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776B -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776B
CN111711776B CN202010670317.1A CN202010670317A CN111711776B CN 111711776 B CN111711776 B CN 111711776B CN 202010670317 A CN202010670317 A CN 202010670317A CN 111711776 B CN111711776 B CN 111711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ing
back plate
plate
rear she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0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776A (zh
Inventor
刘军亭
胡灵超
陈伟雄
王玉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0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1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1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后壳和背板;所述后壳上至少设置有一组配合扣组件;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扣组件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组件;所述配合扣组件与所述配合孔组件的插合连接方向相同;所述配合扣组件与所述配合孔组件插合连接时,所述后壳罩设在所述配合扣组件和所述配合孔组件的连接处。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可以减少后壳上螺钉孔的设置,进而减少对产品外观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电视机作为家用物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者在选购的过程中,已经不只是关注其性能,也会更多的去查看其外观形态。
然而,现有的电视机后壳与背板之间多是通过螺钉进行锁固,从而使得电视机后壳的表面也会存在很多螺钉孔,影响电视机的美观。同时,在安装时,操作员需要将螺钉依次锁紧在后壳与背板上,从而降低的安装效率。因此,现有的电视机后壳与背板的连接方式存在影响产品外部形态的问题,且降低安装速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用以减少后壳上的螺钉孔,同时提高后壳的安装速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后壳和背板;
所述后壳上至少设置有一组配合扣组件;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扣组件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组件;
当所述配合扣组件与所述配合孔组件插合连接时,所述后壳罩设在所述配合扣组件和所述配合孔组件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扣组件包括插合板和第一加强筋,所述插合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交设置;
所述配合孔组件包括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配合槽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配合槽所在平面相交设置;
所述配合扣组件与所述配合孔组件插合连接时,所述插合板插合于所述第一配合槽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插合于所述第二配合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合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悬臂;
所述第一配合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悬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所述悬臂用于将所述插合板压在所述第一侧面处。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由所述悬臂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合板插入所述第一配合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扣组件还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分居于所述插合板两端;所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均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面板部及至少一第二面板部;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一一对应连接;相连接的所述第一面板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面板部所在平面相交设置;
所述配合孔组件包括连通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部上,所述第二配合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部上。
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
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所述的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后壳和背板,其中,后壳上设置有配合扣组件,背板上设置有与配合扣组件配合的配合孔组件;在将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连接时,后壳罩设在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的连接处。
从而,在将后壳安装在背板上时,可通过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实现插合连接,从而可以减少后壳上螺钉孔的设置,从而减少螺钉孔对电视机美观的影响。同时,后壳罩设在配合扣组件和配合孔组件的连接处,可对其进行遮挡,可避免用户看到。
另外,在安装时仅需要将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相互对准后,推动配合扣组件插入配合孔组件中即可实现连接,相对于拧螺丝可以节省装配时间,进而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一种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一种后壳与背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一种配合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一种配合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中一种配合扣组件与配合孔组件扣合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中B-B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后壳;11-后壳本体;12-第一外檐部;
2-背板;21-第一面板部;22-第二面板部;23-第二外檐部;
3-配合扣组件;31-第一遮光板;31a-第一遮光部;31b-第二遮光部;32-插合板;32a-第二导向部;33-第一加强筋;34-第二遮光板;35-第二加强筋;
4-配合孔组件;41-第一配合槽;41a-第一侧面;41b-第二侧面;42-第二配合槽;43-第一悬臂;43a-第一导向部;44-第二悬臂;45-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可用在显示屏中后壳与背板的安装,以减少显示屏后壳安装过程中螺钉的使用,进而减少螺钉孔对显示屏美观的影响,且可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后壳1和背板2;其中,后壳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配合扣组件3,背板2上设置有与配合扣组件3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组件4。配合孔组件4与配合扣组件3的数量相同,且配合孔组件4和配合扣组件3一一对应。实施例中,配合扣组件3的数量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参考产品尺寸、连接强度等要求进行设置。
使用中,背板2可通过胶粘、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显示屏的中框上,随后再将后壳1盖合于背板2的位置,将后壳1与背板2固定连接。
现有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在后壳上开设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后壳锁固在背板上,用户可可看到后壳上设置的螺钉孔,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影响产品的视觉效果。
而本实施例中,在后壳1上设置有配合扣组件3,在背板2上设置有配合孔组件4,通过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连接,可实现后壳1与背板2的连接,从而可减少后壳1与背板2的安装中螺钉的使用,减少后壳1上螺钉孔的设置。且在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连接时,后壳1罩设于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连接处,从而在后壳1的外部看不到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以避免连接结构影响到对应产品的美观。
安装中,将后壳1上配合扣组件3与背板2上配合孔组件4一一对应后,推动后壳1使配合扣组件3插合于配合孔组件4组件中,即可实现后壳1与背板2的连接。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锁固,可以减少装配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后壳1包括后壳本体11和第一外檐部12。具体的,后壳本体1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一外檐部12,从而使后壳1形成具有一侧开口的腔体。配合扣组件3设置于腔体内,且靠近第一外檐部12设置。安装时,四个第一外檐部12的远离后壳本体11的一端与背板2接触相抵。
以显示屏正放时的状态,定义后壳1中的四个第一外檐部12分别为:上外檐部、下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其中,上外檐部、下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中至少有一处设置有配合扣组件3。背板2上设置有与配合扣组件3一一对应的配合孔组件4。
优选地,至少在靠近上外檐部的地方设置有配合扣组件3,使后壳1的上外檐部上不必再设置螺钉孔。安装中,后壳1的上外檐部位置处,通过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连接,将上外檐部连接于背板2上,下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可通过螺钉锁紧在背板2上。从而,整体减少了后壳1上螺钉孔的数量,且当用户从显示屏上方俯瞰时,也看不到螺钉孔的存在,从而改善显示屏的美观。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靠近上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的位置均设置有配合扣组件3,其中所有配合扣组件3的朝向相同;相应的,上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处都可以不设置螺钉孔。在安装中,通过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连接,可以将上外檐部、左外檐部和右外檐部固定于背板2上,下外檐部可通过螺钉锁紧在背板2上,使螺钉孔仅存在于显示屏的底部,正常使用中,用户看不到后壳1上的螺钉孔,从而改善显示屏的整体外观效果。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后壳1的四个外檐部位置处均可采用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配合连接固定于背板2上。
本实施例中,以靠近上外檐部设置的配合扣组件3为例进行介绍。
实施例中,靠近上外檐部一侧至少设置有一组配合扣组件3,具体可根据后壳1的长度设置一组、两组、三组等数量的配合扣组件3。因配合扣组件3的结构均相同,以下对其进行择一介绍;对应的,对背板2上的配合孔组件4择一进行介绍。且多组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方向相同设置,从而在安装时,可同时将多组配合扣组件3与对应位置的配合孔组件4对齐放置,推动后壳1时可实现多组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同时插合连接,以节省装配效率。
如图4所示,配合扣组件3包括插合板32和第一加强筋33。第一加强筋33一端与后壳本体11连接,第一加强筋33由后壳本体11一端向靠近背板2的方向延伸设置。插合板32设置于第一加强筋33远离后壳本体11的一端,且插合板32平行于后壳本体11,即插合板32与第一加强筋33垂直相交设置。
配合扣组件3还包括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对称的分居于插合板32的两端,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与插合板32之间均留有间隙。且,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均与第一加强筋33平行设置。
第一遮光板31中相交的两侧边分别与后壳本体11和上外檐部相连。第二遮光板34中相交的两侧边分别与后壳本体11和上外檐部相连。从而,第一遮光板31、第二遮光板34及后壳1围成的一空间,插合板32和第一加强筋33位于该空间内。
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加强筋35,第二加强筋35平行于上外檐部设置。插合板32远离上外檐部的一侧作为插合端,第二加强筋35设置于插合板32靠近上外檐部的一侧,从而为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插合连接腾出空间,避免第二加强筋35影响到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配合连接。
第二加强筋35远离上外檐部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加强筋33和插合板32的侧边连接为一体,从而增强配合扣3的整体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33和第二加强筋35,可以使配合扣组件3中各部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配合扣组件3的强度,进而增强配合连接时的稳固性。同时,第一加强筋33和第二加强筋35设置,在注塑过程中方便走胶。
如图5和图6所示,背板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面板部21和第二面板部22。第二面板部22平行于后壳本体11设置;第一面板部21所在平面与第二面板部22所在的平面相交设置,且第一面板部21远离第二面板部22的一侧向远离第二面板部22中线的方向张开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面板部22的两侧均连接有一第一面板部21,两第一面板部21关于第二面板部22的中线呈对称结构,从而使背板2的横剖面呈现拱形结构,为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的连接提供空间。
两第一面板部21远离第二面板部2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外檐部23,第二外檐部23平行于第二面板部22设置。安装中,可通过胶粘、螺钉、铆钉等连接方式将第二外檐部23固定连接于显示屏的中框上,进而实现对背板2的安装。
在使用中,背板2也是竖向放置,其中一第一面板部21相对位于第二面板部22的上方,另一第一面板部21位于第二面板部22的下方。实施例中,配合孔组件4设置于上方的第一面板部21与第二面板部22的连接处,以方便配合扣组件3插合连接于配合孔组件4中。
使用中,为避免背板2远离后壳1一侧的光学模组产生的光线通过配合孔组件4向外界泄露,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板31和第二遮光板34均根据上方的第一面板部21和第二面板部22的延伸形状进行设置,以对通过配合孔组件4的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向后壳1外部的空间泄露。
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板31包括第一遮光部31a和第二遮光部31b;插合连接时,第一遮光部31a远离后壳本体11的一端面与背板2中第二面板部22贴合。第二遮光部31b远离上外檐部的一侧呈现与第一面板部21匹配的倾斜结构,从而在插合连接时,第二遮光部31b的倾斜结构与第一面板部21贴合。
第二遮光板34的结构与第一遮光板3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中,配合孔组件4包括第一配合槽41和第二配合槽42,其中第一配合槽41设置于第一面板部21上,第二配合槽42设置于第二面板部22上。第一配合槽41与第二配合槽42连通设置,从而使第二配合槽42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悬臂45,即第一悬臂43和第二悬臂44。第一配合槽41所在平面与第二配合槽42所在平面相交设置,从而,在水平方向上,使悬臂45处于第一配合槽41的一侧面。
如图7至图10所示,安装时,配合扣组件3中的插合板32插合于第一配合槽41中,第一加强筋33插合于第二配合槽42中。
第一配合槽4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插合板32的厚度;在插合板32插合于第一配合槽41后,第一配合槽41可对插合板32实现限位。第二配合槽42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加强筋33的厚度,从而,在第一加强筋33插合于第二配合槽42后,第二配合槽42可对第一加强筋33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实现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稳固的插合连接,避免出现松动。同时,尽量减小背板2上的开孔面积,可以保证背板2的整体强度不备破坏。
第一配合槽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1a和第二侧面41b,第二侧面41b靠近第二配合槽42设置,从而,悬臂45设置于第二侧面41b位置处。
当插合板32插合于第一配合槽41中时,悬臂45可以对插合板32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配合槽4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插合板32的宽度时,悬臂45可以将插合板32压在第一配合槽41的第一侧面41a上,从而实现对插合板32的进一步固定。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因后壳1和背板2一般都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将悬臂45靠近第一配合槽41的一端设置为活动端,悬臂45的活动端可以设置成向第一配合槽41的方向倾斜。在安装过程中,将插合板32插合于第一配合槽41中时,可将悬臂45向远离第一配合槽41的方向张开,进而使悬臂45具有一定的弹力作用于插合板32上,实现夹紧作用。
如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悬臂43靠近第一配合槽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43a,第一导向部43a由第一悬臂43一端向远离第一配合槽41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可在插合板32插入第一配合槽41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插合板32插入第一配合槽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32a,第二导向部32a可以是由插合板32端部经过切割形成的斜面;第二导向部32a与第一导向部43a的倾斜方向相同。在插合过程中,第一导向部43a和第二导向部32a相互配合,可以是插合板32顺利滑入到第一配合槽41中。
在安装过程中,将后壳1与背板2对位,同时使配合扣组件3与配合孔组件4对位,使插合板32对应第一配合槽41,使第一加强筋33对应第二配合槽42,随后再推动后壳1使配合扣组件3插入配合孔组件4中实现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后壳1的左外檐部和/或右外檐部也设置有一定数量的配合扣组件3时,背板2在对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面板部21和第二面板部22,以方便设置配合孔组件4,且为配合扣组件3和配合孔组件4的连接提供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后壳1与背板2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后壳1上螺钉孔的设置,减少对显示屏外观的影响。同时,配合扣组件3和配合孔组件4插合连接,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光学模组、中框、后壳1及背板2。其中,光学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中框及背板2围成的腔室内,后壳1罩设于背板2上,且后壳1与背板2之间通过配合扣组件3和配合孔组件4插合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或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上安装有支架,以方便对电视机进行放置或挂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和背板;
所述后壳上至少设置有一组配合扣组件,所述配合扣组件包括相交的插合板和第一加强筋,所述后壳包括后壳本体及第一外檐部,所述后壳本体与所述第一外檐部配合围成具有一侧开口的腔体,所述配合扣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中;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扣组件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组件,所述背板包括相交的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配合孔组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部上,所述第二配合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部上;
当所述配合扣组件与所述配合孔组件插合连接时,所述插合板插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插设于所述第二配合槽中,所述后壳罩设在所述配合扣组件和所述配合孔组件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悬臂;
所述第一配合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悬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所述悬臂用于将所述插合板压在所述第一侧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由所述悬臂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板插入所述第一配合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扣组件还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和所述第二遮光板分居于所述插合板两端;所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均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7.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
8.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
CN202010670317.1A 2020-07-13 2020-07-13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Active CN111711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0317.1A CN111711776B (zh) 2020-07-13 2020-07-13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0317.1A CN111711776B (zh) 2020-07-13 2020-07-13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776A CN111711776A (zh) 2020-09-25
CN111711776B true CN111711776B (zh) 2022-08-02

Family

ID=7254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0317.1A Active CN111711776B (zh) 2020-07-13 2020-07-13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17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95053U (zh) * 2017-06-08 2018-01-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后壳及后壳安装结构
CN207560193U (zh) * 2017-12-27 2018-06-2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259799B (zh) * 2018-01-16 2020-06-1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及电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776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71064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9088099B2 (en) Connector
CN108323138A (zh) 收发器模组
US79314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711776B (zh) 后壳与背板的连接结构、显示屏及电视机
JP2006332023A (ja) 挟持性能強化型電気コネクタ
WO2021093573A1 (zh) 电子设备
US20040180574A1 (en)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5494434U (zh) 一种显示器框架结构和显示器
CN115189173A (zh) Lc适配器
CN210638302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面盖组件
CN214501649U (zh) 一种空调器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US20130009527A1 (en) Cover device for fixing portion
CN212677267U (zh) 一种电视机
CN213399169U (zh) 一种投影仪外壳组件及投影仪
CN220085582U (zh) 背板组件及显示器
EP3629435B1 (en) Panel assembly and multigang panel
CN221469073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1327292U (zh) 显示器及医疗设备
CN216817752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219528668U (zh) 具有端盖结构的柜门封边拉手
CN221178121U (zh) 维护拆装结构及其所应用的显示屏
CN220857101U (zh) 稳定连接的单驱多连接的连接器
CN216214653U (zh) 连接件及电气设备
CN215408337U (zh) 一体化通风窗及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