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353A -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353A
CN111711353A CN202010552069.0A CN202010552069A CN111711353A CN 111711353 A CN111711353 A CN 111711353A CN 202010552069 A CN202010552069 A CN 202010552069A CN 111711353 A CN111711353 A CN 111711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oltage
reactive component
side inpu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2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353B (zh
Inventor
杜玉亮
李玉山
刘伟志
刘冰
刘洋
邱腾飞
刘阳
王江峰
陈嘉楠
郭碧霄
刘东辉
唐蕾
姚文革
宋术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Zong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Zong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Zong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010552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1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1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01R21/001Measuring real or reactive component; Measuring apparent energy
    • G01R21/003Measuring reactive compon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01R21/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by measuring current and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本申请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

Description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单相负荷,尤其是大功率牵引供电应用领域。近几年来,高速铁路车载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电子化,使得大功率单相整流器广泛应用在车载系统,根据经典单相瞬时电流控制理论,提高单相整流器功率因数需要预先测量或通过某种在线检测方法获得整流器输入电感,导致控制器设计需要依赖系统本身的硬件参数。并且,由于时间的推移或电流的增加输入电感值会变化,预知的电感值不可以直接应用在控制器参数设计中,电流对电感值的影响也增加了在线检测电感值的难度。输入电感值与预知值存在差异,使得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包括:
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包括:
相位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无功分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进一步地,所述无功分量确定模块包括:
无功电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电流无功分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包括: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误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包括:
初始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或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或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9为两电平单相整流器拓扑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瞬时电流控制方法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框图;
图13为现有技术中瞬时控制方法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提高单相整流器功率因数需要预先测量或通过某种在线检测方法获得整流器输入电感,导致控制器设计需要依赖系统本身的硬件参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11,所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101: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馈控制电路可以是现有的锁相环电路,接收到网侧输入电压Vs后,通过所述锁相环电路能够得到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sinwt和余弦相位信息coswt。
步骤S102: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可选的,将余弦相位信息coswt与网侧输入电流is相乘,然后经过5Hz的低通滤波器LPF,可以得到无功电流的一半幅值,再乘以2可以得到该无功电流的幅值,将得到的无功电流幅值乘以正弦相位信息sinwt可以得到网侧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将得到的无功分量乘以预设系数k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中所需要的电压无功分量uabq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能够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为了能够对调制信号进行修正,进而抵消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在本申请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201: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步骤S202: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可选的,将余弦相位信息coswt与网侧输入电流is相乘,然后经过5Hz的低通滤波器LPF,可以得到无功电流的一半幅值,再乘以2可以得到该无功电流的幅值,将得到的无功电流幅值乘以正弦相位信息sinwt可以得到网侧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将得到的无功分量乘以预设系数k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中所需要的电压无功分量uabq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本申请提供还一种基于上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3、图10以及图12,所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301: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可选的,根据网侧输入电压Vdc与预设参考电压Vdcref之间的电压差值Verror与电压环控制电路PI相乘得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Isref,再将改初始电流参考信号Isref与锁相环电路PLL计算得到的正弦相位信息sinwt相乘得到所述电流参考信号isref
步骤S302: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可选的,将电流参考信号isref与实际网侧输入电流is相减得到初始电流误差ierror,该初始电流误差值ierror通过电流环控制电路P后得到所述电压误差值△V。
步骤S303: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可选的,用网侧输入电压vs减去所述电压误差值△V后,再加上电压无功分量uabq便可得到单相整流器的电压调制信号
Figure BDA0002542912270000071
据此,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后续功率因数调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为了能够准确确定电流参考信号,在本申请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还可以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步骤S401: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步骤S402: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可选的,根据网侧输入电压Vdc与预设参考电压Vdcref之间的电压差值Verror与电压环控制电路PI相乘得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Isref,再将改初始电流参考信号Isref与锁相环电路PLL计算得到的正弦相位信息sinwt相乘得到所述电流参考信号isref
可以理解的是,图9为两电平单相整流器拓扑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瞬时电流控制方法框图,在现有技术中提高单相整流器功率因数需要预先测量或通过某种在线检测方法获得整流器输入电感,导致控制器设计需要依赖系统本身的硬件参数。并且,由于时间的推移或电流的增加输入电感值会变化,预知的电感值不可以直接应用在控制器参数设计中,电流对电感值的影响也增加了在线检测电感值的难度。输入电感值与预知值存在差异,使得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较低。
参见图13,图13为现有技术中瞬时控制方法的仿真波形示意图,可以看出在不含有输入电感两端电机计算模块时,单相整流器输入电压和电流存在明显的相角差,功率因数仅为0.981,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在传统单相瞬态电流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单相dq解耦模块检测到输入电流无功分量,将检测到的无功分量于系数k相乘,注入调制信号中。该控制方法取消了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在输入电感未知的条件下,根据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流对调制信号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调整信号在原调制信号上增加了无功分量,可以抵消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因此修正后的调制信号可以保证输入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较高。综上,该控制方法可以不用预知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也可以取消计算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又可以保证单相整流器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
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仿真波形示意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改进型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后,输入电压电流无明显相角差,输入功率因数由0.981提高至0.999,提高输入功率因数效果显著。
因此,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指示还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取消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
2、无功电流检测模块的引入,可以根据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流情况对调制信号进行实时调整,且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模块,实现简单。
3、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5,所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相位信息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无功分量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能够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为了能够对调制信号进行修正,进而抵消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在本申请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无功分量确定模块20包括:
无功电流确定单元21,用于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电流无功分量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7,所述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误差值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调制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为了能够准确确定电流参考信号,在本申请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30包括:
初始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31,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从硬件层面来说,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相整流器调制过度依赖输入电感的问题并显著提高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和所述单项整流器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存储器(memory)、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和所述单项整流器控制装置与核心业务系统、用户终端以及相关数据库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该逻辑控制器可以是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及移动终端等,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逻辑控制器可以参照实施例中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和单项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以及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和单项整流器控制装置的实施例进行实施,其内容被合并于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子设备、网络机顶盒、便携式计算机、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在实际应用中,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和单项整流器控制方法的部分可以在如上述内容所述的电子设备侧执行,也可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客户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限制等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中完成,所述客户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
上述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具有通信模块(即通信单元),可以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与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任务调度中心一侧的服务器,其他的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包括中间平台的服务器,例如与任务调度中心服务器有通信链接的第三方服务器平台的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可以包括单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装置的服务器结构。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600的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9100和存储器9140;存储器914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15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一实施例中,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9100中。其中,中央处理器910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控制:
步骤S101: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步骤S102: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可以与中央处理器9100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9100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功能。
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110、输入单元9120、音频处理器9130、显示器9160、电源9170。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96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5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图15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15所示,中央处理器9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9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96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9140,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息,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9100可执行该存储器9140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
输入单元9120向中央处理器9100提供输入。该输入单元912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源9170用于向电子设备9600提供电力。显示器9160用于进行图像和文字等显示对象的显示。该显示器例如可为LCD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
该存储器91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914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9140包括缓冲存储器91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91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9100执行电子设备9600的操作的流程。
存储器91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9143,该数据存储部91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存储器91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9144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通信模块9110即为经由天线9111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911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况相同。
基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通信模块9110,如蜂窝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模块等。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9130耦合到扬声器9131和麦克风9132,以经由扬声器9131提供音频输出,并接收来自麦克风9132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音频处理器913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9130还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9132能够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9131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和单项整流器控制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S101: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步骤S102: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网侧输入电压和反馈控制电路,确定出对应的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并基于该电压无功分量确定出调制电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进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相整流器输入电感两端电压计算模块,减小了单相整流器控制对电路硬件参数依赖性,无需预知或计算输入侧电感量,可以提高单相整流器输入功率因数,能够降低单相整流器输入无功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电。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包括:
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包括:
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5.一种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位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确定正弦相位信息和余弦相位信息;
无功分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正弦相位信息、所述余弦相位信息以及网侧输入电流,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和与所述电流无功分量对应的电压无功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分量确定模块包括:
无功电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余弦相位信息和所述网侧输入电流数值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确定所述网侧输入电流中的无功电流;
电流无功分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功电流的幅值与所述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得到所述网侧输入电流含有的电流无功分量。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装置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电压环控制电路以及正弦相位信息,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误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输入电流,确定电流误差值和与所述电流误差值对应的电压误差值;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侧输入电压、所述电压误差值和电压无功分量,确定调制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电压信号对单相整流器进行功率因数调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参考信号确定模块包括:
初始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网侧输入电压与预设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与电压环控制电路的数值乘积,确定初始电流参考信号;
电流参考信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参考信号和正弦相位信息的数值乘积,确定所述电流参考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步骤或权利要求3和4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无功分量检测方法的步骤或权利要求3和4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整流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52069.0A 2020-06-17 2020-06-17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11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2069.0A CN111711353B (zh) 2020-06-17 2020-06-17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2069.0A CN111711353B (zh) 2020-06-17 2020-06-17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353A true CN111711353A (zh) 2020-09-25
CN111711353B CN111711353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540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2069.0A Active CN111711353B (zh) 2020-06-17 2020-06-17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135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9749A (en) * 1979-05-13 1982-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ircuit having improved firing angle symmetry for ignition pulses in the control of a multipulse rectifier
GB0516827D0 (en) * 2005-08-17 2005-09-21 Turbo Genset Company The Ltd A controller for a parallel connected inverter
US20080151583A1 (en) * 2006-12-11 2008-06-26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Inverter apparatus
CN101420182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稳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41235A (zh) * 2009-12-29 2010-06-16 重庆大学 输出电压可控的降压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CN101951174A (zh) * 2010-09-11 2011-01-19 天津大学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pwm变换器恒频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2158106A (zh) * 2011-03-28 2011-08-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
CN102185513A (zh) * 2011-05-18 2011-09-1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61284A (zh) * 2012-07-02 2012-10-31 西安交通大学 单相二极管钳位三电平中点电位不平衡精确控制方法
CN104779648A (zh) * 2015-03-26 2015-07-15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d-q坐标的单相PWM整流器的优化控制
CN107528463A (zh) * 2017-09-04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单相pwm整流器的网侧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28592A (zh) * 2019-02-28 2019-05-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CN109742963A (zh) * 2018-12-12 2019-05-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脉冲整流器电网电压估算方法
CN110138228A (zh) * 2019-06-05 2019-08-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级联光伏固态变压器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9749A (en) * 1979-05-13 1982-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ircuit having improved firing angle symmetry for ignition pulses in the control of a multipulse rectifier
GB0516827D0 (en) * 2005-08-17 2005-09-21 Turbo Genset Company The Ltd A controller for a parallel connected inverter
US20080151583A1 (en) * 2006-12-11 2008-06-26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Inverter apparatus
CN101420182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稳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41235A (zh) * 2009-12-29 2010-06-16 重庆大学 输出电压可控的降压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CN101951174A (zh) * 2010-09-11 2011-01-19 天津大学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pwm变换器恒频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2158106A (zh) * 2011-03-28 2011-08-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
CN102185513A (zh) * 2011-05-18 2011-09-1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61284A (zh) * 2012-07-02 2012-10-31 西安交通大学 单相二极管钳位三电平中点电位不平衡精确控制方法
CN104779648A (zh) * 2015-03-26 2015-07-15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d-q坐标的单相PWM整流器的优化控制
CN107528463A (zh) * 2017-09-04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单相pwm整流器的网侧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42963A (zh) * 2018-12-12 2019-05-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相脉冲整流器电网电压估算方法
CN109728592A (zh) * 2019-02-28 2019-05-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CN110138228A (zh) * 2019-06-05 2019-08-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级联光伏固态变压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35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5556B (zh) 马达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56530B (zh) 移动终端的功耗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46154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78184A (zh) 关键帧动画的生成装置及方法
CN111736772A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存储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96791A (zh) 一种低音增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07738A (zh) 电力系统宽频振荡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09504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33519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11353B (zh) 单相整流器的无功分量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388112B (zh) 异常供应端断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33294A (zh) 日志归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1338905A (zh) 应用节点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097207A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谐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83252B (zh) 双馈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标幺方法及装置
CN111049444B (zh) 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89258A (zh) 辐射供电线路负荷承载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268821A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63532A (zh) 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50A (zh) 时频电磁方波信号的信噪比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4529175A (zh) 资源数据配置、处理方法、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067927A (zh) 中高频振荡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65119A (zh) 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882526B (zh) 面向风电场群有功无功调节能力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66698B (zh) 应用业务压力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