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4804A - 安全带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4804A
CN111714804A CN202010732777.2A CN202010732777A CN111714804A CN 111714804 A CN111714804 A CN 111714804A CN 202010732777 A CN202010732777 A CN 202010732777A CN 111714804 A CN111714804 A CN 111714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ole
area
peripher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27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天宝
狄美华
赵伟
胡民
刘晨
李�浩
闫文君
方华林
李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Ltd.
TIANJIN HUADIA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27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4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4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2B35/0025Details and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包括腰带,腰带能够绕设在操作人员身上;内围杆带,内围杆带与腰带可调节连接;防滑护套,防滑护套套设在内围杆带的外侧,且防滑护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外围杆带,外围杆带上设置有滑环,内围杆带可活动地穿设在滑环内,外围杆带与内围杆带之间形成用于包围电杆的包围区域,且防滑护套位于包围区域的侧壁,当操作人员下坠时,内围杆带挤压滑环并拉紧外围杆带,包围区域大小减小,防滑护套紧贴在电杆上,并阻碍操作人员下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登杆作业用安全带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登杆作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线路登杆作业时广泛使用的安全带是腰带加围杆带的方式,围杆带不具备防坠落功能。在登杆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易因操作失误发生顺杆下滑的“打通票”高摔事故。此外,现用的安全带主腰带使用时,对作业人员的腰部压迫感较大,极不舒服,长时间佩戴杆上作业时,容易导致作业人员疲劳,不利于作业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登杆作业用安全带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包括腰带,腰带能够绕设在操作人员身上;内围杆带,内围杆带与腰带可调节连接;防滑护套,防滑护套套设在内围杆带的外侧,且防滑护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外围杆带,外围杆带上设置有滑环,内围杆带可活动地穿设在滑环内,外围杆带与内围杆带之间形成用于包围电杆的包围区域,且防滑护套位于包围区域的侧壁,当操作人员下坠时,内围杆带挤压滑环并拉紧外围杆带,包围区域大小减小,防滑护套紧贴在电杆上,并阻碍操作人员下坠。
进一步地,沿包围区域的周向,外围杆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滑环,内围杆带穿设在两侧的滑环中,并且防滑护套位于两侧的滑环之间,当操作人员下坠时,内围杆带挤压滑环,并使两侧的滑环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包围区域大小减小。
进一步地,安全带还包括调节器,调节器可调节地设置在外围杆带上并与滑环扣合连接,滑环通过调节器与外围杆带连接,调节器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作用下改变在外围杆带上的位置,以改变包围区域的大小。
进一步地,防滑护套的两端具有径向伸出的凸起部,滑环能够抵接在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安全带还包括第一自锁器,内围杆带和腰带之间通过第一自锁器可调节连接,且内围杆带与腰带之间形成让位区域,第一自锁器阻碍让位区域增大。
进一步地,内围杆带的一端通过保险扣与腰带连接,内围杆带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一自锁器上,并通过第一自锁器与腰带活动连接,通过改变第一自锁器在内围杆带上的位置改变让位区域的大小。
进一步地,安全带还包括跨越绳,跨越绳与腰带连接,跨越绳上穿设有用于与腰带连接的第二自锁器。
进一步地,外围杆带的两端具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握持部。
进一步地,腰带包括:主带,主带具有用于与内围杆带连接的围杆挂点;护带,护带设置在主带内侧,且护带远离外围杆带的内侧壁设置有柔软织物层,并开设有透气孔,护带的侧面设置有工具挂点和工具袋。
进一步地,主带为牛皮带,护带为牛津布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内围杆带和外围杆带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方式,配合套设在内围杆带上的防滑护套实现对操作人员下坠时进行安全保护的效果。具体而言,使用前,操作人员将腰带系在身上,将外围杆带和内围杆带分别放置在电杆的两侧后,将内围杆带穿设到外围杆带上的滑环内,再将内围杆带的两端与腰带连接起来即可完成组装,当登杆作业时,由于内围杆带处于放松状态,并未拉紧,因而包围区域的大小并不会完全夹紧电杆,内围杆带和外围杆带在操作人员的作用下即可向上移动,而当操作人员出现下坠情况时,内围杆带由于操作人员的下坠而挤压滑环并拉紧外围杆带,内围杆带与外围杆带形成的包围区域大小减小,外围杆带、内围杆带和防滑护套均与电杆之间紧密接触,三者依靠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而停止下滑,也就使得操作人员停止下坠,从而快速将操作人员锁止在电杆上,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安全带的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腰带;11、主带;12、围杆挂点;13、护带;14、透气孔;15、工具挂点;16、跨越挂点;20、内围杆带;30、防滑护套;31、凸起部;40、外围杆带;41、握持部;50、滑环;60、调节器;70、第一自锁器;80、跨越绳;90、第二自锁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登杆作业用安全带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带。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安全带,包括腰带10、内围杆带20、防滑护套30和外围杆带40,腰带10能够绕设在操作人员身上;内围杆带20与腰带10可调节连接;防滑护套30套设在内围杆带20的外侧,且防滑护套3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外围杆带40上设置有滑环50,内围杆带20可活动地穿设在滑环50内,外围杆带40与内围杆带20之间形成用于包围电杆的包围区域,且防滑护套30位于包围区域的侧壁,当操作人员下坠时,内围杆带20挤压滑环50并拉紧外围杆带40,包围区域大小减小,防滑护套30紧贴在电杆上,并阻碍操作人员下坠。
本实施例通过内围杆带20和外围杆带40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方式,配合套设在内围杆带20上的防滑护套30实现对操作人员下坠时进行安全保护的效果。具体而言,使用前,操作人员将腰带10系在身上,将外围杆带40和内围杆带20分别放置在电杆的两侧后,将内围杆带20穿设到外围杆带40上的滑环50内,再将内围杆带20的两端与腰带10连接起来即可完成组装,当登杆作业时,由于内围杆带20处于放松状态,并未拉紧,因而包围区域的大小并不会完全夹紧电杆,内围杆带20和外围杆带40在操作人员的作用下即可向上移动,而当操作人员出现下坠情况时,内围杆带20由于操作人员的下坠而挤压滑环50并拉紧外围杆带40,内围杆带20与外围杆带40形成的包围区域大小减小,外围杆带40、内围杆带20和防滑护套30均与电杆之间紧密接触,三者依靠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而停止下滑,也就使得操作人员停止下坠,从而快速将操作人员锁止在电杆上,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的前后、左右均是以操作人员的视角为参照。
在本实施例中,沿包围区域的周向,外围杆带4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滑环50,内围杆带20穿设在两侧的滑环50中,并且防滑护套30位于两侧的滑环50之间,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滑环50,分别位于电杆的左右两侧,这样,当操作人员下坠时,操作人员系在腰上的腰带10会带着内围杆带20一同下坠,内围杆带20自然挤压两个滑环50,使得两个滑环50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内围杆带20形成包围区域的长度减小,包围区域的大小自然就减小,从而紧紧包围在电杆外侧,依靠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即可阻碍进一步下坠,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安全带还包括调节器60,调节器60可调节地设置在外围杆带40上并与滑环50扣合连接,调节器60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作用下改变在外围杆带40上的位置,以改变包围区域的大小。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外围杆带4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滑环50,其中一个滑环50直接与外围杆带40连接,其相对于外围杆带40仅能够转动,在外围杆带40的长度方向上无法运动,内围杆带20在生产装配时就穿设在该滑环50内,另一个滑环50并非是直接与外围杆带40连接的,其是通过调节器60与外围杆带40连接,内围杆带20在生产装配时穿设在该滑环50上,调节器60上的滑辊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围杆带40上,其能够在操作人员的外力推动下沿外围杆带40的长度运动,调节器60的环扣通过后续使用时的装配与滑环50扣合在一起,这样,由于电杆一般设置成上窄下宽的锥形,因而当随着登高作业的进行,操作人员可以推动滑辊从而手动调整调节器60的位置,实时改变包围区域的大小,使得外围杆带40和内围杆带20一直保持与电杆之间的贴合状态,从而确保安全性,并且提高适应性。
可选地,防滑护套30的两端具有凸起部31,且凸起部31沿防滑护套30的径向伸出,当内围杆带20挤压拉紧滑环50时,滑环50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也就是向靠近防滑护套30的方向运动,滑环50能够抵接在凸起部31上,这样,凸起部31就能够在滑环50靠近防滑护套30时阻碍滑环50运动到防滑护套30上,从而避免对防滑护套30的防滑效果产生影响,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安全带还包括第一自锁器70,内围杆带20和腰带10之间通过第一自锁器70可调节连接,且内围杆带20与腰带10之间形成让位区域,第一自锁器70阻碍让位区域增大。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内围杆带20的一端设置有保险扣,该端即为与腰带10连接的起点端,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即为自由端,自由端上穿设有第一自锁器70,第一自锁器70包括滑道和可卡设在滑道内的卡扣,内围杆带20即穿设在滑道内,而卡扣能够夹紧或释放内围杆带20,从而使得内围杆带20通过第一自锁器70与腰带10活动连接,并且自锁器的锁定方向为使得让位区域增大的方向,即在操作人员不操作自锁器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向后,即向远离电杆的方向倾斜,而自锁器不会影响让位区域的减小,操作人员向前,即向靠近电杆方向的运动不受自锁器影响,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直接拉动自由端即可实现自身靠近电杆,当操作人员需要向后远离电杆时,需要手动按压卡扣,使得卡扣解除对内围杆带20的限制,内围杆带20在滑道内运动,从而改变第一自锁器70在内围杆带20上的位置,当移动到位后释放扣合卡扣,再次将内围杆带20锁定即可实现对内围杆带20有效长度的调节,也就实现对让位区域大小的调节,也就实现了操作人员与电杆之间前后距离的调节。上述设置方式一方面使得系有腰带10的操作人员与电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向上攀登和到位作业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一自锁器70能够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操作人员下坠时腰带10与内围杆带20脱离而发生坠落的情况,保证安全性。当然,也可以在内围杆带20的两端均采用保险扣的设置方式,或者也可以在内围杆带20的两端均采用调节器60的设置方式,这样,从内围杆带20的两端均可以进行调整。
可选地,安全带还包括跨越绳80,跨越绳80与腰带10连接,跨越绳80上穿设有第二自锁器90,在上、下电杆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需要跨越时,操作人员需先将跨越绳80围绕在电杆上,第二自锁器90与腰带10连接并锁好保险,然后人员解开内围杆带20跨越障碍物,跨越完成后解锁第二自锁器90将跨越绳80回收即可,从而避免操作人员解开内围杆带20时失去安全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外围杆带40的两端具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握持部41,握持部41可以供操作人员进行握持,从而为操作人员的攀登提供着力点,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对调节器60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腰带10包括主带11和护带13,主带11起到主要的系紧作用,其两侧具有用于与内围杆带20连接的围杆挂点12,内围杆带20一端的保险扣和第一自锁器70均通过围杆挂点12与腰带10连接;护带13设置在主带11内侧,其上设置有用于与跨越绳80连接的跨越挂点16,护带13宽度300mm,长700mm-800mm,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贴合操作人员的腰部,发生坠落时,分散冲击力,起保护操作人员腰部的作用,并且护腰带10与人体接触的一面即护带13远离外围杆带40的内侧壁设置有柔软织物层,并开设有透气孔14,穿戴舒适,使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腰部得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有效减少坠落停止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对人体腰椎的伤害。护带13的侧面设置有工具挂点15和工具袋,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常用工具。
本实施例的主带11为牛皮带,护带13为牛津布带,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坚固耐用,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并且本实施例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例如滑环50、第一自锁器70与腰带10的连接环、跨越绳80与腰带10的连接环等连接部件均可以采用保险扣,以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本实施例的内围杆带20、外围杆带40等部件可以采用带状件,也可以采用绳状件,具体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的将外围杆带40设置成带状件,内围杆带20设置成绳状件。
本实施例的安全带的使用过程如下:
装配:将腰带10围绕在操作人员腰部,系好扎紧扣。将内围杆带20两端的保险扣和第一自锁器70分别钩挂在腰带10两侧的围杆挂点12上,并锁好保险。将跨越绳80钩挂在腰带10的围杆挂点12上,并锁好保险。将外围杆带40围绕在电杆外侧,并将内围杆带20置于电杆的内侧,将内围杆带20上的滑环50扣合到调节器60上的环扣内,并锁好相应的保险。通过调整调节器60和第一自锁器70,将外围杆带40和内围杆带20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即可完成安装。
登杆:操作人员双手握住外围杆带40两端的握持部41,兜住电杆攀登电杆,由于锥形电杆随高度变化,电杆直径也会发生变化,操作人员可滚动调节器60的滑辊,调整外围杆带40的长度,使外围杆带40和内围杆带20与电杆充分环抱。
作业:攀登到作业位置时,可通过第一自锁器70调整内围杆带20的长度,将操作人员身体调整到与电杆合适的距离,进行施工作业。当作业过程中发生坠落时,第一自锁器70将自动锁止,外围杆带40、内围杆带20和防滑护套30三者抱紧电杆,将操作人员锁止在电杆上,防止“打通票”发生人员高摔事故。
跨越障碍物:操作人员需先将跨越绳80围绕在电杆上的障碍物的上方或下方,并与腰带10上的跨越挂点16连接,锁好第二自锁器90保险,然后将内围杆带20上连接的滑环50与调节器60分离,将电杆从包围区域中释放出来,然后将内围杆带20和外围杆带40在障碍物的上方或下方重新装配抱紧电杆,装配完成后解锁第二自锁器90将跨越绳80回收即可完成跨越障碍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登杆作业用安全带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2、通过内围杆带、外围杆带配合防滑护套三者依靠与电杆之间的摩擦力而停止下滑,从而快速将操作人员锁止在电杆上,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当随着登高作业的进行,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改变包围区域的大小,使得外围杆带和内围杆带一直保持与电杆之间的贴合状态,从而确保安全性,并且提高适应性;
4、第一自锁器使得系有腰带的操作人员与电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向上攀登和到位作业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
5、跨越绳辅助操作人员跨域障碍物,避免操作人员解开内围杆带时失去安全保护;
6、安全带设计与材质选择使登杆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腰部得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有效减少坠落停止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对人体腰椎的伤害;
7、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灵活方便。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腰带(10),所述腰带(10)能够绕设在操作人员身上;
内围杆带(20),所述内围杆带(20)与所述腰带(10)可调节连接;
防滑护套(30),所述防滑护套(30)套设在所述内围杆带(20)的外侧,且所述防滑护套(3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外围杆带(40),所述外围杆带(40)上设置有滑环(50),所述内围杆带(20)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滑环(50)内,所述外围杆带(40)与所述内围杆带(20)之间形成用于包围电杆的包围区域,且所述防滑护套(30)位于所述包围区域的侧壁,当操作人员下坠时,所述内围杆带(20)挤压所述滑环(50)并拉紧所述外围杆带(40),所述包围区域大小减小,所述防滑护套(30)紧贴在所述电杆上,并阻碍操作人员下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包围区域的周向,所述外围杆带(4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环(50),所述内围杆带(20)穿设在两侧的所述滑环(50)中,并且所述防滑护套(30)位于两侧的所述滑环(50)之间,当操作人员下坠时,所述内围杆带(20)挤压所述滑环(50),并使两侧的所述滑环(50)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所述包围区域大小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还包括调节器(60),所述调节器(60)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外围杆带(40)上并与所述滑环(50)扣合连接,所述滑环(50)通过所述调节器(60)与所述外围杆带(40)连接,所述调节器(60)能够在操作人员的作用下改变在所述外围杆带(40)上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包围区域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护套(30)的两端具有径向伸出的凸起部(31),所述滑环(50)能够抵接在所述凸起部(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还包括第一自锁器(70),所述内围杆带(20)和所述腰带(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自锁器(70)可调节连接,且所述内围杆带(20)与所述腰带(10)之间形成让位区域,所述第一自锁器(70)阻碍所述让位区域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杆带(20)的一端通过保险扣与所述腰带(10)连接,所述内围杆带(20)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自锁器(70)上,并通过所述第一自锁器(70)与所述腰带(10)活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自锁器(70)在所述内围杆带(20)上的位置改变所述让位区域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还包括跨越绳(80),所述跨越绳(80)与所述腰带(10)连接,所述跨越绳(80)上穿设有用于与所述腰带(10)连接的第二自锁器(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杆带(40)的两端具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握持部(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0)包括:
主带(11),所述主带(11)具有用于与所述内围杆带(20)连接的围杆挂点(12);
护带(13),所述护带(13)设置在所述主带(11)内侧,且所述护带(13)远离所述外围杆带(40)的内侧壁设置有柔软织物层,并开设有透气孔(14),所述护带(13)的侧面设置有工具挂点(15)和工具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带(11)为牛皮带,所述护带(13)为牛津布带。
CN202010732777.2A 2020-07-27 2020-07-27 安全带 Pending CN111714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2777.2A CN111714804A (zh) 2020-07-27 2020-07-27 安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2777.2A CN111714804A (zh) 2020-07-27 2020-07-27 安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4804A true CN111714804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2777.2A Pending CN111714804A (zh) 2020-07-27 2020-07-27 安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48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93A (zh) * 2021-09-02 2021-12-0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砼杆停电攀登保护腰绳
CN115445113A (zh) * 2022-08-16 2022-12-0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来宾象州供电局 一种新型的电杆防坠落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0091A (en) * 1973-10-03 1974-10-08 Murphy P Lineman{40 s safety belt
CN101564578A (zh) * 2009-06-03 2009-10-28 冯剑龙 锁杆式防坠专业电工作业安全带
CN202236965U (zh) * 2011-10-14 2012-05-30 湖北省电力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一种双保险登杆安全带
CN203196166U (zh) * 2013-03-29 2013-09-18 河北安电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防坠落围杆安全带
WO2014003410A1 (ko) * 2012-06-29 2014-01-03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하네스형 안전대
CN104353200A (zh) * 2014-11-21 2015-02-18 国家电网公司 带提升带的登杆作业安全带
CN207412548U (zh) * 2017-10-30 2018-05-2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安全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0091A (en) * 1973-10-03 1974-10-08 Murphy P Lineman{40 s safety belt
CN101564578A (zh) * 2009-06-03 2009-10-28 冯剑龙 锁杆式防坠专业电工作业安全带
CN202236965U (zh) * 2011-10-14 2012-05-30 湖北省电力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一种双保险登杆安全带
WO2014003410A1 (ko) * 2012-06-29 2014-01-03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하네스형 안전대
CN203196166U (zh) * 2013-03-29 2013-09-18 河北安电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防坠落围杆安全带
CN104353200A (zh) * 2014-11-21 2015-02-18 国家电网公司 带提升带的登杆作业安全带
CN207412548U (zh) * 2017-10-30 2018-05-2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安全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93A (zh) * 2021-09-02 2021-12-0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砼杆停电攀登保护腰绳
CN115445113A (zh) * 2022-08-16 2022-12-0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来宾象州供电局 一种新型的电杆防坠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2212B2 (ja) 安全装具
CN112823041B (zh) 具有可调节式腰带的保护带
EP1740272B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ergency descent from a height
CN101400411B (zh) 单索或双索的系索和溜索设备
US6374946B1 (en) Roping harness with an offset attachment strip
CN111714804A (zh) 安全带
CN102046243A (zh) 用于呼吸设备的携带系统
US6427252B1 (en) Harness-suspenders combination
CN105615069A (zh) 防坠落手套
US20160346571A1 (en) Strapping device having a strip feed device
US9168401B2 (en) Convertible suspension / seat harness
EP1712259B1 (en) Harness
US9155925B2 (en) Fire service convertible suspension / seat harness
US20210038929A1 (en) Harness for attachment to a person to be secured having a belay loop
JP6027833B2 (ja) ストラップ操作ロック解除型巻取器を備えたハーネス型安全帯
JP6733884B2 (ja) ハーネス型安全帯
US6527082B1 (en) Attachment ring assembly for a safety harness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an attachment ring to a safety harness
EP2468119B1 (de) Schutzjacke, insbesondere Brandschutzjacke, mit einem integrierten Gurt
GB2397845A (en) Fall restraint system for use on a roof
US11849833B2 (en) Gear sling device
EP3034133B1 (en) Safety harness with vertically adjustable belt
JP7199130B1 (ja) 墜落制止用器具
JP2018093914A (ja) ロープ高所作業用装置及びロープ高所作業方法
JP6864355B2 (ja) ハーネス型安全帯
KR20040052946A (ko) 송전 철탑의 추락방지용 안전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6

Address after: 69 Guangcai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HUADIA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9 Guangcai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IAN POWER GRID MAINTENANCE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