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0802A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0802A
CN111710802A CN202010606133.9A CN202010606133A CN111710802A CN 111710802 A CN111710802 A CN 111710802A CN 202010606133 A CN202010606133 A CN 202010606133A CN 111710802 A CN111710802 A CN 111710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polarized light
emitting
circularly pola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61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0802B (zh
Inventor
夏景成
刘俊哲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61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0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0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0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0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分子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材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增大左圆或右圆偏振光在显示面板发光比例,在不改变显示面板结构的同时增大显示装置亮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显示装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显示行业。
目前常见的OLED显示装置中由于设置了用于阻挡环境光反射的偏光结构,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自然光反射率的同时却部分阻挡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尤其是阻挡部分的圆偏振光,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经偏光结构的透过率低,从而影响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提高显示面板尤其是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经偏光结构的透过率,进一步提升OLED显示装置亮度,在节能降耗的情况下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分子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右螺旋排布方式排布,或者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左螺旋排布方式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金属有机配合物;
优选的,发光分子材料为在乙酰丙酮辅助配体上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所述发光分子材料的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的侧链上包括所述圆偏振光光敏基团,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中分子具有螺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包括聚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以及聚噻吩类电致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为侧链中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包括三苯胺基团及偶氮苯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及第一载流子层;
提供发光层预制浆料,发光层预制浆料中包含发光分子材料,发光分子材料中的分子包括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
蒸镀发光层预制浆料到第一载流子层上形成发光膜层,利用圆偏振光照射发光膜层以使发光分子成螺旋状排布,形成发光层;
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二载流子层及第二电极层。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光出射面,所述偏光结构包括在所述光出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和线偏振片;从所述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出射的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包括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分子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材料。发光层分子材料中分子成螺旋状排布则发光层工作时可发
出更多的左或右圆偏极光,通过提高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中左或右圆偏振光的比例,旨在提高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经偏光结构的透过率,进一步提升OLED显示装置亮度,在节能降耗的情况下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环境光以及OLED显示面板发光透过偏光结构的情形;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环境光以及OLED显示面板发光透过偏光结构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偏光结构-10;水平式线偏振片-11;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
OLED显示面板-2;发光器件层-20;第一电极层-21;电子载流层-22;电子注入层-221;电子传输层-222;发光层-23;空穴载流层-24;空穴传输层-241;空穴注入层-242;第二电极层-25;
环境光-30;左圆偏振光-31;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左圆偏振光-31a;右圆偏振光-32;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右圆偏振光-32a;水平线偏振光-33;垂直线偏振光-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为降低金属电极反射,OLED显示装置中通常会使用偏光片。OLED偏光结构主要包括线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当环境光透过水平式偏光片时,变为水平偏振光,水平偏振光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转变为(左或右)圆偏振光,(左或右)圆偏振光经OLED的金属电极反射后变为偏振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偏振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再经过上述的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后转变成为垂直偏振光,则垂直偏振光无法透过水平式偏光片,从而起到降低反射率的效果。
目前常见的OLED显示面板,发出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比例基本相当。因此在OLED显示装置中OLED显示面板搭配上述偏光结构使用时会对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中的左圆或者右圆偏振光进行阻挡,对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圆偏振光的利用率理论最大值在50%。实际的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通过上述偏光结构时透过率仅43%左右。因此带来OLED显示装置亮度不高,无法高效的利用OLED显示面板所发出的所有圆偏振光,为了提高OLED显示装置亮度需要额外加大了OLED显示装置工作时用电负荷和耗能。
请参照图1,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环境光以及OLED显示面板发光透过偏光结构的情形。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当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光结构10中的线偏振片为水平式线偏振片11时,环境光30经水平式线偏振片11起偏后入射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的光为水平线偏振光33,此处环境光30指上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入射到显示装置的自然光。水平线偏振光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偏振态发生改变,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出射到OLED显示面板2的光为圆偏振光,设此时为右圆偏振光,则该右圆偏振光经OLED显示面板2的金属电极层反射后转变为偏振态相反的左圆偏振光。左圆偏振光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偏振态发生改变,其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出射到水平式线偏振片11时左圆偏振光转变为垂直线偏振光34,垂直线偏振光34无法通过水平式线偏振片11,从而防止了环境光30在OLED显示面板2上的反射对OLED显示面板2显示效果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良影响如:用户在较强的环境光中因为环境光反射造成用户无法清楚看到OLED显示面板2显示的内容,反射光也容易伤害用户眼睛降低用户体验,同时OLED显示面板2需要更高的耗能以增强显示亮度克服环境光所带来的干扰。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环境光30在OLED显示面板2上的反射对OLED显示面板2带来的显示问题,在包含有OLED显示面板2的显示装置中设置上述偏光结构10。但是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中左圆偏振光以及右圆偏振光比例相当,两者各自占比约为50%。如图1中的上述偏光结构中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使得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右圆偏振光32a偏振态改变,其变为水平线偏振光33,水平线偏振光33可通过水平式线偏振片11,最终出射到外部环境中可被人眼捕获识别,因此此时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右圆偏振光32a可被利用。但是此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左圆偏振光31a经偏光结构中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变为垂直线偏振光34,垂直线偏振光34不能透过水平式线偏振片11,因此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左圆偏振光31a不能被用于显示,使得显示装置的发光亮度下降。同理,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使水平线偏振光33偏振态转变为左圆偏振光31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左圆偏振光31a可被利用,但是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右圆偏振光32a不可被利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是OLED显示面板2,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20,设置于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21、电子载流层22、发光层23、空穴载流层24以及第二电极层25,发光层23包括分子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材料。
在这些实施例中,电子载流层22包括电子注入层221以及电子传输层222。空穴载流层24包括空穴注入层242以及空穴传输层241。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2;还包含偏光结构,偏光结构设置在显示面板光出射面,偏光结构包括在光出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和线偏振片;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出射的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右螺旋排布方式排布,或者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左螺旋排布方式排布。
请参照图3,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为右螺旋排布方式排布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中右圆偏振光占比最大;调节该OLED显示面板2中偏光结构10使线偏振光可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转变为右圆偏振光时,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右圆偏振光32a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转变为偏振方向与显示装置的线偏振片偏振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可通过偏光结构中的线偏振片出射到显示装置外。此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中左圆偏振光占比变小,左圆偏振光31a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转变为偏振方向与显示装置的线偏振片偏振方向相垂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不可通过偏光结构中的线偏振片出射到显示装置外。请参照图1以及图3,但是由于此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中右圆偏振光占比多,右圆偏振光经偏光结构10后变成线偏振光出射到显示装置外,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图1表示的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发光透过偏光结构的情形;图3中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在偏光结构中透过率更强,从而显示装置在不改变现有偏光结构10的设置的情况下增强显示亮度,具有更好的显示效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为左螺旋排布方式排布时,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中左圆偏振光占比最大;当调节该OLED显示面板2中偏光结构10使线偏振光可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转变左圆偏振光时,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左圆偏振光32a经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后转变为偏振方向与显示装置的线偏振片偏正振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可通过偏光结构中的线偏振片出射到显示装置外。由此,提高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中左圆或右圆偏振光在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中的比例,可以使得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更多的被利用于显示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层材料的时候,其可作为发光层的客体材料。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在圆偏振光的照射诱导下带动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发光分子沿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螺旋状排布。发光分子材料的主体材料为常见的主体材料,比如可以是含咔唑基团的衍生物作为主体材料,常见的含咔唑基团的主体材料有4,4’-二(9-咔唑)联苯、4,4’-双(9-咔唑基)-2,2’-二甲基联苯等。OLED显示面板2发光时,发光分子的主体材料转移输出单线态激子和转移输出三线态激子给客体材料,客体材料负责发光,由于此时客体材料为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使用圆偏振光对客体材料进行照射后,其发光分子沿圆偏振光偏振方向进行螺旋状排布,发出的光为左或右圆偏振光,增大OLED显示面板2发光中左圆或者右圆偏振光的比例,增大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在显示装置的偏光结构10中的透过率,增大显示装置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金属有机配合物;
优选的,发光分子材料为在乙酰丙酮辅助配体上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衍生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当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当使用圆偏振光对包含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膜层进行照射后,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发光分子沿圆偏振光偏振方向进行螺旋状排布,发出的光为左或右圆偏振光,增大OLED显示面板2发光中左圆或者右圆偏振光的比例,增大OLED显示面板2发出的光在显示装置的偏光结构10中的透过率,增大显示装置亮度。
无论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还是发光分子材料的客体材料为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后,可无需添加其他手性添加剂或者诱导剂就可以使发光分子材料中的发光分子呈特定方向进行螺旋状排布,使得OLED显示面板发出更多左圆偏振光或右圆偏振光,避免掺杂其他手性添加剂或诱导剂对发光材料的电性以及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引入到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的侧链上,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中分子具有螺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包括聚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以及聚噻吩类电致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的,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为侧链中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包括三苯胺基团及偶氮苯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这些实施例中,三苯胺基团包含连接到中心氮原子的三个苯环,类似于螺旋桨的叶片。三苯胺基团为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当用圆偏振光作为光源,引入有三苯胺基团的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分子或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分子可以通过三苯胺基团部分的螺旋堆积来生成具有超分子手性的自组装聚集体。优选的,采用紫外圆偏振光对引入有三苯胺基团的发光材料中的分子进行照射,使发光材料中的分子依照紫外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螺旋方式排布。
在这些实施例中,三苯胺基团具有较高的空穴传输性能以及较好的溶解性能,可作为D型基团被引入到聚合物主链或侧基中。苯并噻二唑是一种低带隙电子传输单元。需要制备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为侧链中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时,可以用Suzuki偶合反应将三苯胺作为供电子体,苯并噻二唑作为吸电子体引入聚芴主链。
在这些实施例中,偶氮苯基团为芳香环通过氮氮双键连接而成,具有光学活性功能基团,在光或者热的作用下可以发生顺发异构变化。偶氮苯基团为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当圆偏振光尤其是圆偏振紫外光进行照射时,由于偶氮苯的光致取向特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偶氮苯基团即完成重排,形成与圆偏振紫外光方向一致的螺旋结构。
当偶氮苯基团引入到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的侧链中时,当偶氮苯基团发生重排时,在偶氮苯基团的带动下,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的主链也会随着偶氮苯发生重排,进而产生相同方向的分子螺旋结构,这是一个确定的过程。从分子排布方式来看,同样因为偶氮苯基团为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引入偶氮苯基团后无论是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还是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分子都在圆偏振光的诱导下成螺旋状排布。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21及第一载流子层;
提供发光层预制浆料,发光层预制浆料中包含发光分子材料,发光分子材料中的分子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
蒸镀发光层预制浆料到第一载流子层上形成发光膜层,利用圆偏振光照射发光膜层以使发光分子成螺旋状排布,形成发光层;
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二载流子层及第二电极层25。
在这些实施例中,圆偏振光为紫外圆偏振光,
照射时间范围优选的为[3min,10min],紫外圆偏振光对发光膜层照射预设时间,可以使得发光膜层中的发光分子具有充足的时间形成螺旋状排布,提高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左圆或右圆偏振光的比例。照射预设时间后,发光分子的螺旋状排布被固化,当圆偏振光不再照射到发光膜层时,发光分子仍然呈螺旋状排布。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时,第一载流子层为电子载流层,包含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此时第二电极层为阳极层时,第二载流子层为空穴载流层,包含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第一电极层也可以是阳极层,此时层排布与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时相对,此处不再赘述。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2;偏光结构10,偏光结构10设置在显示面板光出射面,偏光结构包括在光出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线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发光分子材料中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具体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内容,这些实施例仅仅用于阐述性说明,因为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除非另有声明,一下实施例中所报道的所有份、百分比、和比值都是基于重量计,而且实施例中使用的所有试剂都是可以商购获得或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合成获得,并且可直接使用而无需进一步处理,以及实施例中使用的仪器均可商购获得。
下面为发光层预制浆料中发光分子材料的制备:
一、具体实施例中引入有三苯胺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原料包括:4,4’-二溴-4”-甲基三苯胺、苯硼酸、溴代苯、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四丁基胺六氟磷酸盐,醋酸钯,四乙基氢氧化铵,甲苯以及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二基)-9,9-二辛基芴。
配置预混剂,预混剂中包含有4,4’-二溴-4”-甲基三苯胺、2,7-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二基)-9,9-二辛基芴、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醋酸钯、四丁基胺六氟磷酸盐,上述物质的质量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引入三苯胺基团的多少自行调配;
将甲苯、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依次加入上述预混剂中得到反应原料液;
将反应原料液放在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装置中,并对该反应装置进行抽真空通氮气处理,调节温度使该反映装置温度稳定在T附近,T取值范围是[85℃,95℃],反应4小时后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苯硼酸再反应两小时;再加入溴代苯,再用过量的甲醇沉淀、真空烘干,获得引入有三苯胺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产品。
二、具体实施例中引入有偶氮苯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通过4-硼酸偶氮苯与溴代苯并噻二唑衍生物通过铃木偶联反应在引入偶氮苯基团获得侧链上具有偶氮苯基团的苯并噻二唑的衍生物前体物质,再基于该前体物质合成引入有偶氮苯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
三、具体实施例中乙酰丙酮辅助配体上引入三苯胺基团的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S01:制备三苯胺基团主配体:将20mmol 4-硼酸三苯胺与1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80mmol碳酸钠加入100mL三颈瓶中。向三颈瓶中注入45mL四氢呋喃和15mL水的混合溶剂,搅拌滴入20mmol溴吡啶回流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干四氢呋喃,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取有机相。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的展开剂极性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含三苯胺基团的主配体。
步骤S02:制备氯桥化合物:取步骤S01中制备得到的2.2mmol主配体与1.0mmol三氯化铱溶解于15mL乙二醇二乙醚和5mL水的混合溶剂中,110℃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体系中有黄绿色固体析出,过滤,洗涤,烘干,得相应的氯桥化合物。
步骤S03:取0.5mmol氯桥化合物和1.1mmol辅助配体溶解于12mL乙二醇二乙醚中,氮气氛120℃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冷却后减压蒸除溶剂,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的展开剂极性柱层析分离,得相应的粗产品铱配合物。再经过真空梯度升华提纯。辅助配体可以为乙酰丙酮或双二苯基膦酰亚胺等,此具体实施例中辅助配体选用乙酰丙酮。
四、具体实施例中乙酰丙酮辅助配体上引入偶氮苯基团的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S01:制备偶氮苯基团主配体:将20mmol 4-硼酸硼酸偶氮苯与1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80mmol碳酸钠加入100mL三颈瓶中。向三颈瓶中注入45mL四氢呋喃和15mL水的混合溶剂,搅拌滴入20mmol溴吡啶回流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干四氢呋喃,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取有机相。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的展开剂极性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含硼酸偶氮苯基团的主配体。
步骤S02:制备氯桥化合物:取步骤S01中制备得到的2.2mmol主配体与1.0mmol三氯化铱溶解于15mL乙二醇二乙醚和5mL水的混合溶剂中,110℃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体系中有黄绿色固体析出,过滤,洗涤,烘干,得相应的氯桥化合物。
步骤S03:取0.5mmol步骤S02制得的氯桥化合物和1.1mmol辅助配体溶解于12mL乙二醇二乙醚中,氮气氛120℃反应12小时至24小时。冷却后减压蒸除溶剂,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的展开剂极性柱层析分离,得相应的粗产品铱配合物。再经过真空梯度升华提纯。辅助配体可以为乙酰丙酮或双二苯基膦酰亚胺等,此具体实施例中辅助配体选用乙酰丙酮。
在具体实施例中使用keithley作为电源,CS2000或PR655作为光谱进行检测显示装置亮度。
显示面板的制备包括:
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及第一载流子层;
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对应的发光分子材料,并形成包含发光分子材料发光层预制浆料;
蒸镀发光层预制浆料到第一载流子层上形成发光膜层,利用紫外圆偏振光照射发光膜层5min,以使发光分子成螺旋状排布,形成发光层;
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二载流子层及第二电极层。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时,第一载流子层为电子载流层,包含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此时第二电极层为阳极层时,第二载流子层为空穴载流层,包含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第一电极层也可以是阳极层,此时层排布与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时相对,此处不再赘述。
本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偏光结构,偏光结构设置在显示面板光出射面,偏光结构包括在光出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线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长波片;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表1: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561105580000131
Figure BDA0002561105580000141
表2: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56110558000014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证实,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金属有机配合物,或,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时,都可以使得显示面板尤其是OLED显示面板中发出的左圆或者右圆偏振光占比提升,调节显示装置中偏光结构使得从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出射的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发光层中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相同,就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亮度,显示亮度最高提升约10%。
偶氮苯基或三苯胺引入到发光分子材料,偶氮苯基或三苯胺在分子中的质量占比在[0~10%]范围内时,引入圆偏振光光敏基团越多,显示装置亮度提高更多。
本发明可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分子成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右螺旋排布方式排布,或者所述螺旋状排布的发光分子均为左螺旋排布方式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分子材料包括具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金属有机配合物;
优选的,所述发光分子材料为在乙酰丙酮辅助配体上引入所述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铱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所述发光分子材料的分子中引入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的侧链上包括所述圆偏振光光敏基团,所述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中分子具有螺旋结构。
7.根据权利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包括聚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以及聚噻吩类电致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为侧链中引入所述圆偏振光光敏基团的9,9-二正辛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衍生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振光光敏基团包括三苯胺基团及偶氮苯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及第一载流子层;
提供发光层预制浆料,所述发光层预制浆料中包含发光分子材料,所述发光分子材料中的分子包括有圆偏振光光敏基团;
蒸镀发光层预制浆料到所述第一载流子层上形成发光膜层,利用圆偏振光照射所述发光膜层以使发光分子成螺旋状排布,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二载流子层及第二电极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光出射面,所述偏光结构包括在所述光出射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和线偏振片;
从所述四分之一波长波片出射的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螺旋状排布的分子螺旋方向相同。
CN202010606133.9A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10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6133.9A CN111710802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6133.9A CN111710802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0802A true CN111710802A (zh) 2020-09-25
CN111710802B CN111710802B (zh) 2023-09-19

Family

ID=7254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6133.9A Active CN111710802B (zh) 2020-06-29 2020-06-2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08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3422A1 (en) * 2001-12-12 2003-07-31 Chen Jian Ping [5]-helicene and dibenzofluorene materials for use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587342A (zh) * 2004-07-09 2005-03-02 复旦大学 一类含有螺旋芴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
KR20110037899A (ko) * 2009-10-05 2011-04-13 메디소스플러스(주) 유기 태양 전지 발광층의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태양 전지
CN107623079A (zh) * 2017-10-31 2018-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基板和装置
CN109053729A (zh) * 2018-07-23 2018-12-21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12915A (zh) * 2020-04-01 2020-06-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层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电致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3422A1 (en) * 2001-12-12 2003-07-31 Chen Jian Ping [5]-helicene and dibenzofluorene materials for use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587342A (zh) * 2004-07-09 2005-03-02 复旦大学 一类含有螺旋芴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
KR20110037899A (ko) * 2009-10-05 2011-04-13 메디소스플러스(주) 유기 태양 전지 발광층의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태양 전지
CN107623079A (zh) * 2017-10-31 2018-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基板和装置
CN109053729A (zh) * 2018-07-23 2018-12-21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12915A (zh) * 2020-04-01 2020-06-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层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电致发光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0802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o et al. Bridging small molecules to conjugated polymers: efficient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with a methyl‐substituted phenylene linker
Liu et al.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 Single Polymer System: Improved Performance by Means of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Red‐Shifted Luminescence of the Blue‐Light‐Emitting Species
Wu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iro-linked poly (terfluorene): a blue-emitting polymer with controlled conjugated length
Wang et al. π‐stacked donor–acceptor dendrim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Tseng et al. Stable organic blue-light-emitting devices prepared from poly [spiro (fluorene-9, 9 ‘-xanthene)]
JP5588484B2 (ja) ジベンゾシロール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iu et al. Supramolecular π− π stacking pyrene-functioned fluorenes: toward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able small molecule blue and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TW201736336A (zh) 有機電子材料、有機電子元件及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WO2003091355A2 (en) Solution-processable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Chen et al. White electroluminescent single‐polymer achieved by incorporating three polyfluorene blue arms into a star‐shaped orange core
Lo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white‐light single polyfluorenes with high‐molecular weight by click reaction
JP5732042B2 (ja) 有機発光材料および素子
KR20120104184A (ko) 전계 발광 물질 및 장치
Wang et al. Tunable charge transfer effect in poly (spirobifluorene) 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rich side chains
Zhu et al. Whit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Star‐Shaped Polymers with an Orange Dendritic Phosphorescent Core
C Grimsdale In search of stable blue emission from phenylene-based conjugated polymers
Fu et al. Zn 2 Yb-Grafted and star-shaped metallopolymers for efficient near-infrared (NI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s)
CN107759774B (zh) 主链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的d-a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halke et al. Novel methoxy spirobifluorene and alkyl substituted diphenylacene based organic blue light emitting polymers for application in organic electronics
Wa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white emission from UV-driven hybrid LEDs through down-conversion of arylmaleimide-based branched polymers
Wang et al. Stable and good color purity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random fluorene/spirofluorene copolymers doped with iridium complex
CN111710802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86712B (zh) 一种电致发光单体、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g et al. Effect of alkyl side chain length o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performance of blue light-emitting poly (fluorene-co-dibenzothiophene-S, S-dioxide)
Zhang et al. Phosphorescent chelating polyelectrolytes and their neutral precursor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s, phot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