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644A -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7644A
CN111727644A CN201980013255.2A CN201980013255A CN111727644A CN 111727644 A CN111727644 A CN 111727644A CN 201980013255 A CN201980013255 A CN 201980013255A CN 111727644 A CN111727644 A CN 111727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frequency hopping
up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s
bw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2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7644B (zh
Inventor
裵德显
李润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727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UL)发送的方法。更具体地,由终端进行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基站接收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多个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跳频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其中,所述非时隙是具有比一个时隙的时间段短的时间段的调度单元。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大体开发出在保障用户移动性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通信系统已逐渐将其覆盖范围从语音服务扩展到数据服务直至高速数据服务。然而,由于当前移动通信系统遭受资源短缺并且用户需要甚至更高速的服务,因此需要开发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可以包括支持巨量数据业务、每个用户的传送速率的显著增加、对数目显著增加的连接装置的容纳、非常低的端到端等待时间和高能量效率。为此,已经研究了诸如小小区增强、双连接、大规模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支持超宽带和装置联网这样的各种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根据当UE使用各种时间长度的时间/频率资源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时分配的资源的高效跳频方法。
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将跳频应用于URLLC等中使用的基于非时隙的调度的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当在针对每个非时隙重复的跳频中特定非时隙不可用时延迟或不应用针对该特定非时隙的跳频的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技术目的,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下面的描述将明显理解以上未提到的其它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
更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跳频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其中,所述非时隙是具有比所述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当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时,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所述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基于所述调度单元中所包括的子载波间隔或符号的数目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所述非时隙的调度单元。
所述非时隙被用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
当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通过与所述非时隙相关的跳频不被包括在带宽部分(BWP)中时,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被移动达预定资源块(RB)偏移,或者不被用于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根据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发送配置的波形的类型来确定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达所述预定RB偏移的移动。
所述波形是循环前缀(CP)-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
当所述波形是所述CP-OFDM时,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移动达所述预定RB偏移。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发送无线电信号;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功能上连接到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跳频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其中,所述非时隙是具有比所述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当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所述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当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通过与所述非时隙相关的跳频不被包括在带宽部分(BWP)中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移动达预定资源块(RB)偏移,或者不使用所述资源进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当所述波形是所述CP-OFDM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移动达所述预定RB偏移。
有利效果
即使在下一代无线系统中为UE分配了各种时间长度的无线电资源,本公开也可以在不降低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应用跳频。
本公开可以在仅有限地适用跳频偏移的情形下更平稳地应用跳频。
本公开可以在UE在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执行跳频时防止UE执行与基站的意图不同的操作。
本公开中能获得的优点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根据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提供对本公开的彻底理解而被包括为详细描述的部分的附图提供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特征。
图1是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NR的总体系统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2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帧与下行链路帧之间的关系。
图3例示了NR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4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5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用于每个天线端口和参数集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6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自包含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7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通过非时隙调度的上行链路发送的跳频方法的示例。
图8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具有半静态偏移的跳频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的示例。
图9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具有半静态偏移的跳频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10是例示了UE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了基站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例示了适用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13例示了适用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框图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将连同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旨在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不旨在描述本公开的唯一实施方式。以下的详细描述包括更多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公开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现。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避免本公开的概念模糊,已知结构和装置被省略,或者可以基于各结构和装置的核心功能以框图形式示出。
在本公开中,基站具有网络的终端节点的含义,其中基站通过网络直接与终端通信。在本文献中,被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视情形而定可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即,显而易见的是,在包含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由基站或者基站以外的其它网络节点来执行。基站(BS)可以被诸如固定站、NodeB、eNB(演进Node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或接入点(AP)、gNB(一般NB、代(generation)NB)这样的另一术语替换。另外,该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可以具有移动性,并且可以被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高级移动站(AMS)、无线终端(WT)、机器型通信(MTC)装置、机器对机器(M2M)装置或装置对装置(D2D)装置这样的另一术语替换。
下文中,下行链路(DL)意指从基站到UE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意指从UE到基站的通信。在DL中,发送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
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具体术语被提供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所述这种具体术语的使用可以按各种形式改变。
以下技术可以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非正交多址(NOMA)这样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CDMA可以使用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者CDMA2000这样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率(EDGE)这样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使用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或者演进型UTRA(E-UTRA)这样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并且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MDA。高级LTE(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由IEEE 802、3GPP和3GPP2(即,无线电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献支持。也就是说,属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为了清楚地揭露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而未描述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这些文献支持。此外,该文献中所公开的所有术语都可以通过标准文献来描述。
为了使说明书更清楚,主要描述了3GPP LTE/LTE-A/NR(新RAT),但是本公开的技术特性不限于此。
随着智能电话和物联网(IoT)终端的传播迅速扩展,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量增加。因此,下一代无线接入技术是需要考虑与现有通信系统(或现有无线电接入技术)相比向更多用户提供更快服务的环境(例如,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
为此目的,正在讨论考虑通过连接多个装置和对象来提供服务的机器型通信(MTC)的通信系统的设计。另外,还正在讨论考虑对通信的可靠性和/或等待时间敏感的服务和/或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例如,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的设计。
下文中,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容易描述,下一代无线电接入技术被称为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并且应用NR的无线通信系统被称为NR系统。
术语的定义
eLTE eNB:eLTE eNB是支持针对EPC和NGC的连接的eNB的演进。
gNB:支持NR以及与NGC的连接的节点
新RAN:支持NR或E-UTRA或与NGC交互的无线电接入网络
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由运营商定义的以便提供针对需要特定要求连同终端间范围的特定市场场景来优化的解决方案的网络。
网络功能:网络功能是具有明确定义的外部接口和明确定义的功能操作的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逻辑节点。
NG-C:用于新RAN和NGC之间的NG2参考点的控制平面接口
NG-U:用于新RAN和NGC之间的NG3参考点的用户平面接口
非独立NR:gNB需要LTE eNB作为锚来与EPC进行控制平面连接或者需要eLTE eNB作为锚来与NGC进行控制平面连接的部署配置
非独立E-UTRA:eLTE eNB需要gNB作为锚来与NGC进行控制平面连接的部署配置
用户平面网关:NG-U接口的终点
一般系统
图1是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新无线电(NR)系统的总体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NG-RAN由提供NG-RA用户平面(新AS子层/PDCP/RLC/MAC/PHY)的gNB和用于UE(用户设备)的控制平面(RRC)协议终端组成。
gNB经由Xn接口彼此连接。
gNB还经由NG接口连接到NGC。
更具体地,gNB经由N2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并且经由N3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NR(新RAT)参数集和框架结构
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多个参数集。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和CP(循环前缀)开销来定义参数集。可以通过将基本子载波间隔缩放整数N(或μ)来推导多个子载波间隔之间的间隔。另外,尽管假定非常低的子载波间隔不被用在非常高的子载波频率处,但是可以独立于频带来选择将使用的参数集。
另外,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依据多个参数集的各种帧结构。
下文中,将描述可以在NR系统中考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参数集和帧结构。
可以如表1中地定义NR系统中支持的多个OFDM参数集。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关于NR系统中的帧结构,时域中各个字段的大小被表示为时间单元Ts=1/(Δfmax·Nf)的倍数。在这种情况下,Δfmax=480·103且Nf=4096。DL和UL发送被配置为具有Tf=(ΔfmaxNf/100)·Ts=10ms的片段的无线电帧。无线电帧由十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都具有Tsf=(ΔfmaxNf/100)·Ts=1ms的片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存在一组UL帧和一组DL帧。
图2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L帧与DL帧之间的关系。
如图2中例示的,需要在UE中的对应DL帧开始TTA=NTATs之前发送来自用户设备(UE)的UE帧号I。
关于参数集μ,按子帧中的递增顺序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4
并且按无线电帧中的递增顺序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5
将时隙编号。一个时隙由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6
个连续OFDM符号构成,并且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7
是根据使用的参数集和时隙配置来确定的。子帧中的时隙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8
的起点在时间上与同一子帧中的OFDM符号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9
的起点对准。
并非所有UE都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并且这意味着,并非DL时隙或UL时隙中的所有OFDM符号都是可供使用的。
表2示出了在正常CP的情况下每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目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1
每个无线电帧的时隙数目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2
和每个子帧的时隙数目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73
并且表3示出了在扩展CP中每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目、每个无线电帧的时隙数目和每个子帧的时隙数目。
[表2]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81
[表3]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82
图3例示了NR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例。图3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没有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表3的情况下,作为μ=2的情况即子载波间隔(SCS)为60kHz的情况的示例,一个子帧(或帧)可以包括参照表2的四个时隙,并且作为示例,图3中例示一个子帧={1,2,4}时隙的情况,并且可以如表2中地定义一个子帧中可以包括的时隙的数目。
另外,小时隙可以由2、4或7个符号构成,或者由更多或更少的符号构成。
关于NR系统中的物理资源,可以考虑天线端口、资源网格、资源元素、资源块、载波部分等。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能够在NR系统中考虑的以上物理资源。
首先,关于天线端口,天线端口被定义为使得用于发送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信道可以从用于发送同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其它信道推导的。当用于接收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信道的大规模特性可以从用于发送其它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其它信道推导出时,这两个天线端口可以具有QL/QCL(准共址或准协同定位)关系。本文中,大规模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图4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所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参照图4,示例性描述了资源网格由频域上的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83
个子载波构成并且一个子帧由14·2μ个OFDM符号构成,但是不限于此。
在NR系统中,用一个或更多个由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
个子载波和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2
个OFDM符号构成的资源网格来描述所发送的信号。这里,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3
表示最大传输带宽,其甚至可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以及参数集之间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中例示的,可以针对每个参数集μ和每个天线端口p配置一个资源网格。
图5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每个天线端口和参数集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用于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网格中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并且唯一地用索引对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4
标识。这里,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5
是频域中的索引,并且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6
表示子帧中符号的位置。当表示时隙中的资源元素时,使用索引对(k,l)。这里,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7
用于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元素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8
对应于复数值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9
当没有混淆的风险时或者当没有指定特定的天线端口或参数集时,索引p和μ可以被丢弃,结果,复数值可以变为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0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1
另外,物理资源块由频域上的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2
个连续子载波定义。
点A可以用作资源块网格的公共参考点,并且可以如下地被获取。
-用于PCell下行链路的offsetToPointA指示与UE用于初始小区选择的SS/PBCH块叠加的最低资源块的最低子载波与点A之间的频率偏移,并且在假定用于FR1的15kHz子载波间隔和用于FR2的60kHz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以资源块为单位来表示;并且
-absoluteFrequencyPointA指示如绝对射频信道号(ARFCN)中表示的点A的频率位置。
针对子载波间隔设置μ,公共资源块在频域中被从0开始向上编号。
用于子载波间隔设置μ的公共资源块0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点A”重合。可以如下式1中一样给出频域中的用于子载波间隔设置μ的公共资源块号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3
和资源元素(k,l)。
[式1]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0914
这里,可以相对于点A定义k,以对应于其中k=0以点A为中心的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在带宽部分(BWP)中从0到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01
地编号,并且i表示BWP的数目。可以通过下式2给出BWPi中的物理资源块nPRB与公共资源块nPRB之间的关系。
[式2]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02
这里,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03
可以是其中BWP相对于公共资源块0开始的公共资源块。
自包含结构
在NR系统中考虑的时分双工(TDD)结构是其中在一个时隙(或子帧)中处理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二者的结构。这是为了使TDD系统中数据发送的等待时间最小化,并且该结构可以被称为自包含结构或自包含时隙。
图6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自包含结构的一个示例。图5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没有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参照图6,假定如传统LTE中一样,一个传输单元(例如,时隙或子帧)由14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构成。
在图6中,区域602是指下行链路控制区域,并且区域604是指上行链路控制区域。另外,除了区域602和区域604之外的区域(即,不带单独指示的区域)可以被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
即,可以在一个自包含时隙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和下行控制信息。相反,在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自包含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下行链路数据。
当使用图6中例示的结构时,在一个自包含时隙中,可以顺序地进行下行链路发送和上行链路发送,并且可以执行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和上行链路ACK/NACK的接收。
因此,当出现数据发送错误时,能减少重新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因此,与数据传送关联的等待时间可以被最小化。
在图6中例示的自包含时隙结构中,需要用于基站(eNodeB、eNB或gNB)和/或终端(用户设备(UE))的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的处理或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处理的时间间隙。关于时间间隙,当在自包含时隙中的下行链路发送之后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时,一些OFDM符号可以被配置为保护时段(GP)。
模拟波束成形
在毫米波(mmWave、mmW)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的波长变短,因此可以在同一区域中安装多根(或复数根)天线元件。例如,在30GHz频带中,波长为大致1cm,并且当根据二维布置形式在5cm×5cm的面板中以0.5λ的间隔安装天线时,可以安装总共100个天线元件。
因此,在mmW通信系统中,可以考虑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增加波束成形(BF)增益或者增加吞吐量来增加覆盖范围或增加吞吐量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当安装收发器单元(TXRU)以便针对每个天线元件调节发送功率或相位时,可以针对每个频率资源进行独立波束成形。
然而,就成本而言,将TXRU安装在所有天线元件(例如,100个天线元件)中的方法可能是低效的。结果,可以考虑通过使用模拟相移器将多个天线元件映射到一个TXRU并且控制波束方向的方法。
以上提到的模拟波束成形方法可以在所有频带中仅产生一个波束方向,使得可以不执行频率选择性波束操作。
结果,可以考虑作为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的中间形式的少于Q个天线元件的B个TXRU的混合波束成形。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存在取决于B个TXRU与Q个天线元件的连接方法的差异,但是能同时发送的波束的方向的数目限于B个或更少。
与跳频相关的信息
在新RAT中,UE可以使用各种发送持续时间。
基站可以调度UE,使得UE使用各种方法来使用时隙内的符号。
可以考虑将跳频应用于调度的资源,具体地,上行链路调度资源。
如果每个UE具有不同的跳跃边界,则可能难以执行调度以便多个UE高效地使用资源。
为了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方法1和方法2)。
(方法1)
方法1可以是以下方法:当基于时隙确定所使用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诸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这样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时,将跳跃边界确定为基于时隙的位置。
例如,在新RAT中,如果UE使用PUSCH映射类型A,则PUSCH可以总是在第八符号处跳频。
(方法2)
方法2可以是不顾及所使用上行链路资源的诸如DMRS这样的参考信号的位置而将跳跃边界确定为基于时隙的位置的方法。
例如,在新RAT中,UE可以不顾及PUSCH映射类型而总是在第八符号处跳频并发送PUSCH。
根据以上描述,不用如PUCCH一样的任何RRC参数来确定PUSCH的跳频边界。
在PUCCH跳频的情况下,跳跃边界是通过其时间资源分配指定的。
然而,对于PUSCH跳频,使用与PUCCH相同的机制并不是优选的。
如果PUSCH的跳跃边界可以根据其时间资源分配而不同,则难以高效地将具有跳频的多个PUSCH分配给资源网格。
由于PUSCH在上行链路资源中具有比PUCCH更大的部分,因此它将是比PUCCH更关键的问题。因此,基于PUSCH的时隙边界来确定跳跃边界可能是优选的。
考虑到对于PUSCH映射类型A PUSCH DMRS的位置由时隙边界确定,则至少对于PUSCH映射类型A,跳频边界可以由相对于时隙起点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至少对于PUSCH映射类型A,PUSCH跳跃边界由相对于时隙起点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UE PUSCH跳频过程
在资源分配类型1的情况下,不管是否针对PUSCH发送而启用变换预编码,UE都可以执行PUSCH跳频,否则,不执行PUSCH跳频。
当针对PUSCH而启用变换预编码和跳频时,将按以下顺序执行RE映射:
首先跨子载波映射调制的符号,然后跨跳频内的变换预编码符号映射调制的符号,接着跨占用不同PRB集合的跳频映射调制的符号。
如果UE由较高层参数frequency-hopping-PUSCH配置,则可以配置两种跳频模式中的一种:
-时隙内跳频,其适用于单时隙和多时隙PUSCH发送。
-时隙间跳频,其适用于多时隙PUSCH发送。
启用PUSCH上的跳频,并且对于资源分配类型1,频率偏移由较高层参数frequency-hopping-offset-set配置:
-当激活的BWP的大小小于50个PRB时,在UL授权中指示两个较高层配置的偏移中的一个。
-当激活的BWP的大小大于50个PRB时,在UL授权中指示四个较高层配置的偏移中的一个。
每个跳跃期间的起始RB是由下式3定义的。
[式3]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31
其中,RBstart是根据资源分配类型1的资源块指派信息计算出的UL BWP内的起始资源,并且RBoffset是两个跳频之间的RB中的频率偏移。
在时隙间跳频的情况下,在每个时隙处发生跳频。时隙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32
期间的起始RB是由下式4给出的。
[式4]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33
其中,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34
是多时隙PUSCH发送的第一PUSCH时隙的无线电帧内的时隙号,并且
Figure BDA0002631305560000135
是无线电帧内的当前时隙编号。
另外,可以发生多时隙PUSCH发送,RBstart是根据资源分配类型1的资源块指派信息计算出的UL BWP内的起始资源,并且RBoffset是两个跳频之间的RB中的频率偏移。
诸如5G系统这样的下一代无线系统可以使基站能够比现有无线系统更灵活地向UE分配时间/频率资源,不将UE的频域限制于系统带宽,并且可以向UE分配个体带宽部分(BWP)。
在这种情况下,当UE使用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以获得频率分集时,需要额外考虑各种调度单元,以在保持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执行跳频。
在本公开中,频率跳跃可以被解释为与跳频相同的含义。
下文中,本公开提供了以下的一种跳频方法:其中,在下一代无线系统中,以各种调度单元为UE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并且当某些UE通过聚合/重复使用上行链路资源时,UE可以高效地以TDM(时分复用)/FDM(频分复用)方式使用这些资源。
本公开提出了针对UE的跳频中的带宽部分(BWP)和问题部分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主要处理针对UE的PUSCH发送的跳频方法,但是除了应用于UE通常使用的动态授权PUSCH发送、通过半静态/动态信令进行的PUCCH发送或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整个上行链路发送(如随机接入时的上行链路发送)之外,本公开还可以应用于使用所配置授权的PUSCH发送。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根据应用领域或流量类型来使得用于发送/接收物理信道的参考时间单元多样化。
参考时间可以是调度特定物理信道的基本单元,并且参考时间单元可以根据构成调度单元的符号的数目和/或子载波间隔而变化。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基于时隙和非时隙来描述参考时间单元。
例如,时隙可以是在一般数据流量(例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中使用的基本调度单元。
非时隙可以具有比时域中的时隙小的时间间隔。非时隙可以是为了更特殊的目的而在流量或通信方案(例如,超可靠和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或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中使用的基本调度单元。
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并且显而易见,即使当eMBB基于非时隙发送/接收物理信道或者URLLC或另一通信技术基于时隙发送/接收物理信道时,也可以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进行扩展。
1.针对非时隙的跳频
首先,描述针对非时隙的跳频方法。
如上所述,在新RAT(NR)中,UE可以使用各种发送持续时间。
基站可以调度UE,使得UE使用各种方法来使用时隙内的符号。
当向调度的资源特别是上行链路调度资源应用跳频时,关于在什么条件下和在何处执行跳频,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方法1-1)
方法1-1涉及仅在等于或大于X个符号的发送持续时间中向调度的资源应用跳频的方法。
X可以是预定值或基站经由较高层信令或L1信令告知的值。
在具有小长度的调度的资源的情况下,由每个跳跃的信道估计所需的DMRS生成的RS开销可能比能够通过跳频获得的频率分集对性能的影响更大。
由于DMRS在所有符号上被均匀地发送,因此即使以相同的发送需要一个DMRS符号,影响也根据所有调度的资源的发送持续时间而变化。
因此,只有当跳频在没有单独的信令开销的情况下有效时,才可以通过使用方法1-1来应用跳频。
(方法1-2)
方法1-2涉及到当基于第N个符号随后存在调度的起始符号、结束符号或发送持续时间当中的一个符号时跳跃整个发送持续时间。
N可以是预定值或基站经由较高层信令或L1信令告知的值。
(方法1-3)
方法1-3可以是基于用作DMRS的符号来应用跳频的方法。
作为示例,只有当使用X个符号的发送持续时间的UE使用X个符号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符号时,UE才可以执行跳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用作DMRS的符号是第K1个符号和第K2个符号(K1>K2),则可以在第K2个符号上执行跳频。
如果用作DMRS的符号多于两个,则可以在最接近X/2的DMRS符号上执行跳频。
2.针对非时隙聚合/重复的跳频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考虑UE为了可靠性或服务覆盖范围而按给定量重复发送相同的传输块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资源获取方法或资源分配大小等不同地配置重复发送。
更具体地,当非时隙调度和时隙调度被按任何标准或任何条件划分时,UE聚合/重复调度的资源的方法可以改变。
当调度的资源的聚合/重复方法如上所述改变时,可以在一个时隙内重复发送UE接收到的基于非时隙的调度的资源。当UE连续发送多个非时隙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来应用跳频。
(方法2-1)
方法2-1涉及通过将相应重复的非时隙调度视为一个非时隙调度来分别应用跳频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每个非时隙调度应用以上提到的针对非时隙的跳频方法。
(方法2-2)
方法2-2涉及与时隙之间的跳频类似的向每个非时隙调度依次应用跳频的方法。
例如,当非时隙调度被重复K次时,不向奇数编号的非时隙调度应用跳频,并且可以仅向偶数编号的非时隙调度应用跳频。
如上,当向重复的非时隙调度应用跳频时,可能不能够使用某些重复的非时隙调度。
例如,不能够通过优先级较高的其它发送进行发送,或者对应的调度的资源通过半静态/动态TDD操作等被确定为诸如DL这样的发送方向,因此不可以使用对应的资源。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考虑以下方法2-3和方法2-4。
(方法2-3)
方法2-3涉及根据发送参数的顺序或重复计数执行跳频的方法,如图7的(a)的选项1中一样。
参照图7的(a),当非时隙调度被重复发送四次,并且用于第三非时隙调度的资源对应于被取消的符号701时,该方法不延迟第三非时隙调度702的发送并且不执行对应的发送。
因此,可以看出,在与图7的(a)的索引4对应的符号703中按顺序执行第四非时隙调度704的发送。
(方法2-4)
方法2-4涉及当所有发送时机有效时执行跳频的方法,如图7的(b)的选项2中一样。换句话说,在假定发送时机仅存在于除了被取消符号之外的有效符号中的情况下,只可以向发送时机依次应用跳频。
参照图7的(b),因为有效符号是三个(对应于索引1的符号、对应于索引2的符号和对应于索引4的符号),所以非时隙调度被重复发送3次。因为用于第三非时隙调度的资源对应于被取消的符号710,所以可以看出,第三非时隙调度720的发送在对应于索引4的符号730中出现。
图7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通过非时隙调度的上行链路发送的跳频方法的示例。
如图7中例示的,可以针对每个UE不同地配置或生成被取消的资源701和710。
因此,基站可以允许跳频在不考虑资源无效的情况下执行,以便高效地将时间/频率资源分配给不同的UE。
根据由基站分配的时间/频率资源无效的原因,可以不同地应用上述方法。
例如,如果出现根据小区特定UL/DL配置的无效资源,则可以应用上述方法2-3,否则可以应用方法2-4。
3.对超出BWP范围的跳频偏移的处理
出于上行链路跳频的目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在配置有半静态信令的跳频偏移集合和经由动态信令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及跳频偏移集合当中指定一个元素。
由于如上所述跳频偏移的集合是经由半静态信令传送的,因此考虑到资源、BWP长度和其它UE的调度,这不能总是使用适当的值。
特别地,当值不适当时,如图8中例示,第RB_start个资源块中的n个资源块被分配给UE,RB_offset被用作跳频偏移,并且BWP中的资源块的数目为N_RB时,N_RB<RB_start+n+RB_offset<N_RB+n,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图8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具有半静态偏移的跳频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的示例。
(方法3-1)
当跳频的资源超出BWP范围时,UE可以忽略(通过跳频超出BWP范围的)对应资源的分配。
另选地,在这种情况下,UE不使用跳频并且可以执行UL发送。
(方法3-2)
当跳频的资源超出BWP范围时,假定超出BWP范围的资源的RB索引被假定为[r1,r2,...,rn]。
如图9中例示的,代替超出BWP范围的资源,UE可以将超出BWP范围的资源移动NRB(例如,[r1-NRB,r2-NRB,...,rn-NRB]),并且可以在移动的资源中执行上行链路发送。
在这种情况下,UE使用非连续的上行链路资源。
在这种情形下,当UE使用变换预编码(例如,DFT-s-OFDM)时,上行链路发送的性能可能相对降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被定义或配置为在没有基站的其它信令的情况下自动发送到具有更好的性能的其它波形(例如,CP-OFDM)。
另选地,可以根据UE当前使用的波形来确定是否应用这种操作(取决于是否移动超出BWP范围的资源的UL发送)。
图9例示了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具有半静态偏移的跳频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的另一示例。
(方法3-3)
方法3-3可以是以下的方法:当跳频的资源超出BWP范围时,UE对超出BWP范围的资源执行速率匹配或删余。
速率匹配或删余可以被表示为丢弃。
(方法3-3-1)
当跳频资源超出BWP范围并且UE对超出BWP范围的资源执行速率匹配或删余时,可以调整传输块大小(TBS),以便在使用较少资源的同时保持所配置的码率。
在这种情形下,对TBS的调整可以是在所确定的原始TBS中仅使用预定速率,或者减去任何偏移,或者在TBS的确定步骤中考虑速率匹配或删余。
例如,可以通过在某些资源元素(RE)中(如RE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开销中)的TBS确定的限制过程中考虑超出BWP范围的资源的速率,或者在超出BWP的资源块的数目为K时假设分配了(n-K/2)个资源块,来确定TBS。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当超出BWP范围的资源的大小超过任何阈值时,才可以应用方法3-1至3-3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阈值的单位可以是比特、资源块或资源元素。
该阈值可以是预定值或由基站的较高层信令或L1信令确定的值。
另选地,可以根据UE当前使用的波形来确定是否应用此操作。
Msg3的跳频
接下来,描述RACH处理的Msg3(UE针对RAR发送的UL发送)的跳频方法。
简言之,RACH处理可以粗略地概括为(1)UE将PRACH前导码(或Msg1)发送到基站的第一步(2)UE从基站接收对PRACH前导码的响应RAR(或Msg2)的第二步(3)UE向基站发送UL发送(或Msg3)的第三步(4)UE接收对UL发送的响应(或Msg4)的第四步。
当执行随机接入时,即使执行对基站的随机接入响应(RAR)的响应(以上的第二步)以及基站的Msg3发送(以上的第三步),也可以执行跳频来获得频率分集。
如果UE处于第一次接入网络的过程(初始(随机)接入(IA))中,则由于UE处于未从基站获得关于跳频偏移集合的信息的状态,因此UE可以使用随机或预定的跳频偏移集合执行跳频。
然而,如果UE已经处于RRC连接状态,例如,如果UE执行随机接入过程而非调度请求(SR)发送以便获得上行链路发送所需的资源,则因为站已经从基向UE分配了跳频偏移,所以UE可以在随机接入时利用跳频偏移。
因此,如果UE执行被应用了跳频的随机接入,则可以根据随机接入的目的或随机接入时UE的连接状态执行其它跳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方法4-1)
不顾及UE的RRC状态和从RAR消息发送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值,Msg3可以始终使用预定的跳频偏移或跳频偏移集合。
(方法4-2)
如果UE的RRC状态为RRC_CONNECTED,并且从RAR消息发送的RNTI值与UE预先获得的C-RNTI值相同,即,如果基站通过UE的随机接入得知对应的UE已经处于RRC_CONNECTED,则UE可以使用先前经由RRC信令分配的跳频偏移集合向基站发送应用跳频的Msg3。
(方法4-3)
与UE在其中执行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资源关联的RACH配置可以包括跳频偏移值或跳频偏移集合作为参数。
如果UE通过与RACH配置关联的随机接入资源执行随机接入,则UE可以将RACH配置中所包括的跳频偏移或跳频偏移集合用于跳频。
如果对应的参数未被包括在RACH配置中,则UE不执行跳频,或者可以使用预定的跳频偏移或跳频偏移集合。
图10是例示了UE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即,图10例示了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
首先,在S1010中,UE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
接下来,在S1020中,UE基于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
非时隙可以是具有比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如果基于UL-DL配置信息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则UE可以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该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参照图7的(b)进行与此相关的详细描述。
可以基于调度单元中所包括的符号的数目或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非时隙的调度单元。
非时隙可以被用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
如果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通过与非时隙相关的跳频不被包括在带宽部分(BWP)中,则不被包括在BWP中的资源被移动达预定资源块(RB)偏移,或者不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将参照图8和图9进行与此相关的更详细描述。
可以根据针对上行链路发送配置的波形的类型来确定不被包括在BWP中的资源的预定RB偏移的移动。
该波形可以是循环前缀(CP)-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
如果波形是CP-OFDM,则不被包括在BWP中的资源可以被移动达预定RB偏移。
图11是例示了基站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S1110中,基站向UE发送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
接下来,在S1120中,基站在一个时隙内被至少重复两次的非时隙上从UE接收上行链路发送。
可以通过针对每个非时隙的跳频来执行上行链路发送。
非时隙可以是具有比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如果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则可以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参照图7的(b)进行与此相关的详细描述。
可以基于调度单元中所包括的符号的数目或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非时隙的调度单元。
非时隙可以被用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
适用本公开的装置的概述
图12例示了适用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框图。
参照图12,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210和位于基站的区域中的多个UE 1220。
基站1210和UE 1220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表示为无线装置。
基站1210包括处理器1211、存储器1212和射频(RF)模块1213。RF模块1213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1211实现在图1至图11中描述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211实现。存储器1212连接到处理器121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21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模块1213连接到处理器121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1220包括处理器1221、存储器1222和RF模块1223。
处理器1221实现在图1至图11中描述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221实现。存储器1222连接到处理器122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22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模块1223连接到处理器122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1212和1222可以在处理器1211和1221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熟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1211和1221。
另外,基站1210和/或UE 1220可以具有单根天线或多根天线。
天线1214和1224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图13例示了适用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框图的另一示例。
参照图13,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310和位于基站的区域中的多个UE 1320。可以用发送器表示基站1310,并且可以用接收器表示UE 1320,反之亦然。基站1310和UE 1320分别包括处理器1311和1321、存储器1314和1324、一个或更多个Tx/Rx RF模块1315和1325、Tx处理器1312和1322、Rx处理器1313和1323以及天线1316和1326。处理器实现以上提到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更具体地,在DL(从基站到UE的通信)中,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分组被提供到处理器1311。处理器实现L2层的功能。在DL中,处理器提供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以及针对UE 132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并且还负责发信号通知UE 1320。发送(Tx)处理器1312实现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进UE处的前向纠错(FEC)。编码和调制符号被分割为并行流,并且每个流被映射到OFDM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RS)复用,并且使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被组合在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A符号流的物理信道。对OFDMA流进行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可以经由单独的Tx/Rx模块(或收发器1315)将各空间流提供到不同的天线1316。每个Tx/Rx模块可以用相应空间流调制RF载波,以进行发送。在UE处,每个Tx/Rx模块(或收发器1325)通过每个Tx/Rx模块的相应天线1326接收信号。每个Tx/Rx模块恢复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到接收(Rx)处理器1323。Rx处理器实现层1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可以对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去往UE的任何空间流。当多个空间流去往UE时,它们可以被多个Rx处理器组合成单个OFDMA符号流。Rx处理器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OFDMA符号流从时域变换到频域。频域信号包括针对OFDM信号的每个子载波的单独OFDMA符号流。通过确定由基站发送的最可能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子载波上的符号和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以是基于信道估计值的。对软判决进行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最初由基站在物理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对应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被提供给处理器1321。
在基站1310处以与和UE 1320处的接收器功能关联的描述相似的方式处理UL(从UE到基站的通信)。每个Tx/Rx模块1325通过相应天线1326接收信号。每个Tx/Rx模块将RF载波和信息提供到Rx处理器1323。处理器1321可以与存储编程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1324关联。存储器可以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
上述实施方式是通过预定形式的本公开的部件和特征的组合来实现的。除非单独指明,否则应该选择性考虑每个部件或特征。每个部件或特征可以在不与另一部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践。此外,一些部件和/或特征彼此组合,并且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改变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部件或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被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部件或特征取代。显而易见的是,引用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以与引用除了所述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它权利要求的其它权利要求组合以构成实施方式,或者通过在提交申请之后进行修改来增加新的权利要求。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装置(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当通过硬件来实现实施方式时,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
当通过固件或软件来实现实施方式时,可以通过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程序或功能等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手段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按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公开。因此,以上提到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解释为在任何方面是限制性的,并且应该被视为是例示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该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在本公开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形式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尽管已经侧重于应用于3GPP LTE/LTE-A系统和5G系统(新RAT系统)的示例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但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除了它们之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5)

1.一种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所述跳频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非时隙是具有比所述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时,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所述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调度单元中所包括的子载波间隔或符号的数目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所述非时隙的调度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时隙被用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用于所述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通过与所述非时隙相关的跳频不被包括在带宽部分BWP中时,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被移动达预定资源块RB偏移,或者不被用于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发送配置的波形的类型来确定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的达所述预定RB偏移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形是循环前缀CP-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即DFT-s-OFD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波形是所述CP-OFDM时,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被移动达所述预定RB偏移。
9.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发送无线电信号;
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在功能上连接到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针对在一个时隙内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上的每个非时隙通过跳频执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非时隙是具有比所述一个时隙小的时间间隔的调度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当基于所述UL-DL配置信息被重复至少两次的非时隙当中的特定非时隙不可用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向下一个重复的非时隙应用与所述特定非时隙相关的跳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基于所述调度单元中所包括的子载波间隔或符号的数目中的至少一个来配置所述非时隙的调度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所述非时隙被用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免许可频带或毫米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当用于所述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通过与所述非时隙相关的跳频不被包括在带宽部分BWP中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移动达预定资源块RB偏移,或者不使用所述资源进行所述上行链路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UE,其中,根据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发送配置的波形的类型来确定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的达所述预定RB偏移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UE,其中,当所述波形是所述CP-OFDM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不被包括在所述BWP中的资源移动达所述预定RB偏移。
CN201980013255.2A 2018-02-14 2019-02-14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1727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30322P 2018-02-14 2018-02-14
US62/630,322 2018-02-14
PCT/KR2019/001831 WO2019160359A1 (ko) 2018-02-14 2019-02-1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호핑을 통해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644A true CN111727644A (zh) 2020-09-29
CN111727644B CN111727644B (zh) 2023-07-14

Family

ID=6761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255.2A Active CN111727644B (zh) 2018-02-14 2019-02-14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9129B2 (zh)
EP (1) EP3764713A4 (zh)
JP (2) JP7110365B2 (zh)
KR (1) KR102225640B1 (zh)
CN (1) CN111727644B (zh)
WO (1) WO20191603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665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映射、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WO2023010369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equency hopping in noma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0727A (zh) * 2018-08-23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频率资源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JP7220797B2 (ja) * 2019-07-08 2023-02-1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のための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基地局
JP7244658B2 (ja) * 2019-08-23 2023-03-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12073973B (zh) * 2020-08-03 2022-04-26 北京大学 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14080043B (zh) * 2020-08-12 2023-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062861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KR20230073307A (ko) * 2020-09-29 2023-05-25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65826A (ko) * 2021-04-07 2023-12-05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주파수 호핑 방법 및 장치
EP4369816A1 (en) * 2021-07-08 2024-05-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requency hopping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3023409A (ja) * 2021-08-05 2023-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4035330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for subband full duplex oper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9926A1 (en) * 2008-08-26 2010-03-03 Agence Spatiale Europeenne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asynchronous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CN102076090A (zh) * 2009-11-20 2011-05-2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hich上签名序列或签名序列组的分配方法
CN102804630A (zh) * 2009-06-26 2012-1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上行链路多入多出(mimo)传输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05135A2 (ko) * 2015-12-17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09043A1 (ko) * 2016-07-07 2018-01-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08918A1 (ko) * 2016-07-02 2018-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3894B1 (en) 2007-08-08 2016-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explicit frequency hopping
KR20190017994A (ko) * 2016-06-15 2019-02-20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새로운 라디오를 위한 업로드 제어 시그널링
CN110710146B (zh) * 2017-06-16 2023-03-28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在上行控制信道上传递harq-ack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EP3716557A4 (en) 2017-11-24 2021-06-30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US10708866B2 (en) * 2018-04-05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9926A1 (en) * 2008-08-26 2010-03-03 Agence Spatiale Europeenne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asynchronous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CN102804630A (zh) * 2009-06-26 2012-1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上行链路多入多出(mimo)传输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76090A (zh) * 2009-11-20 2011-05-2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hich上签名序列或签名序列组的分配方法
WO2017105135A2 (ko) * 2015-12-17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008918A1 (ko) * 2016-07-02 2018-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8009043A1 (ko) * 2016-07-07 2018-01-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20900 Frequency hopping scehemes for NR UL PUSCH_v1d\"",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800033\"",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665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映射、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WO2023010369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equency hopping in nom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4713A4 (en) 2021-11-10
KR20200093061A (ko) 2020-08-04
US11419129B2 (en) 2022-08-16
WO2019160359A1 (ko) 2019-08-22
JP2022163052A (ja) 2022-10-25
EP3764713A1 (en) 2021-01-13
JP7389863B2 (ja) 2023-11-30
US20200374896A1 (en) 2020-11-26
JP2021514581A (ja) 2021-06-10
KR102225640B1 (ko) 2021-03-12
CN111727644B (zh) 2023-07-14
JP7110365B2 (ja)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764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跳频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20174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9179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58256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associated with grant-free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2381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JP674443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と端末との間の上りリンク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US1094445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USCH and DMRS by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EP346105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US1136278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47899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US1115312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R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for
CN11158755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承载sr的pucch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67557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62778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RS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EP40541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31587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terminal capability performanc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428047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ying spatial parame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352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402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or down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2807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1040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고 랜덤 액세스를 요청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75027A (ko) 비지상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