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30A -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30A
CN1117230A CN95104011A CN95104011A CN1117230A CN 1117230 A CN1117230 A CN 1117230A CN 95104011 A CN95104011 A CN 95104011A CN 95104011 A CN95104011 A CN 95104011A CN 1117230 A CN1117230 A CN 1117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user
call
call number
p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4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97C (zh
Inventor
乌韦·斯达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NV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NV filed Critical Alcatel NV
Publication of CN111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地址信息传信的方法建立从第一网到第二网的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服务计算机,转接设备和终端。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把指定给被呼叫用户(B)的呼叫号码的一部分(N3)用本方法从第一网(PUBNET)发送到第二网(PRNET)。为此拨发IN服务机,服务机将呼叫号码的一部分在欲进行子寻址区域中传送到与被呼叫用户相关的专用网分支交换机。本方法的优点为节省网络运行费用和网关代码数并支持INs移动无线网络结构。

Description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 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本发明涉及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还涉及把服务计算机连接到第一网络、转接设备连接到第二网络以及一个终端连接到一个网络上的方法。
在大部分国家,随时间的推移,发展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即公用远程通信网(例如,电话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相当数量的专用网。
一个专用网一般由一个或多个专用交换分机组成,与这些交换分机相连的是多个电话机,并且这些交换分机至少有到公用网的一个连接。专用网常常向商业机构或政府当局提供专用通信业务。而且,由两个或更多个网间(intermashed)交换机构成的专用网操作者的专用网正在羸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建立从公用网用户到专用网用户的连接,公用网的用户一般要拨DID直接拨入小交换分机号,这种号码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用小交换机号码,选择由公用网到专用网的通路。第二部分也称为“用户号码”,表示该专用网编号区中用户的号码。建立这样的连接的请求,包含的一个号码,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由公用网和专用网鉴别。
本发明假定,建立从公用网到专用网的连接是借助转换呼叫号码的一种服务机而实现的。这种服务机,例如是所谓德国联邦邮政的服务机180,这一服务机在“智能电话网中的新业务”一书的5.2.3.3章“业务180(联邦统一呼叫号码)”164—168页上有述,该书由Wilhelm Grush所著,由RV.Deckers Verlag G.Schenk出版。这一服务机例如使得商业机构和政府当局可获得通用的呼叫号码。为了接通具有这样一个号码的商业机构,首先拨叫该服务机。该服务机收到呼叫请求,从中抽取呼叫号码并转换该号码。然后它将该呼叫接到这一转换的号码上。该被转换了的号码也可以是连接到公用网的不同的专用网的号码。这样通过不同的,空间上分离开的专用网,连接到公用网上的商业机构的雇员可以用一个单独的号码被接通。
随着专用网规模的增大,引发了这样的问题,即用户可获得的DID号码中的数字的个数不够用。当前国际上呼叫号码中数字的最大个数为12,而到了1997年1月1日将为15。对于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例如,这已在CCITT建议E.164中作了规定。由于这些数字中的大部分是用于选择到专用网的通路,于是只有一小部分是留作用户号码的。上述通过服务机180所建立的连接也引起了这些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建立从第一网到具有主地址空间的第二网的连接。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建立到用户的连接过程中把分配给用户的号码的一部分利用不同于以往用于信号地址信息的一种方法从第一网传送给第二网。
其优点在于可用于第二网的呼叫号码的数字个数增加了。
“呼叫号码”应被理解为不只是指定用户站的代码,而且是标识一个用户的代码。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越特性从以下所述而明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越之处,通过不同于以往用于信号地址信息的一种方法可拨通第一网的一个服务机,该服务机是将呼叫信号的一部分传送给第二网的一个转接设备。这使得可将多于15个的数字用于在该业务处和被呼叫的用户之间传送信令。可用的呼叫数目的增加源于以下的事实:服务机的呼叫号码和用于第二网的代码一起一般要短于网关代码,或者说服务机可进一步从正在呼叫的用户请求信息。特别地如果通过其他网呼叫第二网服务机的呼叫号码和第二网的代码则就是较短的。
如果到第二网存在两个或更多个网关,则显现出另一优点。对于这些网关的每一个,都要形成一代码使得在具有一定数目数字的公共网中对于用户号码是可得的。这些数字的数目决定了专用网中的可能的地址空间。在本发明中,每个网关只需有一个代码,且对于具有对应于地址空间的数字数目的业务处需要一个呼叫号码。于是,特别对具有通向第二网大量网关或在第二网中有大量用户时,对于第一网中可提供的呼叫号码达到了相当的节省。
对于诸如移动式无线网这类第二网则更显出其优点,这种网中用户可通过多个用户接口被接通。为了接通用户,这些网需要用户的标识码,该标识码一般由大部分数字组成;从而难于在呼叫请求中传输。本发明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三个实施例所作的说明更可明了本发明,这些图为:
图1是一符号图示,表示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本发明的具有一服务计算机的一个通信装置和基于本发明的几个转接设备;
图2是一流程图,表示基于本发明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连接的建立;
图3是图1的服务计算机的框图;
图4是图1的转接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5是一流程图,表示基于本发明的方法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的建立方法。
第一实施例示例说明了本新方法在由专用网和公用网构成的通信装置中的使用,该公用网具有基于本发明与之相连的服务计算机,而专用网包括了基于本发明的转接设备。
在任何其他至少包括两个通信网通信装置中都可实施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就专用网和服务设备数量不断增大来看,这种通信装置似显得日益重要。
在这种通信装置中,第一或任何其他网的用户要拨通该第一网的服务机,而这个服务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把这呼叫接通到第二网的转接设备。然后该转接设备将该呼叫接通给该第二或者任何其他网的一个用户。在第一网和第二网之间,呼叫将通过任意数目的其他网被接通。
图1示出一公用网PUBNET,一专用网PRNET,和一个服务计算机SCP。
该专用网PRNET代表一商业机构的通信网,该机构在两个不同地点设有分支办事处。于是该专用网PRNET由两个空间上分离的子网SUBNET1与SUBNET2组成,子网SUBNET1在区域AREA1处,子网SUBNET2在区域AREA2处。子网SUBNET1在通过两个网关GATE1与GATE2连接到公用网PUBNET上,而子网SUBNET2通过网关GATE3连接。
也有可能网关GATE1到GATE3不是直接把公用网PUB-NET连接到子网SUBNET1,SUBNET2与SUBNET3,而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通信网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供额外的号码用以拨通这些网。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连接也是可以的。
子网SUBNET1包含三个转接设备EX1到EX3和多个终端,其中示出的是终端E2到E5。转接设备EX1到EX3相互连接,转接设备EX1通过网关GATE1连接到公用网PUBNET,而转接设备EX3通过网关GATE2连接到该公用网。终端E2和E3是连接到转接设备EX1;终端E4连接到转接设备EX2;而终端E5连接到转接设备EX3。
子网SUBNET2包括一个转接设备EX4和多个与此设备连接的终端,其中的终端E6到E8被示出。转接设备EX4是通过网关GATE3连接到公用网PUBNET的。
终端E2到E8是用于诸如电话,传真或适当用途的计算机的。这种终端也可以是到服务计算机或服务系统(例如,IN=智能网)的通路。
转接设备EX1到EX4的构造如同普通的专用交换机那样,可响应连接于它们的终端E6到E8以及专用网PRNET与公用网PUBNET的其他终端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和释放。然而与普通的专用分支交换机不同的是,它们可接照不同于旨在用于地址信息信令的方式接收输入呼叫的号码的一部分。
该公用网PUBNET是由公用远程通信网形成的。因而它包含几个交换机和多个与这些交换机相连的终端。公用网PUBNET与专用网PRNET都是一般没有任何限制的具有ISDN能力的网络。
在公用网PUBNET的终端中只表示出一个终端E1。其用途与终端E2到E8相同。
在公用网PUBNET的交换机中只示出交换机SSP1与SSP2。交换机SSP1与SSP2不同于公用网PUBNET的其他交换机之处在于:当出现给定的鉴别号码时它们向服务计算机SCP发送查询。这一鉴别号码以下将称为“服务代码”。为响应这样一个查询,交换机SSP1与SSP2接收与进一步处理该呼叫请求及与该呼叫请求相关的信息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于是交换机SSP1与SSP2同服务计算机SCP共同在公用网PUBNET中提供了服务。
被指定象交换机SSP1与SSP2并连接到服务计算机SCP的交换机的号码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至少需要一台这样的交换机。
而且,服务计算机SCP可以被装入到一个交换机中,而公用网PUBNET可包含一个或多个这样的交换机。
终端E1与E6分别由用户A和用户B操作。
建立由公用网PUBNET的一个用户到专用网PRNET的一个用户的连接将在以下通过一个例子的方式进行说明。这是一个关于从用户A到用户B的呼叫。呼叫的建立是在图2中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的。
图2示出用户A与B,终端E1与E6,转接设备EX4,交换机SSP1以及服务计算机SCP。从用户A到用户B的呼叫被接通到公用网PUBNET内的网关GATE3,然后是专用网PRNET内。
用户A想要对用户B呼叫。他从他的终端E1向由服务计算机SCP和交换机SSP1与SSP2构成的服务机发送一个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含一个由三部分P1到P2构成的呼叫号码N1。N1号码的数字最大个数为12。P1部分是服务机代码。P2部分是指定专用网PRNET的。第三部分是按照专用网PRNET的编号计划用户B的号码。
基于由P1部分表示的服务机的代码,该呼叫现被接通到交换机SSP1或SSP2之一,这里是接通到交换机SSP1。当该呼叫到达该交换机时,后者识别出服务机代码并把号码N1传送给服务计算机SCP。该服务计算机从号码N1生成用户B的一个呼叫号码并把该呼叫号码分为两部分:号码N2与N3。它将这些号码发送给交换机SSP1并引发这交换机将带有号码N2作为呼叫码的呼叫向前行进,并使得号码N3在要进行ISDN子寻址的地方进入该呼叫请求。号码N3的数字的最大个数为20。本实施例中,号码N2是由服务计算机SCP选取的,使得呼叫的指向转接设备EX4。
如果呼叫是路径公用网PUBNET与子网SUBNET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网络接通的,则号码N2将由通过拨通公用网PUBNET与通过拨通各个另外的网络而进入子网SUBNET2的各部分构成。
在收到号码N之后也可以是服务计算机向后给终端E1发送一信息并请求进一步的号码。这些数码被服务计算机SCP加到号码N1上而形成新的号码N1′,该号码如同N1一样被处理。然而这一新的号码N1′可能包含多于12个数字。
转接设备EX4从要被进行ISDN子寻址的区域中抽取号码N3并从这一号码N3与号码N2生成一个号码N5。该号码N5在该专用网PRNET中选择用户B;本实施例中,该号码代表了按照专用网PQBET的编号计划用户B的用户号码,然后该呼叫被继续接通到指定给用户B的终端E6。此后,连接便被建立起来。
如果用户B不是专用网PRNET的一个子网,而是通过其他网关进而连接到子网SUBNET的另外的网络的一个子网,则号码N5将不表示该专用网PRNET的编号计划的一个号码。它将代表用于从子网SUBNET1直接拨通到该另外的网络的用户B的号码。
转接设备EX4的那些与生成号码N5相关联的功能也可由号码N5或其一部分直接选取的服务计算机执行。
服务计算机SCP之中以及服务计算机SCP与交换机SSP1之间的操作的确切顺序现由图3说明。
图3示出服务计算机SCP与两个交换机SSP1与SSP2。服务计算机SCP与交换机SSP1及SSP2交换数据。服务计算机SCP包含一个转换器KON1,一个传信器SIG,一个发送器SEND以及一个接口INTR1。
接口INTR1向交换机SSP1与SSP2发送并从其接收数据。转换器KON1从接口INTR1接收号码N1并将号码N2与N3分别发送到传信器SIG与发送器SEND。传信器SIG和发送器SEND与接口INTR1交换数据。
接口INTR1的作用在于与交换机SSP1与SSP2通信。如果两个交换器SSP1与SSP2之一在号码N1的P1部分中识别出服务机代码,这种情况下N1代表输入呼叫,则它将一个请求送到服务计算机中SCP中。这一请求特别包括被呼叫的用户号码,该号码包含在呼叫请求中。本实施例中,这一号码是号码N1,它由P1,P2和P3部分组成。接口INTR1现在从该请求中抽取呼叫号码,即号码N1并将其传送到转换器KON1。接口器INTR1反过来又从传信器SIG和发送器SEND接收控制指令,并使这两个器件与交换机SSP1及SSP2通信。
传信器SIG从转换器KON1接收号码N2。这引起传信器发生指令:该带有号码N1的请求从两个交换机SSP1与SSP2的那一个使得号码N2在等待该呼叫码的地方进入等待呼叫。而且,传信引起交换机按照现在对应于号码N2的这一呼叫号码继续向前接通呼叫。
发送器SEND从转换器KON1接收号码N3。这引起发送器SEND向两个交换机SSP1与SSP2中已经向服务计算机SCP发出带有号码N1的请求的那一个交换机发出控制指令,该指令指示该交换机在要进行ISDN子寻址的地方使得号码N3进入等待呼叫。这样,在呼叫继续向前接通时号码N3被自动地与等待呼叫一同传送。
也可以使得发送器SEND以另一种方式发送号码N3。一个可能性是使得号码N3在另一地方进入呼叫请求。另一可能性是把号码N3独立于等待呼叫通过一个传信信道发送到转接设备EX4。还可以对于发送器SEND建立一个信息携带信道通到转接设备EX4并通过这一信道以适当的编码方式传送号码N3。
转换器KON1包含一个存储器MEM,一个控制器CONTR,和一个分离器DIV。控制器CONTR与存储器MEM交换数据并向分离器DIV发送有关号码N4的数据。
在存储器MEM中,专用网PRNET的每一用户号码被指定了从网关GATE1到GATE3的代码,使得通过该网关相应的终端可被最佳地接通。
如果呼叫通过另外的网络,则存储器MEM将保持一个或多个号码用于拨通通过这些网络而进入各子网。该存储器还可包括该专用网PRNET的编号计划以及这些用户号码向子网SUBNET1与SUBNET2的分配。
控制器CONTR通过接口INTR1接收号码N1。它借助于包含该专用网PRNET的标识代码的号码N1的部分P2核实呼叫是否是指向该专用网PRNET的一个用户的。如果是指向该专用网的一个用户,则控制器CDNTR从存储器MEM中读出网关GATE1到GATE3中之一的代码,通过该网关该用户可被最佳接通。本例中,这是网关GATE3的代码。控制器CONTR向这一代码添加用户号码而生成一个号码N4,该号码N4代表用户的呼叫号码。
如果呼叫要通过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网络,则用于拨通这些网络的号码从存储器提取出来。这时如果可得到两个或更多个通路,即两个或更多个自动直接转接号码,,则该控制器根据诸如话务容量,传输质量或呼叫费用等方面预定的准则可选用最有利的通路。这种判定也适用于象对于图1中子网SUBNET1的两个或更多的网关的情形中。
分离器DIV把呼叫号码N4分离为两部分,号码N2与N3。号码N2对应于网关GATE3的代码,而号码N3对应于按专用网PRNET的编号计划的用户的号码。
分离器DIV也可能以不同方式把呼叫号码N4分离。例如,号码N2可能包含网关GATE3的代码和用户号码部分。号码N3这时将包含呼叫号码N4其余的部分。
这样,服务计算机收来自交换机SSP1的带有号码N1的一个请求。这个号码N1特别包含了所需的专用网(这里是专用网PR-NET)的代码和按照用编号计划所要的用户号码。然后转换器KON1从N1号码生成代表用于直接自动转接入专用网的号码的号码N4。于是号码N4由网关GATE3代码及用户B按专用网PR-NET的编号计划的用户号码。然后分离器DIV把呼叫号码N4分离为号码N2与号码N3。传信器SIG使得号码N2进入等待呼叫并引起该呼叫继续向前接通。发送器SEND向交换机EX4发送号码N3。
图4表示转接设备EX4。它包括一个转接网KN,一个呼叫控制器CC,一个接口INTR2,一个转换器KON2,一个接收器REC,和一个呼叫鉴别器RSIG。
接口INTR2连接到终端E6至E8,并通过网关GATE3连接到公用网PUBNET。转接网络KN与接口器INTR2交换数据。呼叫控制器CC与接口器INTR2和转接网络KN交换控制与状态信息。呼叫鉴别器RSIG从呼叫控制CC接收数据并向转换器KON2发送数据。类似地,接收器REC从呼叫控制器CC接收数据并向转换器KON2发送数据。呼叫控制器CC从转换器KON2接收数据。
呼叫控制器CC通过接口INTR3和转接网络KN控制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而且,装设了一个装置,它可从来自公用网PUBNET的不完全呼叫号码识别出一个呼叫。这引起呼叫控制器CC将呼叫中所包含的呼叫号码传送到呼叫鉴别器RSIG。如果信息与这一呼叫相关,即如果(例如)进一步的号码占据了用于ISDN子寻址的位置,这些信息将被继续送往接收器REC。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转换器KON2将不接收来自接收器REC的号码,于是不能判定该呼叫所指向的用户。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该呼叫将不会被呼叫控制器CC处理。呼叫鉴别器RSIG从该呼叫中分离出呼叫号码,这里是号码N2,并把该号码传送到转换器KON2。接收器REC接收与该呼叫相关的信息并从该信息生成号码,这里是号码N3。
转换器KON2接收号码N2和N3,从而它再次具有号码N4,即直拨用户B的号码。然后它从这一号码N4将该用户号码(这里是N5)分离出来并把它传送给呼叫控制器CC。呼叫控制器CC使这一号码在要被用于呼叫号码的地方进入呼叫,并继续向前接通该呼叫。
当该呼叫已到达用户B时,则用户A与B之间的连接将被建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说明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在一个如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中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用户的呼叫号码N3被用户A直接输入终端E1或由终端E1以类似于如图3的服务计算机SCP那样方式由用户A的输入产生。在该终端中,这一呼叫号码然后以类似于图3的服务计算机SCP中类似的方式被分离为两个号码。此后,带有号码N2的呼叫请求作为呼叫号码被初始化且号码N3被发送到如图2中以及如图3的服务计算机的情况下的转接设备EX4。
第三实施例说明了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在由一个公用网和一个用于移动用户的专用网构成的通信装置中的应用。
该公用网的构成方式类似于图1的公用网PUBNET。相关的服务计算机SCP的操作稍有不同,于是该服务计算机以SCP′标记。该专用网由几个无线交换机构成,在这些交换机所覆盖的区域中可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E6′接通用户B′。从用户A到用户B′的连接的建立现参照图5予以简要的说明。
图5示出用户A与B′,终端E1与E6′,交换机SSP1,无线交换机WLPABX,服务计算机SCP′,三个号码N1,N2′与N3′,以及识别IPUI。
如图2中,带有号码N1的呼叫被接通到交换机SSP1,且号码N1被传送到服务计算机SCP′。该服务计算机SCP′保持有关于用户B′所在区域的无线交换机的信息。该服务计算机SCP′现形成该用户的呼叫号码,该号码由该无线交换机(这里是无线交换机WLPABX)的代码以及用户专有标识(这里是标识IPUI=国际便携用户标识)所组成。如同图2中那样,它将这个呼叫号码分离成两个号码N2′与N3′并将这呼叫接通到无线交换机WLPABX。无线交换机WLPABX从号码N2′与N3′中判定用户B′的标识IPUI,并通过发送标识IPUI对该用户寻呼。当用户B′已被找到时,用户A与B′之间的连接将被建立起来。

Claims (14)

1.建立到用户(B;B′)的连接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建立的过程中,用不同于以往用于信号地址信息的方法,将指定给用户(B;B′)的呼叫号码(N4)的一部分从第一网络(PUB-NET)发送给第二网络(PBNET)。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PUBNET)的用户以用于信号地址信息的方法对呼叫号码(N4)的第一部分(N2;N2′)传信,以此通向第二网络(PRNET)连接的建立被初始化;服务机用另一种方法向交换机(EX1到EX4);WLPABX)发送呼叫号码(N4)的另外的第二部分(N3;N3′);并且交换机(EX1到EX4;WLPABX)接收上述呼叫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鉴别该号码并初始化该传信用于进一步建立到用户(B;B′)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到用户(B;B′)的连接的请求首先被引入第一网络(PUBNET)的一个服务机,该服务机这对生成指定给该用户的一个呼叫号码(N4)并实现传信把该呼叫接通至用户(B;B′);该服务机通过用于信号地址信息的方法传信呼叫号码(N4)的第一部分(N2;N2′),以此使得建立到第二网络(PRNET)的交换机(EX1到EX4;WLPABX)的连接初始化;该服务机应用另一种方法向上述交换机(EX1到EX4;WLPABX)发送呼叫号码(N4)的另外的第二部分(N3;N3′);以及交换机(EX1到EX4,WLPABX)接收号码(N4)上述第二部分(N3;N3′),鉴别此号码,并对用于进一步建立向用户(B;B′)的连接的传信进行初始化。
4.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B;B′)是第二网络(PRNET)的一个用户。
5.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PUBNET)为一公用网络,而第二网络(PRNET)为一专用网络。
6.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呼叫号码(N4)的第一部分(N2;N2′)指定一个通向专用网(PRNET)的一个网关(GATE1到GATE3);以及电话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指定专用网(PRNET)中的用户(B;B′)。
7.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呼叫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与呼叫号码(N4)的第一部分(N2;N2′)的一部分共同指定专用网(PRNET)中的用户(B;B′)。
8.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机首先确定两个或多个通向第二网络(PRNET)的网关(GATE1到GATE3)中的一个,然后根据上述网关(GATE1到GATE3)生成呼叫号码(N4)。
9.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呼叫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经一个信息传递信道被发送。
10.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ISDN传信方法用于第一网络(PUBNET)以及第二网络(PRNET);以及呼叫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在要用于ISDN子寻址的地方进入该呼叫请求。
11.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服务机请求呼叫用户(A)发送给它有关被呼叫用户(B;B′)的进一步的信息。
12.用于连接到与至少另一个第二网络(PRNET),通过至少一个网关(GATE1到GATE3)相连接的第一网络(PUBNET)的服务计算机(SCP),它包括一个用于与第一网络(PUBNET)的至少一个转接设备(SSP1,SSP2;WLPABX)通信的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服务计算机(SCP)装设有一个转换器(KON1),一个传信器(SIG),和一个发送器(SEND);转换器(KON1)装有用于从包含在一个指向服务计算机(SCP)的呼叫请求中的数据而生成用户(B;B′)的一个呼叫号码的装置(CONTR),并装有一个用于把上述呼叫号码(N4)分离为第一部分(N2;N2′)与第二部分(N3;N3′)的装置(DIV);传信装置(SIG)用来将上述呼叫号码(N4)的第一部分(N2;N2′)的传信初始化作为该呼叫的地址信息和先行;以及发送装置(SEND)是用来向第二网络(PRNET)的转接设备(EX1到EX4;WLPABX)发送呼叫号码(N4)的第二部分N3;N3′),所用的方法不同于以往所用地址信息传信方法。
13.用于第二网络(PRNET)的一个转接设备(EX1到EX4;WLPABX),该第二网络装有至少一个通向另一个第一网络(PUBNET)的网关(GATE1到GATE3),该转接设备(EX1到EX4;WLPABX)包括一个呼叫控制器CC,其特征在于:转接设备(EX1到EX4;WLPABX)装有一个转换器(KON2)和用于接收信息与向转换器(KON2)传送信息的接收器(REC);呼叫控制器(CC)包括一个用于识别来自第一网络(PUBNET)的呼叫的不完全号码和向接收器(REC)转移与该呼叫请求相关的信息的一个器件;以及转换器(KON2)是用于借助与呼叫请求相关的信息生成一个用户(B;B′)的呼叫号码(N5)并用于引起呼叫控制器(CC)把该呼叫继续接通到上述用户(B;B′)。
14.用于连接到一个网络(PUBNET)的终端(E1),其特征在于:该终端(E1)装有一个器件,该器件用于在建立到用户(B;B′)的连接的过程中把指定给用户(B;B′)的呼叫号码(N4)的一部分发送到该网络(PUBNET),所用方法不同于以往所用的地址信息传信方法。
CN95104011A 1994-04-08 1995-04-07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1119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4412104.0 1994-04-08
DE4412104A DE4412104A1 (de) 1994-04-08 1994-04-08 Verfahren für den Verbindungsaufbau zu einem Teilnehmer eines privaten Netzes, sowie Dienstrechner und Vermittlungsstel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30A true CN1117230A (zh) 1996-02-21
CN1111997C CN1111997C (zh) 2003-06-18

Family

ID=651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401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1997C (zh) 1994-04-08 1995-04-07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784450A (zh)
EP (1) EP0676905B1 (zh)
JP (1) JPH0846682A (zh)
CN (1) CN1111997C (zh)
AT (1) ATE249712T1 (zh)
AU (1) AU699052B2 (zh)
CA (1) CA2146082A1 (zh)
DE (2) DE44121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6361C (zh) * 1997-05-26 2009-12-02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话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5216B1 (en) * 1994-07-29 2001-03-2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network communication
US8117298B1 (en) 1996-02-26 2012-02-14 Graphon Corporation Multi-homed web server
US6161012A (en) * 1996-03-29 2000-12-1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hort code dialling
DE19621718A1 (de) * 1996-05-30 1997-12-04 Sel Alcatel Ag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Verbindung sowie Vermittlungsstelle, Dienstrechner und Kommunikationsnetz
US7383341B1 (en) * 1996-10-15 2008-06-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ata transfer control device, relay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suitable for home network environment
US6044142A (en) * 1997-05-06 2000-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with operator assisted services
US6094479A (en) * 1997-05-06 2000-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gateway
DE19818823A1 (de) * 1998-04-27 1999-10-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Komprimieren eines Rufnummern-Datenbestands einer Telekommunikationsanlage und entsprechende Telekommunikationsanlage
US7072657B2 (en) * 2002-04-11 2006-07-04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or pre-authentication, preestablish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in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6832B2 (ja) * 1988-12-12 1994-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ブアドレスダイヤルイン制御方式
US4982421A (en) * 1989-10-27 1991-01-01 At&T Bell Laboratories Virtual private line service
JPH07105972B2 (ja) * 1990-11-29 1995-11-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Pbxのダイレクトダイヤルイン処理装置
US5333185A (en) * 1991-06-03 1994-07-26 At&T Bell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ing party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5369695A (en) * 1992-01-06 1994-11-29 At&T Corp. Method of redirecting a telephone call to an alternate destination
US5247571A (en) * 1992-02-28 1993-09-21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rea wide centrex
CA2147776C (en) * 1995-04-25 1997-09-02 George W. Turner Number translation services matrix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6361C (zh) * 1997-05-26 2009-12-02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话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1627495A (en) 1995-10-19
EP0676905B1 (de) 2003-09-10
DE4412104A1 (de) 1995-10-12
EP0676905A3 (de) 1999-08-25
JPH0846682A (ja) 1996-02-16
DE59510790D1 (de) 2003-10-16
EP0676905A2 (de) 1995-10-11
AU699052B2 (en) 1998-11-19
CN1111997C (zh) 2003-06-18
US5784450A (en) 1998-07-21
ATE249712T1 (de) 2003-09-15
CA2146082A1 (en) 1995-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00C (zh) 端局共用局号的通信交换系统及其信令消息路由选择方法
EP0382416B1 (en) Facsimile service
CA2063525C (en) Least cost routing method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transfer capability of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N1043284C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284232A (zh) 网络呼叫跟踪
CN1181862A (zh) 智能网中的电信投票
CN1111997C (zh) 通过第一网络建立到用户连接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4187C (zh) 增加带有分离的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的通信网的灵活性的方法
CN100367737C (zh)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US6711175B1 (en) Procedure for scanning or disconnecting a module line in a V5.2 access node
CN101076062B (zh) 彩铃系统、以及在该彩铃系统中进行业务呼叫的方法
US5953329A (en) Intelligent, high-speed switching matrix
JPH118694A (ja) 仮想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機能を有する交換機および交換システム
EP1036471B1 (en) Method for concentrating subscribers in a telephone network
CN100411412C (zh) 利用来电显示传送和接收电话呼叫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549573A (zh) 智能公用电话快速接入方法
CN1239637A (zh) 用于交织数据和信令信息的装置
CN1365245A (zh) 专用小交换机系统
JPS63160452A (ja) 回線切替え方式
CN1622534A (zh) 网络电话系统、同一系统中的主装置和电话终端
CN1741521A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
CN1139325A (zh) 改进的电信网
CN1270464A (zh) 通信系统的容纳装置
KR0160348B1 (ko) 종합정보통신망 신호 연결형 서비스에서 국부 참조 번호를 이용한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US20020067735A1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 of multiple switches in a common address sp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