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4456A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4456A
CN111724456A CN202010562292.3A CN202010562292A CN111724456A CN 111724456 A CN111724456 A CN 111724456A CN 202010562292 A CN202010562292 A CN 202010562292A CN 111724456 A CN111724456 A CN 11172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image
pixel point
physica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22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4456B (zh
Inventor
李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22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4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4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4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4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图像显示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待显示图像;根据待显示图像,确定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第一像素点为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将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基于转换后的像素信息,显示待显示图像。能完整保留图像的像素信息,将图像匀滑显示,提高图像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面屏显示技术是当前比较新颖的技术。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屏幕上的一个小区域,一般是在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将显示屏幕做成低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以增加该区域的透光性,并在该区域下设置摄像头模组,从而实现全面屏的设计。但将该区域的显示屏幕做成低像素密度会导致该区域的显示效果下降,使得该区域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屏幕的其他区域有比较明显的对比,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处理器端向显示屏幕发送的数据通常是高像素密度的数据,采用低PPI的显示屏幕显示高像素密度的精细图形或者画面时,会出现类似马赛克样的失真,导致无法获得好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完整保留图像的像素信息,提高图像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应,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显示图像;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电极层和驱动电路层;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为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的屏幕区域,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未设置图像采集装置的屏幕区域;所述电极层排列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小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呈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图像显示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显示指令时,实现上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图像显示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通过获取待显示图像,根据待显示图像,确定待显示图像中与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的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的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以及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的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的设置位置区域相对应;将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基于目标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可以将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保留,并借由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进行显示,使得在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完整地保留待显示图像的像素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匀滑显示,从而提升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改善了显示屏幕上的透明显示区域在显示精细图像时的图形失真等问题,提高了显示屏幕上的透明显示区域的图像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RGB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PenTile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Delta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Delta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RGBG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对显示区域去除部分物理像素点之前的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对显示区域去除部分物理像素点之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可选的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未采用图像显示方法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采用图像显示方法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的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的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的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的各个区域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图像:通常称为点阵图像或位图,由显示屏幕进行显示,点阵图像或位图包含了一定量的像素,这些像素决定图像在显示屏幕上所呈现的大小。
2)物理像素:通常称为物理像素点,指设备能控制显示的最小物理单位;显示屏幕由许许多多的物理像素构成。在显示屏幕显示点阵图像时,为了让每一个单独的物理像素点可以显示出各种颜色,需要把每个单独的物理像素点分解为(R)、绿(G)、蓝(B)三个子像素。其中,R、G、B各有256级亮度,用数字表示为从0、1、2,……,至255,共256级;256级的RGB色彩可以组合出约1678万种色彩。当一个物理像素点需要显示不同颜色时,三个子像素分别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由于子像素的尺寸非常小,在视觉上就会混合成所需要的颜色,这个颜色即为一个物理像素点所显示的颜色,通过此方式,显示屏幕上的所有物理像素点可以将点阵图像进行显示。显示屏幕上的物理像素点通常以一定方式排布,排布方式通常包括:RGB排列、PenTile排列、Delta排列和RGBG排列等。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RGB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PenTile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图3和图4均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的物理像素点以Delta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以RGBG排列方式排布的示意图。例如,RGB排列和PenTile排列,其中,RGB排列是标准的排列方式,如图1所示,把一个方块形的物理像素,平均分成三等分,每一块赋予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彩色像素。RGB排列是绝大多数液晶显示器所采用的像素排列方法,RGB排列的优点是像素独立性高,每一个物理像素都可以自己显示所有的颜色。PenTile排列是现在一些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的像素排列方式,与标准RGB排列的物理像素点是由红、绿和蓝三个子像素点组成的不同,PenTile排列中单个物理像素点由红和绿,或者,蓝和绿两个子像素点组成,每个物理像素点和相邻的物理像素点共享自己所不具备的颜色的子像素点,以进行每个物理像素点的颜色的显示。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某些效果,通过去除显示屏幕中的某些物理像素点或对某些物理像素点做像素镂空,降低显示屏幕的物理像素密度;例如,图6和图7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对显示区域去除部分物理像素点前、后的效果对比示意图,其中,如图6所示,在对显示屏幕去除部分物理像素点之前,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的子像素分布比较密集,而如图7所示,在对显示屏幕去除部分物理像素点后,显示屏幕上物理像素点的子像素分布较稀疏。而显示屏幕在显示图像时,通常采用real RGB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即由三个R、G、B子像素组成一个物理像素点,通过该物理像素点显示图像中的对应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对于物理像素密度较低的显示屏幕,采用real RGB显示方式进行图像显示时,由于物理像素点的子像素分布较稀疏,从而由子像素组成的物理像素点较少,进行图像显示时会丢失很多图像信息,最终导致显示出的画面会有粗大颗粒感,以及,显示细斜线等结构时出现错误,从而出现马赛克等效果,对图像的显示效果不佳。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保留待显示图像的完整像素信息,并且将待显示图像匀滑地进行显示,从而有效提高图像显示效果。
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设备可以实施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该显示屏幕上包括透明显示区域,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设置于图像显示设备内,用于透过透明显示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下面,将说明图像显示设备实施为终端时的示例性应用。
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一个可选的架构示意图,为支撑一个图像显示应用,在图像显示系统100中,终端400(图像显示设备,示例性示出了终端400-1和终端400-2)通过网络300连接服务器200,网络300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终端400,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在图形界面401(示例性示出了图形界面401-1和图形界面401-2)显示。服务器200,用于在用户通过终端400的发送图像获取请求时,基于图片获取请求从数据库500中获取对应的图像数据,并向终端400发送该图像数据。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终端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存储器45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20和用户接口430。终端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4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40。
处理器4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用户接口4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43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4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4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存储器4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4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50,用于存储图像显示指令;处理器410,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显示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操作系统4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网络通信模块4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20到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4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
显示模块45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4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431(例如,显示屏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输入处理模块45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部分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9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450中的图像显示装置455的部分,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获取模块4551、确定模块4552、转换模块4553和呈现模块4554,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其被编程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或其他电子元件。
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和实施,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10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101、获取待显示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中包括程序处理器,显示屏幕包括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程序处理器用于对图像显示设备中的信息进行处理,显示驱动IC用于控制驱动电流和驱动显示屏幕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具体可以由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屏幕进行图像显示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从图像显示设备的程序处理器处获取原始图像,根据显示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和原始图像的分辨率,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与显示屏幕的物理分辨率一致的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的整个显示屏幕均为透明显示区域时,经过图像处理后所获得的图像即为透明显示区域的待显示图像。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其他非透明显示区域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确定出该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部分,以及,该图像中与其他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部分,通过透明显示区域和其他非透明显示区域共同显示该图像。
S102、根据待显示图像,确定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第一像素点为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根据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与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排布位置,确定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中排布有物理像素点的显示区域,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以及,确定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中未排布物理像素点的区域,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其中,第一图像区域中的所有像素点为第一像素点集合,第二图像区域中的所有像素点为第二像素点集合;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即为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第二图像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即为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
S103、将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像素信息可以代表像素信息的总概念,用于表示所有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也可以代表一个单独的概念,用于表示每个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根据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计算透明显示区域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从而通过换算的方式,将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有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所有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则为透明显示区域中所有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S104、基于目标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计算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之后,便可根据计算出的透明显示区域中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直接进行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像素点与一个物理像素点对应。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计算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之后,还可以再根据获得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重新计算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从而获得计算后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根据计算后所获得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通常,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还包括控制IC,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了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之后,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每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向图像显示设备中的控制IC发送控制指令,使控制IC提供相应的电压值,控制IC通过控制电压值的大小对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对显示屏幕的各个子像素点的显示亮度进行控制,从而通过显示屏幕的各个子像素点的显示亮度,将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未采用图像显示方法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采用图像显示方法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1与图12,显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后,显示的图像细节更多、更匀滑,明显提高了透明显示区域的图像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获取待显示图像,根据待显示图像,确定待显示图像中与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的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的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以及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的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的设置位置区域相对应;将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基于目标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可以将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保留,并借由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进行显示,使得在进行图像显示时,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完整地保留图像的像素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匀滑显示,从而提升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103可以被执行为S203-S204,将结合图13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203、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括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和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至少两个子区域覆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信息可以代表像素信息的总概念,用于表示一个子区域内或者所有子区域内的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也可以代表一个单独的概念,用于表示每个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同样地,第二像素信息可以代表像素信息的总概念,用于表示一个子区域内或者所有子区域内的第二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也可以代表一个单独的概念,用于表示每个第二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根据透明显示区域中物理像素点的排布情况,确定所要划分的子区域个数,也可以将其他信息,例如,显示驱动IC的处理能力等,作为确定所要划分的子区域个数的依据;本申请在此对划分的子区域个数不作限定。每个子区域所包括的第一像素点和第二像素点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对每个子区域的形式也不作限定。例如,以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四个子区域为例,图像显示设备可以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四个相同的子区域,并使得每个子区域均包括三个第一像素点和一个第二像素点;也可以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子区域,例如,其中,第一个子区域中包括三个第一像素点和一个第二像素点,第二个子区域中包括一个第一像素点和一个第二像素点,等等。
S204、将每个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根据每个子区域中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计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有子区域的每个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中的所有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即为目标像素信息。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204可以被执行为S304-S305,将结合图14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304、针对当前子区域,将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可以代表像素信息的总概念,用于表示所有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所有第一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也可以代表一个单独的概念,用于表示每个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以子区域为单位依次进像素信息的转换,确定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子区域的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此处将结合图15的具体举例进行说明。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例如,如图15所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两个相同的子区域,每个子区域中包括1个第一像素点和3个第二像素点,其中,第一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6号,第二像素点为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第二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8号,第二像素点为3号、4号和7号像素点。对于第一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6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以将由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组成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由6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组成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S305、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像素信息的转换,当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当第一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对第二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的转换,如图15所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3号、4号和7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以将由3号、4号和7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组成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由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当第二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第一子区域的6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以及,透明显示区域中与第二子区域的8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此时,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以及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所有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依次对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的转换,针对当前子区域,将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之后,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像素信息的转换,直至所有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如此,可以将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信息,借由与相应的非物理像素点区域最邻近的物理像素点进行显示,实现了在保留了待显示图像的完整像素信息和使图像匀滑显示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图像的模糊程度的效果。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304可以被执行为S404-S406,将结合图16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404、当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针对当前子区域,将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这里,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以每个子区域为单位,依次进行每个子区域内的像素信息的内部整合。对于每个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该子区域内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将该整体分别与该子区域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将每个子区域内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分别换算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的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此处将结合图17的具体举例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8号和10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1号、2号、3号、4号、7号和9号像素点;第二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12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5号、6号和11号像素点。当第一子区域为当前子区域时,与第一子区域对应的N为2,M为6,此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由1号、2号、3号、4号、7号和9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组成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一个像素点,即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8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即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个映射像素信息。
S405、继续将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
对于每个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该子区域内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并将该整体分别与该子区域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当该子区域内的所有第一像素点均与该整体整合完成时,便可得到与该子区域内第一像素点的数目相同的映射像素信息,并且,每个第一像素点与其中的一个映射像素信息对应。继续参考图17,当8号像素点整合完毕后,图像显示设备对第二个第一像素点,即10号像素点进行像素信息的整合,此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同样将由1号、2号、3号、4号、7号和9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组成的第二像素信息,与10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10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即第一子区域的第二个映射像素信息,从而获得第一子区域的两个映射像素信息。
S406、将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N个第一像素点在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参考图17,当第一子区域中的像素信息整合完成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获得了两个映射像素信息,此时,获得的两个映射像素信息便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和10号像素点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同样可以代表总概念,用于表示所有第一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也可以代表一个单独的概念,用于表示每个第一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点时,图像显示设备将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分别与每个子区域的每个第一像素点进行整合,获得每个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并将每个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在透明显示区域中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可以使与每个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理像素点都保留第二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从而使得透明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更加更匀滑。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304可以被执行为S504-S506,将结合上述图18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504、当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针对当前子区域,将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M个像素点可以被分成至少两个包含不同像素点的部分,例如,对于图16中的第一子区域,1号、2号、3号、4号、7号和9号,这6个像素点可以被分成包含像素点1号、2号和7号像素点的第一部分像素点与包含3号、4号和9号像素点的第二部分像素点;或者,M个像素点也可以被分成至少两个包含有相同像素点的部分,例如,对于图17中的第一子区域,1号、2号、3号、4号、7号和9号像素点,这6个像素点可以被分成包含1号、2号、7号和9号像素点的第一部分像素点与包含3号、4号和9号像素点的第二部分像素,本申请在此对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部分像素点的划分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相互邻近的第i部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相应的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例如,附图17中包含1号、2号和7号像素点的第一部分像素点,或者包含1号、2号、7号和9号像素点的第一部分像素点与8号像素点相互邻近,此时,可将1号、2号和7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或者将1号、2号、7号和9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8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
S505、继续将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1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第i部分像素点至第N部分像素点覆盖M个第二像素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区域,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该子区域内的M个第二像素点中第一部分的像素点,与该子区域内N个第一像素点中的一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整合完成后,继续将该子区域内的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二部分的像素点,与该子区域内的N个第一像素点中的另一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整合,当该子区域内的M个第二像素点的每个像素点部分,均与该子区域内的N个第一像素点中的一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时,便可得到与该子区域内的M个第二像素点被划分的像素点部分的数目相同的像素信息,并且,每个像素点部分与其中的一个像素信息对应。继续参考图17,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8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之后,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包含3号、4号和9号像素点的第二部分像素点与10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10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如此,对于第一子区域而言,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共得到两个映射像素信息。
S506、将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N个第一像素点在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参考图17,对于第一子区域而言,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获得的两个映射像素信息组成了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和10号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第一个子区域整合完成后,继续以相同的方式,对第二个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的整合,直至将所有子区域的像素信息整合完成;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所有子区域的像素信息的整合完成后,便可获得与第一像素点数目相同的映射像素信息,从而,可以将获得的对应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每个子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点时,图像显示设备将每个子区域中的部分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每个子区域的对应第一像素点进行整合,将每个子区域中的其他部分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每个子区域的其他对应第一像素点进行整合,从而获得了每个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将每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在透明显示区域中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像素信息的整合方式,而且,可以使透明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更加匀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进行像素信息整合时,确定每个第二像素点与每个第一像素点之间对应的距离值和权重系数,以及确定每个第一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确定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以及,确定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根据确定的距离值、权重系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以及,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计算出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目标分量值,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所有子像素的目标分量值的组合,为经过像素信息整合后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继续以图15中的第一子区域为例,当1号、2号和5号像素点与6号像素点进行整合时,可以分别确定1号与6号之间、2号与6号之间、5号与6号之间的距离值L和权重系数K,以及,6号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并分别确定1号、2号、5号和6号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R、G、B的分量值;根据公式(1-1)、(1-2)和(1-3),可计算出整合后的6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其中,公式(1-1)、(1-2)和(1-3)如下:
R′6=K1L1R1+K2L12R2+K5L5R5+K6R6 (1-1)
B′6=K1L1B1+K2L12B2+K5L5B5+K6B6 (1-2)
G′6=K1L1G1+K2L12G2+K5L5G5+K6G6 (1-3)
其中,L1、L2和L5分别为6号像素点与像素点1、2和5号像素点之间对应的距离值;K1、K2、K5和K6分别为6号像素点与1、2和5号像素点之间对应的权重系数,以及6号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Rm、Gm和Bm分别为像素点m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m为1、2、5和6中的任意一个。R’6、G’6和B’6为像素信息整合后6号像素点的各个子像素的目标分量值,R’6、G’6和B’6的组合,即为像素信息整合后6号像素点的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距离值L和权重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试获得,例如,先设定一个预设的距离值和预设的权重系数,然后,通过待显示图像的显示结果对预设的距离值和预设的权重系数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最优的距离值与权重系数,例如,在透明显示区域显示出图像之后,将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发出的光放大后,测试该物理像素点发出的光的均匀性,根据光的均匀性的高低调整距离值与权重系数,从而获得光的均匀性高的情况下所对应的距离值与权重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204可以被执行为S604-S606,将结合图19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604、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与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当前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确定出该当前子区域的所有邻居子区域。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也可以确定出该当前子区域的部分邻居子区域,例如,当该当前子区域共存在3个邻居子区域时,图像显示设备可以确定出3个邻居子区域中的1个子区域或2个子区域,本申请在此对确定出的邻居子区域的数量不作限定。
S605、将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先确定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之后,再确定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将确定出的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确定出的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区域,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一个邻居子区域,且该邻居子区域中只包含一个第一像素点时,可以将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该邻居子区域中的这一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
继续以上述附图15的具体举例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6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第二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8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3号、4号和7号像素点。对于第一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第二子区域,同样,对于第二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第一子区域。例如,对于第一子区域,可以将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子区域中的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区域,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一个邻居子区域,且该邻居子区域中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像素点,或者,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至少两个邻居子区域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采用上述步骤S404~S406的方法,将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将该整体与邻居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分别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或者,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采用上述步骤S504~S506的方法,将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分为多个像素点部分,将每个像素点部分与邻居子区域中的一个对应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转换方式进行像素信息的转换;本申请在此对转换方式不作限定。
S606、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继续参考附图15,当第一子区域转换完成后,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对第二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的转换,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3号、4号和7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第一子区域中的6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当第二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将转换后的6号像素点,以及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像6号像素点和8号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将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当所有子区域转换完成时,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多个子区域对应的所有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并将所有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从而为像素信息的转换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并且,可以使待显示图像完整且匀滑地显示在透明显示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204可以被执行为S704-S706,将结合上述图20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704、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与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当前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确定出该当前子区域的所有邻居子区域。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也可以确定出该当前子区域的部分邻居子区域,例如,当该当前子区域共存在3个邻居子区域时,可以确定出3个邻居子区域中的1个子区域或2个子区域,本申请在此对确定出的邻居子区域的数量不作限定。
S705、将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第三映射像素信息,以及,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四物理像素点的第四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当前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先确定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之后,再确定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将确定出的该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确定出的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计算,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子区域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与邻居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对于该子区域而言,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子区域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为第三物理像素点,与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像素信息为第三像素信息;同时,透明显示区域中,与该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为第四物理像素点,与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像素信息为第四像素信息。继续以上述附图15的具体举例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其中,第一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6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1号、2号和5号像素点,第二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为8号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3号、4号和7号像素点。对于第一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第二子区域,同样,对于第二子区域,邻居子区域为第一子区域。例如,对于第一子区域,可以将1号、2号、5号和6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第二子区域中的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和8号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即为与第一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即为与第二子区域对应的第四物理像素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当前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在进行像素信息转换时,可以采用上述S404~406所述的方法,将当前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将该整体与第一像素点组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分别进行整合,其中,第一像素点组合由当前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和邻居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构成;或者,采用上述S504~506所述的方法,将当前子区域中的所有第二像素点划分为多个像素点部分,将每个像素点部分的像素信息,与该第一像素点组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进行整合;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转换方式进行像素信息的整合,本申请在此对具体转换方式不作限定。
S706、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第三映射像素信息和第四物理像素点的第四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对所有子区域的像素信息转换完成时,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会获得一个第三像素信息和一个第四像素信息,该第三像素信息与第四像素信息的和,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从而,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每个子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所有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为目标像素信息。继续以图15进行说明,当对第一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对第二子区域进行转换,可以将3号、4号、7号和8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第一子区域中的6号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和8号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此时,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为与第二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为与第一子区域对应的第四物理像素点。此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将对第一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转换时,获得的第三像素信息和对第二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转换时获得的第四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同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对第一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转换时获得的第四像素信息,以及对第二子区域进行像素信息转换时获得的第三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从而,透明显示区域中与6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以及透明显示区域中与8号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组成了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将当前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邻居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当所有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第三映射像素信息,以及第四物理像素点的第四映射像素信息,作为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从而为像素信息的转换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并且,可以使待显示图像完整且匀滑地显示在透明显示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S104或S204可以被执行为S804-S807,以S104被执行为S804-S807为例,将结合上述图21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S804、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包含至少一个物理像素点,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一个目标像素信息;非透明显示区域还对应物理像素点的主区像素信息,主区像素信息包括待显示图像中除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确定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邻居物理像素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中的透明显示区域为与摄像头设置的区域,当透明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时,图像显示设备中的摄像头可以透过该透明显示区域进行图像采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幕中的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显示屏幕上除透明显示区域之外的其他显示区域,该其他显示区域上同样分布有物理像素点。在进行图像显示时,该其他显示区域上的物理像素点同样对应有像素信息,该像素信息为待显示图像中,除了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其他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如此,在进行图像显示时,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协同实现对待显示图像的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确定每个物理像素点的所有邻居物理像素点,也可以确定每个物理像素点的所有邻居物理像素点中的部分邻居像素点,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S805、确定各个物理像素点与其对应的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和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权重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物理像素点自身存在一个权重系数,同时,还与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存在一个权重系数和距离值;在进行物理像素点之间的像素信息的转换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每个物理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同时,还确定出每个物理像素点与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所对应的一个权重系数和距离值。例如,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一个物理像素点的2个邻居像素点时,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该物理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以及该物理像素点与2个邻居像素点中的每个物理像素点之间所对应的距离值和权重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物理像素点与确定出的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所对应的距离值和权重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试获得,例如,先设定一个预设的距离值和预设的权重系数,然后,通过待显示图像的显示结果对预设的距离值和预设的权重系数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最优的距离值与权重系数,例如,在透明显示区域显示出图像之后,将每个物理像素点发出的光放大后,测试该物理像素点发出的光的均匀性,根据光的均匀性的高低调整距离值与权重系数,从而获得光的均匀性高的情况下所对应的距离值与权重系数。
S806、根据距离信息、权重系数、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以及各个邻居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确定邻居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像素信息。
由于,子像素是显示器上最小的发光单位,一个物理像素点由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组成,因此,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包括了R子像素的分量值、G子像素的分量值和B子像素的分量值。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物理像素点的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可以先根据距离值、权重系数、该物理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计算出该物理像素点转换到该邻居物理像素点上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然后,根据该邻居物理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和该邻居物理像素点自身的权重系数,计算自身进行转换后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之后,计算该物理像素点转换到该邻居物理像素点上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与该邻居物理像素点自身进行转换后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之和,最终获得的所有子像素的分量值为该邻居物理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
S807、基于实际像素信息和主区像素信息,共同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根据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像素信息,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将待显示图像的对应区域进行显示,同时,根据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主区像素信息,非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将待显示图像的其他区域进行显示,从而,图像显示设备通过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协同显示待显示图像。
以下将通过图22中的具体举例进行说明。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透明显示区域中物理像素点的分布示意图,如图22所示,透明显示区域中8、10、12、22、24、32、34和36为9个物理像素点,其余部分为去除物理像素点或进行了像素镂空的非物理像素点区域。首先,对于物理像素点22,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确定出全部的邻居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并确定出物理像素点22分别与8、10、12、24、32、34和36中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的距离值l和权重系数k,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确定出的距离值l和权重系数k,以及物理像素点22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便可计算出物理像素点22转换到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具体如公式(2-1)、公式、(2-2)和公式(2-3):
R22=k8l8R8+k10l10R10+k12l12R12+k24l24R24+k32l32R32+k34l34R34+k36l36R36 (2-1)
G22=k8l8G8+k10l10G10+k12l12G12+k24l24G24+k32l32G32+k34l34G34+k36l36G36 (2-2)
B22=k8l8B8+k10l10B10+k12l12B12+k24l24B24+k32l32B32+k34l34B34+k36l36B36 (2-3)
其中,l8、l10、l12、l24、l32、l34和l36分别为物理像素点22与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之间对应的距离值;k8、k10、k12、k24、k32、k34和k36分别为物理像素点22与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之间对应的权重系数。R22、G22和B22分别为物理像素点22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Rn、Gn和Bn为物理像素点n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KnlnRn为物理像素点22转换到物理像素点n上的子像素R的分量值,KnlnGn为物理像素点22转换到物理像素点n上的子像素G的分量值,KnlnBn为物理像素点22转换到物理像素点n上的子像素B的分量值,其中,n为8、10、12、24、32、34和36中的任意一个。
其次,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以及物理像素点22自身的权重系数和自身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便可计算出每个物理像素点转换到自身后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具体如公式(2-4)、公式(2-5)和公式(2-6):
R′n=knRn (2-4)
G′n=knGn (2-5)
B′n=knBn (2-6)
其中,n为8、10、12、24、32、34和36中的任意一个。
最后,计算物理像素点22转换到每个邻居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的各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与每个物理像素点8、10、12、24、32、34和36,转换到自身后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之和,具体如公式(2-7)、公式(2-8)和公式(2-9):
R″n=knlnRn+R′ (2-7)
B″n=knlnBn+B′ (2-8)
G″n=knlnGn+G′ (2-9)
其中,R″n、B″n和G″n的组合,即为物理像素点n的实际像素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确定每个物理像素点与邻居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距离值和权重系数,根据距离值、权重系数、每个物理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以及邻居像素点的每个子像素的分量值,进一步确定出邻居物理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最终基于确定出的多个物理像素点中每个物理像素点的邻居物理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可以在完整保留待显示图像的像素信息的同时,避免个别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的饱和,从而可以将待显示图像更加匀滑地进行显示;同时,改善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在显示精细图像时的图形失真等问题,降低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与显示屏幕上的其他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显示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在不违背原理逻辑的情况下,均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实施例,限于篇幅,本申请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图像显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上述均可用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任一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方法,相应技术方案和描述和参见方法部分的相应记载,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以下通过一个图23中的具体举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案进行解释。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的子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第一步、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部分,划分为a~i9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括四个像素点,其中,编号为1~7、9、11、13~19、21、23、25~31、33和35的像素点为第二像素点,编号为8、10、12、20、22、24、32、34和36的像素点为第一像素点;
第二步,对于a~i9个子区域中的每个子区域,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将三个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和一个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例如,对于子区域a,将编号为1、2、7的第二像素点的像素信息与编号为8的第一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与编号为8的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在子区域a转换完成后,对下一个子区域,例如子区域b进行相同方式的转换,直至将9个子区域均转换完成;从而分别获得透明显示区域中与编号为8、10、12、20、22、24、32、34和36的第一像素点所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第三步,对于编号为8、10、12、20、22、24、32、34和36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物理像素点,例如,8’、10’、12’、20’、22’、24’、32’、34’和36’,其中,编号为8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为8’,编号为10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为10’,依次对应(图22中未示出物理像素点和物理像素点的排布,但是所有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排布方式,与图22中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排布方式相同)。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以每个物理像素点为中心,确定每个物理像素点的邻居像素点,将每个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与该物理像素点的邻居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转换为该物理像素点的邻居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例如,对于与编号为22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22’,可以将物理像素点22’的目标像素信息,以及物理像素点22’的邻居物理像素点8’、10’、12’、20’、22’、24’、32’、34’和36’的目标像素信息,转换为邻居物理像素点8’、10’、12’、20’、22’、24’、32’、34’和36’的实际像素信息;最终,实现将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36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转换为透明显示区域中对应的9个物理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从而完整地保留待显示图像中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像素信息,并将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部分匀滑显示。
第四步,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显示驱动IC,根据透明显示区域中的9个物理像素点的实际像素信息,以及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对应的待显示图像的像素信息,共同显示待显示图像。
下面继续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455部分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存储在存储器450的图像显示装置45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600,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
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
转换模块602,用于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呈现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点;
将所述每个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像素信息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针对所述当前子区域,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所述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继续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
将所述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N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所述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继续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1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所述第i部分像素点至第N部分像素点覆盖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
将所述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N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所述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所述邻居子区域为与所述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将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二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模块602,还用于:
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所述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所述邻居子区域为与所述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将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第三映射像素信息,以及,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四物理像素点的第四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三映射像素信息和第四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四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包含至少一个物理像素点,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一个目标像素信息;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还对应物理像素点的主区像素信息,所述主区像素信息包括所述待显示图像中除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信息;呈现模块603,还用于:
确定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邻居物理像素点;
确定所述各个物理像素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和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所述权重系数、所述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以及各个所述邻居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确定所述邻居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像素信息;
基于所述实际像素信息,以及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所对应的所述主区像素信息,共同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0,还用于:
获取原始图像;
根据所述显示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和所述原始图像的分辨率,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所述待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电极层和驱动电路层;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为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的屏幕区域,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未设置图像采集装置的屏幕区域;所述电极层排列在所述显示屏幕上;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小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屏幕、电极层和驱动电路层;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的透明显示区域,可以采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也可以采用被动矩阵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PMOLED),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排列方式相同,可以采用标准RGB排列、Delta排列、Pentile排列或RGBG排列等。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圆角矩形、椭圆形、圆形等其他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层排列在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其中,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不同的电极。驱动电路层与电极层电连接,用于为电极提供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电极均为透明电极,如此,可以增加透明显示区域位置处的透明度,从而提升设置在与透明显示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效果。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透明电极的材料可以为(Indium TinOxides,ITO)氧化铟锡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设置位置处,且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层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电极层中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不同的驱动电路,并且,与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驱动电路和与非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驱动电路,一同设置在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位置处,如此,可以增加透明显示区域位置处的透明度,从而提升设置在与透明显示区域的位置相对应的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路并联设置,例如,与每4个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驱动电路并联设置,如此,可以减少透明显示区域中约四分之三的驱动电路走线,从而可以极大减少透明显示区域的驱动电路的金属走线,增加透明显示区域的位置处的透明度,并且减少衍射效应,同时,增加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的密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上的所有驱动电路,或者,驱动电路层上与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路,包括但不限于7T1C电路、5T1C电路和2T1C电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以所述显示屏幕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角矩形分布;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中除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分布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域还可以以其他形状分布在在显示屏幕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25、附图26和附图27进行具体说明。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的各个区域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1和电极层(图中未示出)、驱动电路层2、图像采集装置3和其他堆叠层4。如图26所示,显示屏幕1包括透明显示区域11、过渡显示区域12和主屏显示区域13,其中,过渡显示区域12和主屏显示区域13均为非透明显示区域;其中,透明显示区域11以显示屏幕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角矩形分布,过渡显示区域12与透明显示区域11相邻,并且,同样以显示屏幕1的中心轴线13为中心,呈圆角矩形分布,主屏显示区域13则为显示屏幕1中除透明显示区域11和过渡显示区域12分布之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继续参考图25,驱动电路层2包括驱动电路部分21和驱动电路部分22。驱动电路部分21包括透明显示区域11的驱动电路部分,以及过渡显示区域12的驱动电路部分,如图25所示,透明显示区域11的驱动电路部分设置在过渡显示区域12的驱动电路部分的设置位置处,可以减少透明显示区域的驱动电路对图像采集装置3与透明显示区域之间的遮挡,从而,可以增加透明显示区域位置处的透明度。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显示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灰色透明格111为将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驱动电路并联设置后,所形成的物理像素区块,这里,通过并联多物理像素点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驱动电路的金属走线,从而增加透明显示区域位置处的透明度,并且减少衍射效应。继续参考图27,图中的121为过渡显示区域12的物理子像素点,图中的131为主屏显示区域13的物理子像素点,过渡显示区域12的子物理像素点为主屏显示区域13的物理子像素点的两倍,从而使得过渡显示区域12的物理像素密度,小于主屏显示区域13的物理像素密度。如此,可以减少过渡显示区域所对应的驱动电路,从而空出部分空间用于设置透明显示区域11的驱动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图像显示指令,当图像显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设备在进行图像显示时,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完整地保留待显示图像的像素信息,并对图像进行匀滑显示,同时降低图像的模糊程度,从而提升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改善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在显示精细图像时的图形失真等问题,并且,降低了显示屏幕上与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位置区域对应的透明显示区域,与显示屏幕上的其他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之间的差异,提升了显示屏幕图像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图像显示设备,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应,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图像;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包括: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点;
将所述每个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包括:
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像素信息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
所述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包括:
针对所述当前子区域,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所述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继续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
将所述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N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子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为N个第一像素点,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为M个第二像素点时,其中,N和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总数,M小于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总数;
所述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第一映射像素信息,包括:
针对当前子区域,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出所述第i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i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继续将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中的第i+1部分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与第i+1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进行整合,直至第N个第一像素点整合完成,从而得到N个映射像素信息;其中,所述第i部分像素点至第N部分像素点覆盖所述M个第二像素点;
将所述N个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N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对应的第一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一映射像素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包括:
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所述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所述邻居子区域为与所述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将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第二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二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二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包括:
针对当前子区域,确定所述当前子区域的邻居子区域,所述邻居子区域为与所述当前子区域相邻的子区域;
将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像素信息,以及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当前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第三映射像素信息,以及,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与所述邻居子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四物理像素点的第四映射像素信息;
继续进行下一个子区域的转换,当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转换完成时,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三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三映射像素信息和第四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第四映射像素信息,作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的物理像素点的所述目标像素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包含至少一个物理像素点,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一个目标像素信息;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还对应物理像素点的主区像素信息,所述主区像素信息包括所述待显示图像中除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包括:
确定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邻居物理像素点;
确定所述各个物理像素点与其对应的所述邻居物理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和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所述权重系数、所述各个物理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以及各个所述邻居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像素信息,确定所述邻居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实际像素信息;
基于所述实际像素信息和所述主区像素信息,共同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显示图像,包括:
获取原始图像;
根据所述显示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和所述原始图像的分辨率,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所述待显示图像。
10.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幕、电极层和驱动电路层;
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为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的屏幕区域,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未设置图像采集装置的屏幕区域;
所述电极层排列在所述显示屏幕上;
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
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小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设置位置处,且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层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电极层中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以所述显示屏幕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圆角矩形分布;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中除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分布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13.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与图像采集设备设置的位置区域相对应;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所述第一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非物理像素点所对应的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所述透明显示区域的物理像素点的目标像素信息;
呈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像素信息,对所述待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14.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图像显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显示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图像显示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62292.3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24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2292.3A CN111724456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2292.3A CN111724456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4456A true CN111724456A (zh) 2020-09-29
CN111724456B CN111724456B (zh) 2024-05-24

Family

ID=7256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2292.3A Active CN111724456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445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5689A (zh) * 2010-12-30 2011-07-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4882450A (zh) * 2015-04-30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70353717A1 (en) * 2014-12-29 2017-12-07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Light field display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and light field display devices
CN207338380U (zh) * 2017-07-21 2018-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57514A (zh) * 2017-09-30 2018-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KR20190054563A (ko) * 2017-11-14 2019-05-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WO2019148912A1 (zh) * 2018-02-02 2019-08-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0774A (zh) * 2019-08-09 2019-1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99944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201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模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5689A (zh) * 2010-12-30 2011-07-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
US20170353717A1 (en) * 2014-12-29 2017-12-07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Light field display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and light field display devices
CN104882450A (zh) * 2015-04-30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7338380U (zh) * 2017-07-21 2018-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57514A (zh) * 2017-09-30 2018-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KR20190054563A (ko) * 2017-11-14 2019-05-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WO2019148912A1 (zh) * 2018-02-02 2019-08-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201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模板
CN110570774A (zh) * 2019-08-09 2019-1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99944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4456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7912B2 (en) Display with pixel dimming for curved edges
US11037523B2 (en)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at uses different display algorithms for different display area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33587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of display panel
CN110098240B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显示控制方法
US1093737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ethod
CN112955825B (zh) 伽马校正方法、伽马校正装置及伽马校正系统
CN11263480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63856B (zh) 环境光照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937657B (zh) 显示控制设备和方法
US20210358427A1 (en) Backlight brightness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backlight brightness adjustment method, storage medium
US11205376B2 (en) Display compensation method, display compens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18310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CN111833796B (zh)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方法
US11735147B1 (en) Foveated display burn-in statistics and burn-in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10097921A1 (en) Pixel Leakage and Internal Resistance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9184669A1 (zh) 像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40344B (zh) V-栅极布局和栅极驱动配置
CN111724456B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3658B (zh) 亮度补偿方法及亮度数据确定方法、装置、芯片
CN111724305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8701A (zh) 用于多像素密度oled显示面板的渐进分辨率面板驱动
US20190227381A1 (en) Multi-element backlight to highlight or obscure informational element
TWI764394B (zh) 用於顯示驅動之電流衰減方法、平面顯示器、及資訊處理裝置
US20240096262A1 (en) Foveated display burn-in statistics and burn-in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5480722A (zh)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