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892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12892A CN111712892A CN201880090069.4A CN201880090069A CN111712892A CN 111712892 A CN111712892 A CN 111712892A CN 201880090069 A CN201880090069 A CN 201880090069A CN 111712892 A CN111712892 A CN 1117128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movable contact
- contacts
- movable
- drive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SFZCNBIFKDRMGX-UHFFFAOYSA-N sulfur hexa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FS(F)(F)(F)(F)F SFZCNBIFKDRM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0909 sulfur hexafluor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25—Bridging contacts comprising two-parallel bridg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01—Means for preventing or breaking contact-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2001/0005—Redundant contact pairs in one switch for safety reas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01—Means for preventing or breaking contact-welding
- H01H2003/002—Means for preventing or breaking contact-welding with lockout, e.g. two contact pairs in s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Contact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包括:第一开关触点,其带有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及第一活动触点(61),第二开关触点,其带有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及第二活动触点(62),其中,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一开关触点电绝缘,致动器,其构造用于在活动触点(61、62)和主触点(41、42、43、44)没有持久地相互连接的正常运行模式中以如下方式使第一活动触点和第二活动触点均从闭合的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断开的第二开关状态,即,使致动器的驱动元件(24)从第一位置运动进入第二位置,其中,致动器构造用于,在存在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的持久的连接的故障情况下,以如下方式使得另一个活动触点(61、62)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驱动元件(24)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继电器是一种通过电流运行的、电磁地作用的、远程操纵的开关。继电器通过控制电路激活并且可以开关负载电路。用于大功率的继电器也称为接触器或功率接触器。
背景技术
功率接触器是电运行的、远程操纵的开关。它们具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接通和关断负载电路。功率接触器的一个可能的应用是断开和分离机动车中的、例如混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动车辆(PHEV)、纯电动汽车(BEV)中的电池电路。在此,借助功率接触器通常既分离电池的正触点也分离负触点。
这种分离在车辆的静止状态下发生,但也在故障的情况下,例如在事故的情况下或类似的情况下发生。在此,功率接触器的主要任务是,无电压地开关车辆并且中断电流流动。
上述接触器的一种扩展方案就是双重接触器(英文“Double Pole SingleThrow”,DPST),其可以用控制电路在两个部位处同时闭合或断开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
EP 2218086 B1中说明了一种双重接触器。其具有第一开关触点和第二开关触点,第一开关触点带有第一和第二主触点以及第一活动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带有第三和第四主触点以及第二活动触点。通过活动触点可以闭合和断开开关触点。这分别并行地发生,因为两个活动触点机械刚性地相互连接。在开关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开关火花,所述开关火花可能造成开关触点变热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这些开关触点熔焊。在仅一个开关触点熔焊的情况下,由于活动触点的机械刚性的连接,因此两个开关触点保持在闭合状态中,即使控制电路被关断,这在正常运行模式中会促使开关触点断开。在这种情况下,与两个单独接触器相反的是,使用双重接触器带来了安全缺陷,因为在单独接触器中,至少一个接触器断开的概率更高。
应当通过接下来的发明克服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其包括第一开关触点以及第二开关触点,该第一开关触点带有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及第一活动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带有第三主触点和第四主触点及第二活动触点,其中,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一开关触点电绝缘。继电器还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构造用于,在活动触点和主触点没有持久地相互连接的正常运行模式中,以如下方式使第一活动触点和第二活动触点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使致动器的驱动元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进入第二位置。第一活动触点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导电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主触点之间,并且第二活动触点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导电地耦合到第三和第四主触点之间。第一活动触点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第一和第二主触点电绝缘,并且第二活动触点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第三和第四主触点电绝缘。致动器构造用于,在存在其中一个活动触点与其中一个主触点持久连接的故障情况下,以如下方式使另一个活动触点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使驱动元件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
这种继电器提供了用于在另一个触点熔焊的情况下单侧断开双重接触器的结构设计解决方案。可以在开关触点的主触点上连接相同的或两个不同的负载电路。这些负载电路可以通过经由控制触点连接到致动器上的控制电路有针对性地中断。致动器可以构造带有线圈,该线圈能从静止状态切换到导引电流的状态,其中,驱动元件的位置取决于线圈的状态。其它常见的致动器可以是气动缸或凸轮轴(机械的)。
特别是形式为接触器的这样的继电器,适用于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开关触点上的两个部位处保护负载电路。倘若继电器处在正常运行模式,此时活动触点可以断开和闭合开关触点,那么同时针对两个开关触点断开负载电路。故障情况通常通过主触点与其中一个活动触点由于开关火花的熔焊而出现。当其中一个活动触点由于断开或闭合时的开关火花而与主触点熔焊时,则始终还能断开另一个活动触点。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带有第一臂(在第一臂处布置着第一活动触点)和第二臂(在第二臂处布置着二活动触点)的触点支架联接到驱动元件上,因而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时,所述臂与驱动元件的运动耦合。换句话说:驱动元件的运动促成了臂的运动。由此使活动触点离开主触点运动。在故障情况下,随着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方向的过渡,所述臂(活动触点与其中一个主触点持久连接地布置在臂处)与驱动元件的运动脱开。换句话说:驱动元件的运动不会促成这个臂的运动,所述臂通过已熔焊的活动触点保持在其位置中。然而另一个活动触点则可以运动离开主触点。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从第一位置转入到第二位置中时,驱动元件和带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触点支架实施线性运动。
两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使得能在一个活动触点的也形象地称为粘接的熔焊的情况下,在关断控制电路时断开另一个活动触点。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两个活动触点分别能转动地与用作连接件的支架本体联接,所述支架本体又能转动地与杆形的驱动部分连接,该驱动部分通过电磁体为了闭合开关触点而运动。通过能转动的支承,一个活动触点在另一个活动触点熔焊的情况下可以回到断开的状态中。
在这种实施方案中,驱动元件和触点支架(在该触点支架处布置着臂)的支架本体通过铰链联接,因而它们在正常的运行模式中实施线性运动并且在故障情况下,所述支架本体随驱动元件的线性运动经历了转动运动。所述臂被这样支承,使得它们实施相对支架本体的转动运动的相反运动。这可以以如下方式达到,即,所述臂通过各一个转动铰链与支架本体联接。这防止了臂在故障情况下的翘曲,因而未熔焊的触点能以期望的方式运动。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案中,臂与活动触点分别在一个用作连接元件的支架本体中导引,其中,这个联接元件可以将臂与活动触点一起按向主触点。但连接元件不能在臂处用活动触点拉。因此当另一个活动触点熔焊在主触点处时,连接元件并且因此未粘接的或未熔焊的活动触点也于是可以离开继电器的主触点运动。
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这样来支承臂,使得臂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时能线性偏转,但在从第二位置转入第一位置时则不能线性偏转。臂在故障情况下不追随或不完全追随驱动元件的线性运动,其中,活动触点以与其中一个主触点持久连接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臂处。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臂以能拉出的方式与支架本体联接。所述臂可以通过各一个滑动铰链与支架本体联接。弹簧对抗臂的偏转,以便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将所述臂相对支架本体保持在其位置中。
继电器的一种实施方案具有气密的壳体,在该气密的壳体中布置着活动触点。接触器在这个应用领域中通常用气体填充,这就是说,相对周围环境气密密封。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附图阐明本发明。
图1是作为继电器的一种实施方案的双重接触器的三维视图;
图2A、2B和2C是双重接触器的一个实施例在闭合状态下、断开状态下或其中一个活动触点与主触点的熔焊状态下的剖视图,其中,另一个活动触点是断开的;
图3A、3B和3C是双重接触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闭合状态下、断开状态下或其中一个活动触点与主触点熔焊状态下的剖视图,其中,另一个活动触点是断开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继电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重接触器的三维视图。
接触器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的上侧处布置着四个主触点41、42、43、44。主触点41、42、43、44固定地与壳体2连接并且具有外部的接触区域410、420、430、440和由主触点41、42、43、44的较为狭窄的区段形成的内部的接触区域411、421、431、441,其中,在外部的接触区域上连接着一个负载电路或多个负载电路,所述较为狭窄的区段伸展到壳体内部中。
此外,接触器具有两个活动触点61、62,所述活动触点布置在致动器处。致动器具有活动的转子22和线圈20。转子22包括驱动元件24(在图1中未示出)和联接到该驱动元件上的、带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6的触点支架26,在第一臂处布置着第一活动触点61并且在第二臂处布置着第二活动触点62。致动器还包括线圈20,该线圈在连接到控制电路上时,可以在没有电流流动的静止状态和导引电流的状态之间转换。通过线圈状态的改变,可以改变转子22相对线圈20的位置,特别是能因此使触点支架26并且因此活动触点61、62相对主触点41、42、43、44运动。
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及第一活动触点61形成了有针对一个负载电路的开关功能的第一开关触点,该负载电路可以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上。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开关触点被闭合并且实现了在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的电流流动。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开关触点是断开的并且阻止了在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的电流流动。
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及第二活动触点62形成了用于负载电路的第二开关触点,该负载电路可以连接在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上。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开关触点是闭合的并且实现了在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的电流流动。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开关触点是断开的并且阻止了在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的电流流动。
转子22并且随该转子的活动触点61、62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能线性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一活动触点61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中,此时第一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在第一位置中,第二活动触点62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中,此时第二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四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在第二位置中,如在图1中示出那样,第一活动触点61与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电绝缘,并且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电绝缘。这也称为第二开关状态。基于活动触点的能跨接在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的间距和在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的间距的功能,所述活动触点61、62也可以称为功率电桥或仅称为电桥。
在这个实施例中,转子22在线圈20的静止状态中处在第二位置中并且活动触点61、62处在第二开关状态中,这就是说,在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并且在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不存在导电的连接。在导引电流的线圈中以如下方式建立导电的连接,即,活动触点61、62朝着主触点41、42、43、44运动。
接触器在这个应用领域中通常用气体填充,这就是说,相对周围环境密封封闭或者气体密封。转子22的用作触点支架26的部分、活动触点61、62和内部的接触区域411、421、431、441布置在一个密封地、即气密地封闭的建筑物部分中,该建筑物部分形成了气密的腔室50。在这个腔室50中可以是真空。所述腔室备选也可以用气体填充,例如用六氟化硫填充。
在闭合和断开活动触点61、62时产生了开关火花,所述开关火花可能造成触点的变热到一定程度,使得这些触点在冷却时熔焊。接下来借助两个实施例阐明,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如何能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使另一个活动触点61、62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熔焊,即持久地与这个主触点连接。这个状态也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粘接。
图2A、2B和2C示出了在闭合状态中、在断开状态中或者在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与一个主触点41、42、43、44熔焊的状态下,双重接触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另一个活动触点61、62是断开的。在这个实施例中,触点支架26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因而术语“摇摆装置”(英文“seesaw arrangement”)可以直观地说明所述设计。
双重接触器包括第一开关触点以及第二开关触点,第一开关触点带有第一主触点41和第二主触点42(在图2A、2B、2C中未示出)及第一活动触点61,第二开关触点带有第三主触点43和第四主触点44(在图2A、2B、2C中未示出)及第二活动触点62。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一开关触点电绝缘。主触点41、42、43、44具有各一个外部的接触区域410、420、430、440和用于与活动触点61、62接触的内部的接触区域411、421、431、441,在所述外部的接触区域处连接着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
接触器还包括带有线圈20和转子22的致动器。转子22沿着线圈20的纵轴线30实施平移运动,平移运动取决于线圈20的状态。在线圈20从导引电流的状态转换到静止状态,这就是说无电流的状态时,转子22沿着纵轴线30朝着线圈20运动,这就是说在图2A中向下运动。在线圈20从静止状态转换到导引电流的状态中时,转子22沿着纵轴线30离开线圈20运动,这就是说在图2A中向上运动。
转子22包括:杆形的驱动元件24,该驱动元件至少部分在线圈内部运动;以及布置在该驱动元件上的触点支架26,该触点支架带有横向于纵轴线30延伸的支架本体28和第一和第二臂12、14,在所述臂处布置着第一或第二活动触点61、62。支架本体28通过铰链32与驱动元件24连接。铰链32允许了支架本体28横向于纵轴线30的转动运动,但在一个平面内,臂12、14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该平面内运动。第一和第二臂12、14通过铰链34、36与支架本体28连接。铰链34、36允许了臂12、14横向于纵轴线30的转动运动。
此外,接触器包括壳体2,在壳体内布置着致动器和活动触点61、62。主触点41、42、43、44这样安装在壳体2处,使得外部的接触区域410、420、430、440布置在壳体2外并且内部的接触区域411、421、431、441伸入到壳体内部中。在下方的壳体部分中布置着线圈20和伸入到该线圈20中的驱动元件24。上方的壳体部分形成了一个气密的腔室50,活动触点61、62和触点支架26能活动地布置在该气密的腔室中。内部的接触区域411、421、431、441也伸入到这个腔室50中。腔室50可以具有真空或被气体填充。
图2A示出了正常运行模式中在第一开关状态下,这就是说闭合的开关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开关触点,在正常运行模式中,活动触点61、62和主触点41、42、43、44没有持久地相互连接。驱动元件24处在其第一位置中。第一活动触点61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下,在该第一开关状态下,第一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第二活动触点62同样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下,在该第一开关状态下,第二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无论是第一开关触点还是第二开关触点,均是闭合的。
图2B示出了正常运行模式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下的,这就是说断开的开关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开关触点。驱动元件24处在其第二位置中。通过使线圈20处于静止状态,使得转子22朝着线圈20,这就是说在图2B中向下运动。触点支架26并且随着该触点支架的活动触点61、62因此离开主触点41、42、43、44运动。因此第一活动触点61与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电绝缘并且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电绝缘。
图2C示出了在故障情况下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或第四主触点43、44一起熔合,因而存在持久的连接。由此使第二开关触点不再能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使线圈20处于静止状态使转子22也在这个状态中向下运动。不过由于在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或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的持久的连接,第二臂14和第二活动触点62无法追随驱动元件24的平移运动。随支架本体28的纵向运动而来的是驱动元件24的纵向运动,驱动元件的纵向运动导致了支架本体28的转动运动,因为第二臂不能运动。由于所述转动运动,第一臂12和第一活动触点61离开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运动。在臂12、14和支架本体28之间的铰链34、36实现了臂12、14相对支架本体28的转动运动的相反运动,因而臂12、14和活动触点61、62没有倾斜,这防止了翘曲。
通过能转动地支承的支架本体28可能的是,仅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持久地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熔焊,另一个活动触点61、62则还运动进入第二开关位置,这就是说断开了相应的开关触点,即使这在另一个开关触点中不再有可能。通过能转动的支承,一个活动触点在另一个活动触点熔焊的情况下可以返回到断开的状态中。当为了保护同一负载电路而在两个部位处使用接触器时,可能的是,总是仍能中断该负载电路。当然也可能的是,用接触器保护两个负载电路,但两个负载电路中仅一个被中断。
图3A、3B和3C示出了在闭合状态下、断开状态下或其中一个活动触点与主触点的熔焊状态下的双重接触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此时另一个活动触点是断开的。在这个实施例中,触点支架没有以能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因而术语“梁式装置”(英文“bararrangement”)可以直观地说明所述设计。为避免重复,说明书专注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
转子22包括:杆形的驱动元件24,该驱动元件在线圈内部运动;以及布置在该驱动元件上的触点支架26,该触点支架带有横向于纵轴线30延伸的支架本体28和第一和第二臂12、14,在该第一和第二臂处布置着第一或第二活动触点61、62。支架本体28与驱动元件24固定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臂12、14沿纵向能偏转地与支架本体28连接。在此,臂12、14被这样支承,使得它们能线性地偏转、特别是能拉出,但是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时,而不是在从第二位置转入第一位置时。这直观地表明,臂仅在驱动元件24朝着线圈20运动时才不必追随该驱动元件的运动。在驱动元件24离开线圈20运动时,臂12、14与驱动元件20一致地运动。这可以通过臂12、14与支架本体28经由滑动铰链71、72的连接达到。臂12、14的一个区域,例如轴颈形的端部区域74,可以布置在支架本体28中的衬套76内。在偏转时,所述区域至少部分从该衬套76移出。臂12、14具有弹簧78,该弹簧的弹簧力迫使臂12、14进入其未偏转的位置,因而臂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未移出位置中留在衬套76中,与支架本体28是否还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无关。
图3A示出了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第一开关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开关触点,在该第一开关状态下,活动触点61、62和主触点41、42、43、44没有持久地相互连接。驱动元件24处在其第一位置中。第一活动触点61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下,此时该第一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第二活动触点62同样处在第一开关状态下,此时第二活动触点导电地耦合到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无论是第一开关触点还是第二开关触点均是闭合的。
图3B示出了正常运行模式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开关触点。驱动元件24处在其第一位置中。通过使线圈20处于静止状态使转子22向下运动。触点支架26并且随该触点支架的活动触点61、62因此离开主触点41、42、43、44运动。因此第一活动触点61与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电绝缘并且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电绝缘。
图3C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或第四主触点43、44熔合,因而存在持久的连接。因此第二开关触点不再能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使线圈20处于静止状态,使转子22也在这个状态下向下运动。随支架本体28的纵向运动而来的是驱动元件24的纵向运动,该纵向运动也将臂和活动触点拉向这个方向。
不过由于在第二活动触点62与第三和/或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的持久的连接,第二臂14和第二活动触点62无法追随驱动元件24的平移运动。第二臂14被偏转。当支架本体26向下运动时,那么轴颈形的端部区域74部分被从衬套76拉出。当支架本体28并且随该支架本体的第一活动触点61朝着线圈20运动时,臂克服弹簧力地偏转。因此第一开关触点被断开,即使第二开关触点保持闭合。
当仅第一开关触点被熔焊时,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地出现上述效果。
实施例的特征是能组合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借助实施例的说明。更确切地说,本发明包括每个新的特征以及特征的每个组合,这尤其包含了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每个组合,即使这个特征或这些组合本身并未明确在权利要求或实施例中说明。
附图标记列表
2 壳体
12、14 臂
20 线圈
22 转子
24 驱动元件
26 触点支架
28 支架本体
30 轴线
32、34、36、71、72 铰链
41、42、43、44 主触点
50 腔室
61、62 活动触点
74 端部区域
76 衬套
78 弹簧
410、420、430、440 外部的接触区域
411、421、431、441 内部的接触区域
Claims (14)
1.继电器,包括
- 第一开关触点,其带有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及第一活动触点(61),
- 第二开关触点,其带有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及第二活动触点(62),其中,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一开关触点电绝缘,
- 致动器,其构造用于在活动触点(61、62)和主触点(41、42、43、44)没有持久地相互连接的正常运行模式中以如下方式使第一活动触点和第二活动触点(61、62)均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使致动器的驱动元件(24)从第一位置运动进入第二位置,
- 其中,第一活动触点(61)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导电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之间并且第二活动触点(61)在第一开关状态中导电地耦合到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之间,
- 其中,第一活动触点(61)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第一和第二主触点(41、42)电绝缘并且第二活动触点(62)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第三和第四主触点(43、44)电绝缘,
- 并且其中,致动器构造用于,在存在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的持久的连接的故障情况下,以如下方式使得另一个活动触点(61、62)从第一开关状态运动进入第二开关状态,即,驱动元件(24)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带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4)的触点支架(26)联接到所述驱动元件(24)上,所述第一活动触点(61)布置在第一臂处并且所述第二活动触点(62)布置在第二臂处,因而
- 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时,臂(12、14)耦合到所述驱动元件(24)的运动中,
- 并且在故障情况下,随着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的方向的过渡,臂(12、14)与所述驱动元件(24)的运动脱开,其中,所述活动触点(61、62)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持久连接地布置在臂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中时,所述驱动元件(24)和带有第一和第二臂(12、14)的触点支架(26)实施线性运动。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驱动元件(24)和其上布置着所述臂(12、14)的触点支架的支架本体(28)通过铰链(32)联接,因而它们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实施线性运动并且在故障情况下,所述支架本体(28)随所述驱动元件(24)的线性运动经历转动运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2、14)被这样支承,使得它们可以实施相对所述支架本体(28)的转动运动的相反运动。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2、14)分别通过转动铰链(34、36)与所述支架本体(28)联接。
7.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2、14)被这样支承,使得它们在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时能线性地偏转,但在从第二位置转入第一位置时则不能。
8.按照权利要求2、3或7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2、14)在故障情况下不追随或不完全追随所述驱动元件(24)的线性运动,其中,所述活动触点(61、62)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持久连接地布置在所述臂处。
9.按照权利要求2、3、7或8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1、12)以能拉出的方式与所述支架本体(28)联接。
10.按照权利要求2、3、7、8或9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臂(12、14)分别通过滑动铰链(71、72)与所述支架本体(28)联接。
11.按照权利要求2、3、7、8、9或10所述的继电器,其中,弹簧(78)对抗所述臂(12、14)的偏转。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带有线圈(20),其能从静止状态切换到导引电流的状态,其中,所述驱动元件(24)的位置取决于线圈(20)的状态。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带有气密的壳体腔室(50),在所述壳体腔室中布置着所述活动触点(61、62)。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由于其中一个主触点(41、42、43、44)与其中一个活动触点(61、62)通过开关火花熔焊而出现了故障情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20315.XA CN117133595A (zh) | 2017-12-21 | 2018-12-04 | 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7130985.3 | 2017-12-21 | ||
DE102017130985.3A DE102017130985B4 (de) | 2017-12-21 | 2017-12-21 | Relais |
PCT/EP2018/083503 WO2019120988A1 (de) | 2017-12-21 | 2018-12-04 | Relais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20315.XA Division CN117133595A (zh) | 2017-12-21 | 2018-12-04 | 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2892A true CN111712892A (zh) | 2020-09-25 |
Family
ID=6460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20315.XA Pending CN117133595A (zh) | 2017-12-21 | 2018-12-04 | 继电器 |
CN201880090069.4A Pending CN111712892A (zh) | 2017-12-21 | 2018-12-04 | 继电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20315.XA Pending CN117133595A (zh) | 2017-12-21 | 2018-12-04 | 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94673B2 (zh) |
JP (1) | JP7050155B2 (zh) |
CN (2) | CN117133595A (zh) |
DE (1) | DE102017130985B4 (zh) |
WO (1) | WO20191209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110919A1 (de) * | 2018-05-07 | 2019-11-07 | Tdk Electronics Ag | Schaltvorrichtung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31025A (en) * | 1946-09-27 | 1950-11-21 | Allen Bradley Co | Cushioned magnetic switch |
DE3506857A1 (de) * | 1985-02-27 | 1986-08-28 | W. Gruner GmbH Relaisfabrik, 7209 Wehingen | Elektrische schaltvorrichtung |
CN1134031A (zh) * | 1995-04-20 | 1996-10-23 | 沃尔夫冈·普里塞穆特 | 带有活动桥式触点的开关 |
CN1210354A (zh) * | 1997-08-22 | 1999-03-10 | 尹顿公司 | 控制电动机的装置和方法 |
FR2838556A1 (fr) * | 2002-04-10 | 2003-10-17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 | Appareil electrique interrupteur |
CN102568933A (zh) * | 2010-10-15 | 2012-07-11 | Ls产电株式会社 | 用于制造电磁开关的装置和方法 |
CN102612724A (zh) * | 2009-11-18 | 2012-07-25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对电路进行高功率开关的接触器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78162A (en) * | 1941-11-25 | 1945-06-12 | Ward Leonard Electric Co | Electric switch |
DE3432230A1 (de) | 1984-09-01 | 1986-03-13 | AKO-Werke GmbH & Co KG, 7988 Wangen | Wiedereinschaltsperre von relais bzw. kontaktanordnungen mit 2 schliesskontakten |
DE3509034A1 (de) * | 1985-03-13 | 1986-09-18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Anordnung zum abschalten von verbrauchern |
JP2812810B2 (ja) * | 1990-02-14 | 1998-10-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 |
US5680084A (en) * | 1994-11-28 | 1997-10-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Sealed contact devic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
US6084488A (en) * | 1998-04-03 | 2000-07-04 | Pass & Seymour, Inc. | Compact high current relay |
US6837729B2 (en) * | 2002-09-10 | 2005-01-04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tactor with improved bridge contact mechanism |
DE102004062269A1 (de) * | 2004-12-23 | 2006-07-13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icheren Betrieb eines Schaltgerätes |
US7868720B2 (en) | 2007-11-01 | 2011-01-1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dia | Hermetically sealed relay |
JP6048096B2 (ja) | 2012-11-30 | 2016-12-21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のガス封止方法 |
-
2017
- 2017-12-21 DE DE102017130985.3A patent/DE102017130985B4/de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04 CN CN202311320315.XA patent/CN11713359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2-04 WO PCT/EP2018/083503 patent/WO201912098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12-04 CN CN201880090069.4A patent/CN111712892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2-04 JP JP2020533651A patent/JP70501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04 US US16/956,406 patent/US1209467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31025A (en) * | 1946-09-27 | 1950-11-21 | Allen Bradley Co | Cushioned magnetic switch |
DE3506857A1 (de) * | 1985-02-27 | 1986-08-28 | W. Gruner GmbH Relaisfabrik, 7209 Wehingen | Elektrische schaltvorrichtung |
CN1134031A (zh) * | 1995-04-20 | 1996-10-23 | 沃尔夫冈·普里塞穆特 | 带有活动桥式触点的开关 |
CN1210354A (zh) * | 1997-08-22 | 1999-03-10 | 尹顿公司 | 控制电动机的装置和方法 |
FR2838556A1 (fr) * | 2002-04-10 | 2003-10-17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 | Appareil electrique interrupteur |
CN102612724A (zh) * | 2009-11-18 | 2012-07-25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对电路进行高功率开关的接触器组件 |
CN102568933A (zh) * | 2010-10-15 | 2012-07-11 | Ls产电株式会社 | 用于制造电磁开关的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20988A1 (de) | 2019-06-27 |
US20210012987A1 (en) | 2021-01-14 |
US12094673B2 (en) | 2024-09-17 |
DE102017130985A1 (de) | 2019-06-27 |
JP7050155B2 (ja) | 2022-04-07 |
CN117133595A (zh) | 2023-11-28 |
JP2021508149A (ja) | 2021-02-25 |
DE102017130985B4 (de) | 2021-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56489B1 (en) | Fully rated contact system having normally open contact and normally closed contacts | |
EP3293748B1 (en) | Improved contactor device for high current switching applications | |
JP7405853B2 (ja) | 負荷電流を誘導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するためのスイッチングデバイス | |
EP2442339B1 (en) | Contact assembly for vacuum interrupter | |
KR102537548B1 (ko) | 보조접점이 구비된 직류 릴레이 | |
CN111742386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1712892A (zh) | 继电器 | |
JP7518217B2 (ja) | コンタクタデバイス、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タクタデバイスを制御する方法 | |
CN112041962B (zh) | 开关装置 | |
CN114270461A (zh) | 开关装置 | |
CN112908781A (zh) | 电气开关设备及接触器设备 | |
EP3933867B1 (en) | Contactor devic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ntactor device | |
CN110754008B (zh) | 用于封装和中断电池的电力供应的设备 | |
EP4287444B1 (en) | Contactor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JP2024541178A (ja) | コンタクタデバイス及び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 | |
JP2024527677A (ja) | 車両用コンタクタ、車両の充電配電システム、充電スタンド及び車両 | |
JP5857239B2 (ja) | 高電圧用開閉装置 | |
KR20170009119A (ko) | 전자개폐장치 | |
KR20160121002A (ko) | 3절 링크 구조를 이용한 릴레이 | |
CN104412354A (zh) | 电开关装置和具有保护情况下的触头分离的开关该电开关装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