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6123A -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6123A
CN111706123A CN202010353945.7A CN202010353945A CN111706123A CN 111706123 A CN111706123 A CN 111706123A CN 202010353945 A CN202010353945 A CN 202010353945A CN 111706123 A CN111706123 A CN 111706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shelter
air
shelter bod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39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彪
朱敏
朱伟龙
李晓
杨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gnan Aerospac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ngnan Aerospac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ngnan Aerospac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ngnan Aerospac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39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6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6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61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2Tents combined or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 E04H15/10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 E04H15/14Ventil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8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8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 E04H15/52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parallelogram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56Fl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包括方舱本体、负压舱体和通道装置;所述方舱本体上不设或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所述方舱本体的未设容置腔的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所述通道装置包括柔性包覆物、支撑架、伸缩架、伸缩装置、锁止装置和地板;所述支撑架位于通道装置两端,用于支撑包覆物以形成人员通行的通道;所述伸缩架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支撑架上枢接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伸缩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相背的侧端面上设有锁止装置;所述负压舱体与所述方舱本体相连,所述负压舱体内设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本发明能够为传染病的治疗防控提供具有负压功能的方舱,且方舱之间可通过通道装置进行扩展。

Description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舱医院,具体涉及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背景技术
方舱医院(Module Hospital)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移动医疗平台。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典型的移动医院以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及运力等为主要组成,依托成套的装备保障完成伤病员救治等任务。
综合来看,国内外方舱医院大多是为自然灾害、局部战争等提供现场医疗服务,不具备传染病的隔离及救治功能;德国的“移动式医院系统”针对传染病隔离及救治,但不具有负压功能;方舱与方舱之间的连接通道多为临时搭建的简单通道,或者为定长通道,不具有伸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通过设置集空调、新风、循环风为一体的负压系统、可伸缩的通道装置及可扩展的方舱本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包括方舱本体、负压舱体和通道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方舱本体上不设容置腔,其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或者,所述方舱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其余侧部上不设通道连接口;或者,所述方舱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未设容置腔的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
所述容置腔和通道连接口上设有锁止孔;
所述通道装置包括柔性包覆物、支撑架、伸缩架、伸缩装置、锁止装置和地板;所述支撑架位于通道装置两端,用于支撑包覆物以形成人员通行的通道;所述伸缩架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支撑架上枢接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伸缩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相背的侧端面上设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与锁止孔相配合实现通道装置与方舱本体之间的对接和分离;所述通道装置收缩后完全容置于方舱本体的容置腔内;
所述负压舱体与所述方舱本体相连,所述负压舱体内设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由送风风机将外部环境新风经过初效过滤、中效过滤、亚高效过滤后的送至方舱本体内,所述循环风系统由循环风风机将方舱本体内的空气经回风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回至方舱本体内,所述排风系统将方舱本体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向外部环境进行高空排放。
优选的,所述负压舱体包括设备平台和降噪设备间,所述降噪设备间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相分隔开;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外机设于设备平台上、与空调外机相连的空调内机舱室设于降噪设备间内,所述新风系统设于设备平台上,所述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设于降噪设备间内。
优选的,所述负压舱体的送风过滤效率≥99.9%@0.3μm、排风过滤效率≥99.99%@0.3μm~0.5μm,所述负压舱体使方舱本体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系统和所述排风系统均设于降噪设备间内,且二者呈上下叠装设置;所述循环风系统的第一排风管道接口和所述排风系统的第二排风管道接口均设于负压舱体的后端;所述新风系统设有第三排风管道接口,所述第三排风管道接口设于负压舱体的侧壁上;所述空调外机通过管路与第四排风管道接口相连,所述第四排风管道接口设于负压舱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呈前后布置的净化腔室和回风腔室,所述空调内机舱室设于净化腔室的后端,所述回风腔室设于净化腔室的前端,所述循环风系统的循环风风机设于空调内机舱室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新风系统设于设备平台上且位于空调外机的一侧,所述新风系统通过管路与降噪设备间联通;所述新风系统与降噪设备间的联通处设有气流阀门,新风系统开启时气流阀门开启,新风系统关闭时气流阀门关闭。
优选的,所述锁止装置包括电磁铁和锁舌,所述锁舌上设有弹性装置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吸附锁舌并使得锁舌处于收起状态;所述锁舌在弹性装置和电磁铁的作用下卡入或退出设于方舱本体上的锁止孔。
优选的,所述锁止孔上设有与锁舌相匹配的锁口。
优选的,所述包覆物为外覆帐篷布,所述外覆帐篷布完全包覆所述通道装置。
优选的,所述地板为逐节伸缩式地板,每节地板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通道装置伸展开后地板从方舱本体地板下伸出,为行走人员提供硬质通道地板;所述通道装置收缩后,地板收置于方舱本体地板的下方。
本发明中,负压舱体实现了集空调、新风和循环风为一体的负压系统一体化设计,为方舱本体提供气温控制、新风、循环风,并能够满足传染病治疗防控的要求;循环风系统将方舱本体的内循环风系统与空调内机进行集成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开启或关闭制冷/制热功能;新风系统可将经过净化后的室外空气输入到方舱本体中;排风系统不间断工作,将方舱本体内空气排向室外以保证方舱本体内的负压,排向室外的空气经过过滤后可达到无害化排放;通过将降噪设备间设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相分隔开,可以避免降噪设备间内的回风气流进入到新风系统中;同时,将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循环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控制装置进行集中联控。
本发明中,通道装置运输时,可收缩容置于方舱本体的容置腔中;当通道装置与方舱本体对接时,伸缩架和伸缩装置进行伸展运动,支撑架逐渐分开并与对侧的方舱本体逐渐对接,包覆物在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下逐渐展开并形成用于人员通行的通道;当支撑架与方舱本体完全对接后,锁止装置将通道装置与方舱本体锁死,伸缩装置同时停止伸展,伸缩架形成地板铺设的支撑面,并于其上铺设地板从而为人员通行提供通道地板。本发明的方舱连接通道采用交叉式伸缩骨架,外覆帐篷布,可以大行程伸缩;在支撑架上预留带自锁功能的锁止装置,可与对接端的方舱本体的通道连接口进行对接,锁止装置采用电磁铁和弹性装置控制锁舌,能够安全锁紧和快速分离;通道装置在收缩状态下能够完全收置于方舱本体的容置腔内,不超出方舱本体的侧端面;地板采用逐节伸缩式地板,可从方舱本体的下部伸出,为行走人员提供硬质通道地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负压方舱舱体,其形成集空调、新风、循环风为一体的负压系统,能够有效满足传染病防控、救治的需要,且具有负压功能,可以为自然灾害、局部战争、传染病防治等提供有效地作业场所。本发明的通道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的优点;收置于容置腔内便于与方舱本体一体运输,机动性较好;能够为方舱本体提供可伸缩的连接通道,便于方舱医院的快速搭建并满足传染病防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方舱本体与负压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负压舱体的设备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负压舱体的降噪设备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方舱本体与通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通道装置的伸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锁止装置进行锁止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锁止装置进行解锁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方舱本体,2、负压舱体,3、设备平台,4、降噪设备间,5、空调系统,51、空调内机舱室,52、空调外机,6、新风系统, 7、循环风系统,71、净化腔室,72、回风腔室,8、排风系统,81、第一排风管道接口,82、第二排风管道接口,83、第三排风管道接口,84、第四排风管道接口,9、气流阀门,1、方舱本体,100、通道装置,101、包覆物,102、支撑架,103、伸缩架,104、伸缩装置,105、锁止装置,1051、电磁铁,1052、锁舌,106、锁止孔,1061、锁口,107、容置腔,108、通道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包括方舱本体1、负压舱体2和通道装置100,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方舱本体1上不设容置腔107,其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所述方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107,其余侧部上不设通道连接口108;或者,所述方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107,未设容置腔107的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
所述容置腔107和通道连接口108上设有锁止孔106;
所述通道装置100包括柔性包覆物101、支撑架102、伸缩架103、伸缩装置104、锁止装置105和地板;所述支撑架102位于通道装置100两端,用于支撑包覆物101以形成人员通行的通道;所述伸缩架103枢接于所述支撑架 102之间,所述支撑架102上枢接伸缩装置104,所述伸缩装置104的另一端与伸缩架1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02相背的侧端面上设有锁止装置105,所述锁止装置105与锁止孔106相配合实现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之间的对接和分离;所述通道装置100收缩后完全容置于方舱本体1的容置腔107 内;
所述负压舱体2与所述方舱本体1相连,所述负压舱体2内设置空调系统 5、新风系统6、循环风系统7和排风系统8;所述新风系统6由送风风机将外部环境新风经过初效过滤、中效过滤、亚高效过滤后的送至方舱本体1内,所述循环风系统7由循环风风机将方舱本体1内的空气经回风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回至方舱本体1内,所述排风系统8将方舱本体1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向外部环境进行高空排放。
定义:以图2所示方向为基准,设定:图示向下为前、图示向上为后,垂直于幅面并朝向幅面为下,垂直于幅面并远离幅面为上。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方舱本体1上不设容置腔107,其四个侧部中,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两个相邻的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两个相对的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相邻的三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四个侧部上均设有通道连接口108。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方舱本体1的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107,与设有容置腔107的侧部相邻的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与设有容置腔107的侧部相对的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与设有容置腔107 的侧部相邻的两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或者与设有容置腔107的侧部相邻和相对的三个侧部上均设有通道连接口108。
进一步的,参照图5、6所示,所述伸缩架103为交叉式伸缩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104为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负压舱体2实现了集空调、新风和循环风为一体的负压系统一体化设计,为方舱本体1提供气温控制、新风、循环风,并能够满足传染病治疗防控的要求;循环风系统7将方舱本体1的内循环风系统与空调内机进行集成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开启或关闭制冷/制热功能;新风系统可将经过净化后的室外空气输入到方舱本体1中;排风系统8不间断工作,将方舱本体1 内空气排向室外以保证方舱本体1内的负压,排向室外的空气经过过滤后可达到无害化排放;通过将降噪设备间4设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3相分隔开,可以避免降噪设备间4内的回风气流进入到新风系统6中。
本实施例中,方舱本体1可在容置腔107和/或通道连接口108处与通道装置100相连接,从而进行通道的扩展;通道装置100运输时,可收缩容置于方舱本体1的容置腔107中;当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对接时,伸缩架 103和伸缩装置104进行伸展运动,支撑架102逐渐分开并与对侧的方舱本体 1逐渐对接,包覆物101在支撑架102的支撑作用下逐渐展开并形成用于人员通行的通道;当支撑架102与方舱本体1完全对接后,锁止装置105将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锁死,伸缩装置104同时停止伸展,伸缩架103形成地板铺设的支撑面,并于其上铺设地板从而为人员通行提供通道地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负压舱体2包括设备平台3和降噪设备间4,所述降噪设备间4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3相分隔开;所述空调系统5的空调外机52设于设备平台3上、与空调外机52相连的空调内机舱室51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所述新风系统6设于设备平台3上,所述循环风系统7和排风系统8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5的功率不小于20Kw。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系统8实行变排风量控制,依据设定压差值,控制排风风机的排量。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5、新风系统6、循环风系统7和排风系统8的控制装置进行集中联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负压舱体2的送风过滤效率≥99.9%@0.3 μm、排风过滤效率≥99.99%@0.3μm~0.5μm,所述负压舱体2使方舱本体 1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
本实施例中,送风过滤效率、排风过滤效率能够有效满足传染病防控治疗的要求;方舱本体1与外部环境形成负压,可以保证方舱内处于负压环境中,负压差的设定能够有效满足传染病防控治疗的要求。
实施例4: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循环风系统7 和所述排风系统8均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且二者呈上下叠装设置;所述循环风系统7的第一排风管道接口81和所述排风系统的第二排风管道接口82均设于负压舱体2的后端;所述新风系统6设有第三排风管道接口83,所述第三排风管道接口83设于负压舱体2的侧壁上;所述空调外机52通过管路与第四排风管道接口84相连,所述第四排风管道接口84设于负压舱体的侧壁上。
实施例5: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4所示,所述循环风系统7包括呈前后布置的净化腔室71和回风腔室72,所述空调内机舱室51设于净化腔室71 的后端,所述回风腔室72设于净化腔室71的前端,所述循环风系统7的循环风风机设于空调内机舱室51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在循环风系统7的净化腔室71的后端设置空调内机舱室51,并将循环风系统7的循环风风机设于空调内机舱室51的后端,利用循环风风机将负压舱体2内的空气吸入净化腔室71内过滤净化,并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一排风管道接口81排出、部分气体通过回风腔室72进入负压舱体2内;当空调外机52开启后,气流经空调内机舱室51的热交换板制冷或制热后被净化腔室71过滤净化,然后经回风腔室72进入负压舱体2内,热交换过程中的尾气从第一排风管道接口81排出。
实施例6: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2、3所示,所述新风系统6设于设备平台3上且位于空调外机52的一侧,所述新风系统6通过管路与降噪设备间4联通;所述新风系统6与降噪设备间4的联通处设有气流阀门9,新风系统6开启时气流阀门9开启,新风系统6关闭时气流阀门9关闭。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流阀门9并设置气流阀门9的开闭与新风系统6 的开闭相一致,从而能够避免降噪设备间4内的回风气流进入到新风系统中。
实施例7: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7、8所示,所述锁止装置105包括电磁铁1051和锁舌1052,所述锁舌1052上设有弹性装置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所述电磁铁1051通电后吸附锁舌1052并使得锁舌1052 处于收起状态;所述锁舌1052在弹性装置和电磁铁1051的作用下卡入或退出设于方舱本体1上的锁止孔106。
本实施例中,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连接时,锁舌1052处于弹出状态并随着伸缩架103和伸缩装置104的伸展逐渐进入位于方舱本体1上的锁止孔106内;当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完全对接后,锁舌1052与锁止孔106 卡死,从而锁死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分离时,电磁铁1051通电从而吸附锁舌1052,锁舌1052处于收起状态并随着伸缩架103和伸缩装置104的收缩而逐渐退出锁止孔106,当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完全分离后,电磁铁1051断电,锁舌1052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
实施例8: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7、8所示,所述锁止孔106上设有与锁舌1052相匹配的锁口1061。
本实施例中,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连接时,锁舌1052处于弹出状态并随着伸缩架103和伸缩装置104的伸展逐渐进入位于方舱本体1上的锁止孔106内;当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完全对接后,锁舌1052弹入锁止孔 106内的锁口1061中,从而锁死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通道装置100 与方舱本体1分离时,电磁铁1051通电从而吸附锁舌1052,锁舌1052处于收起状态从而从锁口1061中退出并随着伸缩架103和伸缩装置104的收缩而逐渐退出锁止孔106,当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完全分离后,电磁铁1051 断电,锁舌1052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
实施例9: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包覆物101为外覆帐篷布,所述外覆帐篷布完全包覆所述通道装置100。
实施例10: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地板为逐节伸缩式地板,每节地板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通道装置100伸展开后地板从方舱本体1地板下伸出,为行走人员提供硬质通道地板;所述通道装置100收缩后,地板收置于方舱本体1地板的下方。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包括方舱本体(1)、负压舱体(2)和通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舱本体(1)上不设容置腔(107),其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或者,所述方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107),其余侧部上不设通道连接口(108);或者,所述方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容置腔(107),未设容置腔(107)的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有通道连接口(108);
所述容置腔(107)和通道连接口(108)上设有锁止孔(106);
所述通道装置(100)包括柔性包覆物(101)、支撑架(102)、伸缩架(103)、伸缩装置(104)、锁止装置(105)和地板;所述支撑架(102)位于通道装置(100)两端,用于支撑包覆物(101)以形成人员通行的通道;所述伸缩架(103)枢接于所述支撑架(102)之间,所述支撑架(102)上枢接伸缩装置(104),所述伸缩装置(104)的另一端与伸缩架(1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02)相背的侧端面上设有锁止装置(105),所述锁止装置(105)与锁止孔(106)相配合实现通道装置(100)与方舱本体(1)之间的对接和分离;所述通道装置(100)收缩后完全容置于方舱本体(1)的容置腔(107)内;
所述负压舱体(2)与所述方舱本体(1)相连,所述负压舱体(2)内设置空调系统(5)、新风系统(6)、循环风系统(7)和排风系统(8);所述新风系统(6)由送风风机将外部环境新风经过初效过滤、中效过滤、亚高效过滤后的送至方舱本体(1)内,所述循环风系统(7)由循环风风机将方舱本体(1)内的空气经回风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回至方舱本体(1)内,所述排风系统(8)将方舱本体(1)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向外部环境进行高空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舱体(2)包括设备平台(3)和降噪设备间(4),所述降噪设备间(4)为独立舱室,并与设备平台(3)相分隔开;所述空调系统(5)的空调外机(52)设于设备平台(3)上、与空调外机(52)相连的空调内机舱室(51)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所述新风系统(6)设于设备平台(3)上,所述循环风系统(7)和排风系统(8)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舱体(2)的送风过滤效率≥99.9%@0.3μm、排风过滤效率≥99.99%@0.3μm~0.5μm,所述负压舱体(2)使方舱本体(1)与外部环境间形成不低于20Pa的负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系统(7)和所述排风系统(8)均设于降噪设备间(4)内,且二者呈上下叠装设置;所述循环风系统(7)的第一排风管道接口(81)和所述排风系统的第二排风管道接口(82)均设于负压舱体(2)的后端;所述新风系统(6)设有第三排风管道接口(83),所述第三排风管道接口(83)设于负压舱体(2)的侧壁上;所述空调外机(52)通过管路与第四排风管道接口(84)相连,所述第四排风管道接口(84)设于负压舱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系统(7)包括呈前后布置的净化腔室(71)和回风腔室(72),所述空调内机舱室(51)设于净化腔室(71)的后端,所述回风腔室(72)设于净化腔室(71)的前端,所述循环风系统(7)的循环风风机设于空调内机舱室(51)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6)设于设备平台(3)上且位于空调外机(52)的一侧,所述新风系统(6)通过管路与降噪设备间(4)联通;所述新风系统(6)与降噪设备间(4)的联通处设有气流阀门(9),新风系统(6)开启时气流阀门(9)开启,新风系统(6)关闭时气流阀门(9)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05)包括电磁铁(1051)和锁舌(1052),所述锁舌(1052)上设有弹性装置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处于弹出状态,所述电磁铁(1051)通电后吸附锁舌(1052)并使得锁舌(1052)处于收起状态;所述锁舌(1052)在弹性装置和电磁铁(1051)的作用下卡入或退出设于方舱本体(1)上的锁止孔(1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孔(106)上设有与锁舌(1052)相匹配的锁口(106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物(101)为外覆帐篷布,所述外覆帐篷布完全包覆所述通道装置(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为逐节伸缩式地板,每节地板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通道装置(100)伸展开后地板从方舱本体(1)地板下伸出,为行走人员提供硬质通道地板;所述通道装置(100)收缩后,地板收置于方舱本体(1)地板的下方。
CN202010353945.7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Withdrawn CN111706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3945.7A CN111706123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3945.7A CN111706123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6123A true CN111706123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3945.7A Withdrawn CN111706123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61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983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4部队 一种可扩展的野外方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983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4部队 一种可扩展的野外方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8126A1 (en) Transportable medical facility
US5322473A (en) Modular wa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ts use
CN111173322A (zh) 一种移动组合式出入口防疫检测隔离通道舱
US5916096A (en) Advanced surgical suite for trauma casualties
US20080120924A1 (en) Environmental containment unit
JP2002507447A (ja) 独立収容式の隔離および環境保護システム
CN107080657A (zh) 隔离方法和设备
CN111706123A (zh) 一种可扩展通道的负压方舱
CN103818297B (zh)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系统
WO2021101185A1 (ko) 하이브리드 클린룸 시스템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212613981U (zh) 一种负压方舱临床检验模块
US20110067741A1 (en) Portable containment unit
DE112016000908T5 (de) Vakuumschlauch-Einzugssystem
CN114312535A (zh) 车载医疗方舱系统
US20220298816A1 (en) Chemical and Biohazard Vehicle Survivability Barri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2002479U (zh) 一种移动组合式出入口防疫检测隔离通道舱
CN106765640A (zh) 一种室内气体净化装置
CN111780300A (zh) 一种负压方舱舱体
CN113041043A (zh) 一种野外数字化手术车
JP3959209B2 (ja) クリーンブース
CN211873997U (zh) 可移动传染病解剖扩展方舱
WO2021189526A1 (zh) 充气膜结构病毒检测实验室、及覆土结构病毒检测实验室
CN214761850U (zh) 一种野外数字化手术车
CN112914901A (zh) 一种航空转运传染病员负压隔离系统
CN210881846U (zh) 一种高机动野外宿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