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2940B -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2940B
CN111722940B CN202010442143.3A CN202010442143A CN111722940B CN 111722940 B CN111722940 B CN 111722940B CN 202010442143 A CN202010442143 A CN 202010442143A CN 111722940 B CN111722940 B CN 111722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heck
rule
data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21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2940A (zh
Inventor
董时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21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2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2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2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7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put/output type connection, e.g. channel, I/O 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8Que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第一终端在发送紧急消息到第二终端时,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约定的第二规则设置为第一规则,对紧急消息封装时按照第一规则生成校验位,第二终端在接收到封装数据后,按照约定的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封装数据进行校验,在校验结果错误时,将接收到的封装数据作为紧急消息中的数据存储,通过这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异步串口链路是两个端点(两个终端设备或一个终端设备内的两个CPU)之间进行通讯交互的常用通道。通常,两个端点之间消息的传输是按照排队(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因此,在传输的消息较多,且传输的消息中存在紧急消息时,紧急消息的传输经常出现较大的延迟。
为了解决紧急消息传输时存在较大延迟的问题,常采用转义字符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异步串口链路中的所有被传输的数据均进行转义处理,使得转义处理后的数据被增大,甚至转义处理后的数据为原数据的两倍大,降低了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二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一封装数据,所述第一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并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完成后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所述第二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所述异步串口接收到第四封装数据后,基于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一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和/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异步串口连接的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和/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和/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约定校验规则为第二规则,对于第一终端而言,待发送的消息中的第一消息具有较高的发送优先级(可以将第一消息理解为紧急消息),因此,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就需要调用紧急消息发送服务进程: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然后,基于第一规则对第一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的第一数据包中的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是根据第一规则生成的。在消息接收方接收到该封装数据后,会进行校验,如果封装数据中校验位是根据约定的第二规则生成的,校验结果就为校验位正确,但是,紧急消息对应的校验位是根据第二规则生成的,因此,紧急消息对应的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所以,对于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的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时,表示当前接收到的封装数据为紧急消息,就可以将校验位错误的封装数据作为紧急消息中的数据处理,通过上述描述,本申请通过设置存在紧急消息时优先发送紧急消息、以及在获得紧急消息中的校验位时变更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使得第二终端根据校验结果判断当前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紧急消息,从而提高了紧急消息的发送效率。
如前所述,第二终端可以基于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空间;从而避免了第二终端侧数据可能存在混乱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发送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接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在该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作为紧急消息的发送方,第二终端作为紧急消息的接收方,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通过异步串口(异步串口链路)连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具有彼此独立的接收、发送双向传输通道,两个通道可以并行传输。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均设有收发控制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收发控制器以及连接的接口一起称为异步串口。
图1所示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终端设备。然而,实际应用中,当一个终端设备内部拥有两个处理器,两个处理器采用异步串口进行互连时,两个通过异步串口互连的处理器中一个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另一个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同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同一终端设备时,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表示所在终端设备中的两个处理器。
由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采用异步串口这种物理连接,因此,消息传输时无干扰信息。
另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可以采用主从方式进行消息传输,可以将拥有主导权的一端称为主机,处于从属地位的一端称为从机,主机通常掌握着主机和从机组成的系统以及从机的运行,通常,从机有必要向主机上报相关消息,而主机则不必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从机向主机上报紧急消息的场景,如果在这种场景中,第一终端为从机的角色,第二终端为主机的角色。
在此需要说明,所述第一终端中存在数据接收器,也存在数据发送器,第二终端中存在数据接收器,也存在数据发送器,第一终端的数据发送器可以将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的数据接收器,同理,第二终端的数据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发送器接收的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发送器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接收器的消息均可以认为是普通消息,同理,第一终端的数据接收器接收到的消息均为普通消息。当然,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发送器和第二终端的数据接收器形成一条链路,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接收器和第二终端的数据发送器形成一条链路,两条链路之间是并行的,相互之间无干扰。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可以应用中第一终端中,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二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中的消息按照紧急度可以分为: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普通消息是指容许出现传输延迟、通过排队来进行按序传输的消息,紧急消息是指需要即时传输给对端、可打断正在进行的队列传输而插队优先传输的消息。因此,紧急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大于普通消息的发送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紧急消息记为第一消息,将普通消息记为第二消息,为了描述时方便理解,后续用紧急消息代替第一消息,用普通消息代替第二消息,当然实际应用中,紧急消息表示发送优先级较高的消息,普通消息表示发送优先级较低的消息。消息类别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区分。本申请实施例将待发送的消息分为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即不开启异步串口对应的发送FIFO(First In First Out)功能,保障了后续紧急消息发送的延迟时间达到最小。所述发送FIFO功能是指消息的发送是按照排队方式来进行的,由于发送FIFO功能是串口收发器内部自带的、用于快速发送数据的缓存队列,所以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需要关闭发送FIFO功能,即所述异步串口对应的发送FIFO功能为关闭状态。
由于紧急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大于普通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因此,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就需要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优先发送服务进程是发送紧急消息时调用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异步串行链路可以是RS232、RS485、RS422等接口所支持的链路。异步串行链路是基于字符的链路,且每个字符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组成。其中,所述数据位为此次发送字符中的净数据,所述校验位是由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根据此次发送字符中的净数据生成的。所述校验位也可以是由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生成的。根据具体的校验规则,可以设置为:可参考所述数据位中的数据,也可不参考数据位中的数据。为了使得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便于区分,可以通过校验位区分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由于校验位是根据校验规则生成的,因此,假设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为第二规则时,可以在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后,将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
作为举例,当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为奇校验时,将奇校验变更为偶校验,或者当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为偶校验时,将偶校验变更为奇校验。当然,校验规则还可以是其他规则,例如,当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为校验位为1时,将校验规则变更为校验位为0,或者当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为校验位为0时,将校验规则变更为校验位为1。通过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变更校验规则后,校验位会变成完全相反的值(0变成1或者1变成0),具体采用何种校验规则,在此不做限制。作为举例,当所述校验规则为奇偶校验,生成校验位时需要根据校验规则和数据位生成第一校验符,当所述校验规则为01校验,生成校验位时可以不需要参考数据位,而是需要根据校验规则生成第一校验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还包括:
按照紧急度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排序,并按照紧急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当然,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时需要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设置发送池,将待发送的消息存放在发送池中所属模块的数据缓存中,在确定发送池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再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发送池的每个模块对应的数据缓存中还可以设置紧急发送缓存,紧急消息存放在紧急发送缓存中。
作为举例,假设有N个模块,则有N个缓存,例如:按键模块缓存、IC卡模块缓存、磁卡模块缓存、非接模块缓存等。每个缓存可以采用循环队列来进行管理,以方便数据的传递。这N个缓存组成发送池。将这N个模块按紧急程度进行排列,以便于不同模块的紧急消息并行发生时进行优先发送处理,可以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也可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例如:按照紧急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则第一个模块紧急程度最高、最后一个模块的紧急程度最低。相应的,第一个模块内的紧急消息的紧急度最高,最后一个模块内的紧急消息的紧急度最低。当多个模块内同时有紧急消息时,按照紧急度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排序时可以是:按照所述第一消息所属模块的紧急度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排序。
假设有3个模块,模块1的紧急发送缓存中存有紧急消息A、紧急消息B、紧急消息C,模块3的紧急发送缓存内存有紧急消息D,模块1的紧急度大于模块3,则对紧急消息的紧急度进行排序后的排序结果为:紧急消息A、紧急消息B、紧急消息C、紧急消息D。
当然,实际实施时可以是: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检测这N个模块,若检测到某模块紧急发送缓存中有紧急消息,则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
作为另一示例,多个模块按照紧急度进行排序后,也可以采用循环队列的方式发送多个模块中的第一消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还包括:
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一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一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时,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逻辑错误,需要控制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同时进行。
如前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发送器和第二终端的数据接收器之间存在第一条链路,第一终端的数据接收器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发送器之间存在第二条链路,两条链路是并行的,因此,第一终端在发送紧急消息时有可能也会接收第二终端发送到消息,而在调用并执行优先发送服务进程时,已经将校验规则由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会导致接收到的信息校验错误,因此,还可以设置: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例如,在待发送的消息中没有紧急消息时,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记为第二预设值,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紧急消息时,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通过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判断当前的校验规则是否为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一预设值时,表示校验规则不为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而是第一规则,此时,在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对方按照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生成校验位的值)的情况下,按照当前的第一规则进行校验,则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即校验结果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所以,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一预设值时,接收到的接收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时,按照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对所述接收封装数据处理(例如,丢弃),接收到的接收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时,按照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对所述接收封装数据处理(例如,存储、解析、分发等)。
在此需要说明,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紧急消息的封装数据记为第一封装数据,将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普通消息的封装数据记为第二封装数据,将第一终端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任意消息记为第三封装数据,由于第二终端接收到封装数据后,是无法在进行校验前确定该封装数据是紧急消息的封装数据(第一封装数据)还是普通消息的封装数据(第二封装数据),因此,从第二终端的角度而言,可以将接收到的封装数据记为第四封装数据,因此,所述第四封装数据可能是第一封装数据,也可能是第二封装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后,需要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变更,还要将校验规则变更,为了避免对程序造成混乱,导致错误发生,可以设置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后首先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然后再进行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和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的操作。当然,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也可以设置三者是同时进行的,即三者的时间误差尽可能的小。
当然,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可以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为0,还可以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为0,第二预设值为1;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2,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一封装数据,所述第一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紧急消息的数据格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制定,由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两端共同遵循。第一终端按照此格式封装消息后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按照此格式来接收和解析消息。一个紧急消息可以封装为一个数据包,一个数据包可以包括一个封装数据,由于一个紧急消息的数据长度可能较长,因此,一个紧急消息对应的数据包还可能存在多个封装数据,封装数据中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每个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是根据校验规则生成的。当然,每个封装数据还可以包括:起始位、停止位,即封装数据的格式可以为: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将紧急消息对应的数据包记为第一数据包,将第一数据包中的封装数据记为第一封装数据。
作为举例,紧急消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除了必须包含数据字段外,还可以包括起始符、结尾符、长度指示、模块标识号、校验位等等可选字段;可以是变长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定长的数据包。
例如,假设紧急消息包依次由模块标识号和数据等两字段组成、每字段均占一字节,共两个模块:模块1为键盘模块、其数据为按键值,模块2为IC卡模块、其数据为IC卡插入状态,则如下消息包及其含义为:
01 31//表示键盘上按键‘1’被按下;
02 01//表示IC卡插槽有卡插入;
01 32//表示键盘上按键‘2’被按下;
02 00//表示IC卡插槽卡被拔出。
将上述不包含校验位的紧急消息封装后就可以获得包含校验位的第一封装数据。
在此需要说明,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的校验位的值为第一校验符,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校验位的值为第二校验符,第一校验符和第二校验用于表示按照不同校验规则生成的校验位的值,实际上,不同的字符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第一校验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字符A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为0,字符B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为1;字符A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一定为1,字符B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一定为0。即相同的字符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和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不同,不同的字符按照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可能相同;不同的字符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也可能相同。
步骤S203,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并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完成后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所述第二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封装获得的第一数据包向异步串口发送完毕后,就需要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第二规则,以恢复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之后,还包括:
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二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二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在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和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相应的,就需要在将所述第一消息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后,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以恢复第一消息发送标识和预先约定的校验规则。
如步骤S202中对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的描述可以得出: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二预设值时,第一终端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时,按照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对所述第三封装数据处理,例如存储。第一终端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时,按照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对所述第三封装数据处理,例如丢弃。
图2所示实施例主要描述的为第一终端侧一个紧急消息的发送过程,当存在多个紧急消息、且多个紧急消息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时可以参照图3所示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存在多个紧急消息且多个紧急消息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时的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第二规则、且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之后,就可以接受发送普通消息后,然而,发送普通消息的前提是不存在紧急消息,因此在待发送的消息中不存在第一消息、且存在第二消息时,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二封装数据,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大于第二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发送的消息中不存在第一消息、且存在第二消息时,表示待发送的消息不存在紧急消息,就可以按照普通消息进行发送,由于在不存在紧急消息或发送紧急消息后,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会变为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因此,就按照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生成校验位,然后对普通消息进行封装,为了便于标记,将普通消息封装后获得的数据包记为第二数据包,将第二数据包中的封装数据记为第二封装数据,将按照第二规则生成的校验符记为第二校验符。需要注意,普通消息和紧急消息在进行封装时,只是校验位的生成规则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从第一终端一侧描述了消息传输方法,通过校验位的变更区分发送的是紧急消息和普通消息,还设置了紧急消息发送标识对接收到的消息的校验结果进行修正,为了避免造成混乱,还在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后,首先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发送高效率高、且不会存在干扰。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二终端,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在通过所述异步串口接收到第四封装数据后,基于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一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异步串口链路是基于字符的链路,因此,每次接收到的为一个封装数据(异步串口链路中的一个字符),在接收到第四封装数据后,可以基于预先与第一终端约定的第二规则对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
步骤S402,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实际应用中,所述紧急消息和所述普通消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存储区域或存储空间中,可以将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空间,将第二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空间中。
步骤S403,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二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是紧急消息,第一终端在生成校验位时是基于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二终端在进行校验时,按照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进行的校验,因此,校验结果会是校验位错误;如果是普通消息,第一终端在生成校验位时是基于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终端在进行校验时,按照预先约定的第二规则进行的校验,因此,校验结果会是校验位正确。所以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紧急消息中的数据存储。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普通消息中的数据存储。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中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在第二终端上,如图所示,具体操作为:
(1)定义消息缓存数组变量B,用于保存输入的待处理的封装数据,该变量为全局变量或静态局部变量;
定义消息缓存数据计数变量C,用于记录缓存数组中已保存的封装数据数量,该变量为全局变量或静态局部变量。
将变量C首先赋初值0。
(2)将接收到的封装数据存入缓存数组变量B中计数变量C所指示的位置,并将计数变量C增一。
(3)对缓存数组变量B中的已有的封装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进行如下处理:
若解析到数据包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则退出步骤(3),继续执行步骤(2)。
若解析到数据包是一个完整、有效的数据包,则将解析出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转交给对应模块的事件处理程序,供该事件处理程序根据其对应的业务流程来处理。并将计数变量C清除为零,退出步骤(3)。
若解析到数据包是一个完整但无效的数据包,则丢弃该数据包,将计数变量C清零后,退出步骤(3)。
本申请实施例从消息接收方描述了消息接收方法,通过利用约定的校验规则对接收到的封装数据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区分是紧急消息的封装数据还是普通消息的封装数据,在为紧急消息的封装数据时,即时按照紧急消息存储并进行后续的解析分发处理。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的示意框图,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消息发送装置6可以是内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中,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终端设备存在。
所述消息发送装置6包括:
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单元61,用于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二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第一消息封装单元62,用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一封装数据,所述第一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
消息发送单元63,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并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完成后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所述第二规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消息发送装置6还包括:
第二消息封装单元64,用于在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第二规则、且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之后,在待发送的消息中不存在第一消息、且存在第二消息时,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二封装数据,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大于第二消息的发送优先级;
所述消息发送单元63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单元61还用于:
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一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一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时,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
相应的,所述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单元61还用于: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之后,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二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二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消息发送装置6还包括:
排序单元65,用于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按照紧急度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排序,并按照紧急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调用优先发送服务进程以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接收装置的示意框图,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消息接收装置7可以是内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中,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终端设备存在。
所述消息接收装置7包括:
校验单元71,用于在通过所述异步串口接收到第四封装数据后,基于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一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消息区分单元72,用于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
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二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8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存储器8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2。所述处理器8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82时实现上述各个消息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3或图4所示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3。或者,所述处理器8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82时实现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1至65的功能或图7所示模块71至72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8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8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82在所述终端设备8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82可以被分割成图6所示实施例的多个单元,或者图7所示实施例的多个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80、存储器8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仅仅是终端设备8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8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8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8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8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8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8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8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8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8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8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8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8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参照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异步串口连接的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一终端侧的任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二终端侧的任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传输系统、终端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消息发送方法和/或消息接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同样,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二规则变更为第一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紧急消息,所述第二规则为与第二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一封装数据,所述第一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一规则生成的第一校验符,所述第一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在第二终端采用约定的第二规则进行校验时为校验位错误,所述校验位错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包被所述第二终端确定为紧急消息;
基于所述异步串口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完成后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所述第二规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还包括:
关闭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二预设值切换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一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一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时,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
相应的,在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完成后,还包括:
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为第二预设值、且所述校验规则为第二规则时,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正确,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正确,若接收到的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位错误,则确定所述第三封装数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错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恢复所述异步串口发送中断、将消息传输时的校验规则由第一规则变更为第二规则、且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标识由第一预设值切换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待发送的消息中不存在第一消息、且存在第二消息时,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第二封装数据,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的校验位为根据所述第二规则生成的第二校验符,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消息的发送优先级;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异步串口进行发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串口对应的发送FIFO功能为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发送的消息中存在第一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紧急度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排序,并按照紧急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6.一种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所述异步串口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四封装数据后,基于第二规则对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其中,所述第二规则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约定的校验规则;
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错误,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一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空间,所述第一消息为紧急消息;
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校验位正确,将接收到的第四封装数据作为第二消息中的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普通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消息的解析分发优先级。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和/或如权利要求6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8.一种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异步串口连接的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和/或实现如权利要求6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42143.3A 2020-05-22 2020-05-22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Active CN111722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143.3A CN111722940B (zh) 2020-05-22 2020-05-22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143.3A CN111722940B (zh) 2020-05-22 2020-05-22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940A CN111722940A (zh) 2020-09-29
CN111722940B true CN111722940B (zh) 2024-04-16

Family

ID=7256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2143.3A Active CN111722940B (zh) 2020-05-22 2020-05-22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29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625B (zh) * 2021-04-27 2023-12-19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8955A (en) * 1983-02-25 1986-10-21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703875A (zh) * 2014-11-25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03589A (zh) * 2015-10-14 2017-04-26 北京众思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和定位技术的智能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8111464A (zh) * 2016-11-24 2018-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9041021A (zh) * 2018-07-24 2018-12-18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文件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1261A (zh) * 2018-08-29 2019-01-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统一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5046A (zh) * 2019-06-18 2019-09-10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0008A (zh) * 2019-06-18 2019-11-08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循环冗余检验算法的民航飞行电报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10515937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868400A (zh) * 2019-10-21 2020-03-06 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1177060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串口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相应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7057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Green Anthony E Logic Interface Engine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8955A (en) * 1983-02-25 1986-10-21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703875A (zh) * 2014-11-25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03589A (zh) * 2015-10-14 2017-04-26 北京众思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和定位技术的智能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8111464A (zh) * 2016-11-24 2018-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9041021A (zh) * 2018-07-24 2018-12-18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文件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1261A (zh) * 2018-08-29 2019-01-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统一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5046A (zh) * 2019-06-18 2019-09-10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0008A (zh) * 2019-06-18 2019-11-08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循环冗余检验算法的民航飞行电报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10515937A (zh) * 2019-09-02 2019-11-2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868400A (zh) * 2019-10-21 2020-03-06 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1177060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串口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相应装置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FPGA的内置并行CRC校验的UART;张增波;陈仲林;肖刘;;自动化与仪表;20130215(02);30-32、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940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3302A (en) Serial I/O channel having independent and asynchronous facilities with sequence recognition, frame recognition, and frame receiving mechanism for receiving control and user defined data
CN111930676B (zh) 多处理器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0195598A2 (en) Universal protocol data receiver
CN103929334A (zh) 网络异常通知方法和装置
CN112565115A (zh) Tcp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2940B (zh) 基于异步串口的消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05527564A (zh) Fpga内部功能自诊断方法与系统
CN115037700A (zh) 一种复杂网络数据包传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00320B (zh) 拥塞处理方法及设备、数据中心网络
CN112422485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US73373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handle parity errors in flow control channels
CN115567368A (zh) 一种SerDes问题检测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CN105721241A (zh) 一种网卡收发报文的统计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16893987B (zh) 硬件加速方法、硬件加速器及硬件加速系统
CN110972089A (zh)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78505B (zh) 一种raid卡节点之间的消息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08255770B (zh) 基于1394总线事件消息响应机制的处理方法
CN115529364B (zh) 一种5g物理层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82074B (zh) 扩展坞数据处理方法
CN117675644A (zh) 以太网数据的完整性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968545A1 (en) Fault pro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ptical network
CN10908928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6452900B1 (en) Flow control process for a switching architecture using an out-of-band flow control channel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EP0938211B1 (en) Flow control process using an out-of-band flow control channel
JP2009033644A (ja)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通信回線品質解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