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的结构为内墙层—保温层—外墙层,施工时需要经过绑扎钢筋、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板等步骤。其保温板上设有有多个连接件,支模时,连接件支撑内、外模板,与对拉螺栓协同作用,将内、外模板定位。现有的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在浇筑时,连接件无法有效地将保温板定位,保温板会受到尚未凝固的混凝土的压迫,导致保温板发生倾斜或移动,这中情况一旦发生,将会导致内墙层和外墙层局部厚度变化,以及保温板错位,墙体强度和保温性能均降低。
浇筑完成后,保温层与外墙面之间的结合往往不够牢固,现有的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的保温板与外墙层之间结合不够牢固,墙体一体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浇筑时保温板倾斜的问题。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内墙层、外墙层、位于内墙层和外墙层之间的保温层以及多个贯穿内墙层、保温层和外墙层的杆体,杆体上套接有杆套,杆套上套接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保温层位于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杆套一端设有第一端片,杆体穿过第一端片,杆体上套接有第二端片,第二端片相对的两边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有第三限位片,第一端片的两端均位于第二端片与第三限位片之间,外墙层内设有钢丝网片,第一端片和第二端片分别位于钢丝网片两侧。杆体两端分别抵靠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上,杆套穿过保温层,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夹紧保温层,使得保温层与内、外模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向保温层与内、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时,由于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将保温层夹紧定位,其不会由于混凝土对两侧的压力不平衡而倾斜或移动,避免了墙体结构的破坏,保证了内墙层和外墙层厚度的均匀和保温层的连续性,使得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的强度和保温性能得到保证。第一端片和第二端片能够固定钢丝网片,浇筑完成后,钢丝网片位于外墙层内,提高了外墙层与保温层结合的牢固度。
进一步,所述杆套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二限位片第一端片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片抵靠在限位块上。限位块对第二限位片进行限位,保证了第二限位片与第一端片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了外墙层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杆套上远离第一端片的一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片上设有第一弹性片,第一弹性片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端部位于限位凹槽内。第一限位凸块卡入限位凹槽内,对第一限位片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杆体远离第二端片的一端到第一限位片之间的距离为18厘米-30厘米之间的任一固定值,第一限位片到第二限位片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10厘米之间的任一固定值,第二限位片到第一端片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进一步,所述杆套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所述限位块和第一端片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片包括平板部和两个通道部,两个通道部与平板部相对的两边固定连接,通道部与所述第一端片形成供钢丝网片钢丝通过的通道。第一端片与第二端片将钢丝网片夹在中间,将其固定在杆套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片相对的两边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网片进行限位的限位条。限位条位于第二端片与第三限位片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片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一端片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穿过条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杆套、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和第一端片均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接近第一限位片的一面上设有砂浆层。
进一步,所述砂浆层内设有网格布。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接近第二限位片的一面上设有砂浆层。
进一步,所述砂浆层内设有网格布。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钢丝网片置于第一端片和第二端片之间,将第二端片卡接到第一端片;
S2,在保温层上开孔,然后将保温层立于钢筋骨架外侧;或者将保温层立于钢筋骨架外侧后在保温层上开孔;
S3,将第二限位片套接到杆套上,将杆套穿过保温层,使第二限位片贴靠在保温层上,然后将第一限位片套接到杆套上,使第一限位片贴靠在保温层上,并将杆体穿过杆套;
S4,支护内模板和外模板,将杆体两端抵靠在内模板、外模板上,将对拉螺栓穿过内模板、保温层、外模板,将对拉螺栓紧固;
S5,向内模板与保温层之间以及保温层与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
S6,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内模板和外模板。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杆体两端分别抵靠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上,杆套穿过保温层,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夹紧保温层,使得保温层与内、外模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向保温层与内、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时,由于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将保温层夹紧定位,其不会由于混凝土对两侧的压力不平衡而倾斜或移动,避免了墙体结构的破坏,保证了内墙层和外墙层厚度的均匀和保温层的连续性,使得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的强度和保温性能得到保证。第一端片和第二端片能够固定钢丝网片,浇筑完成后,钢丝网片位于外墙层内,连接件将保温层与钢丝网片拉紧,提高了外墙层与保温层结合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基础板、钢丝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础板、钢丝网片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杆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限位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端片结构示意图。
1、杆体,2、杆套,3、第一限位片,4、第二限位片,5、第一端片,6、第二端片,7、连接片,8、第三限位片,9、限位块,10、第一弹性片,11、限位凹槽,12、第一限位凸块,13、限位条,14、平板部,15、通道部,16、加强筋,17、保温层,18、钢丝网片,19、内墙层,20、外墙层,21、钢筋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包括内墙层19、外墙层20、位于内墙层19和外墙层20之间的保温层17以及多个贯穿内墙层19、保温层17和外墙层20的杆体1,杆体1上套接有杆套2,杆套2上套接有第一限位片3和第二限位片4,保温层17位于第一限位片3和第二限位片4之间,杆套2一端设有第一端片5,杆体1穿过第一端片5,杆体1上套接有第二端片6,第二端片6相对的两边处通过连接片7连接有第三限位片8,第一端片5的两端均位于第二端片6与第三限位片8之间,外墙层20内设有钢丝网片18,第一端片5和第二端片6分别位于钢丝网片18两侧。杆体1两端分别抵靠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上,杆套2穿过保温层17,第一限位片3和第二限位片4夹紧保温层17,使得保温层17与内、外模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向保温层17与内、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时,由于第一限位片3和第二限位片4将保温层17夹紧定位,其不会由于混凝土对两侧的压力不平衡而倾斜或移动,避免了墙体结构的破坏,保证了内墙层19和外墙层20厚度的均匀和保温层17的连续性,使得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的强度和保温性能得到保证。第一端片5和第二端片6能够固定钢丝网片18,浇筑完成后,钢丝网片18位于外墙层20内,提高了外墙层20与保温层17结合的牢固度。杆套2上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位于第二限位片4第一端片5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片4抵靠在限位块9上。限位块9对第二限位片4进行限位,保证了第二限位片4与第一端片5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了外墙层20的厚度。杆套2上远离第一端片5的一端设有限位凹槽11,所述第一限位片3上设有第一弹性片10,第一弹性片10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12,第一限位凸块12端部位于限位凹槽11内。第一限位凸块12卡入限位凹槽11内,对第一限位片3进行限位。杆体1远离第二端片6的一端到第一限位片3之间的距离为18厘米-30厘米之间的任一固定值,第一限位片3到第二限位片4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10厘米之间的任一固定值,第二限位片4到第一端片5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杆套2上设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与所述限位块9和第一端片5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端片6包括平板部14和两个通道部15,两个通道部15与平板部14相对的两边固定连接,通道部15与所述第一端片5形成供钢丝网片18钢丝通过的通道。第一端片5与第二端片6将钢丝网片18夹在中间,将其固定在杆套2上。第一端片5相对的两边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网片18进行限位的限位条13。限位条13位于第二端片6与第三限位片8之间。第二端片6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一端片5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穿过条形通孔。杆套2、第一限位片3、第二限位片4和第一端片5均为尼龙材质。保温层17接近第一限位片3的一面上设有砂浆层。砂浆层内设有网格布。保温层17接近第二限位片4的一面上设有砂浆层。砂浆层内设有网格布。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钢丝网片18置于第一端片5和第二端片6之间,将第二端片6卡接到第一端片5;
S2,在保温层17上开孔,然后将保温层17立于钢筋骨架21外侧;或者将保温层17立于钢筋骨架21外侧后在保温层17上开孔;
S3,将第二限位片4套接到杆套2上,将杆套2穿过保温层17,使第二限位片4贴靠在保温层17上,然后将第一限位片3套接到杆套2上,使第一限位片3贴靠在保温层17上,并将杆体1穿过杆套2;
S4,支护内模板和外模板,将杆体1两端抵靠在内模板、外模板上,将对拉螺栓穿过内模板、保温层17、外模板,将对拉螺栓紧固;
S5,向内模板与保温层17之间以及保温层17与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
S6,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内模板和外模板。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