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769B -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6769B
CN111736769B CN202010505017.8A CN202010505017A CN111736769B CN 111736769 B CN111736769 B CN 111736769B CN 202010505017 A CN202010505017 A CN 202010505017A CN 111736769 B CN111736769 B CN 111736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queue
queues
data deletion
cach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50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6769A (zh
Inventor
丁增强
袁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50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6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6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769A/zh
Priority to US17/928,150 priority patent/US1168727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6932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06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6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2Erasing, e.g. deleting, data cleaning, moving of data to a wastebask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7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vailabi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06F3/0641De-dupl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包括: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分摊速度;以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分摊速度的步骤;响应于触发停止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数据删除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生产中对数据处理的速度要求越来越苛刻,除了在引擎上的改进,缓存技术也无疑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缓存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数据之间的交互速度,但缓存终究还是不能作为持久化磁盘来使用,因此缓存就存在一个数据过期的过程。现有的数据过期清理策略都是线性的使数据失效,很容易造成缓存雪崩现象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分摊速度;
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分摊速度的步骤;
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根据缓存数据过期策略确定所述缓存空间中待进行数据删除的多个队列;
对所述多个队列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
响应于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或接收到所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触发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对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进行随机标记;
对所述随机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确定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的删除优先级,以根据所述删除优先级对数据进行标记;
对所述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分摊速度;
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分摊速度的步骤;
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根据缓存数据过期策略确定所述缓存空间中待进行数据删除的多个队列;
对所述多个队列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
响应于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或接收到所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触发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对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进行随机标记;
对所述随机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提出的方案,能够通过将待删除数据分摊给各个符合条件的队列,使得原始缓存数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进而使得数据缓存失效宽泛化,而不是集中失效某一队列或某一部分数据,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雪崩现象的发生,有效避免生产环境中的宕机事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数据需要进行缓存时,通过缓存空间对数据进行缓存,每一批次(例如,可以根据时间范围,例如5s之内的数据)作为一个单位发给缓存空间,在缓存空间中将不同批次的数据放入不同的缓存队列中,由于队列的大小由缓存的数据量决定,这样每个批次缓存的数据量不同,所以每个队列大小不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可以包括步骤:S1,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S2,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S3,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分摊速度;S4,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S5,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分摊速度的步骤;S6,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方案,能够通过将待删除数据分摊给各个符合条件的队列,使得原始缓存数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进而使得数据缓存失效宽泛化,而不是集中失效某一队列或某一部分数据,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雪崩现象的发生,有效避免生产环境中的宕机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根据缓存数据过期策略确定所述缓存空间中待进行数据删除的多个队列;
对所述多个队列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具体的,缓存过期策略可以是FIFO、LFU、LRU,其中FIFO指最先进入缓存的数据在缓存空间不够情况下(超出最大元素限制时)会被首先清理出去;LFU指一直以来最少被使用的元素会被清理掉,要求缓存的元素有一个hit属性,在缓存空间不够的情况下,hit值最小的将会被清出缓存;LRU指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的元素有一个时间戳,当缓存容量满了,而又需要腾出地方来缓存新的元素的时候,那么现有缓存元素中时间戳离当前时间最远的元素将被清出缓存。
这样,通过缓存过期策略可以确定优先进行清理的多个队列,从而在多个队列中确定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缓存空间全部的队列中选择一个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也即可以先不通过缓存过期策略确定优先进行清理的多个队列,直接对所有的队列进行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
响应于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或接收到所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触发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
具体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清理,包括不限于通过设置缓存空间的阈值,当缓存空间中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时,触发对缓存空间的稀释清理;或者,当用户想手动触发清理缓存空间时,可以直接发出清理缓存空间的指令,当缓存空间接收到相应的指令后,则触发对缓存空间的稀释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后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具体的,当长度最大的队列在进行数据删除后的长度减小到与缓存空间中1个或更多个的队列的长度相等时,则触发对该1个或更多个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分摊速度,具体的,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速度的总和即为初始速度,这样当有其他队列触发数据删除后,此时长度最大的队列的数据删除速度由于被其他队列进行分摊,因此数据删除的速度变慢。
需要说明的是,分摊速度可以通过预设初始速度除以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后的队列的长度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分摊速度的步骤,具体的,在步骤S3中,在有新的队列触发数据删除后,当所有进行数据删除后的队列的长度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未进行数据删除的其他1个或更多个队列的长度相等时,则触发对该未进行数据删除的其他1个或更多个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例如,当触发缓存空间的数据稀释清理后,缓存空间中的最长队列Q1开始以预设初始速度进行数据删除,并在最长队列Q1的长度等于队列Q2的长度后,触发对队列Q2的进行数据删除,则以预设初始速度/2的速度分别对队列Q1和Q2进行数据删除,并在队列Q1和Q2的长度等于队列Q3的长度后,触发对队列Q3的进行数据删除,则以预设初始速度/3的速度分别对队列Q1、Q2和Q3进行数据删除,依次类推。当然,所有进行数据删除后的队列的长度也可以与所述缓存空间中多个未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相同,即缓存空间中的最长队列Q1开始以预设初始速度进行数据删除后,最长队列Q1的长度可以等于队列Q2、Q3的长度,此时则以预设初始速度/3的速度分别对队列Q1、Q2和Q3进行数据删除。这样Q1的数据稀释速度被其他队列得到分摊,其稀释速度减慢,从而达到一种非线性的数据清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具体的,当对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后,缓存空间中缓存的数据量小于安全阈值时,触发停止对缓存空间的稀释清理;或者,当用户想手动触发停止清理缓存空间时,可以直接发出停止清理缓存空间的指令,当缓存空间接收到相应的指令后,则触发停止对缓存空间的稀释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对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进行随机标记;
对所述随机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具体的,每个触发数据清理的队列,可以随机标记待删除数据(标记的速度即为预设初始速度或分摊速度),然后对标记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释放缓存空间,改变队列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确定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的删除优先级,以根据所述删除优先级对数据进行标记;
对所述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具体的,每个触发数据清理的队列,可以通过该队列中数据属性(例如hit属性)确定删除顺序,然后根据删除顺序进行标记待删除数据(标记的速度即为预设初始速度或分摊速度),然后对标记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释放缓存空间,改变队列长度。
本发明提出的方案,能够通过将待删除数据分摊给各个符合条件的队列,使得原始缓存数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进而使得数据缓存失效宽泛化,而不是集中失效某一队列或某一部分数据,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雪崩现象的发生,有效避免生产环境中的宕机事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501,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20;以及
存储器510,存储器510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11,处理器520执行程序时执行如上的任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610,计算机程序指令610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的任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的步骤。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典型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设备等可为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智能电视等,也可以是大型终端设备,如服务器等,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装置、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客户端可以是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电子终端设备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和/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均摊速度;
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均摊速度的步骤;
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根据缓存数据过期策略确定所述缓存空间中待进行数据删除的多个队列;
对所述多个队列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
响应于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或接收到所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触发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对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进行随机标记;
对所述随机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确定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的删除优先级,以根据所述删除优先级对数据进行标记;
对所述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进行数据删除的所述长度最大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利用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量和所述预设初始速度计算均摊速度;
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响应于所有进行数据删除的队列的长度达到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其他若干个队列的长度相等,触发对所述其他若干个队列进行数据删除,并返回计算均摊速度的步骤;
响应于触发停止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暂停所有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的数据删除过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根据缓存数据过期策略确定所述缓存空间中待进行数据删除的多个队列;
对所述多个队列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触发对缓存空间进行稀释,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
响应于所述缓存空间已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阈值或接收到所述用户主动发出的稀释所述缓存空间的指令,触发对所述缓存空间进行稀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以预设初始速度对所述缓存空间中长度最大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或以所述均摊速度分别对每一个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进行数据删除,进一步包括:
对触发数据删除的队列中的数据进行随机标记;
对所述随机标记后的数据进行归并删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05017.8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Active CN111736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5017.8A CN111736769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US17/928,150 US11687271B1 (en) 2020-06-05 2021-02-19 Method for diluting cache space, and device and medium
PCT/CN2021/076932 WO2021244067A1 (zh) 2020-06-05 2021-02-19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5017.8A CN111736769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769A CN111736769A (zh) 2020-10-02
CN111736769B true CN111736769B (zh) 2022-07-26

Family

ID=7264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5017.8A Active CN111736769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7271B1 (zh)
CN (1) CN111736769B (zh)
WO (1) WO20212440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6769B (zh) * 2020-06-05 2022-07-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2049A (zh) * 2019-06-12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缓存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95616A (zh) * 2019-12-06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流量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209106A (zh) * 2019-12-25 2020-05-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缓存机制的流式图划分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7771A (en) * 1995-11-14 1998-05-26 Yurie Systems, Inc. Queue management to serve variable and constant bit rate traffic at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s in a ATM switch
US9098717B2 (en) 2007-04-19 2015-08-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electively performing a secure data erase to ensure timely erasure
US9122766B2 (en) * 2012-09-06 2015-09-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placement time based caching for providing server-hosted content
KR101692055B1 (ko) * 2016-02-24 2017-01-18 주식회사 티맥스데이터 데이터베이스 서버에서 공유 메모리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에 저장된 컴퓨터-프로그램
CN106021445B (zh) * 2016-05-16 2019-10-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99516B (zh) * 2017-02-28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队列清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157140B2 (en) * 2017-03-28 2018-12-1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elf-learning cache repair tool
US10331562B2 (en) * 2017-03-28 2019-06-2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Real-time cache repair tool
CN109491928B (zh) * 2018-11-05 2021-08-10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19487B (zh) 2019-04-15 2021-07-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发散数据的缓存更新方法
CN111736769B (zh) 2020-06-05 2022-07-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JP2022094705A (ja) * 2020-12-15 2022-06-27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2049A (zh) * 2019-06-12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缓存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95616A (zh) * 2019-12-06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流量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209106A (zh) * 2019-12-25 2020-05-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缓存机制的流式图划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95352A1 (en) 2023-06-22
US11687271B1 (en) 2023-06-27
WO2021244067A1 (zh) 2021-12-09
CN111736769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6547B (zh) 用于代理缓存智能对象淘汰的方法和系统
US996551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che management
US11099997B2 (en) Data prefe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device
US11223602B2 (en) IP address access based on security level and access history
WO2017025052A1 (zh) 资源缓存方法及装置
US1111319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che-based index mapping and data access
EP3115904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distributed cache
TW201711432A (zh) 對伺服器進行健康檢查的方法及設備
WO2021068205A1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97495A (zh) 缓存更新方法、装置、缓存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6769B (zh) 一种稀释缓存空间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11381988A (zh) 一种请求限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274013A1 (en) Scan protection with rate limiting
CN111124270A (zh) 缓存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392042B (zh) 用于管理缓存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650182B (zh) 网络缓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798263B2 (ja)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及び電子メールキャッシュ方法及び電子メールキャッシュプログラム
US20130111150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deadlock of node controller, and node controller
CN111200637A (zh) 一种缓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21298B (zh) 一种时间间隔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525512B (zh) 一种bgp邻居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708734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元数据访问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0941595A (zh) 一种文件系统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577618B (zh) 一种三路均衡缓存淘汰方法及装置
CN113821164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对象聚合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