设置阅读器6,阅读器6与所有的RFID芯片信号对接,获得与任一待管理资产Pi 5对应的信号强度集合E,E={e1…ei, …en};
所述步骤3.2中,对所有待管理资产5基于重要性进行排序,对应重要程度越高的待管理资产Pi 5,信号强度ei越大,待管理资产Pi 5与阅读器6的距离越近;所有待管理资产5依照预设距离分布在阅读器6的工作半径内。
步骤3.3:RFID芯片工作,测定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5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建立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5的点线模型。
所述步骤3.3中,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5的点线模型以所有待管理资产5为顶点,基于标定的干扰值建立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5间的线关系。
本发明中,对待管理资产Pi 5进行盘点后置入RFID芯片,一般来说,可以设置为条码和RFID芯片的组合,条码用于盘点和统计,RFID芯片用于跟踪管理。
本发明中,将所有的待管理资产5按照一定的规则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1,并在资产管理空间1内设置阅读器6,事实上,阅读器6和待管理资产5的设置不一定存在先后关系,且在置入资产管理空间1后,需要基于实际的设计进行微调,保证阅读器6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关系完整且能反应出待管理资产5的重要性、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关系明确。
本发明中,待管理资产5不仅包括可移动的固定资产,如家具、机器等,还可能包括涉密的文件、文件夹等;对于前者,将其盘点后置于资产管理空间1内,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跟踪其移动状态即可;对于后者,除了将文件分别设置RFID芯片外,还统一归放于柜体中,并在柜门处设置RFID芯片,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文件的移动可能较小(如只是被翻阅),故同时监控柜门的RFID与其他的RFID间、与阅读器6间的干扰、信号强度,如出现扰动,则表示文件被阅读或获取,同样作为报警的触发条件之一。
本发明中,待管理资产5的设置与其重要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机密程度越高、价值越高的资产5,其重要程度就越高,越应当靠近阅读器6、信号强度越大,保证阅读器6可以快速获取其状态;事实上,如果存在多个重要程度高的资产5时,在保证与阅读器6的距离之余还应当保持多个资产5间的距离,减少干扰。
本发明中,RFID芯片工作,产生干扰信息,测定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5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建立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5的点线模型;点线模型是指以所有待管理资产5为顶点、以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5间的干扰值作为2个待管理资产5间的连接线,可以明确得到2个待管理资产5间的扰动信息,进行监管,当数值出现变化和/或顶点消失时,则存在资产被非法移动的风险。
步骤4:启动监控设备。
步骤5:以监控设备、阅读器6进行联动,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5的行为时报警。
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以监控设备进行资产管理空间1的出入口2监控,若监控设备检测到人员靠近,则进行面部识别,若识别为非法访客,开始录制视频,设置预报警状态,若人员未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并离开,则停止录制,解除预报警状态,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5.2:阅读器6持续读取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后,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则进行下一步;
所述步骤5.2中,判断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包括信号强度集合E中的元素出现数值变化或2个待管理资产5间的干扰值变化。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后,已知数据未发生变化,且人员退出资产管理空间1,对其面部识别结果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超过阈值,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5.2;
步骤5.3:预报警状态转为报警状态并发出。
本发明中,以监控设备进行资产管理空间1的出入口2监控,若监控设备检测到人员靠近,则进行面部识别,当当前人员具有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资格时,保持常规监控即可,若识别为非法访客,则开始录制视频,并设置预报警状态;识别的技术为本领域已经公知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置相关识别模块或外购集成产品;当然,若人员未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并离开,则停止录制,解除预报警状态。
本发明中,阅读器6持续读取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当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1后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则需要报警,直接发出,同时持续跟踪;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包括信号强度的变化和干扰值变化,当资产5发生微动时,上述两个数据都将产生波动,跟踪波动值可以明确被移动、翻阅的具体资产5信息,并作出更好的预判和处理。
本发明中,还存在一种“踩点”的情况,此时不一定会触发报警,进而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预判,即虽然已知数据未发生变化且人员退出资产管理空间1,但在对其面部识别后,发现同一个人员已经数次进出并超过阈值,如3次,则表示情况存在异常,同样做报警处理。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阅读器6持续读取被非法移动的资产5对应的RFID芯片的信号强度直至消失,由于当出现资产5被带出资产管理空间1的情况时,被移动的资产5一般为朝出入口2的方向行进,根据若干其他RFID芯片与被非法移动的资产5对应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信息,更新所有待管理资产5的点线模型,基于模型信息判定资产5走向,具体来说,是出资产管理空间1后大致方向,联动此方向上资产管理空间1外的其他摄像头4进行摄录取证,便于后期的处理和报警后的追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的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的资产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1个资产管理空间1,用于将需要被管理的资产5汇集在一定的可读范围内;
至少1组监控设备,用于在资产管理空间1的出入口2进行监控;
若干RFID芯片,用于置入所有的待管理资产5中、对资产5进行标记;
至少1个阅读器6,用于获得资产管理空间1内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
一控制端,用于获取阅读器6的收发信息及监控设备的监控信号。

Claims (5)

1.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定资产管理空间,在所述资产管理空间的所有出入口设置监控设备;
步骤2:对任一待管理资产Pi进行盘点、置入RFID芯片,0<i≤n;
步骤3:将所有的待管理资产归置于资产管理空间,在资产管理空间内设置阅读器,构建阅读器与所有RFID芯片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任意2个RFID芯片间的关联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置入RFID芯片的所有待管理资产设置在资产管理空间内;
步骤3.2: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位置,在资产管理空间内设置阅读器,阅读器与所有的RFID芯片信号对接,获得与任一待管理资产Pi对应的信号强度集合E,E={e1…ei, …en};对所有待管理资产基于重要性进行排序,对应重要程度越高的待管理资产Pi,信号强度ei越大,待管理资产Pi与阅读器的距离越近;所有待管理资产依照预设距离分布在阅读器的工作半径内;
步骤3.3:RFID芯片工作,测定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建立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基于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以所有待管理资产为顶点,基于标定的干扰值建立任意2个待管理资产间的线关系;
步骤4:启动监控设备;
步骤5:以监控设备、阅读器进行联动,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报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以监控设备进行资产管理空间的出入口监控,若监控设备检测到人员靠近,则进行面部识别,若识别为非法访客,开始录制视频,设置预报警状态,若人员未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并离开,则停止录制,解除预报警状态,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5.2:阅读器持续读取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判断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包括信号强度集合E中的元素出现数值变化或2个待管理资产间的干扰值变化;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后,已知数据发生变化,则进行下一步;
若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空间后,已知数据未发生变化,且人员退出资产管理空间,对其面部识别结果进行计数,若计数值超过阈值,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5.2;
步骤5.3:预报警状态转为报警状态并发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包括:
用于监测人员靠近资产管理空间的红外传感器、
及用于录制人员进出资产管理空间的视频段落的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若待管理资产为文件类,则将文件分别设置RFID芯片后,统一归放于柜体中,并在柜门处设置RFID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非法移动资产的行为时,阅读器持续读取被非法移动的资产对应的RFID芯片的信号强度直至消失,根据若干其他RFID芯片与被非法移动的资产对应的RFID芯片间的干扰,更新所有待管理资产的点线模型,基于模型信息判定资产走向,联动资产管理空间外其他摄像头进行摄录取证。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1个资产管理空间,用于将需要被管理的资产汇集在一定的可读范围内;
至少1组监控设备,用于在资产管理空间的出入口进行监控;
若干RFID芯片,用于置入所有的待管理资产中、对资产进行标记;
至少1个阅读器,用于获得资产管理空间内所有RFID芯片的信息;
一控制端,用于获取阅读器的收发信息及监控设备的监控信号。
CN202010588718.2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Active CN111738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8718.2A CN111738382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8718.2A CN111738382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8382A CN111738382A (zh) 2020-10-02
CN111738382B true CN111738382B (zh) 2022-08-23

Family

ID=7265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8718.2A Active CN111738382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838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728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西门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阅读器
US9858797B2 (en) * 2015-09-22 2018-01-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ssets
CN205959235U (zh) * 2016-07-19 2017-02-15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线射频资产管理标签
CN108960570A (zh) * 2018-06-04 2018-12-07 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资产管理系统
CN110188851A (zh) * 2019-05-31 2019-08-30 珠海金鑫标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保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8382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9272A (zh) 一种专用于园区的智能安防控制系统
CN101196505A (zh) 出入口安检终端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安检方法
CN102164270A (zh) 具有异常事件发掘功能的智能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2999956A (zh) 结合rfid和视频分析的安防系统
CN111163420A (zh) 智能工厂区域定位识别系统
CN103544757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
CN109784231B (zh) 安防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3054575U (zh)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CN1118158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安防系统
CN108583592A (zh) 一种地铁乘务作业信息采集智能检测方法
CN102760318A (zh) 用于矿山入井人员身份验证的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113269142A (zh) 一种检察领域值班人员睡觉行为识别方法
CN112101495A (zh) 一种风险监测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4331782A (zh) 桌面型文件流转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1955856U (zh) 重要场所人员合法性的监控识别装置
CN113949717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智能分析系统
CN102063604A (zh) 重要场所人员合法性的监控识别装置
CN113077572A (zh) 一种基于运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监控系统
CN111768580A (zh) 一种基于边缘网关的室内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N103177524A (zh) 一种监控对象在位状态实时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14329106A (zh) 用于社区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1738382B (zh)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资产管理系统
CN115761960A (zh) 一种智慧工厂的安防管理系统
CN105139502A (zh) 一种智能物证门禁系统
CN110889919A (zh) 一种生产车间定员监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9, No. 650 Shunqing Road,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

Patentee after: AO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The entire fifth floor of Aole Building, No. 398, Huolongqiao Road,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OL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