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5176A -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5176A
CN111715176A CN202010416623.2A CN202010416623A CN111715176A CN 111715176 A CN111715176 A CN 111715176A CN 202010416623 A CN202010416623 A CN 202010416623A CN 111715176 A CN111715176 A CN 111715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heavy metal
ceramic
ceramic porous
porous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66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166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5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5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51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1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silica or silic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1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B01J20/28016Particle form
    • B01J20/28019Spherical, ellipsoidal or cylind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5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urface properties or poro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属于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通过在陶瓷多孔球内以及自浮杆内填充菌种颗粒,使得陶瓷多孔球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菌种可以沿着引导横拉绳或引导纵拉绳并通过内嵌引导须,均匀分散到陶瓷多孔球内,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可以自浮杆随污水流浮动,实现动态吸附,相比静止在污水中,其对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材料是以刚玉砂、碳化硅、堇青石等优质原料为主料、经过成型和特殊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一种具有开孔孔径、高开口气孔率的一种多孔性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压、抗酸、碱和有机介质腐蚀,良好的生物惰性、可控的孔结构及高的开口孔隙率、使用寿命长、产品再生性能好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各种介质的精密过滤与分离、高压气体排气消音、气体分布及电解隔膜等。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气孔率高。多孔陶瓷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较多的均匀可控的气孔。气孔有开口气孔(陶瓷胎体中与大气相通的气孔。)和闭口气孔(陶瓷胎体中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之分,开口气孔具有过滤、吸收、吸附、消除回声等作用,而闭口气孔则有利于阻隔热量、声音以及液体与固体微粒传递;
强度高。多孔陶瓷材料一般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经过高温煅烧而成,这些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煅烧过程中原料颗粒边界部分发生融化而粘结,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陶瓷;
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多孔陶瓷材料可以耐酸、碱腐蚀,也能够承受高温、高压,自身洁净状态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功能材料;
过滤精度高,再生性能好。用作过滤材料的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范围和较高的气孔率与比表面积,被过滤物与陶瓷材料充分接触,其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及微生物等污染物质被阻截在过滤介质表面或内部,过滤效果良好。多孔陶瓷过滤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用气体或者液体进行反冲洗,即可恢复原有的过滤能力。
现有的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陶瓷材料一般需要回收进行脱附,然后再次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但是这种循环使用的方式,需要投入回收,脱附等劳动力,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它通过在陶瓷多孔球内以及自浮杆内填充菌种颗粒,使得陶瓷多孔球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菌种可以沿着引导横拉绳或引导纵拉绳并通过内嵌引导须,均匀分散到陶瓷多孔球内,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可以自浮杆随污水流浮动,实现动态吸附,相比静止在污水中,其对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包括陶瓷多孔球,所述陶瓷多孔球外端均匀开凿有四个内嵌引导须,相对的两个所述内嵌引导须之间均设置有自浮杆,所述自浮杆包括活动贯穿陶瓷多孔球的中连杆、连接在中连杆两端的两个转球以及连接在转球外的外自助飘带,所述中连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相对的两个内,且转球与滑动连接,所述外自助飘带位于陶瓷多孔球外,所述陶瓷多孔球、外自助飘带、转球和中连杆均为中空结构,且四者内部均填充有菌种颗粒,所述陶瓷多孔球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引导须,通过在陶瓷多孔球内以及自浮杆内填充菌种颗粒,使得陶瓷多孔球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菌种可以沿着引导横拉绳或引导纵拉绳并通过内嵌引导须,均匀分散到陶瓷多孔球内,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可以自浮杆随污水流浮动,实现动态吸附,相比静止在污水中,其对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自浮杆垂直分布,且互相不接触,使得本吸附材料再污水中,随着污水浮动时,两个自浮杆不会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中连杆外表面涂设有SLIPS涂料涂层,且涂层厚度为-cm,有效降低中连杆与陶瓷多孔球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吸附杆在受到污水流冲击时,在陶瓷多孔球内发生一定转动时,不易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引导须一端与陶瓷多孔球内壁平齐,所述内嵌引导须另一端嵌入陶瓷多孔球内深度为陶瓷多孔球厚度的1/2-2/3,便于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部,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结合,从而实现脱附的效果,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显著提高吸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引导须包括引导主枝、多个引导次枝和多个末梢引导枝,多个所述引导次枝连接在引导主枝上,多个所述末梢引导枝分别连接在多个引导次枝上,使得内嵌引导须能够较为均匀的延伸至陶瓷多孔球内,从而有效保证菌种颗粒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后的均匀性,从而使其脱附较为均匀,便于脱附后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主枝、引导次枝和末梢引导枝均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多糖可以为菌种颗粒提供碳源,使得引导主枝、引导次枝和末梢引导枝可以作为菌种颗粒的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引导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进而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进一步的,纵向的所述中连杆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横拉绳,横向的所述中连杆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纵拉绳,所述中连杆外端开凿有多个与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对应的孔隙,所述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分别贯穿空隙与中连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远离中连杆的一端均与陶瓷多孔球内壁固定连接,当外自助飘带随着污水流发生扭动时,自浮杆在陶瓷多孔球内发生一定的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多孔球内的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搅动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从而提高菌种颗粒的活性,加速其向内嵌引导须上附着并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内搅动拉绳以及多个位于内搅动拉绳外的外搅动拉绳,且内搅动拉绳和外搅动拉绳相互扭转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搅动拉绳和外搅动拉绳均包括多个相间分布的碳源段和形变段,所述碳源段和形变段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段同样为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使得自浮杆在随着污水流发生转动时,外自助飘带内菌种向中连杆内移动后,便于附着在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上向陶瓷多孔球内补充,所述形变段为弹性材料,使得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整体均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引导纵拉绳和引导横拉绳能够随着自浮杆的转动发生一定的形变,便于实现对菌种颗粒的搅动,所述内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和形变段与外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和形变段错位分布,且内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与外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的端部相互重合,使得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整体还是能够形成连续碳源段,进而便于对菌种颗粒的引导。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陶瓷多孔球内以及自浮杆内填充菌种颗粒,使得陶瓷多孔球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菌种可以沿着引导横拉绳或引导纵拉绳并通过内嵌引导须,均匀分散到陶瓷多孔球内,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可以自浮杆随污水流浮动,实现动态吸附,相比静止在污水中,其对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2)两个自浮杆垂直分布,且互相不接触,使得本吸附材料再污水中,随着污水浮动时,两个自浮杆不会相互干扰。
(3)中连杆外表面涂设有SLIPS涂料涂层,且涂层厚度为-cm,有效降低中连杆与陶瓷多孔球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吸附杆在受到污水流冲击时,在陶瓷多孔球内发生一定转动时,不易相互干扰。
(4)内嵌引导须一端与陶瓷多孔球内壁平齐,内嵌引导须另一端嵌入陶瓷多孔球内深度为陶瓷多孔球厚度的1/2-2/3,便于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部,从而与陶瓷多孔球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结合,从而实现脱附的效果,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显著提高吸附效率。
(5)内嵌引导须包括引导主枝、多个引导次枝和多个末梢引导枝,多个引导次枝连接在引导主枝上,多个末梢引导枝分别连接在多个引导次枝上,使得内嵌引导须能够较为均匀的延伸至陶瓷多孔球内,从而有效保证菌种颗粒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后的均匀性,从而使其脱附较为均匀,便于脱附后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
(6)引导主枝、引导次枝和末梢引导枝均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多糖可以为菌种颗粒提供碳源,使得引导主枝、引导次枝和末梢引导枝可以作为菌种颗粒的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引导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进而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7)纵向的中连杆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横拉绳,横向的中连杆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纵拉绳,中连杆外端开凿有多个与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对应的孔隙,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分别贯穿空隙与中连杆内壁固定连接,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远离中连杆的一端均与陶瓷多孔球内壁固定连接,当外自助飘带随着污水流发生扭动时,自浮杆在陶瓷多孔球内发生一定的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多孔球内的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搅动陶瓷多孔球内的菌种颗粒,从而提高菌种颗粒的活性,加速其向内嵌引导须上附着并进入到陶瓷多孔球内,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8)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内搅动拉绳以及多个位于内搅动拉绳外的外搅动拉绳,且内搅动拉绳和外搅动拉绳相互扭转成一体。
(9)内搅动拉绳和外搅动拉绳均包括多个相间分布的碳源段和形变段,碳源段和形变段为一体结构。
(10)碳源段同样为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使得自浮杆在随着污水流发生转动时,外自助飘带内菌种向中连杆内移动后,便于附着在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上向陶瓷多孔球内补充,形变段为弹性材料,使得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整体均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引导纵拉绳和引导横拉绳能够随着自浮杆的转动发生一定的形变,便于实现对菌种颗粒的搅动,内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和形变段与外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和形变段错位分布,且内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与外搅动拉绳上的碳源段的端部相互重合,使得引导横拉绳和引导纵拉绳整体还是能够形成连续碳源段,进而便于对菌种颗粒的引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嵌引导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浮杆端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引导横拉绳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引导横拉绳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陶瓷多孔球、2外自助飘带、3转球、4中连杆、5内嵌引导须、51引导主枝、52引导次枝、53末梢引导枝、6引导横拉绳、61内搅动绳、62外搅动拉绳、7引导纵拉绳、611碳源段、612形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包括陶瓷多孔球1,陶瓷多孔球1外端均匀开凿有四个内嵌引导须5,相对的两个内嵌引导须5之间均设置有自浮杆,两个自浮杆垂直分布,且互相不接触,使得本吸附材料再污水中,随着污水浮动时,两个自浮杆不会相互干扰,自浮杆包括活动贯穿陶瓷多孔球1的中连杆4、连接在中连杆4两端的两个转球3以及连接在转球3外的外自助飘带2,中连杆4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相对的两个8内,且转球3与8滑动连接,外自助飘带2位于陶瓷多孔球1外,陶瓷多孔球1、外自助飘带2、转球3和中连杆4均为中空结构,且四者内部均填充有菌种颗粒,中连杆4外表面涂设有SLIPS涂料涂层,且涂层厚度为1-2cm,有效降低中连杆4与陶瓷多孔球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吸附杆在受到污水流冲击时,在陶瓷多孔球1内发生一定转动时,不易相互干扰;
陶瓷多孔球1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引导须5,内嵌引导须5一端与陶瓷多孔球1内壁平齐,内嵌引导须5另一端嵌入陶瓷多孔球1内深度为陶瓷多孔球1厚度的1/2-2/3,便于陶瓷多孔球1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5进入到陶瓷多孔球1内部,从而与陶瓷多孔球1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结合,从而实现脱附的效果,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显著提高吸附效率。
请参阅图3,内嵌引导须5包括引导主枝51、多个引导次枝52和多个末梢引导枝53,多个引导次枝52连接在引导主枝51上,多个末梢引导枝53分别连接在多个引导次枝52上,使得内嵌引导须5能够较为均匀的延伸至陶瓷多孔球1内,从而有效保证菌种颗粒进入到陶瓷多孔球1内后的均匀性,从而使其脱附较为均匀,便于脱附后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引导主枝51、引导次枝52和末梢引导枝53均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多糖可以为菌种颗粒提供碳源,使得引导主枝51、引导次枝52和末梢引导枝53可以作为菌种颗粒的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引导陶瓷多孔球1内的菌种颗粒沿着内嵌引导须5进入到陶瓷多孔球1内,进而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请参阅图4,纵向的中连杆4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横拉绳6,横向的中连杆4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纵拉绳7,中连杆4外端开凿有多个与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对应的孔隙,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分别贯穿空隙与中连杆4内壁固定连接,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远离中连杆4的一端均与陶瓷多孔球1内壁固定连接,当外自助飘带2随着污水流发生扭动时,自浮杆在陶瓷多孔球1内发生一定的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多孔球1内的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搅动陶瓷多孔球1内的菌种颗粒,从而提高菌种颗粒的活性,加速其向内嵌引导须5上附着并进入到陶瓷多孔球1内,进行重金属离子的脱附。
请参阅图5-6,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内搅动拉绳61以及多个位于内搅动拉绳61外的外搅动拉绳62,且内搅动拉绳61和外搅动拉绳62相互扭转成一体,内搅动拉绳61和外搅动拉绳62均包括多个相间分布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为一体结构,碳源段611同样为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使得自浮杆在随着污水流发生转动时,外自助飘带2内菌种向中连杆4内移动后,便于附着在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上向陶瓷多孔球1内补充,形变段612为弹性材料,使得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整体均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引导纵拉绳7和引导横拉绳6能够随着自浮杆的转动发生一定的形变,便于实现对菌种颗粒的搅动,内搅动拉绳61上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与外搅动拉绳62上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错位分布,且内搅动拉绳61上的碳源段611与外搅动拉绳62上的碳源段611的端部相互重合,使得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整体还是能够形成连续碳源段611,进而便于对菌种颗粒的引导。
通过在陶瓷多孔球1内以及自浮杆内填充菌种颗粒,使得陶瓷多孔球1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菌种可以沿着引导横拉绳6或引导纵拉绳7并通过内嵌引导须5,均匀分散到陶瓷多孔球1内,从而与陶瓷多孔球1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本陶瓷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脱附的过程,进而有效维持本陶瓷吸附材料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可以自浮杆随污水流浮动,实现动态吸附,相比静止在污水中,其对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包括陶瓷多孔球(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多孔球(1)外端均匀开凿有四个内嵌引导须(5),相对的两个所述内嵌引导须(5)之间均设置有自浮杆,所述自浮杆包括活动贯穿陶瓷多孔球(1)的中连杆(4)、连接在中连杆(4)两端的两个转球(3)以及连接在转球(3)外的外自助飘带(2),所述中连杆(4)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相对的两个(8)内,且转球(3)与(8)滑动连接,所述外自助飘带(2)位于陶瓷多孔球(1)外,所述陶瓷多孔球(1)、外自助飘带(2)、转球(3)和中连杆(4)均为中空结构,且四者内部均填充有菌种颗粒,所述陶瓷多孔球(1)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引导须(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自浮杆垂直分布,且互相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杆(4)外表面涂设有SLIPS涂料涂层,且涂层厚度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引导须(5)一端与陶瓷多孔球(1)内壁平齐,所述内嵌引导须(5)另一端嵌入陶瓷多孔球(1)内深度为陶瓷多孔球(1)厚度的1/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引导须(5)包括引导主枝(51)、多个引导次枝(52)和多个末梢引导枝(53),多个所述引导次枝(52)连接在引导主枝(51)上,多个所述末梢引导枝(53)分别连接在多个引导次枝(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主枝(51)、引导次枝(52)和末梢引导枝(53)均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纵向的所述中连杆(4)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横拉绳(6),横向的所述中连杆(4)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纵拉绳(7),所述中连杆(4)外端开凿有多个与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对应的孔隙,所述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分别贯穿空隙与中连杆(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远离中连杆(4)的一端均与陶瓷多孔球(1)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横拉绳(6)和引导纵拉绳(7)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内搅动拉绳(61)以及多个位于内搅动拉绳(61)外的外搅动拉绳(62),且内搅动拉绳(61)和外搅动拉绳(62)相互扭转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搅动拉绳(61)和外搅动拉绳(62)均包括多个相间分布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所述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段(611)同样为为镶嵌有多糖的碳纤维制成,所述形变段(612)为弹性材料,所述内搅动拉绳(61)上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与外搅动拉绳(62)上的碳源段(611)和形变段(612)错位分布,且内搅动拉绳(61)上的碳源段(611)与外搅动拉绳(62)上的碳源段(611)的端部相互重合。
CN202010416623.2A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Withdrawn CN111715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6623.2A CN111715176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6623.2A CN111715176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5176A true CN111715176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6623.2A Withdrawn CN111715176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51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779A (zh) * 2020-12-18 2021-07-02 孙江 一种蜕皮型污水中悬浮物吸附球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4334A1 (en) * 1991-01-11 1992-07-15 SUGIMOTO, Akitoshi Method for cleaning porous ceramic filters
CN104704066A (zh) * 2012-07-13 2015-06-10 哈佛学院院长及董事 用于憎恶一切物质的注液表面的结构化柔性支撑物和膜
CN105152353A (zh) * 2015-06-04 2015-12-16 江苏维尔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革兰氏菌处理污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CN105944503A (zh) * 2016-06-23 2016-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526421A (zh) * 2019-09-10 2019-12-03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勾戈登氏菌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10655285A (zh) * 2019-11-15 2020-01-07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治理用漂浮式微生物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68595A (zh) * 2019-11-14 2020-01-10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漂式湖泊重金属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17260U (zh) * 2019-04-23 2020-02-28 海宁一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含重金属污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4334A1 (en) * 1991-01-11 1992-07-15 SUGIMOTO, Akitoshi Method for cleaning porous ceramic filters
CN104704066A (zh) * 2012-07-13 2015-06-10 哈佛学院院长及董事 用于憎恶一切物质的注液表面的结构化柔性支撑物和膜
CN105152353A (zh) * 2015-06-04 2015-12-16 江苏维尔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革兰氏菌处理污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CN105944503A (zh) * 2016-06-23 2016-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10117260U (zh) * 2019-04-23 2020-02-28 海宁一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含重金属污水处理装置
CN110526421A (zh) * 2019-09-10 2019-12-03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勾戈登氏菌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10668595A (zh) * 2019-11-14 2020-01-10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漂式湖泊重金属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55285A (zh) * 2019-11-15 2020-01-07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治理用漂浮式微生物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海龙等: "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盐科学与化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779A (zh) * 2020-12-18 2021-07-02 孙江 一种蜕皮型污水中悬浮物吸附球板
CN113060779B (zh) * 2020-12-18 2022-12-23 广州市悦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蜕皮型污水中悬浮物吸附球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6093A (zh) 一种封闭自疏通式生物滤膜组件
CN111715176A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收的高吸附率陶瓷材料
CN104056513B (zh) 基于碳黑纳米流体的空气细颗粒净化装置及流体制备方法
CN111533205A (zh) 一种水体污染治理用绽放式漂浮物吸附盘
CN106044770A (zh) 一种埃洛石为模板制备纤维素基多级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02642919B (zh) 一种中空玻璃微珠生物膜载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8926881B (zh) 一种连续超重力渗滤分离二维纳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CN209143861U (zh) 一种水处理用网格栅
CN21469350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填料球
CN115531978A (zh) 一种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新型悬浮轻质滤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9060892U (zh) 一种生物滴滤塔弹性填料及生物滴滤塔
CN212680649U (zh) 一种葡萄酒快速过滤提纯的陶瓷膜设备
CN208212823U (zh) 一种新型非过滤式空气净化设备
CN204891464U (zh) 一种升降式机械滤网空气净化器
CN209684868U (zh) 一种可控制吸附剂添加量的下料装置
CN205109372U (zh) 一种除甲醛装置
CN2101339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移动床生物膜悬浮载体填料
CN210206212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滤袋
CN110921816A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流离球填料外壳
CN208292730U (zh) 一种自平衡式悬浮球
CN201969501U (zh) 一种改善的抗污染膜装置
CN112194262A (zh) 一种磁驱动旋混式微孔曝气器
CN200945391Y (zh) 吸附过滤环
CN206244477U (zh) 一种治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装置
CN207227108U (zh) 金属球面微孔曝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