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5627B -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5627B
CN111725627B CN201910219282.7A CN201910219282A CN111725627B CN 111725627 B CN111725627 B CN 111725627B CN 201910219282 A CN201910219282 A CN 201910219282A CN 111725627 B CN111725627 B CN 111725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usb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devic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9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5627A (zh
Inventor
范毅
隆仲莹
徐慧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9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56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109 priority patent/WO20201871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5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5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通用串行总线USB公接头,其中USB公接头的一端和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USB公接头的另一端和USB母接头电连接;该USB母接头;金属外壳,其中该金属外壳设置在至少部分该USB母接头的外围,并且该金属外壳和该USB母接头电连接;其中该射频馈入件用于输出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通过该USB公接头和该USB母接头传输到该金属外壳,并由该金属外壳将该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第一电路板、USB公接头、USB母接头和金属外壳,未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终端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无线终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实现实时通信。其中,天线(Antenna)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即一般天线具有可逆性,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
目前,一般在无线终端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e board,简称PCB)上设置天线。该种天线的设置方案,需要在无线终端中预留出设置天线的空间,不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出设置天线的空间,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用于可选择地连接外部设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射频传输路径,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用于输出所述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USB接口的至少部分的外围,所述射频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金属外壳,并由所述金属外壳发射出去。
本方案中,天线装置的结构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第一电路板、USB接口和金属外壳,因此,无需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的一端与所述射频馈入件连接,另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其中,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可为射频线。
本方案中,第二射频路径的设置可保证射频馈入件与USB接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射频信号成功经USB接口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SB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本方案中,在USB接口上设置金属件,可在USB接口和金属外壳之间形成电导通的通道,从而使得经USB接口输出的射频信号可经金属外壳发射出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SB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具体地,在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射频线,所述USB接口包括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所述USB公接头和所述USB母接头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种方式中,所述USB公接头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公接头还与所述射频线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所述USB母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USB母接头的外围。
本方案中,在USB接口上设置第二电路板,可以使得在USB接口包括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USB公接头连接到第一电路板上时,USB母接头可以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以实现USB母接头作为天线装置的一部分的同时,正常完成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等终端功能。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金属件,可在USB接口和金属外壳之间形成电导通的通道,使得经USB接口输出的射频信号可经金属外壳发射出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实现方式中的金属件可为一弹性金属件。
本方案中的弹性金属件较易实现金属件和金属外壳的连接,比如,可将弹性金属件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第二电路板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无需焊接弹性金属件至金属外壳上,便能通过弹性金属件与金属外壳的抵接实现弹性金属件与金属外壳的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抵接。
本方案中的该种连接方式可简化实现金属件和金属外壳的连接工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连接。
本方案中的该种连接方式可提高金属件和金属外壳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开设有槽。第一电路板上的槽的具有如下的几种设置方式:第一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面;第二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二个面;第三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三个面;第四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四个面;第五种设置方式: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内部,即所述槽未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任意一个面。其中,所述槽贯穿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面为除了第一电路板与USB接口电连接的连接面和与该连接面相对的面以外的四个面中的面。
本方案中的第一电路板上的槽可以调整天线装置的阻抗,第一电路板上的槽的形状不同,天线装置的阻抗就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方式中所述的天线装置。
本方案中,无线终端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第一电路板、USB接口和金属外壳,因此,无需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通用串行总线USB公接头,其中所述USB公接头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公接头的另一端和USB母接头电连接;所述USB母接头;金属外壳,其中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USB母接头的外围,并且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USB母接头电连接;其中所述射频馈入件用于输出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通过所述USB公接头和所述USB母接头传输到所述金属外壳,并由所述金属外壳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本方案中,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第一电路板、USB公接头、USB母接头和金属外壳,因此,无需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其中所述USB母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本方案中,第二电路板的设置,可以使得USB母接头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以实现USB母接头可以作为天线装置的一部分的同时,正常完成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等终端功能和金属件。此外,第二电路板和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使得USB母接头和金属外壳之间形成电导通的通道,使得经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输出的射频信号可经金属外壳发射出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件为弹性金属件。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参照第一方面中的阐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抵接。
本方案的其有益效果参照第一方面中的阐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其有益效果参照第一方面中的阐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射频线;所述射频线的一端与所述射频馈入件连接,所述射频线的另一端与所述USB公接头连接。
本方案中,射频线的设置可保证射频馈入件与USB公接头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射频信号成功经USB公接头、USB母接头传输至金属外壳,并由金属外壳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开设有槽。第一电路板上的槽的具有如下的几种设置方式:第一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面;第二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二个面;第三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三个面;第四种设置方式: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四个面;第五种设置方式: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内部,即所述槽未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任意一个面。其中,所述槽贯穿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面为除了第一电路板与USB接口电连接的连接面和与该连接面相对的面以外的四个面中的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参照第一方面中的阐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任一可能的方式中所述的天线装置。
本方案中,无线终端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第一电路板、USB公接头、USB母接头和金属外壳,因此,无需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俯视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1包括:第一电路板101,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图中未示出);以及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接口102,用于可选择地连接外部设备,该USB接口102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该USB接口102包括第一射频传输路径,该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用于输出该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以及
金属外壳103,该金属外壳103设置在该USB接口102的至少部分的外围,射频信号经由第一射频传输路径传输至金属外壳103,并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第一电路板101,可为用于控制该天线装置100所在的无线终端正常工作的芯片所在的电路板,第一电路板101可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简称PCB)。其中,图1中的104为第一电路板的外壳。
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其中,射频馈入件用于产生射频信号;其中,射频信号为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射频馈入件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能够产生射频信号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电路板101上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该数据传输接口可为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芯片的一个引角或管角(pin角),该数据传输接口可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该天线装置100的USB接口102电连接。
具体地,该USB接口102用于可选择地连接外部设备。在该USB接口102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该外部设备可对该天线装置100进行充电,或者在该USB接口102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该外部设备可对该天线装置100进行充电以及与该天线装置100所在的无线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该USB接口102包括第一射频传输路径,该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用于将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产生的射频信号输出,即射频馈入件产生的射频信号可经USB接口102输出。
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还包括金属外壳103,该金属外壳103设置在该USB接口102的至少部分外围。即该USB接口102的部分或全部位于该金属外壳103的内部。如图1和2中所示,该USB接口102的部分位于该金属外壳103的内部。
进一步地,天线装置100的USB接口102和金属外壳103之间,形成加载电容,可起到天线调谐的作用,即可通过调整加载电容的大小,调整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
具体地,金属外壳103的长度越长,加载电容越大,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越低;USB接口102的长度越长,加载电容越大,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越低。因此,可通过调整金属外壳103的长度和USB接口102的长度,调整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上述结构,射频馈入件产生的射频信号经由USB接口102传输至金属外壳103后,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也就是金属外壳103作为天线装置100的辐射体,将射频信号辐射出去,实现了该天线装置100所在的无线终端的射频信号的发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还可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USB接口,用于可选择地连接外部设备,USB接口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USB接口包括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用于输出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设置在USB接口的至少部分的外围,射频信号经由USB接口的第一射频传输路径传输至金属外壳,并由金属外壳发射出去。即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无需在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电路板101进行详细介绍。
如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和数据传输接口。在一种方式中,第一电路板101上射频馈入件可以直接与USB接口102连接,以使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可经USB接口102中的第一射频传输路径输出。而在实际应用中,射频馈入件往往与USB接口10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另一种方式中,第一电路板101上还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的一端与射频馈入件电连接,另一端耦接至第一射频传输路径。可选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一射频线。
具体地,该射频线的一端与射频馈入件电连接,另一端与USB接口102的一端电连接,以实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的一端与射频馈入件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射频传输路径耦接。其中,该射频线的另一端与USB接口102的一端电连接的方式可为:射频线的另一端焊接在USB接口102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射频路径的设置可保证射频馈入件与USB接口10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射频信号成功经USB接口102输出。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101上还可开设有槽105。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1的一个或多个布线层上。可选地,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位于第一电路板101靠近USB接口102的一端。
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的具有如下的几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设置方式: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一个面。
其中,第一电路上的槽105贯穿的第一电路板101的面为除了第一电路板101与USB接口102电连接的连接面和与该连接面相对的面以外的四个面中的面。该四个面可称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为相对的面。
比如,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
第二种设置方式: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二个面。
比如,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和第三面,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二面和第四面。
第三种设置方式: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三个面。
比如: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二面。
第四种设置方式: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四个面。
比如,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
第五种设置方式: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位于第一电路板101的内部,即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任意一个面。
比如,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
下面结合图3对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的第三种设置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参见图3,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一面1011、第三面1012和第四面(图中未示出),未贯穿第一电路板101的第二面1013。若该槽105开设前,该槽105所在的位置处具有传输线,则在该槽105内部应该具有传输线,图3中未示出传输线。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可以调整天线装置100的阻抗,第一电路板101上的槽105的形状不同,天线装置100的阻抗不同,比如槽的形状可为圆形、矩形等等。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USB接口102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SB接口102包括设置在金属外壳103内的金属件,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
具体地,在该种实施方式中,USB接口102包括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USB接口102还包括金属件。其中,金属件的一端与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还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一射频线时,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还与该射频线电连接,以使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第一射频传输路径。
其中,金属件可为弹性金属件。弹性金属件较易实现和金属外壳103的连接,比如,可将弹性金属件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第二电路板与金属外壳103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无需焊接弹性金属件至金属外壳103上,便能通过弹性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的抵接实现弹性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的电连接。
金属件的一端可焊接在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的导电部分,以实现金属件的一端与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的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抵接实现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还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固定连接实现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
其中,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抵接的连接方式可简化实现金属件和金属外壳103的连接工艺。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可提高金属件和金属外壳10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经USB公接头或USB母接头和金属件传输至金属外壳103,并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USB接口102包括设置在金属外壳103内的第二电路板和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
具体地,在该种实施方式中,USB接口102包括USB公接头和/或USB母接头,USB接口102还包括金属件和第二电路板。其中第二电路板可为PCB。
在USB接口102包括USB公接头、金属件和第二电路板的情况下,USB公接头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金属件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USB公接头还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一射频线时,USB公接头还与该射频线电连接,以使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第一射频传输路径。
此时,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经USB公接头、第二电路板和金属件传输至金属外壳103,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在USB接口102包括USB母接头、金属件和第二电路板的情况下,USB母接头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金属件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USB母接头还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一射频线时,USB母接头还与该射频线电连接,以使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第一射频传输路径。
此时,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经USB母接头、第二电路板和金属件传输至金属外壳103,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在USB接口102包括USB公接头、USB母接头、金属件和第二电路板的情况下,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电连接,USB母接头还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且金属外壳103设置在部分或者全部USB母接头的外围;金属件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USB公接头还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为一射频线时,USB公接头还与该射频线电连接,以使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第一射频传输路径。
此时,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经USB公接头、USB母接头、第二电路板和金属件传输至金属外壳103,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在该实施方式中,金属件可为弹性金属件。金属件的一端可焊接在第二电路板的导电部分,即金属件可通过与第二电路板贴片连接,实现金属件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的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抵接实现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金属件的另一端还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固定连接实现金属件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三中的USB接口102包括USB公接头1021和USB母接头1022时所对应的天线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01,其中该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以及
USB公接头1021,其中该USB公接头1021的一端和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该USB公接头1021的另一端和USB母接头1022电连接;以及
该USB母接头1022;以及
金属外壳103,其中该金属外壳103设置在至少部分该USB母接头1022的外围,并且该金属外壳103和该USB母接头1022电连接。
其中射频馈入件用于输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该USB公接头1021和该USB母接头1022传输到金属外壳103,并由该金属外壳103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01的含义同实施例一的第一电路板101的含义,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其中,射频馈入件的含义同实施例一中射频馈入件的含义,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电路板101上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该数据传输接口可为第一电路板101上的芯片的一个引角或管角(pin角),该数据传输接口可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该天线装置100的USB公接头1021电连接。该USB公接头1021的另一端与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中的USB母接头1022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还包括金属外壳103,该金属外壳103设置在至少部分该USB母接头1022的外围,即该USB母接头1022位于该金属外壳103的内部。
进一步地,天线装置100的USB公接头1021、USB母接头1022和金属外壳103之间,形成了加载电容,加载电容可起到天线调谐的作用,即可通过调整加载电容的大小,调整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
而金属外壳103的长度越长,加载电容越大,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越低;USB公接头1021的长度越长,加载电容越大,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越低;USB母接头1022的长度越长,加载电容越大,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越低。因此,可通过调整金属外壳103的长度、USB公接头1021、USB母接头1022的长度,调整天线装置100的工作频点。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上述结构,射频馈入件输出的射频信号经由该USB公接头1021和该USB母接头1022传输到金属外壳103,并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也就是天线装置100的金属外壳103作为天线装置100的辐射体,将射频信号辐射出去,从而实现了该天线装置100所在的无线终端的信号的发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还可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USB公接头,其中USB公接头的一端和第一电路板电连接,USB公接头的另一端和USB母接头电连接;USB母接头;金属外壳,其中金属外壳设置在至少部分USB母接头的外围,并且金属外壳和USB母接头电连接;其中射频馈入件用于输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传输到金属外壳,并由金属外壳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即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无需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对实施例四中的第一电路板101进行说明。
如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和数据传输接口。在一种方式中,第一电路板101上射频馈入件可以直接与USB公接头1021连接,以使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可经USB公接头1021、USB母接头1022和金属外壳103输出。而在实际应用中,射频馈入件往往与USB公接头10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另一种方式中,第一电路板101上还设置有射频线,射频线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连接,射频线的另一端与USB公接头102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射频线的设置可保证射频馈入件与USB公接头10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射频信号成功经USB公接头1021、USB母接头1022和金属外壳103输出。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101上还可开设有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101的槽的设置同实施二中的第一电路的槽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的金属外壳103和USB母接头1022电连接的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在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电路板107和与第二电路板107电连接的金属件106。
其中USB母接头1022与第二电路板107电连接,金属件106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即USB母接头1022通过第二电路板107和与第二电路板107电连接的金属件106实现了USB母接头1022和金属外壳103的电连接。
金属件106可为弹性金属件106。金属件106的一端可焊接在第二电路板107的导电部分,以实现金属件106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07的电连接,金属件106的另一端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抵接实现金属件106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金属件106的另一端还可通过与金属外壳103固定连接实现金属件106与金属外壳103电连接。
此时,第一电路板101上的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经USB公接头1021、USB母接头1022、第二电路板107和金属件106传输至金属外壳103,由金属外壳103发射出去。
实施例七
基于实施一到实施例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500包括:实施一到实施例六任一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
具体地,无线终端500的射频信号可经过天线装置100发射出去,并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该无线终端可为蓝牙耳机,进一步地,该无线终端可为项圈式蓝牙耳机。
本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天线装置包括的结构为无线终端中本来就存在的用于实现其它终端功能的结构,无需无线终端中专门设置实现天线功能的天线装置,从而无需在无线终端中预留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无线终端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Claims (18)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用于可选择地连接外部设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射频传输路径,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用于输出所述射频馈入件提供的射频信号;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USB接口的至少部分的外围,所述射频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金属外壳,并由所述金属外壳发射出去;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射频传输路径,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的一端与所述射频馈入件连接,另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包括射频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包括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所述USB公接头和USB母接头电连接;
所述USB公接头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公接头还与所述射频线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射频传输路径耦接至所述第一射频传输路径;
所述USB母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USB母接头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为弹性金属件。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抵接;或者,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开设有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三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四个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位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内部。
10.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1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馈入件;
通用串行总线USB公接头,其中所述USB公接头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公接头的另一端和USB母接头电连接;
所述USB母接头;
金属外壳,其中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USB母接头的外围,并且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USB母接头电连接;
其中所述射频馈入件用于输出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通过所述USB公接头和所述USB母接头传输到所述金属外壳,并由所述金属外壳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件;
其中所述USB母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为弹性金属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抵接;或者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射频线;所述射频线的一端与所述射频馈入件连接,所述射频线的另一端与所述USB公接头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开设有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三个面;或者,
所述槽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四个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位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内部。
18.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CN201910219282.7A 2019-03-21 2019-03-21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Active CN111725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9282.7A CN111725627B (zh) 2019-03-21 2019-03-21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PCT/CN2020/079109 WO2020187136A1 (zh) 2019-03-21 2020-03-13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9282.7A CN111725627B (zh) 2019-03-21 2019-03-21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627A CN111725627A (zh) 2020-09-29
CN111725627B true CN111725627B (zh) 2021-11-19

Family

ID=7251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9282.7A Active CN111725627B (zh) 2019-03-21 2019-03-21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5627B (zh)
WO (1) WO202018713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3224U (zh) * 2009-12-31 2010-12-01 讯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无线网卡
CN104600426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usb通信终端
CN106025498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1348B2 (en) * 2009-10-06 2013-09-10 Ralink Technology Corp.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mbedded antenna
KR101294430B1 (ko) * 2011-09-02 2013-08-07 주식회사 팬택 Usb 플러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usb 모뎀
TWI492468B (zh) * 2013-06-20 2015-07-11 Owitek Technology Ltd 具有天線的公連接器
CN104158554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挂带式通信装置和终端
CN205194842U (zh) * 2015-11-20 2016-04-27 谢世杰 无线对讲机的壳体式天线构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3224U (zh) * 2009-12-31 2010-12-01 讯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无线网卡
CN104600426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usb通信终端
CN106025498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627A (zh) 2020-09-29
WO2020187136A1 (zh)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US8298007B2 (en) RF plug connector, RF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RF connector
EP0935315A1 (en) Stacking coaxial connector for thre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WI321862B (zh)
CN103515696A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KR20150018372A (ko) 동축형 전기 커넥터
CN109494489A (zh) 滤波集成式基站天线
US9172195B2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JP337299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とその方法
JP4955047B2 (ja) 高周波結合器
CN111725627B (zh) 天线装置和无线终端
US9385421B2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lose proxim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530707A (zh) 毫米波组件
CN210042379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09183759U (zh) 滤波集成式基站天线
CN103811842A (zh) 数据卡及其多模宽带天线系统
CN117438800B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装配方法和相关设备
JP2016039443A (ja) 無線通信装置
RU2799870C2 (ru) Узел миллиметрового диапазона
CN216437566U (zh) 主板以及设备
CN112332074B (zh) 蓝牙天线结构及具有蓝牙天线结构的触控笔
CN215989223U (zh) 一种天线装置、充电座及电池装置
CN210607714U (zh) 一种数据线接口
CN210723564U (zh) 端子具有遮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13184862U (zh) 一种smb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