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6770A -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6770A
CN111726770A CN201910206425.0A CN201910206425A CN111726770A CN 111726770 A CN111726770 A CN 111726770A CN 201910206425 A CN201910206425 A CN 201910206425A CN 111726770 A CN111726770 A CN 111726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sidelink
identifier
inform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64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6770B (zh
Inventor
袁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64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6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6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6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6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6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第一用户设备生成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为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从而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指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传感器及电子标签等等来实现环境感知、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的重要关键技术,例如,该技术可实现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与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之间的信息交互,可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
V2X主要包括基于Uu空口的蜂窝通信及基于PC5空口的直连通信两种通信模式,其中,Uu空口是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车载终端)到接入网设备(如基站)的空中接口,PC5空口是指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空中接口。相比于蜂窝通信模式,直连通信模式具有通信时延较低及可靠性较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碰撞预警等行车安全类场景中。但在直连通信模式中,由于缺乏为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机制,导致源用户设备无法标识信息的目的用户设备,进而,导致源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被该源用户设备周围的所有用户设备接收并处理,信息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可为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第一用户设备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该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该信息由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该信道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与该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用于第三用户设备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或用于对信息进行加扰,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获取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截获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向该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获取请求,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获取响应,第一获取响应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从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位于同一个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冲突问题,降低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可选的,该第一用户设备向该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该第二获取请求携带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该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获取响应,该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若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该第一用户设备将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该技术方案中,若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接入网设备只需要给第一用户设备返回一个指示信息,通常指示信息的信息量比较少,因此只需消耗较少的资源来传输指示信息,可降低资源开销。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该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为该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该第一用户设备将该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该技术方案中,若存在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重新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位于同一个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降低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率利用率。
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该定时信息为该第一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二获取请求的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可以是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的,通常不同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不同,因此,可避免用户设备之间的临时标识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主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用户设备为主用户设备,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分组内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降低分组内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可选的,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包括该第三用户设备,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三用户设备的第三获取请求,该第三获取请求携带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该第三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该第一用户设备为该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则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
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被占用,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并将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三用户设备;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时,第一用户设备只需要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可降低资源开销。
可选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该无小区覆盖状态,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该标识验证请求携带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该验证响应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验证通过;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该第一用户设备重新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该验证响应包括重新生成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重新生成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可降低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可选的,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该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该第一用户设备与该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该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该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该无小区覆盖状态。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该技术方案中,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解扰,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或者,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根据参考信号获取到信道参数,根据信道参数对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解调,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截获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提供方法的功能,即该用户设备为第一方面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所述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所述信息由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信道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第一用户设备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该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该信息由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该信道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与该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用户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用户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第二方面提供方法的功能,即该用户设备为第二方面中的第三用户设备。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加扰后的信息或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将所述加扰后的信息或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用户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用户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以及有益效果。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的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用户设备可以是部署于车辆上的设备,例如,行车记录仪等。或者,该用户设备是与车辆连接的且处于车辆中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2)接入网设备是网络中将用户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部分。接入网设备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或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站点(station,STA)、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e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3)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指用户设备关于车联网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vehicle to everyth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V2X-RNTI),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用于标识信息的源用户设备和目的用户设备的标识。
基于目前缺乏为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机制,导致信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并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三用户设备。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该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该信息是由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成功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解扰,并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除第一用户设备以外的其他用户设备不能成功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解扰,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获取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或者,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该信道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与该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根据参考信号获取到该信道的参数,进而,第一用户设备才能根据该信息的参数解析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除第一用户设备以外的其他用户设备不能获取到信道的参数,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获取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下面先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构架。
请参见图1,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可以是指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及四个用户设备,为了便于区分,四个用户设备分别标记为用户设备A、用户设备B、用户设备C、用户设备D及用户设备E。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的数量和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一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与多个用户设备相连接。接入网设备可以与核心网设备相连接,核心网设备未在图1中示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新电波通信系统(new radio,NR),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于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TRP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称为gNB,在LTE系统中,称为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NB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用户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可以包括小区覆盖状态(incoverage,IC)、小区部分覆盖状态(partial coverage,PC)及无小区覆盖状态(out ofcoverage,OOC)等等。小区覆盖状态是指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的状态,例如,图1中的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C的网络覆盖状态均为小区覆盖状态。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是指用户设备未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与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相连接的状态,例如,图1中的用户设备B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无小区覆盖状态可以是指用户设备未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未与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相连接的状态,例如,图1中的用户设备D和用户设备E的网络覆盖状态均为无小区覆盖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指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的用户设备,即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B或用户设备D。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是指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覆盖状态的用户设备,即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A。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是指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第三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可以为小区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当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第三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可以为无小区覆盖状态。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第三用户设备的网络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即以第三用户设备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E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单播、多播及组播等通信场景,该方法包括:
S101、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根据该连接状态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1包括: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该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该第一用户设备与该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该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该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该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该无小区覆盖状态。
例如,图1中,用户设备B未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用户设备B与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A相连接,确定用户设备B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用户设备D和用户设备E均未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未与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确定用户设备D和用户设备E的网络覆盖状态均为无小区覆盖状态。
S102、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该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
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表明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通常与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用户设备数量为多个,为了避免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导致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该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将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由数字、字母、符号及文字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长度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设置。以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数字组成为例,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由四位16进制数据组成,如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FFD2。
S103、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表明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未与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相连接,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随机生成或通过查表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中可以包括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数据表,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数据表包括多个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了避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重叠,第一用户设备可以设置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数据表中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取值区间为[FFF0,FFFD]。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从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数据表选择一个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如选择FFF2)作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覆盖状态,表明第一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从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此处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由接入网设备通过查表得到的或随机生成的。
S104、该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该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以便第三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信息时,第三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来指示信息的目的用户设备。
S105、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S106、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5和步骤S106包括: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并将加扰后的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对加扰后的信息进行解扰,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截获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例中,步骤S105和步骤S106包括: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根据参考信号获取到该信道的参数,并根据信道的参数解析得到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可避免其他用户设备截获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将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三用户设备,可提供基于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分配机制;第三用户设备采用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并将加扰后的信息或参考信号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获取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与图2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下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分配机制。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单播、多播及组播等通信场景。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B,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A,该方法包括:
S201、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
S202、该第一用户设备向该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获取请求,该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203、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获取响应,该第一获取响应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从该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的。
在步骤S201~S203中,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表明该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由于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从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将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位于同一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各个用户设备(即连接至同一个接入网设备的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
例如,如图1中,用户设备B可以向用户设备A发送第一获取请求。为了表明该第一获取请求的源用户设备,该第一获取请求可以携带用户设备B的标识,该用户设备B的标识可以是指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即可称为用户设备关于车联网临时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vehicle to everything temporary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V2X-T-RNTI)。该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可以是根据用户设备B的定时信息确定的,通常每个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不一致,因此,该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设备B,定时信息可以是指用户设备B发送第一获取请求的时间。为了表明该第一获取请求的目的设备,该第一获取请求可以是采用同步源ID(side 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dentification,SLSS ID)加扰得到的,该同步源ID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分配的,即该同步源标识用于标识接入网设备。用户设备A接收到第一获取请求后,将该第一获取请求转发至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获取请求,采用同步源ID对第一获取请求进行解扰,得到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为用户设备B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采用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对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扰,得到第一获取响应,将该第一获取响应发送至用户设备A。用户设备A将第一获取响应发送至用户设备B,用户设备B采用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对第一获取响应进行解扰,得到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204、该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205、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S206、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从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位于同一个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减少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第三用户设备采用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并将加扰后的信息或参考信号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获取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与图2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下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分配机制。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单播、多播及组播等通信场景。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B,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A,该方法包括:
S301、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
S302、该第一用户设备向该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该第二获取请求携带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该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是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可以是指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的时间。
S303、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获取响应,该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S304、若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步骤S301~S304中,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从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具体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该第二获取请求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的,由接入网设备返回第二获取响应,该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若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该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表明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其他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降低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未被占用,则只需要接入网设备返回第一指示信息,可降低资源开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该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一用户设备将该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若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表明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已被占用,则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其他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降低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例如,如图1中,用户设备B可以向用户设备A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该第二获取请求包括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该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可以是根据用户设备B的定时信息确定的。为了表明该第二获取请求的目的设备,该第二获取请求可以是采用同步源ID加扰得到的,该同步源标识用于标识接入网设备。用户设备A接收到第二获取请求后,将该第二获取请求转发至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二获取请求,采用同步源ID对第二获取请求进行解扰,得到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判断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是否被占用。若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则接入网设备采用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加扰,得到第二获取响应,此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未被连接至接入网设备的用户设备占用;若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已被占用,则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B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采用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对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及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加扰,得到第二获取响应,此处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已被占用。接入网设备将第二获取响应发送至用户设备A,由用户设备A将第二获取响应转发至用户设备B,用户设备B采用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对第二获取响应进行解扰,得到第一指示信息,或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已被占用,则这时用户设备B可以直接将第二获取响应中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则用户设备B将用户设备B的临时标识作为用户设备B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305、该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306、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S307、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该第二获取请求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由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生成第二获取响应,即在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被占用时,第二获取响应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在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时,第二获取响应只需携带确认信息,可降低资源的开销。并可避免位于同一个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减少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获取响应,根据第二获取响应得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并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三用户设备。第三用户设备采用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并将加扰后的信息或参考信号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这样只有第一用户设备才能获取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与图2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应用于组播通信场景中,即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主用户设备为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机制。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B或用户设备D,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A,该方法包括:
S401、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
S402、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该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
S403、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404、该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405、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S406、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S407、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主用户设备。
若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主用户设备(即领导用户设备),主用户设备用于管理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各个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即第一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各个成员用户设备及第一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各个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用于该目标分组内的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场景中,也可以用于该目标分组内的用户设备与该目标分组以外的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场景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7包括如下步骤S11~S13。
S11、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获取请求,该第三获取请求携带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该第三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12、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该第一用户设备为该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13、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则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
在步骤S11~S13中,若第一用户设备为主用户设备,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接收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获取请求,该第三获取请求携带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判断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是否被占用,即若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确定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被占用;该第一用户设备为该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携带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第三获取响应。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确定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该第一用户设备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三获取响应。可避免位于同一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减少分组内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若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第一用户设备只需要返回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获取响应,可降低资源开销。
例如,该第一用户设备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B,第三用户设备为图1中的用户设备E,用户设备B和用户设备E为同一分组内(如分组1)的用户设备,用户设备B为主用户设备。用户设备B可以接收用户设备E发送的第三获取请求,该第三获取请求为用户设备E采用分组标识对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加扰得到的,分组标识可称为用户设备关于车联网分组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vehicle to everything group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V2X-G-RNTI),分组标识可以是用户设备B分配的,该分组标识可以用于该目标分组内的各个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场景中。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可以是根据用户设备E的定时信息生成的。进一步,用户设备B接收第三获取请求,采用分组标识对第三获取请求进行解扰,得到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判断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是否被占用,若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被占用,用户设备B向用户设备E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未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该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用户设备B向用户设备E发送第三获取响应,该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E的临时标识未被占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设备为主用户设备,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的各个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降低分组内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本申请实施例与图2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下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分配机制。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单播、多播及组播等通信场景,该方法包括:
S501、第一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该网络覆盖状态包括无小区覆盖状态。
S502、若该网络覆盖状态为无小区覆盖状态,则该第一用户设备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503、该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504、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4中该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具体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侧行链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side-link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SC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例如,在单播通信场景下,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的初始值,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可以采用如下公式(1)表示,进一步,根据初始值生成PSCCH和PSSCH的解调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31
在公式(1)中,Cinit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32
为第三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帧号,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33
为源用户设备(如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34
为目的用户设备(如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nSID为同步源ID,l为当前时隙time slot内的符号symbol的编号。
再例如,在组播的通信场景下,若第一用户设备为目标分组内的主用户设备,第三用户设备为目标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即成员用户设备),PSCCH为主用户设备(即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信道,PSSCH为目标分组内任一用户设备(即主用户设备和成员用户设备)的发送信息的信道。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如公式(2),进一步,根据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生成PSCCH的解调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35
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如公式(3),进一步,根据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生成PSSCH的解调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41
在公式(3)中,nV-G-RNTI为目标分组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4中第三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PSCCH)和PSSCH的加扰序列,根据加扰序列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例如,在单播通信场景下,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可以采用如下公式(4)表示,进一步,根据初始值生成PSCCH和PSSCH的加扰序列,并根据加扰序列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42
在公式(4)中,q为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的信息的长度。
再例如,在组播的通信场景下,若第一用户设备为目标分组内的主用户设备,第三用户设备为目标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即成员用户设备),PSCCH为主用户设备(即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信息的信道,PSSCH为目标分组内任一用户设备(即主用户设备和成员用户设备)的发送信息的信道。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如公式(5),进一步,根据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生成PSCCH的加扰序列,并根据加扰序列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43
第三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如公式(6),进一步,根据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生成PSCCH的加扰序列,并根据加扰序列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
Figure BDA0001998431350000144
S505、该第三用户设备将该加扰后的信息或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用户设备。
S506、该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该标识验证请求携带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S507、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该验证响应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验证通过。
S508、若该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该第一用户设备重新生成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该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该验证响应包括重新生成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在步骤S506~S508中,为了避免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接收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该标识验证请求携带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将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进行比对,若两者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将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添加至黑名单中,并重新生成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该重新生成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属于黑名单中的标识,该黑名单中包括已经用户设备被占用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携带重新生成的该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的验证响应;若两者不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的验证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验证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其他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之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重新为第一用户设备生成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可避免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冲突的问题,降低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下文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70的示意性框图,用户设备70可以为上述图2-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用户设备70包括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
若用户设备70为第一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70可以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具体的:
所述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所述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收发模块702,用于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所述信息由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信道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702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获取请求,所述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获取响应,所述第一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的。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702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所述第二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所述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定时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主用户设备;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所述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702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第三获取请求,所述第三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三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
所述收发模块7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所述标识验证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验证通过;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重新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
若用户设备70为第三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7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或者,根据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具体的:
所述收发模块702,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7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所述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将所述加扰后的信息或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70可以实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六中UE的功能,用户设备50中各个单元执行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UE的执行步骤,此处不在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701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702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80,用户设备80可以为图2-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8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与收发器803,其中,存储器802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存储器8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被执行时,该处理器8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处理模块701执行的操作,收发器803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收发模块702执行的操作。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70或用户设备8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并且用户设备70或用户设备8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图6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用户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用户设备时,图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图2-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三用户设备。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9中,用户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9所示,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用户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用户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用户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9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用户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用户设备的收发模块,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用户设备的处理模块。如图9所示,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模块910和处理模块920。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模块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单元、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模块9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模块9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模块910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收发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模块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模块9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模块9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收发模块910用于执行图2-图6中用户设备侧的发送和接收操作,和/或收发模块9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模块920,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101-步骤103,和/或处理模块92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模块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所述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
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
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所述信息由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信道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获取请求,所述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获取响应,所述第一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所述第二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所述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定时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主用户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第三获取请求,所述第三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三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所述标识验证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验证通过;
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重新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第三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将所述加扰后的信息或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1.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所述网络覆盖状态包括小区部分覆盖状态或无小区覆盖状态;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则从第二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若所述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则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三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用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对信息进行加扰,或用于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所述信息由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信道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之间发送信息的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获取请求,所述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一获取响应,所述第一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中获取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获取请求,所述第二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获取响应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所述第二获取响应还包括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定时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定时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的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中的主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第三获取请求,所述第三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所述第三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存在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相同,则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第三获取响应,所述第三获取响应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属分组内的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均不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验证请求,所述标识验证请求携带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验证通过;若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相同,则重新生成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发送验证响应,所述验证响应包括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相连接,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小区部分覆盖状态;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未与连接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任一用户设备相连接,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覆盖状态为所述无小区覆盖状态。
20.一种第三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对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用户设备标识生成信道的参考信号;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加扰后的信息或所述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2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206425.0A 2019-03-18 2019-03-18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1726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6425.0A CN111726770B (zh) 2019-03-18 2019-03-18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6425.0A CN111726770B (zh) 2019-03-18 2019-03-18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6770A true CN111726770A (zh) 2020-09-29
CN111726770B CN111726770B (zh) 2023-09-12

Family

ID=7256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6425.0A Active CN111726770B (zh) 2019-03-18 2019-03-18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67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86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网络设备以及接收ue
CN116389406A (zh) * 2023-06-05 2023-07-04 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Ue id的确定方法、ue id范围的发送方法、装置及处理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062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用于d2d通信系统的id冲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81315A (zh) * 2014-02-10 2016-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US20160323129A1 (en) * 2014-01-13 2016-11-03 Huawei Device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470380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标识冲突的解决方法、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
US2017009354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099174A1 (en) * 2014-03-19 2017-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to-device u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188391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06993260A (zh) * 2015-12-21 2017-07-2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测量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rsrp)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8028863A (zh) * 2015-09-21 2018-05-1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针对d2d通信系统的id冲突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8094872A1 (zh) * 2016-11-26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idelink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72857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90053204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transmitting node and receiving node for feedback control of side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23129A1 (en) * 2014-01-13 2016-11-03 Huawei Device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94062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用于d2d通信系统的id冲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81315A (zh) * 2014-02-10 2016-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US20170099174A1 (en) * 2014-03-19 2017-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to-device u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470380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标识冲突的解决方法、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
CN108028863A (zh) * 2015-09-21 2018-05-1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针对d2d通信系统的id冲突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7009354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93260A (zh) * 2015-12-21 2017-07-2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测量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rsrp)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US20170188391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WO2018094872A1 (zh) * 2016-11-26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idelink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72857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90053204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transmitting node and receiving node for feedback control of sidelink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NERAL DYNAMICS BROADBAND UK: "R2-134244 \"Preconfigured Parameters for Out of Coverage Public Safety D2D Communic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1-1705828 \"Discussion on physical layer enhancement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nd UE-to-Network relaying\"",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86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网络设备以及接收ue
CN116389406A (zh) * 2023-06-05 2023-07-04 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Ue id的确定方法、ue id范围的发送方法、装置及处理器
CN116389406B (zh) * 2023-06-05 2023-08-15 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Ue id的确定方法、ue id范围的发送方法、装置及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6770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040B2 (en) Unlicensed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US1072872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737039B (zh) 随机接入及响应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0958628A (zh)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504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9803406B (zh) 一种中继网络中时域资源的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0996395B (zh) 用于辅链路的传输配置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044729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63115B (zh) 用于在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干扰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14437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1547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4749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4438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granting transmissions in a multi-carrier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726770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14175777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其计算机可读介质
EP4195808A1 (en) Terminal an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6912055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96276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984894B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managing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15278889A (zh)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0876129B (zh) V2x资源调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用户设备
CN112771952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270379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65832A (zh)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中继设备、基站及移动台
US202403061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data selection considering simultaneous cell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