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2768B -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2768B
CN111722768B CN202010555094.4A CN202010555094A CN111722768B CN 111722768 B CN111722768 B CN 111722768B CN 202010555094 A CN202010555094 A CN 202010555094A CN 111722768 B CN111722768 B CN 11172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display
list
information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50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2768A (zh
Inventor
郭伟
张凡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2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7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3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218977A1/zh
Priority to CN202180046333.6A priority patent/CN116261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 H04N21/26283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for associating distribution time parameters to content, e.g. to generate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requesting content on demand, e.g. video o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5End-user interface for inputting end-user data, e.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preferenc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15Electronic s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2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content or source identification data, e.g. Unique Material Identifier [UM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中,以在用户输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判断显示设备的当前操作模式。如果是非标准模式,则从服务器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并根据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如果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本地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在教育模式下,实现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在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中仅显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应用程序,便于用户启动运行教育类应用,解决传统智能电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4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364836.5、发明名称为“一种显示设备教育模式显示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视是基于Internet应用技术,具备开放式操作系统与芯片,拥有开放式应用平台,可实现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数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产品,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智能电视可以依赖于网络以及多种信号源,为用户提供多种媒体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观看需要。
随着远程教育的普及,通过智能电视实现远程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现有智能电视实现远程教育的方式通常为在电视中安装教育类应用程序,以通过教育类应用程序获取远程教育资源,如课程视频等。作为第三方应用程序,教育类应用程序可以和其他应用程序一起展示在智能电视的应用列表中,以供用户选择并启动运行。
但受限于智能电视的系统模式,能够在电视上运行的教育类应用程序数量稀少,如果用户的智能电视中安装了较多的应用程序,用户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以解决传统智能电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示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界面;所述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步骤: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在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其中所述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非标准模式相对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示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界面;所述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步骤: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从服务器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
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隐藏所述本地应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在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其中所述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非标准模式相对应。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从服务器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
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隐藏所述本地应用。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运营子系统、推荐子系统以及在线子系统。其中,所述运营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推荐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推荐应用列表;所述在线子系统被配置为: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显示请求;
响应于所述显示请求,从所述运营子系统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以及从所述推荐子系统获取推荐应用列表;
向显示设备发送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推荐应用列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以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中,以在用户输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判断显示设备的当前操作模式。如果是非标准模式,则从服务器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并根据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如果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本地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在教育模式下,实现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在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中仅显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应用程序,便于用户启动运行教育类应用,解决传统智能电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应用程序的图标控件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教育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教育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程序界面本地应用显示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非标准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请求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推荐应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设备与服务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遥控器”,是指电子设备(如本申请中公开的显示设备)的一个组件,通常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无线控制电子设备。一般使用红外线和/或射频(RF)信号和/或蓝牙与电子设备连接,也可以包括WiFi、无线USB、蓝牙、动作传感器等功能模块。例如:手持式触摸遥控器,是以触摸屏中用户界面取代一般遥控装置中的大部分物理内置硬键。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手势”,是指用户通过一种手型的变化或手部运动等动作,用于表达预期想法、动作、目的/或结果的用户行为。
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中示出,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300和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等,通过无线或其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如: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音量加减键、频道控制键、上/下/左/右的移动按键、语音输入按键、菜单键、开关机按键等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来实现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该应用程序通过配置可以在与智能设备关联的屏幕上,在直观的用户界面(UI)中为用户提供各种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00可与显示设备200安装软件应用,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实现连接通信,实现一对一控制操作的和数据通信的目的。如:可以实现用移动终端300与显示设备200建立控制指令协议,将遥控控制键盘同步到移动终端300上,通过控制移动终端300上用户界面,实现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功能。也可以将移动终端300上显示音视频内容传输到显示设备200上,实现同步显示功能。
如图1中还示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示例的,显示设备200通过发送和接收信息,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PG)互动,接收软件程序更新,或访问远程储存的数字媒体库。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通过服务器400提供视频点播和广告服务等其他网络服务内容。
显示设备200,可以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显示设备。具体显示设备类型,尺寸大小和分辨率等不作限定,本领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设备200可以根据需要做性能和配置上一些改变。
显示设备200除了提供广播接收电视功能之外,还可以附加提供计算机支持功能的智能网络电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电视、智能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等。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中包括控制器250、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输入/输出接口255、显示器275,音频输出接口285、存储器260、供电电源290、用户接口265、外部装置接口240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75,用于接收源自第一处理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和图像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75,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视频内容,可以来自广播电视内容,也可以是说,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接收的各种广播信号。或者,可显示来自网络通信协议接收来自网络服务器端发送的各种图像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75用于呈现显示设备200中产生且用于控制显示设备200的用户操控UI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显示器275类型不同,还包括用于驱动显示的驱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75为一种投影显示器,还可以包括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芯片,蓝牙通信协议芯片,有线以太网通信协议芯片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外部控制设备100或内容提供设备之间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265,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红外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是显示设备20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采集环境光可以自适应性显示参数变化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器,如相机、摄像头等,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以及用于采集用户的属性或与用户交互手势,可以自适应变化显示参数,也可以识别用户手势,以实现与用户之间互动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等,如通过感测环境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自适应调整图像的显示色温。如当温度偏高的环境时,可调整显示设备200显示图像色温偏冷色调,或当温度偏低的环境时,可以调整显示设备200显示图像偏暖色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还可声音采集器等,如麦克风,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的声音。示例性的,包括用户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控制指令的语音信号,或采集环境声音,用于识别环境场景类型,使得显示设备200可以自适应适应环境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入/输出接口255被配置为,可进行控制器250与外部其他设备或其他控制器250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接收外部设备的视频信号数据和音频信号数据、或命令指令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以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复合视频输入接口、USB输入接口、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谐解调器210被配置为,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进行放大、混频和谐振等调制解调处理,从多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该音视频信号可以包括用户所选择电视频道频率中所携带的电视音视频信号,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解调器210解调的频点受到控制器250的控制,控制器250可根据用户选择发出控制信号,以使的调制解调器响应用户选择的电视信号频率以及调制解调该频率所携带的电视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电视信号可根据电视信号广播制式不同区分为地面广播信号、有线广播信号、卫星广播信号或互联网广播信号等。或者根据调制类型不同可以区分为数字调制信号,模拟调制信号等。或者根据信号种类不同区分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这样,机顶盒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信号调制解调后的电视音视频信号输出给主体设备,主体设备经过第一输入/输出接口接收音视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可以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75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或图标。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例如: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所述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用于选择UI对象用户命令,可以是通过连接到显示设备200的各种输入装置(例如,鼠标、键盘、触摸板等)输入命令或者与由用户说出语音相对应的语音命令。
如图2所示,控制器250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251(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252(Read-Only Memory,ROM)、视频处理器270、音频处理器280、其他处理器253(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中央处理器254(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以及通信总线256(Bus)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通信总线连接各个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RAM 25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ROM 252用于存储各种系统启动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ROM 252用于存储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用于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收到开机信号时,显示设备200电源开始启动,CPU运行ROM252中系统启动指令,将存储在存储器的操作系统的临时数据拷贝至RAM 251中,以便于启动或运行操作系统。当操作系统启动完成后,CPU再将存储器中各种应用程序的临时数据拷贝至RAM 251中,然后,以便于启动或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CPU处理器254,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CPU处理器25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多个处理器可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主处理器,用于在预加电模式中执行显示设备200一些操作,和/或在正常模式下显示画面的操作。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用于在待机模式等状态下一种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处理器253,用于产生各种图形对象,如:图标、操作菜单、以及用户输入指令显示图形等。包括运算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各种交互指令进行运算,根据显示属性显示各种对象。以及包括渲染器,对基于运算器得到的各种对象,进行渲染,上述渲染后的对象用于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70被配置为将接收外部视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解码、缩放、降噪、帧率转换、分辨率转换、图像合成等等视频处理,可得到直接可显示设备200上显示或播放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70,包括解复用模块、视频解码模块、图像合成模块、帧率转换模块、显示格式化模块等。
其中,解复用模块,用于对输入音视频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如输入MPEG-2,则解复用模块进行解复用成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等。
视频解码模块,则用于对解复用后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解码和缩放处理等。
图像合成模块,如图像合成器,其用于将图形生成器根据用户输入或自身生成的GUI信号,与缩放处理后视频图像进行叠加混合处理,以生成可供显示的图像信号。
帧率转换模块,用于对转换输入视频帧率,如将60Hz帧率转换为120Hz帧率或240Hz帧率,通常的格式采用如插帧方式实现。
显示格式化模块,则用于将接收帧率转换后视频输出信号,改变信号以符合显示格式的信号,如输出RGB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处理器253可以和视频处理器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集成设置的时候可以执行输出给显示器的图形信号的处理,分离设置的时候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例如GPU+FRC(Frame Rate Conversion))架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280,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及降噪、数模转换、和放大处理等处理,得到可以在扬声器中播放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70可以包括一颗或多颗芯片组成。音频处理器,也可以包括一颗或多颗芯片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70和音频处理器280,可以单独的芯片,也可以于控制器一起集成在一颗或多颗芯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输出,在控制器250的控制下接收音频处理器280输出的声音信号,如:扬声器286,以及除了显示设备200自身携带的扬声器之外,可以输出至外接设备的发生装置的外接音响输出端子,如:外接音响接口或耳机接口等,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中的近距离通信模块,例如:用于进行蓝牙扬声器声音输出的蓝牙模块。
供电电源290,在控制器250控制下,将外部电源输入的电力为显示设备200提供电源供电支持。供电电源290可以包括安装显示设备200内部的内置电源电路,也可以是安装在显示设备200外部电源,在显示设备200中提供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
用户接口265,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信号,然后,将接收用户输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50。用户输入信号可以是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的遥控器信号,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模块接收各种用户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控制装置100或移动终端300输入用户命令,用户输入接口则根据用户的输入,显示设备200则通过控制器250响应用户的输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75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存储器260,包括存储用于驱动显示设备200的各种软件模块。如: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各种软件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检测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浏览器模块、和各种服务模块等中的至少一种。
基础模块用于显示设备200中各个硬件之间信号通信、并向上层模块发送处理和控制信号的底层软件模块。检测模块用于从各种传感器或用户输入接口中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数模转换以及分析管理的管理模块。
例如,语音识别模块中包括语音解析模块和语音指令数据库模块。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图像内容的模块,可以用于播放多媒体图像内容和UI界面等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控制和数据通信的模块。浏览器模块,用于执行浏览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的模块。服务模块,用于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各类应用程序在内的模块。同时,存储器260还用存储接收外部数据和用户数据、各种用户界面中各个项目的图像以及焦点对象的视觉效果图等。
图3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00的配置框图。如图3所示,控制设备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供电电源。
控制设备100被配置为控制显示设备200,以及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如:用户通过操作控制设备100上频道加减键,显示设备200响应频道加减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00可是一种智能设备。如:控制设备100可根据用户需求安装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各种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300或其他智能电子设备,可在安装操控显示设备200的应用之后,可以起到控制设备100类似功能。如: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应用,在移动终端300或其他智能电子设备上可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各种功能键或虚拟按钮,以实现控制设备100实体按键的功能。
控制器110包括处理器112和RAM 113和ROM 114、通信接口130以及通信总线。控制器用于控制控制设备100的运行和操作,以及内部各部件之间通信协作以及外部和内部的数据处理功能。
通信接口130在控制器110的控制下,实现与显示设备200之间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通信。如: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信号发送至显示设备200上。通信接口130可包括WiFi芯片131、蓝牙模块132、NFC模块133等其他近场通信模块中至少之一种。
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其中,输入接口包括麦克风141、触摸板142、传感器143、按键144等其他输入接口中至少一者。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触摸、手势、按压等动作实现用户指令输入功能,输入接口通过将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指令信号,发送至显示设备200。
输出接口包括将接收的用户指令发送至显示设备200的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红外接口,也可以是射频接口。如:红外信号接口时,需要将用户输入指令按照红外控制协议转化为红外控制信号,经红外发送模块进行发送至显示设备200。再如:射频信号接口时,需将用户输入指令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按照射频控制信号调制协议进行调制后,由射频发送端子发送至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00包括通信接口130和输入输出接口140中至少一者。控制设备100中配置通信接口130,如:WiFi、蓝牙、NFC等模块,可将用户输入指令通过WiFi协议、或蓝牙协议、或NFC协议编码,发送至显示设备200。
存储器190,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存储驱动和控制控制设备200的各种运行程序、数据和应用。存储器190,可以存储用户输入的各类控制信号指令。
供电电源180,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为控制设备100各元件提供运行电力支持。可以电池及相关控制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嗨见程序、K歌程序、魔镜程序等。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实际还可以包括其它应用程序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包括将显示窗口中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系统桌面)、打开、后退(包括将显示窗口中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的上一级用户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还包括用于进行电源管理的电源驱动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中的软件架构对应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存储在图2或图3所示的第一存储器或第二存储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魔镜应用(拍照应用)为例,当遥控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输入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输入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输入操作的值,输入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根据焦点当前的位置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及以该输入操作是确认操作,该确认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魔镜应用图标的控件,魔镜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魔镜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实现通过摄像头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备触控功能的显示设备,以分屏操作为例,显示设备接收用户作用于显示屏上的输入操作(如分屏操作),内核层可以根据输入操作产生相应的输入事件,并向应用程序框架层上报该事件。由应用程序框架层的活动管理器设置与该输入操作对应的窗口模式(如多窗口模式)以及窗口位置和大小等。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窗口管理根据活动管理器的设置绘制窗口,然后将绘制的窗口数据发送给内核层的显示驱动,由显示驱动在显示屏的不同显示区域显示与之对应的应用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应用程序层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显示器中显示对应的图标控件,如:直播电视应用程序图标控件、视频点播应用程序图标控件、媒体中心应用程序图标控件、应用程序中心图标控件、游戏应用图标控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播电视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源提供直播电视。例如,直播电视应用程可以使用来自有线电视、无线广播、卫星服务或其他类型的直播电视服务的输入提供电视信号。以及,直播电视应用程序可在显示设备200上显示直播电视信号的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点播应用程序,可以提供来自不同存储源的视频。不同于直播电视应用程序,视频点播提供来自某些存储源的视频显示。例如,视频点播可以来自云存储的服务器端、来自包含已存视频节目的本地硬盘储存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中心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各种多媒体内容播放的应用程序。例如,媒体中心,可以为不同于直播电视或视频点播,用户可通过媒体中心应用程序访问各种图像或音频所提供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中心,可以提供储存各种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是一种游戏、应用程序,或某些和计算机系统或其他设备相关但可以在智能电视中运行的其他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中心可从不同来源获得这些应用程序,将它们储存在本地储存器中,然后在显示设备200上可运行。
根据上述显示设备200,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可应用于上述显示设备200中,所述显示设备200可具体为一种智能电视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并不仅仅应用于智能电视设备,还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投影设备等其他显示设备。
所述应用程序是安装在显示设备200操作系统中的软件程序,包括系统应用、自定义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等。不同的应用程序具有不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视频类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视频资源播放,以丰富显示设备200的信号源;音乐类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音频资源播放;娱乐类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一些列交互方式和画面,为用户提供游戏等娱乐体验;资讯类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实时更新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消息,为用户提供新闻讯息。
教育类应用程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应用程序,其中不仅能够提供例如视频类应用程序的功能,以播放远程教育视频或直播课程视频等视频画面;而且能够提供即时通讯、共享屏幕、多端数据共享等功能,以在远程教育中进行在线互动。
如图6所示,在应用程序界面中,可以对显示设备200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0或者触摸屏触控等方式,在应用程序界面中选择任一应用程序启动运行,使当前显示画面跳转至所启动的应用界面。因此,所述应用程序界面可以作为应用程序的展示界面和应用程序的统一启动入口。
在应用程序界面中,可以图标和/或文字的形式对每个应用程序进行展示,并且多个应用程序图标可以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列,形成图标阵列。例如,系统应用可以优先显示在图标阵列的顶部区域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按照安装的先后顺序依次显示;也可以按照应用程序的名称、类型或使用频率对应用程序图标进行排列,或者自定义应用程序图标的排列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对显示的应用程序进行筛选,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应用程序界面中所显示的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家长模式,设置不能打开的应用程序,从而在家长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只显示能够被打开的应用程序,而其他应用程序被隐藏。同理,在教育模式下,也可以只显示与教育有关的应用程序,如教育类应用和部分必要的系统应用,而隐藏其他非必要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教育模式是相对于标准模式所预设的一种特殊显示模式。在教育模式下,操作界面的UI风格以及交互方式可以与标准模式下的UI风格和交互方式不同。通常用户可以通过模式选择画面进入教育模式。例如,在开机导航过程中,在模式选择界面选中教育模式按钮,以进入教育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类似教育模式这种区别于标准模式的显示模式称为非标准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显示设备产品的系统特点定义所能够运行的非标准模式,例如,教育模式、家长模式、老人模式等。
在进入教育模式后,显示设备200可以为用户呈现教育模式的控制主页,用户可以通过在控制主页上执行交互操作,实现与教育相关的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在控制主页上点击任一课程资源,播放该课程视频。用户还可以在控制主页中启动第三方应用程序,以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获取课程资源。
由于在教育模式下,用户通常不使用除教育类应用以外的其他应用,因此为了便于用户启动,显示设备200可以在应用程序界面中仅显示部分应用,例如,如图7所示,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仅显示教育类应用程序。基于此,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如图8、图9所示,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S1:获取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输入控制指令,以控制显示设备200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输入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可以在教育模式的控制主页中选择切换区内的标签“应用”切换至应用程序界面。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为:在进入教育模式主页后,通过控制装置100的方向键,将焦点光标移动至“应用”标签上,此时,显示设备200可以自动将内容区显示的画面切换至应用程序界面。
用户还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或者语音输入的方式,输入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通过触控操作在控制主页中点击“应用”控件,使显示设备200的控制主页内容区切换至应用程序界面。又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内置的智能语音系统输入语音信息,如“显示应用”、“显示应用界面”。显示设备200接收到语音信息后,可以将控制主页内容区切换至应用程序界面。
S2: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以后,显示设备200的控制器250可以对当前显示设备200的模式进行判断。如果当前模式为标准模式,则响应于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的应用列表。
例如,用户在标准模式下进入“我的应用”界面时,相当于输入了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控制器25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对显示设备200当前所处的模式进行判断,即确定当前模式为标准模式。此时,控制器250可以直接提取本地安装的应用信息,并将全部本地应用对应的显示内容进行提取,从而生成应用程序界面的显示列表,以在“我的应用”界面显示全部本地应用。
其中,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可以包括对应要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名称等信息。在控制器250生成应用列表后,可以根据操作系统中内置的显示程序,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具体显示内容,以显示在应用程序界面中。
另外,控制器250在执行显示程序时,还可以对待显示的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统一优化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例如,对应用程序图标进行变形、透明、动画、圆角等处理,以使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应用程序图标风格趋于统一,以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见,在标准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内容即所有本地应用,无需对显示的应用进行筛选,以便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执行常规的操作。例如,用户在点击任一应用程序图标时,启动运行该应用程序。
S3: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在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以后,如果通过判断确定当前显示设备200的模式为非标准模式,则响应于控制指令,根据预置的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即根据预置的可展示应用列表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之后,再对本地应用进行显示。
例如,用户在教育模式下进入“我的应用”界面时,输入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由于当前模式是教育模式,即非标准模式,因此需要对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应用进行筛选,隐藏与当前教育模式无关的应用,只显示教育类应用。
而为了实现对显示的本地应用进行筛选,在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先提取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其中,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包括多个预设的可展示应用信息,可以是一个由运营服务器统一制作的总表,也可以是由显示设备200根据本地应用而制定列表。可展示应用列表和非标准模式相对应,即在不同的非标准模式下,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也不同。例如,在教育模式下,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包括教育类应用相关的信息;在家长模式下,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包括家长手动添加的可展示的应用信息;在老人模式下,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包括可支持老年显示模式的应用信息。
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可以在显示设备200的本地数据库中提取,也可以从服务器400的数据库中提取。在提取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后,控制器250可以根据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逐一对显示设备200中安装的全部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隐藏与当前非标准模式无关的应用,只显示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应用。
可见,根据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200以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可以在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对当前显示设备200所处的模式进行判断,如果是标准模式,则显示全部本地应用;如果是非标准模式,则根据预置的可展示应用列表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只显示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在不同模式下显示不同的应用程序界面内容,简化应用程序界面,便于用户及时找到当前模式相对应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应用程序界面中展示的应用进行筛选,如图10所示,在非标准模式下,根据在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的步骤包括:
S31: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从服务器中获取当前非标准模式对应的可展示应用列表。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后,显示设备200可以响应于该控制指令,控制显示器275显示应用程序界面。为了对所显示的应用进行筛选,显示设备20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向服务器300发送显示请求,以从服务器300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
其中,可展示应用列表是服务器300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分类规则,针对每个应用程序制定的一个可实时更新的列表。由于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可以显示不同的内容,因此需要服务器300设置不同的应用列表。例如,在教育模式下,获取的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可包括教育类应用程序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名信息等。
可展示应用列表可以是由服务器300根据应用商店内注册登记的各应用信息制定。例如,服务器300中可以内置一个可实时更新的制表程序,该程序可以构建一个初始列表,用于存储当前应用商店内注册的所有教育类应用的信息,并通过与应用商店对应的数据库建立通信连接,实时(或周期性)获取应用商店数据库中注册的数据,从而对可展示应用列表进行更新。当应用商店内注册了新的教育类应用时,则可以将新增的教育类信息增加至可展示应用列表。
可展示应用列表也可以是由服务器300根据显示设备200上报的用户设置信息制定。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自定义教育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可展示的应用程序,并将自定义的设置信息作为用户数据发送至服务器300端,服务器300根据显示设备200上报的用户设置信息制定规则并对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进行筛选,以形成可展示应用列表并进行存储。在显示设备200发送显示请求时,可以向显示设备200反馈存储的可展示应用列表。
此外,可展示应用列表还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制定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定和更新。例如,在显示设备200首次进入教育模式或用户未自定义设置时,根据应用商店内注册登记的应用程序信息制定可展示应用列表,而在用户自定义设置后,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制定可展示应用列表。
S32: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显示设备200的控制器250在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后,可以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实际匹配过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先提取本地安装的应用数据,并根据本地安装的应用数据制定一个本地应用列表,同时将本地应用列表与获取的可展示应用列表进行对比,从而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
在实际匹配过程中,显示设备200通过对比本地应用列表和可展示应用列表,可以确定本地应用列表中哪些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哪些应用的包名信息不在应用列表中,以获得匹配结果。同时,通过对比还可以确定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哪些应用的包名信息不在本地应用列表中,以作为推荐应用,方便用户下载安装更多类型的教育类应用程序。
显然,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的过程并不局限于上述示出的一种匹配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显示设备200的操作系统类型,使用其他的匹配方式。例如,在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后,可依次以每个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作为索引值,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进行遍历操作,确定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是否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如果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与可展示应用列表中任一表项中的信息相同,则确定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这个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
S33: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通过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可以确定本地应用是否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即确定当前显示模式下可以启动的本地应用。如果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则确定对应的本地应用可以在当前模式下启动运行,因此可以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该本地应用。
再通过重复上述匹配过程,直到将全部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都进行对比后,则可以确定在当前显示模式下的可以展示的应用,以便将可以展示的应用全部展示在应用程序界面中,以供用户选择。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200中,在用户输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从服务器300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并根据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如果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本地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在教育模式下,实现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在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中仅显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应用程序,便于用户启动运行教育类应用,解决传统智能电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的问题。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对包名信息匹配成功的本地应用进行显示,而对于包名信息未匹配成功的本地应用,则不在应用程序界面中进行显示,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还包括:
S34: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隐藏所述本地应用。
通过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的本地应用进行隐藏,可以隐藏多数非教育类应用程序,使得显示设备200在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中,展示较少数量的应用,并且这些应用都是与教育相关的应用程序,以便于用户快速找出要启动的教育类应用,提高用户体验。
例如,在显示设备200中安装了30个应用程序,其中有3个应用程序为教育类应用,则在不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时,用户需要在应用程序界面中30个图标中找到这3个应用程序图标。需要用户多次按压控制装置100上的方向键,以将焦点光标移动至要启动的教育类应用程序的图标上。而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后,由于3个教育类应用程序以外的其他应用程序被隐藏,用户仅需要在3个教育类应用程序中选择启动的应用程序即可,大大减轻了寻找应用时的工作量,并且简化用户的操作,使用户最多3次按键即可将移动焦点光标移动至应用程序对应的位置,也减轻的用户的操作复杂度。
由于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可以展示的应用不同,因此对于本地应用进行筛选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教育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可以显示教育类应用;在家长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可以显示用户指定的应用。不同的显示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可展示应用列表进行筛选,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从服务器300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的步骤,包括:
S311: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显示请求;
S312: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可展示应用列表。
显示设备200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后,可以在显示应用程序界面前,向服务器300发送显示请求。其中,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信息,例如场景号等信息。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200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例如,mode00代表标准模式;mode01代表教育模式等。
显示设备200在将带有当前场景信息的显示请求发送至服务器300后,服务器300可以根据当前场景信息反馈相适应的可展示应用列表,以使显示设备200接收可展示应用列表。例如,显示设备200发送的显示请求中包括当前场景号为mode01,即显示设备200当前处于教育模式。服务器300在对当前场景号进行提取后,于存储的可展示列表中选择教育模式对应的可展示应用列表,并将可展示应用列表反馈给显示设备200。
可见,上述可展示应用列表的反馈方式,能够使得服务器300快速向显示设备200反馈可展示应用列表,减少用户在进入应用程序界面的等待时间。
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还可以是服务器300根据当前场景信息筛选的应用列表,即在服务器300中,可以不存储众多可展示应用列表,而是在服务器300接收到显示请求后,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全部应用程序信息,并根据显示请求中包含的当前场景号对提取的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从而生成可展示应用列表。例如,显示设备200发送的显示请求中包括当前场景号为mode01,则服务器300先从应用商店的数据库中提取全部应用程序信息,再从提取的信息中筛选出教育类应用,从而生成符合教育模式的可展示应用列表,反馈给显示设备200。
可见,这种反馈可展示应用列表的方式无需长期占用服务器300的存储空间,同时服务器300无需长期维护可展示应用列表,减少对服务器300的运算能力的浪费。而为了减少进入应用程序界面的等待时间,还可以在进入显示模式时即向服务器300发送显示请求,以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并通过后台程序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以便在用户切换至应用程序界面时,直接显示筛选结果。此时,用户输入的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选择显示模式时的控制指令。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可展示应用列表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后,通常应用程序界面中可显示的应用数量将大幅减少。如果用户显示设备200中安装的可展示的应用较少,例如教育类应用数量较少,则在筛选后的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应用程序过少,将有大面积的显示空间被浪费。为了充分利用显示空间,在不增加用户操作复杂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这部分显示空间,显示一些符合当前显示模式的推荐应用。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还包括:
S351: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推荐应用列表;
S352:为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中预设数量的推荐应用的应用图标添加推荐标识;
S353:将添加推荐标识的应用图标与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的应用图标混合排列,以及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混合排列后的应用图标。
其中,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计算获得的应用列表,包括多个应用图标以及每个应用对应的下载链接。为了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推荐应用,显示设备200可以在发送的显示请求中附带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服务器300在接收到显示请求后,可以从显示请求中提取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计算获得推荐应用列表,并将推荐应用列表反馈给显示设备200。
显示设备200在获取推荐应用列表后,可以对推荐应用的显示图案进行处理,使其区别于其他应用。例如,为推荐应用列表中预设数量的推荐应用的应用图标添加推荐标识。如图12所示,推荐标识可以添加在应用图标的右上角区域,并通过文字“推荐”进行标记。最后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带有推荐标识的应用图标以及所述下载链接,以便用户点击该图标后,可以自动下载并安装推荐应用。
上述推荐应用是本地应用中未安装,且符合当前显示模式的一类应用,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符合当前场景的应用下载选择。例如,在教育模式下,推荐应用可以是应用商店中下载安装量较高的教育类应用。推荐应用也可以由服务器300根据用户的行为计算确定。例如,可以预先构建推荐模型,并以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作为推荐模型的输入,以应用名称和推荐度数值作为模型输出,从而获得推荐应用列表。
推荐应用列表中包括的应用数量可以是多个,并且多个应用可以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进行排序。例如,可以按照应用商店中的下载热度对推荐应用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照推荐模型输出的推荐度数值对推荐应用进行排序。通常,推荐度数值越高,则代表推荐应用越符合用户的行为特点。
在显示推荐应用前,还可以对推荐应用的显示位置进行设定。可以将添加推荐标识的应用图标与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的应用图标混合排列。例如,通过控制器250运行应用混排算法对应用展示次序进行编排,在确定出9个可展示的应用后,确定出可以显示两个推荐应用,再将两个推荐应用与9个可展示应用进行混合排列,确定应用的展示顺序。
还可以在确定出9个可展示应用后,先在这9个可展示应用中进行一次顺序排列,并判断是否需要显示推荐应用。在不需要显示推荐应用的时候,例如关闭“猜你喜欢”按钮,则直接将9个可展示应用按照排列的顺序直接进行展示;而在需要显示推荐应用的时候,再计算确定出两个推荐应用,然后再对已经确定排列顺序的9个可展示应用和这两个新增的推荐应用再重新排列一次顺序。混合排列时,可以是随机混排,也可以是间隔排布,还可以是根据运营配置好的推荐展示位进行排布。
在对可展示的本地应用图标与推荐应用图标进行混合排列后,控制器250还可以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混合排列后的应用图标。为了在显示推荐应用的同时,不影响用户的交互操作,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应用数量不宜过多,并且推荐应用的显示位置不宜影响到用户对本地应用的选中操作。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特定的显示位置显示特定数量的推荐应用,即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所述本地应用的数量计算所述预设数量。以及,在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数量相等的应用图标及其下载链接。
显示设备200可以提取能够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应用程序数量,再根据可显示的应用程序数量确定在应用程序界面中还能够容纳的应用图标数量,从而计算预设数量。再从推荐应用列表中提取对应数量的应用,从而将对应的应用图标显示在应用程序界面中,并将对应的下载链接进行保存,从而在用户点击该推荐应用图标时,可以调用保存的下载链接数据,并访问下载链接。
例如,教育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包含12个显示位,即最多可以显示12个应用图标。通过可展示应用列表进行筛选,确定有9个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则可以计算获得推荐显示位为3个。同时,在推荐应用列表中提取前3个应用的图标和下载链接展示在对应的推荐显示位上。
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提示效果,推荐显示位可以是应用程序列表中的某些特定位置。例如,如图12所示,12个显示位可以分成两行进行展示,将每行的第二个显示位作为推荐显示位,用于展示其中两个推荐应用,另一个推荐应用则可以按照本地应用的排列顺序,在本地应用之后进行显示。
对于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推荐应用,由于其并未安装在显示设备200中,因此不能直接被启动运行,而是在用户点击该应用图标时,通过访问特定的下载链接,以下载对应的推荐应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还包括:
S361:接收对应应用列表中应用控件的选中指令;
S362:在所述应用控件为本地应用时,响应于所述选中指令,打开对应的本地应用;
S363:在所述应用控件为推荐应用时,响应于所述选中指令,访问所述推荐应用的下载链接,以获取所述推荐应用的安装文件。
在显示应用程序界面后,显示设备200还可以获取在应用列表中应用控件的选中指令。针对推荐应用的选中指令可以和针对本地应用的选中指令对应的交互方式相同,例如都是通过控制装置100将焦点光标定位在应用图标上以后,通过按下控制装置100上的“确定/OK”键进行输入,也可同样支持通过触控操作,如点击推荐应用图标,以及语音输入,如输入“打开××”,完成启动指令的输入。
在获取到选中指令后,显示设备200还可以根据当前应用控件的不同类型执行不同的动作。如果应用控件是本地应用,则响应于选中指令,直接打开对应的本地应用;如果应用控件是推荐应用,则响应于选中指令,访问推荐应用的下载链接。下载链接可以是由应用商店系统提供的URL链接。当显示设备200访问该链接时,可以自动从服务器300端获取应用安装文件。在获取安装文件后,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运行该安装文件,将推荐应用安装在显示设备200中。
待应用安装完成,显示设备200可以在应用程序界面中原推荐应用的显示位置上显示安装的应用。在推荐应用已经安装完成后,可以将推荐应用上的推荐标识去掉,以标志该应用为本地应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上述实施例在显示的应用程序界面中,用户点击不含有推荐角标应用时,直接打开应用。用户在终端上点击含有推荐角标的应用时,则使用对应的下载地址URL进行下发应用,并提醒用户安装,安装成功之后,即打开此应用。通过在服务器300中获取的推荐应用列表,实现在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推荐应用,有助于用户快速获取到符合当前显示模式的一类应用,从而便于丰富用户在当前模式下的资源选择,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设备200可以在标准模式与非标准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而不同的显示模式下,应用程序界面的显示布局不同,因此在切换显示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按照指定的显示布局显示应用程序界面,所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还包括:
S371:接收用于切换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
S372: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当前显示模式,包括:
S373: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标准模式,切换显示模式为非标准模式,以及显示非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
S374: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非标准模式,切换显示模式为标准模式,以及显示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
切换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按下控制装置100上的“切换”按键输入、也可以通过点击控制主页上的模式切换控件输入、还可以通过语音“切换模式”输入。输入切换指令后,显示设备200可以响应于该切换指令,将当前显示模式切换为其他显示模式。
例如,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标准模式,则在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可以将标准模式切换至非标准模式,从而显示在非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非标准模式,则在接收到切换指令后,可以将非标准模式切换至标准模式,从而显示在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
基于上述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如图13所示,显示设备200包括:显示器275、通信器220以及控制器250。其中,显示器275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界面;通信器220被配置为与服务器300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250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步骤:
S1: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S2: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S3: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在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其中所述预置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非标准模式相对应。
对于上述显示设备200,控制器250可以在接收到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先判断当前显示设备的操作模式,如果是标准模式,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包含全部本地应用的应用列表;如果是非标准模式,则可以通过通信器220向服务器300发送显示请求,服务器300在接收到显示请求后,可以反馈可展示应用列表,并通过网络连接传输可展示应用列表,以使控制器250利用通信器220再从而在服务器300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
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后,控制器250可以通过执行匹配应用程序,根据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逐一匹配显示设备200中安装的本地应用,从而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时,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对应的本地应用。
基于上述显示设备200,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服务器300,用于在接收到显示设备200发送的显示请求时,反馈可展示应用列表以及推荐应用列表。所述服务器300包括:运营子系统、推荐子系统以及在线子系统。其中,运营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可展示应用列表;推荐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推荐应用列表;
在线子系统被配置为:
S51: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显示请求;
S52:响应于所述显示请求,从所述运营子系统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以及从所述推荐子系统获取推荐应用列表;
S53:向显示设备发送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推荐应用列表。
在接收到显示设备200发送的显示请求后,在线子系统可以响应于显示请求,分别从运营子系统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以及从推荐子系统获取推荐应用列表,并向显示设备200发送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推荐应用列表,以便显示设备200可以根据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推荐应用列表筛选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程序显示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信息,所述在线子系统被进一步配置为:
S521:解析所述显示请求,以获取所述当前场景信息;
S522:向所述运营子系统发送所述当前场景信息;
S523:接收所述运营子系统反馈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运营子系统根据所述当前场景信息进行筛选而生成的应用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所述在线子系统被进一步配置为:
S524:解析所述显示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
S525:向所述推荐子系统发送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
S526:接收所述推荐子系统反馈的推荐应用列表,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为所述推荐子系统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计算生成的应用列表。
实际应用中,显示设备200的控制器250可以向服务器300发送显示请求,显示请求中包括场景号(Sence Code:My App)、用户信息(customer Id)、设备信息(device Id)、订阅信息(subscribe Id)等。通信器220可以经过网关,将请求转发到在线子系统。在线子系统在接收到请求后,可以获取运营子系统数据库中的存储数据,并在存储数据中拿出包名(appPackageName)和下载地址URL,以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
同时,在线子系统还将customer Id,device Id,subscribe Id作为参数访问推荐子系统,使推荐子系统拿到请求参数,根据用户的行为计算出推荐的应用,返回推荐应用的包名(appPackageName)和下载地址URL。
在线子系统再将推荐子系统获取到应用包名,增加字段isRecommend为true。将运营子系统获取到的应用包名,增加字段isRecommend为false,并将组合的数据下发给网关,以通过网关反馈到显示设备200中。
显示设备200在接收到反馈的数据后,遍历返回的数据,针对每一条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存在本地安装的应用的包名package与当前数据一致,则显示此应用在终端界面上。如果不存在本地安装的应用的包名package与当前数据一致,判断isRecommend是否为true,如果isRecommend为true,显示此应用到界面,并角标增加推荐;如果isRecommend为false,则不显示此应用到界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以及服务器400。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显示设备200中,以在用户输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后,判断显示设备的当前操作模式。如果是非标准模式,则从服务器400中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并根据包名信息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如果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本地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在教育模式下,实现对本地应用进行筛选,从而在教育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中仅显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应用程序,便于用户启动运行教育类应用,解决传统智能电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从众多应用程序中找到教育类应用程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界面;
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显示请求,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号,所述当前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对应所述当前场景号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场景号对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的全部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生成;根据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非标准模式时,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推荐应用列表,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计算的应用列表,包括多个应用图标以及每个应用对应的下载链接;所述推荐应用是本地应用中未安装,且符合当前显示模式的一类应用;
为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中预设数量的推荐应用的应用图标添加推荐标识;
将添加推荐标识的应用图标与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的应用图标混合排列,以及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混合排列后的应用图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根据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的所述本地应用的数量计算所述预设数量;
在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数量相等的应用图标及其下载链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接收对应应用列表中应用控件的选中指令;
在所述应用控件为本地应用时,响应于所述选中指令,打开对应的本地应用;
在所述应用控件为推荐应用时,响应于所述选中指令,访问所述推荐应用的下载链接,以获取所述推荐应用的安装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接收用于切换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
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当前显示模式,包括:
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标准模式,切换显示模式为非标准模式,以及显示非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
如果当前显示模式为非标准模式,切换显示模式为标准模式,以及显示标准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界面。
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界面;
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显示请求,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号,所述当前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对应所述当前场景号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场景号对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的全部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生成;
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隐藏所述本地应用。
8.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在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根据全部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在非标准模式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显示请求,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号,所述当前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对应所述当前场景号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场景号对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的全部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生成;根据在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9.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显示请求,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号,所述当前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对应所述当前场景号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场景号对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的全部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生成;
根据包名信息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界面中显示所述本地应用;
如果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未匹配到所述本地应用的包名信息,隐藏所述本地应用。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营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可展示应用列表;
推荐子系统,被配置为生成推荐应用列表;
在线子系统,被配置为: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显示请求,所述显示请求包括当前场景号,所述当前场景号是根据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场景,按照预设规则编号而生成的字符串信息;所述显示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
响应于所述显示请求,从所述运营子系统获取可展示应用列表,包括:
解析所述显示请求,以获取所述当前场景号;
向所述运营子系统发送所述当前场景号;
接收所述运营子系统反馈的可展示应用列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为所述运营子系统根据当前场景号对从应用商店的注册信息中提取的全部应用程序信息进行筛选生成;
从所述推荐子系统获取推荐应用列表,包括:
解析所述显示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
向所述推荐子系统发送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
接收所述推荐子系统反馈的推荐应用列表,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为所述推荐子系统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订阅信息计算生成的应用列表;所述推荐应用是本地应用中未安装,且符合当前显示模式的一类应用;
向显示设备发送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和所述推荐应用列表,以使所述显示设备在非标准模式时,根据在所述可展示应用列表中的本地应用以及推荐应用列表中的推荐应用生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应用列表。
CN202010555094.4A 2020-04-30 2020-06-17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Active CN111722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0332 WO2021218977A1 (zh) 2020-04-30 2021-04-27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CN202180046333.6A CN116261857A (zh) 2020-04-30 2021-04-27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4836 2020-04-30
CN2020103648365 2020-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768A CN111722768A (zh) 2020-09-29
CN111722768B true CN111722768B (zh) 2022-03-22

Family

ID=7238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3653.3A Active CN111669621B (zh) 2020-04-30 2020-06-10 一种媒资数据下发方法、服务器及显示设备
CN202010544468.2A Pending CN111770366A (zh) 2020-04-30 2020-06-15 一种消息补发方法、服务器及显示设备
CN202010555094.4A Active CN111722768B (zh) 2020-04-30 2020-06-17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3653.3A Active CN111669621B (zh) 2020-04-30 2020-06-10 一种媒资数据下发方法、服务器及显示设备
CN202010544468.2A Pending CN111770366A (zh) 2020-04-30 2020-06-15 一种消息补发方法、服务器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1669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1857A (zh) * 2020-04-30 2023-06-13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CN112788361B (zh) * 2020-10-15 2023-04-0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课回看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CN112631707B (zh) * 2020-12-28 2024-05-28 Vidaa美国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839247B (zh) * 2021-01-04 2023-01-20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云端服务器
CN115022695B (zh) * 2021-03-04 2023-09-1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Widget控件显示方法
CN113449185A (zh) * 2021-06-25 2021-09-2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及服务器
CN113489700B (zh) * 2021-06-28 2023-05-0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媒资数据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3872937A (zh) * 2021-08-26 2021-12-31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媒资注入方法及装置
CN114025221B (zh) * 2021-11-03 2023-10-2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视频应用的播放控制方法
CN114173176B (zh) * 2021-11-17 2023-07-1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显示设备及媒资过滤方法
CN114553942A (zh) * 2022-01-19 2022-05-27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oss系统的指令补发方法和指令补发系统
CN114528058B (zh) * 2022-01-21 202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组显示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7112251A (zh) * 2022-05-27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42333A1 (en) * 1998-12-22 2001-10-10 John Klay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ed advertising
KR101464403B1 (ko) * 2000-09-13 2014-11-28 스트라토스 오디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미디어 콘텐츠 주문 및 배달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070162502A1 (en) * 2005-12-29 2007-07-12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Media library in an interactive media guidance application
CN1960223B (zh) * 2006-09-01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通知的方法
US8938765B2 (en) * 2006-12-22 2015-01-20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ethods, apparatus and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content on demand
CN101325668A (zh) * 2007-06-11 2008-12-1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设置家长模式的电视机及实现方法
US8327403B1 (en) * 2007-09-07 2012-12-04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mote program ordering on a user device via a web server
JP4884364B2 (ja) * 2007-12-27 2012-02-29 キヤノンIt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データ入力装置、データ入力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1594513B (zh) * 2008-05-29 2011-08-03 北京视博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 条件接收系统的节目订购方法、条件接收系统前端和终端
CN102547398B (zh) * 2010-12-16 2015-09-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日程提醒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96782A (zh) * 2014-01-16 2015-07-22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9606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视呈现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008350B (zh) * 2014-05-15 2017-10-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不同解锁方式进入不同用户模式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US20160011743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Rovi Guid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edia guidance in relation to previously-viewed media assets
CN104361496A (zh) * 2014-11-11 2015-02-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对象展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媒体对象展示系统
CN106982376B (zh) * 2016-01-18 2019-07-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多媒体内容个性化呈现的时间线控制方法
CN106487832B (zh) * 2015-08-26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63189B (zh) * 2015-09-06 2018-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预约多媒体节目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6815493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ui内容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WO2017165195A2 (en) * 2016-03-21 2017-09-28 Chikuvadze Crispen Online transa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CN106296151A (zh) * 2016-09-08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节目的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777116B (zh) * 2016-12-15 2021-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获取方法、用户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046650A (zh) * 2017-02-07 2017-08-15 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界面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201328A1 (zh) * 2017-05-03 2018-11-08 深圳市智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付费节目资源收费的方法和数字电视
CN107707982A (zh) * 2017-09-28 2018-02-16 江苏睿泰数字产业园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电视下的数字教育资源系统
CN108040116B (zh) * 2017-12-22 2022-05-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路由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7221A (zh) * 2018-01-25 2018-07-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以及便于选择教育课程内容的方法
CN108765144B (zh) * 2018-04-10 2023-04-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资源包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8965165A (zh) * 2018-06-13 2018-12-07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Sdn架构下vlan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及服务端
CN109388466A (zh) * 2018-09-30 2019-02-2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推荐位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34886A (zh) * 2019-05-21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搜索结果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8816A (zh) * 2019-06-18 2019-10-25 陕西康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综合体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10445881B (zh) * 2019-09-19 2022-03-1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44219B (zh) * 2019-11-20 2023-03-1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366A (zh) 2020-10-13
CN111722768A (zh) 2020-09-29
CN111669621B (zh) 2022-04-12
CN111669621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2768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CN112333509B (zh) 一种媒资推荐方法、推荐媒资的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511882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语音唤起方法
CN112135180B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836109A (zh) 显示设备、服务器及自动更新栏目框的方法
CN112118400B (zh) 显示设备上图像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836115B (zh) 一种屏保展示方法、屏保跳转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770370A (zh) 显示设备、服务器及媒资推荐的方法
CN112087671B (zh) 一种输入法控件的操控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565862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设备参数的记忆方法、恢复方法
CN111757024A (zh) 一种控制智能图像模式切换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203154A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1954059A (zh) 屏保的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73787B (zh) 显示设备及首页显示方法
CN112399217B (zh) 显示设备及与功放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12306604B (zh) 一种传输文件的进度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836083B (zh) 显示设备及屏幕发声方法
CN111984167A (zh) 一种快捷命名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218145A (zh) 智能电视、vr显示设备以及相关方法
CN112017415A (zh) 虚拟遥控器的推荐方法、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2199560B (zh) 一种设置项的搜索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88646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3810747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信号源设置界面交互方法
CN111857936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669662A (zh) 显示设备、视频通话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