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6820A -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6820A
CN111726820A CN201910214843.4A CN201910214843A CN111726820A CN 111726820 A CN111726820 A CN 111726820A CN 201910214843 A CN201910214843 A CN 201910214843A CN 111726820 A CN111726820 A CN 111726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beams
beam group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4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6820B (zh
Inventor
姜宇
陈偲艺
李安新
王静
王新
陈岚
诸我英之
藤村直纪
柿岛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48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6820B/zh
Priority to JP2019216561A priority patent/JP2020156074A/ja
Publication of CN111726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6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6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6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相应的基站。该基站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已经提出了采用较窄的波束进行通信,例如毫米波(mmWave)通信。毫米波通信所采用的频段相对于传统蜂窝频段(Sub-6GHz)而言,具有更高的频率。例如,Sub-6GHz所采用的是频率不超过6GHz的低频电磁波,而毫米波通信所采用的是频率超过24GHz(例如,30GHz至300GHz)的高频电磁波。
由于毫米波的波束相对较窄,因此,在毫米波通信中,当终端移动时,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最佳波束(例如,接收性能最佳的波束)更容易随着终端的移动而变化,从而导致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继而对终端的通信性能(例如,吞吐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为了覆盖相同的区域,将需要更多数量的毫米波波束,这导致终端测量毫米波波束的复杂度较大,使得终端很难测量所有的毫米波波束。
已经提出了基站为终端配置波束组,终端仅对波束组内的波束进行测量,以及基站根据终端的测量结果从该波束组中选择最佳波束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技术方案,避免了终端测量基站的所有波束,降低了测量复杂度。然而,该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终端的移动对最佳波束的影响。例如,当终端的移动速度较快时,最佳波束可能切换到波束组之外的其他波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基站仍然使用该波束组内的波束向终端发送数据,会降低终端的通信性能。此外,如果基站重新配置另一波束组,重新配置波束组的流程会引入额外的时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包括: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其中所述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包括: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所确定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包括:根据关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结果以及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区分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在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终端的移动趋势包括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配置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终端在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所述另一基站的天线配置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配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可在其中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一个示例。
图3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
图3C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
图3D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
图4A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波束的相邻波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本基站联合另一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一个示例。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所涉及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这里所述的终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终端,例如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终端(或称为移动台)或者固定终端,然而,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有时候可互换地使用终端和UE。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可在其中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5G系统,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比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或者LTE-A(advanced)系统等。在下文中,以5G系统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应当认识到,以下描述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基站110和终端120,该基站110是终端120的服务基站。为了覆盖与基站110相对应的小区范围,基站110可以配置三个扇区,其中每个扇区基本上覆盖小区范围的三分之一。基站110的每个扇区可以配置多个波束。例如,如图1所示,基站110的一个扇区可以配置64个波束,每个波束具有水平角度(horizontaldegree)和垂直角度(vertical degree)(也可以称为竖直角度),共覆盖27.7度至152.25度的水平方向和94.11度至124.68度的垂直方向(也可以称为竖直方向)。为了和基站110通信,终端120也可以配置多个波束。例如,如图1所示,终端120可以配置8个波束,每个波束也具有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共覆盖22.5度至157.5度的水平方向和60度至80度的垂直方向。可以给上述波束设置波束的索引号,例如,基站的64个波束的索引号为#1至#64,以及终端的8个波束的索引号为#1至#8。需要认识到,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但这只是示意性的,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和/或多个终端,相应地,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小区。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候可互换地使用小区和基站。
在传统的通信方法中,为了降低由于终端测量基站的所有波束而引起的测量复杂度,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波束组,相应地,终端仅对波束组内的波束进行测量以及基站根据终端的测量结果从该波束组中选择用于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最佳波束(例如,接收性能最佳的波束,比如接收信号功率(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最大或接收信号质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RSRQ)最好的波束)。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其对基站的部分波束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一个波束组以及该波束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将该波束组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波束组的配置信息对波束组内的多个波束进行测量并再次上报波束测量结果。然后,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再次上报的波束测量结果,从波束组内的多个波束中选择一个波束作为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最佳波束。最后,基站采用最佳波束向终端发送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基站并没有考虑终端的移动对最佳波束的影响。例如,当终端移动时,最佳波束可能随之变化。比如,当终端沿着小区半径的方向移动时,最佳波束可能在垂直方向上切换(这种情形下,终端的移动也可以称为沿着波束的方向移动);当终端沿着小区半径的垂直方向移动时,最佳波束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切换(这种情形下,终端的移动也可以称为沿着垂直于波束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终端的移动速度较快时,最佳波束可能切换到波束组之外的其他波束,而不再属于波束组的波束范围。在这种情形下,该波束组不再包括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最佳波束,因此,如果基站仍然使用该波束组内的波束向终端发送数据,会降低终端的通信性能(例如,吞吐量)。此外,如果基站重新配置另一波束组,重新配置波束组的流程会引入额外的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在本公开中,基站可以在配置波束组时考虑终端的移动趋势,从而使得即使在终端移动的情形下波束组仍能包括最佳波束,以避免降低终端的通信性能,并且基站也不需要由于终端的移动而重新配置另一波束组,以避免由于重新配置波束组而引入额外的时延。
下面,将参照图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中,基站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速度。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是终端以30km/h的速度移动。此外,终端的移动趋势还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方向。终端的移动方向可以与基站的天线配置(例如,天线的朝向)相关联,例如可以与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相关联。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是终端沿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此外,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二者。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是终端以30km/h的速度、沿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基站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网络定位、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或天线/射频配置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确定终端的移动趋势。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以及网络定位对用户终端定位。此外,在基站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后,基站可以根据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和天线的角度变化来确定用户终端的移动方向和/或移动速度。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推算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此外,基站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本基站对终端的定时与其他基站对该终端的定时之间的时间差来对该终端进行定位。此外,基站可以根据天线的角度变化趋势来确定终端的移动方向。此外,基站可以根据天线的角度变化估计终端的移动距离,并且根据从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差来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201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这里的“第一波束”可以是上文所提到的最佳波束。另外,“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可以包括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和/或变化速度。这里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基站在执行方法200的时间点之前的一个时间段。
在该示例中,基站可以预先设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来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例如,当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速度为v1、移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小区半径的方向移动,则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V1、变化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变化。
此外,基站还可以根据由于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而导致的波束测量结果的变化,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例如,基站可以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和变化方向,从而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
例如,首先,基站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例如,N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波束测量结果中每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可以分别表示为B1、B2、……、BN。在本公开中,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在第一时间段内按基站获取波束测量结果的时间依次递增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
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1)和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N)之间的间隔、以及基站获得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此外,基站还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中速或者高速三个级别。例如,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大于第一阈值而小于第二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中速;以及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高速。
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1)和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N)的方向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不同且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不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
下面给出基站在步骤S201中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的一个具体示例。假设多个波束测量结果的数量N=3,则基站首先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3个波束测量结果中每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分别为B1、B2和B3。然后,基站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1)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V。
V=B3和B1之间的间隔/(t3-t1) 公式(1)
其中,B3和B1之间的间隔可以包括B3和B1之间的水平间隔和/或垂直间隔,t3是基站获得第三个波束测量结果的时间点,t1是基站获得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的时间点。
然后,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V与第一阈值Vthresh1、第二阈值Vthresh2进行比较,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中速或者高速。当V≤Vthresh1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当Vthresh1<V≤Vthresh2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中速;以及当V>Vthresh2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高速。
然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波束B1和第一波束B3的方向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垂直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垂直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水平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水平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水平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水平角度不同且第一波束B1的垂直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垂直角度不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
此外,上文所描述的“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对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得到的接收性能结果。例如,“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对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例如,基站可以通过终端上报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形下,终端可以对基站的各个发送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确定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以及然后终端向基站上报该测量结果。此外,终端可以将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反馈(例如,测量报告)中,并且向基站发送CSI反馈以便基站通过CSI反馈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
可替换地,基站可以根据信道互易性以及由基站对终端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基站可以对终端的各个发送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确定基站的多个接收波束的接收性能,以及然后根据信道互易性和所确定的基站的多个接收波束的接收性能来确定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发送性能,以根据所确定的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发送性能来估测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上文描述了基站在步骤S201中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的示例。此外,在基站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后,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例如,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以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
基站可以预先配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与波束组的样式的对应关系。例如,基站可以预先配置包含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波束组的样式以及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如下面的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001708350000091
表1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与波束组的样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
下面将描述关于波束组的样式的一些具体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波束组的样式可以包括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1,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2,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1,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4。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还可以包括波束组中子组的位置关系。例如,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的子组彼此相邻,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的子组不相邻。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可以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例如,可以用M表示,其中M为正整数)。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较少,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中等,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中等,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较多。
在该示例中,基站还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则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6。又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则波束组的样式#2和#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8。又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10,则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10。
此外,基站还可以更新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小区内的终端数量更新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当小区内的终端数量较多时,基站可以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4、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以及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而当小区内的终端数量较少时,基站可以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以及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10。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还可以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方向属性。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部分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部分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部分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部分波束的垂直角度不同,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各个波束的水平角度均不同且垂直角度相同,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各个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垂直角度均不同。
下面结合图3A-图3D来描述波束组的样式的一些示例。图3A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一个示例。如图3A所示,在该样式中,波束组具有1个子组,该子组包含6个波束,并且该6个波束中的3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一水平角度、另外3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二水平角度,以及该6个波束中的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一垂直角度、另外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二垂直角度且剩余的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三垂直角度。当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低速时,基站可以将图3A所示的样式作为波束组的样式。此外,当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中速且变化方向为“其他方向”(例如,沿着垂直方向移动)时,基站也可以将图3A所示的样式作为波束组的样式。
图3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如图3B所示,在该样式中,波束组具有2个子组,该2个子组相邻,每个子组包含4个波束,该4个波束中的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三水平角度、另外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四水平角度,以及该4个波束中的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四垂直角度、另外2个波束具有相同的第五垂直角度。当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高速且变化方向为“其他方向”(例如,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时,基站可以将图3B所示的样式作为波束组的样式。
图3C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如图3C所示,在该样式中,波束组具有1个子组,该子组包含8个波束,并且该8个波束具有彼此不同的水平角度且具有相同的垂直角度。当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中速且变化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时,基站可以将图3C所示的样式作为波束组的样式。
图3D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波束组的样式的另一示例。如图3D所示,在该样式中,波束组具有4个子组,该4个子组彼此不相邻,每个子组包含2个波束,并且该2个波束具有彼此不同的水平角度且具有相同的垂直角度。当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高速且变化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时,基站可以将图3D所示的样式作为波束组的样式。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可以不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在这种情形下,基站可以预先配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与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的对应关系。例如,基站可以预先配置包含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如下面的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001708350000111
表2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与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
此外,在上面的示例中,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第一波束的量化速度(即低速、中速或高速),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其他示例,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可以为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波束组的样式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时,基站可以为第一波束的不同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的波束组样式。此外,当波束组的样式不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时,基站可以为第一波束的不同变化趋势确定相同的波束组样式,以及为第一波束的不同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的波束数量。此外,当波束组的样式不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时,基站还可以为第一波束的不同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的波束组样式,以及为第一波束的不同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的波束数量。
上文描述了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的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基站在根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之后,还可以确定波束组的基点以及根据所确定的基点和波束组的样式确定用于将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例如,基站可以将上面所描述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作为波束组的基点,并且根据该基点和波束组的样式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例如,基站可以将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波束B3作为确定波束组的基点,并且基站所确定的波束组的样式可以为样式#3,则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波束B3和波束组的样式#3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
此外,基站可以给自身的多个波束设置坐标。该坐标可以表示波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例如,如图1所示,基站可以将波束#4设置为坐标系的原点,则波束#4的坐标可以为(0,0)。在这种情形下,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波束B3的坐标和波束组的样式#3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的坐标。例如,假设第一波束B3的坐标为(x3,y3),波束组的样式#3具有1个子组,该子组包含8个波束,并且该8个波束具有彼此不同的水平角度且具有相同的垂直角度,则波束组中的波束的坐标依次为(x3+1,y3)、(x3+2,y3)、……、(x3+8,y3)。在基站确定了波束组中的波束的坐标的情况下,基站可以根据波束组中的波束的坐标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
此外,基站在执行上面的步骤S201之前,还可以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这里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可以是基站通过最佳波束向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另外,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也可以称为强传播路径。
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基站可以执行上面的步骤S201。此外,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基站均可以执行上面的步骤S201。
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存在一条或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例如,在视距(Line-Of-Sight,LOS)传播环境下,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图4A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基站和终端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无线信号可以无遮挡地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直线传播,因此,基站和终端处于视距传播环境,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通信性能最好的传播路径,即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如图4A中所示的传播路径1)。又例如,在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传播环境下,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图4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障碍物,无线信号可以通过反射、绕射或散射等在基站和终端之间传播,因此,基站和终端处于非视距传播环境,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通信性能相同或类似的传播路径,即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如图4B中所示的传播路径1和传播路径2)。
当终端移动时,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最佳波束变化,相应地,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也发生变化。然而,在本公开中,在这种情形下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数量不发生变化。例如,如图4A所示,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情形下,当终端沿着小区半径的垂直方向移动时,最佳波束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切换,相应地,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也发生变化,但基站和终端之间仍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又例如,如图4B所示,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情形下,当终端沿着小区半径的垂直方向移动时,与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相对应的最佳波束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切换,相应地,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以及与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相对应的最佳波束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切换,相应地,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但基站和终端之间仍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下面将描述基站如何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还是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201之前,所述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基站确定所述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关于终端的波束测量结果以及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以及根据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这些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之间的间隔是否较大,从而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还是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当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了存在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以及根据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了这些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之间的间隔较大,则基站可以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否则,基站可以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这里的“波束测量结果”在上文已经描述过了,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这里的“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波束的角度或波束之间相隔的波束数量来确定。
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的角度之间的差值。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的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和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的和或加权值。例如,如图1所示,波束#4的水平角度为27.7度、垂直角度为124.68度,波束#16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24.68度,则波束#4和波束#16之间的间隔可以是24.9度。
可替换地,“波束之间的间隔”还可以是两个波束之间相隔的波束数量。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和垂直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的和或加权值。例如,如图1所示,波束#4和波束#16在水平方向上相隔波束#8和波束#12,则波束#4和波束#16之间的间隔可以为2。
下面以波束测量结果是波束的RSRP为例来描述基站根据RSRP以及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一个示例。例如,当波束测量结果中最大RSRP与另一RSRP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且具有最大该RSRP的波束和具有该另一RSRP的波束之间的间隔大于第四阈值,则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并且该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分别对应于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和具有另一RSRP的波束。又例如,当波束测量结果中最大RSRP与另一RSRP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和/或具有最大该RSRP的波束和具有该另一RSRP的波束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并且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对应于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
此外,当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基站可以区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例如,当相邻的波束测量结果的最佳波束相同时,基站可以将通过该最佳波束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确定为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此外,当相邻的波束测量结果的最佳波束不相同但相邻时,基站可以确定出现概率最大的最佳波束,并将通过该最佳波束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确定为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相邻的多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区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这里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上面所描述的第一时间段部分重叠。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时间段。此外,第二时间段还可以是时间点。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第一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37和波束#24,根据第二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24和波束#37,以及根据第三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24和波束#41,则基站可以将波束#24对应于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此外,由于波束#41和波束#37相邻且波束#37出现概率大,因此,基站可以将波束#37对应于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此外,上文所提到的一波束的相邻波束可以是与该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与该波束的垂直角度的差值在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和/或与该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且与该波束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在另一预定阈值内的波束。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波束的相邻波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设波束#15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14.49度,当上述预定阈值为11度时,由于其上方的波束#14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04.30度,属于与波束#15的水平角度相同且与波束#15的垂直角度的差值在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因此,波束#15上方的波束#14属于波束#15的相邻波束。此外,由于波束#15下方的波束#16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24.68度,属于与波束#15的水平角度相同且与波束#15的垂直角度的差值在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因此,波束#15下方的波束#16也属于波束#15的相邻波束。
另外,假设波束#15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14.49度,当上述另一预定阈值为8.5度时,由于波束#15左方的波束#11的水平角度为44.3度、垂直角度为114.49度,属于与波束#15的垂直角度相同且与波束#15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在另一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因此,波束#15左方的波束#11属于波束#15的相邻波束。此外,由于波束#15右方的波束#19的水平角度为60.9度、垂直角度为114.49度,属于与波束#15的垂直角度相同且与波束#15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在另一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因此,波束#15右方的波束#19也属于波束#15的相邻波束。
此外,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在步骤S201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所确定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例如,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在步骤S201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又例如,例如,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在步骤S201中,针对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各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和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均为6。又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4,以及针对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8。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等于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各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之和。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12,而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4,以及针对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8。
返回图2,在步骤S202中,基站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Indication,TCI)。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可以与将使用该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相关联。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可以用于控制数据和/或业务数据的传输。例如,基站在配置一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之后,可以使用该波束向终端发送控制数据和/或业务数据。此外,用于传输控制数据的TCI的配置以及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TCI的配置可以是独立的。例如,当用于传输控制数据的波束和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波束相同时,用于传输控制数据的TCI的配置与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TCI的配置可以不同。又例如,当用于传输控制数据的波束和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波束不同时,用于传输控制数据的TCI的配置与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TCI的配置可以不同。此外,在本公开中,基站可以针对波束组中的各个波束分别配置传输配置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例如,SSB/PBCH block)的配置信息。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终端对基站的参考信号和/或同步信号进行测量并向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又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终端检测波束故障,并且帮助终端根据波束测量结果调整当前的故障波束到其他可用的波束。又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在终端检测到波束故障之后确定新的可用波束。应该理解,这里所提到的“故障波束”和“新的可用波束”是不同的波束。
然后,在步骤S202之后,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例如,基站可以通过诸如物理层信令、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等的低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又例如,基站还可以通过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的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上面所描述的方法200可以适用于终端在一个基站的小区内移动的情形,也可以适应于终端跨多个基站的小区移动的情形。当终端在一个基站的小区内移动时,基站可以独立地确定终端在本基站(即终端的当前服务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当终端跨多个基站的小区移动时,基站可以联合另一基站(例如,终端的前一服务基站,比如本基站的相邻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下面将描述基站联合另一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具体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基站可以从另一基站获取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以及根据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本基站和该另一基站的天线配置信息(例如天线朝向的配置信息)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
当终端从上述另一基站的小区移动到本基站的小区时,终端的服务基站从上述另一基站切换到本基站。假设终端的移动速度恒定,因此,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在上述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速度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速度。
此外,由于本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与上述另一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可以不同,因此,本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在上述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以及本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与上述另一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之间的差别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例如,当终端在上述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上述另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以及本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相对于上述另一基站服务于终端时的天线朝向旋转了特定角度(例如120度)时,本基站可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为即沿着本基站的波束的方向又沿着垂直于本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
此外,本基站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从另一基站获取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例如,本基站可以从另一基站接收关于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信息,以获取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又例如,另一基站可以向管理本基站和另一基站的管理装置上报关于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信息,以及本基站可以从该管理装置获取关于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信息,以获取终端在该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这里的管理装置可以是集中/分布单元(Centralized Unit/Distributed Unit,CU/DU)架构中的集中单元(CU)。在这种情形下,本基站和另一基站可以是CU/DU架构中的分布单元(DU)。
下面结合图6来描述本基站联合另一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一个示例。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本基站联合另一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的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本基站(DU)610具有三个扇区,分别为扇区610-1、扇区610-2和扇区610-3,另一基站(DU)620也具有三个扇区,分别为扇区620-1、扇区620-2和扇区620-3。终端630在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内的移动速度为速度v1、移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上述另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当终端630从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移动到本基站610的扇区610-1时,本基站610可以根据终端630在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内的移动速度为速度v1,确定终端630在本基站610的扇区610-1内的移动速度为速度v1。
此外,由于本基站610的扇区610-1的天线朝向(如图6中的箭头1所示)相对于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的天线朝向(如图6中的箭头2所示)逆时针旋转了120度,因此,本基站610可以根据终端630在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内的移动方向、以及本基站610的扇区610-1的天线朝向和另一基站620的扇区620-3的天线朝向之间的差别,来确定终端在终端630在本基站610的扇区610-1内的移动方向为即沿着本基站的波束的方向又沿着垂直于本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
此外,当终端在一个基站的小区内移动时,上文所描述的“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关于本基站的波束的测量结果。当终端跨多个基站的小区移动时,上文所描述的“波束测量结果”还可以是关于上述另一基站的波束的测量结果。可替换地,上文所描述的“波束测量结果”还可以是关于本基站和上述另一基站的波束的测量结果。
此外,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和终端在上述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可能不同。例如,终端在前一服务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和终端在当前服务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不同。因此,当终端从前一服务基站的小区移动到当前服务基站的小区时,前一服务基站为终端确定的波束组样式和当前服务基站为终端确定的波束组样式可以不同。例如,如图6所示,前一服务基站为终端确定的波束组样式可以为上面所描述的样式#3,当前服务基站为终端确定的波束组样式可以为与样式#3不同的样式,例如样式#5。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基站可以在配置波束组时考虑终端的移动趋势,从而使得即使在终端移动的情形下波束组仍能包括最佳波束,以避免降低终端的通信性能,并且基站也不需要由于终端的移动而重新配置另一波束组,以避免由于重新配置波束组而引入额外的时延。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700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基站700的功能与在上文中参照图2描述的方法的细节相同,因此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对相同内容的详细描述。如图7所示,基站700包括:控制单元710,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所述控制单元710,还被配置为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除了这个单元以外,基站7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然而,由于这些部件与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无关,因此在这里省略其图示和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速度。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是终端以30km/h的速度移动。此外,终端的移动趋势还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方向。终端的移动方向可以与基站的天线配置(例如,天线的朝向)相关联,例如可以与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相关联。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是终端沿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此外,终端的移动趋势可以包括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二者。例如,终端的移动趋势是终端以30km/h的速度、沿着基站的波束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网络定位、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或天线/射频配置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确定终端的移动趋势。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以及网络定位对用户终端定位。此外,在控制单元710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和天线的角度变化来确定用户终端的移动方向和/或移动速度。
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推算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此外,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本基站对终端的定时与其他基站对该终端的定时之间的时间差来对该终端进行定位。此外,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天线的角度变化趋势来确定终端的移动方向。此外,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天线的角度变化估计终端的移动距离,并且根据从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接收时间差来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这里的“第一波束”可以是上文所提到的最佳波束。另外,“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可以包括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和/或变化速度。这里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基站在执行方法200的时间点之前的一个时间段。
在该示例中,控制单元710可以预先设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来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例如,当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速度为v1、移动方向为沿着垂直于小区半径的方向移动,则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与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为V1、变化方向为沿着水平方向变化。
此外,控制单元710还可以根据由于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而导致的波束测量结果的变化,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例如,基站可以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速度和变化方向,从而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
例如,首先,控制单元710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例如,N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波束测量结果中每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可以分别表示为B1、B2、……、BN。在本公开中,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在第一时间段内按基站获取波束测量结果的时间依次递增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
然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1)和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N)之间的间隔、以及基站获得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此外,控制单元710还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中速或者高速三个级别。例如,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大于第一阈值而小于第二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中速;以及当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高速。
然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1)和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例如BN)的方向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水平角度不同且第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和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的垂直角度不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
下面给出控制单元710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的一个具体示例。假设多个波束测量结果的数量N=3,则控制单元710首先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3个波束测量结果中每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分别为B1、B2和B3。然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1)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
然后,控制单元710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V与第一阈值Vthresh1、第二阈值Vthresh2进行比较,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中速或者高速。当V≤Vthresh1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低速;当Vthresh1<V≤Vthresh2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中速;以及当V>Vthresh2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波束的实际变化速度量化为高速。
然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第一波束B1和第一波束B3的方向来确定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垂直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垂直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水平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水平角度相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又例如,当第一波束B1的水平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水平角度不同且第一波束B1的垂直角度和第一波束B3的垂直角度不同,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否则第一波束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其他方向”。
此外,上文所描述的“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对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得到的接收性能结果。例如,“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基站或终端对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通过终端上报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形下,终端可以对基站的各个发送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确定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以及然后终端向基站上报该测量结果。此外,终端可以将其对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反馈(例如,测量报告)中,并且向基站发送CSI反馈以便基站通过CSI反馈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
可替换地,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信道互易性以及由基站对终端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来获得波束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基站可以对终端的各个发送波束上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确定基站的多个接收波束的接收性能,以及然后根据信道互易性和所确定的基站的多个接收波束的接收性能来确定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发送性能,以根据所确定的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发送性能来估测基站的多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上文描述了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的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控制单元710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之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以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
控制单元710可以预先配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与波束组的样式的对应关系。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预先配置包含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波束组的样式以及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如上面的表1所示。
下面将描述关于波束组的样式的一些具体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波束组的样式可以包括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1,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2,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1,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子组的数量为4。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还可以包括波束组中子组的位置关系。例如,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的子组彼此相邻,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的子组不相邻。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可以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例如,可以用M表示,其中M为正整数)。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较少,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中等,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中等,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较多。
在该示例中,控制单元710还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则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6。又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则波束组的样式#2和#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8。又例如,基站可以预先设定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10,则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为10。
此外,控制单元710还可以更新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小区内的终端数量更新与上述“较少”、“中等”和“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例如,当小区内的终端数量较多时,基站可以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4、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以及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而当小区内的终端数量较少时,基站可以设定与上述“较少”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6、与上述“中等”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8、以及与上述“较多”相对应的具体数量为10。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波束组的样式还可以包括波束组中波束的方向属性。例如,波束组的样式#1可以指示波束组中部分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部分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波束组的样式#2可以指示波束组中部分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部分波束的垂直角度不同,波束组的样式#3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各个波束的水平角度均不同且垂直角度相同,以及波束组的样式#4可以指示波束组中各个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垂直角度均不同。
上文描述了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的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控制单元710在根据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之后,还可以确定波束组的基点以及根据所确定的基点和波束组的样式确定用于将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将上面所描述的多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最后一个波束测量结果中的第一波束作为波束组的基点,并且根据该基点和波束组的样式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将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波束B3作为确定波束组的基点,并且所确定的波束组的样式可以为样式#3,则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第一波束B3和波束组的样式#3确定波束组中的波束。
此外,控制单元710还可以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这里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可以是基站通过最佳波束向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另外,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也可以称为强传播路径。
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控制单元710可以执行上面的操作。此外,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控制单元710均可以执行上面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控制单元710如何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还是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控制单元710可以确定所述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关于终端的波束测量结果以及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以及根据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这些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之间的间隔是否较大,从而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还是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当根据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了存在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以及根据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了这些测量结果类似的多个波束之间的间隔较大,则控制单元710可以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否则,控制单元710可以判断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这里的“波束测量结果”在上文已经描述过了,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这里的“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波束的角度或波束之间相隔的波束数量来确定。
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的角度之间的差值。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的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和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的和或加权值。例如,如图1所示,波束#4的水平角度为27.7度、垂直角度为124.68度,波束#16的水平角度为52.6度、垂直角度为124.68度,则波束#4和波束#16之间的间隔可以是24.9度。
可替换地,“波束之间的间隔”还可以是两个波束之间相隔的波束数量。例如,波束之间的间隔可以是两个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或者可以是两个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和垂直方向上相隔的波束数量的和或加权值。例如,如图1所示,波束#4和波束#16在水平方向上相隔波束#8和波束#12,则波束#4和波束#16之间的间隔可以为2。
此外,当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控制单元710可以区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例如,当相邻的波束测量结果的最佳波束相同时,控制单元710可以将通过该最佳波束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确定为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此外,当相邻的波束测量结果的最佳波束不相同但相邻时,控制单元710可以确定出现概率最大的最佳波束,并将通过该最佳波束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路径确定为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相邻的多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区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这里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与上面所描述的第一时间段部分重叠。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时间段。此外,第二时间段还可以是时间点。
例如,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第一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37和波束#24,根据第二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24和波束#37,以及根据第三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确定两个最佳波束是波束#24和波束#41,则控制单元710可以将波束#24对应于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此外,由于波束#41和波束#37相邻且波束#37出现概率大,因此,控制单元710可以将波束#37对应于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此外,上文所提到的一波束的相邻波束可以是与该波束的水平角度相同且与该波束的垂直角度的差值在预定阈值内的波束,和/或与该波束的垂直角度相同且与该波束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在另一预定阈值内的波束。
此外,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所确定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例如,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又例如,例如,当基站确定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之后,针对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中的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各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和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均为6。又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4,以及针对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8。
此外,在本公开中,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等于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各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之和。例如,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该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12,而当基站和终端之间存在两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时,针对第一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4,以及针对第二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波束组中波束的数量可以为8。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可以与将使用该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相关联。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可以用于控制数据和/或业务数据的传输。例如,基站在配置一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之后,可以使用该波束向终端发送控制数据和/或业务数据。在本公开中,基站可以针对波束组中的各个波束分别配置传输配置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例如,SSB/PBCH block)的配置信息。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终端对基站的参考信号和/或同步信号进行测量并向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又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终端检测波束故障,并且帮助终端根据波束测量结果调整当前的故障波束到其他可用的波束。又例如,RS和SSB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在终端检测到波束故障之后确定新的可用波束。应该理解,这里所提到的“故障波束”和“新的可用波束”是不同的波束。
此外,基站7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720,其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例如,发送单元720可以通过诸如物理层信令、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等的低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又例如,发送单元720还可以通过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的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此外,当终端在一个基站的小区内移动时,基站可以独立地确定终端在本基站(即终端的当前服务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当终端跨多个基站的小区移动时,基站可以联合另一基站(例如,终端的前一服务基站,比如本基站的相邻基站)来确定终端在本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趋势。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控制单元710可以根据所述终端在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所述另一基站的天线配置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配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基站可以在配置波束组时考虑终端的移动趋势,从而使得即使在终端移动的情形下波束组仍能包括最佳波束,以避免降低终端的通信性能,并且基站也不需要由于终端的移动而重新配置另一波束组,以避免由于重新配置波束组而引入额外的时延。
<硬件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了以功能为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分离的两个以上装置直接地和/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从而通过上述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比如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或飞行用户终端等)可以作为执行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功能。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涉及的设备800(基站或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上述的设备800(基站或用户终端)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括处理器810、内存820、存储器830、通信装置840、输入装置850、输出装置860、总线870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样的文字也可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用户终端和基站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所示的各装置,也可以不包括部分装置。
例如,处理器810仅图示出一个,但也可以为多个处理器。此外,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来执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同时、依次、或采用其它方法来执行处理。另外,处理器810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设备800的各功能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将规定的软件(程序)读入到处理器810、内存820等硬件上,从而使处理器810进行运算,对由通信装置840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并对内存820和存储器830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进行控制。
处理器810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工作从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810可以由包括与周边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上述的确定单元、调整单元等可以通过处理器810实现。
此外,处理器810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数据等从存储器830和/或通信装置840读出到内存820,并根据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可以采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终端500的确定单元可以通过保存在内存820中并通过处理器810来工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对于其它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来实现。
内存820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内存820也可以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内存820可以保存用于实施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的可执行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器830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软磁盘(flexible disk)、软(注册商标)盘(floppy disk)、磁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OM)等)、数字通用光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光盘)、可移动磁盘、硬盘驱动器、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stick)、密钥驱动器(key driver))、磁条、数据库、服务器、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存储器830也可以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840是用于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通信装置840为了实现例如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和/或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可以包括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例如,上述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等可以通过通信装置840来实现。
输入装置850是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860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等)。另外,输入装置850和输出装置860也可以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控面板)。
此外,处理器810、内存820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870连接。总线870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基站和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810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
(变形例)
另外,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和/或对本说明书进行理解所需的用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用语进行互换。例如,信道和/或符号也可以为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为消息。参考信号也可以简称为RS(Reference Signal),根据所适用的标准,也可以称为导频(Pilot)、导频信号等。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与规定值的相对值来表示,还可以用对应的其它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进一步地,使用这些参数的公式等也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确公开的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参数等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例如,各种各样的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等)和信息单元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因此为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和信息单元所分配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的全部说明中可能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芯片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信息、信号等可以从上层向下层、和/或从下层向上层输出。信息、信号等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进行输入或输出。
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保存在特定的场所(例如内存),也可以通过管理表进行管理。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覆盖、更新或补充。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删除。输入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发往其它装置。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媒体存取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其它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另外,物理层信令也可以称为L1/L2(第1层/第2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等。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可以为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设定(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可以通过MAC控制单元(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此外,规定信息的通知(例如,“为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信息的通知,或者通过其它信息的通知)进行。
关于判定,可以通过由1比特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真(true)或假(false)表示的真假值(布尔值)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值的比较)来进行。
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以其它名称来称呼,都应宽泛地解释为是指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步骤、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被发送或接收。例如,当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发送软件时,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基站(BS,Base Station)”、“无线基站”、“eNB”、“gNB”、“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以及“分量载波”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以固定台(fixed 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用语来称呼。
基站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当基站容纳多个小区时,基站的整个覆盖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每个更小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小型基站(射频拉远头(RRH,Remote Radio 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扇区”这样的用语是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
在本说明书中,“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以及“终端”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移动台有时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用户台、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若干其它适当的用语来称呼。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用用户终端来替换。例如,对于将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通信替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D2D,Device-to-Device)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各方式/实施方式。此时,可以将上述的设备800中的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当作用户终端所具有的功能。此外,“上行”和“下行”等文字也可以替换为“侧”。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替换为侧信道。
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用无线基站来替换。此时,可以将上述的用户终端所具有的功能当作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所具有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设为通过基站进行的特定动作根据情况有时也通过其上级节点(upper node)来进行。显然,在具有基站的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间的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动作可以通过基站、除基站之外的一个以上的网络节点(可以考虑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等,但不限于此)、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进行。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切换来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序列、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单元,而并不限定于给出的特定顺序。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利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超越长期演进(LTE-B,LTE-Beyond)、超级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SUPER 3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未来无线接入(FRA,Future Radio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New-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新无线(NR,New Radio)、新无线接入(NX,New radio access)、新一代无线接入(FX,Future generation radioacces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接入3000(CDMA3000)、超级移动宽带(UMB,Ultra MobileBroadband)、IEEE 920.11(Wi-Fi(注册商标))、IEEE 920.16(WiMAX(注册商标))、IEEE920.20、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只要未在其它段落中明确记载,则并不意味着“仅根据”。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是指“仅根据”和“至少根据”这两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对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的单元的任何参照,均非全面限定这些单元的数量或顺序。这些名称可以作为区别两个以上单元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可采用两个单元或者第一单元必须以若干形式占先于第二单元。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确定)(determining)”这样的用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动作。例如,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计算(calculating)、推算(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推导(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也可以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存取(accessing)(例如存取内存中的数据)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此外,关于“判断(确定)”,还可以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也就是说,关于“判断(确定)”,可以将若干动作视为是进行“判断(确定)”。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连接的(connected)”、“结合的(coupled)”这样的用语或者它们的任何变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结合,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在相互“连接”或“结合”的两个单元间,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单元。单元间的结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例如,“连接”也可以替换为“接入”。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可以认为两个单元是通过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线、线缆、和/或印刷电气连接,以及作为若干非限定性且非穷尽性的示例,通过使用具有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或光(可见光及不可见光这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等,被相互“连接”或“结合”。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这些用语与用语“具备”同样是开放式的。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or)”并非是异或。
以上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并非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公开的宗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公开而言并非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移动趋势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变化趋势确定波束组的样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以及
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所确定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关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结果以及波束之间的间隔确定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存在的第一类型传播路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多个第二时间段内的波束测量结果区分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多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段;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在每条第一类型传播路径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终端的移动趋势包括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配置相关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终端在另一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所述另一基站的天线配置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配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基站的小区内的移动方向。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还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10.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的移动趋势对用于将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组进行预测;以及
确定关于所预测的波束组的配置信息。
CN201910214843.4A 2019-03-20 2019-03-20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Active CN111726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4843.4A CN111726820B (zh) 2019-03-20 2019-03-20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JP2019216561A JP2020156074A (ja) 2019-03-20 2019-11-29 基地局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その基地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4843.4A CN111726820B (zh) 2019-03-20 2019-03-20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6820A true CN111726820A (zh) 2020-09-29
CN111726820B CN111726820B (zh) 2024-02-20

Family

ID=7256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4843.4A Active CN111726820B (zh) 2019-03-20 2019-03-20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56074A (zh)
CN (1) CN1117268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298A (zh) * 2021-09-09 2021-12-24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组网架构、通信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3164887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itial access procedure for hap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43085A (ja) 2022-03-25 2023-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ビーム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無線ビーム割り当て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2252A1 (en) * 2002-03-27 2004-12-29 NEC Corporation Multi-beam antenna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beam selection method
US20140073337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illimeter-wave frequency band
US20140099983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Redline Communications Inc. Smart Antenna With Multiple Round Selection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60013848A1 (en) * 2013-03-11 2016-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and a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329636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Beamforming control based on monitoring of multiple beams
BR112016000434A2 (zh) * 2013-07-10 2017-07-25
WO2018025908A1 (ja) * 2016-08-03 2018-0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809367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信息反馈方法及用户装置
CN109478909A (zh) * 2016-07-22 2019-03-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2252A1 (en) * 2002-03-27 2004-12-29 NEC Corporation Multi-beam antenna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beam selection method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40073337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illimeter-wave frequency band
US20140099983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Redline Communications Inc. Smart Antenna With Multiple Round Selection
US20160013848A1 (en) * 2013-03-11 2016-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and a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6000434A2 (zh) * 2013-07-10 2017-07-25
US20160329636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Beamforming control based on monitoring of multiple beams
CN109478909A (zh) * 2016-07-22 2019-03-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8025908A1 (ja) * 2016-08-03 2018-0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809367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信息反馈方法及用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菁晶等: ""面向5G无线通信系统中若干物理层技术探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8 December 2018 (2018-12-2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298A (zh) * 2021-09-09 2021-12-24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组网架构、通信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840298B (zh) * 2021-09-09 2023-10-2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组网架构、通信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3164887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itial access procedure for ha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6820B (zh) 2024-02-20
JP2020156074A (ja)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4923B (zh)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EP3457737B1 (en)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CN111954309A (zh) 终端和基站
US2021006802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erial user equipment
CN111726820B (zh)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N111034067A (zh) 一种用于波束管理的参考信号发送与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133795A (zh) 小区选择或接入方法、用户终端、维护方法和基站
CN111602422A (zh) 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用户终端
CN113424619B (zh) 用户装置
CN110603741A (zh) 波束信息反馈方法及用户装置
CN113661778A (zh)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1837351A (zh)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及相应的用户终端、基站
CN113383572B (zh) 用户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US20220345199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492592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JP7376580B2 (ja) 端末、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3366887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574946A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WO2022140914A1 (zh) 波束选择方法以及网络元件
CN11163088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设备
CN113498614A (zh) 簇头参数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2140915A1 (zh) 终端以及基站
CN117242719A (zh) 高空平台站-地面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